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考试重点

二、名词解释(4’X5)

1.名词解释:区位、区为主体、区位理论、区位因子。

答:(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2)区为主体:人类活动,占有场所的事物。

(3)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活动占有场所的理论,是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4)区位因子: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2.名词解释:原料指数;区位重量;劳动系数。

答:(1)原料指数:等于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即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局地原料量。

(2)区位重量:整个工业生产与分配过程中需要运送的总质量,等于生产每单位产品需要运送的最终产品和局地原料的重量之和。

(3)劳动系数:每单位区位质量的劳动费,用它来表示劳动费的吸引力。

劳动系数=劳动费/区位质量

3.名词解释:中心地、中心商品、中心地职能、服务半径、门槛人口。

答:(1)中心地:适合城镇发展的”中心地点”。

(2)中心商品:中心地城镇为周围乡村提供的商品(包括服务)。

(3)中心地职能:供给中心商品的职能。

(4)服务半径:生活在乡村中的人口愿意去某一中心地购买商品或享受服务的最大距离。

(5)门槛人口:从经营的角度看,经营某种商品或服务必须达到一定的最低销售额其经营才可以维持下去,而这一最低销售额是由一定的最低消费人口才能维持的,这个最低消费人口就是门槛人口。

4.名词解释:规模经济效益;范围经济;一体化战略。

答:(1)规模经济效益:一般来说,生产和经营的规模越大,效益越好。规模经济效益是指适度的规模所产生的最佳经济效益,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它是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的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现象。

(2)范围经济:由于企业经济范围扩大而获得的效益。企业通过扩大经营范围,增加产品种类,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而引起的单位成本的降低。

(3)一体化战略:是由若干关联单位组合在一起形成的经营联合体,主要包括垂直一体化(生产企业同供应商、销售商串联)、前向一体化(生产企业同销售商联合)、后向一体化(生产商同原料供应商联合)、横向一体化(同行业企业之间的联合)。

5.名词解释:跨国公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折衷理论。

答:(1)跨国公司:具有全球性经营动机和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在多个国家拥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分支机构,并将它们置于统一的全球性经营计划之下的大型企业。(书本简单定义:在两个以上国家(包括公司母国)具有生产或实际性经营活动的公司。)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标准化产品阶段)。然后,分析每个阶段的区位要求,从而把这些阶段与企业的区位选择联系起来,揭示跨国公司进行跨国投资的内在原因及规律。

(3)折衷理论:将企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相结合提出了折衷理论,这三种优势对于解释跨国投资均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当企业同时具备这三种优势时,才完全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

6.名词解释:交通网的连结度;通达度;通达指数;分散指数。

答:(1)交通网的连结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通常用贝塔指数来计算和比较。贝塔指数为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

(2)通达度: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可以用通达指数和分散指数来衡量。

(3)通达指数: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他所有顶点额最短路径。

(4)分散指数:用来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的指标。

7.名词解释:规模经济;主导产业:产业集群。

答:(1)规模经济: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增加。

(2)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或不同的区域,主导产业是不一样的。

(3)产业集群:在特定产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

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2)区域空间结构: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

(3)空间近邻效应: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互相联系所产生的影响。

第一章 绪论

1.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答:(1) 空间研究尺度变化:

企业区位(1940年代之前)

区域产业布局(1950年代-1980年代)

全球分工与合作(1990年代之后)

(2) 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

企业内部不同组分空间结构的研究

(3) 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的变化:

规范性分析-实证主义分析-行为主义分析-结构主义分析-文化转向

2.简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答:研究对象:①经济活动的内容;②经济活动区位;③经济活动空间组织;④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学科体系:

3.试述经济地理学的应用领域。

答:(1) 区域竞争力提升问题:

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持续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是壮大民族、提高国民意识、解决区域社会问题、优化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

(2) 人口问题:

人地关系的协调问题,特殊地区的人口生存问题,经济地理学家均可开展相应的研究。

(3) 环境问题:

由于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这便决定了它比其它许多学科更能在提出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告诫人们注重与环境的关系问题。

(4) 贫富差异问题:

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可以研究贫富差异的区域格局以及引起这些差异的地理条件,并借助一定理论提出缩小这些差异的措施。

4.谈谈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进展。

答:(1)国际经济地理学研究热点领域:

① 全球化的研究;②技术进步空间影响的研究;③环境与管制研究;④区域发展研究;⑤企业区位和企业战略研究;

⑥社会问题的经济地理研究

(2)我国经济地理学发展进展:

①“以任务带学科” 的发展;②理论研究相对薄弱;③国土开发和规划、区域发展、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等领域成为研究主力;④乡镇企业研究和外资研究成为近二十年来我国经济地理学的热点领域;⑤区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1.名词解释:区位、区为主体、区位理论、区位因子。

答:(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2)区为主体:人类活动,占有场所的事物。

(3)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活动占有场所的理论,是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4)区位因子: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2.简述现代区位理论与古典区位理论的区别。

答:现代区位理论与古典区位理论的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和内容的不同:①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还要额外考虑到非金钱收益和“满足”的需要;②在具体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多种具体目标;③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要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3.试分述影响经济活动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38)

答:(1)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2)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运费大小,原材料的可运性、可替代性以及价值尤其是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

(3)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①能源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大量消耗能源的产业活动,要求选择的区位接近廉价的能源供应地。②能源直接影响到产业经营成本、效率、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公众对企业发展的态度。③稳定的能源供给是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因此,区域的能源尤其是电力的供给保证程度是许多企业选择区位的标准之一。

(4)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资本是生产要素中流动性最大的要素,资本在不断流向最具创利机会的地区。就局部地区而言,储蓄并不一定转化为本地区的投资,本地区的投资也可以大大高于本地区的积累。关键是在于是否具有使资本有充分获利机会的区域条件

(5)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4.试述航空区位条件对航空城的发展影响。(参考53页)

答:

第三章 经济区位理论

1.简述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研究目的。(自己扩充哦)

答:探索农业生产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则。

2.试析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若干假设前提。

答:杜能关于“孤立国”的假定条件:

(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运河),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

(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

(4)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

(5)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于周围平原;

(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

3.评述杜能农业区位理论中农业生产的空间结构模型。(61)

答: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的同心圆结构。

4.试析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及存在的缺陷。

答:(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1)农业地理学意义

它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这种空间分异源于生产区位与消费区位之间的距离,各

种农业生产方式在空间上呈现出同心圆结构。它提出了农业地理学的两个原理:

 不存在对所有地域而言具有绝对优势的农业生产方式,即农业生产方式的相对优越性。

 距市场越近、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越合理。

(2)经济学意义

它创立了孤立化的研究思维方法。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成为土地利用一般理论的基础。

(二)杜能农业区位论的缺陷:

(1)该理论未考虑自给性农业经营的空间问题;

(2)追求最大地租收入的行为动机与现实不完全符合;

(3)技术与交通条件的改善使距离因素决定性制约作用减弱; (4)缺乏城市周围地区的土地利用。

5.名词解释:原料指数;区位重量;劳动系数。

答:(1)原料指数:等于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即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局地原料量。

(2)区位重量:整个工业生产与分配过程中需要运送的总质量,等于生产每单位产品需要运送的最终产品和局地原料的重量之和。

(3)劳动系数:每单位区位质量的劳动费,用它来表示劳动费的吸引力。

劳动系数=劳动费/区位质量

6.试析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假设前提。

答: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三个基本假定条件:

(1)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

(2)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

(3)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地的劳动成本固定,并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

7.综述韦伯运费、劳动费用和集聚三种指向的工业区位原理。

答:韦伯分三个阶段逐步构建其工业区位理论:

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劳动费指向可以使在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集聚指向可以使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

(1)运费指向:

运费指向论所要解决的问题:在给定原料产地和消费地下,如何确定仅考虑运费的工厂区位,即运费最小的区位。最小运费原理: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的前提下,依据最小运费原理的区位为:

①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

②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

③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

(2)劳动费指向:

决定劳动费指向有两个条件:

①一是基于特定工业性质的条件,该条件是劳动费指数和劳动系数来测定;

②二是人口密度和运费率等环境条件。

(3)集聚指向:

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费)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大时,便会产生集聚。一般而言,发生集聚指向可能性大的区域是多数工厂互相临近的区域。

8.名词解释:中心地、中心商品、中心地职能、服务半径、门槛人口。

答:(1)中心地:适合城镇发展的”中心地点”。

(2)中心商品:中心地城镇为周围乡村提供的商品(包括服务)。

(3)中心地职能:供给中心商品的职能。

(4)服务半径:生活在乡村中的人口愿意去某一中心地购买商品或享受服务的最大距离。

(5)门槛人口:从经营的角度看,经营某种商品或服务必须达到一定的最低销售额其经营才可以维持下去,而这一最低销售额是由一定的最低消费人口才能维持的,这个最低消费人口就是门槛人口。

