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群体的心理缺失及其关怀

2003年5月第3期 总第156期甘 肃 理 论 学 刊Gansu Theory Research M ay, 2003

NO 3 General 156

弱势群体的心理缺失及其关怀

李学红1 , 郝 华2

(1. 南通农渔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南通 226006; 2.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南通 226006)

[关键词] 弱势群体; 心理缺失; 关怀

[摘 要] 本文对当前弱势群体加以分类, 并揭示不同类型群体的心理缺失特征。通过建立梯度关怀、情境关怀和边际关怀等关怀体系企图实现弱势群体的心理重建。

[中图分类号]C912. 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07(2003) 03-0054-03

Psychological Defect Of The Weak Group And Its Concern

LI Xue hong, HAO Hua

(Nanto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 f Agriculture and Fishery ;

Nanto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 f shipping Jiangsu, Nantong , 226006, China)

Key words:weak group; psychological defect; concern.

Abstract:This article gives the classification to the weak group and shows their psychological defects of their o wn way. It is through the concern system of the echelon concern, the situation concern and the marginal c oncern to rec onstruct the psychology of the weak group.

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全社会要共同关注弱势群体, 特别是在十六大的报告中明确提出要 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城乡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对弱势群体目前人们主要从宏观政策、外部环境等方面加以关注, 并积极构建外在的社会关怀和保障体系, 这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与此同时, 我们也应注意到除了外在的关怀, 我们还应仔细研究和解读弱势群体的心理状态和内心世界, 去抚慰、调整他们创伤和失衡的心态。通过建立内在的关怀体系, 一方面使外在的效

[收稿日期]2003-01-17

[作者简介]李学红, 南通农渔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郝 华,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用体系内化为个体的精神力量, 另一方面通过自我的更新和重建以健康的心理融入社会, 进而形成理想的内外兼备的终极关怀体系。

一、弱势群体的类型

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资源的掌握和财富的拥有等方面处于劣势, 社会地位低下的群体。目前我国弱势群体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类:传统弱势群体, 主要由残疾人群体和无依无靠的 五保 群体构成。所谓 五保 即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孤儿(保教) 。他们都具有先天的或难以克服的生理、心理缺陷。这一群体在计划经济时代业已形成, 在新的市场条件下他们仍然处

在社会的下层。

第二类:新生弱势群体, 其构成颇为复杂。一是社会经济转型期产生的城镇贫困群体, 包括下岗、失业人员, 企业经营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况下的隐性失业人员及共赡养的人口。二是边缘群体中的进城务工人员(俗称农民工) , 他们由于户籍、住所、用工性质等常受到歧视性的对待, 法律不能对他们进行有效地保护, 不能与城市劳动者有同等的待遇, 处于城市的下层。三是高校贫困生, 由于1999年以后国家逐年调高上大学的费用, 产生了高校中的贫困学生, 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已达320多万, 占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四是老龄化过程中的贫弱群体。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 老年人不再是收入最高、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最高的一族。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达1. 3亿人, 占人口总数的10%, 预计到2040年, 将近4亿, 占人口总数的26%。

第三类:潜在生成的弱势群体。他们主要由单亲家庭(多数由妇女、孩子组成) 、戒毒人群、居无定所, 无固定职业的流动人口等构成, 随着社会转型进程的加快, 这部分群体的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将有所上升, 很值得关注。

二、弱势群体心理缺失之表现及其特征

弱势群体心态各异, 心理状态各不相同, 所表露的特征差异明显, 其表现主要有:

(一) 传统弱势群体的障碍型心理。由于先天、意外的种种不幸和遭遇, 造成生理、心理上与常人产生了变异, 并拥有特殊的话语体系和行为方式, 导致在交往中会遇到很多的障碍和隔阂、缺乏直接的沟通, 甚至遭到误解和曲解, 尤其在升学、择业、婚姻等方面常常受到限制、歧视和不公正的对待。同时, 由于外界的冷遇和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 使他们陷入隔绝、封闭的心理状态。

