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及外国文化课件课后习题答案

课件

十四章  中国古代史学

一 史学之修养对我们有什么指导意义?

1、  学究天人,汇通古今。这不仅是对史学修养的要求,更可以扩展到其他各个领域。学识渊博是当代社会对每个人的要求。

2、  以古为镜,经世致用。在社会发展改革阶段,我们应该多借鉴过去的史实,从成功的事件中学习经验,从失败的事件中吸取教训,以促进社会发展。于个人言,我们应该多总结多回顾,扬长避短。

3、  求实直书,书法不隐。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好的社会事实应该被发扬宏大,而不好的社会事实也应该被正确反映,不可歪曲。特别在当代社会,媒介传播的力量非常强大,社会舆论力量更是不可忽视,媒介机构特别需要注意求实直书。

4、  德识为先,才学并茂。强调史才,史学,史实和史德。寓论于史,史论结合,文史兼修是我国史学的基本要求。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今天我们不仅需要有渊博的知识力量武装自己,还必须强调道德的力量。

二 我国史学有哪些优良传统

1 学兼天人,会通古今。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2 以古为镜, 经世致用。鉴古知今,故为今用。古代史学家注重史学的研究注重史学研究的古为今用。

3求实直书, 书法不隐。直书是实录的前提,而曲笔则会造成实录难求。反映了古代史学的求实精神。

4德识为先,才学并茂。注重业务与史家思想修养。

三 列举三通、十通、二十六史

三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

十通:三通加上《续通典》、《清通典》、《续通志》、《清通志》、《续之献通考》、《清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

二十六史:

1 《史记》西汉·司马迁                14《南史》唐·李延寿

2 《汉书》东汉·班固                  15《北史》唐?李延寿

3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              16《旧唐书》后晋·刘昫等

4 《三国志》西晋·陈寿                17《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

5 《晋书》唐·房玄龄等                18《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6 《宋书》南朝梁·沈约                19《新五代史》宋·欧阳修

7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            20《宋史》元·脱脱等

8 《梁书》唐·姚思廉                  21《辽史》元·脱脱等

9 《陈书》唐·姚思廉                  22《金史》元·脱脱等

10《魏书》北齐·魏收                  23《元史》明·宋濂等

11《北齐书》唐·李百药                24《明史》清·张廷玉等

12《周书》唐·令狐德棻等              25《新元史》民国柯劭忞

13《隋书》唐·魏徵等                  26《清史稿》近代赵尔巽

第十五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一 中国伦理思想体系由哪几部分组成?

中国伦理思想体系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人伦关系原理、道德主体品格要求,人性的认同,概括地讲就是人伦、人道、人性。

二 简述礼的四次转化

第一次转化:西周维新,把把氏族社会之习俗法规转化成为文明社会之秩序。

第二次转化:孔子对礼进行了伦理化、道德化提升。

第三次转化:董仲舒把礼转化成三纲五常。

第四次转化:把礼转化成神圣的、绝对的天理。

三 试述中国伦理思想的民族性

中国伦理思想体系由人伦、人道、人性三个方面构成。中国伦理思想的民族性也由这三面体现。

1人伦层 民族性因素体现于 ① 五伦设计。五伦是礼的基本构成,是中国伦理的典范,它贯穿于中国伦理的始终。 ② 整体主义。他助长了中国封建之专制主义,也是爱国主义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 ③ 伦理政治。这是人伦设计的实质

2人道层 民族性因素体现于 ① 人伦决定人格 ② 仁义礼制的价值体系 ③ 德性主义。修己安人,内圣外王。

3人性层 民族性因素体现于①强调人禽之分,突显人的尊贵②人格均等,人人可圣;③修身养性,向内探求。

四 简述中国伦理思想的发展

中国伦理思想发展三阶段:一是先秦时期的孕育展开阶段;二是汉唐时期的抽象发展阶段;三是宋明时期的辩证综合阶段。

1先秦:中国伦理精神孕育展开阶段 ——①中国古代神话的三个特点:崇德不崇力;惩恶扬善,善恶报应;重天命而轻命运。(这些体现了中国人最初建构自己精神世界时的价值取向,对中国伦理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普遍和永恒的影响)  ②《周易》  ③西周确立的伦理秩序与意识形态:周礼,成功地把氏族社会的原理转换为文明社会的伦理政治秩序,为日后中国社会建立了伦理生活的范式。

