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宗教的关系

世界三大—神教的关系

作者:马通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1144 更新时间:2006-11-10

世界三大—神教以犹太教为最早,伊斯兰教为最晚,三者的关系非常密切。要叙述伊斯兰教思想发展,我想首先要了解三大一神教的基本特点。否则会走弯路的。所以先从介绍三大一神教开始,研究伊斯兰的思想历程,是比较好的。

“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一神教”它们都反对偶像崇拜、多神崇拜,只信仰和崇拜一个主宰宇宙万物、至高无上的造物主。对这一造物主仅仅是三教各自所称名字不同而矣,犹太教称“阿特乃”,不愿直呼耶和华,他们的先知是摩西:基督教称弥赛亚或基督或天主、上帝,他们的先知是耶稣;伊斯兰教称安拉或真主,其先知是穆罕默德。三教都有自己的经典,犹太教的经典是们日约》,希伯来文:基督教的经典是《新约》,拉丁文;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阿拉伯文。三教相互承认这三部经典是天启经典。这三大一神教,历史悠久,犹太教约产生于公元前十四世纪;基督教约产生于公元一世纪;伊斯兰教产生于公元七世纪初。这三教的信仰者不少,对全世界都有很大影口向。…

三大—神教何以都渊源于阿拉比亚呢?为什么又构成为中东问题的主要症结呢?要了解这个问题,还须从历史上寻找答案。

一、原属同一个先民

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一神宗教,“这三大一神教,皆发祥于中东的闪族”,“闪族”的全名是“闪米特人”(Semites ),亦称“塞姆人”(Semu )。这个名字出自《旧约全书·创世纪》所载传说,称其为挪亚长子闪(Shemu 或Semu ,也译为“歇姆”、“塞姆1的后裔。据陈永岭教授主编的《民族词典》称:一般认为古闪米特人以畜牧为生,原来生活在撒哈拉北部地区。约在公元前五千年,气候剧变,开始东迁,陆续来到西亚两河流域和叙利亚草原,一直保留着相当统一的民族共同体。至公元前三千年初,按语言明显地分为东、西两大支。东闪米特人生活在两河流域的北部,*阿卡特语,在与苏美尔人接触中吸收、融化了对方的语言。自公元前三千二百年至公元初,其代表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按现代分类法,此支称“闪米特北支”。西闪米特人又分三个分支:西北支(现称闪米特北中支),系指分布在巴勒斯坦、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各族,最早的代表为阿摩里特人、迎南人、乌加里特人,约在公元前二千年后,有跳尼基人、犹太人、阿拉米人、莫阿比特人、亚奥迪人等。中支(现称闪米特南中支)约在公元前二千年至前一千年,其代表为利希亚尼特人、萨姆德人等,随后统一共称阿拉伯人。七世纪随着伊斯兰教的兴

起,开始了闪米特人的一次大迁移。现分布在埃及、苏丹、摩洛哥、阿尔及利 亚、伊拉克、沙特、叙利亚、也门、突尼斯、黎巴嫩、约旦、利比亚、科威特等国,按方言、历史、文化传统和地域可分为47个民族。南支(现称闪米特南支)分布在阿拉伯半岛的南部,古代代表有马闪人、萨巴人、卡塔班人、哈德拉人等,南支部分曾于七世纪越过红海到达非洲之角,今埃塞俄比亚闪米特各族的祖先。马赫里人等就属这支。从这些记述看,“阿拉伯半岛,可能是闪族的摇篮,闪族在这个地方成长之后,迁移到肥沃的新月地区(即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和约旦),后来就成为历史上的巴比伦人、亚述人、胖尼基人和希伯来人。说阿拉伯半岛是纯粹的闪族文化的发源地,这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现在还有两种生存着的民族,可以代表闪族,一种是阿拉比亚人,另一种是犹太人;在特殊的相貌和心理特征方面,阿拉比亚人所保存的闪族特征,比犹太人要丰富得多”据此可知创建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希伯来人(即犹太民族的人),首传伊斯兰教的古来氏人(即阿拉伯民族的人),都是闪米特人的后裔。

二、原属同一个古老的一神教

一神思想的始祖是亚伯拉罕(伊斯兰教称易卜拉欣),首传犹太教的是摩西(意为水中捞出的人,伊斯兰教称穆撒),他是三大一神教的首传者,所以犹太教被称为世界一神教之母。基督教是从犹太教中分出的一个支系,耶稣是始传者,(伊斯兰教称尔撒)。在犹太教、基督教的影响下产生的伊斯兰教对人类历史和当今国际政治起着不

