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融合-朱乃华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融合

兰州西车辆段 朱乃华

爱因斯坦说过,“科学是寻求产生行动的手段,科学不仅仅是一种方法,科学的背后如果没有一种生气勃勃的精神,它们到头来都不过是笨拙的工具。”科学作为人类一种特定社会活动,它发展着人类的知识体系,而知识体系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产品;科学研究活动的过程,就是精神生产的过程;科学成果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而且不断撞击人们的思想,改变着人类的世界观。科学精神与科学活动密切相关,但又超越了科学活动本身。科学精神不是科学知识,也不是科学方法,它从具体的科学活动中产生,经由提炼、升华,成为人类社会实践各领域中共同价值导向,成为人类的一种道德品质。这种科学活动中产生的精神不仅推动了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而且也由于其所蕴含的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准则和伦理学规范而在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探索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同时,研究体现在其中的科学精神,无疑具有巨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科学精神的人文内涵

1.科学精神的定义。关于科学精神的定义,学者们从不同侧面给以了界定。从狭义上看,科学精神是科学家群体行为规范所体现的一种理想的精神气质,它包含着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作风等诸多因素,它建立在科学理性基础之上,是对科学研究主体要求的一种理性升华,是激发科学活动的思想动力。科学史家默顿把科学家的精神气质概括为: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有条理的怀疑精神。后来加斯顿又补充了创造性。对这些精神规范的认同、坚守和践行,把追求科学的过程当成人至高无上的幸福,既是一种对科学文化的承袭,也是一种科学人“从业”的内在精神要求。

从广义上讲,科学精神就是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活动和科学成果中的思想或理念,是从科学中凝练和提升出来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体系。它源自科学活动,但又不为科学活动者所专有,而是人类从长期的科学探索和科学成就中积淀衍生出来的精神气质的集中表征,是科学情感、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优良传统的总和。科学精神的精髓是实事求是,以此为核心,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塑造并输送了一系列具有丰富内涵的科学精神,对人类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可续精神的人文内涵。科学精神离不开人文内涵。休谟说过:“任何科学似乎与人性离得很远,但它们总是通过这样或者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科学精神形成于科学活动中,若没有科学活动,就无所谓科学精神。而科学活动领域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人文世界。科学活动的全部过程始终贯穿着人文精神,每一个科学活动的结果都深深地打上了人性的烙印。

诚然,人不可能穷尽科学活动的对象,科学活动也无法穷尽人的精神世界,但科学活动与人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一方面,人通过科学活动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另一方面,科学活动通过人的努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的需要,给人带来了物质上的利益,精神上的享受,心理上的充实,生理上的愉悦。因此,科学精神毋庸置疑地包含着人文意蕴。具体体现在:

(1)宽容的激励。宽容性是科学的精神气质,宽容精神也是科学家应有的学术风度。科学研究是繁复的思维活动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个体的能量是有限的,或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因此,得出的结论难免有不足之处。错误和失败并不可怕,也并不能说明最后的结果。科学研究往往是容错进取的,也是允许试错探索的,更不要说人在探索过程中必然会有失误失败的时候。人的机遇,人的新的科学发现,新的探索思路,往往是在一系列失败之后,在灵感深处突然萌发出来。切不要让人在失败阶段就从此失去了日后成功的机会,这是不公正的,是会埋没大量潜在人才的。在美国的硅谷特别注意那些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的科技企业家,因为失败的经验教训正是他们日后获得成功的最宝贵的资本,也是他们日后得以成功的最难得的觉悟基础。那才是一条真正的科学探索的心路和足迹。

宽容的激励当然也包含对思索#探索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异见新说,允许人家阐述、争论的宽松、宽容,包含对种种勇于突破的新思路、新见解的鼓励和激励。科学家既要正确对待自己,也要正确对待别人。不要总自以为是,因为相信只有一种真理,而且这个真理就掌握在自己手里。对于他人的批评,要抱着平和的态度热诚欢迎,即使这些批评不完全正确。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对人家的批评耿耿于怀,甚至采取不正当的手段伺机报复,这是与宽容格格不入的,且为真正的学者所不齿。以霍金为例,他虽然聪明过人,堪称物理学界的天才,但他鲁莽、大胆的脾气,毫无顾虑、直言不讳地提问难以回答的、尖锐深刻的问题,并不是让那些成名科学家感到愉快的,但正是这些科学家对他的宽容,使他成为当今令人尊重的科学家。再以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海森堡为例:1992年,德国科学家为庆祝玻尔获得诺贝尔奖举行“玻尔节”,邀请玻尔演讲,当时年仅21岁的大学二年级学生海森堡准备了一些尖锐的问题,击中了玻尔理论的要害,玻尔回答不了。之后玻尔邀请海森堡散步,进一步探讨,使得海森堡进入玻尔的研究所工作,并取得重大发现,后来海森堡在一次演讲中说,这次散步是决定他一生命运的散步。可见,宽容的激励,对科学事业的发展该是多么重要啊!