2汉唐:中国伦理思想的抽象和大一统、封建化阶段——两汉儒学:儒家独尊,标志中国伦理精神的封建化与抽象化的统一;魏晋玄学:补求伦理服从之极端;隋唐佛学:为补伦理之走两极,以虚幻形式克服伦理中的“德”与“得”、道德与命运的矛盾,佛与儒初步融合。

3宋元明清;中国伦理思想辩证综合阶段——新儒学提出:程朱理学,提倡整体价值观,且在理与欲中突出人性的尊严及其道德的能动性;陆王心学,“良心”之说。

五 简述中华传统美德之内容(P212)

1 仁爱孝悌。“仁”发端于“恻隐之心”,“仁者爱人”,其根本是“孝悌”,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2 谦和好礼。谦:在荣誉、利益面前谦让不争,与人相处的相互尊重。和,待人接物的“和气”,与人相处的“和睦”,在价值取向的“和谐”,作为一种德性的“中和”。礼,好礼有礼,注重礼义。

3 诚信知报。诚于己,守信用、讲信义,知恩图报。

4 精忠爱国。一种深层的国家意识,捍卫民族尊严、维护祖国利益。

5 克己奉公。克制己私超越自我,服从整体;先公后私,个人私利服从社会公利。

6 修己慎独。强调自主自律、自我超越,建立道德自我。在自我独处时要严于律己,戒慎恐惧。

7 见利思义。以义为人的根本特点和价值取向,是鼓舞志士仁人为民族大业义无反顾的献身的重要精神力量。

8 勤俭廉正。勤劳节俭,廉明正直。勤俭戒奢,取道义,去邪心,严格自我约束。

9 笃实宽厚。崇尚质朴,反对虚伪虚妄;以宽厚为美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10勇毅力行。血气之勇;意气之勇;理直气壮、恪守坚定的道德信念的“大勇”。毅即坚持的毅力。“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重视“力行”的美德。

第十六章  中国古代宗教

一 为什么说儒家有宗教功能

1 儒学非宗教,但有宗教功能。

2 基础方面:天命,天道,天理,董仲舒则进之而神化。

3 休养方面:善端,善性之先天性。宗教式的主管内省方法。慎独方面亦带有“上帝监女,女无二心”的意味。

二 简说大小乘

小乘佛教:注重个人修行,追求个人自我解脱,理想的极果不阿罗汉,这是最高果位,得此果位者,免去了生死轮回之苦。

大乘佛教:主张普度众生,要使众生得到解脱。理想的极果是佛果,并认为佛果高于罗汉果。

三 简说苦集灭道

佛教用语,即苦、集、灭、道四谛。苦为生老病死,集为集聚骨肉财货,灭为灭惑业而离生死之苦,道为完全解脱实现涅盘境界的正道。

四 简述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 科学:化学。为制作丹药而发生发展了化学,药物学,医学。如对天花,结核病的研究,气功方面的养身。

2文学艺术:小说中之题材,如志怪小说。《四游记》除《西游记》是写佛教,其他三记都是写道教。至于李白式的人物就更不用提了。

3古代民俗:城隍,土地,灶君。

五 道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

1 长生久视,性葆真是道教的一个基本教义。

2 “道”是道教的最高信仰。“道”是虚无的无的本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是超时空的永恒存在。“道”是唯一的。

3 老子是“道”的化身,“道”可以演化成众多的天神。地祗和人鬼。

4 “道”可因修而得。人通过修炼各种道术能使神与“道”合,即为得道。

5 得道的人可有各种神通,可长生,成仙

六 全真教和正一道有什么不同

信奉以讲究符录为主的“正一道”可以结婚:而全真道反对符录,排斥咒术,倡儒释道三教合一,注重识心见性的内修功夫。

第十七章  中国古代哲学

一 简述直觉体悟思维方式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1 直接体悟的思维方式就是一种体悟,以经验为基础的思维,直接来自于过去的经验,知识的积累和重组,以及自己受到的思维训练。