(二) 新生的弱势群体由于成分复杂, 心理特征各异。首先, 城镇贫困群体的躁动心理较为突出。这一群体中的富余人员、下岗人员, 由于长期处于计划时代, 原来优越的心理优势(国家正式职工) 随着改革制度的不断深化逐渐地丧失殆尽, 表现出强烈的失落、茫然、愤懑, 是典型的躁动心理。极端的甚至不惜铤而走险, 或陷于沉沦。其次, 进城务工群体由于人们观念中的城乡差别, 加之角色的置换, 造成心理上的错位。同时, 工作中常常委曲求全, 低三下四, 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 心灵被扭曲, 个性被压抑, 无法融入城市的氛围和环境, 处于游离飘泊状态, 成

为城市的边缘人。再次, 高校贫困生群体的自卑心理转为严重, 该群体处于生理、心理的成长期和成熟期, 心理状态尚不稳定, 加之家境贫寒, 物质条件匮乏, 面对大千世界显得十分的困惑和不解, 又因个性张扬, 观点偏激, 导致心理上的失衡, 极易产生自卑、自悲的心理。最后, 老龄贫弱群体的悲观心理令人关注, 由于年老体迈, 且收入大多偏低, 往往被看成一种累赘, 常遭遗弃、冷落。加上人际关系冷漠, 温暖感愈来愈少, 凄凉感倍增, 出现悲观心理, 表现为苦闷, 抑郁, 落落寡欢, 许多人陷入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而不能自拔, 处境颇为艰难。

(三) 潜在弱势群体表现为分裂型心理。该群体中的成员大多由于命运坎坷, 遭遇复杂, 生活上居无定所, 难有依靠; 精神上缺乏照顾, 常常言语乖张, 行为诡异, 举止极端, 自控能力差, 心理缺失严重。

三、构建弱势群体心理缺失的关怀体系

目前, 人们纷纷从物质关怀、精神关怀和人文关怀等方面建立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体系, 并已收到明显的成效, 与此同时, 我们着重从心理层面上构建弱势群体的心理缺失关怀体系。

第一, 心理梯度关怀。根据不同群体心理的需求层次,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明确揭示人类的心理需求呈梯度分布, 从低层次的基本需求到高层次的发展需求呈现出逐级、逐步实现的过程, 通过不同层次需求的满足和实现从而达到自我的实现。 人最初因一系列基本需要而产生动力, 当这些基本需要得到满足, 他就会走向更高的层次, 会因更高级的需要而产生动力。 [1](P51) 同时, 我们会明白无误地看到弱势群体的需求实现状况极不理想, 无论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还是自我实现的需要都未能得到很好的满足, 更谈不上发展的需要。由此, 建立梯度关怀对实现弱势群体的心理需求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那么, 如何建立这种梯度关怀呢? 一是从物质生活上实行关照机制, 通过政策扶持、结双帮困、专项扶贫和爱心工程等形式实现物质生活的基本满足, 使弱势群体生存有着落, 物质有依靠, 生活有保障。二是在精神生活上实施关怀机制, 政府部门为此做了很大的努力, 建立了自上而下的关怀机制。尤其是广大的社区和乡镇, 把关心疾苦, 排忧解难, 访贫问苦作为工作重点, 一以贯之, 使弱势群体闭塞的心灵得以开启, 破碎的情感得以弥合, 痛苦的创伤得以抚平。竭力给他们提供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 努力寻找精神家园, 实现精

神需求的满足。三是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得到双重满足的同时, 追求自我的全面发展和实现, 以博爱的理念, 普渡的观点和济世的思想, 倡导建立互助友爱, 充满真情的关爱机制, 驱散心灵中的阴霾, 化解思想上的坚冰, 消除观念上的屏障, 真正实现人格的完美、个性的完善和心理的完备。

