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教四谛释[1]

原始佛教四谛释

原始佛教之四谛法 四谛法之来由

释迦牟尼佛于菩提树下示现成道,受大梵天王及天帝释等请转法轮。念爲太子未出家时,曾受阿罗逻阿私陀二仙人之教,当先度之,闻空中言二仙人已死。复念出家入山时,父王命家族三人,頞鞞(即马胜),跋提(即小贤,)拘利(即摩诃男)及母族二人,憍陈如,十力迦叶,寻访太子住处,随待动静。太子初食麻麦苦行,母族二人着于五欲,遽然退去。而父族三人着于苦行,见太子后受牧女之乳糜,以爲太子退失道心,亦复远去。佛陀念此五人,当往其居处先度之。寻至波罗奈国鹿野苑爲五人说四谛法,此原始佛教之由来也。 何谓四谛法

四谛法者,一曰苦谛。二曰集谛。三日灭谛。四曰道谛。法界次第云,谛以审实爲义,即详审眞实也。谛有四类,故曰四谛。此四谛法是声闻弟子亲闻佛说所了解而修因证果。佛所说四谛法,依教合理,实眞不虚,故云审实,即「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之修行方法是也。兹逐一阐明如下。

(甲) 苦 谛 知生死之苦爲眞实故称苦谛

苦,梵语豆佉,又曰伊弥,译云苦。法界次第云,苦以逼迫爲性,以逼恼爲义。一切众生心行,常爲生住灭无常患累所逼恼,故名爲苦。大智度论云,无量众生有三种身苦,谓老,病,死。有三种心苦,谓贪,瞋,痴。有三种后世苦,谓地狱,饿鬼,畜生。总而言之,畧爲三苦,分言八苦等,皆三界生死之患。详审生死,眞实是苦者,故称爲苦谛也。

苦有三苦八苦

三苦。1苦苦。2坏苦。3行苦。苦苦谓生老病死。坏苦谓五欲败坏,所求不得。行苦谓恩爱别离,怨憎相会,五藴炽盛也。

苦苦谓生老病死苦生苦包括出生及生存之苦 先说苦苦中之「生苦」。生苦有二解,(一)出生苦。(二)生存苦。出生苦谓人类是属于胎生者,其中过程须经历三种苦:1入胎苦。2住胎苦。3出胎

苦。

出生苦之一爲入胎苦

1入胎苦。胎之成,乃由本身过去业识,揽父精母血之因缘,相感而致者。

佛教言托胎业识其说精密

据生理学家精虫卵珠之见,虽与佛经入胎之说稍异,然佛经所说起根身虫,与生理学家所说并无违背。而佛教「托胎业识」之义,可更得而说明也。

佛经言起身根虫即生理学家所言男精女卵 依正法念处经云。有十种虫行于髓中及精中者。何等爲十,1名毛虫。2名黑虫。3名无力虫。4名大痛虫。5名烦闷虫。6名火虫。7名滑虫。8名下流虫。9名起身根虫。10名忆念欢喜虫。又治襌病秘要经云。于诸虫中有筋色虫,此虫形体如筋,连持子藏,能动诸脉,吸精出入,男虫青白,女虫黄赤。按所谓筋色虫在男青白者即精虫,在女黄赤者即卵珠。复云有行于精中者第九名爲起身根虫,起身根虫者指精虫而言,事尤明确。故生理学家所言人胎由男精虫及女卵珠和合以成,及精虫卵珠之有诸情感,可爲佛学明证而无所违也。

若无托胎识精虫卵珠应皆散坏 然则各有一身命之多数精虫卵珠,何得凝合而成一人之身命?此其凝合之故,即爲托胎之业识。有此识和合依托于彼男女两聚精卵之中,彼两聚精卵,乃因此受人道业报所牵引,以识爲中心力,逐得凝合成胎。若无此托胎业识,则男精女卵即归散坏,而诸精虫卵珠,或游离分散,或皆死亡,便不成胎。 既人胎已,居于母腹生藏之下,熟藏之上,在胎狱中,故曰入胎苦。

出生苦之二爲住胎苦 2住胎苦。托胎业识揽父精母血爲缘而成胎。第一个七日名歌逻逻,译云凝滑,即上说起身根虫聚成胎形也。第二个七日名頞部昙,译云疱,谓胎形如疱也。第三个七日名蔽尸,译云凝结,谓胎已结实也。第四个七日名羯南,译云凝厚,谓胎形逐渐加厚也。第五个七日鉢罗奢佉,译云形位,谓胎儿诸根形位四肢皆具足也。

胎儿于胎盘内每感飢渴寒热其苦难抵 胎儿住母腹中每七日一个转变,逐渐长大,至十月满足,然后出胎。在胎盘内,犹如胎狱,每感飢渴寒热,常来逼身,故曰住胎苦。

出生苦之三爲出胎苦

3出胎苦。出胎谓离开母体,由狭隘之产门倒悬而出。此时有风如刀触体,或寒或热侵袭身中,叫唤无力,呕哑而啼。以上爲出生苦。

生存苦包括内苦及外苦

其次说到生存苦。大智度论云。一内苦,以四百四病爲身苦,以忧愁嫉妒等爲心苦,合此二者爲内苦。二外苦,以恶贼虎狼怨家敌人等之害,与水火风雨寒热等之灾,合称爲外苦。以上总称爲生苦。

苦苦之二爲老苦乃色身之四大转变

「老苦」。谓色身之四大转变也。四大:坚性爲地大,湿性爲水大,热性爲火大,动性爲风大。此四大成爲支持色身之主要元素。色身有三十六物,不净充满,分爲三类。1外相十二物:发、毛、爪、齿、眵、泪、涎、唾、屎、溺、垢、汗。2身器十二物: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3内含十二物:肝、胆、肠、胃、脾、肾、心、肺、生藏、熟藏、赤痰、白痰。此三十六物互相磨擦,逐渐转变,由幼而少,由少而壮,由壮而老,眼观不明,耳听不聪,身体战掉,发白齿脱,腰挛背伛,手颤足栗,谓之老苦。 苦苦之三爲病苦,有先世今世之别

「病苦」。病有先世与今世之别,先世行业报故得病。今世冷热风发故得病。若身体苦重,坚结疼痛,枯痹痿瘠,是地大之病相。若举身膨肿,肤肉浮满,是水大之病相。若举身洪热,骨节酸楚,呼吸困难,是火大之病相。若心悬忽恍,懊闷忘失,是风大之病相。四大不和,饮食不节,坐禅不调,鬼神得便,业报所起,皆能生病。又发病之原因有外内二种:外因者又名诱因,如空气,日光,土地,饮食等,随在可以爲诱起疾病之因。但最容易诱起病因者,莫如细菌及原虫等微生物。内因者又名素因,系身体内部具有特性,对于外因易遭侵袭,则患病甚易。病又有外病与内病之别:外病即身病,身病之苦,如头重脚轻,五脏痛楚,呻吟床席,起居不便,动輙需扶。内病即心病,心病之苦,如七情六欲,三毒缠绕,思想昏乱,精神衰颓。以上所说总名病苦。 苦苦之四爲死苦,四大离散唯业随身其苦难言

「死苦」。寿,煖,识,三者生活作用消失,生命断绝,以停止呼吸时爲准。吾人临命终时,先由地大分离,此时必觉身体之骨节四肢,初如重物下压,痛楚难言。或麻木不仁,渐失其知觉运用之功能。眼之瞳孔放大,耳之听觉渐失。视目前物,或分裂爲二爲多。或大而爲小,小而爲大,渐离渐远。耳边之声,虽近如远,或骤闻崩裂之巨声,极爲惊怖。此即地大分离之现象。次则水大分离,此时身发冷汗,或任意便溺,或闻波涛巨浪汹涌之声,此即水大分离之状。再次则火大与风大同时分离,火大与风大二者相依爲命,气息之所在,热性亦随之,气息一断,则煖热顿消,发生冷觉,或感风骤寒生,异常懔悸,火大分

