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新型工业化道路特点分析

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

中国式新型工业化道路特点分析

 

张雷声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关键词] 工业化;信息化;可持续发展;就业

[摘  要] 本文从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工业化与劳动就业的关系三个方面,对十六大报告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了阐释,概述了中国式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三个特点,即在工业化进程中推进信息化,在工业化进程中注重可持续发展,在工业化进程中广开就业门路。

[中图分类号] F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528(2003)01-0013-03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提升工业化水平和质量,加快现代化进程的问题。我们必须“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近几十年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深刻说明了只有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通过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武装,才能进一步改造传统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对中国式新型工业化产业,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服务业,才能增强道路特点的科学概括。 知识与技术在生产要素结构与管理形式中的作用,

使劳动的就业结构日益知识化、技术化。工业化与

一、在工业化进程中推进信息化

信息化不仅是作为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引起人们的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首先必须在工业化进程中关注,而且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推进现代化进程推进信息化,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中更显重要。 促进信息化,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我国的工业化道路与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是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不同的。人们知道,世界范围的工业化浪潮大体经

世界上任何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工业化与信息历过三次:第一次是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化都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核以英国工业革命为开端,向西欧扩散的早期工业化心内容,没有工业化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也就不浪潮;第二次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工业可能有现代化。工业化意味着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化向整个欧洲、北美扩散并取得胜利,对非西方世极大提高、现代工业规模的迅速扩大、传统与现代界产生巨大冲击的浪潮;第三次是20世纪下半叶,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为城市工业化与农村工业化同步进行的二元工业化结构。因此,工业化道路是每个国家从落后的农业社会转变为先进的工业社会的必然选择。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革命。当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到它的顶峰阶段时,以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得到了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这就提出了在工业化进程中,必须用信息化来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发达工业世界向高工业化升级与不发达世界的大批国家卷入工业化的浪潮(参见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31~142页)。已为历史所记载的三次工业化浪潮说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很早就已开始了,当它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时期,才得以与信息化相结合,相互推动,对本国的经济发展战略起催化剂的作用。因此,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的

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

特点是:先有工业化,而后才有信息化。与此相反,不发达世界的许多国家在被卷入工业化的第三次浪潮的同时,基本上也被卷入了信息化的浪潮,工业化的发展与信息化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因此,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成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一个重要特点。

实现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又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我国工业化发展所处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的阶段,为我们提供了在工业化进程中推进信息化,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极好机遇。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交互作用,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预示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的阶段和新的方向,对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必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大体上经历了三次经济结构调整。20世纪60年代进行的第一次经济结构调整,主要是为了纠正“大跃进”带来的比例失调,采取的方针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80年代初的第二次经济结构调整,重点是支持农业和轻纺工业的发展;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第三次经济结构调整,重点是支持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三次经济结构调整都是在基本短缺的条件下进行的,调整的主要内容都是“裁长补短”,加快短线产业的发展。因此,以往的经济结构调整注重的是局部适应性的调整,是保留原有企业、设备的增量调整,是在原有技术水平上的生产能力的增减。而在工业化与信息化交互作用之下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必然要把调整的重点从增加供给和数量扩张转变为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经济效益。这就使当前的经济结构调整既是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等的全面调整,也是以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为目标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调整产业结构,就要优先发展信息产业,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经济和社会领域;就要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第二产业的改组改造,实现结构优化升级;就要加

大第三产业发展的力度,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

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在总体上要形成以高度社会化、商品化、现代化为主,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生产力布局的调整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根据各地区的资源禀赋,东部地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发展经济,中西部地区重点发展农业、能源、原材料和交通运输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区域间在相互开放和平等交换的基础上加强分工协作,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城乡结构调整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不可或缺的内容。

城乡经济良性互动需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实质是把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小城镇的建制,与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发展具有城市功能的小城镇,实现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提高各类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使城乡经济结构协调发展。

二、在工业化进程中注重可持续发展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还必须在工业化进程中注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人类经济发展观念的一个巨大变革。由于人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导致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和资源匮乏。这一后果既危及人类当代发展,也危及人类未来发展。正是在对这一后果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全新观念,它意味着人类发展观由传统的工业文明向现代的生态文明的历史性跨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又称《布伦特兰报告》)的一个历史性功绩,就是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思想为人们普遍接受,使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那种高消耗、高消费、高污染的传统的发展观遭到人们的排斥。自此,可持续发展观成为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

