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一英语考试翻译

1、如果你想在某次晚宴上挑起一场激烈的争论,那就提出转基因食品的话题吧。对许多人来说,高科技的转基因作物生产的概念会带来诸如环境、健康、安全和伦理等方面的各种问题。特别是在有悠久的农业生产传统和主张环保的游说集团的国家里,转基因食品的主意似乎有悖自然。 2、事实上,转基因食品已经成为我们生活重要的一部分。根据农业部的统计,美国去年所种植玉米的 1/3,大豆和棉花的一半以上都是生物技术的产物。今年,美国将种植 6500多万英亩的转基因作物。基因妖怪已经从瓶子里跑出来了。 3、但是,显然还有一些非常现实的问题需要解决。就像任何一种要进入食物链的新食品一样,转基因食品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在富裕的国家里,由于有大量丰富的食品可供选择,而且供应远远超过需求,所以关于生物技术的争论相对缓和一些。在迫切想要养活其迅速增长而又吃不饱的人口的发展中国家,问题比较简单,也更加紧迫:生物技术的好处是否大于风险呢? 4、关于人口增长和饥饿的统计数字读来令人感到不安。去年,世界人口达到了 60 亿。联合国预测,到 2D0年,这个数字很可能将接近 90亿,而增加的人口几乎都来自发展中国家。与此同时,世界人均耕地正在减少。国际农业生物工程应用技术采购管理局(ISAAA)称,自 1960年以来,耕地面积一直持续下降,并将在今后 50年减少一半。 5、联合国估计,世界上有近 8 亿人口营养不良。它产生的效应是破坏性的。大约有 4亿的育龄妇女体内缺铁,也就是说,她们的婴儿将可能有各种天生的缺陷。数量多达 1亿的儿童缺乏维生素 A,这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还有数千万的人患有因食物匮乏而导致的其他严重疾病和营养不良症。 6、生物技术对此能做些什么呢? 生物技术专家已经培育出了含有 β—胡萝卜素(身体可将之转化为维生素 A)和更多铁元素的转基因水稻,目前正在研究培育其他一些增进营养成分的农作物。生物技术还可以帮助提高因虫害、干旱、土壤贫瘠和作物病毒、细菌或真菌导致作物减产而出现食物匮乏的地区的农业生产率。 7、虫害带来的损失令人难以置信。例如,欧洲玉米螟每年毁掉 4000 万吨玉米,占世界玉米总产量的 7%。把抗虫害的基因植入种子可以帮助避免这一损失。在非洲进行的抗虫害棉花试验中,棉花的产量已大幅度提高。有人担心,抗虫害的转基因作物不仅将害虫杀死,而且有可能连益虫也一起杀死,但到目前为止,这种担心似乎没有根据。 8、病毒常常在发展中国家造成主要粮食作物的大面积歉收。两年前,花叶病毒使非洲损失了超过一半的木薯,而这种作物是当地人的主要食物。转基因的抗病毒作物可以减少这种损失,就像抗干旱种子在可耕地面积因缺水而受到限制的地区起到的作用一样。含铝过高的土壤会损伤作物的根系并使许多主要作物歉收,对于这种问题生物技术也能帮助解决。目前,研究人员已经识别出一种有助于中和水稻里铝的毒性的基因。 9、许多科学家认为,生物技术能够把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总产量提高 25%,并且帮助防止作物收割后遭受损失。 10、尽管具有这么多潜力,生物技术还远远不能解决全部问题。在发展中国家,作物歉收只是造成饥饿的一个原因。贫穷才是罪魁祸首。今天,全世界有超过 10 亿人口每天靠不到 1美元维持生计。如果农民没钱种植转基因作物或当地人买不起农民种出的粮食,培育转基因作物就无法减少饥饿。 11、此外,生物技术也无法克服在发展中国家分配粮食的难题。从整体上看,世界生产的粮食足够养活所有人,但大部分粮食却不是在需要的地方。尤其在运输基础设施落后的国家,地理条件对食物供给的限制正如遗传学为食物供给带来的希望一样大。 12、生物技术也面临自身的“分配”问题。许多转基因作物方面的尖端研究都是富国的私营生物技术公司进行的。对发展中国家的穷苦农民来说,这些公司的产品通常显得过于昂

