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王维五言诗[辛夷坞]

细读王维五言i寺《午夷坞》

■■一

●■●-

O汪维维

(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摘要】运用英美新批评提倡的细读法分析王维《辛夷坞》一诗,从文字、结构、技巧、音韵、意境等内部因素入手,深入剖析这首诗正文的内在韵味,指出其形式与内容浑然一体,构成一个自然浑成、意境幽远的审美世界。标题与正文之间的反讽生动展现了诗人的矛盾心理,扩大了整首诗的意义。

【关键词】细读;王维;诗

<孟子・万章下>日:“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11清代大学者章学诚《文史通义・文德)中也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文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脚中国古典诗歌批评向以“知人论世”、“以意逆志”为主要方法,这种传统批评方法注重文学作品的外部研究,从社会背景、文学传统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心理、思想等外部因素出发,来解释具体的文学作品,因此这种方法又称为“外部研究法”。与外部研究相对,在20世纪占据西方文论主导地位近半个世纪之久的英美新批评提出文学批评的“内部研究法”,新批评派认为文学作品一旦被作者创作出来,就脱离了作者的控制,成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它的全部内容和意义都蕴藏在文本之中,因此文学批评的全部重心都应该是“纸面上的文字”构成的作品,通过全面、细致、深入分析作品的语言、修辞、结构、意义等内部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获取对作品的理解与认识。这种内部研究像是带上一个放大镜去详细考察作品中的每一个字词,因而又被称为细读法。本文以王维诗《辛夷坞》为例,尝试以西方的细读法阐释中国的古代诗歌。

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首先分析整首诗的文字。先看标题。辛夷,与木兰同类,落叶乔木,叶子互生,卵形,花大如莲,外层花瓣紫红色,里面白色,未开时形如笔毫,故一名木笔。坞,泛指四面高中央低的处所。辛夷坞是一山坳,内种辛夷,以此得名,为辋川山谷二十游止之一。王维曾隐居于此,尝与友裴迪闲暇时为二十游止各赋绝旬,皆以游止名命诗,《辛夷坞》即为辛夷坞所赋之绝句。标题直接道明地点。次解正文。首句“木末芙蓉花”,芙蓉因生长环境不同,分水芙蓉和木芙蓉两类,水芙蓉又名荷花,木芙蓉乃落叶乔木,叶阔卵形,花白色、粉色或红色,与辛夷花相似。“木末”,树梢之意。“木末芙蓉花”一句的“构架”即树梢上的芙蓉花。诗人为何不说“树梢美蓉花”呢?原因有二。其一,生长于陆地上的

芙蓉名木芙蓉,如果隐去首句表方位的“末”字,即是“木芙蓉花”,巧妙点出全诗重点描写对象,如此显然比隐去“梢”字的“木芙蓉花”更为精准,“木”字取自木芙蓉虽有偷懒之闲,反而更自然,不见丝毫刻意经营之匠气,正所谓大巧若拙,与全诗质朴、天然的整体意境吻合。其二,“末”字也比“梢”恰当,从音韵上看,“木末”双声,产生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声音效果;从语义上看,“梢”指物之较细的一头,产生柔弱、婉约的效果,而“末”则有尽头之意,芙蓉花在“木”之“末”极言其高,增添高标傲世之蕴意。屈原《九歌・湘君》有“搴芙蓉兮木末”一句,王维也可能是直接套用了屈原的句子,无论是与不是,都不影响“木末芙蓉花”一句的丰富韵意,它作为全诗的第一句,开门见山地点出全诗的核心景物,不仅状写出它挺拔的外部形象,更影射出它昂扬、傲世的内在精神风貌,外部视觉效果之静与内在蓬勃生命之动构成强大的张力。第二句“山中发红萼”,“山中”指芙蓉花生长的外部环境,说明它既不是生长于私家花园,也不是公共园林,而是隐藏在与世隔离的山中。“山”隔断了芙蓉花与喧嚣人世的一切关系,为它能够不受束缚、安安静静、自由自在地生长提前暗作解释,也为芙蓉花超脱世俗之气先作铺垫。同时,山的静穆与整首诗静谧、幽远的意境统一。“萼”,花萼,包在花瓣外面的部分。“发”这一动作的发出者正是上一句中的“芙蓉花”,一“发”字不仅将上下两句和谐地融为一体,更描摹出芙蓉花不受外界强力干扰,可以顺着自己内在生命自然、自在地向外生长,不动声色地呈现出它不受约束、自由自在的生存状态。第三句“涧户寂无人”,“涧户”可作两种解释,一是将它们看作两个单音节词,“涧”指山闻流水的沟,“户”指人家、住户,“涧户”实指涧旁的住户;另一种解释是将“户”看作一种比喻性用法,释为涧水两旁山岩相对如门户,“涧户”则指山坳的人口处。随着对“涧户”的不同理解,紧跟其后的“人”的指称也发生变化,既可特指定居涧旁的人,也可泛指山坳人口处的人,还可进一步扩大,理解为人世的象征,扩大整首诗的意蕴。形容词“寂”与“无”乃是表明全诗氛围的关键字眼。此二字标出一种静,这种“静”既实指山涧中没有声响,没有人迹,非常安静;又虚指离

