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教材

影视欣赏:第九放映室

编者 郭颖 董卓鑫

德州九中教研处

前 言

影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先进的科技作为传播媒介,具有崭新的艺术语言和丰富的表现功能,使之在审美教育方面较之其它艺术门类有着自己显著的特点。影视能把教育、认识、审美、娱乐融为一体,而这对于开阔学生的生活视野,发展审美能力,培养健全的文化心理结构起着其它艺术形式所难以企及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影视的艺术规律和审美功能,将影视艺术介入语文教学,这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同时影视是学生喜欢的媒体,也是传播民族文化、寓教于乐最有效的媒体。学生不喜欢看外国小说,却喜欢看外国电影;不喜欢读古诗文,却喜欢看古装片和历史记录片。因此,我们有必要开展影视选修课。将影视文学引进教育,把它作为校本课程内容来进行开发、探索,这样可以丰富学科教学资源,推进学校的课程改革;可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德育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德育内化。

由于时间仓促,本教材还存在着不足之处,欢迎提出宝贵意见,以利于教材的进一步完善。

编者 二〇一七年一月

目 录

第一单元 鲁迅与《阿Q 正传》 . .......................... 4

第二单元 鲁迅笔下的阿Q 形象 . .......................... 6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第七单元

第八单元

第九单元

第十单元

第十一单元

第十二单元

《阿Q 正传》的文学价值 . ...................... 8 阿Q 的典型意义 . ............................ 10 《祝福》 . ................................... 13 《祝福》中祥林嫂人物形象 .................... 17 《祝福》的深刻含义 . ......................... 19 朱自清和《背影》 . .......................... 22 《背影》 . ................................... 25 沈从文..................................... 26 《边城》 . .................................. 31 《边城》 . .................................. 31

第一单元 鲁迅与《阿Q 正传》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21年发表中篇小说《阿Q 正传》。

鲁迅小说代表作。写于一九二一年十二月至一九二二年二月间,最初分章发表于北京《晨报副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如《呐喊》自序:“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

问题与思考:

1《阿Q 正传》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中 ? 2. 《阿Q 正传》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我还想到了以下问题:

实践与探究 (一)创作背景

它以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为背景,通过雇农阿Q 的受压迫,要反抗,最后被反动势力杀害的悲剧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当时农村的阶级矛盾,批判了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的脱离群众及其不彻底性。

(二)小说大致内容

小说对阿Q 饱受摧残的遭遇寄予同情,表现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精神;对赵太爷等反动势力则给以有力鞭挞;并通过对阿Q 精神胜利法的痛切批判,表达了力图唤醒农民的觉悟、促使他们起来革命的热烈愿望。

佳片有约

1. 欣赏影片《阿Q 正传》,共4个课时。

收获与总结

这节课,我的最大收获 。 拓展与创新

对鲁迅的评价

毛泽东:就是这个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王朔:各界人士对他的颂扬,有时到了妨碍我们自由呼吸的地步。我不相信他如此完美,没有这样的人,既然大家载来越严厉地互相对待,他也不该例外。他甚至应该成为一个标尺,什么时候能随便批评他了,或者大家都把他淡忘了,我们就进步了。

第二单元 鲁迅笔下的阿Q 形象

阿Q 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个落后贫苦农民,是一个质朴、愚昧、而又沾染上一些不良习气的狡猾的落后农民,是“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阿Q 的性格是复杂的。主要的特征是精神胜利法。阿Q 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著名的、艺术成就最高的一个艺术典型。

问题与思考

1、阿Q 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阿Q 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 我还想到了以下问题:

实践与探究

(一) 阿Q 人物形象

鲁迅塑造了一个令人难忘的典型形象——阿Q ,他是一个辛亥革命前后落后雇农的典型形象。他是未庄一个彻底的无产阶级,他没有自己的土地,没有自己的家,没有妻子,没有固定的职业,而且也没有自己的姓名。白天给人打短工,夜里住在土谷祠里,在未庄人们的心目中,他只是一个劳动工具,只有农忙时人们才想到他。他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受尽剥削和凌辱,他的地位极其低下,依靠一双手来换取牛马不如的生活。阿Q 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失败者,但他却不肯正视现实,而以精神胜利法来掩饰自己的失败。

(二)精神胜利法及其表现

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社会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却不正视现实,以妄自尊大等种种方法,自欺欺人,求得“精神上的胜利”。

表现在①妄自尊大;②自轻自贱;③欺凌弱者;④健忘;⑤忌讳缺点,

甚至以丑为荣。

佳片有约

欣赏影片《啊Q 正传》,共4个课时。

收获与总结

这节课,我的最大收获 。 拓展与创新

赵太爷父子

《狂人日记》中有一句话:“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把这句话用在赵太爷父子的头上,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凶恶的狼性和卑屈的奴性合为一体,因富贵尊显而骄横,又因腐败没落而怯弱,狡猾善变而又顽固守旧,狡诈、投机、贪婪、吝啬,这就是赵太爷父子。阿Q 说自己与赵太爷是本家,因此赵太爷命令地保将他传去,先是满脸溅朱地喝斥,再是跳过去打嘴巴,并且骂道:“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 ”这喝、打、骂,活画出赵太爷的骄横、霸道。人的姓氏本自祖宗,赵太爷竟剥夺了阿Q 姓赵的权利,并用“会”“配”这样的字眼,实在是猖狂蛮横到了极点。赵太爷本是个土财主、吝啬鬼,而在阿Q 舂米时他又破例准许点灯,这并不说明他的大方慷慨,而是说明他对阿Q 的残酷压榨,充分表现他的土财主式的精打细算。赵太爷本身妻妾成群,过着荒淫无耻的生

活,“太太两天没有吃饭哩,因为老爷要买一个小的„„”,却标榜自己是礼教制度的维护者。所以当阿Q 向吴妈求爱时,赵秀才就用大竹杠来维护礼教纲常了。他们父子合谋订出五个“条件”,把阿Q 剥夺得只剩一条裤子和一件破夹袄,并且造出舆论,断了阿Q 的生路。其残酷狠毒,鲜有所闻。阿Q “中兴”回到未庄,他们为了便宜货,竟然打破不点灯的常规,连“深闺”中的秀才娘子都出动了。没有讨到便宜,便又把阿Q 逼回了“末路”。他们又是何等的贪婪! 当革命的风暴刮到未庄时,他们昔日的威风无影无踪,竟谦卑地称阿Q 为“老Q ”,又显出兔子似的胆怯和狐狸似的狡猾。而他们一旦了解到革命大势无可阻挡时,便改变手法,投机钻营。赵秀才成了未庄第一个“盘辫家”,相约假洋鬼子到静修庵革命,并且不惜花四块大洋买了一块“银桃子”成为革命党人。小说从一个侧面真实再现了辛亥革命中封建反动势力混迹革命内部,使革命夭折的历史。

第三单元《阿Q 正传》的文学价值

《阿Q 正传》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也是世界公认的名作。

“启蒙主义,为人生,改造国民性,“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病苦”,既指极端贫困的物质“病苦”,更指极端麻木愚昧的精神“病苦”。

问题与思考:

1、阿Q 的革命是一种什么样革命? 2、阿Q 形象的典型意义是什么? 我还想到了以下问题:

实践与探究

(一) 阿Q 的革命的评价 两方面分析评价:

一、阿Q 要革命肯定是被封建社会逼迫而去神往革命的。 二、也夹杂着农民的狭隘报复,说明他还不觉悟。

阿Q 的革命复杂性:基本上体现了农民革命的复杂性,提出了启发农民觉悟、教育引导农民的重要性问题。 “大团圆”的结局 有主、客观原因。

主观上阿Q 实在糊涂,把抢匪等同于革命党,揭示了启发农民民主主义觉悟的重要性问题。

客观上,阿Q 是被由自由封建势力变成的革命政府判决枪毙的,这就揭示了辛亥革命与封建势力妥协、封建势力篡夺革命胜利果实的历史教训。

收获与总结

这节课,我的最大收获 。 拓展与创新

鲁迅笔名的由来

“鲁迅”,首见于1918年的小说《狂人日记》。这是众所周知,使用最多、影响最大的笔名,这一名称符号业已和鲁迅先生的个人形象、文化精神汇为一体,不可分离。先生在对友人解释自己这一笔名含义时,曾自说原由有三:“1、母亲姓鲁;2、周鲁是同姓之国;3、兼取愚鲁而迅速之意”。遂致其后进而简化、派生、衍变出来“迅”、“L.S ”、“L ”、“旅隼”、“荀继”、“倪朔尔”、“崇巽”等等笔名。

第四单元 阿Q 的典型意义

阿Q 是贫民阶层中的贫民,是旧时代一个地地道道的弱者。阿Q 没有家,孤寂地住在土谷祠里;阿Q 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其实说白了就是给别人打工,干点体力活。阿Q 出身低微,低微到别人连他的姓名都搞不太清楚的程度,在一个倍受欺负和冷落的社会环境里,阿Q 很可怜,很无助,他的心理出现了毛病。他知道自己穷,便用" 先前比这阔多了" 来安慰自己;自己挨了打,便说这是" 儿子打老子" ,用这样的" 精神胜利法" 来实现心理平衡。 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按说,追求爱情是阿Q 的正当权利。可是阿Q 贫穷至极,以至于爱情的权利也被剥夺了,没有人肯嫁给他。但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内心里是多么的向往爱情呀。他对爱情不死心,但却对爱情摸不到门。于是,闹出了跪着向吴妈求爱的笑话。

问题与思考:

阿Q 形象的典型意义是什么?

我还想到了以下问题:

实践与探究

阿Q 的典型意义

① 阿Q 是一个“现代我们国人的灵魂”,是中国人的一面镜子。具有针砭、改造国民劣根性的意义。

②阿Q 的形象提出了国民革命中启发农民和国民觉悟的重要性问题。 ③揭示了辛亥革命没有充分依靠和发动农民群众的历史教训。

佳片有约

欣赏影片《啊Q 正传》,共4个课时。

收获与总结

这节课,我的最大收获 。 拓展与创新

对于阿Q 这样一个人,我们总是把他与批判二字联系在一起的,当然,这没有错,批判当时的社会也好,反思民族的劣根性也好,都有其认识价值的。但是,我想,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取决于其批判精神的强弱,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人们对弱者的态度,取决于人们的人文关怀意识的好坏。一个对弱者都不同情的社会那是一个不成熟的社会,畸形的社会,甚至是可怕的社会。翻开世界文明史,很容易从中找到例证。从这一点讲,同情比批判更重要,更具有建设性意义。当弱者被更多的人同情和帮助的时候,社会就会变得很漫馨、很和谐、很善良。当弱者变为强者的时候,社会也就进步了。如何对待阿Q 这个典型人物,确实反映了我们的社会价值取向,阿Q 从一个角度拷问着我们的灵魂和价值取向。因此,阿Q 的典型意义不仅仅代表阿Q 精神,更重要的典型意义是阿Q 属于弱者的代表,以及我们对弱者的态度。也许,当我们在痛快淋漓地鄙视、嘲讽、批判阿Q 及阿Q 精神的同时,却失去了更为宝贵的东西。

资料在线

鲁迅的故事

在厦门大学教书时,鲁迅先生曾到一家理发店理发。理发师不认识鲁迅,见他衣着简朴,心想他肯定没几个钱,理发时就一点也不认真。对此,鲁迅先生不仅不生气,反而在理发后极随意地掏出一大把钱给

