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功能教学法与对外汉语_把_字句教学

2011年第1期第35卷(总第163期)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Science Edition)

№1,2011Vol.35General, №163

【语言学研究】

认知功能教学法与对外汉语“把”字句教学

韩蓉

(大连外国语学院汉学院,辽宁大连116002)

[摘要“]把”字句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过去我们在“把”字句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失误,就是在教学中只重视结构,而忽视了语境。“认知功能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和安排教学,使语言在真实的交际中得到运“把”字句的认知用。这一特点使其在对外汉语" 把" 字句的教学中显现出很强的适用性。运用此法教学更有助于学生对和理解。

[关键词]认知功能教学法;“把”字句;对外汉语教学;语境[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50(2011)01-0106-03

一、以学生为中心,旨在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认知功能教学法”

近半个世纪以来,认知法和功能法是最重要和最具有

认知法的语言学基础是转化生成影响的两种外语教学法。

语言学。它认为语言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心理能力,甚至是一种机体上的机制。在这种语言观影响下,认知心理学发展起来。认知法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外语教学, 教学研究的重点由“教”转向了“学”,强调对学习者和学习过程的研究,强调理解和有意义的操练, 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功能法的语言学基础是功能主义语言学,它认为语言是对各种功能的适应性,语言的表现形式取决于功能的推动。功能法强调以功能为纲,根据教学需要选取真实材料。教学过程交际化,创造真实交际的语言环境。强调表达内容,不过分苛求形式以及圆周式地安排教学和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1]。

认知功能教学法是把转换生成语言学和功能主义语

它并不是认知和言学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外语教学法。

功能的简单叠加,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地发展起来的。认知功能教学法同样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功能训练对语言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这种教学法中,“功能”要求教师或教材对提供给学生的语料进行必要的

规范的。“认知”是教师引导学生对处理,语料应是足够的、

语料进行参数设定,由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理解语言规[2]

认知功能教学法还有别于功能法,表现在教学安排上则。

功能法以功能意念为纲,因此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把语言的结构与功能结合起来。有时为了功能并不考虑结构的难易度,这就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了困难。它还强调在交际

语境和上下文语境中选择恰当句型的重要性,这样将功能法忽视的篇章教学纳入它的教学内容中去,更有助于学生语篇能力的提高。

二、认知功能教学法的基本原则(一)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学习外语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认知。这个认知过程不仅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的兴趣,而且能使学生对自己发现的语言规则掌握得更牢固。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教学设计和安排应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二)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有效语料,引导学生认知语言规则

语料的有效性是指语料要针对一定的教学目标,且数量足够,并具有必要的价值功能。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对语料进行处理,删去无效语料。至今许多对外汉语教材中

“被”字句、主动句和“把”字句互相变换的练习。通过仍有

这样的练习,学生会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即用不用“把”都一样,于是在语言实际应用中就回避使用“把”字句。这种练习的设计被认知功能教学法认定为无效的语料。怎样能避免无效语料而使教学语料全部有效呢?这就需要教师对语料进行功能处理,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将语料放入一定的语境或给语料提供一定的情“看”和“车”组合在一起,放入不同的语境会产生不同景。

的语义。如:

1.A :你看,那是小王的车。

[收稿日期]2010-08-12

[作者简介]韩蓉(1970-),女,辽宁沈阳人,大连外国语学院讲师,文学硕士。

·106·

B :是吗?我看看。

2.A :这条路上车特别多,经常发生事故。B :那过马路可得小心,看点车。通过语境就可以区分语义,例1里的“看车”是和“看书”、“看电视”是相同的语义关系,而例2里的“看车”是提醒人过马路时要小心。

(2)赋予结构或语法规则交际价值。过去的英语教科

“What ’s this/that?”、“This is a 书第一课通常教这样的句式:

、“That is a book. ”,语法和结构都正确,可真实的交际bike. ”

“This 中并不使用这样的句式,即美国人根本不这样表达。

is …”往往用于初次见面的相互介绍。“What ’s this/that?”用功能法处理,可以假定一个情景:教师和学生在饭店里吃东西,教师不知道东西叫什么,就问学生。

(3)给句子提供语篇上下文语境。认知功能教学法认为在句子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句子要求的语篇环境,即句子选择语篇,语篇也选择句子,这一点被过去的功能法所忽视。下面两句话用不用“把”字句语法上都没问题,单独使用时留学生很难发现区别:

3. 我送她到车站。4. 我把她送到车站。而我们提供一个语境,就能发现用“把”字句与不用“把”字句是不同的。如:

5. A :你什么时候过来?B :我女朋友要去上海出差,我把她送到车站就去找你。前面提到了“女朋友”,后面“送到车站”是对“她”的安排、处理,而不是一般的描述,因此必须用“把”字句。

(三)输入过程的认知化为认知不同的语言规则,教学时输入的语料通常具有

句子环境、语篇环境、会相同的语言环境(包括短语环境、

话环境等),教师要逐步启发引导学生抽象或形成语言规则。这一点完全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即学习是一个不断认知的过程。

(四)贯彻对比和归纳的方法

教师提供的有效语料应具有可比性。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发挥自己的语言能力,主动发现并归纳语言中的规则,而后对这些规则加以操练巩固,使之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

三、现阶段对外汉语“把”字句教学之症结对外汉语教学中“把”字句历来是重点和难点。从语言本体来看,“把”字句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句式结构,它既涉及句法规则,也有语义和语用规则,因此学生往往搞不清楚“把”后用什么样的宾语, 句中用什么样的动词, 动词前后

“把”,何时不能用“把”,何时又可带哪些成分, 何时必须用

可用可不用, 用与不用“把”又有何区别等等。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将“把”字句作为一个孤立的语言单位来看待, 只注重单句的结构和语义内容, 强调句中主语对“把”后的处置和影响。但何谓“处置”学生感到难以捉摸, 教师也往往似懂非懂。在教学上,我们否定了只注重结构的教学,提倡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方法。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似乎并未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笔者曾经听过很

“把”字句,大多数仍然以结构为主,几乎不涉及多老师讲

功能。例如,一般在初级阶段较早出现的一种“把”字句,通常教师先讲结构,然后举例说明:

S +把+O1+V +在/到+O2

我把邮票贴在信封上他把箱子拿到楼上再向学生说明语义:这一句式表示动作的结果是

O2是变化后的场所(我们假设初使O1的位置发生变化,

级阶段的学生能理解这样复杂的解释),而后就是繁多枯燥的练习过程。例如,下面的练习形式,用“把”造句:

寄信韩国→把信寄到韩国交作业老师→把作业交给老师

学生在这种机械的课堂练习中很少出现错误,可在实际运用中时,会听到这样的句子:

老师:词典呢?查词典也可以。学生:*我刚放词典到书包里。

学生出现偏误的一个原因就是在课堂操练时,教师只注重句子,而很少或没有给学生提供语境去练习“把”字句。又如,我们用结构法教另外一种“把”字句:

S +把+O +V +补语我把电脑修好了他把地板弄脏了(请)把灯打开学习后,一个学生对老师说:“把空调打开,太热了”。虽然老师感觉不太舒服,可还是把空调打开了。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大都是以结构为纲编写的,未标注句式的功能,很多老师也没有对教材的语料进行处理加工,完全是教材上怎么写就怎么教。

综上所述,长期以来“把”字句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使用时仍出现大量偏误,其客观原因是“把”字句本身就是一个很复杂的结构,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教材编写的问题,如果我们着手编写教材,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目前在“把”字句的教学中,寻找一

“把”字句教学的教学法才能尽快解决这一教学中个适合的症结。

四、运用认知功能教学法的“把”字句教学探索怎样解决上述“把”字句教学存在的问题呢?笔者认为认知功能教学法可为我们提供一把解决问题的钥匙。首先,在“把”字句的教学上,认知功能教学法比传统的教学法更有效。对比如下表:

教学安排

结构功能法

以结构为纲

教学方法教师向学生灌输

教学步骤先结构,后功能功能与结构相融合

认知功能教学法遵循结构体系教师引导学生认知

两种教学法都遵循结构体系来安排教学,可区别在于

结构功能的结构教学以老师为中心,对学生进行灌输,功能与结构是相对独立的。认知功能教学法的结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学生认知,功能的方法融合在结构教学中。从上表可以看出,认知功能教学法的优势在于既可以按照结构的难易度安排教学,又可以进行有意义的结构教学。其次,认知功能教学法主张学习是一种积极的、有意义的、有乐趣的方式,它能更多地激发学生对语言规则的探索和兴趣。这在句法、语义和语用规则都颇为复杂的“把”字句教学中是非常适用的。下面我们将认知功能教学法的理论和原则运用到“把”字句的教学中去,通过教学实例来展示认知功能教学法是如何有效完成“把”字句教学的。

·107·

(一)“把”字句的输入的认知化“把”字句时,教师如何导入新留学生在基础阶段初识

“把”字句的复杂结构和基本语的语言,如何引导学生认知

义,都是日后深入学习“把”字句的关键。根据认知功能教学法,我们建议在课堂上创建语境引入“把”字句,在语境中使学生逐步认知“把”字句。例如:

一支笔、一瓶水,教师扮演山本讲桌上放有一本书、

情景设计:天气很热,山本正在房间里学习汉语动作一:山本用笔写字,结果用力太猛,笔坏了,就把笔扔到垃圾箱里了。

动作二:山本拿起书想看书,可是天气太热了,他学不进去,于是把书放进书包。

提出问题:山本的笔和书原来在哪里?现在呢?当学生尚未习得“把”字句时,他们会用主动宾句来描述上述情景,说出不符合语境,甚至不符合语法的句子。教师可将学生的错句写在黑板上,然后告诉学生正确答案:

1. 山本把笔扔到垃圾箱里了。2. 山本把书放进书包里了。接下来讲解这一结构:S+把+O1+V在/到/给/向/进+O2,告诉学生“表示确定的事物因动作而发生位置移动”必须用“把”,因此主谓宾语是不对的。最后进行操练,注意做动作时突出物体发生位移后地点的变化。如:

______。老师从包里拿出一张邮票,然后贴在信封上:

老师从书桌里拿出一幅画,然后挂在墙上:______。也可以设计情景,让学生用“把”字句来完成。如:你的同屋要回国,你买了一件礼物,给他了。礼物呢?:________

你们住在三楼,他有一个箱子,你帮他搬到门口。箱子________呢?:

你送他到机场,你的同屋呢?:______通过以上练习,学生可以在语境中理解认知“把”字句的表示位移这一语义特征。

(二)在对比中归纳“把”字句的复杂结构要想真正掌握“把”字句, 不能只关注“把”字句本身, 还应该对其外围情况加以了解。姜德梧[3]通过分析汉语水平考试中考生“把”字句的答题情况, 得出基础阶段学习者对否定副词和助动词在“把”字句中的位置认识不清的结论。据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设计语料:

1. 他把那封信给我了。2. 他没把那封信给我。*他把那封信没给我。3. 我把作业写完了。4. 我没把作业写完。*我把作业没写完。5. 她能把工作做好。6. 她不能把工作做好。*她把工作不能做好。通过上面正确例子和错误例子的对比,学生会自觉归纳“把”字句的否定形式,这也符合人类的认知和学习规律。

(三)用“把”与不用“把”的语境选择这一点涉及到篇章,因此是教学的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掌握“把”字句上下文的篇章语境,准确地使用“把”字句呢?我们采用认知功能教学法的典型方法:给出一定量的有

“上下文语境参数”。金立效上下文语境,让学生自觉地设定

鑫[4]发现,当后续句与前接句的宾语同指时,后续句倾向于

使用“把”。根据这一发现, 可以这样处理语料:

弟弟喜欢唱歌,有时候还把唱的歌录下来,听听自己唱得好不好。

弟弟喜欢唱歌,有时候还录下来唱的歌,听听自己唱得好不好。

他知道我喜欢动物,就送给了我一只小鸟。我把它带回家,放进鸟笼里。

他知道我喜欢动物,就送给了我一只小鸟。我带着它回家,放进鸟笼里。

昨天他借给我一本小说,今天我就把它读完了。昨天他借给我一本小说,今天我就读完了它。看完语料,也许学生还不能归纳出“把”字句上下文照应的规则,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把”的宾语在前文中是否出现。这样学生就能发现:如果后句宾语在前文中出现过,是已知信息,那么后句要使用“把”字句。在总结规

“把”字句和主动则后进行操练,练习形式是给出语境,将

[5]

宾句同时作为选项,二选一。如:

1. A :你昨天干什么了?B :我_______。(a. 读了一本小说b. 把小说读完了)2. A :那本小说太长了,多借我几天,可以吗?B :不行,快____________,马上要到期了。(a. 读完了小说b. 把小说读完了)

3. A :你忙什么呢?B :我____________。(a. 洗衣服呢b. 把衣服洗了)4. A :我洗衣服吧。B :我____________。(a. 洗干净了衣服b. 把衣服洗干净了)

上述例1和例3都选择主谓宾句式,因为“小说”和“衣服”在前文都是未知信息,没有出现过。例2和例4选择“把”字句,因为“小说”和“衣服”在前文中都提到了,是

使学生理解了用“把”与不用已知信息。通过这样的练习,

“把”的语境是不同的。

五、结语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外语教学法———认知功能教学法,并将它应用于对外汉语“把”字句的教学中,解决了传统教学法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通过教学,我们发现留学生在输出“把”字句时偏误逐渐在减少,这说明认知功

“把”字句的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能教学法对于

法。我们希望将此教学法应用到更多的语言教学中去,不断完善课堂教学,以实现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盛炎. 语言教学原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2]邵菁,金立鑫. 认知功能教学法[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3]姜德梧. 从HSK(基础) 测试的数据统计看“把”字句的教学[J].汉语学习,1999(5):50-53. [4]金立鑫. “把”字句的句法、语义、语境特征[J].中国语文,1997(6):415-423.

“把”字句的教学设计[J].语言文字应[5]赵春秋. 基础阶段

用,2006(6):56-59.

【责任编辑杨抱朴】

·108·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