高一语文答案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3分)【答案】选A 。 B 戕害(qi ān ɡ) C 慰藉(ji è) D 笑靥(y è)

2. (3分)【答案】选 B。(B 百无聊赖:精神上无所依托,感到非常无聊。该成语不能指物质生活上没有依靠。A 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地方或经历那种境界。C 相形见绌: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D 安土重迁: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

3. (4分)【答案】(1)贾探春 (2)王熙凤 (3)贾宝玉 (4)林黛玉(每空1分,计4分)

4. (5分)【答案】① 地理位置适宜 ② 地质结构坚实 ③ 晴好天气多 ④ 交通通讯便利(每点1分,答对4点给5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 (3分)【答案】选B 。率:全部

6. (3分)【答案】选C 。③是间接原因。④强调秦国收服了韩魏,以便于出兵。⑥交代的是结果。

7. (3分)【答案】选D 。两篇文章都对六国作了分类,但并没有赞扬一类,抨击另一类。作者只是对各自的弊端作了分析,任何一类都没有正确的做法,因而也不可能得到作者的赞扬。

8. 【答案】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3分)那么秦国最想得到的(东西),诸侯最担心的(事情) ,本来就不在战争(这件事情)上。(得分点:“欲”、“患”、“固”,每点1分)

(2)(2分)(各国)送给它(秦国)土地越多,(秦国)侵犯它们(各国)就越厉害。(得分点:“奉”1分,省略成分补充完整1分)

(3)(3分)天下的诸侯要依靠它们(韩魏两国)来挡住它们西面(来自秦国的威胁),所以不如厚待亲近韩国魏国来抵御秦国。(得分点:“藉” “厚”“ 摈”各1分)

(4)(2分)像这样就可以永远的应对下去,那秦国还能做什么呢?(得分点:“无穷” 即“永远、永久”1分;“何为”倒装结构即“做什么”1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 (1)(4分)【答案】这两句作者借景抒情,撷取了秋风萧瑟、落叶纷飞这两个典型秋色秋景,感叹时光易逝、容颜将老、壮志难酬。(“借景抒情”2分;点出两处秋景1分;答出情感1分)

(2)(2分)【答案】前一句委婉地点出作者遭贬斥后亲友疏离、倍感孤独的情形;后一句暗喻小人当道,排斥忠臣,自己因而被贬。(每点1分,计2分)

(3)(4分)【答案】对仕途坎坷的失意;对年华流逝的感伤;对小人当道的愤懑;寂寞难耐的孤独;对亲人的思念;对被朝廷重用的期盼。(每点1分,答出4点给满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 8分 )

10. 【答案】(1)万类霜天竞自由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官盛则近谀 (4)凌万顷之茫然(5)奈何取之尽锱铢 (6)金戈铁马 (7)日暮乡关何处是 (8)岂因祸福避趋之(每空1分,计8分)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11. (4分)【答案】划线部分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运用排比修辞手法描述自己四处寻找丢失的时间,强调了作者发现时间丢失后的惶恐;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丢失的时间比作童年的梦境,形象地写出了无法寻回丢失的时间之后那种强烈的失落感。(修辞手法每个1分,计2分;分析效果每个1分,计2分,共计4分)

12. (6分)【答案】(1)虽然没有多少人能够理解时间的真正内涵,能够掌握正确的对待时间的态度,但时间自有其完美的姿态和规律。

(2)探究到了时间和生命的本质,把握住了自己内心的追求,自然就能拥有从容、豁达的生活姿态。

13. (4分)【答案】(1)寻找丢失的时间却遍寻不见,感到惶恐不安;(2)故意拨快时间,自觉将时间掌握于手中,顿生快感;(3)追赶不上被拨快的时间,产生凌乱和逼迫感;(4)正停下来不再刻意寻找或追逐之后,理解了时间的真谛,感到醉心和从容。 (每点1分,计4分)