第二, 情境关怀。按照心理学的有关理论, 人的情绪、情感一方面会受到外部刺激、机体内部的生理变化和认知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即美国心理学家夏克特提出 情绪三因说 ) 。另一方面, 还具有重要的动机性机能和适应性机能, 是一种多因素、多侧面的复合现象(即美国心理学家汤姆金斯∀伊扎特的 情绪动机说 ) 。由此可以看出, 稳定的情感可以提高人的认识积极性和创造性, 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列宁曾经说过: 没有#人的情感∃,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2](P255) 弱势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在心理上尤其在情感和心境上都存在着偏执、失衡。为此, 我们应建立个人情境、家庭情境和社会情境相互融合的情境关怀体系。个人情境的培养主要通过加强自身修养, 形成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顽强的品质、意志, 以稳定、健康的心态面对各种挫折和打击, 展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家庭情境是指在每个家庭成员之间营造一种能敞开心扉, 坦诚交流的和睦、融洽的氛围, 使弱势成员能形成较为放松、良好的心境。社会情境是指整个社会形成了一种关心、爱护弱势群体的舆论风气和政策氛围。通过媒体的宣传和报道, 用典型的事例和成功的范例, 引导广大弱势群体行动起来, 克服障碍, 发掘潜能, 实现自我价值; 同时, 以鼓励的措施, 激励的机制和奖励的办法来激发弱势群体不断开拓, 与时俱进, 实现社会价值。三者之中社会情境是个人情境与家庭情境实现的依托; 家庭情境是联结社会情境与个人情境的纽带; 个人情境是社会情境、家庭情境演绎的基础。随着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关系日益形成, 必将实现对弱势群体的全方位情境关怀, 实现 民无所好, 君无以劝也, 民无所恶, 君无以畏也 的盛世局面。

第三, 边际关怀。从弱势群体的心理状态来看,

由于处于多元化的社会发展过程之中, 思想文化的冲突使他们不认为自己真正属于哪个文化群体, 缺乏群体认同感, 内心产生冲突; 形成特殊的人格类型, 导致行为发生偏差。这种状况主要通过相互交往、人际交流和个性培养等边际手段加以解决。首先, 弱势群体往往由于交往范围狭小, 掌握的资讯、信息量小、知识相对贫乏, 造成心理上的孤寂、难耐, 而通过交往使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情报, 增进了解, 实现信息沟通、情绪沟通和调节沟通, 从而有助于了解自身, 关注群体, 融入社会, 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其次, 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消除弱势心理的手段之一。以美国心理学家梅尧为首的 人际关系学派 特别注重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 强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际行为模式。而弱势群体常常由于不善于建立和处理人际关系, 造成关系僵化, 交往中断, 进而产生敌视、紧张, 尤其在行为模式上常表现得消极、颓丧。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促成群体之间、个人之间的良性互动, 形成积极向上, 不断进取的姿态, 有利于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再次, 个性的培养也是克服羸弱心理的又一手段。人是有自我意识, 能进行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主体, 由于自身的知识、经验、角色地位等差异形成了各异的个性和不同的心理特征, 而弱势群体又缺乏自我认同感, 表现出自卑、自悲、自怜的心理状态, 个性特征极不明显或异化严重, 与社会和群体格格不入, 难以被认同和接纳。这就使我们看到个性的塑造对这一群体的重要意义, 尤其在竞争气氛日渐浓厚, 激励机制不断完善的今天, 必须形成顺应时代需求和现实要求的个性特征, 建立独立完善的人格和个性。

由此可见, 弱势群体是社会转型期需要特别关怀的群体, 尤其从心理上建立完善、有效的关怀体系, 有利于弥补心理缺失, 平衡心理态势, 克服心理痼疾, 以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融入社会, 实现自我。

[参 考 文 献]

[1]弗兰克∀戈布尔. 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2]列宁全集[M]. 人民出版社, 1958.

[责任编辑:康继尧]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