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成长期标准化管理研究

民营企业成长期标准化管理研究

[提要] 本文分析研究民营企业标准体系的构建方法、构建步骤和构建内容,并提出民营企业成长期标准化管理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民营企业;成长期;标准化管理;企业标准体系

一、概述

标准化指“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企业标准化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标以企业营销、设计、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等领域的重复性事项为对象,制定标准、实施标准、修订标准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企业标准化管理是指企业在最高管理层(者)的领导下,根据国家的标准化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企业的经营发展目标,由企业标准化主管部门(或人员)对企业标准化工作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活动过程。简而言之,企业标准化管理就是通过有效地组织、协调企业标准化活动,不断提高企业标准化水平,从而实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质消耗,建立最佳运营秩序,获得最佳经济效果的目的。

民营企业生命周期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创立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我国民营企业数量众多,但生命周期较短,破产率较高,主要原因是民营企业没有在成长期顺利成长,没有对企业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是企业管理的基石。因此,在民营企业的成长期,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对企业实施标准化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民营企业成长初期的管理特点

民营企业经过创立期后,产品市场份额开始扩大,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生产具有一定规模,企业开始盈利,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持续发展的基础。但企业管理主要是传统的经验管理,其特点如下:

(一)没有建立较完善的企业战略管理体系。企业最高管理者由于自身素质等原因,没有制定企业的使命、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愿景,没有制定企业方针和战略目标,也没有对目标在纵向(层次)和横向(职能部门)上进行分解。管理者虽然每天忙忙碌碌,但由于目标不明确,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二)没有建立较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明显的家族式管理的特点,企业管理者中亲朋好友占较大比例,虽然家族成员忠诚度较高,协作和沟通较容易,但也存在不少缺陷:一是没有进行较完善的组织设计和工作分析:如没有建立正式的企业组织结构,没有对员工(岗位)的任职资格进行认定,没有明确各部门或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和沟通方式;二是没有较完善的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体系:如没有制定企业、部门和员工的绩效目标体系,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