103

-。。●●_'。一

【作者简介】汪维维(1981一),女,南京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博士生,主要从事文学基础理论和西方文论研究。

万方数据

叫刊

刊}西

万方数据

的寂静之中,而自然环境的寂静又进一步凸现出坞中芙蓉花绽放的热闹。整首诗动静交替,相互映衬,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和谐统一。

再次考察整首诗的意境。王国维《人间词话)提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他说:“有我之境,以我观我,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写词,写有我之境者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吣辛夷坞)一诗的意境正是“无我之境”。绝大多数中国古代诗歌以直露诗人强烈的情感和个性为典型特征,无论写景或状物都喜欢借景抒情,或是抒发雄壮之志,或是表达悲天悯人之情,或是寄托人生感慨,总之多是围绕主体心灵冲突展开的力量型作品,其所用之词往往饱含着浓烈的感情色彩。《辛夷坞>却没有直接抒写作者的情怀,而是从头至尾都在写物,写芙蓉花“发”、“开”和“落”,“寂”也是用来形容花的状态,金诗没有一句、一词或一字直接状写诗人的所思所感,更勿论强烈的个人情感,但是作者的心情和情感状态却在对花儿的描写中悄悄地泄露出来。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无论诗人在创作中如何努力做到超然执中,不为所动。都无法彻底消除作品中流露出来的个人痕迹,《辛夷坞》也不例外。世间最复杂微妙之物莫过于人之情,爱恨、喜仇、悲怒属于人情中表现强烈、有力、醒目的一类,平淡、恬静、冲和的心情虽不如前一类激动,不易为人察觉,但也终究是人情之一种。《辛夷坞)表现的即是这类平和、寂然的心情。美蓉花在绝无人迹的山谷中自开自落,周围自然一片静寂。诗人的心境也犹如这花儿一般,完全依循生命的律动,该生则生,该死则死,不因生喜,不以死悲,心情寂然不动,人与自然万物融合为一。“无我之境,惟有静中得之”(王国维语),诗人以寂然之心去观照万物寂然的本质,达到物我两忘的无人之境。《辛夷坞》的“无我之境”还表现在诗歌技巧方面,不显作者之巧用心力,有着天然去雕饰之美,集中体现在语言和修辞两方面。杜甫说“语不惊人死不休”,就是指诗人自觉追求或新颖、或别致、或怪诞的诗歌语言以赢得出其不意、耳目一新的惊人效果。《辛夷坞》却反其道而行之,没有一语可惊人,全诗二十个字,无一字是生字、僻字、奇字、怪字,都是最常见的词汇;从修辞手段来看,诗中也未使用任何怪异、陌生或超出正常想象的比喻、夸张,只是平平叙来;从韵律上来看,唐代格律诗虽已发展成熟,《辛夷坞>却舍格律严整的五言绝句而取活泼自由的古体绝句,因此全诗在对仗、平仄、押韵方面比格律诗自由得多,也自然得多。由此看来,《辛夷坞)一诗没有通过炼字、雕句、设韵等技巧来逞才、炫才,突出作者的存在,而是不动声色地追求自然天成之美。全诗以平实的语言人诗,以平实的手法写诗,使“作者所写的景物和境界得以无遮隐地暴露在读者的眼前”。“透明洞澈”(钱钟书语),自然天成,正是“清水出美蓉,天然去雕饰”,这份浑成朴实的天然之美与芙蓉花圣洁的意象相映成辉。