理发师——远远超出了应付的钱。理发师大喜,脸上立刻堆满了笑。 过了一段日子,鲁迅又去理发,理发师见状大喜,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领,满脸写着谦恭,“慢工出细活”地理发。不料理毕,鲁迅并没有再显豪爽,而是掏出钱来一个一个地数给理发师,一个子儿也没多给。理发师大惑:“先生,您上回那样给,今天怎么这样给? ”鲁迅笑笑:“您上回马马虎虎地理,我就马马虎虎地给; 这回您认认真真地理,我就认认真真地给。”理发师听了大窘。

烟罐驱猫

鲁迅晚年来到上海专事写作,50多岁仍然童心未泯。一次,夜静更深鲁迅在写作,外面的猫不停地叫,屡屡打断他写作的思路,鲁迅随即拿起手边的五十支装铁皮的香烟罐,对着可恶的猫一一发射。

戏弄特务

有一次,鲁迅在上海的街头蹓跶,身后总跟着一小特务盯梢。当然这对鲁迅来说是常有的事。鲁迅故意将他当成乞丐,坦然地转过身去递过一块银元:“买饭吃吧。”

第五单元 《祝福》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 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鲁迅全集》第二卷。

祥林嫂是一个受尽封建礼教压榨的穷苦农家妇女。丈夫死后,狠心的婆婆要将她出卖。她被逼出逃,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做佣工,受尽鄙视、虐待。很快她又被婆婆家抢走,卖到贺家成亲。贺老六是个纯朴忠厚的农民,很快又有了儿子阿毛,祥林嫂终于过上了安稳日子。然而命运多舛,贺老六受地主的身心摧残饮恨死去,不久,阿毛又被狼吃掉。经受双重打击的祥林嫂,丧魂落魄,犹如白痴,可是人们还说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门槛“赎罪”,不然到了“阴间”还要受苦。她千辛万苦积钱捐了门槛后,依然摆脱不了人们的歧视。最后,她沿街乞讨,在除夕的鞭炮声中,惨死在街头。

问题与思考

1、《祝福》主人公祥林嫂是个什么样的女人?

2、“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我”在作品中有什么作用?

我还想到了以下问题:

实践与探究

第二天我起得很迟,午饭之后,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 第三天也照样。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 变,单是老了些; 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 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 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

„„

况且,一直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 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 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 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 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 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 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佳片有约

欣赏影片《祝福》,共2

收获与总结

这节课,我的最大收获 。 拓展与创新

叙述者“我”是一个远离故乡社会环境,基本上摆脱了传统社会精神和道德观念禁锢的知识分子,通过“我”远离故乡又回到故乡并最终离去的人生行程,展示“我”与故乡传统社会的不相容性,并通过“我”的眼光折射出现实故乡的闭塞、衰败和萧索。

《祝福》的主题在于“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比如支克坚认

为:“《祝福》属于‘为人生’的作品,它所表现的是一个关于道德的主题。旧道德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四’新文化运动向它发动了猛烈的攻击。《祝福》便是在揭露旧道德本质的同时,揭露了中国国民性的弱点,批判了中国的人生。” 而作家刘心武则表达了他对《祝福》主题的一种全新理解,他认为《祝福》的主题,就是表现人性中对于倾诉的渴望,就是表现人性中要求别人接受倾诉的渴望。他说:“我认为《祝福》的最可贵之处,还并不在于‘反封建’、‘反礼教’、或‘控诉旧社会’等层面上。《祝福》的深刻处在于表现了人性中的倾诉欲望,并沉痛地呼吁:人类应当懂得他人的倾诉,在相互承接倾诉中,逐步达到人类大同。”