离时,与气息同时消失。所谓人在命终时,出最后一口气,全身之热力消失。死之情状如是,古人云,万般带不去,惟有业随身。又云,皮包血肉骨缠筋,顚倒凡夫认作身,到死方知非是我,从前骨肉付谁人。故谓之死苦。以上所述生,老,病,死苦,合称爲苦苦。

三苦之二爲坏苦、谓五欲败坏所求不得

三苦之二爲坏苦:坏苦谓五欲败坏,所求不得也。求,取索之意,又乞助于人也。四谛论云,希望不逐,名「求不得苦」。众生有身爲苦,希求五欲以爲乐,五欲求之不得则苦。五欲:即色,声,香,味,触。新译名爲财,色,名,食,睡。财色合爲色,名爲声,食爲味,睡爲触,畧去香欲。众生以受用五欲爲乐,不知乐坏时爲苦,更不知受用五欲亦是苦。大智度论云:五欲得之,如火烧疮。五欲无益,如狗咬骨。五欲争竞,如鸟抢肉。五欲烧人,如逆风执烛。五欲害人,如践毒蛇。五欲无实,如梦所得。五欲不久,如假借必还。五欲如蜜涂刀口,舐者贪甜不知伤舌。五欲如糖衣包毒丸,食之则死。贪着五欲之人,如在狱之囚。如鹿在猎人围中。如鸟入罗网。如鱼吞钩饵。如鼠在猫爪之下。又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如蝇着热油。如飞蛾赴火。众生不知,贪求五欲,未得患不得,既得又患失。求得亦是苦,求不得更苦。故称爲求不得苦。

三苦之三爲行苦,行是无常义

三苦之三爲行苦:行者无常义,不安定也。行苦谓恩爱别离,怨憎相会,五藴炽盛诸苦也。

行苦之一爲爱别离苦 谓与所爱者离别不得见而生苦恼

「爱别离苦」。爱是贪染之意,乃十二因缘之一。别离谓与所爱者隔离分别,不得而见。佛化孙陀罗难陀入道经云。一切众生同居一处,生诸慕悦。以慕悦故,则生爱玩。爱玩久故,则爲恩义。恩义极故,伸诸语言。诸语言时,两情奔悦。犹如醉酒,中边皆眩。如是众生,正顚倒时,先世福德忽然至前,则彼众生便当离别。或缘官事而作离别。或被王命而作离别。或受父母之所发遗而作离别。或罹兵火或遇仇家之所迫持而作离别。或遭势力之所脇夺而作离别。或自生嫌而作离别。或信谗言而作离别。乃至或因一期报尽,死亡相促,长作离别。汝善思惟,一切众生,最苦离别。最难离别。最重离别。最恨离别。而以先世福德力故,终亦不得不离别时,自此一别,一切都别。汝善思惟,设使众生于先世中无有福德,则于今世终无离别。既无离别,即久顚倒。顚倒既久,便成怨嫉。可知世间众生以爱别离爲苦。如杜甫忆李白诗云,死别已吞声,生别常侧侧。又江淹别赋云,黯然魂销者,唯别而已。爱别离苦,古今如是。 行苦之二爲怨憎会苦,谓非爱共聚有苦难言

「怨憎会苦」。四谛论云,非爱共聚,名怨憎会苦。爱之反面是恨,即怨恨也。因恨而成讐,谓之怨毒。太史公云,怨毒于人实甚。佛说怨亲平等。谓怨由亲起,深交即是深仇,结契终必结怨。当时亲密相与,形影不离,如漆如胶。后来利害有关,或因语言,或因情感,或因权利,互相冲突时,则落井下石。由亲家结爲怨家者,比比皆是。既成怨家,必生讐恨。于是憎恶嫌弃,兼而有之。从此避路而行,以免相会。若不期相遇,则心中芥蒂,有苦难言。若怨恨未消,更生瞋恚。或思报复,或思寻仇。若寻仇相会,则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若心怀报复,则难逃宿债。古人云,寃寃相报何时了。故名怨憎会苦。 行苦之三爲五阴炽盛苦,五阴有十六知见之名

「五阴炽盛苦」。阴,谓荫义,如树丛之荫。譬如芭蕉树荫,中空无物。此喻乃显五阴无我之义。而注解家谓五阴爲荫覆眞性,实不合理。五阴新译名爲五蕴,蕴爲类聚义。即同类相聚也。佛将众生分爲五类,故名五蕴。五藴是生理与心理和合,假名爲人,又名我,又名众生,大智度论分爲十六知见,皆指我而言。1我,谓于五阴计我及我所。2众生,谓计五阴众共和合。3寿者,谓计一期果报长短,4命者,谓计命根连持色心。5生者,谓计我是生存者。6养育者,谓计我能养育生命。7众数者,数者类义,谓众生之类。8人,计我爲人,异于五道之名。9作者,计我身力等能有所作。10使作者,计我能役使他作。11起者。计我能起造罪福。12使起,计我能令他起造。13受者,计我当受罪福果报。14使受者,计我能令他受罪福。15知者,计我五根能知。16见者,计我眼根能见。此十六知见各有各义,俱指五藴而言,兹将五藴分说如下。

五蕴之一爲色藴即身体之物质及物态 色藴。色以质碍爲义,即身体之物质及物态。物质,谓四大生理,地界坚性,(固体)。水界湿性,(液体)。火界热性,(热体)。风界动性,(动体)。物态,谓四大生理运动之作用。即声、香、味、触、此四者谓之四微。由于四大四微之故,造出五根与五境。五根谓眼、耳、鼻、舌、身。五境谓色、声、香、味、触。五根五境共称爲有表色。有表色又分三种,1以青黄赤白等爲显色。2以长短方圆等爲形色。3以各种名字爲名色。由于五根五境又造出无表色。无表色分爲五类,1极畧色,谓将地水火风四大分析至于极微分子。2极逈色,谓将声香味触四微分子分析至于不能分,等于无有。3受所引色,谓由于心理过程感受环境所引起者,如受戒时或受记时或世人受任特别名位时所感觉之现象。4定所生色,谓由于禅定中或梦中独头意识所生起者,如梦中所见之事物,无而爲有。如定中所观察者以水爲地,以风爲火等,皆谓之定所生色。5徧计所起色,谓由于幻觉或错觉所生起者,如见满天神佛,空中楼阁等,皆爲幻觉。如见夜树以爲人,卧石以爲虎等,皆爲错觉。以上总名爲色藴。

五藴之二爲受蕴即心理过程之感觉

受藴。受以领纳爲义,即心理过程之感觉。由于外界之冷热色藴相应之飢渴等,于心理过程中,领受其某一部份,即起感觉苦乐。如冷天冒风雪远行,能生苦感。如冬夜围炉取暖,便生乐感。是谓之受藴。

五藴之三爲想藴想义爲联想 想藴。想以取像爲义,此谓爲想者,不应解作广义之思想。盖思属于行藴也。此想象又名三世共会,即联想。如照相机之仅能摄取事物之像貎。然摄取一像貎,必须此像貎能表示不同其他像貎,此即三世共会之联想也。例如何以能知青黄白黑,则前此本有如何是青的概念,现在受某一种表色,则知其与旧所记住之青的概念相应,而表示不同于其他之黄白黑,此即所谓知觉,而其所得则爲印象,故谓之想藴。