贵,而且这些产品中的大部分甚至无法到达最需要的地区。强大的经济刺激促使生物技术公司把富裕国家的市场作为第一目标,以便能够尽快回收产品开发的高额成本。不过,有些公司已开始对贫穷国家的需要做出反应。例如,一家总部在伦敦的公司已经宣布,它愿意和发展中国家一起分享生产维生素增强型的“金水稻”所需的技术。

二、号召气候文化变革

1. 在应对气候变化这场斗争中,人类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改用节能灯泡和购买“绿色环保”商品。正如环境科学家大卫·奥尔在其题为《坚持到底》的书中所指出的那样,我们所需要的是一个改变我们优先考虑的事的一个彻底的文化变革。问题是那个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否能够实现。奥尔的书,加之最近的研究和积极的社会行动给了我们希望。 2. 科学界正逐渐达成一个共识:人类正在迅速走向一个全球性的气候灾难。尽管针对我们所面临的危险和代价的认识越来越多,我们能够防止灾难发生的时间却所剩无几。奥尔注意到了形势的严峻,但是并没有沉溺于绝望和失败情绪之中。奥尔的书清晰地表明我们需要做出哪些改变。 3. 书中,奥尔描述了三种类别的在难度上递增的变化。他所列举的第一类变化,也是最容易实现的,是重新设计用来生产食品、能量、水和其它商品的基础设施,以使这些基础设施依靠可再生资源运转。第二类变化是全面修订教育体系以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促进富有创造力的、切实可行的问题解决能力。第三类变化是改革我们的政治体系,使其从当前的公司富豪统治(所谓的民主)变为由真正领导者领导的真正意义上的民主体制。 4. 如奥尔所说,我们生活“在各种失败了的‘主义’的废墟之中。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贯彻的都是“不惜一切代价求增长”的政策,而这些政策都没有充分说明自然资本和社会资本资产的价值,这些资本资产包括诸如稳定的气候、正常运转的生态系统和成功的人类社区。我们需要一种超越古今的解决办法,以便构想出一套完全不同的社会经济目标。奥尔建议制定三种“目前看起来完全不可能实现的”目标。首先,奥尔主张改变我们需要优先考虑的事,即从经济增长转变为能够真正改善每个人生活质量的发展。第二,消费文化应该集中在必需品,而不是需求品上。第三,也是最难实现的,我们应该唤起人们的“同情心和智慧以便公平地分配财富、机会和风险”。 5. 这些目标和用来实现这些目标的政策长久以来都是被列在社会和政治议程之内的。问题是为什么事情并未发生改变?我们如何才能使这些事情发生改变呢?奥尔机智地处理了这个问题,他指出人类的本性是灵活的,迅速的文化变革曾经发生过。比如,在二战后的美国,文化发生了改变,以允许新的社会和税收政策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些政策后来制造了美国的中产阶级。前苏联的解体是由于社会问题的缓慢积聚,直至达到了翻动点。由此可见,迟早有一天,那些以提高生活质量、追求公正和富足为目标的人开始胜过那些世界观锁定在不惜一切代价求增长的人。 6. 这样的态度正处于上升趋势,这一论断的证据部分来自于社会学家保罗·H ·雷和心理学家谢利·鲁思·安德森的著述,他们对过去40年美国的世界观进行了调查和分类。他们在题为《文化创新者》(该书2000年由Crown 出版公司出版)的一书中将美国人口分为三大类:“传统派”,“现代派”和“文化创新派”。“传统派”包括宗教右翼和其他喜欢重提过去的人;“现代派”指的是当前占主导地位的群体,包括“不惜一切代价求增长”类型的人;“文化创新派”包括那些持有