9.试述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答:(一)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

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的空间均衡是中心地系统的基础。

(1)基本前提

• ①中心地的分布区域是自然条件和资源相同且均质分布的平原、人口均匀分布、居民的收入和需求以及消费方式都相

同、中心地在区域内的任何地方都可布局。

• ②中心地具有统一的交通系统、同一规模的所有城市具有便利程度一致的交通、运费与距离成正比。

• ③消费者都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即就近购买,以减少交通费。

• ④相同的商品和服务在任一中心地价格和质量都相同。消费者购买商品和享受服务的实际价格等于销售价格加上交通

费。

• ⑤供给中心商品的职能,尽量布局于少数的中心地、并且满足供给所有的空间(所有居民)的配置形式。

• ⑥中心地职能在同一中心地集聚。

(2)中心地系统的构造

(3)各级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具有如下系列,即:1,3,9,27,81,…。从中看出,是按3的倍数在变化,因此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3的中心地系统。

(4)中心地之间的数量关系

各等级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1,2,6,18,54,…。

从区域次级中心地开始,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低级中心地数量是其上一级中心地数量的3倍。

(5)市场原则中心地系统的特点

• 中心地具有等级性,且各级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

• 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

• 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距离和市场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

(二)交通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1)特点

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因此,如果同一级的中心地间铺设一条交通线,那么在这条交通线上布局着比它等级低的所有中心地。

(2)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关系为: 1,4,16,64,256,…。因此,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4的中心地系统。

(3)中心地之间的数量

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中心地间数量关系为:1,3, 12,48,192,…。

(三)行政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1)特点

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低级中心地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

原因是在行政区域划分时,尽量不把低级行政区域分割开,使它完整地属于一个高级行政区域。

(2)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各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关系为:1,7,49,343,…。它是以7的倍数增加,形成以K=7的中心地系统。

(3)中心地之间的数量关系

中心地间的数量关系为:1,6,42,294,2058,…。

(四)三原则适合的条件

市场原则是基础,而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可看作是对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修正。

10.试述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答:(一)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的意义:

(1)引入演绎的思维方法,研究空间法则和原理,带来地理研究思维方法大革命;

(2)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3)中心地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

(二)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存在的问题:

(1)只重视商品供给范围的上限分析,缺乏对供给下限的详细分析;

(2)K值在一个系统中固定不变;

(3)把消费者看作 “经济人”,认为其首先是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

(4)忽视了集聚利益;

(5)没有研究需求增加、交通发展和人口移动带来的中心地系统的变化。

11.总结西方现代区位理论的演变过程。

答:(1)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新古典区位理论,主要有廖什市场区位论和艾萨德区位指向论

(2)六十年代的行为区位理论,代表理论有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和普雷德行为矩阵。

(3)七十年代以后的区位理论,主要有以梅西为代表的结构区位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柔性专业化理论,克鲁格曼的动态空间模型,波特的钻石模型,库克的区域创新体系等。

12.试析1990年代以来现代区位理论的主要流派。

答:(1)克鲁格曼的动态空间模型:地理与交易;动态空间模型。

(2)波特的钻石模型:钻石模型(diamond Model)又称钻石理论、菱形理论及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四个因素,波特认为,这四个要素具有双向作用,形成钻石体系:

①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

②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

③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

④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

⑤另外还有机会和政府的作用。

(3)库克的区域创新体系理论:他的区域创新体系表明创新是空间集中或集群的最重要原因。

13.现代区位理论的发展特点(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特色)。(上课没记呢)

第四章 现代区位理论与实践

1.名词解释:规模经济效益;范围经济;一体化战略。

答:(1)规模经济效益:一般来说,生产和经营的规模越大,效益越好。规模经济效益是指适度的规模所产生的最佳经济效益,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它是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的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现象。

(2)范围经济:企业通过扩大经营范围,增加产品种类,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而引起的单位成本的降低。

(3)一体化战略:是由若干关联单位组合在一起形成的经营联合体,主要包括垂直一体化(生产企业同供应商、销售商串联)、前向一体化(生产企业同销售商联合)、后向一体化(生产商同原料供应商联合)、横向一体化(同行业企业之间的联合)。

2.简述企业成长的动因及其扩张战略方法。

答:(一)动因:

(1)实现规模经济: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最佳规模在不断扩展。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效益增加。规模经济激励着公司不断增长。