14. (6分)【答案】(1)用动词“踱”字,以慢步行走形象地写出了面对时间行进的那种从容和闲适;(2)“在时间的背后”则赋予时间以固定的形象和位置,表达了决不刻意寻找和盲目追逐时间的生活态度。(3)全文以“踱在时间的背后”为题,就是说不去惶恐地寻找丢失的时间,不去刻意地追逐拨快的时间,回归自然的生活状态,让自己拥有一份闲情和豁达。(每点2分,计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15. (6分)【答案】(1)①“雇用一个建筑师”的成本太高。②“自己成为一个建筑师”又并非人人都能够做到;(2)①了解建筑②欣赏建筑③读懂建筑④参与到建筑中来。(每点1分,计6分)

16. (6分)【答案】①建筑与建筑物内涵不同,前者具备文化与审美价值,后者则只是满足商业和住宅或政府之需,②建筑与建筑物境界相差甚远,建筑物庇护的是人的身体,而建筑则庇护人的灵魂,满足人们对生活品质与梦想的追求③建筑与建筑物的差异,体现出不同的需求与功用,建筑并不是像建筑物一样只是用于遮风避雨。(每点2分,计6分)

17. (6分)【答案】①建筑具备文化和审美的价值。②现实生活中很多建筑师只配被称作“高级工匠”,“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丑”。③建筑不只是少数专业人员的事情,因为建筑涉及每一个人的生活品质,建筑物的功用是为人类的精神提供美感。④一个人的生活更加优美或更加糟糕,重要的是取决于本人对于建筑的认识,而不仅是取决于建筑物的质量。 (答出一点得1分,二点得3分,三点得4分,四点得6分)

七、作文(70分)

18.参考2011年江苏省作文评分标准。具体说明如下:

1.判分原则

判分须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相统一的原则,注重考查写作基本能力。要从审题、立意、选材、结构、语言、文体诸方面进行全面衡量,综合量分。符合文体要求,是指符合考生选定的文体要求。

2.判分等级

一类卷63分以上;二类卷56—62分;三类卷49—55分;四类卷42—48分;五类卷28—41分;六类卷27以下。

撞、共鸣后产生的种种正面、向上的情绪,视为切题;所写内容为“真正的阅读”,仅仅描述了自己对阅读活动的喜欢或贴上快乐的标签,视为基本切题,最高不超过三类卷;将“读书”狭义理解为“上学”,或未能体现出“乐”字,视为不切题,应在四类卷以下打分。

(2)关于“立意”。文章能围绕“真正的读书”,写出自己与文本交流的个体快乐体悟,或逐层深入地阐发阅读活动的快乐本质,应视为立意深刻和独到。

(3)文章内容和结构:记叙文选材一般判四类卷,议论文论据基本为从所周知、但能证明观点或仅提供几个事实论据,完成文章规定的字数,属四类卷;如在论证说理上有一定的发挥,可上浮为三类卷。

(4)记叙文或议论文文体模糊不明,视为五类卷;文体不伦不类,甚至“四不像”,视为六类卷。

5. 个案处理

(1)确认为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最高不超过10分

(2)写成诗歌的,在五类卷以下判分。

(3)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分不能超过46分(不满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分,600字左右41——46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4)游戏考试、游戏人生、语言粗俗、格调低下的“问题卷”,评分最高不得超过40分;凡思想情感庸俗低下,即使是完篇切题文章,评分最高也不得超过25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评分最高不超过13分。

(5)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采用“得分—错别字分=实得分”的计分方式;无错别字者一次性打上得分数;书写明显较差的最多扣2分。

附:苏辙的《六国论》译文

秦国有了韩、魏两国,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崤山东边的各个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魏国。秦昭王还没获得韩、魏的归心,却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就认为这是让人忧虑的。既然这样那么秦国忌惮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对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抛出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秦国呢?韩、魏屈服而归向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受到他的祸害。

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挡住西边(来自秦国的威胁),所以不如厚待、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永久地应对下去了,那秦国还能做什么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窘迫不堪了。致使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