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种身心的修行

url: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6/4/311478.shtm,id:0

蒋志海制图

■本报记者袁一雪张文静

今年4月23日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我国多地将开展一系列与阅读相关的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在3月5日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全民阅读,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这是“倡导全民阅读”连续第三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显然,全民阅读,正在得到政府的重视。

但与此相对应的,却是我国目前阅读的尴尬现状——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去年公布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成年人人均阅读纸质图书4.56本,比2013年的4.77本有所减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58.1%,较2013年上升了8%;每人日均手机阅读时长首次超过半小时。而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2013年的调查结果则显示,韩国成年人年平均阅读量为9.2本,是中国的两倍。即便如此,韩国在34个经济组织成员国(oecd)中也位列下游,与日本的18本、美国的25本还有很大差距。

国人为何读书少?读书会给人们带来哪些改变?我们又该如何更有效地倡导人们读书?“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五位院士。

阅读的好时代和坏时代

当信息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更多人可以通过网络终端接收信息,新闻、评论、资料,甚至图书变得“唾手可得”,供人们自由选择,人们甚至不再需要踏进图书馆的大门,这让阅读看起来变得更容易。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认为,从这个角度看,现在确实是阅读的好时代。

但就像是硬币的两面,繁杂的信息使另一些无法甄别真伪的人沦陷其中,甚至整日为社交信息所累,从而无法静下心来阅读一本图书。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刘嘉麒将这种获取知识的方式称为“短平快”:“不论电子书还是手机阅读,都是读书的形式,但是现在很多人比较浮躁,希望通过短平快的方式获取知识,所以选择了这种碎片化的内容。”

中国科学院院士、半导体物理学家夏建白也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人民普遍不读书,尤其是青年人,热衷于关注体育、文艺等明星新闻。但是,一个人的素质、修养,就是靠读书、读一辈子的书逐渐培养熏陶出来。当前,提升我国国民素质的治本办法就是读书,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进步,而且一代传给一代。如果现在不抓紧,那么我们的下一代也是粗暴、无礼,没有礼貌的。”

不仅国内有些人注意到了我国国民阅读的不足,外国人也看出了差距。2013年,一篇题为《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的文章红遍网络,作者是一名旅居上海的印度工程师孟莎美。她在文中称:“我在飞往上海的飞机上,正是长途飞行中睡眠时间,机舱已熄灯,我吃惊地发现,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有人读电子书。”“其实早在法兰克福机场时,我就注意到,德国乘客大部分是在阅读或工作,中国乘客大部分要么在穿梭购物,要么在大声谈笑。”“在虹桥火车站候车,一位第一次来中国的朋友突然问我,‘为什么中国人都在打电话或玩手机,没有人看书?’我一看,确实如此。”

无独有偶,日本一位研究人员也曾经写过一本名为《低智商社会》的书,提到:“在中国旅游时发现,城市遍布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下转第6版)

读书可立身

在世界上,最爱阅读的国家当属以色列,那里人均每年读书64本。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以色列人口稀少但人才济济,出了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在东欧的弹丸之地匈牙利,那里的读书风气也相当浓厚,同样拥有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如果想获取系统的知识,还需要看原著,只通过碎片化阅读学习的内容是不牢固的。”刘嘉麒表示。

“读到一本好书,就是交一个好朋友。如果你不看书,那就得看运气了,看你周围的朋友如何,你就会受到怎样的影响。”中国科学院院士、古生物学家周忠和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培根在《论读书》中说过一段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论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周忠和非常认同:“读不同的书,确实会让人的精神气质不一样。读历史让人不肤浅,容易形成历史的厚重感和独立见解,不容易被错误的信息左右。读哲学则能提高人的思辨能力。多读书,你看待世界的视野都会被改变。”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院长欧阳钟灿也给记者讲了一个读书立身的故事。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是三位日本人:小林诚、益川敏英和南部阳一郎。其中前两位是毛泽东主席的老朋友坂田昌一的学生。益川敏英说,他的得奖归功于青年时代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著作的阅读与学习。“现在对学理论物理的青年学生谈坂田昌一模型、谈唯物主义原理,可能都被认为‘落伍’了——这是值得深思的。”欧阳钟灿表示。

“嫦娥之父”欧阳自远的一生也被读书改变着。他回忆说,解放前后正值他的中学时代,那时的他读了不少与科学有关的书籍。“我读书之后就喜欢上了天文学,但当时国家号召建设工业化的国家,急需矿产资源和能源,所以高考时毫不犹豫地将第一志愿填写为北京地质学院。后来从事研究工作时又从地向天拓展,研究地球的女儿——月球和地球的兄弟姐妹——行星。”欧阳自远回忆说。也正是那一次选择,成就了他现在的科研方向。

