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课后习题答案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

【自我测评】“六经”包括哪些内容?

答:《诗》、《书》、《礼》、《乐》、《易》、《春秋》。 【材料阅读与思考】阅读《商君书。更法》中的这段话,思考以下问题:

1、商鞅提出“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对于推行改革有怎样的意义?

答:他认为如能强国利民,可以不法古,“不循其礼”。反驳了“法古天下,循礼无邪”的守旧观点,大胆破除传统的禁锢,从而促使秦孝公确定变法图强的决心。

2、商鞅既然批评效法古人,为什么在论辩中仍然要以古人事迹作为驳斥对方的依据呢?

答:商鞅在论辩中所列举的古人的事迹,都是古人不因循先人的典型事迹。另一方面,商鞅也说明我们民族尊古的传统有十分强大的文化影响力。

二、儒学的兴起

【自我测评】汉代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反映了怎样的文化趋势? 答:反映了儒学地位提升,统治者注重儒学教育的文化趋势。

【材料阅读与思考】

答:先对文中两段史料关于“焚书坑儒”的态度进行阐述与分析,然后再阐明自己对这一事件及其影响的看法。注意“焚书坑儒”事件发生的特殊背景,以及儒学在秦灭亡的历史过程中的作用。

三、宋明理学 【自我测评】概括比较朱熹和王守仁对待人生修养的不同点。

答:朱熹主张人不能随心所欲。王守仁主张天道自在人心,恶由人心而生,善也由人心而生。

【材料阅读与思考】我们应当怎样理解王阳明所说的“良知”?

答:“良知”的说法,出自孟子。王守仁借用“良知”一词,又指出“良知即是天理” “良知”就在人心中,不需要向外探求。

四、明清之际的思想活跃局面 【自我测评】列举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思想。三者在本质上的区别的共同点是什么?历史影响如何?

答:黄宗羲: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主张君臣平等;废除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提出限制君权 。经济上,认为工商皆本。顾炎武: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治主张;学术上,提倡经世致用。

王夫之:政治上,循天下之公;哲学上,发挥古代“气一元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观史。

共同点: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否定帝权。

历史影响:使儒学正统受到冲击,为近代反专制的思想家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材料阅读与思考】略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 【自我测评】简要总结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科学成就和文化影响。

答:以纸的发明为例,从现有资料看,纸的发明和普及是在汉代。应当启发学生通过课外阅读,重视纸向世界其他地区普及的历史过程。有关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应当答学生注意相关发明对世界航海技术进步的意义。关于火药的发明和使用,可以引导学生理解鲁迅的有关论述。

【材料阅读与思考】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到:“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和推广。” 应该怎样理解李约瑟的这段话?

答:儒家重道轻器的传统观念阻碍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推广。

二、中国古代艺术 【自我测评】中国古代的书法和绘画有那些名家名作?

答:

【材料阅读与思考】 答:同意。艺术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形式,必然会对当时的社会存在有所反映,同时又反作用于包括政治生活在内的社会生活。在这个角度来看上述说法是成立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教师可举例说明。例如:周代社会的政治生活中,“礼”和“乐”相结合,成为政治规范的象征。“乐”,也是政治文化构成的一部分。

三、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自我测评】测评题:你能够分别举出唐诗、宋词、元曲中三组具有代表性的名家名作吗?

答: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宋词:柳永、苏轼、辛弃疾。元曲:马致远、关汉卿、王实甫。

【材料阅读与思考】略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顺乎世界之潮流 【自我测评】

1、康有为曾认为“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康有为的这种看法是否正确?

答:康有为的这种看法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正确的。康有为认为,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差距并不仅仅在于武器和一些民用工业,而是政治制度。所以,清政府购买和制造武器,设邮使、开矿务,都没能找到落后的真正原因。要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就要进行政治制度的变革。从近代中国的发展进程看,中国人对中国落后原因的认识,的确也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先是学习制造武器,接着要改变政治制度,后来又要接受西方的文化。所以,康有为的这种看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

【材料阅读与思考】

答:材料认为变法失败是因为维新派缺乏实践经验,不能发动和依靠群众,这是合理的。

二、新文化运动

【自我测评】1、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太激进了,完全割裂了传统,是应该否定的。你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答: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从历史上看,新文化运动虽然有它自身的缺陷,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的思想解放所起的推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从现实看,中国传统思想的余毒仍然时时在社会中出现,传统并没有消亡。

【阅读与思考】

答:新文化运动实际上是在为辛亥革命补课,补思想启蒙的课。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自我测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答:(1)特点:①先进知识分子起了核心领导作用 ②马克思主义宣传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③马克思主义是在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斗争中发展传播的;(2)意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相互促进,大大启发了人们的思想觉悟,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爱国运动的开展。 【材料阅读与思考】

