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别说什么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了,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01

昨天晚上和台湾来的朋友吃饭,问她:“你们小时候学不学《弟子规》的?”

她很生气:“学!不仅要学,还要考试!很讨厌的!”

我问:“那为什么要学?”

她说,“政府要培养顺民呗!”

我痛骂:“万恶的国民党!”

她表示同意:“万恶的国民党!”

她女儿现在在台北上大学,专业是中国文化。女儿20岁生日时(台湾年轻人20岁意味着成年),她特地赶回台北,准备陪女儿过生日,结果被女儿婉言推拒:“对不起妈妈,这是我成人的第一个生日,我想自己安静地过,好好想一想未来的路。”她失落地又回到深圳,找我们吃饭,像个受伤的大孩子。我说这是好事,多么有主见的孩子啊!

女儿的童年是在深圳度过,因为朋友那时候的事业在深圳。她选择了蛇口的一家私立幼儿园,基本是外教,非常昂贵,有次去幼儿园看女儿,女儿和一堆小朋友正在外面欢天喜地地玩沙子。她说当时就有点崩溃:“老娘花了这么多钱,难道就是这样玩沙子?”不过很快就释然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玩,难道不是最重要的吗?何况那些游戏的设计,也都有其背后的道理,并不是一味瞎玩。

她父亲是军人,小时候受到很严格的管教,却并不想复制在女儿身上。

前年见她女儿,正在准备出发去东京,一个人。

她说,女儿有次告诉她,生活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就是她了。

她有点担忧,问是好影响还是坏影响。

女儿说,是让自己很感恩的影响。

朋友放心了。

02

这两天有个新闻热点:

《妈妈在行李箱放安全套引反感 女儿:你有病啊》:http://www.xxcb.cn/event/guonei/2016-03-01/9049425.html

新闻中有一段很具体的描写:

去年秋天,女儿要去外地读大学了,我心里那个纠结啊,高兴的是她进入了人生新的阶段,担心的是安全问题。

我想告诉她,在外面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但尝试了几次,实在不知道怎么开口。因为兴趣爱好不同,平时我和女儿几乎没有什么深度的沟通,突然聊这个话题,觉得好尴尬。

眼看着女儿要离开了,我就硬着头皮和她谈了几次,每次刚刚开了个头,就被她硬邦邦地一句“知道了”给打回来了。

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就在为女儿打包行李的时候,当着她的面,把一盒避孕套放到了行李箱里。

我当时想,她问起来原因,就可以顺着这个话题聊下去。没想到,女儿皱着眉头,一脸排斥的表情,一把把避孕套拿了出来,还说了句:“你有病啊!”

我当时心里有点生气,但也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些可笑,总之,沟通失败了。

很多人说女孩子无礼的,倒也不算冤枉,不过,“你有病啊”这个说法,原本可以有多种理解:

如果女儿和母亲关系亲密,女儿可能会“没大没小”,和母亲这样说,带点嗔怨,带点撒娇。不算大过。

如果女儿和母亲缺少沟通,女儿被母亲的举动弄得尴尬,脱口而出这一句,显示两人有裂痕,这样说有一定的严重性。

而母亲的举动,显然是唐突的,问题就在于“因为兴趣爱好不同,平时我和女儿几乎没有什么深度的沟通”。

都说女儿是母亲的贴身小棉袄,不过这种“没有什么深度沟通”的状态,在很多家庭都有,既然别的事情都不容易有深度沟通,那么,涉及到敏感的性话题,也就更不容易启齿。

这个事件,本来没什么大不了,但也有一定的典型性。

中国的父母,普遍是比较“急”,在孩子的不同阶段间,急的内容各有侧重,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往往又生硬转换。

比如初中和高中,对孩子的主要要求是学习。对早恋严防死守,稍有一点苗头可能就想着扼杀。

上了大学以后,开始担忧恋爱和就业。孩子在外面,不像以前在家里那样好管,如果平时沟通较好,孩子上大学期间可以继续用微信等保持沟通,但如果平常缺少沟通,孩子上大学后往往就更缺少话题,关于孩子的爱恋、实习、就业等,家长要么给不了中肯的意见,要么就是反面意见——不要异地恋啊,要考公务员啊,要回家乡工作啊,要稳定啊。

等到大学毕业,就开始为孩子的恋爱和婚姻操心了,结了婚,就开始为下一代操心了。

在孩子的不同成长阶段,家长的要求和想法往往都是相反的,一个阶段结束,即出现180度的转弯。

设想,新闻中的冯妈妈,如果在平常就能够和女儿深度沟通,有一个平等的对话态度,当女儿询问起人从哪里来的时候,可以正面回答(当然回答还是需要技巧的),而不是闪闪躲躲,或者就是一句“小孩子,问这个做什么!”来打发,那么,也就不必面临往行李箱放安全套的尴尬情况。