奥尔所倡导的价值观和目标的人。到2000年为止,在美国,文化创新者的比例从20世纪60年代的几乎为零增长到25%,现在,据估计,文化创新者的比例已接近30%。当这个比例达到足以开始彻底改变美国国家的,乃至世界的政治动态时,一个新的政治翻动点就会出现。 7. 就像奥尔所指出的那样,各种各样积极的社会行动正在推动我们朝着文化变革的方向发展。这些行动包括英国托特尼斯“转变网络”这一慈善机构率先发起的“转变小镇”运动,该运动旨在帮助社区减少碳排放;基于加拿大温哥华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行动,该行动支持全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可持续性发展项目;还有奥尔自己旨在在美国俄亥俄州奥柏林市规划和建设可持续性发展的建筑物的行动。 8. 其它文化变革的指标包括保罗·霍肯在其2007年题为《幸福的动荡》(Viking 出版公司出版)中所描述的成千上万个致力于恢复环境和促进社会公正的组织。2008年设立的一个法国政府委员会是诸多旨在说明GDP 作为社会进步衡量标准的局限性的努力之一。这些例子均是针对为建造可持续发展的和美好的未来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而进行的全球性对话增多的证据。一个名为《解决办法》的期刊(我是该期刊的主编,奥尔和霍肯是副主编)很快就要问世了,以提供更广阔的进行这方面问题讨论的平台。 9. 这一切都表明一个全球性的文化变革正在进行中。这种变革,如奥尔在书中所得出的结论指出的那样,“已发展为一个全世界范围内的运动,这个运动拒绝接受人类注定要以一个大爆炸或在一个烧焦的、荒芜的地球上抽泣来结束我们的实验这一说法”。我们还有出路,但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但愿奥尔的书能够及时帮助我们实现这一必要的文化变革。

三、雄心勃勃的维基百科

1. 互联网上从来就不乏疯狂透顶、野心勃勃的主意。这些主意大多没跑出将它们炮制出来的酒吧就自生自灭了。有些主意红火一时,但很快就栽了跟头。还有一些虽然坚持了下来,但是虎头蛇尾,无足轻重。然而,偶有不动声色者却能顺利过关。

2. 成功者凤毛麟角,维基百科便是其中之一。就连其创始人38岁的科技企业家吉米﹒威尔士都承认,创办该网站本是个“疯狂透顶的想法”:维基百科是一个免费的、自由在线百科全书网站,任何人都可以添加内容并进行编辑。它没有编辑,没有校对大军,也没有专人检查内容是否属实;事实上,这里没有一位全职人员。换句话说,传统百科全书的概念和它风马牛不相及。

3. 说它玩不转的理由有很多,说它尽善尽美也差得远,但是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它的词条已经突破了100万大关,这些词条由阿尔巴尼亚语到祖鲁语的100种语言写成。

4. 对维基百科迷来说,它是一个极好的研究资源---尽管用起来尚须谨慎为上;它还是在互联网上通过协作与合作而取得成果的楷模,其成功令人难以置信。诋毁它的人大多来自传统百科全书界和图书管理学界。对他们来说,它几乎不配“百科全书”这个称谓。

5. 我们不妨引用数字来说明维基百科的成就。在庆祝不到4年时间里第100万个词条发布之际,正值《牛津国家传记词典》最新版发行。该词典历时12年才编纂完成,但是它所收入的传记只有寥寥5.5万条,而花费却高达2500万英镑。到目前为止,维基百科还是威尔士一人资助的,但目前的总支出依然是大约30万英镑。

