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历史自信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346-02   前言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敬畏祖先、崇仰英雄、尊重历史是我们的传统美德。然而,近年来,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潮翻新花样、沉渣泛起,它以西方“普世价值”为标准,采取“碎片式解构、学术式诱导、渗透式宣传、集团式攻击”的新方法,无孔不入地蹂躏、诬蔑中华民族历史、近现代中国革命的历史、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以及重要历史人物,以此混淆公众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造成了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对此,我们要认清它的本质和危害,坚定历史自信, 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一、当前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危害   第一,历史虚无主义可以消解主流意识形态,摧毁人们的理想信念,搞乱人们的思想。历史虚无主义的一个特点就是歪曲历史,崇洋媚外,否认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的历史文化。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文明史,特别是近代一百多年的奋斗史证明,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力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历史虚无主义则虚无这一历史主流,从历史支流中寻找负面信息,鼓吹妥协投降,称颂外敌侵略,抹杀爱国主义,比如宣扬琦善、李鸿章妥协投降是明智的、负责任的,而爱国抵抗的林则徐等英雄则是盲目蛮干;公然说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终于打入了封建主义禁锢的神圣天国”, “从根本意义上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等等。宣扬“侵略有理论”,美化帝国主义,将最起码的爱国之心、民族大义丢失。这些荒唐的言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群众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历史虚无主义还利用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所经历的曲折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将困难和错误扩大化,上纲上线,借此抹煞改革开放前30年的历史功绩,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的各项伟大成就。   第二,历史虚无主义适应西方“西化”、“分化”中国的战略企图,是和平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苏联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以来,一个世界,两种制度,就成为世界政治格局的显著特点。西方敌对势力想尽一切办法颠覆社会主义政权,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复辟资本主义制度,恢复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用武力的办法不能达到目的,就用和平演变的办法。早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中情局长艾伦・杜勒斯就在国际关系论证会上明确提出了瓦解苏联的目的、任务、手段。他说:“人的脑子,人的意识是会改变的。只要把脑子弄乱,我们就能不知不觉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并迫使他们相信一种经过偷换的价值观念”。“我们要把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根挖出来,把精神道德的基础庸俗化并加以清除。我们将以这种方法一代接一代地动摇和破坏列宁主义的狂热。我们要从青少年抓起,要把主要赌注押在青少年身上,要让它变质、发霉、腐烂。我们要把他们变成无耻之徒、庸人和世界主义者。”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西方敌对势力搞垮了苏联和东欧各国。苏联解体以后,他们又把矛头直接对准了中国。在如今的国际形势下,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虽然能够和平相处,但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从未停止过。西方敌对势力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共产党的第三、四代人的身上。他们通过宣扬自身的政治模式、经济模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无限夸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现的错误和存在的某些弊端,诋毁社会主义制度。他们企图通过这些活动,搞乱人们特别是青年的思想,从而达到瓦解社会主义的目的。历史虚无主义的言论适应了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需要,与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行为配合默契,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最后,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这是前车之鉴啊!”历史虚无主义把苏联的意识形态都搞乱了,彻底动摇了苏联革命的合理性和苏共执政的合法性,致使这个人类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走向瓦解,分崩离析,这不能不使得我们警醒。   第三,历史虚无主义企图从根本上动摇社会主义中国的立国之本和强国之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难曲折的革命斗争,终于在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样,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新的伟大革命,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强国之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证明,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究竟要遵循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是关系到这一伟业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有机地统一起来,而绝不能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攻击的主要方向,首先就是诋毁和否定我国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取向,把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领导人民开展的革命斗争描绘成“血腥屠杀”,“毫无人性”,呼吁“应当永远告别革命”;认为五四以来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方向是偏离文明主流和走上歧路;新中国建设的社会主义是“农业社会主义”,“封建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应该以英美为师,走资本主义道路”,“应该补上资本主义这一课”等等,而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的产物,如果人民革命这个前提被否定了,社会主义制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其次就是否定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立国之本,它回答和解决了如何保证改革开放这一强国之路的正确方向及其健康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是党基本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虚无主义从历史领域入手,通过否定、丑化历史来达到否定现实的目的,以此来否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历史依据,从而就否定了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正确性,否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必要性,否定了人民政权的合法性,否定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企图把中国纳入到西方资本主义体系中去,摧毁我国的立国之本,也幻想使我国的强国之路破灭。   