(2)服务人类。服务人类是科学精神中最重要的人文内涵,它回答了“科学为什么”的问题。人类之所以从事科学活动,不仅仅是一种知性的乐趣,本质上与人类对生存发展的追求,对人类幸福长存的理想,对人性的张扬和扩展紧密相连。科学研究的目的和所取得的成果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脱离这条主线的科学是无意义的,或者毋宁说是不存在的。服务人类是人类科学活动的灵魂,是推动人类科学活动生生不息向前发展的精神动力。乔治·萨顿说,“这种追求人类的目标的崇高想法——一种可能潜藏在每一个科学家心目中的想法——不仅本身是令人振奋的,而且它还给我们的生命以新的意义。”

科学的公有性要求科学家以造福人类、以促进社会发展为己任。正是这种精神,促使无数科学家义无返顾地投身于科学活动中,不屈权势,不畏世俗,将自己的工作进行到底。例如,爱迪生在他的一生中遇到过很多困难,但他不畏艰险,为了提高电灯寿命,他试验了世界上6000多种植物纤维,最终选用日本的竹子做灯丝,将电灯寿命提高到上千小时。他说他的座右铭是“我探求人类需要什么,然后我就迈步向前,努力去把它发明出来。”而一代伟人爱因斯坦,不仅自己实践了这一精神,还反复告诫年轻学子们“关心人的本身,应当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如果没有了服务人类,科学活动就会丧失价值,“科学思想的成果”甚至会成为“祸害”。科学研究的目的本应是造福人类、造福子孙后代,但事实上科学技术往往成为少数人用来祸患人类的手段,可怕的核战争、细菌战,

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至今让人难以忘却。而有些科学家没有或不愿意认识这个问题,逃避现实的社会冲突和自己对社会应负的道德责任,站在“为科学而科学”的立场上,宣扬科学研究的非目的性和非人道主义的科学观,容忍非理智的科学给人类带来灾难,包括对生态和社会环境的破坏,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如果一个科学家对某些科学应用的可能恶果采取漠然置之的态度,他就是在犯同谋罪,至少是玩世不恭。

服务人类在不同时代应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在当代,服务人类要求人们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把人类大多数人乃至全人类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不滥用科学技术成果,不从事对人类健康发展有害的科学技术活动,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困境。

(3)民主平等。民主平等是科学精神中人文内涵的主要体现。科学活动中的人文精神倡导树立良好的民主意识,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平等参与科学活动。科学不是少数人参加的事业,科技也不仅限于科学家这个群体。社会上每一个人都有平等参与科学活动的权力。普通人也可在自己现有的条件下,用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态度去对待事物,也会有新发现、新发明、新创造。自主意识表现为对自身的地位和价值的正确认识,对自己认真负责,积极参与科学活动,在道德和法律准则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二是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不仅有参与权的平等,也有发言权的平等,人在真理面前只有人的认识的对错之分,没有身份等级之别。真理的最终评判者是实证,而不是所谓的学术权威。强调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与尊敬大师并不矛盾,正是有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则,科学大师才能从众人中脱颖而出。笔者认为,只有保证和保障了民主平等,才能真正地鼓励#真正地保障理性的怀疑和多元的思考的兴起、兴旺、兴盛。因此,民主平等是一个保障、弘扬科学精神的基本条件。

二、科学精神的人文诉求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探悉对象和发现自己的活动中形成的两种观念、方法和价值体系,它们统摄着我们对世界的把握,形成不同视野中的世界图景,它们的分野、对视与交融、互渗,造成了人类知识与智慧的曲折前进。科学精神是促进科学活动的精神动力,只有在科学精神的引导下,科学技术才能不断地取得进步。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物质文明的提升,都与科学精神的导向作用有着不可或缺的密切联系。如果将科学精神定义为关于“事实的知识”,则是对“事实”的“真”的追求,它要求知识符合事实,解决“是与非”、回答“是不是真”的问题;而人文精神则是关于“价值的知识”,是对“价值”和“善”的追求,要求行为要符合道德,解决“善与恶、美与丑”,回答“应当怎样”的问题。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科学进步得到了真正的实现;而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科学技术才能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没有人文的复兴,就绝没有科学精神的兴起。同样,没有科学精神的相辅相成,人文精神的发展就会缺乏支撑,最终丧失旺盛的生命力。正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共同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持久进步。