文章通过祥林嫂一生悲惨遭遇的描写,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的社会矛盾以及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深刻地揭示了地主阶级对劳动人民特别是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了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第六单元《祝福》中祥林嫂人物形象 百家讲坛由孔庆东分析了鲁迅的这部小说,他得出的结论是,祥林嫂的死亡和鲁四老爷、祥林的母亲和同样的帮佣柳妈,还有作者“我”的态度不可分开。。鲁四老爷因为她的身世对她厌恶,柳妈告诉她死后还要被两个丈夫分尸,不得不用了一年的工资捐死后的门槛,而“我”还回答不出死后魂灵的有无,他特别强调同一个阶级的姐妹把她的痛苦看做了一个节目来看。她的真正的痛苦来自于他们对她的人生的漠视和残忍。 实践与探究

(一)祥林嫂是最好的女人又是最苦的女人

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她却不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的人物,以至被旧社会所吞噬。

(1)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她身上既有共性(勤劳、善良、质朴),又有着自己的个性(顽强、倔强)。所以说她最好的女人。

(2)但是,我们又说她是一个最苦的女人。祥林嫂守寡不成(遭劫被卖)——守家不成(丧夫失子)——守命不成(赎身行乞),是一个不幸的女人。

(二)“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小说中的“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我”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憎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嫂。对祥林嫂提出的“灵魂”的有无问题,之所以作了含糊的回答,有其善良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我”的软弱与无能。

佳片有约

欣赏影片《祝福》,共3个课时。

收获与总结

这节课,我的最大收获 。 拓展与创新

鲁迅用简洁、凝练、深刻、富有个性化的语言为读者展示了祥林嫂充满辛酸、坎坷的一生,揭示了封建礼教杀人不见血这一深刻的主题。

这篇文章语言最大的一个特点是简练而又传神,特别是描写祥林嫂的外貌变化,作者善用白描的手法,通过描写祥林嫂的眼睛,为我们展现了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变化。向我们展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反映了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几个过程,也反映了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逼到绝境的,也是对罪恶的封建社会的无声的控诉。其次,《祝福》的语言不但简洁凝练而且深刻。最后,作者用个性化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

个个鲜活的,典型的人物形象:“我真傻,真的...... ”。作者通过祥林嫂对众人的倾诉,通过祥林嫂和柳妈的对话,通过祥林嫂和“我”的对话,写出了祥林嫂的精神创伤,这正是鲁迅思想的深刻性表现: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可怕。

第七单元《祝福》的深刻含义

《祝福》题目的深意

这篇课文的题目叫做《祝福》,全文的情节开展也大都在祝福或祝福前后的时节,紧紧环绕着题目。

作者在一开篇就首先为鲁镇笼罩了一片喜庆的祝福气氛:“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直到文末,仍然让人们沉浸在祝福的欢乐中:“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中间一再写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着密切的关系,祥林嫂却在这样的氛围中倒毙在雪地上,把悲剧性的情节安排在喜庆的大背景下,更显其悲哀,更令人思索。从以上分析看出,作品就是在写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题目用《祝福》而不用《祥林嫂》,通过标题,形成对比,增加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

问题与思考

1. 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2. 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我还想到了以下问题:

实践与探究

(一)小说的主题

本文通过对祥林嫂一生悲惨遭遇的描写,刻画了一个旧中国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在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二)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封建礼教对中国劳动妇女的摧残和封建思想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根深蒂固的统治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源。作品集中体现了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对祥林嫂进行摧残的四条枷锁:政权(以鲁四老爷为代表对祥林嫂的歧视和压迫)、族权(贺老六和阿毛死后,大伯来收屋)、神权(迷信思想——捐门槛)、夫权(婆婆有支配她人身自由的权力)

佳片有约

5、欣赏影片《祝福》,共3个课时。

收获与总结

这节课,我的最大收获 。 拓展与创新

鲁四老爷

鲁四老爷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他迂腐,保守,顽固,坚决捍卫封建思想,反对一切改革和革命,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他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在精神上迫害祥林嫂,才让她生存信心彻底毁灭,是导致祥林嫂惨死的主要人物。