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我国在1994年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环节,阐明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对策。 纵观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我们看到,自工业革命以来,传统的发展观主宰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进程,它们创造了无比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也带来了对生态环境资源的无限度索取、不合理开发和滥用,生态环境系统被污染、被破坏。显然,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发展是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的。在工业文明已被抹上了重重阴影的境况下,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等国际组织的促动下,发达国家不得不表示要对被污染、被破坏的生态环境系统进行治理,然而,治理的方法更多的是“转嫁”。一方面,它们把一些污染十分严重的工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它们也把大量的有毒工业废料和城市生活垃圾转运到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危害着发展中国家人民的身心健康。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的特点是先发展、后治理,并转嫁自身的环境污染,造成全球自然生态失衡。我国是一个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社会主义国家,人口众多、国力有限、人均资源较少,实现工业化必须走边发展、边治理的路子,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是中国工业化道路不同于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的又一个重要特点。

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把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治理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上,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互动。为此,第一,要坚持贯彻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增长要求人口数量要适度,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质量。所谓“人口适度”,就是人口的增长要与综合国力相适应,既不能超过国家经济发展的承受能力,造成“人口过剩”,也不能满足不了国家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形成“人口不足”。优化人口质量也就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第二,要确保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提高自然资源的配置效率。自然资源分为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对可再生资源如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等的持续利用,是遵循生态学规律,在资源开发时给后人留下至少能达到目前水平的数量和质量。对不可再生资源如矿物燃料和矿藏等的持续利用,则是在逐渐耗尽它们之前,就能找到替代它们的产品。确保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与提高自然资源的配置效率密切相关。这需要按经济规律运行要求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定价,建立明确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完善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第三,要协调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优化环境经济行为。一是提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式的环境经济行为。这是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措施,也是企业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重要措施。提倡这一环境经济行为,不仅能使企业因为应用新技术而获得良好的形象和高质量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也能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重要基础。二是加强政府对环境污染的控制和减少治理的社会成本。既要对企业所生产的污染性的产品征税,以减少污染产品的产量,降低环境污染的程度,也对污染本身征税,以刺激污染的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治理污染,合理使用自然资源。政府对污染企业采用征税手段控制污染,同时也起到了控制治理污染的成本“外溢”给社会的作用,从而减少了治理污染的社会成本。

三、在工业化进程中广开就业门路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在工业化进程中广开就业门路,处理好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之间的关系。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我国工业化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和道路,同时又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我国的工业化是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工业化发展必须考虑劳动人民的利益;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工业化发展必须考虑人口多、劳动力成本低的现实,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这也是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个重要特点。

就业是民生之本,它直接和劳动(下转第42页)

邓小平理论概论

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另一方面,必须看到,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其次,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及工作要求。我们必须紧紧抓住21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为完成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这个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再次,报告深入揭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和实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具体说来,它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涵,其实质在于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实现人民的福利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上接第15页)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联系在一起。在就业者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劳动就业面越宽,就业率越高,实际意味着劳动者赡养的人口越少,从而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越高。我国人口多、劳动力成本低的实际,决定了在推进工业化中,必须把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增加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环境,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作为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处理好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之间的关系。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劳动权是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利,必须使劳动者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充分享有,使就业得到制度保障。因此,解决就业问题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推进工业化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同时又必须根据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实际,广开就业门路。这是一件两难的事,需要处理好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之间的关系。在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中,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科学

最后,报告全面部署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工作。它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及其体制改革,以及国防、外交、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和领域。总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可见,小康社会的构想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设计的宏伟蓝图,是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得到进一步发展的生动写照。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件具有伟大意义的事情,这标志着社会主义中国更加发展和强盛,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和富裕,预示着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伟大复兴,显示着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责任编辑:查朱和

技术的进步,我们必须建立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这是提高资金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增强我国经济整体竞争实力的必然选择;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并不排斥采用劳动密集型技术,也不排斥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经济结构内部的产业结构调整来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可以解决工业化进程中排放出的劳动力就业问题,为劳动技能相对落后、年龄偏大的下岗职工创造再就业的机会;同样,从经济结构内部的城乡结构调整来说,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也可以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但是,我们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推进工业化。因此,在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还必须建立和完善就业培训、技能培训和服务体系,不失时机地对劳动者进行培训,为他们的就业和再就业创造机会,为顺利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调整经济结构、推进工业化创造条件。 责任编辑:查朱和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