2 观物取像,立象尽意。穿透语言,领略语言,领略背后之象,进而穿透形象领略背后之意境。这种思维方式特点是主体直接渗入到客体。,他又是一种境界和智慧。

3 从哲学思维方法而言。直觉与理智表示同一思想历程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方面。没有根本冲突。当代世界哲学的趋势就是直觉方法与理智方法的纵贯。先用直觉方法洞见其全,深入其微,然后用理智分析全体,以阐明此隐蔽。这是先理智的直觉,先从事于局部的研究、琐屑的分析积久就能评直觉的助力洞见其内涵之意义。这是后理智的直觉。我们要善于把东西各自的形式逻辑、辩证思想、理性方法。直觉方法综合起来。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把直觉体悟与科学分析结合起来。

二 简述儒佛道三家的人生境界,谈谈自己对人生境界的理解。

儒家:追求道德宇宙,立人级。

道家:追求艺术天地,求逍遥与解脱。

佛家:追求宗教境界,净化超升,向往涅槃。

理解:人生境界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哲学的人呢无是帮助人们进入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此后可自由发挥)

三 简述中国古代宇宙观的现实意义。

中国哲学的宇宙是生生不已,大化流行的宇宙观。它强调变异是世界最根本的事实,一切事物莫不在变易之中,而宇宙是一个变易不息的大流。

现实意义:

1 鼓励人类创造。对宇宙创化流衍的信念实际上是对人类创造力的信念。由于宇宙是生生不息的,因而人类可以开物成务,与时俱进。这种精神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史具有极大意义的。

2 人类需要不断进取、刚健自强。天地万象变化日新月异昭示我们这个道理。我们需要不断尽心竭力创造新的,改革旧的。

3 追求真善美的人格思想。人在天地之中,宇宙的自然升级蓬勃、盎然充满。我们对天地万物也应该有博大的同情心。利己利人、成己成物、万物与我为一在现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应该得益弘扬光大。

第十八章 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一 为何中国文化能摆脱神学的独断

1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强大的生命力表现为它的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凝聚力。同化力表现为外域文化进入中国逐步中国化。融合力表现为中国文化是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善于吸收中国境内各民族及不同地域的文化。凝聚力表现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和超地域与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

2 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基础的主导方面和支配力量是在自然经济上运行的农业。

3 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

4 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

5 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 西周人之疑天思想,敬天保民思想使得神学退位。道德从宗法中产生。从宗法中产生了道德,而道德成为整个社会的根本纽带。宗法道德观念的确立使神学独断的观念消弱以致被摆脱,儒家认为道德来源于人的本性。

6 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

7 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文化领域。

二 简述中国农业的文化心态

整个文化的物质基础的主导方面和支配力量是在自然经济轨道上运行的农业。

1农业的生产节奏与国民生产节奏相通,节日来自农业生产。

2尚农为富国的基础

3务实精神为群体倾向。

4安土乐天成为国民精神

5包含着循环与恒久变易观念盛行(书271页)

三 简述中国文化的延续力,从此明白了当今文化建设要注意

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唯一历经千年至今而未中辍,表现出无以能比的延续力。中国文化的同化力与融合力是延续力的内在基础。原因之一是东亚大陆特殊的地理环境提供了相对隔绝的状态。二是中国文化虽然未受到欧洲西亚南亚的威胁,但受到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冲突,但在文化方面他们总是自觉的被以华夏农耕文化为代表的先进的中原文化所同化。文化相互融合,昨天了新的生命力。(书上270页)

第十九章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一 简述中国文化精神的基本功能

1 民族凝聚功能

2 精神激励功能

3整合创新功能

二 简述和与同与中的内涵

和:把不同的事物相配合而达到平衡就叫做“和” 和,就是和谐,和才能产生新事物。 “和”就是承认事物的矛盾与差别,是在承认矛盾差别基础上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

同:否认事物的矛盾与差别,是否认矛盾差别的绝对同一。在史伯看来,“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中:可以对“中”的特点做如下概括:

(1)从方法上说,“中”就是指适度、适中、过犹不及、恰到好处;

(2)从行为上说,“中”就是指合情合理,不偏不倚、恰如其分;

(3)从道德上说,“中”就是指中正、公正,发乎情而止乎礼。所以,“中”是一种基本方法或基本原则。

三 你怎么看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两句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四 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