五蕴之四爲行藴、有心相应行及心不相应行 行藴。行以集起爲义,行蕴所含心理现象之大部分皆属之者,谓之心相应法,不属于心理现象,谓之心不相应法。欲概括说明,颇极不易。今依大乘百法,小乘七十五法,属于行藴者,畧述如下。

心相应行法

(一) 心所有法,又名心相应法。

1.徧行法有五,除受想二法之外,其余。

2.别境法有五。

3.善法有十一。

4.根本烦恼法有六。

5.随烦恼法有二十。

6.不定法有四。

心相应行法之徧行法虽有五种而受想二种不属行藴

徧行法有五:此五名爲徧者,谓能徧行于一切故。1触,令心及心所之触境爲性能,以思等所依爲作业。2作意,惊觉应起种种心爲性能,以引心令趣自境爲作业。3受。4想。此二法不属行藴所摄。5思,令心造作爲性能,于善恶等役心爲业。

心相应行法之别境法有五种 别境法有五:此五名别境者,谓于决定曾经习于所观等境,各缘不同故。 1欲,于所乐境希望爲性,以勤依爲业。2解,于决定境印持爲性,以不可引转爲业。3念,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爲性,以定依爲业。4定,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爲性,以智依爲业。5慧,于所观境拣择爲性,以断疑爲业。

心相应行法之善法有十一种

善法有十一:1信。2进。3惭。4愧。5无贪。6无瞋。7无痴。8轻安。9不放逸。10舍。11不害。若相反而言,则名十一徧使。徧使乃恶法,谓普徧使而爲恶也。

心相应行法之烦恼法有六种 烦恼法有六:此是根本烦恼法,若将恶见分开爲五利使,则成十使,即集谛之五利使及五钝使。1贪,于有有具贪着爲性,能障无贪,以生苦爲业。2瞋,于苦苦具憎恚爲性,能障无瞋,以不安隐性恶行所依爲业。3痴,于诸事理迷暗爲性,能障无痴,以一切杂染所依爲业。亦名爲无明。4慢,恃己于他高举爲性,能障不慢,以生苦爲业。5疑,于诸谛之理犹豫爲性,能障不疑善品爲业。6恶见,于诸谛之理顚倒推度染慧爲性,能障善见生苦爲业。亦名不正见,又名恶见。

心相应行法之随烦恼法有二十种 随烦恼法有二十:此中分小随烦恼各别起故共十种。中随烦恼徧不善故共二种。大随烦恼徧染心故共八种。小随烦恼者,1忿,2恨,3恼,4覆,5诳,6謟,7憍,8害,9嫉,10悭。中随烦恼者,1无惭,2无愧。大随烦恼者,1不信,2懈怠,3放逸,4昏沉,5掉举,6失念,7不正知,8散乱。

心相应行法之不定法有四种

不定法有四:1悔,谓所作恶业,以追悔爲性,障止爲业。2眠,谓令身不自在,以味畧爲性,障观爲业。3寻,4伺,谓令心怱遽,于意言境,寻(粗)伺(细)转爲性,以安不安住之身心分位所依爲业。

心不相应行法有二十四种

(二)心不相应行法有二十四。言不相应行法者,谓非能与心所爲缘,不与心相应。又无质碍故,不与色相应。有生灭故,不与无爲法相应。但依心法心所法及色法,分位差别假立其名耳。1得,谓于诸法成就不失故。2命根,谓业识种子,连持色心故。3众同分,谓如人与人其类相等故。4异生性,谓未得圣性,趣类差别故。5无想定,谓唯灭第六意识,不常行于心及心所。6灭尽定,谓兼灭染汚之心行及心所。7无想报,谓在欲界修无想定,得生无想天之报。8名身,谓名爲能诠,名身及所诠别名。9句身,谓句诠差别,句身诠别句。10文身,谓文字即是字,爲上名身句身所依。11生,谓先无今有。12住,谓有位暂停。13老,谓住别前后,又衰变爲老。14无常,谓今有后无,即死之异名。15流转,谓因果不断,前后相续。16定异,谓善恶因果,互相差别。17相应,谓因果事业,和合而起。18势速,谓游飞运奔等皆此所摄。19次第,谓尊卑上下等皆此所摄。20时,谓过去现在未来年月

日时等。21方,谓十方上下六合四极等。22数,谓一十百千至不可转等。23和合性,谓于诸法不相乖反。24不和合性,谓于诸法相乖反。 行藴内容复杂论理精密

看上所说,可以见出行藴内容如何复杂了。大抵佛家对于心理分析,异常努力,愈析愈精,遂把行藴研究得如此绵密。内省观察之深刻,论理上施设之精密,极有份量。以上所说爲行藴。

五藴之五爲识蕴乃能认识之自体相

识藴。识以了别爲义,乃能认识之自体相。上文行蕴所列之色法,心所法,心不相应行法,都是所认识的。识即是心法,乃能认识的。色、受、想、行、四藴及眼、耳、鼻、舌、身,五种识,都是心理过程上之客观,唯有第六意识是心理作用之主观。

六根与六尘相遇爲缘方能生识

吾人之认识从何而来耶?佛经有云,『眼色爲缘,生于眼识』。其意谓眼根与外界的色尘相遇爲缘,方能发生所谓眼之认识。省畧而说,便是「根尘生识」。(眼耳鼻舌身意名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名六尘。)眼根与色尘,吾人可以想象他独立存在。至于能认识色尘之眼识,一定要眼根与色尘起了交涉时方能发生。但了别分析色尘的见相,并不是眼根与眼识的功能。

了别分析色尘之见相者爲意识 了别分析一定要第六意识。意识系随前眼耳鼻舌身五识而发生的。意识是心理活动的统一状态。意识的特别任务,一方面眼根不接触之色尘,专靠意识来了别他。一方面前五识所认识之五根相接触之五境,亦是靠意识来整理他及保持他。此是意识之总揽任务。

意识可分三面说,即心意识以集起故名心以思量故名意以了

别故名识

旧译未将识分析定名,所以或名爲心,或名爲意,其实所指只是一物。后

来新译把意识内容剖析精细,心、意、识,三者同一体而异名,体虽是一,而训词等义类有异。以集起故名心。以思量故名意。以了别故名识。意识本身有两种状态,(一)念念生灭。(二)次第相续。此两种状态,本是一体之两面。念念生灭心之刹那不停新陈代谢,据粗心的哲学家看来,很容易看出他无常不实。所以公认他是心理所研究的对象,就给他以「意识之流」(哲学家倍根等学说),或其他名目。至于次第相续心的陆续变化很微细而不易察觉,表面上好似是经常存在的,而且他又能贮蓄过去的经验令他再现,很像总持我身心一个主宰。似是能有一切及能知一切的主人翁。所以一般人的常识乃至一部分哲学家,多数起「我思故我存」(怀疑派即穷理派笛卡儿之学说)等妄见。认这个

爲自我,其实不过五藴中之一藴。他是次第相续心的集合体。他能将刹那生灭心所积经验执持保藏,因执藏且相续故,常人把他构成自我的观念,其实他与眼耳鼻舌身意六种识相依爲缘,并不能单独存在。所以佛家将他和诸识通爲一聚,名爲识藴。

世俗执五蕴爲我其实五藴皆空 佛说五藴,不外破除我相。因爲通常人都妄执五藴爲我,其实五藴本是心理活动过程中由粗入细的五种记号。通常人不察,往往误认他全部或一部是我。最幼稚的思想以爲躯売中住有个灵魂,印度外道称爲神我。中国和尚尼姑称爲大我,又称爲本来面目,主人翁,本来人等种种名目。道士称爲元神出窍。基督教称爲圣灵复活。都属此类。就佛法看来,不过色藴所摄之无表色。无非五藴中之一种事实,认这种色相爲我,是最大错误的。