历史地看,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并非彼此悬隔,在文明发展的早期,科学与神话、宗教等等往往相互交错,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在那场运动中,科学精神提倡科学实验,注重理性、实证与实效;人文精神倡导人性,关注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一方面,科学精神在有效地指导人们认识自然#改造社会的同时

也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人类美好的生存理想变成了惬意的生活现实。另一方面,人文精神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宽松自由的思想环境,开阔了人的眼界,活跃了人的思维。正如丹皮尔所说:“人文主义者毕竟为科学的未来的振兴铺平了道路,并且在开阔人们的心胸方面起了主要作用。只有心胸开阔了,才有可能建立科学,假如没有他们,具有科学头脑的人就很难摆脱神学成见对学术的束缚。”

自19世纪以来,西方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迅猛。这一时期,人们对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物质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倍感欣喜。在巨大的物质财富面前,人们深刻体验到了科学所带来的种种便利,继而使得人们对科学知识倍加推崇。这时,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渐行渐远,直至以科学知识及科学操作为内核的文化领域,与围绕人文研究所展开的文化圈,构成了各自封闭的文化领地,二者之间既无法理解,又难以交流,逐渐形成了文化鸿沟。科学与人文的分离直接导致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公然对立,从而导致了人的单向度的发展。并由此形成了两种极端思潮: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

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出现割裂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潜在的联系与互补。科学主义将科学视为唯一或最有价值的知识,科学在更内在的层面上被看作是合理性的象征,并进一步成为膜拜的对象,人的价值与尊严被忽视;而人本主义则大肆宣扬非理性主义,过分强调个人价值与个人理想等,抵制科技发展。毫无疑问,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产生都对社会进步起到了负面作用。近代科技革命以来,一方面,科技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加快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科学上的重大理论突破和新技术发明、新产品的问世,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人们充分肯定了科技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原动力,并将人类更美好的明天寄希望于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伴随着科技的昌盛,一种前所未有的人文危机也悄然而至。在科学化形式下,人更多地表现为理性的主体和逻辑的化身,人的情感、意志、愿望等等经过理性与逻辑的过滤被一一净化,而人自身在某种意义上则成了一台科学机器,随着科学对生活世界的主宰,人生观似乎变得更漠视人本身了。此外,还导致了生态破坏、能源枯竭、全球变暖、贫富分化、伦理道德等全球性问题的频发。

而与科学主义相对立,人本主义基于人们对工具理性的失望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人本主义者将斗争的矛头直指理性和科学精神,他们大肆鼓吹非理性主义,过分夸大人文精神的作用,并不假思索地将一切恶果归罪于科技的进步。在人本主义的影响下,甚至出现了反科学的极端思潮。人本主义的宣扬无疑是片面和肤浅的,它倡导泛文化主义,却唯独没有看到隐藏于科学技术背后的真正主导因素是人。就历史的发展态势而言,人本主义的倾向将会导致人的理性的缺失,科学技术的停滞,这无疑会给人类社会的进步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分离所带来的人类普遍的价值危机已引起了人们的反思。1959年,斯诺在《两种文化》的著名演讲中,尖锐地提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分裂的问题,指出:“二者之间存在着互不理解的鸿沟——有时(特别是在年轻人中间)还互相憎恨和厌恶”。“他们对待问题的态度全然不同,甚至在感情方面也难以找到很多共同的基础。”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割裂甚至对立,正是工业主义的弊端。在对工业主义的批判和反思中,向人文精神的复归成了普遍的诉求。

现代科学危机的实质是科学丧失了它的人文价值,是科学对人的存在的忽略,是科学对自己所赖以产生和发展

的实践基础的遗弃,是科学观中人文精神的衰退、科学技术非人化发展的结果。因此,为了人与社会和谐有序的发展,必须倡导两种精神协调共进。正如人类自身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一样,人类文化包含科学文化的同时也包含着人文文化,人类精神包含科学精神的同时也包含着人文精神。它们交相辉映从而构成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必不可少的两种基本方法和力量。只有在科学精神的引导下,科学技术才能不断取得进步,持续为人类物质生活提供充足的保障;而科学技术只有在人的协调下,在高尚的人文精神的感召下,才能将积极正面的效应淋漓发挥,真正造福于人类。因此,在科学精神中充分融入人文精神是控制科学走向和掌控人类自身命运方向的关键。