1 人本主义:即人是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在天地人神之间,人是中心

2 儒家:孔子承认天命,然其注重点在人事,关注社会人生问题,并将解决问题希望寄予人

3宋明理学之力倡并躬行人本主义,张载主张世界一气论(气本论),朱熹主张世界于一理(里本论),陆九渊主张世界于一心。都突破了宗教,弘扬主题功能作用

道德上的人本主义:把人放在伦理政治关系中考察,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个体道德的精神境界的升进,寄托整体关系的主动,把道德实践提到至高的地位。

意义:

人本思想的确立有助于人们合理地对待人与神的关系,增强人们的主体意识,而且有助于抵制宗教神学

五 简述天人合一的历史演变

1先秦时期:西周肯定天与人之间有相同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萌芽。春秋时期子产认为礼是天经地义的自然界的必然法则,人民必须按礼行事。这事吧天地与人事结合起来。战国时期孟子把天道与人性联系起来,庄子认为人与天地自然都是由气构成,

2汉代:董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论。

3两宋时期:天人合一思想成为了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文化思潮。张载合于气,朱熹合于礼,陆九渊合于心

第二十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统

一 简述儒家与道家的理想人格?

1 儒家理想人格——内圣的追求:人格的完善是儒家基本的价值追求。其人格规定为内圣外王。内圣,首先表现为善的德性。善又以仁为其内容。故内圣之一主要内容是求仁,除仁之外,还有“知”方面的规定。未知,焉得仁。知是一种理性的品格。在儒家看来,缺少理性的品格,往往易受制于自发的情感或盲目的意志,从而很难达到健全的境界。理性成了成圣的必要条件。儒家孔子把之主看做是“知人”。即理性的作用主要限于道德实践的领域。而理性本身也取得了某种伦理化地形式。此即理性的狭隘化:君子不器,即其典型看法。它使得认知理性与技术理性始终难以有应有的地位。内圣外王,外王是内圣的逻辑之必然结果。《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内圣处于本体位置,在理学家那里,内圣进一步压倒了外王,将“醇儒”视为理想的人格典范。儒家之内圣以善为最高价值。

2 道家的理想人格:逍遥的境界:道家赋予理想人格“真”,称为真人,首先表现于合于自然:自由人格。抨击儒家之仁,忽视人格的道德内涵,使得贵真是人得异化。道家以真为其最高价值。

二 在义利方面,儒、墨、道、法之价值选择各是怎么样的?

1 儒家:义以为上的道义原则,义是当然之则,具有至上的性质,被赋予了内在价值。这样义便成了评判行为的主要标准。当然儒家也没有绝对的弃绝功利,利的追求必须处于义的制约之下,见利思义。因涉及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故儒家之义利观有其好处:对利益关系起到了某种调节作用,然亦有其弊处即对功利意识的过度压抑。

2 墨家:对义十分注重,墨家侧重于义外在价值,义之所以可贵,在于它能带来功利的效果,即当然之义应建立在功利的基础上。将功利原则视为评判行为的基本标准。孝,利亲也。在墨家这里功利追求的合理性得到了普遍的确认。这有助于价值观上的调整,但对义有所忽视。

3 法家:赋予功利原则更极端的形式:追求功利是人的本性,人与人的关系也以利益为纽带。社会成员之间完全是相互利用的,彼此交易时,行义只会带来消极的效果,其价值标准是行为产生的实际效用,对手段则失之规定。治天下应导之以利,从而使得人在双重意义上趋于工具化,既是实现君主意志视为工具,也是外在功利的附庸。

4 道家:道家主张有我,其实对自我的利是很重视的。

三 简述群体原则在中国古代的强化情况?