可忽视的作用,这是人所共知的。

犹太人古称希伯来人,希伯来人原是闪族的一支。闪族起源于阿拉伯沙漠南部,起初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公元前2000多年,从阿拉伯半岛南部迁到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定居,和美索尔人共同创造了两河流域文化。公元前十八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统一了两河流域,国王汉漠拉比强迫被征服民族信仰他的部落神“马尔都克”,不服从者受惩罚,或当奴隶。希伯来人不愿放弃他们的信仰,遂在亚伯兰的领导下,离开吾耳城,来到了迎南的南部定居下来,开始向沙南人学习种田。公元前2000年,有一个来自海上民族叫非利士丁的人侵人迎南,改迎南为巴勒斯坦。有一天亚伯兰说:耶和华显灵,命他改名亚伯拉罕(意为万灵之父),因而不再叫亚伯兰了、亚伯拉罕向人们宣传说“万能的神主”耶和华已和我们定下了圣约,凡希伯来的男婴儿,生下第八天都必须受割礼。在这样的情况下,亚伯拉罕创传了在当时还较模糊的一神信仰,崇奉耶和华为唯一神。所以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谓亚伯拉罕是造物主派到人间传播一神教的一位使者受到崇敬。尽管三教对亚伯拉罕的故事述说不尽相同,但总的脉胳是一致的。据说亚伯拉罕活了175岁,死后葬于迎南的希伯伦的家族墓地麦比拉山洞里。亚伯拉罕的儿子以撒生了一对双生,以扫为兄,雅哥为弟。雅哥生12子(就是后来以色列十二支部落)。因雅哥与神摔教取胜,故雅哥改名为以色列(其意是与神掉过教的人),因此,犹太人又称以色列人。雅哥为以色列领

袖,据记载公元前1730年,因迎南发生了大旱灾,庄稼颗粒无收,好多人被饿死,雅哥遂率族人 逃慌到埃及尼罗河定居。

希伯来人在埃及歌珊地区生活了四百多年。因埃及十九世王朝第三位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前1317一前1251)对希伯来人进行奴役和迫害,认为希伯来人口增殖太快,规定凡希伯来人生下的男孩必须溺死。使许多希伯来男婴被投进了尼罗河淹死。摩西是希伯来人的儿子,其母怕摩西被溺死,遂装在一个木匣中,放到河中,被宫廷皇后捞出收为养子,摩西知道他的身世后,曾因一希伯来人受埃及人的欺凌而刺死一埃及人遂暴露了自己身份。由于摩西的身份暴露,法老四处抓他,他就逃出埃及住在米甸40年。当摩西80岁时,他隐名到埃及求法老释放希伯来人,经过多次求情,法老准许希伯来人为自由人。约在公元前一千三百年希伯来人在摩西的领导下,逃出埃及,来到西奈旷野暂住下来。并组织起来,设立各级长官分管日常事务。有一次,摩西独自登上西奈山,在那里戒食默修,一连呆了四十昼夜,山下的希伯来人不见摩西下山,以为遭到不幸,思想发生混乱,对耶和华的信仰也动摇了,又崇拜偶像。摩西下山后,见这种情况,十分恼火。摩西声称耶和华在西奈山上受给他十条戒律,要求希伯来人,时时事事都必须遵照这十条戒律。这十条戒律就是们日约》中著名的“摩西十戒”,即:

除了我(耶和华)之外不得信别的神。

不可为自己雕刻任何偶像。不可叩拜也不可敬奉这些雕像。

不可妄呼耶和华的名字。

当守安息日为圣日、六日的勤劳工作。

当孝敬父母。

不可杀人。

不可奸淫。

不可偷盗。

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

不可贪婪他人的一切。

摩西将这十条戒律刻在一块石板上,让希伯来人12支族都设立了祭坛,把羊血撒在众人身上,以示他们同耶和华立下了誓约。

在摩西十戒传播的同时,摩西又宣布了一系列律法条例还规定出一些主要的宗教节日。最主要的是逾越节、住棚节和五旬节,被称为犹太教的三大节日。

犹太教的圣经《旧约》,共三十九卷,九百二十九章(篇)。从其内容上来看,可分三部分,一是正经,即摩西五经;二是先知各书;三是圣书。从编写时间看,摩西五经最早,约在公元前五世纪。先知各书次之,约在公元前二世纪初年。圣书最晚,约在公元前一百年前后。