(2)实现交易内部化:市场不完善导致企业之间交易成本的增加。为了减少市场交易成本,企业可通过扩大经营范围,实现内部交易。实现内部交易的动机既具有经济意义,又具有战略意义。经济意义在于内部交易可以使企业获得范围经济;战略意义在于内部交易有利于减少市场风险,提高供应和市场的确定性。因此,对内部交易的追求引导着企业不断发展。

(3)技术优势的发挥:由于市场不完善,企业通过发挥技术优势来获取较大的收益。另一方面,进一步的技术开发需要大量投资,这种投资必须有大规模生产才能支持。具有技术领先优势的企业,将趋于在本产业领域内扩张。

(4)来自竞争的压力:从积极的方面看,发展企业实力和增加市场地位,可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和行业的支配地位。从防御的角度看,发展是使企业不被竞争对手所击败,从而生存下去的有效手段。

(二)扩张战略方法:

(1)在战略上分为:①横向一体化②纵向一体化③多样化

(2)方法上包括: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合并或合资等)。内部发展是现有企业(公司)通过新股票发行或自身资金积累,而扩大现有生产规模,或建立新厂、新的部门、新的子公司等;合并是指一企业获取另一企业的资源并无人抗争的过程。如果被合并的公司进行抗争,则称此过程为兼并。

3.试析企业的空间增长过程和空间扩张规律。

答:(一)企业空间增长过程:

(1)企业区位与企业扩张

在众多的中小企业中,只有少部分得到迅速扩张,这些迅速扩张的企业,原始区位起着一定作用。优越的区位条件,为这里的企业增长提供了优势。企业在这些区位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便向外扩展。这种向外扩张,可能最终导致公司的重心离开原来的始发地。

(2)企业区位扩张由近及远的原因

 早期阶段--小企业获取信息有限。当需要新建工厂时,常建在较近距离内;同时由于新建工厂与原工厂联系密切,距

离也不易太远。

 随着企业增大,信息获取量增加,技术发展带来生产联系变化,管理发展带来组织结构变化,引起企业向远距离扩展。  市场拓展动机驱使下,企业区位趋于向外扩张。

(3)基于不同增长形式的空间扩张

 内部增长的空间扩张—邻近中心区位布局

 外部增长的空间扩张—围绕总部区位外围较大区域

(二)企业空间扩张规律:

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应该遵循社会经济现象的地理扩散规律。作为一个组织行为,常受制于组织的决策行为、组织内外部网络和发展战略。

(1)社会经济现象的地理扩散规律

①接触扩散--由近及远进行的。

②等级扩散--沿着一定等级规模的地理区域进行的。

(2)企业空间扩张规律

①接触扩张在企业空间扩张中较为常见。尤其在各地社会经济条件差别不大的情况下,企业常常就近扩大市场,进而建立起生产机构。

②等级扩张常按市场规模,首先进入最大的市场(都市区),接着进入次大市场,并以此类推。

(3)中国特殊环境下的企业空间扩张

特殊区域环境影响企业的以上两种扩张。根据中国实际情况,有人提出中国公司空间扩张的通道扩张假想,即指公司空间扩张是沿通道延伸,包括人际关系通道、机构(或体制)通道、生产通道、距离通道等。

4.试比较沃茨、泰勒、哈坎逊三人提出的企业空间演变模式。

5.试述我国大型企业集团公司的空间组织发展特征—案例分析。

答:

6.名词解释:跨国公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折衷理论。

答:(1)跨国公司:具有全球性经营动机和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在多个国家拥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分支机构,并将它们置于统一的全球性经营计划之下的大型企业。(书本简单定义:在两个以上国家(包括公司母国)具有生产或实际性经营活动的公司。)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标准化产品阶段)。然后,分析每个阶段的区位要求,从而把这些阶段与企业的区位选择联系起来,揭示跨国公司进行跨国投资的内在原因及规律。

(3)折衷理论:将企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相结合提出了折衷理论,这三种优势对于解释跨国投资均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当企业同时具备这三种优势时,才完全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

7.分析不同产品阶段的相应区位特征。(139)

答:(1)新产品阶段

该阶段需要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保证新产品开发)、良好的通讯接触条件(联络消费者与生产者)以及较高的消费水平(提出对新产品的需求)等条件,主要出现在主要发达工业国(如美国)的都市中心。随后受市场需求驱动,也开始在其它发达国家进行,但仍集中于主要工业国。(2)成熟产品阶段

该阶段已实现部分标准化。企业开始更多地关注生产成本。如出口商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包括运输成本)高于目标国直接生产的平均成本时,企业选择直接投资以发达国家为主。