父母原本可以凭自己的丰富社会经验,成为孩子人生路上的指引者,但由于文化、个体等原因,就出现了各种断裂。当这些断裂还来不及弥补的时候,下一个断裂又产生了,而且问题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严峻。

有个女孩子对我说,她和母亲有很深入的交流,可以说是无话不说,她对自己的母亲既爱且敬,对母亲的意见也非常信服,既有自己的主见,也会参考母亲的意见。她出国留学回来,找到了一份工作,不在母亲身边,回家后,她母亲把她衣橱里的衣服基本上更新了一遍,只除了几件家居服以外,其他的全都换了风格,告诉她,要工作了,以前的衣服不能再穿,应该换成和新的身份相符合的衣服,家居服可以在家里继续穿,但外出不可以。有这样的母亲,对孩子来说,是幸运。

也曾遇到一位让我非常感动的母亲,每天晚上陪丈夫散步,倾听丈夫白天工作中发生的事,每天为孩子写日记,从母亲的角度,记下孩子的成长,每年把这些日记整理出厚厚的一本,已经累积了很多年,现在孩子上初中了,这个习惯一直保持着。

还有一位父亲,把孩子随手扔掉的画稿,装进相框里,于是孩子获得了自信。

孩子随手扔掉的诗作,被他打成了铅字,于是帮孩子留住了灵感; 从孩子上幼儿园起,每学期获得的各种奖状、证书、满分试卷、成绩单......被他做成了一袋袋档案,于是孩子看到了自己的成长。

抱怨孩子不省心的父母,平常又有多用心呢?

03

然而太用心,用心过了度,也可能是可怕的。

北大虎妈的“小P孩的时间作息表”火了,对一个9岁的孩子来说,18个小时的学习,6个小时的睡眠,是否科学?为了将来的轻松,现在就要牺牲幸福童年,是否值得?

父母认为值得,帮孩子做出了选择,孩子没有发言权。

在新闻采访中,只有妈妈的声音,并没有孩子的声音,不过,即使有,也会是表示接受的吧,毕竟,这不是一个容许孩子发表意见的时代,大人们的看法是:“小孩子懂得什么呀?我是为你好。”

爱,合理化了一切。

30岁的妈妈,9岁的孩子,这个新闻的可信度的确存疑,现实中的孩子们,普遍也没这样大的负荷,更普遍的情况是,负担略轻一点,但也很重。

我两个外甥女上初中的时候,我姐姐也是给她们报了一堆兴趣班,我表示抗议:“我们小的时候,爸妈也没给我们这么大的压力。你小时候也不怎么爱学习,怎么现在就对孩子要求这么多?”我姐姐用一句“时代不同了!”就把我的话给封死了。

有个晚上她外出,让我监督两个孩子背英语,她一出门,我们都有放风的感觉,背英语的事也给忘了,她回来问我监督的效果,我暗叫糟了,撒谎说背了,但是我姐姐明察秋毫,一眼就拆穿我的谎言,然后,我们三个就挨了一顿训。

我始终觉得,开明的教育是让人能够成为优秀的“人”,以人为本。专制的教育是让人成为合格的“机器”,以集体为本。这里说的教育,并不单指社会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父母也是一个集体。

回曲阜时,和朋友们吃饭,说起孩子们的教育问题,初恋男友说他当初对女儿的学习是这样抓的:他觉得能够弄懂的功课,就自己研究一下,和女儿一起讨论,回答女儿的疑难问题,他弄不懂的,就找家教。他想让女儿去外地的一所高中读书,女儿不愿意,他也不强迫,安排女儿去了趟欧洲旅游,让她开阔眼界。回来后,女儿主动说,可以去外地读书。去年他女儿考上了长沙理工大学,现在学习成绩也很优秀。

当有人对我说担心自己孩子成绩的时候,我就把这个办法介绍过去,对方立刻推诿:“哎呀我工作很忙,没时间这样做啊!”

投胎是个技术活,遇到什么样的父母,这纯靠运气。动荡的年代,大环境会推动人脱离原生家庭影响。和平时世,相当部分人的一生,基本上就由原生家庭定型了。

我们不能妄断北大虎妈的教育方式如何,也不能妄断那个9岁的孩子的未来,只有祝福他,希望在未来他真的能够轻松、快乐。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