公元前门37年摩西在巴勒斯坦的尼波山(奈布山)去世。摩西

活了120岁,死后希伯来人为了追念自己的民族英雄,哭了三十天。

摩西去世后,希伯来人在摩西继承人约书亚率领下回到迎南地方,为了争夺土地,同当地迎南人进行了多次战斗,夺取了迎南人的土地,定居下来。约书亚死后,希伯来人进人混乱的“士师时代”。每个部落由一名土师领导。士师成为部落军政、教、法权的总管,曾统治希伯来人约200年。由于当时的希伯来人没有联合成一个统一体,诸部落间你争我夺,战事连续不断,直至士师末期,一些部落间始有了宗教联盟,共同向上帝祈祷,欢庆节日,开始和睦相处。为了防御沿海味勒斯丁人的威胁,于公元前1028年,扫罗被选为犹太民族第一个国王。希伯来人的王国建立时,正是奴隶制兴盛时代,文化也进人一个大发展阶段。公元前1013年到公元前933年,大卫和所罗门在位时,希伯来人处于黄金时代。大卫率领希伯来人战胜了迎南西部、地中海沿岸的脉勒斯丁人和叙利亚、约旦河以东各族人,并把国都定在耶布斯城,将城名改为耶路撒冷(和平之城),同时参考肿尼基的拼音文字,创造出自己的文字一希伯来文,还把人民口头创作的神话、传说、史诗、歌谣、谚语等成果笔录下来,把自己民族先进的一神教教规、教律以及民族发展、斗争的历史记录下来,创造了他们独有的“先知文学”、“启示文学”等。这时国势强盛,经济也很繁荣,大卫之子“所罗门用七年时间在耶城的圣殿山建造了犹太教的第一圣殿。这座圣殿建在耶路撒冷的锡安山上,坐西朝东,外面有一座石头围墙,里面建有高大的正殿和几座侧殿,主殿长9丈,殿内分三大部分:门

厅、主厅和圣堂。殿内四壁、天花 板、门窗。抱柱、祭器和宫灯,都涂上一层厚厚的金粉,显得金碧辉煌。圣殿竣工后,在所罗门的主持下,举行了安放约柜的仪式”,公元前933年,所罗门逝世,其子罗波安继位不久,希伯来王国分列为二,北朝以色列王国,定都撒马利亚,南朝为犹大王国,定都耶路撒冷。自后南北两朝不和,自相残杀,国力大衰。公元前722年,亚述帝国侵犯以色列王国,俘国王及臣民27000人到两河流域,以色列成为亚述帝国的一个省,南朝犹大国成为亚述的附庸国。公元前605年,亚述帝被巴比伦所灭。新巴比伦王尼甲尼撒二世,于公元前588年率军进人巴勒斯坦,围困耶路撒冷长达18个月,攻陷之后,夷为平地,烧毁了圣殿,耶路撒冷成为一片废虚。把犹大国的上万名王室成员,祭司、贵族、工匠俘到巴比伦,犹大国亡,这一历史事件被称为“巴比伦之囚”。犹太人在文化较高的巴比伦,思想、眼界有了开阔。使他们很快的形成了新的宗教观念,表现在把耶和华不仅仅当作民族神,而变成宇宙神。同时产生了弥赛亚(救世主)观念。公元前538年波斯帝国灭了巴比伦,犹太人又伦为波斯的臣民。居鲁士大帝释放了5万多犹太人回到故土。波斯为利用犹太教而修了圣殿,犹太人在袄教的影响下又吸收了有关“后世”、“天国”等宗教思想,使犹太教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一个具有完整教义、教规的大宗教形成了。

公元前330年波斯被马其顿灭亡,耶路撒冷又被洗劫一空,犹太人又在希朋人的统治之下。公元前 30年托勒密王把上万名犹太人掠

往亚力山大城,随后形成一个犹太社团,有些犹太学士把希腊斯多噶派哲学思想吸收到犹太经典中去,把犹太教们日约》由希伯来文译成希腊文,发展了犹太神学,对犹太教传播做出了贡献。

