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人隐居的类型

中国古代文人隐居的类型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传席先生,把中国古代隐士分为十种

完全归隐:归于此类的隐士是真正意义上的归隐,他们与为仕而隐完全没有干系,即使有时机有环境有条件,甚至朝廷派人来多次延请,他们也拒不出仕,如晋宋间的宗炳、元代的吴镇等。

仕而后隐:这种类型的隐士在中国古代很多,当过官,因为对官场不满而解冠归去。这其中,名气最大的是陶渊明,其隐逸的名气甚至超过其诗名。但陈传席认为在陶渊明归隐之后就变成‚真隐‛了。

半仕半隐:此类人先是做官,但后来不愿做了,但辞官又无保于生计,于是虽做官,却不问政事,过着实际的隐居生活,虽然不具有隐士的名分,但却有隐逸思想,如唐之王维。

忽仕忽隐:如元明之交的王蒙、明末董其昌,均是先做官,然后又隐居,待朝廷征召或形势有利,又复出仕,之后再归去。陈传席先生评价这种人不果断,拖泥带水,并说王蒙创造了拖泥带水皴,董其昌的画用笔含糊不清,太暗而不明,就和他们的性格有关。

隐于庙堂:这类隐士,虽然做官,但不执着于政事,陈传席评价之为随波逐流,明哲保身,对国家危害最大。

似隐实假:如明代隐士陈继儒,虽不做官,但好和官家打交道,有人写诗讥笑他‚翩翩一只云间鹤,飞去飞来宰相家‛。

名隐实官:如南朝齐梁时陶弘景,人称陶隐士,虽然隐居山中,朝中大事还向他请教,被称为‚山中宰相‛。这种隐士实际上不具隐士思想,他不做官只是为了更自由而已。

以隐求仕:通过隐逸来博得名声引起朝廷的关注,然后出仕,即所谓的‚终南捷径‛。如唐代的卢藏用在考中进士后,先去长安南的终南山隐居,等待朝廷征召,后来果然以高士被聘,授官左拾遗,他曾对友人指着终南山说:‚此中大有嘉处。‛

无奈而隐:此类人实际上最热心于时局,如明末清初的顾炎武、黄宗羲等人,他们‚隐居‛只是为了表示不与清王朝合作,实际上从事最激烈的反清斗争。这一批人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隐士。

真隐而仕:此类隐士在隐居时基本上都是真隐,但当时机来临时就出山,没有时机就隐下去。如殷商时伊尹、元末的刘基,名气最大的是诸葛亮

‚或偷合而苟进兮,或隐居而深藏。‛——《楚辞〃惜誓》王逸注:‚或有修行德义,隐藏深山,而君不照知也。‛

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那些所谓的隐士看破红尘隐居于山林是只是形式上的‚隐‛而已, 而真正达到物我两忘的心境,反而能在最世俗的市朝中排除嘈杂的干扰,自得其乐,因此他们隐居于市朝才是心灵上真正的升华所在。

意思是说有能力的人希望依赖周围的环境忘却世事,沉湎于桃源世外,这是指小隐

真正有能力的人却是匿于市井之中,那里才是藏龙卧虎之地,这是指中隐 只有顶尖的人才会隐身于朝野之中,他们虽处于喧嚣的时政,却能大智若愚、淡然处之,这才是真正的隐者

成仙。东晋南朝时,道教得到进一步的改造和充实,能完全适应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要求,因而得以兴盛,影响日益扩大。道教所追求的是长生不老,乃至羽化成仙。 要成仙,有两个途径:一是养气服食;二是仙人点化。养气服食,东晋道士兼隐士葛洪认为必经之途就是隐居山林修炼。而要得到仙人点化,也必须到所谓神仙出没的深山幽谷、洞天石府中去找寻。深受道教思想影响的东晋南朝隐士更是热衷于追求长生成仙,于是隐居于奇山异水,从事养气服食、探寻仙踪神迹之事。在东晋南朝众多的隐士中,为长生成仙而隐居于山林者不胜枚举。如葛洪,东晋隐士许迈,梁朝隐士陶弘景

研学。东晋南朝隐士多为学识渊博的学者,从事研究学习是他们隐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东晋南朝隐士潜心研究、笃学不倦,达到了令世人惊叹的程度。如梁朝隐士刘慧斐‚ 尤明释典,工篆隶,在山手写佛经二千余卷,常所诵者百余卷。‛又如南齐隐士沈麟士‚笃学不倦,遭火,烧书数千卷,麟士年过八十,耳目犹聪,手以反故抄写,火下细书,复成二三千卷,满载十箧。东晋南朝隐士在研究学习的同时,还积极从事讲学活动。如沈麟士、顾欢、吴苞、杜京产、马枢、沈道虔等等皆是。由此可见,东晋南朝隐士具有强烈地研学需求。从事研究学习、聚徒讲学,都需要有一清静、自由的环境。但当时的社会充满了黑暗与动乱,为了便于研究讲学,他们也不得不在一个清静、自由、开阔、秀美的山林中寻找隐居之地,以满足其研学、审美等诸多需要。如梁朝隐士何胤‚ 以若邪处势迫隘,不容生徒,乃迁秦望山。山有飞泉,西起学舍,即林成援,因崖为堵‛,‚讲隙从生徒游之‛。

另外,当时‚天下名山僧占多‛,为了便于与高僧名士交流学习,隐士们 更是乐于隐居于这些幽美的山林之中。如刘宋隐士周续之‚ 闲居读《老》、《易》,入庐山事沙门慧远‛。宗炳也曾‚ 下入庐山,就慧远考寻文义。‛

针对这种隐士文化,有的称赞,有的加以责难。李审言丈《媿生丛录》一则云:‚太白、韩公,恨于陶公不加齿叙,即少陵亦只云:‘陶潜一避俗翁也’‛《有不为斋随笔》卷壬亦谓:‚太白、少陵、昌黎皆不重渊明。‛ ⑦相反,苏轼对于陶渊明却是推崇备至,平时就很喜欢化用陶诗,对陶氏当然也就有着极为强烈的认同感,甚至还有过‚我即渊明,渊明即我‛(《书陶渊明诗后》),‚只渊明,是前生‛(《江城子》)之说。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