最后分析标题与正文。一首诗的各个部分相互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这个有机整体不仅包括正文中的每一句诗,而且也包括标题,全面理解王维这首小诗,尤其不能忽略标题。‘辛夷坞>的标题与正文形成一个绝妙的反讽。诗人携友游于辛夷坞,满坞种着的辛夷花激发了诗人的灵感,从而创作了这首诗。这是标题传达出来的信息,也符合创作背景的历史真实性。然而令

(下转第108页)

畏生人,见人辄笑,亦大有母风云”。《小翠>中小翠最终留下“结心块”一枚出走不归,丈夫听从了小翠走之前“公子别婚”的建议而“纳币于钟太史家”,新人音容笑貌宛然小翠。

就人物本身的命运而言,婴宁是不幸的,虽然她的生活中情爱依旧,家庭兴盛,并喜得贵子,但她身上原本的“呆痴裁如婴儿”的天然性情在进入了规矩烦琐的人世社会之后消失殆尽,而且这个过程没有尖锐的外在冲突的出现,婴宁本身所带有的狐性和人性的矛盾在日常生活的平稳叙述之中渐渐消融,表面一派安静恬淡。官司以西邻的失败告终,婴宁本身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然而她却认识到了自身理解的作为人世间社会成员的标准与实际的社会需要之间的差距,于是她“接受社会的价值观念证实自己成为社会成员的合法认同”,她甚至放弃了笑,以更加苛刻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婴宁“用自我牺牲的善去实现关怀和保护他人的能力,并由此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个过程的完结体现在婴宁产子上,她完成了她成为社会成员所需的所有要求,实现了对“以共同的准则和期望”为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皈依和内化,从而完成了对男权意识统治的社会价值观念的认同和发扬,从而成为完全符合封建社会道德要求的完美女性。

而小翠在完结了自己的报恩使命之后,毅然放弃了在人世问的生活,而回归到原本的自然界。在整个过程中,小翠始终保持着原有的性情。来之前狐母将其独自置身人世,小翠“殊不悲恋,便即奁中翻取花样”,后来屡次“身受唾骂,擢发不足以数,所以不即行者,五年之爱未盈”,小翠的笑正是她保持自身原来性情的体现,是她对现处的人世规则的不认同和反抗,因此两年后与丈夫婆母相遇后,虽然受到请求,小翠以“妾实不能产,恐误君宗嗣”为由,依然没有回到现实世界去,因为她已经清楚

地了解了人世的生存法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宗嗣观念根基深厚的社会里,小翠无法承桃延嗣,不符孝道,最终也不会为社会所接纳,所以小翠用善意的谎言让丈夫再娶新妇,重新获得完整的家庭生活,自己彻底地从人世烦琐的礼节中脱离了出来回到了属于自己的世界。

然而.就故事本身而言,作者对这类具有天真性情的人物形象又是十分眷恋的,所以从摆脱个人悲剧的因素看,小说基本上又可以说是美满的,美满的终结是对善良的人不幸受磨难的一种心理补偿,也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民族的公众情感。鲁迅先生就说“这因为中国人的心理,是很喜欢团圆的,所以必至于如此,大概人生现实的缺陷,中国人也很知道。但不愿说出来;因为一说出来,就要发生‘怎样补救这缺点’的问题,或者免不了要烦闷,现在倘在小说里叙了人生的缺陷,便要使读者感到不快。所以凡是历史上不团圆的,在小说里往往要给他团圆;没有报应的,给他报应,互相欺骗”。鲁迅先生提到的“怎样补救这缺点”的问题,在《婴宁》中,作者给了我们暗示:最终婴宁产子。其子“不畏生人,见人辄笑,亦大有母风云”。所以婴宁的“笑”并未消失,而是延续在了她的孩子身上。而在《小翠》中,元丰的新娶之妇“颜貌举止,与小翠无毫发之异”,可见作者心中美好的愿望仍然存在,带有明显的理想化色彩。【参考文献】

【l】蒲松龄.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M】.张友鹤,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2】潘晓声.再释要宁叨.蒲松龄研究,1994(3).【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4】鲁迅.鲁迅全集: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M】.人民出版社,1957.

