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核备课公开课

《枣核》教案

班级:七(9)班 执教者 商乃勇 时间:2016年6月13日

研究课题:浅文深教,咬文嚼字悟真情。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和衬托手法的运用。

2、通过品味文中饱含深情的语言理解海外华人依恋故土的民族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费翔的《故乡的云》,请同学们说说听到印象比较深的歌词、表达的情感。生听、生回答

乡情是亘古不变的情感,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不少的精彩诗篇,请问同学们都认得哪些?----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萧乾的《枣核》,一起感受他笔下的一位海外游子浓浓的思乡情感。

二、检查预习、揭示目标

1、投影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三、重拟标题明构思

听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这是一篇以枣核为题的散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能给文章换个标题吗?

生讨论换题:

预设:思乡。恋乡。乡愁。一辈子的怀念。枣核情。

师:我特别欣赏“乡愁”和“枣核情”这两个标题。第一个雅致。第二个呢,在原标题上加一个“情”字,境界全出。这篇文章文字非常浅显。大家都读懂了,其主题是海外游子对故乡的思恋。这个题换好还是不换好呢?

预设:不换好,枣核是全文的线索。追问:怎么看出来的?(开头索枣核,再写得枣核,继而说枣核,最后议枣核),生读句子,理出线索。追问:开始同窗用航空信让我为她带枣核,我心里什么感觉(蹊跷),什么意思,这个在写法上叫什么?(悬念)。所以这个标题还是不换好,作者这个“枣核”一有线索的作用,二有悬念的作用。

今天第一个任务完成得很顺利,再看看第二个任务:

四:咬文嚼字解主题

文章不少地方是直接点题的,比如第七段的语言描写和结尾的议论抒情。但这篇抒情散文的精彩之处我认为不是直抒胸臆,而是在看似不动声色的平常文字里把浓浓的情感表达出来了,现在请同学们细读文章,咬文嚼字,读读文章字里行间的浓浓思乡爱国情。

(学生品读,准备发言)师提醒边读边动笔构划。

预设:“殷切”“就”P43页“就”

小结:不开门见山的。更有看头,更有嚼头。大家刚才讨论了这么多,老师总结了一下——

(板书:精雕细刻,字字句句皆有情)

五、辨析疑段破主题

好的,上面的讨论还是很积极的嘛,下面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板书:如果没有5、6段„„)

生:如果没有5、6段,文章就显得很急,上下文不太连接得起来。

师:你的意思是从机场到朋友家里,叙事舒缓一点比较好,是吧?过渡?你这个角度很好,是从叙事行文的角度。

生:第六段写到“买这座大房子时,孩子们还上着学,如今都成家立业了”,这个时间很长,如果朋友想念祖国只是想一年两年,不算感人,但是从年轻想到年老,就动人了。

师:你从时间的角度来分析,很新颖。连老师都没有想到呢。

生:5段专门写了“山城”的美丽,还点明“倘若在中国,这里一定会有枫城之称”,我觉得暗含着对祖国的思念。

师:读出了深意。作者果真是字字句句都在扣主题的。

生:我觉得5段很详细地写了朋友家的现代化设备,他们家条件那么好了,可是她还是想念祖国,很感人。

师:这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文章,那个年代,我们国家还很贫穷呢。物质条件的优越并不能弥补内心情感的缺失,文章因此而感人啊!老师觉得,这其实是一种对主题的侧面写,悄悄写。

(如果有时间可以再说说第七八九段:这段为什么要写:“北海”的一切都是同

窗精心挑选、特意构造而成的,是家乡北海公园具体而细微的再现,寄托了同窗浓厚的思乡忆旧之情。作者细致地描写了“北海”,是为了进一步突出海外赤子的乡土情绪。她同老伴儿月夜并肩坐在“北海”的长凳上,追忆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其实是实实在在的思乡感受,说明他们似乎不是在异国他乡,百是回到了故国故土,忘情陶醉在祖国温馨的怀抱中,思乡爱国之情达到了高潮。)

六、修改结尾扣主题

最后,请同学们评价全文的结尾,你觉得这样结尾好吗?

(组织生读。)

生:似乎有点儿武断,凭啥说没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

师:好像是很不讲道理哟。你们怎么看?

生:写文章嘛,许多时候都是不符合逻辑的。

生:我觉得是情之所至。其实很多民族都跟我们一样依恋故土,但在中国人眼里,中国人就是最最依恋故土的,就像所有人都认为自己的祖国最伟大一样。

师:同意。写散文是抒发自己的感情,不是科研论文哟。请大家再从其它角度议论议论。

生:我觉得有问题。题目叫“枣核”,可是写着写着枣核就不见了啊。文章后四段都没有见到枣核了。

师:哈哈哈,同学们很聪明嘛。如果这文章混在同学们的作文中,恐怕要算写跑题。如果是在考场上,如何救急?

生:换标题。

师:如果不是命题作文,换题目算一个不错的方法。如何换?

生:换成“恋乡”,或者“故乡情”,都很好。

师:好。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

生:再最后加几句,把表达的重心重新拉回“枣核”上。

师:就这样,大家写写。这叫结尾扣题,我们天天讲的,考试特别重要,那就活学活用一下。

(生写。)

师:请交流一下。

生:我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这颗枣核才能长成参天大树,但是我知道,朋友的思

乡情,已伴着这颗枣核,深深地种在了这片异乡的土地里。

师:诗一样的表达和情怀!

生:她捧着那颗心爱的种子,小心翼翼地放在泥土里,起身坐在地上,双手抱在胸前,许了个愿:她希望这颗种子能够带着她的愿望成活,然后开花结果。 师:跟上一个同学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生:看着那颗小小的枣核,我想到了几年以后,在这个地方,会有几颗矮矮的小树,它长满了红艳艳的小果。那颜色,是故乡的红,是祖国的红。

师:和前边的“枫城”相呼应啊!

生:我只加了一句“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就像我的朋友依恋那几棵有家乡味的枣核一样”。

师:语言还可以斟酌,但是,方法极为高明,而且,表达非常精炼。好! „„

师:大家今天学得很活,非常棒。下课。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