常人由认五藴爲我而生我见我爱我痴我慢等病害而引起种种烦恼故佛言五藴炽盛苦

通常人不明白五藴皆空的道理,认五藴相续状态爲我,于是生出我见,因我见便有我所。由此生起我爱,我痴,我慢的结果。成爲五藴炽盛,或称五阴炽盛。不惟伤害人,而且令自己生无限苦恼。如家庭上之父子不和。夫妻反目。兄弟伤残。婆媳纷争。在处世上之朋友绝交。在社会上之阶级斗争。在国际上之世界大战等等。闹到内界精神生活不能统一,长在交战混乱之状态中。皆由我见固执所引起种种苦恼。故名五阴炽盛苦。

(乙) 集 谛 若心与结业相应则未来必招聚生死之苦,知此理爲实故名集

集,梵语三牟提耶,又云弥祢,译云集。集是苦之因,苦是集之果。若心与结业相应,未来定能招聚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等,故名爲集。集谛,即见惑五利使与思惑五钝使是也。

集起于见惑及思惑,见惑即所知障

见惑。又名理障,又名所知障,又称爲五利使。共有五见。一、身见。二、边见。三、邪见。四、见取。五、戒取。此五见由迷于四谛之正理而起,爲惑性之敏锐者,故名利使。利,谓动念即生,造次恒有。又利者速也,徧也。使,谓驱役心识流转三界,轮廻六道,即心爲所使也。兹将五见分说如下。 见惑有五,其一爲身见谓执我及我所有六十二种

一、身见。谓执我及我所。即六十二种身见也。依大般若经佛母品解释六十二见,将五藴分开,各有所计。先计色藴在过去中有四句。1计色爲常。2

计色爲无常。3计色爲常无常。4计色爲非常非无常。其他受想行识四藴亦然。合计五藴过去共有二十句。又计色藴在现在中有四句。1计色爲有边。2计色爲无边。3计色爲有边无边。4计色爲非有边非无边。其他受想行识四藴亦然。合计五藴现在共有二十句。又计色藴在未来中有四句。1计色爲如去。2计色爲不如去。3计色爲如去不如去。4计色爲非如去非不如去。其他受想行识四藴亦然。合计五藴未来共有二十句。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有六十句。于此加根本二见之身,神。或称断,常。共爲六十二见。外道所计身,即色身。计神,即神我。或称眞我,大我等。总名之爲执我见及执我所见。如计身大我小,我在身中。我大身小,身在我中。又如即身是我,离身是我等。皆称爲身见。

见惑之二爲边见即断见

二、边见。即断见。于六十二见中之有边无边等执,此计有因而无果及无因而有果也。

见惑之三爲邪见即常见

三、邪见。即常见。于六十二见中之计常无常等执,此计自然既无因又无果也。

见惑之四爲见取,即执邪见中之非因计因非果计果 四、见取。即执取邪见中之非因计因,非果计果。如中国佛教宗派之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是非因计因。如即心是佛,即身成佛,见性成佛等皆是非果计果。

见惑之五爲戒取执着持戒能起罪业 五戒取。如外道之执着持戒。中国佛教徒之受戒持戒等皆可谓之戒取。他们见得有戒可受,有戒可持。见有持戒人生欢喜,见不持戒人生轻慢。由欢喜生贪爱,由轻慢生瞋恼。因戒而起罪业因缘,故名戒取。

五见有共通性

此五见有共通性。一起一切起,一修一切修,一断一切断。又谓之顿修,顿断,顿证。故总称见惑。

思惑即烦恼障又名五钝使 思惑。又名事障,又名烦恼障,又称爲五钝使。一、贪使。二、瞋使。三、痴使。四、慢使。五、疑使。此五钝使不恒有故,由于利使所生。钝者迟缓而凝滞,渐积渐成。

五钝使之一爲贪使有三种六种之贪着

一、贪使。贪乃爱之根本,深入乐著名爲贪。能贪之人有二种。一者有力而贪,二者无力而贪。所贪之境有三种。1外贪欲,谓男子缘于女色,女子缘于男色。2内外贪欲。谓外缘男女身相,复缘内身形貎。3徧一切处贪欲。谓众生处处贪着。又大智度论称贪有六种。1贪着色。谓若赤,若白,若黄,若黑。2贪着形容。谓细肤纤指,修目高眉。3贪着威仪进止。谓坐起行住,礼拜俯仰,扬眉顿,亲近抚摩。4贪着言语。谓软声美语,应承意旨。5贪着细滑。谓柔肤软肌,热时身凉,寒时体温。6贪着人相。谓若男,若女,若老,若少等。

贪有大小胜劣之差别

贪又有大小胜劣各种差别。若世人对于生存活命,得少爲足,不敢强求,守份安命,谓之小贪。若对于财色名食睡之五欲,贪得无厌。如管子云: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海之下,无所不入。商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继日,千里不远,利在前也。渔人入海,海水百仞,冲波流进,宿夜不出,利在水也。乃至窃国窃位,欺世盗名,是谓大贪。如贪求五欲,以自娱乐,是谓劣贪。如贪求清高逸雅,贪求成仙,贪求作佛,是谓胜贪。

五钝使之二爲瞋使,即怒恨有三种,一、非理瞋,二、顺理瞋,三、诤讼瞋

二、瞋使。又名瞋恚,即怒恨也。瞋有三种,1非理瞋。谓他人不来恼己,而自生瞋。2顺理瞋。谓外人来恼己而生瞋,或遇风云雨雷水火盗贼饥饿兵燹等外境而生瞋。3诤讼瞋。谓着己之法爲是,而以他言爲非。即坚执个人主观成见,反对别人善策,不能集思广益。如愤世嫉俗,玩世不恭,佯狂度日,不合作等。皆是瞋使。

五钝使之三爲痴使,即无明,有三种,一、计断计常,二、计有计无,三、计有世性

三痴使。一名无明,又名顚倒见,又名执着。谓昧于事理而成迷执也。五利使之五种恶见皆属痴之范围。痴有三种。1计断计常。谓过去现在未来诸法,推寻之有灭耶,有不灭耶?若有灭则爲断。若不灭则爲常。2计有计无。谓我及五藴等,是有耶,是无耶?如是乃至非有非无耶,亦有亦无耶?3计有世性。谓由有最初的元素微尘而积成实法,故有地水火风等四大。有四大和合故有众生世间及器世间。

无明有根本无明与枝末无明之别

无明又有根本无明与枝末无明之别。根本无明者,如见山执爲山,见水执爲水。其实不知山是由微尘坭团水份等积聚而成,实无山之自体。不知水是由轻气痒气冷缩而成,实无水之自体。此根本无明乃一切众生所共有,虽有学问,有知识,有道德文章,能著书立说,皆不能脱。至于枝末无明,如见绳以爲蛇,

见夜树以爲人,见卧石以爲虎等。世人所谓无知识者,即属此类。可见痴之份量极重,痴即惑,惑能起业,能作业,能生种种烦恼,能受种种恶报苦报。

五钝使之四爲慢使有二种,一、世间慢,二、佛徒四众弟子慢

四、僈使。谓恃己凌他,令心高举。此慢使由我见及我痴而成我慢。慢使有二种:1世间慢。如上说苦谛中之五阴炽盛,执着我见而成。2佛徒四众弟子慢,即增上慢。此辈自以爲能见道,能修道,能证道。令心高举而轻慢于人。