答:(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并没有因为是胜利国而有所提高。这些人无法使中国强大。列举的劳工,包括知识分子的爱国行为,说明他们是中国的希望。这给中国知识分子以启发。(2)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欧洲爆发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鼓舞

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自我测评】1、简述孙中山旧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

答: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2、为什么说孙中山是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请从其思想理论发展的角度举例说明。 答:孙中山是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不仅表现在他所倡导的三民主义是适应时代的要求,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提出的,而且还表现在孙中山的思想理论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大革命的洪流中,他对三民主义作出了适应时代潮流的新解释,使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材料阅读与思考】阅读以上材料,谈谈孙中山主张三民主义的目的是什么?

答: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进行社会革命。它集中反映了孙中山作为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驱,为挽救中国民族危亡而进行的理论思考。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自我测评】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答:毛泽东最卓越的贡献。他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武装斗争的重心转向农村,创造了坚持并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最完整的经验。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成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之路。它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2、为什么说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与确立时期?试结合史实说明。

答:中国革命的长期斗争实践及其成功与挫折的经历,以及抗日战争时期延安作为中国革命大后方的相对稳定的环境,使毛泽东有条件总结过去的革命斗争经验并进行了新的理论研究。

【材料阅读与思考】结合课文,说一说毛泽东在文中说的“本本”指的什么?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是针对当时中国共产党内的什么倾向来说的?

答:毛泽东说的“本本”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革命导师的理论著作,这里是指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等问题的各种论断。但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内的一些干部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些论断采取了教条主义的做法,无视中国的国情和革命实际,生搬硬套,给中国革命造成重大损失。因此,毛泽东特别强调实事求

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自我测评】1、邓小平在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有何重要意义?

答:这篇讲话在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它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拥护,实际上成为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之后,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2、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南方谈话是把改革开放推向新阶段的宣言书?

答: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政治风云变幻,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也进入关键时期。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南巡。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一、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自我测评】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哪两个高峰?简析产生这两个高峰的主要原因。

答:两个高峰:一个是指建国后的五六十年代,一个是指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文学艺术创作取得丰硕成果。

主要原因:(1)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开始,党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2)20世纪七八十年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行改革开放,党中央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总方向。(3)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努力。

【材料阅读与思考】结合材料,探讨新中国文学艺术事业发展的经验教训。

答:要坚持文艺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要有正确的创作思想指导;要防止“左”、右倾错误的影响。

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自我测评】1、为什么说“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文化浩劫?它对中国教育事业的破坏和影响主要有哪些?

答:“文化大革命”否定了新中国成立17年来逐步探索出的适应我国国情的一整套办学方式、课程教材设置、教学管理体制以及招生分配制度,在全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所谓“教育革命”使中国教育事业蒙受巨大损失,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了“文化断层”、“人才断层”; “文化大革命”中,严重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拉大了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

2、改革开放后,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突出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恢复了高考制度;提出了教育的“三个面向”;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依法治教取得重大成就;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等。

【材料阅读与思考】阅读材料,说说中国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的原因及主要内容。 答: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动力。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在于培养人才。教育是培养科技人才的基地。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自我测评】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代表性成就。

【材料阅读与思考】阅读材料,探讨中国科技发展与世界科技界之间的互动关系。

答: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世界科学界加强交流相结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一、蒙昧中的觉醒

【自我测评】 从智者学派到苏格拉底,再到斯多亚学派,西方的人文精神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答: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首次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口号。接着,苏格拉底又提出了人要“认识你自己”这一至理名言。最后,斯多亚学派认为人人生来都是平等的,由此西方的人文精神在古代达到了发展的高峰。

【材料阅读与思考】根据斯多亚学派的主张和这段文献,你如何理解斯多亚学派的人类平等思想?

答:斯多亚学派注重内心生活,把人类的精神特征置于首位。从这个角度出发,他们发现了人都是平等的,从而产生了对人在类上的认同。他们不但将平等原则适用于奴隶,还将其运用于外邦人或野蛮人身上,是一种普世性的平等。

二、神权下的自我 【自我测评】宗教改革的作用和意义有那些?

答:由路德首先发起的这场宗教改革,彻底造就了基督教世界不可挽回的分裂,打破了基督教一统天下的局面。而在另一方面,伴随着宗教统治模式的瓦解,近代民族意识开始真正觉醒,民族国家迅速成长起来。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在精神文化方面,人们的思想由此得到解放,获得了独立思考的自由。

三、专制下的启蒙

【自我测评】什么是启蒙运动?浪漫主义对西方人文精神的影响有哪些?