(3)标准化产品阶段

该阶段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区位的选择便以生产成本最低点为准则。产品市场也扩延至发展中国家。此时,企业会趋于把生产和装配业务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发展中国家,并在这些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从而,使母国成为该产品的进口国。

8.基于折衷理论跨国直接投资的前提条件分析。(141)

答:1.跨国投资的优势

 企业的所有权优势

 内部化优势

 区位优势

当一个企业仅仅拥有所有权优势时,它可将其转让给其它企业以获取收益;当一个企业拥有所有权优势并在企业内部利用其所有权优势时,可通过产品出口获取收益;只有当企业内部利用所有权优势,并与他国的区位优势充分结合,才会出现对外直接投资。

8.基于折衷理论跨国直接投资的前提条件分析。

答:当一个企业仅仅拥有所有权优势时,它可将其转让给其它企业以获取收益;当一个企业拥有所有权优势并在企业内部利用其所有权优势时,可通过产品出口获取收益;只有当企业内部利用所有权优势,并与他国的区位优势充分结合,才会出现对外直接投资。

9.简述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具体的自己总结)

答:主要原因:(1)产品周期理论(2)折衷理论

10.试析企业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

答:(1)集中于经济中心区布局:

跨国投资者仿效东道国已有的投资格局,在经济中心区投资,可以减少因对投资地情况不了解所带来的风险和成本。

(2)集中于边界地区:

边界地区,历史上相邻两国(地区)交往较多,彼此了解加深,投资者所掌握的相关信息较多。政府在边界地区建立“经济区”、“出口加工区”等,给予较优惠的政策吸引外资,加强了这种边界区位。

(3)集中于社会联系密切地区:

由于相同的语言和文化习惯,可以减少对信息了解的障碍,加强投资者与当地各有关方面的沟通;了解当地的习惯、法律等,也利于避免劳资冲突。

11.试析跨国公司职能活动的区位条件要求。

答:

12.试析跨国公司总部、R&D机构、生产单位的区位选择差异。

答:(1)跨国公司总部:

主要选择大都市区。公司总部区位并非固定不变。随着公司的地理扩张及公司经营环境的变化,公司总部的区位也会发生变化。但是其变化有所差异。宏观尺度上,公司一般很少将总部全部移出母国,至多将部分总部职能移至它国。

(2)R&D的区位选择:

①公司的R&D区位趋于大都市区和科研资源集中的地区。其中,多接近公司总部所在地。

②市场型公司的R& D区位选择类型不同。其中,母国市场型公司很少在海外建立R&D;东道国市场型公司不仅在母国建立有R&D机构,同时也趋于在海外市场建立较高层次的R&D机构。

③世界市场型公司趋于在合适区位建立国际性的相对独立的特定研究实验室。

(3)生产单位的区位选择:

一般认为,公司生产单位分布要远比公司总部和R&D机构分散。不同生产活动具有不同的区位条件要求(有的倾向于接近原料地,有的倾向于接近劳动力集中地等);同一生产部门的公司,由于生产技术和组织方式不同也会出现不同的区位格局。迪肯总结出了四种区位格局。

13.简述跨国公司的生产单位进行区位决策类型。

答:(1)全球集中生产型:

区位特征:这类公司将生产活动集中在一个区位(或一个区域,一个国家),通过销售网络,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市场。 区位形成条件:因受国际贸易政策影响较大,国家间贸易壁垒导致国外销售难以拓展,故在大型地区性集团(如东南亚联盟、英联邦等)之内,易于形成此种类型的公司生产格局。

(2)市场地生产型:

区位特征:该类公司在每一个市场地(国家)均建立其生产厂家,这些生产厂家以服务各自的市场为主。无(或很少有)跨越国界的销售发生。属于典型的进口替代型生产。

区位形成条件:该类早期主受运输成本因素影响。伴随科技条件的迅猛发展,还受以下影响:①在市场地建厂,可及时根据消费者偏好改造产品,还可提供快速的售后服务;② 因国家间贸易壁垒的存在,多数跨国公司选择潜在市场地建立生产厂家。

(3)专业化生产型:

区位特征:该类型公司具有多个生产区位(国家),每一区位集中生产一种产品,服务于区域或世界市场。

区位形成条件:贸易壁垒较小;各个国家具有不同的技术和生产要素优势。公司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可建立大型专业化生产厂家并用其产品覆盖全部区域。

(4)跨国一体化生产型:

区位特征:该类型公司按生产过程在不同区位(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每一区位只负责最终产品的一个生产过程。 区位形成条件:该类的生产活动多为发达国家(或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劳动集型产业,且生产过程标准化程度较高。此外,生产过程被分为独立的运营阶段,空间距离对运输成本影响减弱。

第五章 区位的结构与组织

1.如何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重点)

答:(1)理论依据: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可以把区域产业结构看成是一个资源的“转换器”,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投入的各种资源和要素经过产业结构的转换,就生产出了所需的产品,实现了价值的增殖。所以,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就体现在它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作用上。

(2)区域的产业结构评价的步骤与标准:

步骤1 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的资源结构相对应性,即能否有效地发挥本区域在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

标准1 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能够充分利用区域内具有优势的资源和要素,形成区域经济增长的优势,同时,还要尽可能地使区域内的其它资源也尽可能地得到综合利用。

步骤2 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系统功能。

标准2 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能够担负起区域在区际或全国地域分工中的任务。这里,主要是分析区域产业结构的

专业化特点,特别是区域主导产业在区际分工中的作用。

步骤3 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内部关联程度。

标准3 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是内部各个产业之间联系紧密,发展协调。这里,要重点分析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基础性产业之间在数量、规模、时序和空间布局方面的协调程度。

步骤4 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

标准4 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具有较强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这样的产业结构能够充分利用区内外的资源和要素,并有效地将其转换为输出,形成强大的扩张和输出能力;能够在外部环境发生大的变化时,通过内部组织机制的调节,减少和消除外部因素的不利影响;能够在内部结构保持相对稳定有序的情况下,不断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步骤5 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

标准5 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体现在主导产业先进,新旧产业的更替快。主导产业越先进,就越有能力带动其它产业发展。区域内新旧产业更替快,区域经济组织就会充满活力。这样,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就越有推动力。

步骤6 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

标准6 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必须具有高结构性效益。

2.区域空间结构有什么经济意义?

答:区域空间结构: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

区域空间结构的经济意义:①首先,区域空间结构通过一定的空间组织形式把分散于地理空间的相关资源和要素连接起来,产生种种经济活动。②其次,区域空间结构能够产生特有的经济效益。包括:节约经济、集聚经济、规模经济。

3.试述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答:(1)前工业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

(2)过渡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

(3)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

(4)后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

4.试分析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集聚与扩散机制。(重点)

答:(1)集聚机制:集聚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

集聚机制的形成原因:①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②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③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 集聚机制的作用机理:集聚能够产生集聚引力。在集聚引力的作用下,区域经济在空间上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①集聚导致区域的极化现象,集聚将加剧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与不平衡;②集聚是促进发达地区、城市、城市密集区、专业化地区、产业密集带等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力量;③集聚还能够引发和加剧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城市与农村、专业化地区与一般地区等之间形成发展关系上的“马态效应”,即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2)扩散机制:扩散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总体而言,扩散机制将促进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在空间上趋于相对均衡,有利于逐步缩小区域内部的经济水平差异,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扩散机制形成原因:①避免集聚不经济;②寻求新的发展机会;③部分经济活动区位指向的作用;④政府的政策作用。

(3)集聚与扩散的关系

①首先,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不同阶段,集聚与扩散机制发生作用的强度不一样;

②其次,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的作用都存在一定的惯性;

③集聚与扩散机制的作用也是有限度的。集聚机制的作用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产生集聚不经济,从而遏制集聚的进一步进行;

④扩散机制的作用达到一定的限度也会产生扩散不经济,从而抑制扩散的继续进行。

5.试分析区域和城市发展的相互关系。

答:(1)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区域约束

①城市是区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区域从资源供给、环境容量、经济基础支撑、市场需求、社会发展等方面对城市的发展产生多种约束。

总之,城市生存于区域之中,与区域的经济和社会活动、自然环境有着复杂多样的联系,区域发展和环境变迁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城市发展的轨迹。城市的发展、兴衰与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及环境的变迁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2)城市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①组织和带动区域发展:城市是区域中最具发展实力和活力的组织,通过与区域所形成的广泛而复杂的联系,对区域发展

产生组织和带动作用。区域中城市的兴衰,特别是中心城市的发展与变迁,往往引起区域整体的发展出现相应的波动。 作用机理:城市是区域的生产中心;城市是区域的流通中心;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与管理中心;城市是区域的人力资源培育中心;城市是区域的对外交流中心;城市是区域的创新中心。