俱舍论分慢爲七种 又俱舍论将慢分爲七种。1慢。谓于劣而谓己胜,于等而谓己等者。2过慢。谓于等而谓己胜,于胜而谓己等者。3慢过慢。谓于他胜中而谓己更胜者。4我慢。谓执有我,执有我所有,而使心高气傲者。5增上慢。未证得圣道而谓己证得者。6卑慢。谓于他多分胜中而谓己少分劣者。7邪慢。谓成就恶行,恃恶凌人者。

五钝使之五爲疑使有二种一者疑事二者疑理

五、疑使。法界次第云,痴心求理,犹豫不决,名之爲疑。谓于诸谛理犹豫不决之心也。疑使者,谓爲疑惑所驱使,而流转于三界。于诸谛理,心无决定,谓之疑见。由疑诸谛理,作诸妄业,爲三界所系缚,不能出离,谓之疑结。由于疑惑之情,盖覆心识,使不能彻见谛理,谓之疑盖。大乘义章云。疑有二种:一者疑事,二者疑理。疑事即疑似,如夜观树疑爲是人爲非人等。疑理即欵问,谓疑诸谛理,即因缘生法无常性空之理,由于疑惑故而不能决定者。

五钝使各自独立 此五钝使各自独立,渐渐积成。必须要渐除,渐修,渐断,渐证。故总称爲思惑。

见惑与思惑使人起烦恼受苦报

见惑与思惑,即五利使与五钝使。能使人起烦恼,能使人作业,能使人受苦报。

(丙) 灭 谛

灭谛有四相谓尽止妙出 灭,梵语尼楼陀,译云灭。灭谛爲可证性。灭以灭无爲义。结业既尽,则无生死之患累,故名爲灭。灭谛有四相:谓尽、止、妙、出。尽者尽灭有过,止者寂止恼患,妙者舍远麤碍,出者出离纒缚。谓灭除世间苦因苦果,即是断集谛与尽苦谛。证出世间乐果,得自在湼槃之乐。

灭谛之阶段分五位 灭谛的段有五位。一、资粮位。二、加行位。三、见道位。四、修道位。

五、无学位。

资粮位谓以善根功德资助修行 一、资粮位。此位分三种,(一)五停心。(二)别相念。(三)总相念。资者资助,粮爲粮食。如人远行,必储粮食以资养其身。修行人欲证圣果,亦应以善根功德之粮以资助修行也。

资粮位有三种其一爲五停心 (一)五停心。1多贪者修不净观。2多瞋者修慈悲观。3多痴者修因缘观。4心多散乱者修数息观。5业障重者修念佛观。五停心观是五种能治心病之方法,是五种停息心之作用,不令生诸苦恼。虽未证圣果,已先得证果之资粮。

五停心之一爲不净观 1多贪者修不净观。不净观者,谓观察所贪之女色男色。眼生眵泪,鼻出液涕,口吐痰涎,耳生结聍,发积尘垢,毛生汗臭,齿染汚痕,小肠小遗,大肠大遗,若观察成熟,虽如西施之美女与如潘安之美男在前,自然停息贪念。其他所贪之物质,皆是四大及四大种所造成,俱不净的。则所有宫室器具衣服饮食等等,不生爱恋,皆自然停息贪念也。

五停心之二爲慈悲观

2多瞋者修慈悲观。慈悲观者,谓观察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受苦者多,受乐者少,烦恼者多,欢喜者少。修行之人应当拔其苦而与其乐。又岂可瞋恨之而增共苦恼。无论众生如何将自己逼害,侮辱,骂詈,毁谤。皆能逆来顺受,处之泰然,不生一念怨恨之心。更要感谢他将自己试验有否瞋恨。佛家有云:「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儒家有言,「小不忍则乱大谋」。三毒之中、瞋毒最重。瞋心一起,全失理智。乃至发狂,杀人,放火,破坏一切。种种不善,皆由瞋心起恶所造成。故用慈悲观以停息瞋恨心。

不净观与慈悲观不可混用

不净观与慈悲观二者不能混用。各有适宜。若混乱而用,不特无益,反爲有害。若以不净观对治多瞋,则反爲增加瞋恚。若以慈悲观对治多贪,则反爲增加贪欲。不可不知。

五停心之三爲因缘观 3愚痴者修因缘观。因缘观者,谓世人愚痴,不明眞理。所谓愚痴者,并

不是指如牛羊等无知爲愚痴。乃是指世间有学问者,以世智辨聪故,不明了因缘生法之眞理。执有,执空,执断,执常,或执有因而无果,或执无因而有果,或执先因后有果,或执先果后有因,或执因与果相同,或执因与果各异。爲破此等愚痴故说因缘观。因缘之理如中论偈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不自生谓诸法不能自生自,必须假众因缘。他亦不能生自,他若成自,则无他之存在,故说不从他生,不共生谓自与他共合亦不能生自,不无因谓若无因缘之条件,则无法可生。故整个法皆以因缘爲出发点。既以众因缘和合而生法,则无法之自体性,故说缘生性空以治愚痴邪见。

五停心之四爲数息观 4心多散乱者修数息观。数息观者,谓众生妄想太多。或想过去,或想现在,或想未来。心多散乱而不能集中精神,不能安定,故用数息之法而对治之。数息谓将呼吸之出入鼻息细心而数。由一至十,由十至百,数之中断,则从头再数,令心不驰散,不外鹜。此是以毒攻毒对治散乱之法。

五停心之五爲念佛观 5业障重者修念佛观。念佛观者,谓业障重之人,即所知障及烦恼障皆重。由于见惑思惑故全无理智,故以念佛对治之,令其业障消除。念佛这个名词,切不可误解作爲称念佛陀之名号。念佛名号乃是念文字,文字与佛陀实际无关,念文字不能作爲念佛。念佛乃是念佛的智慧功德因缘,佛所成就之一切智,一切种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此是佛果。智之内容是菩萨所行道,此是佛因,吾人明了佛陀之因果而念之,便是眞念佛,能消除业障也。

资粮位之二爲别想念 (二)别相念。别者分别而念也。谓念身不净,念受是苦,念心无常,念法无我。此即八正道中之四念处。五停心观属粗境,四念处爲细相。请看下章道谛详释。

资粮位之三爲总相念

(二)总相念。总者谓观身不净,乃至观受观心观法皆不净。观受是苦,乃至观身观心观法皆是苦。观心无常,乃至观身观受观法皆无常。观法无我,乃至观身观受观心皆无我。此观成时,即已成就证果之资粮矣。以上别想念与总相念唯观欲界苦谛而伏烦恼惑。

加行位有四,煖、顶、忍、世第一

二、加行位。加行有四位,(一)煖位。(二)顶位。(三)忍位。(四)世第一位。

煖位谓专观四谛十六行相之位此十六相之法如火能烧见惑

之薪故名煖位

(一)煖位,即煖法,爲见道四加行之第一位。既经明了别相总相之四念处,而自此专观四谛十六行相之位也。十六行相者,即八忍八智之十六心。1苦法智忍。谓断欲界苦谛下见惑之智也。2苦法智。断苦惑已,而正证理之智也。3集法智忍。谓断欲界集谛下见惑之智也。4集法智。断集惑已,而正证理之智也。5灭法智忍。谓断欲界灭谛下见惑之智也。6灭法智。断灭惑已,而正证理之智也。7道法智忍。谓断欲界道谛下见惑之智也。8道法智。断道惑已,而正证理之智也。9苦类智忍。谓断色界无色界苦谛下见惑之智也。10苦类智。断苦惑已,而正证理之智也。11集类智忍。谓断色界无色界集谛下见惑之智也。12集类智。断集惑已,而正证理之智也。13灭类智忍。谓断色界无色界灭谛下见惑之智也。14灭类智。断灭惑已,而正证理之智也。15道类智忍。谓断色界无色界道谛下见惑之智也。16道类智。断道惑已,而正证理之智也。此十六心中前十五心爲见道,最后道类智之一心摄于修道。此十六行相之法如煖,圣谛之道如火,能烧见惑之薪。圣火如前说之十六行相,故名煖位。