6. 新版《大英百科全书》正文有4400万字。而维基百科的总词量已经超过2.5亿了。最新版《大

英百科全书》的印刷版收入了6.5万词条,在线版有7.5万个。而维基百科英文网站所收入的词条已有大约36万之多了,而且新的词条与日俱增。

7. 但是,如果质量不好,数量再多也没有用。这正是争议的起因。

8. 图书管理员兼互联网顾问菲利浦﹒布拉德认为:“从理论上讲,这是个不错的想法,但实际上,我是不会用它的;我觉得任何图书管理员都不会使用这个网站。主要问题在于它缺乏权威性。对于印刷出版物来说,出版商必须要保证其数据的可靠性,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饭碗问题。但是像维基百科这样的东西,过一阵就完了。”

9. 威尔士是这样回应的,他承认维基百科模式所带来的结果决不会没有错误(他们已经在网站上阐明了这一点),但是他还提到了本月出版的一家德国科技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将维基百科与两部老牌传统数字百科全书Brockhaus 与微软的 Encarta 进行了比较。文章对三种百科全书在广度、深度及内容的易理解程度、搜索难易度和多媒体内容的质量进行了测评。维基百科轻松胜出。

10. 丹﹒格尔默---硅谷的评论员和《我们媒体》的作者,是很多自由迷当中的一员:“我不认为每个人都说维基百科是传统百科全书的绝对替代品。但是就我所了解的题目而言,我发现维基百科和我找到的任何资料一样精确。”

11. 事实上,维基百科正在不断发展壮大。现在每天大约会有3000新词条加入进去(其中大约700到800条是英语词条);随着网站规模的扩大,在网站上对此条进行编辑的次数也与日俱增。今年9月,每篇文章平均有11次被编辑。有关以巴冲突的词条今年一年就被编辑了250多次。

12. 事实上维基百科揭示了百科全书中通常鲜为人知的一面:即隐藏在每个词条背后数不清的决定。维基百科与其他百科全书唯一的不同之处是,维基百科的决策过程无休无止,起码可以说,争论往往十分激烈。

13. 威尔士称,在他的百科全书里,词条“就如同香肠一样:你可能会喜欢它的味道,但未必想去看看它的制作过程。”

14. 它可能还有点像无政府状态。而且,鉴于它缺乏中央控管,严格说来,它确实处于无政府状态。然而,使之行之有效的因素有三:

15. 第一是其所有权,以及没有商业需求的压力。该网站是由志愿者来操控的,现在归一个基金会所有,这说明人们自愿为这一事业付出时间及知识财产。它设法将每年的运作费用控制在10万美元以下。

16. 第二是首要的编辑原则,即所有文章均应体现一个“中立观点”。据威尔士称,这既是一条编辑方针,也是“让人们合作共事的一项社会技能”。

17. 第三(这可能也是最关键的一条)是它形成了一个异常错综复杂而又民主的社会工作秩序,使得这个庞大而杂乱的项目有章可循。

18. 为“维基百科”公告或者编辑文章的“维基百科人”有数十万之多。但是据威尔士称,其核心团队大约只有200人,这些人目前都相互很熟悉。在这个核心内圈之外还有一个约2000人的核心队伍,在上个月他们每人都有100次以上的编辑。在这个核心之外,还有大约1万人,他们每人至少会进行5次编辑。他们当中有行政人员、政府官员、管理人员、开发人员等等,他们各有不同的技术

等级和管理权限,

19. 整个体系在网页上一目了然。编辑方针及策略都张贴在网页上,以供人们进行讨论和投票。虽然维基百科的内容会自动而无序地增加,但维基百科的社会构成,如果不经核心团队应允,不会发生变化。

20. 在成功面前,威尔士和他的志愿者团队并没有满于现状,不思进取。他正在进行协商,想把维基百科的一部分内容印刷并在非洲发放,以此作为实现“将免费的百科全书送到每个地球人手中”这一远大抱负的一步。疯狂透顶吗?野心勃勃吗?绝对是。但是看看他们在过去3年半中的斐然业绩,如果你打赌说他们不会成功,那你可能也同样发疯了。