(上接第104页)

人惊诧的是正文首句提到的不是辛夷花,而是芙蓉花,尽管辛夷花在外观上与芙蓉非常相似,但终究是两种植物,因此标题指向的对象与正文描写的对象相矛盾,而建立于这种错误之上的心境也终将是一种不真实的幻觉,从而否定了正文的全部意义。正文中,诗人与周围静谧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超脱于尘世的争名夺利、宦海浮沉,远离名利得失的困扰,重新找回自己的本心,自由地生活,自在地享受生命。由于标题对正文的否定,诗从而传达出与正文相对立的含义:现实生活中的诗人并不能真正做到超脱人世,他的心灵也很难得到真正的宁静、平和、冲淡。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诗人不希望自己短暂的一生和坞中的芙蓉花一样寂寞的开落,诗人衷心渴望能找到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肯定,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标题解构了正文,正文歪曲了标题,标题与正文之间的悖论使诗歌的意义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得到了增值。诗正文中的意义虽然具有多个层次,但是各个层次沿着同一方向伸展。具有统一性,是一种单向度的意义。丽标题辛夷花与正文芙蓉花之间的错位,使诗的整体意义由具有一致性的单向度转为对立冲突的双向度,而这两种对立的解释方向又生动

108

地展现了诗人在出世与人世问痛苦挣扎、难以取舍的矛盾心理:既渴望远离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官场,回归平静、美丽的自然,寻找本心的安适。又希望融入社会,大显身手,建功立业。虽然诗人退隐山林,努力将自己的心安顿于自然山水间,表面上似乎也真的做到了,可这终究不过是一种虚幻的假象,就像将眼前的辛夷错看作荚蓉,都是作者故意制造的自欺欺人的幻觉,在潜意识里,人世的念头总能在不提防的瞬问突然袭上心头。诗歌标题与正文构成的反讽语境正是对这两种时刻撕扯着诗人心灵的矛盾冲突的最形象、最生动的反映。

【参考文献】

f1】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中国古代文论选注【M】.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20—21.

【2】章学诚.文史通译全译(上)【M】.严杰,武秀成,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336.

【3】姚柯夫.人闻词话及评论汇编【M】.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4】杨文生.王维诗集笺注【IIl】.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5】赵毅衡.新批评文集【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6】叶嘉莹.叶嘉莹说盛唐诗【M】.中华书局,2008.

习莹

刊j口

万方数据

细读王维五言诗《辛夷坞》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引用次数:

汪维维

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语文学刊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2009,(12)0次

参考文献(6条)

1.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 中国古代文论选注 19832.章学诚.严杰.武秀成 文史通译全译(上) 19973.姚柯夫 人间词话及评论汇编 19834.杨文生 王维诗集笺注 20035.赵毅衡 新批评文集 20016.叶嘉莹 叶嘉莹说盛唐诗 2008

相似文献(3条)

1.期刊论文 王维玉.WANG Wei-yu 对朱光潜前期观念中

本文通过文本细读,结合人物经历,对朱光潜前期观念中

2.期刊论文 王维民.Wang Weimin 美与善的绝望诉求——

在对文本细读中,可以见出霍尔顿乖张情绪和迷惑行为背后隐藏着的心理矛盾其实是善与美的斗争;它来自于主人公的父性原则(崇善)与母性人格(恋美)的双重强大,他的遁世愿望和童心祈求与欲望的强烈构成了性格的既冲突又相互依存的两面.

3.学位论文 刘劲文 陆游、王维山水田园诗之比较 2007

本文将通过对两大杰出诗人山水田园诗具体作品的细读分析,从诗歌的总体风格特色、各种诗体运用的传承创新以及诗歌典型意境、意象等方面的较为全方位的比较鉴赏,力求发掘出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从王维到陆游的演变走向.

无论是五言绝句、六言绝句还是七言绝句,无论是五言律诗还是七言律诗,陆游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都是一样不缺.诗体齐备而各领域皆有所成,这可以说是陆、王山水田园诗的一大突出共性.通过对比,我们更可发现陆游在各类诗体上对王维的某种有意无意的传承与创新.

王维

陆游的山水田园诗,不仅仅是诗人之诗、文人之诗,更是普通民众之诗、乡野百姓之诗.陆游山水田园诗是中国文学的一笔宝贵遗产,用心细读陆游山水田园诗,我们不但可以逐渐净化荡涤自己被凡尘侵染的纯真本心,还将能充分领略到另一种更加美好的人生况味和艺术情境.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ywxk200912064.aspx

下载时间:2010年5月24日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