加行位之二爲顶位 (二)顶位。顶者谓观欲界四谛修十六行相,转更明朗。四加行又名四善根。煖法顶法二者爲动善,忍法世第一法二者爲不动善。顶法是动善根中之最极,犹如人之顶,故名顶法。或由此进至如山之顶,说名爲顶,故曰顶位。 加行位之三爲忍位

(三)忍位。忍者谓心住于眞理而不动也。四善根中之第三位,于四谛之理忍可决定而不动之智,谓之忍法。由于顶法善根渐次增长,至成满时有善根生,名爲忍法。于四谛理能忍可中以此忍法爲最胜,故名忍位。此位有下中上之别。下忍者谓徧观八谛修三十二行。八谛,谓观欲界四谛,观色界无色界四谛,共爲八谛。三十二行,谓欲界之十六行观与色界无色界之十六行观,合爲三十二行。苦谛修苦行,因行,无常行,无我行。集谛修集行,因行,缘行,生行。灭谛修灭行,尽行,妙行,离行。道谛修道行,正行,迹行,乘行,上说俱名下忍。中忍者谓渐灭集谛之缘行,乃至一行二剎那在。上忍者谓唯观欲界苦,于一行二剎那中,前一剎那尽。此下中上三忍成时,总名忍位。

加行位之四爲世第一位

(四)世第一位。此位于一行二剎那中,后一剎那尽。伏除分别烦恼。是爲有漏智之最极,世俗法中之第一。以有漏故名爲世间,以最胜故名爲第一。此有漏法徧于世间中最胜,故名世第一位。

三资粮四加行共称七贤位

以上三资粮,四加行,共称爲七贤位。以未出世间,未证圣果,故名爲贤。 见道位即须陀洹向于初果 三、见道位。须陀洹向。梵语须陀洹,旧译入流,又译逆流,新译预流。此位爲向于须陀洹果之因位,即初果向。是爲断见道十五心间三界见惑之位。入流预流者,谓去凡夫而初入圣道之法流也。逆流者,谓逆生死之瀑流而入圣位也。

须陀洹果断尽三界见惑不入六尘

须陀洹果。即初果位,由向至果也。此果断尽三界见惑,不入色声香味触法。不入二字之意义,并非与六尘隔断,谓眼虽见色,耳虽闻声,而不爲色声所惑,故曰不入。此果以七次生天上七次来人间方证阿罗汉。七次之义,不限定生死年月岁数,系指经过七个阶段而言。由初果向至初果,谓之见道位。又谓之通达位。

修道位之斯陀含向即向于二果 四、修道位。此位括二果三果而言。斯陀含向。梵语斯陀含,译云一往来。此位爲断欲界九品思惑中之前六品,即二果向,谓向于二果也。

斯陀含果即二果 斯陀含果。即二果位,谓既断欲界九品思惑中之前六品,其余后三品之思惑,尚当于欲界之人间与天界受生一度,方证阿罗汉。故曰一往来。一往来者故一度往来人间天界之意也。

阿那含向,即向于三果 阿那含向。梵语阿那含,译云不来,又云不还。此位爲断欲界九品思惑中之后三品,即三果向,谓向于三果也。

阿那含果即三果

阿那含果。即三果位,此位断尽欲界思惑后三品之残余,不再还来欲界受生。尔后受生,则必爲色界与无色界。色界在第四禅天之五种不还天中住。无色界在四空定中住。

以上二果三果通名爲修道位 二果三果通名爲修道位,又名修习位。由初果向至三果皆名有学位,或称学无学人。或称学人。学无学者谓学于无学也。

无学位爲断色界无色界一切思惑

五、无学位。阿罗汉向,梵语阿罗汉,译云不生,又云无学,又云应眞,又云杀贼。此位爲断色界无色界一切思惑。向者向于四果也。

阿罗汉果即四果

阿罗汉果。即四果位。又谓之证道位。不生者,谓其不受生死,不再来生三界。无明烦恼种子不复生长。无学者,谓其所学之四谛理已尽,所修行之四谛法已办。应眞者,谓其应受人天三界眞实供养,堪作人天三界福田。杀贼者,谓其杀尽生死烦恼贼,即断尽三界之见思二惑也。此位爲声闻乘之极果。三界见思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得有三明,六通,四禅,八定,九次第定,三三昧,八解脱,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等种种自在受用。证有余湼槃,无余湼槃,种种解脱。

(丁) 道 谛 道谛爲可修性有二种一爲正道二爲助道正助相扶能通湼槃 道,梵语末伽,或云槃那,译云道。道是可修性。灭谛是果,道谛是因,欲证灭谛,必先知苦,既知苦果,当知苦因,苦因是集谛,必须断集,云何断集,必须修道也。法界次第云,道以能通爲义。道有二种,一、正道。二、助道法。正道谓实观三十七道品,三解脱门,缘于谛理依慧修行,名爲正道。助道法者谓得解观中种种诸对治法,及诸禅定,皆是助道。此正道及助道法二者相扶,能通湼槃,故名爲道。若以药病作譬喻,则苦谛是病状,集谛是病源,灭谛是服药后病愈之可乐,道谛则诊断处方服药也。佛说此四谛法,基本是爲一切众生治病,传授治病之方法,令众生能自医,又治医他人,病前先能预防,病后又能疗养,病中自能对治。此乃原始佛教之修行方法也。

正道及助道分七科共三十七道品约爲戒定慧三学 正道及助道法分爲七科。(一)四念处。(二)四正勤。(三)四如意足。(四)五根。(五)五力。(六)七觉分。(七)八正道。共爲三十七道品。约爲戒定慧三学。

四念处谓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一)四念处。又名四念住。小乘修行人于五停心观之后,所修四处之别相念与总相念是也。先依五停心以止修行人之乱心,又依四念处以发修行人之观慧。在戒定慧三学中属慧学。在八正道中属正见。1观身不净。2观受是苦。3观心无常。4观法无我。一切凡夫未得智慧,起四种邪行顚倒见。于不净中起常见。于苦法中起乐见。于无常中起常见。于无我中起我见。佛爲破此四种顚倒邪见,故说是四念处。

观身不净其不净相有五 1观身不净。修行者观身五种不净相。一者生处不净。二者种子不净。三者自性不净。四者自相不净。五者究竟不净。

观身不净之一爲生处不净 生处不净者,谓头足腹脊胁肋诸不净物和合故名爲女身。内有生藏熟藏,屎尿不净。外有烦恼业因缘风,吹业识种子令入生熟二藏中间,(即胎盘子宫),若九月若十月如在屎坑中。是名生处不净。

观身不净之二爲种子不净 种子不净者,谓父母以妄想邪忆念风,吹婬欲火。故肉髓膏流,热变爲精,以宿行因缘,业识种子在赤(卵巢)白(精虫)精中住,是名身种,故曰种子不净。 观身不净之三爲自性不净

自性不净者,谓从足至顶,四边薄皮,其中所有不净充满。饰以衣服澡浴华香。食以上馔众味肴膳。经宿之间,皆爲不净。假令衣以珍贵之衣,食以上味之食,以身性故亦爲不净。是名自性不净。