②构造区域空间结构:城市在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及与周围地区的联系,构造了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形态。城市体系就是一定区域内的一组相互依存、彼此间有较稳定的分工和联系、分布有序的城市群。城市体系实际上就构成了区域的空间框架。

③城市化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演进:城市化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城市化引发和增强了区域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以城市为模式或导向发生相应地 变化,从而推动了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演进。

6.结合中国国情分析农村工业化的特点、导因及意义。(重点)

答:结合中国国情

(1)农村工业化的特点:①工业化: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中,农业的份额趋于下降,工业的份额不断上升;②农村工业化:农村工业化是现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是农村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并推动整个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与一般意义上的工业化相比,农村工业化的主导力量不仅限于农村工业,还有农村的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服务业等,也就是说农村工业化其实是由发育于农村的各种非农产业共同推动的。

(2)农村工业化的导因:①农民自发、自主地发展非农产业;②外来投资者(包括政府、企业及其它社会组织)在农村投资,雇佣当地农民发展非农产业;③农民与外来投资者均以投资人的身份联合发展非农产业。

(3)农村工业化的意义:在我国,农村地域广阔,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在全国就业人口和总人口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农村工业化把先进的工业经济形态和工业文明植入到广大的农村,使农村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村工业化不仅是农村发展的变革,而且是全国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7.试分析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

答:(1)技术创新引起产品、产业的更替

作用机制:技术创新能够发现新的原材料,生产出全新概念的产品,或者是增加产品的新功能、新品质。这样,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新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形成相应的生产行业或部门;二是新产品在功能、品质上超过原有产品,使同一生产部门发生内部的分化。

(2)技术创新引导和改变消费需求

技术创新对消费需求变动的引导,改变了区域的消费结构。消费结构的变化,一方面对生产产生导向作用,促使区域进行产业发展的调整,进而引起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对商业贸易产生指示作用,引起区域贸易结构的变化。

(3)技术创新引发和促进制度创新

技术创新会直接或间接改变人们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等,这些方面的变化就改变了人们对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利益分配、发展的可持续性等的认识和行为。

(4)技术创新增强了区域经济竞争力

技术创新代表了技术发展的新方向。技术创新力强的区域,其产业的技术先进程度高,所生产的产品因技术含量大,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

8.试述农村工业化的作用。(重点)

答:(1)农村工业化加快了农区的经济发展

①农村工业化改变了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

②农村工业化推动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市场化进程;

③农村工业化不仅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培植了非农产业这一新的增长点,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农村工业化从生产供给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

(2)农村工业化推动了农区社会进步

①非农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和消费需求,促进和刺激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

②非农产业增强农村的对外交流,引发农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进步。

(3)农村工业化促进城市化

①农村工业化推动农村小城镇发展的良性循环:非农产业发展—小城镇的发展— 吸引更多的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聚;

②促成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大;城镇地域逐渐扩大。

(4)农村工业化逐渐建立了新型城乡关系

①农村工业化使传统农村地区的形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②农村工业化增强农村与城市的经济社会联系。

9.关于主导产业选择。(重点)

答:一般地,只有具备下列特征的产业才能作为主导产业:

(1)高比较优势系数

理论依据:主导产业是在区域比较优势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区域比较优势可以用比较优势系数来测度。

指标:由比较集中系数、比较生产率系数、比较输出率系数和比较利税系数等构成的一个综合指标。比较优势系数是这四个系数的乘积。

判断标准:区域某产业的比较优势系数的值越大,越具备成为主导产业的条件。

(2)高产业关联度

理论依据:主导产业通过与相关产业的关联来组织、带动它们发展。因此,一个产业若只是比较优势系数高,而产业关联度低,仍不能成为主导产业。

指标:某产业的关联度可以利用投入-产出逆阵系数表,通过计算其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来判断。

判断标准:如果一个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都高,那么它就是主导产业的最佳选择;如果其两个系数中一个高,另一个低,表示它有可能成为主导产业;如果两个系数都低,则该产业不能作为主导产业。

(3)高需求收入弹性

理论依据:主导产业的产品不仅当前的社会需求大,而且产品的未来社会需求要能够持续地、较快地增长。也就是说,主导产业必须是高需求收入弹性的产业。

指标:需求收入弹性是指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产业产品的需求增加率与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率之比。一般用收入弹性系数进行测度。

判断标准:如果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大于1,则表示富于弹性;反之,则是非弹性的。主导产业的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必须大于1。在此前提下,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系数越高的产业就越有条件成为主导产业。