1 儒家:成己而兼善天下;

2 墨家:尚同,兼爱;将社会认同理解为服从最高意志;

3 法家:尚暴力。君权至上,论证了君权的合理性就在于它代表了整体的利益,有整体优先的含义在内。

4 佛教:以普渡众生的方式体现了这一特点,没有众生的解脱,个人便难以真正达到涅槃之境。

5 理学:把自我理解为纯乎道心的主体,以道心规定自我,这便使主体成为一种普遍化的我,提出了无我的原则,要消自我于大我之中,这有利于社会的承担,但漠视了个体的存在。

四 在群己关系上,儒家与道家有什么不同?试作一简单的评说。

1 儒家为修己以安人:从主体的内在价值出发,提出“为己”、“成己”之说(相对的是为人)。为己,成己,主要是德性上的自我实现,为己指德性涵养,成己指道德实践,故强调求诸己。“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进一步,成己而成人。成己只是成人的手段,成人(安人)才是目的。这样就不仅实现了内在的价值,也实现了外在的价值。安人的具体化即为“和”。

2 道家主张对个体生命和个性自由的关注:道家之人首先是一个一个的人,将自我认同提高到突出的地位。其价值关怀着重指向自我,在道家看来,儒家之自我实现,并不是真正的自我认同,是对个性的压制。于是提出“性”与“仁义”要严格区分。“性”指自我个体性的规定。可见其个体是抽去了社会化规定的个体,故道家注重全体生命,个体自由,从而要“保身全生”。群体认为易走向自我的普泛化,个体(抽去社会性)的认同易走向自我主义中心主义,如道家一系的杨朱,进而走向唯我主义。

五 在天人关系上,儒、墨、道、佛各有什么样的选择?

1 人文取向与人道原则:儒家认为人应该通过自然得人文化,以达到文明的境界,形成文明的群体,进而以个体的人文化为目标,自然人要化天性为德性。墨家也区分自然人于社会人,然于如何文明上提出“兼爱”,儒家之仁是以孝悌为本,建立于宗法之上,墨家则超越了宗法的关系。佛教在论证成佛根据时,常常强调人道胜天道,人之地位高于其他一切,由迷到悟,意味着自在——自为,其慈悲、普渡更带有(渗透有)深切的人道观念。

2 无以人灭天:道家于天人关系方面,把关注重点放在自然(天)之上,道家认为,自然即是完美的,天无须人化。由此出发,道家对人化的过程及其结果持否定态度。其主张是无以人灭天,包含有尊重自然的要求,人的创造不能无视自然之理,化自在之物为为我之之物的过程中不能偏离自然本身的法则。

3 天性与道德:天人关系上还有天性与德性的问题,孟子一派,以为德性是天性的内容,荀子一派则认为德性是对天性的改造,道家则强调对天性的顺化。

4 力命之辩与人的自由:儒家主张为仁由己,注重道德实践,但也与天命纠缠在一起,行为固然取决于自为的选择,但一旦超越这个范围,人的活动就会受到天命的限制,从而有一种“在我”与“在外”的分析。道家主张安命,同时追求一种(精神)的逍遥境界,法家与墨家更多地把注意点放在主体的力量之上,墨家有“非命“论,法家认为取决于君主正确地运用法、术、势。

第二十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转变

一 论述“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1936年鲁迅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文学”。毛泽东于1940年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文化”。毛泽东是从狭义的观念形态角度进行论证的。

1 民族的:主张中华民族的独立,新的文化要解决民族危机,带有我们的民族性;

2科学的:内容是科学的;方法是科学的;

3大众的:即使民主的,首先是要使人民大众享有文化权。

二 简单介绍中国近代化的文化论争?

1 中体西用论:流行于洋务运动时,主张一面引进西方的物质文化,一面捍卫中国的传统文化,前为用,后为体。积极面:引进了西学,开始破坏儒家文化之固有体系。思想上是承袭内圣外王而来的,局限性是维护的是封建之体,成为第二个层面改革的阻力。

2 本位文化论:1935年正式提出,由陶希圣等十教授联名发表《中国本体文化建设宣言》而阐述之。实质上成了蒋统的适应物。

3 全盘西化论:胡适1929年用全盘西化来表达它的文化思想,其积极面分析了文化的整合性,强调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性。消极面是机械地理解文化的整合性,忽略了文化的民族性,其极至为民族虚无主义。

三 简述中国化走向近代的历程?