公元前63年这个犹太社团被并人罗马,公元66—70年和

131—135年犹太人一再发起反罗马起义,均遭镇压,此后犹太人被迫离开巴勒斯坦,从此犹太人失去了祖国,开始了近2000年的世界性大流散。从公元七世纪起巴勒斯坦成为阿拉伯国家的一部分。

现在再看基督教的创建史。公元一世纪,由于贫苦的犹太人多次反罗马统治者的失败,获得解放的希望破灭了,于是便在宗教方面寻找出路。就在这时,在巴勒斯坦加利利地区的犹太教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教派,叫做“拿撒勒派”,这个教派的主要信徒是贫苦的农民、手工业者和一些贫苦的鱼民,还有少数被释放的奴隶。“在政治上,他们对罗马统治者和犹太教法利赛派的权贵们强烈不满,因而被看作是„异端‟,受到排斥与压制。但他们却又不主张参加社会上的现实斗争,而是坐等救世主的降临。他们相信„末日‟和天国,在受苦群众中宣扬„救世主‟即将来临,从而吸收了很多受苦受难的下层人民”。由于“拿撒勒派和犹太教上层权贵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这一派信徒中有许多人遭到杀害,活下来的人被从各个犹太会堂中赶出来。于是这些人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新教派,到一世纪五十年代,这个新教派发展成为最初的基督教。因此,犹太教拿撒勒派被认为是基督教的先驱”。

基督教的始传者是“耶稣”,有些人的著作中对耶稣其人,有两种不同说法,一种人认为,耶稣是不存在的,是被编造出来的。如日本学者牵德秋水在其所著《基督何许人也》一书中说:“基督作为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曾经一度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证据一点都找不到”。另一种人认为有耶稣这个人。笔者是从有其人而记述的。“耶稣是个犹太教的宗教导师”自幼聪惠过人,童年曾独自到教堂向牧师提问一些宗教问题,当时在场的人见到这种情况非常吃惊,也很敬仰这个孩子。后来成为基督教的先知,也就不奇怪了。马可说:“在前来请约翰施洗的人们中间,有一个来自巴勒斯坦加利利省(calilee )的拿撒勒(Nazareth )的人名叫耶稣。约翰为耶稣施洗”。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种种异象,有一个以天上传下来的声音对耶稣说:„你是我的儿子‟耶稣受洗后,又去旷野中经历了魔王„撒旦‟(Satan )的诱惑;然后他回到故乡开始传布上帝的„福音‟。他传达的信息是:上帝的国即将来临,忏悔吧!并相信福音”。不久耶稣离开加利利,和弟子们启程去耶路撒冷,这是巴勒斯坦犹太省的首府,也是犹太人宗教活动中心的圣殿所在地。在前往耶路撒冷的途中,耶稣再次告诉他的弟子们他会被捕,决定和复活,并说:人子不是来受人伺候,而是来伺候大众而献出自己的生命。耶稣到达耶路撒冷的时候受到热烈欢迎,人们欢呼道:“赞美上帝,愿上帝赐福给那位奉主的名而来的,愿上帝赐福给那将要来临的我们的祖宗大卫的国度。”

这时一个盛大的宗教庆典开始了,耶稣和他的十二门徒当天晚上在一个按传统举行的晚餐上聚在一起,席间耶稣拿起饼,先作感谢祷告,然后掰开饼分给门徒们,并说“你们吃,这是我的身体。他又拿起一杯酒,递给他们喝,并说:这是我的血,是历证上帝与人立约的血,为许多人流的。然后,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出城到橄榄山去,他在那儿祷告时被祭司长和其他同党派来一群全副武装的人逮捕了。那些人是耶稣的门徒犹大带领来的。犹大以一个亲吻出卖了耶稣,耶稣被抓到大际司底邪。耶稣“约在公元28—30年被钉上十字架而死”。他的信徒声称他从死中复活,升到了天上,在那里恢复他上帝之子的身份。那些持有这种信仰的人逐渐地从犹太教主流中分离出来,成为基督徒。因为他们相信耶稣是基督”。川)基督又称为弥赛亚,即救世主。马可说:耶稣被钉在一个木制的十字架上后死了。“耶稣死后,由一个富有的犹太人的帮助,耶稣的遗体得到收殓,并葬人一个石砌的墓穴中,两天以后,安息日已过,三个跟从耶稣的女子来到墓穴,想为耶稣的遗体涂油,他们发现挡在墓穴口的巨石已被搬开,并看见一个穿白衣年轻人对她们说,他已经不在这里了,他已经复活了,看,这是他们安葬他的地方。告诉门徒,他先他们到加利利了”。