(4)高生产率上升率

理论依据:主导产业是生产率上升率高的产业。

指标:综合生产率,包含了资源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金生产率和技术生产率在内的综合生产率。

判断标准:对各产业的各个生产率上升率进行综合权衡,其中综合生产率上升率最高的产业就可以作为主导产业。

(5)高产业创新能力

理论依据: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担负着组织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是推进区域产业发展的动力源。因此,只有具有高创新能力的产业才能成为主导产业。

10.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化机制。(重点)

答:区域产业结构演进机制: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是在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同时作用下进行的。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相互补充、相互制约,就引导和推动着区域产业结构不断地发生变化。

(1)市场机制对区域产业结构产生作用的途径:

①供需关系能够引导各产业之间建立起经济技术联系,使它们结成一个有机整体;

②价格机制则可以调整要素在各产业之间流动和配置;

③竞争机制能够促进各产业努力进行技术更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使各产业按照技术的先进性出现兴起和衰落的更替。

市场机制的缺陷:市场机制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控也不是万能的。市场价格信号失真,就可能导致某些产业发展过度,而另一些产业可能发展不足。无序的竞争则可能导致重复建设,使资源总体配置效率降低。

(2)政府干预: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杠杆和产业政策对区域产业结构变化进行有目的的调控,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

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作用方式:

① 制订区域的产业发展规划,合理确定产业发展的重点,产业之间的规模、发展速度、发展次序等,将其作为指导区

域产业发展的根据;

② 运用财政、税收、信贷、价格、工资等政策工具,通过对不同的产业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以便有效地协调各产业

之间的发展关系,使它们的发展符合区域经济增长的总体要求;

③ 通过维持市场秩序、规范企业和个体的行为、消除限制要素在产业之间合理流动的种种障碍、促进市场信息畅通等,

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

政府干预的缺陷:政府干预同样也有其局限性,如政府在产业发展方面的决策失误,或者干预过度,都可能导致区域产业结构的畸形,降低结构效率。

第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

1.产业集群的演化机制。(重点)

答:(一)产业集群的概念:在特定产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如大学、标准代理机构和贸易协会等)的地理集中或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Porter, 2000)。

(二)产业集群的特征:柔性专业化、网络化(本质特征)、根植性和空间集聚。

(三)一个集群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①存在一组地理上接近、在特定领域(属于一个生产系统)专业化的企业,这个条件是集群存在的底线;

②主要由中小企业组成或者至少中小企业的数量比大企业的数量多;

③满足前两条的企业地理集中必须由组织间网络(基于企业间劳动分工,形成复杂开放的经济体系)和反映本地产业结构的相关产业的支撑性机构构成。满足这三个条件才能确定为是一个集群(Belussi, 2004)。

(四)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化机制:

(1)产业集群的形成原因:

①偶然因素

②历史文化传统

③资源禀赋的作用

④本地专业化劳动力市场

⑤接近相关的原料和设备供应商

⑥接近最终市场或原材料集贸市场

⑦特殊的智力资源或自然资源

⑧政策激励等等

(2)产业集群的演化机制:

 集聚经济原理的解释:获得规模经济、外部范围经济、节约运输成本、获得区域品牌效应。

 交易费用理论的解释:减少不确定性、克服机会主义,降低交易的成本。促进分工,循环累积,集聚自增

强。

 创新理论的解释:创新环境、知识积累和扩散;竞争刺激创新。

 产业组织理论的解释:企业进入和退出壁垒较低,加速新陈代谢;网络组织方式。

(3)产业集群的风险:

 波特认为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可能因为内部威胁(如制度和技术创新受阻、过度合并和竞争对手垄断等),

也可能因为外部威胁(如消费者需求转移等方面),整个集群面临风险和困难。

 蔡宁认为网络的关系密集性是一把双刃剑,带来资源配置效应的同时也存在着负面作用,它可能把企业锁

定于非生产性的关系,或者是阻止企业寻求更为有效的合作伙伴,从而带来集群发展的风险。

 仇保兴从分析恶性竞争对产业集群的破坏作用出发,认为产业集群产品质量信息分布不对称所引发的“柠檬

市场”效应,导致集群面临风险。

产业集群风险根源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技术创新受阻、二是恶性竞争导致的“柠檬市场”、三是路径依赖。

2.试分析产业集群对区域空间结构变迁的影响。

答:影响:

 集聚:产业企业和相关资源向集群所在的区位集中

 空间分化: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 城市经济中心或产业重心转移:开发区的建设 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如农区产业集群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