二、坚定历史自信,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第一,坚定历史自信就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正确地认知历史。能否正确对待历史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治乱兴衰和一个政党的生死存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以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待党的历史,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挑战,抵制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的必然要求,是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尤其是在当前,面对思想理论界的噪音杂音、面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沉渣泛起,只有大力弘扬唯物史观,切实做到尊重历史,才能真正做到“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才能有效揭穿历史虚无主义制造的谎言和迷雾,才能真正维护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果。首先我们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看待历史,用宽广的胸怀、博大的胸襟来认识本民族的历史。绝不能想当然地割裂历史、否定历史,更不能虚构历史、歪曲历史。其次我们还要以辩证客观的态度对待历史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综观世界历史,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会出现跌宕起伏甚至充满曲折失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没有成功先例可资借鉴的情况下,难免会遭遇一些困境苦难、发生一些错误曲折。对于历史上出现过的失误曲折,应着重分析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深入剖析产生问题的社会、历史和思想根源,研究防止重犯的办法、措施和制度。不能因个别历史现象而否定整个历史活动,也不能因历史的阶段错误而否定历史运动的全部过程。对待错误必须采取郑重的态度,一是敢于承认,二是正确分析,三是坚决纠正,从而使失误和错误连同党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宝贵的历史教材。再次还要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分析评判,应该放在特定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下,从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中去把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如此,对历史事件的评价亦然。   第二,坚定历史自信就要夯实历史教育学习。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智慧宝库。习近平总书记将历史形象地比喻为“教科书”和“必修课”,明确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塑造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必须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历史学习掌握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正确认识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历史,才能增强人们的价值自信和民族自信。首先要学习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中华民族丰富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思想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资治通鉴”。了解和掌握自1516年空想社会主义诞生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近500年的历史以及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近代中国170多年的历史,有助于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有利于深化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论断的理解。再次还要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7月诞生至今的95年间,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实行了改革开放,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尤其是改革开放38年来,尽管面临着国际国内诸多困难和挑战,但中国的经济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发展速度最快、实力提升最多的奇迹。这些历史实践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汲取中国共产党95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于进一步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坚定历史自信就要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的强大自信。社会主义的强大自信,就是要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坚信不移。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充分表明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同时也是对历史虚无主义以及全盘西化思想的彻底否定。首先要坚定道路自信。道路决定命运,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社会主义中国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正确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不能因为改革开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就误认为应当回到封闭僵化的老路上去,也不能借口改革开放中一些政策措施的不到位,就别有用心地主张走到改旗易帜的邪路上去。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其次要坚定理论自信。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理论正确与否直接关乎党的性质和国家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根据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的系统回答。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既要坚决反对那些鼓吹取消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宣扬主导思想多元化的错误主张,防止盲目迷信西方、一味宣扬“普世价值”、“宪政民主”,否则党和国家就会走上邪路;又要警惕那种从书本、概念和抽象的原则出发,一味固守马克思主义教条的思想,否则党和国家便会失去活力。再次要坚定制度自信。制度问题直接关乎党和国家的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在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刻把握基础上,具有最大限度整合社会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鲜明特点和独特优势。尽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仍需不断变革创新、改进完善。我们现在进行的全面深化改革,就是为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因此,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就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讲到:“我们共产党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时,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坚定自己的历史自信,揭穿历史虚无主义制造的谎言迷雾,维护我们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的伟大成果,坚定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