1 物质层面的文化变革:从林则徐、魏源所处之40年代开始,直到60年代才形成颇有规模的近代文化运动,中国的文化才发生了变化。60年代,清政府搞了洋务运动,其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其目的是用先进技术巩固封建制度,用近代科学思想弥补儒学之不足,形成了第一次译价西学高潮。

2 制度层面的文化变革:70年代,改良派逐渐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主张在制度层面上学习西方文化,洋务派是地主阶级的代言人,改良派是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其领袖人物是康有为、梁启超。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其宣传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文艺界有诗界革命、文体革命、小说革命、戏剧革命。戊戌变法失败后,以新式学堂与留学生为主体的新式知识分子群体开始形成,对西方政治学说发生了浓烈的兴趣,这位辛亥革命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3 观念层面得文化变革:中华民国的成立是制度革命的胜利,两次复辟说明制度层面变革是不够的,基于此认识,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改造国民性为主要目的的新文化运动:中国的变革进入了观念层面的近代化阶段。根本之点:重人的价值,树立独立的人格。口号:个性主义、科学、民主。从而产生了新的价值观:人性、科学、民主为判定他者的标准。

第二十二章  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

一 论述中国文化之走向?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方针和道路。

1 从会通超胜说到古今中外说;

2 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一要坚持,二要防左,辩证地处理好古与今的关系,处理好中与外的关系,一要学,二要化,三要不怕;

3 要以民族心理为基础,较之英法德美日,莫不如此,也要注意其古与今有冲突之处,适应外来的压力与挑战,要补充新鲜之营养,但不可有消极自卑感。

4 我们应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这继承了毛泽东“古今中外法”的基础,进一步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立足于多维广阔的文化背景,超越中西对立,体用二元的简单思维模式,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出发,主义文化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关系,把文化当作一个动态系统来把握,去其不相容者,发展其相容者,改进其可离者。

专题一、气与运

一、你是如何理解“命运”的?

命:指一种局面,较大而固定。指格局言。

运:变化,松动。指松动、化解较大有格局。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是时时皆有的。指遭遇言。

二、你是如何理解“气数”的?

气数由气与数合成。

气:极微的、能动的

数:量的积渐过程的某一界限。

气数:是一种变动,是一种必然。从极微处开始,谁也难以察觉,但到一定的量,则会发生大变。此即质变的一种表现。

三、你是如何理解“风气”的?

1、风气之形成:积微成著

2、风气之追随

3、风气之转移

4、风气与“势”:从事开创事业者,当从极微处着手;从事广告业者,其上品善从极微处入手;其中者,善于把风气,利用其势;其下者,不明风气为何物,只会套用。

四、气数与命运有什么关联?

“运”必有待“气”而为之。没有气的积累,“运”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

五、气运观念对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与心理习惯有什么影响?

1 懂得不居故常,与时消息,得意得势不自满,失意失势不自馁。朝惕夕厉,居安思危。一刻不松懈,一步不怠慢。

2 见微知著,见机而作,把握机会,勇于创始。

3 反求诸己,乐为小事,把握枢机,数至动天地。

4 遇穷思变,变则通,通则久。

六、“气”观念下的宇宙物质观与自然科学下的宇宙物质观有什么不同?

1 “气”观念下:是极微的、能动的元气,是以“气”为统一的始基,以五行的变化为规律的物质观。

2 自然科学下:构成世界的是不同的元素,元素又由原子或其他更小的微粒构成。

专题二、人情与义气

一 你是如何理解“人情”的?

人情:即是人与人之间形成社会的一种初始纽带。

二 你是如何理解“义气”的?

气是极微的,变动不居的。是成事、成物的本质所在。义即“相配的”。义气,即按义的标准去行事以成事、成物的一种社会规范。

三 举例说明人情、义气在中国大众文化中的地位。

1 重情义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2 人情义气胜过智慧、本领 (宋江、吴用、林冲等的比较)

3 朋友交情超过政治需要(天灭郦寄为卖友)

4情重于法(诸葛挥泪斩马稷)

现代人的重情义表现:

民间大众的喜看武侠小说。知识分子的喜看《红》、《三》、《水》、《西》等。

四 简述中国民间“无情无义”与“无法无天”的文化意义。

无情义,无以成社会,无礼法,无以成高级社会,故民间对无情义是不能忍受的,对无礼法则尚可忍受。

有情义,讲礼法,是一个健全的人,是良性社会的表现。

无情义,讲礼法,是一个冷漠畸形的人,是畸形社会的表现。

无情义,不讲礼法,是社会渣滓,是社会解体的表现。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