答:在哲学层面上,启蒙就是思想解放,是主体的觉醒,人的成熟。启蒙运动就是思想解放运动。浪漫主义对西方人文精神的贡献和影响是:它极大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它把人从冷冰冰的理性原则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它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浪漫主义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是:个人主义的膨胀;对现代科技的排斥和拒绝等等。

四、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

【自我测评】 1、你认为近代自然科学与人类思想进步有何关系?请举例说明。

答: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必将冲破宗教与封建的藩篱,导致人类思想的进步。如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就沉重地打击了宗教神学的“人类中心论”,使人们对万能上帝的信仰发生动摇。

2、在启蒙运动中,众多的启蒙思想家的共性思想主张是什么?他们之间有何继承和发展?

答:启蒙思想家在政治上,鼓吹“主权在民”理论认为各级官吏都是人民的公仆,一旦政府压迫人民,人民就有权推翻它。在宗教上,主张信仰自由,反对政教合一。启蒙运动发源于英国,在法国达到了顶峰,而法国也继承了英国的启蒙思想正是借助了这一点,资产阶级的各种思想才能在广大人民当中,在比较广泛的领域例里得到普及和发展。

专题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一、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

【自我测评】简述牛顿的主要科学成就及其影响。

答:牛顿的主要科学成就是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影响:1、牛顿的运动三定律构成了近代力学体系的基础,成为整个近代物理学的重要支柱。2、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作出了系统的、合理的说明,从而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3、成为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阅读与思考】材料中说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用相对论的重要意义来说明。

二、追寻生命的起源 【自我测评】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观点是什么?进化论是怎样传入我国的?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核心观点是:自然界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生存竞争,通过自然选择,最适者生存下来。

1894年,严复翻译《天演论》在《国闻报》的增刊上发表,系统地介绍了进化论。进化论传入中国,震动了中国的思想界,对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阅读与思考】上面两段文字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你是怎样看待的?

答:反映的是达尔文进化论从出版后到20世纪以来遭到巨大的抵制。

三、人类文明的引擎

【自我测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各有哪些特点?

答: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1、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2、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

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以电力、电动机和内燃机为标志;以重工业部门为主体;代表性的产业是以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的新兴产业部门,如电气、电机制造、钢铁、汽车、化工等;几乎同时在欧美诸国展开,见效快;迎来的则是“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

【阅读与思考】上述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都真实吗?说明了什么问题?

真实。说明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是建立在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的基础之上。

四、向“距离”挑战 【自我测评】以“改变时空的发明”为标题,绘制一张表格,列出交通运输、电讯技术、计算机技术方面的重要发明成果。

【阅读与思考】贝尔因其众多的发明成果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尊敬,但他因此而获得专利,并建立公司来从事赢利的商业活动,这会因此而影响你对他的尊敬吗?为什么?

答:不会影响。①贝尔发明电话机紧密了世界的联系。②贝尔获得专利后建立公司,对普及电话和电话技术的继续进步起了很大的作用。③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让科技转化成效益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一、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自我测评】请列举浪漫主义文化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作品。

答:略

【阅读与思考】你能根据以上材料以及本课中学的内容,简要分析一下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背景及欧洲出现大量浪漫主义作品的原因。

答:

二、碰撞与冲突

【自我测评】

答:乙的看法更正确。在资本主义进行全球扩张的同时,给被侵略的国家、地区、民族带去了许多东西,文化也是其中的重要方面。然而,无论哪个国家、地区、民族的文化中都既有精华,又有糟粕。而任何国家、地区、民族要想取得发展都必须不断地在对外交流中充实和发展自己,文化也同样如此。因此,对于外来文化,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材料阅读与思考】你知道为什么《人间喜剧》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吗?

答:《人间喜剧》由法国社会一个又一个悲剧组成,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里面的人物和故事情节都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社会的现实。

三、打破隔离的坚冰

【自我测评】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文化发展的背景是什么?

答: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大战使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宗教信仰等受到激烈的冲击和挑战,并滋生反叛情绪。文学家们不主张用作品去再现生活,而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

【材料阅读与思考】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近代工业革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答:工业革命促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向外扩张,寻找广阔的殖民地,企图建立一个世界市场。正是这种扩张,加速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与交流,也促使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流、渗透与融合。

四、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自我测评】1、请谈谈“解冻文学”的主要特点。

答:“解冻文学”是50年代以后出现在苏联文坛上的一种文学流派。这种文学比较关心和重视人的价值,进一步发展了文坛上的人文主义倾向。

【材料阅读与思考】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现代世界文学艺术交流的特点。

答:1.交流越来越多,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但在融合的同时,各个国家、民族、地区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2.科学技术对世界文学艺术交流的影响越来越深刻。

3.现代世界文学艺术的交流呈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