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融合

一直以来,人们都在积极探索人文精神融入科学的途径。早在1937年,科学史家萨顿就提出结合两种文化的“新人文主义”的构想,他指出:“新人文主义不会排斥科学;它将包括科学,也可以说它将围绕科学建立起来。科学是我们精神的中枢;也是我们文明的中枢”。“我们必须准备一种新的文化,第一个审慎地建立在科学——在人性化的科学——之上的文化,即新人文主义。”萨顿虽然没有解决人文精神如何融入科学的问题,但他所倡导的科学人性化的主张,为人们的探索工作提供了重要思路。循着这一思路,近年有学者提出建立“科学技术人学”的设想,主张对科学技术的人文思考,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去观察科学技术的效用、意义和目标等。但是,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两者相融合,只站在科学之外用人文眼光考察或进行人文思考是不够的,需要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1.从教育改革入手,破除学科界限,培养综合型人才。科学和人文尽管在关注的对象和获取的成果上有所不同或侧重,但在精神实质和深层底蕴上则是沟通的和互补的。但是,现行的教育体制,却在科学与人文之间人为地设置了许多障碍,妨碍了科学与人文的整合。对科学精神中的人文精神重视不够#扬张不力是我们教育中的一个弱点。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最终目标应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作为一项基本策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

我们必须以人才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人文关怀和生态关怀为指导,对现行的科学教育,从体系、结构、内容、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和全面的改革。既要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科学教育,又要受到良好的人文教育;既让科学文化接纳人文因素,又让人文文化接纳科学精神;既要具备科学内在气质,又要有广阔的人文视野,以努力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在通融,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同时兼备和高素质合格人才的成功培养。在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上,要打破画地为牢、专业设置的过早过多过细的状况,从小学开始就要提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均衡培养。在学校教学领域,提倡超越学科界限和狭隘眼界,树立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具备多学科知识,积极进行跨学科的沟通#交流与协作,相互取长补短,努力做到全面发展。从小培养学生具有全面看待和评价科学技术的意识,使他们懂得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的重要意义。在各门学科,尤其是自然、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教材以及教学过程中,应当在充分展示现代科技的巨大正面效应的同时,清晰地介绍和分析其发展和应用中的主要负面作用,并就那些对社会和生态坏境有重大危害的问题向学生传授必要的防范知识和对策。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结合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加以进一步说明和展开。

2.充分发挥科技伦理的规范作用。伦理是通过道德教育和舆论宣传的手段,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来影响和提高人们的道德觉悟,使人们自觉地遵守合乎道德的行为准则。伦理与科学技术从来就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有着紧密

的#内在的关系,它们之间既相互依存、相互沟通,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科技和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生着频繁和急剧变化的当代,伦理与科技的关系不仅没有淡化减弱,相反,更为突出和强化了。科技伦理的规范和教育作用,特别是它对科技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稳固的规范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首先科技伦理为科技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必要的规范和调节机制。我们知道,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影响和改造我们自己以及整个世界的手段,是我们能够做到许多原来不可能做到甚至是难以想象的事情,但这既可能产生我们所希望的正面效应,也可能导致我们与愿望相悖的负面结果。由此,就产生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在发展和应用科技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做的事情都应该去做吗?显然,这是一个伦理,尤其是科技伦理的问题,而科技伦理的核心任务和重要价值,也正在于为我们认识、对待科技发展和应用中“能够做”与“是否应该做”的关系提供明确的指引和规范。“我们提倡科学伦理,不是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是要最大限度地减少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伤害,让它对人类更加有利。生物技术和其他技术一样,需要人文关怀。”

科学伦理对科技界内部而言,就是有一定的道德规范,要求真实,不能弄虚作假;对社会而言,就是要讲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在科技社会影响日益突出的当代,科学家不仅应当,而且必须负有社会责任。这种社会责任既包括积极探索和协作,推动科技进步,也包括尽可能避免科技的滥用,防范科技对任何社会的负面影响。正如诺贝尔奖得主、意大利生物学家丽塔·莱维·蒙塔尔奇尼所指出:“科学家应该更多地关注社会需求,关注公众对科学负面影响的不安,自觉地保证科学知识得到正确的应用。当科学家知道自己的研究到达一个危险点时,应立即明智地停下来,仔细考虑新技术对社会可能造成的影响。此时,他应当首先考虑自己的人道责任,而不是科学家的身份。”

科学家也必须将其对社会的责任升华到对自然、对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责任,同时履行自己对人类、对社会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义务,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科技发展和应用的负面效应,从而也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融通共建、整合互动是人类通向至善之路的理智选择,人类只有在宏放豁达、深厚凝重,富有质感和理性的人文精神的支撑下,在进步的社会制度引领下好自为之,洁身自好,才能真正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天地。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