八.Music and the Brain

八.1、音乐环绕在我们周围,这是音乐唯一的方式。振奋人心的管弦乐的高潮部分会使我们热泪盈眶,精神振奋;背景音乐的推进增加了电影和电视剧的情感色彩;球类比赛中风琴演奏使我们共同起立欢呼;父母的轻唱使婴儿得到安抚。 2、我们对音乐的喜好根深蒂固:自从文化诞生之日起,我们就开始创造音乐。3万年以前,早起人类就已经吹骨笛、使用打击乐器、吹单簧口琴——世界上所有已知社会都有音乐。的确,我们欣赏音乐的能力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两个月大的婴儿就会对美妙和谐的声音表现出青睐,而对刺耳的声音则会表现出厌恶。当交响乐的终结曲目给我们带来美妙的快感是,大脑中的快感中枢就会兴奋起来,这种感觉就像我们吃了巧克力或者喝了可卡因一样。 3、这其中存在着一个有趣的生物之谜:为什么音乐——这一广受人们喜爱并以其独特的魅力牵动人的情感的事物——如此盛行,又对我们如此重要?他的出现是否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人类的生存,比如像墨西哥大学的杰弗里F 米勒所提出的,它能促进择偶?或者,借用哈佛大学的史蒂芬品克的话,音乐仅仅是“听力奶油蛋糕”,也就是说,它是进化中的偶然事件,不经意却满足了人类的幻想 4、为什么音乐如此盛行,又对我们如此重要。对于这个问题,神经科学家尚未得出最终答案。但是近几年来我们对于音乐在大脑中何处以何种方式进行加工的这一问题已经开始有了越来越深入的理解。这应当能够为我们回答进化问题打下一定的基础。出乎人们的意料,对脑损伤病人的研究和对健康个体的图像共同揭示了大脑中不存在专门加工音乐的中枢。音乐占用了遍布大脑各处的多个区域,包括那些一般情况下处理其他认知活动的区域。对音乐起作用的区域因个人的经历和所受的训练而异,在人类感觉器官中,耳朵具有的感觉细胞最少,只有3500个内毛细胞,而眼睛则拥有1亿个感光器。但是大脑对音乐的反应却相当灵活:甚至仅仅经过一点训练就能改变大脑处理音乐输入信息的方式。 5、现代图像处理技术出现之前,科学家理解大脑内部对音乐的处理主要是依靠研究病人,包括曾经因为外伤、中风或其它疾病而表现出大脑缺陷的著名作曲家。例如,法国作曲家莫里斯·斯拉威尔在1933年开始表现出看似局部脑退化的症状,即由于某些具体区域的大脑组织萎缩而导致的精神紊乱。他的概念性能力仍然完好无损——他仍然能够听到和记住自己以前的作品,并且可以弹奏音节,但是他无法再创作音乐。拉威尔有一次在谈到他所提议的歌剧《圣女贞德》时,向朋友坦白说“„这个歌剧就在这里,在我脑子里,我能听到它,但是我无论如何也不能谱写出来了。一切都完了,我再也创作不了音乐了。”这一案例支持了大脑中或许不具有专门处理音乐区域这一观点。 6、另外一个作曲家的经历