马太根据耶稣的家谱写出了一个完整的历史;“上溯二十八代,耶稣的血缘一直可以追溯到犹太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大卫王。再由此上溯十四代,可达到亚伯拉罕,据信他是所有犹太人的祖先”。

伊斯兰教也说:阿拉伯人和希伯来人同出一源,他们都是挪亚长子闪的后裔,恩格斯说希伯来人和一些阿拉伯人同属于闪族的一支一贝都音人。犹太人也只是贝都音人的一个小部落。按伊斯兰教的传说,伊斯兰教的创传人穆罕默德是亚伯拉罕的后代。也是阿拉伯古莱氏族部落的贝都音人。

穆罕默德在童年就从母亲口中得到不少有关犹太教的知识。青年时曾多次去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等地经商,在那儿曾多次与犹太教和基督教教徒接触,聆听宣教士传布教义,这对他影响很深。

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始传者。伊斯兰教是一神教中最后一个宗教。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教义对伊斯兰教都有影响,优其是犹太教的们日约》对伊斯兰教的影响更大。《古兰经》里的著名人物阿丹、努哈、易卜拉欣、易司马仪、鲁兑、优素福、穆萨、塔鲁特、达伍德、素来曼等,在《旧约》里面称亚当、挪亚、亚伯拉罕、伊实玛利、罗德、约瑟、摩西、扫罗、大卫、所罗门等重要人物的音译。犹太教的经传文学故事,据说在《古兰经》中提到的约有1500多处,《古兰经》中有不少启示,提到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经典:“讨拉特”(摩西五经)与“引知尼”(新约的福音书)是真主的启示,要穆斯林尊重。《古兰经》中说:你说:“信奉天经的人啊!你们没有什么信仰,直到你们遵守《讨拉特》和《引支勒》,以及你们的主所降示的经典”(5:

68),又说:“信道的人、犹太教徒、拜星教徒、基督教徒,凡确信

真主和末日,并且行善的人,将来必定没有恐惧,也不忧愁”。(5:

69)。但伊斯兰教反对基督教的“三位一体”说法,《古兰经》中说:“妄言真主确是三位中的一位的人,确已不信道了,除独一的主宰外,绝无应受崇拜的。如果他们不停止妄言,那末他们中不信道的人,必遭痛苦的刑罚。”(5:73)

因此,穆斯林认为,犹太教、基督教的经典,在“人为的干扰和对经书的篡改已使天启变得面目全非,并产生了诸如耶稣化身,十字架受难和死而复生的信仰,以及赎罪的信条。”因此,“他们认为,希伯来人的《圣经》或《旧约全书》和基督教的《新约全书》是原始神启的有缺陷的板本”。

三、三教在耶路撒冷都有各自的圣迹。

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耶路撒冷都有圣迹。所以三教都自称耶路撒冷是自己的圣城。公元前十一世纪犹太首领大卫王领导抗击跳力斯人获胜,遂建立了统一的以色列一犹太王国,定都耶路撒冷。大卫王之子所罗门继承王位后,大兴土木,建造了第一圣殿,确立耶路撒冷为犹太教的圣城。后来,耶路撒冷几经亚述、巴比伦、波斯等外族征服,第一圣殿毁于战火。公元前56年波斯人为犹太人,曾在耶路撒冷旧址给犹太人重建圣殿,史称第二圣殿。公元前63年,罗马人占领耶城,将犹太人逐出巴勒斯坦,从此,犹太人流散世界各地。耶城的“哭墙”(即西墙)成为犹太教的圣地,也是表明昔日辉煌的象

征,也可说是犹太人的精神寄托。

基督教认为从公元336年首批基督大教堂竣工时起,耶城就成为基督教不可替代的永久圣地。因为耶稣基督之死使耶城成了基督教的中心。同时,“受难之路”、“橄揽山的脚印”等圣址,吸引基 督徒从世界各地赶来朝圣。