观身不净之四爲自相不净 自相不净者,谓是身九孔常流不净。眼流眵泪,耳出结聍,鼻洟中流,口中涎吐,厕道出屎,水道山尿,及诸毛孔汗流不净。是名自相不净。

观身不净之五爲究竟不净 究竟不净者,谓是身若投火则爲灰。若虫食则爲屎。在地则腐坏爲土。在水则胮胀烂坏,或爲水虫所食。一切死尸中,人身最不净。人之初死,辞诀言语,出息不反,奄忽已死。室家惊恸,号哭呼天,言语方尔,气灭身冷,无所觉识。色变青瘀,尸身发胀,尸体变坏,血水涂流,皮肉腐烂,筋骨离散,骨节分离。若爲火烧,则腹破眼出,皮色焦黑,须臾之间,变爲灰烬。是身生时死时,所近身物,所安身处,皆爲不净。如香美净水,随百川流,既入大海,变爲咸苦。身所食噉种种美味,好色好香,细滑上馔,入腹海中变成不净。是身如是,从生至死,通常不净,甚可患厌,故曰究竟不净。

观身无常,苦,空,无我 修行者思惟是身虽复不净,若少有常者犹有可言,又复无常。虽然不净无常,而有少乐者犹有可慰,而实是苦。是身是众苦生处,如水从地生,风从空出,火因木有。是身如是内外诸苦,皆从身出,内苦名老病死等,外苦名刀杖寒热飢渴等。由有此身,故有此苦。愚人以随意五欲,谓之爲乐。圣人知受五

欲是苦。凡夫以止大苦故,以五欲小苦爲乐。譬如应死之人,得刑罚代命,则甚大欢喜。刑罚实是苦,以代替死故,谓之爲乐。愚人又以新苦爲乐,旧苦爲苦。如初坐时乐,久则生苦。初行初立初卧亦乐,久亦爲苦。屈伸俯仰视眴喘息,苦事随身。从初受胎出生至死,无有乐时。又有人以受婬欲做爱爲乐,不知婬病重故,求外女色,得之愈多,患至愈重。如患疥病,向火指灸,当时小乐,大痛转深。如是小乐,亦是病因缘而有,非是实乐。如是等种种因缘,知身爲苦相苦因。知身但是不净无常苦物,不得已而养育之。譬如父母生子,子复弊暴,以从己生故,要当养育而教之。身实无我,不自在故。如病风之人不能俯仰去来,如病咽塞者不能语言。以是故知身不自在。思惟是身如是不净,无常,苦,空,无我,有如是等无量过恶。如是等种种观身,是名身念处。 观受是苦其受有三

2观受是苦。修行者得是身念处观已,复思惟众生以何因缘而贪着其身,因有乐可受故。此乐受从内六根与外六尘和合生六种识,由六种识中生三种受。1苦受。2乐受。3不苦不乐受。乐受是一切众生所欲望。苦受则一切众生所不欲。不苦不乐受则一切众生不取不弃,淡然置之。若以智慧观此乐受,但有众苦,无实乐也。一切世间乐受皆从顚倒生,无有实者。世间人顚倒求乐受,如人入海遭恶风,海浪崛起遭沉没。如入军阵遭恶战。如入险路阻恶山。如高贵尊者爲色欲故,屈身以事小人。如是等种种大苦事,皆爲贪着乐受故。由此可知,乐受能生种种苦。如一斗蜜,投之大海则失气味。以一切乐受皆无常故,譬如羊近于虎,虽得美好水草而不能肥。如是种种因缘,观世间乐受是苦而不生贪着。观苦受如毒箭而不生恚。观不苦不乐受中而不生愚痴。是名受念处。

观心无常谓是心念念不停一念不得安住如幻不实 3观心无常。常是常住不变义。修行者思惟以乐贪身,谁受是乐者。思惟己,知乐从心受。众生心狂顚倒而受此乐。当观是心无常生灭相,一念不得安住,人以顚倒故谓得受乐。初受乐时心即转变,乐生时心又转变,各各心皆不相及,如何谓之受乐。过去心已灭故不能受乐。未来心未生故亦不受乐。现在心一念速疾故不觉受乐。实无受乐者。但世俗法以诸心相续故,谓爲一相受乐,其实不然。一切有爲法生住灭无常故,如佛所说,凡夫或时知身无常,而不能知心无常。若凡夫言身有常,已不合理。若以心爲常,更是大惑。是心日月时刻,须臾过去,生灭各异,念念不停,是心如幻,实不可得。如是种种因缘故,知心无常。是名心念处。

观法无我谓一切法无自性,故无我 4观法无我。我是主宰义,印度称神我,中国称爲大我。修行者思惟是心属谁,谁使是心。如是观已,不见有主。一切法因缘和合故不自在,不自在故

无自性,无自性无故我。若无我,谁当使是心。兹引大智度论问答二则如下。

问曰,应有我。何以故,心能使身,亦应有我能使心。譬如国主使将,将使兵。如是应有我使心,有心使身。爲受五欲乐故,各各法皆有我心故,知实有我。若但有身心顚倒故计我者,何不于他身中计我,以是故知各各法中皆有我。

答曰,如汝所言,若心使身,有我使心。如此则应更有使我者。若更有使我者,则是无穷。又若更有使我者,则有两个神我。一者使我,二者使心。其实不然。若说更无使我,但有我使心便是。以此论断,亦应说但心自能使身。若汝说以心即是神我,然则除心,则神我不可得。若不可得,则云何能使心。若神我有可得,则心有何用。以是故知但心是识相,自能使身,不必有神我也。如火能烧物,不假于人焉。

问曰,火虽有烧力,非人不用。心虽有识相,非神我不能使。 答曰,一切诸法,以有相故谓之有。是神我无相故不可得,云何说有。汝虽以气息出入苦乐等爲神我相,此事非也。当知出入息等是身相。受苦乐等是心相。云何以身心相爲神我耶?又谓火待人烧,其实不然。火自能烧,不必待人,世人以称名故说爲人烧而已。又复汝言各各法有我心故,知实有我。若但有身心,便将身心顚倒作爲我者,何以不得他人之身心作我。如是种种推求,若色相,若无色相,若常,若无常,若有边,若无边,若有去者,若无去者,若自在者,若不自在者,若五藴中,若五蕴外,如是等推求我相皆不可得。观五藴诸法和合因缘生,无有实法是我。是名法念处。

四正勤有二、一者性正勤,二者共正勤

(二)四正勤。又名四意断,四正断,四正胜。法界次第中之下云,1对已生之恶爲除断而勤精进,犹如除毒蛇。2对未生之恶更爲使不生而勤精进,如预防流水。3对未生之善令生而勤精进,如灌溉栽种甘果。4对已生之善爲使增长而勤精进,如钻木出火。正勤是精进之初门,一心精进行此四法,故名四正勤。能断懈怠名四正断。于策励身语意中此爲最胜,故名四正胜。意中决定而断行之,故名四意断。四正勤有二种,一者性正勤。二者共正勤。性正勤者爲道故四种精进,止息二种不善法,集二种善法。于四念处观时,若有懈怠心及五盖等诸烦恼覆心,与信进念定慧五种善根不相应时,对于不善法若已生当爲断。于不善法若未生不令生而勤精进。又对于信等五种善根若未生当爲生。于五种善根若已生当爲增长而勤精进。精进法于四念处爲主要部份,故名正勤。四种精进心勇敢发动畏错误故名正勤。行道行于正法畏堕邪法故名正道。性正勤者谓四种精进性。共正勤者谓四种精进各皆爲首要。