对于专业外的书籍,欧阳自远也依然念念不忘:“当时我读过不少科学家的故事,他们为国家、为人类无私奉献的精神对我影响很大。我也爱看武侠,尤其爱读金庸。武侠小说虽然是虚构的,但倡导正义、奋斗,这对我影响很大。看金庸的武侠,还从中学到了不少历史知识。”

读好书可以令人茅塞顿开,一本坏书对人的反面影响一样巨大。现在出版的书籍也有“坏朋友”吗?答案是肯定的。“人们在浏览网络新闻的时候要进行鉴别。”欧阳自远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就拿科普书来说,现在市场上良莠不齐,不少读物打着科普书的幌子,其实讲的是子虚乌有的内容,读者很难辨别。”

在网络传播的电子书,内容可能更加无法保证。“所以希望国家在电子书内容把关环节还须加紧,把真正的好书送到读者手中。”夏建白表示。

在忙碌中保持阅读习惯

即便工作繁忙,刘嘉麒也阅读了近10本国内翻译的“简史系列”,从《时间简史》《地球简史》《世界简史》,到《万物简史》《人类简史》等。他从不认为读专业以外的书籍是负担,反倒是一种放松:“他认为阅读与研究并不冲突,两者就像是学习不同学科的转换,这对于大脑而言是一种休息。”

在欧阳自远看来,很多人常常称自己没有时间读书,那可能只是时间管理不善的问题:“我想如果一个人真渴望读书,不会抽不出时间来。”

当然,利用碎片时间阅读也是忙里偷闲阅读的好方法。“有时候出国路上有十几个小时,看点好玩的书,消磨时光的同时,也能得到收获。”周忠和说,“作为科学家,读一点杂书,可能会更明辨是非,在复杂的历史、社会漩涡中,对事情看得更清楚。社会正在急速变化,看的书多,人的心会静,会比较沉稳。”

阅读还需要营造好环境

刘嘉麒:现下我国好的文学作品少,很多东西经不住考究,太浮躁。国内科普书虽多,但有些书籍的内容大同小异。不过,近几年有些原创的科普图书佳作。我认为写科普书籍的人不仅要有科学背景,还需要具备文学和艺术功底,让专业人员读起来不俗气,非专业人员读得懂。但这可能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如今愿意坚持这样写作的人太少。

周忠和:关于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我认为,首先政府要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重视解决盗版问题。另外,希望能创造更宽松的环境,让大家有表达的自由。第三,对于学生来说,现在的教育体制课程太紧,学生没时间看书。可以给学生们更多时间来看书,考试也别只考死记硬背的东西,注重考学生的分析能力,考他们能从读书中获得的东西。

欧阳钟灿:五年前,我曾经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一篇名为《年轻人要多一些哲学素养》的文章,批评了当时出现要把作为中小学《语文》课文的鲁迅经典文章淡化、撤减的错误思潮,以及当时在大学政治课程上出现一些个别教师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错误言论。现在五年过去了,在党中央宣传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后者得到了纠正,前者的反对声依然存在。因此,在今年世界读书日,我呼吁我们的出版界应继续清醒纠正这些影响青年读者的“负能量”的声音,多出弘扬鲁迅精神的出版物。

夏建白: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了教育全国人民,在出版图书方面,不应只考虑经济效益,要多考虑社会效益。国家对出版社应给予补贴。其次,国家应该花大力气估计出版各种“文库”“丛书”,面向大众化,使大家通过阅读获得的知识是完整的、系统化的,而不是零敲碎打的。三要办好各大报的“书评”栏目,即便是面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报纸,也不应该只介绍科普书,还要介绍社会科学书、历史书、文学书、诗歌、散文等内容。

欧阳自远:我已经呼吁了多次,希望每个国家“863”“973”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中,拿出1%~3%的项目费用用于科普,其中,科普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些科学研究工程虽然重大,但是普通人知之甚少,做科普是对公众负责,也能促使公众理解科学、提高科学素质。更重要的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不能仅依靠经济,还需要文化的传承和提高全民素质。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家不具备坚强的内心和灵魂,就像个虚胖的巨人。所以,我很赞赏国家提倡读书,人们要了解科学知识和历史文化,武装自己的头脑,认识这个世界,才能同心协力地建设好这个世界。

来源: 中国科学报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