公元638年阿拉伯人征服了耶路撒冷。先知穆罕默德的继承者哈里法·欧麦尔来到此城,并建造了阿克萨清真寺(会极殿)。《古兰经》称“远寺”,与麦地那的“先知寺”和麦加的哈兰姆清真寺共称为伊斯兰教三大“圣寺”。据《古兰经》叙述,耶路撒冷是先知穆罕默德从麦加禁寺夜行至此,驻马登霄聆听真主启示之地,其中“西墙”被伊斯兰教称为“飞马墙”。阿克撒清真寺被称为飞来寺,把耶路撒冷视为仅次于麦加和麦地那的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地。耶路撒冷老城内的圣殿山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圣地的集中地。

最初耶城面积并不大,仅限于“老城”的城墙之内,由阿拉伯区、犹太区、基督教区和亚美尼亚区四大部分组成,面积约一平方公里。公元 1856年起,由于老城内人口增多,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开始在城外建立新的居住区,城市范围不断扩大。1947年联合国通过的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对耶路撒冷地理范围的界定是:包括现有耶路撒冷市和郊区的城镇,最东为阿布·迪斯,最南为伯利恒,最西为艾因·卡里

姆,最北为舒法特。按照这一界定,当时耶路撒冷的面积约为21平方公里。根据1949年约、以停战协议,耶路撒冷被分为东。西两部分。即“东耶路撒冷”和“西耶路撒冷”,但这只是停战线,而不是国际边界。到1967年耶城面积已达 44平方公里,(其中以占38平方公里,约旦实际控制为 6平方公里)。1967年以色列占领整个耶路撒冷后,进行大规模扩建,目前耶城面积已达123平方公里,主要由老城、西区和东区三部分构成。它是世界上宗教场所最密集的地方,共有200多座教堂、修道院和清真寺。基督教的20多个主要教派都在此建有教堂。

众所周知,1967年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三十多年来巴、以在这块土地上的争夺非常激烈,飞机大炮与石头瓦片的交火没有停止过,全世界的人都看到强者的飞扬拔扈,弱者的生存之难。有良知的人呼吁他们停下来谈判解决。现在看来巴、以问题,最难解决的是耶路撒冷地位问题,巴难民回归问题和领土划界问题。而尤以耶路撒冷圣城问题最难解决。

犹太人历史上曾遭受过天灾人祸的袭击,饱受过埃及法老的迫害,也经历“巴比伦之囚”,还带着满腔义愤,被罗马帝国赶出家门,流亡世界各地,二战期间又受到法西斯主义的大屠杀,可以说是一个无祖国的流浪儿。他们应有个生存的地方,应有一个自己的国家。但以色列国的建立是在强权之下,用武力把巴勒斯坦人赶出家园,在别

人的国土上建立的,所以受到巴勒斯坦人的强烈反对也是合乎情理的。中东发生多次战争,巴勒斯坦人身受其害。联合国通过“以土地换和平”的方案,而这个方案得到巴、以同意,这是受世界人们的欢迎的。其实“以土地换和平”的方案,实际上是弱者对强者无可奈何的祈求。如果说两千年前曾有过这块地方,而在此之后,已成为另一部分人的家园。如果以前者为占领之由,那好多地方就会大乱,首先美洲、澳洲应交给土著人,英伦三岛也要易人、所以调解人要公允,巴、以双方领导人和其他有关各方之人要回想一下历史上曾被赶出家门之苦衷和被屠杀之冤恨,要从实际出发,多考虑弱者的处境,要体贴为生活了两千多年母育之地的人们特别是被战火赶出家门尚在异国他乡求生存的350多万巴勒斯坦难民未回归家园的情况下,应多作出一些让步。还应当看到在这种情况下,巴领导人怎能作出对耶路撒冷城的让步呢!何况耶路撒冷非巴勒斯坦一家所有,而为全阿拉伯人所有,如此,怎能一意孤行呢!那中东还能有永久的和平与安宁吗!

最后我想用两点作为此文的结束语,一是我国古代曹丕欲谋害其弟曹植,遂*其七步成诗的故事以资读者回味。曹植的诗是这样写的:煮豆燃豆其,豆在釜中急,本是同根生,相箭何太急。二是美国学者J.L .埃斯波西托在他写的《伊斯兰教威胁》一书中借用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的一句话说:“尽管阿拉伯国家对西方言听计从,但西方在支持以色列占领巴勒斯坦上出卖了阿拉伯。”本文写完了,但令人要回味的事太多,中国有句名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平一定

能战胜强权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