四如意足谓欲如意足精进如意足念如意足慧如意足 (三)四如意足。又名四神足。四如意定。前四念处中修正见智慧。次正勤中修精进。精进智慧增多,则定力小弱。今得四种定以摄心,使定慧均等,所愿皆得,故名如意足。如意者谓如愿以偿。又名神足者,谓能引发神通广故。爲六通中之身如意通。又总名六通者,是由定所生之果。足者是所依之义,如身依足而立。又六通等之如意,依此四种定而起,故名定爲足。俱舍光记云,此四如意足依四加行而立名。1欲如意足。欲者愿也。即善根之类,不能作爲五欲之欲而解释。欲于加行位起此定,依欲之力,故定引发而起。2精进如意足,于加行位勤修此定,依勤之力,故定引发而起。3念如意足。于加行位一心尊住,依念之力,故定引发而起。4慧如意足。于加行位观察谛理,依观察之力,故定引发而起。加行位中虽有多法,而此四法资益最胜。又行四正勤时,心小散故以定摄心。故名如意足。譬如美食,盐少无味,落足盐则味足如意。又如人有两足,复得好车马,随意之所至。故名如意足。

五根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四)五根。根者能生之义。事物之本源曰根。1信根。谓修行者既得四如意定,于诸谛理信忍乐欲,能信正道及助道善法,是名信根。2精进根。谓信诸法故倍策精进,行正道及助道法时,勤求不息,是名精进根。3念根。谓于正道及助道法,忆念不忘,更无他念,是名念根。4定根。谓摄心正道及助道法,相应一心,念念不散,是名定根。5慧根。谓谛观审察决择分明,爲正道及助道法,观四谛无常等十六观行,是名慧根。

五力谓信根增长精进根增长念根增长定根增长慧根增长 (五)五力。力者是五根增长之効能,不爲烦恼所坏,是名爲力。1信根增长,能破诸邪信疑障者曰信力。2精进根增长,能破身心懈怠者曰精进力。3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昏忘者曰念力。4定根增长,能破诸散乱妄想者曰定力。5慧根增长,能破三界愚迷诸惑日慧力。是五根五力,在修行中心数法所摄。若依此五根五力,必随正定。若无此五根五力,必坠邪定。

七觉分谓念法觉择法觉精进法觉喜法觉轻安法觉定法觉舍法觉

(六)七觉分。又名七觉支。又名七菩提分。1念法觉,谓修行者善于用念,当在定中心昏沉时,则念用择法觉,精进法觉,喜法觉,以起昏沉。若在定中心浮散时,则念用轻安法觉,定法觉,舍法觉,以摄浮散。觉令定慧均等。2择法觉。谓在定中观诸法时,善能觉知拣择分别眞僞,不谬取于虚僞法故。3精进法觉。谓修道法时,善能觉知正行不正行,不行于无益苦行故。4喜法觉。谓心得法喜时,善能觉了,不随顚倒之法而生喜故。5轻安法觉。又名除法觉。谓断除身口粗重,灭除诸见烦恼,亦名爲柔顺无强暴故。6定法觉。谓发诸三

昧时,善能觉了诸法虚假,不生见爱故。7舍法觉。谓舍于所缘境界时,善能觉了取舍虚僞,不生追忆故。

八正道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七)八正道。又名八圣道。又名八正轮。又名八正筏。以无漏圣法名爲正。此圣法能通至湼槃名爲道。八正轮者谓正见正思惟正精进正念如轮,正定如轮辋,正语正业正命如轮毂故。八正筏者以能从生死际,渡烦恼河,至湼槃岸故。 正见,明见四谛之理

1正见。谓明见苦集灭道四谛之理无有错谬。如上说四念处,慧根,慧力,择法觉,皆属正见。以正见破见惑。

正思惟使正智增长 2正思惟。既见四谛之理,以正思惟发动而使正智增长,觉知筹量正方便。如上说信根,信力,轻安法觉,喜法觉,皆属正思惟。以正思惟破思惑。

正语谓住于善语 3正语。谓以正智常摄口业,住于善语,离诸口邪业,是名正语。 正业谓住于清净正身业 4正业。谓以正智除身邪业,住于清净正身业,是名正业。 正命谓顺于正法而活命

5正命。谓以正智通除三业中之五种邪命,顺于正法而活命。一者爲利养故,诈现奇特。二者爲利养故,自说功德。三者爲利养故,占相吉凶而爲人说。四者爲利养故,高声现威令人畏敬。五者爲利养故,称说所得供养以动人心。由于邪因缘活命故,是爲邪命。

正精进谓勤修正智趣向湼槃

6正精进。谓发用勤修正智爲因,趣于湼槃爲果。如上说四正勤,精进根,精进力,精进觉分,皆属正精进。

正念谓心不动失而无邪念 7正念。谓以正智念正道及助道法,心不动失而无邪念。如上说念根,念力,念觉分,皆属正念。

正定谓以正智住于谛理离诸邪定 8正定。谓以正智住于谛理,决定不移,离诸邪定。如上说四如意足,定

根,定力,定觉分,皆属正定。

三十七道品以十法爲根本,十法谓信,戒,思惟,精进、念、

定、慧、除、喜、舍

三十七品以十法爲根本。一者信。二者戒。三者思惟。四者精进。五者念。

六者定。七者慧。八者除。九者喜。十者舍。信者,信根,信力。戒者,正语,正业,正命。精进者,四正勤,精进根,精进力,精进觉,正精进。念者,念根,念力,念觉,正念。定者,四如意足,定根,定力,定觉,正定。慧者,四念处,慧根,慧力,择法觉,正见。是诸法,念随顺智慧缘中正住,是时名念处。破邪法正道中行,故名正勤。摄心安隐于缘中,故名如意足。软智心得故名根。利智心得故名力。修道用故名觉。见道用故名道。

三十七道品于入道时得名 三十七品是初入道时得名。如修行者初闻道法时,先用念持是法,是时名念处。持是法已,从法中求证果故精进行,是时名正勤。多精进故心散乱,乃摄心调柔故名如意足。心调柔已,则生五根。以诸法实相甚深难解,由信根故能信,是名信根。不惜身命一心求道,是名精进根。常念道法不念余事,是名念根。常摄心在道,是名定根。观四谛实相,是名慧根。是五根增长,能生五力。如大树力能遮水。是五根增长时,能遮烦恼,能转入深法,是名爲力。得五力已。分别道法有三分,择法觉,精进觉,喜觉。此三法行道时若心沉没,能令起之。行道时若心浮动,用除觉,定觉,舍觉。此三法能摄心令定。念觉在二处之间,能集善法,能止恶法。如守门人,有利者令入,无益者推却。若心没时,念三法起,若心散时,念三法摄。无学位之实道,此七事能到,故名爲分。得是法安隐具足已,欲入湼槃无爲城故,行是诸法,是时名之爲道。 三十七道品乃趣向湼槃之正道

三十七品是趣向湼槃正道。修行者行是道已,得到湼槃城。湼槃城有三门,所谓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作解脱门。四禅八定等是助开门法。如能入此三门,则城内所有之有余湼槃及无余湼槃一切功德皆得矣。

四谛法分三次而说故谓之三转十二行法轮

此四谛法,佛陀于鹿野苑分三次而说,故谓之三转十二行法轮。初示相转,次劝相转,三证相转。示相即指示,指示四谛之相。谓苦,是逼迫性。集,是招感性。灭,是可证性。道,是可修性。次劝相即劝喻,应当之意也。谓苦,汝等应知。集,汝等应断。灭,汝等应证。道汝等应修。三证相即已经,佛陀引已作证。谓苦,我已知。集,我己断。灭,我已证。道,我已修。

四谛法乃原始佛教之基本修行法 佛陀经过三个月时间,分三个阶段说此四谛法,五比丘中憍陈如最先领

解,其余四人皆得领解,俱依此四谛法修行,各证阿罗汉。称爲僧宝。由此起有三宝之名称,佛陀是佛宝。四谛法是法宝。五比丘是僧宝。此四谛法,乃原始佛教之基本修行法也。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