进一步表明音乐和语言是独立进行加工的。俄国作曲家维萨里森沙柏林于1953年患中风,丧失了说话和听话的能力。但是在此后10年间,一直到他去世前,他却仍然具有创作音乐的能力。因此,关于音乐和语言各自进行加工的假设似乎是正确的,尽管近期的研究使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更加细化且稍有不同,即音乐和语言有共享的两个特点:其一,两者都是交流方式;其二,音乐和语言都有句法,即约束其基本元素(分别为音符和单词)正确结合的一套规则。圣地亚哥神经学院的奥耐滴D 派特认为,图像结果表明额叶的一个区域可以构建音乐和言语的句法,而大脑其他部分处理语言和音乐加工的相关方面工作。 7、图像研究也为我们提供了大脑对音乐做出反应的较为精细的画面。如果我们看一下耳朵一般是如何将声音传递给大脑的,就能看出这些研究结果说明的问题。正如其它感觉系统,听力系统也是分层排列的,从耳朵到听力脑皮层这一最高层包括一系列的神经加工站。对声音,如音调的加工从内耳开始,内耳将由诸如小提琴所发出的声音分成基本组成频率,然后将这一信息以一系列的神经元放电形式沿着听力神经分别调试的纤维进行传递。最终,这些神经元放电到达位于额叶的听力脑皮层。大脑中听力系统的不同细胞对特定频率的敏感性最强;相邻细胞的调谐曲线有重叠之处,因此,不会有漏掉的音符。其实,由于相邻细胞调谐于相似的频率,使得听力脑皮层表面形成了一个‘频率分布图’。 8、然而,音乐本身要更加复杂,音乐包含一系列的音调,听懂音乐意味着要掌握声音之间的关系。大脑很多区域参与了对音乐各组成部分的加工活动。就拿既有频率又有音量的音调来说,研究者曾一度认为对特定频率敏感的细胞当在检测到这一频率时总会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 9、但是在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我和托马斯M 麦肯纳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实验室对旋律曲线,即构成所有旋律基本元素的升降调模式进行相关实验后,对上述观点提出了质疑。我们用五个同样的音符组成具有不同旋律曲线的曲调,然后记录下来猫听力脑皮层中各个神经元的反应。我们发现细胞做出的反应(即神经元放电)因旋律曲线而异,由特定音调在曲调中的位置而定,当该音调位于曲调中间而非最开始的位置时,细胞会做出最强烈的反应。而且,同样的一个音符,当它位于升调曲线中时和当它位于降调曲线或是更复杂曲线中时,细胞做出的反应也各不相同。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曲调模式至关重要:听力系统的加工完全不同于将电话和音响系统中的声音进行简单转化。

10、大脑对音乐的反应还由听众的经历和所受训练而定,只要稍做训练就可以很快改变大脑的反应。例如,约10年前,科学家还认为听力脑皮层中的每一个细胞对固定的音符调谐,但是对旋律曲线的研究使我们对此提出质疑,我们认为细胞调谐可以通过学习而改变,某些细胞可以对那些引发注意力或储存在记忆中的声音表现出特别的敏感性。 1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和琼S 贝克,简麦克爱德森于二十世纪90年代进行一系列实验,以研究当受试者得知某一音调较为重要时,其听力脑皮层的基本结构是否会发生变化。我们试验小组首先给试验小鼠播放了许多不同音调,然后记录下来他们听力脑皮层中的不同细胞做出的反应,从而测定哪些音调能够引起最强烈的反应。然后,我们用发送信号使小鼠的脚轻微跳动的方式告知它们某个不受关注的音调的重要性。几分钟之后,小鼠学会了这种关联性。然后,我们在受训后一直到其两个月内几次测得小鼠对不同音调的反应,发现神经元调谐的喜好已经从原来偏好的音调转为信号强调的音调。因此,学习使大脑变调,从而使更多的细胞对行为上有重要意义的声音做出敏感的反应。 12、总之,到目前为止,研究结果表明音乐具有生物学基础,大脑中存在与音乐相关的功能性结构。虽然研究才刚刚起步,我们似乎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出多个大脑

区域参与音乐加工的特定工作,或者辅助音乐感知,或者引发情感反应。这些结果显示学习使大脑重新调谐,既增加了个体细胞的灵敏度,同时也增加了对听众觉得重要的声音做出反应的细胞的数量。随着有关音乐和大脑的研究进一步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不仅会加深对音乐和其存在的原因的理解,同时也会了解音乐的多面性。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