祥林嫂的婆婆

祥林嫂的婆婆是一个精明强干、有心计的女人,也是封建社会中自私

自利的典型形象。她拿走了祥林嫂的工钱,把祥林嫂当成工具,并且不顾

祥林嫂的反对,就把她嫁到偏僻的村庄来获取高额的彩礼钱。同时她也精明能干,面对鲁四爷的时候从容应对。

柳妈

柳妈是个吃斋念佛的善女人,受封建迷信思想毒害很深,既同情祥林嫂,又把她视为不贞的人加以奚落。出于善意,她想给祥林嫂寻求解脱的药方,结果反而给祥林嫂造成难以支持的重压,把祥林嫂推向更悲惨的深渊之中。柳妈自身的被害与她不经意的害人,从另一角度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

第八单元 朱自清和《背影》

朱自清简介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 ,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 。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48年8月12日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问题与思考

1、朱自清的散文可分为几大类 ?

2、说一说你眼中的朱自清?

我还想到了以下问题:

实践与探究

散文创作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

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 二是以《背影》《儿女》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和《春》等,是其代表佳作,伴随一代又一代人喜怒哀乐。

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

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朱自清散文感情的真挚更是有口皆碑。他的、《悼亡妇》等,被称为“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在淡淡的笔墨中,流露出一股深情,没有半点矫柔造作,而有动人心弦的力量,尤其是在《背影》中,朱自清对父亲朱鸿钧的感情之深让读者感到了一丝丝的怀念和感动。

收获与总结

这节课,我的最大收获 。 拓展与创新

朱自清的最后岁月

逝世前半年,常年劳累的朱自清体力衰弱,经常连走一点路都很吃力。他感到自己骤然衰老,不过并不因此而消极。他把唐人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反其意而用之,改成“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作为对自己的鞭策,压在书桌的玻璃板下。每天一清早就坐在桌前,读书勤奋不息,工作毫不减轻。

在生命的最后两个月,朱自清的身体已极度衰弱,体重低到77.6斤,且又“彻夜胃痛不止”,“不断大量呕吐”,病情日益危重。可他仍然编辑《闻一多全集》,编写教科书,备课讲授,演讲呐喊。在这两个月的日记中,他直接写到读书、买书、选书的日记竟有17篇之多。其中有他认真阅读瞿秋白同志的《鲁迅杂感集序言》和《大众哲学》的记载。甚至在逝世前26天,他还在日记中订了一个阅读计划,要求自己除星期六下午和星期日外,每天坚持轮流读一本英文书和中文书,利用休息时间读诗。说到做到,此后两天,即订出计划的第一个星期一,他开始读布尔芬奇的《神话集》和《波罗克夫的眼界》一文。

朱自清的读书生活

朱自清在上中学时,就极喜欢读书。当时家里每月给他一元零花钱,他大部分都交给家乡一家广益书局了,而且还常常欠账。引发他对哲学兴趣的一部《佛学易解》,就是从这家书局得到的。

1920年,是朱自清在大学最后一年。一次,他到琉璃厂去逛书店,在华洋书庄见到一部新版的《韦伯斯特大字典》,定价要14元。这钱对这部大书说来虽不算太贵,可对一个念书的学生却实在不是个小数目。自己手头没这么多钱,可书又实在舍不得,思来想去,就自己的一件皮大氅还值点钱了。 这件大氅,是父亲在朱自清结婚时为他做的,水獭领,紫貂皮。大氅虽是布面,样式有点土气,领子还是用两副“马蹄袖”拼凑起来,可毕竟是皮衣,在制作的时候,父亲还很费了些心力。可当时实在舍不得那本“大字典”,又想到将来准能将大氅赎出,便在踌躇许久后,毅然将它拿到了当铺。 当铺在学校后门,转身就到。朱自清并没有过多考虑。因为想到将来赎回,便以书价作当价:14块。大氅当然不止这个价,所以当铺柜上的人一点不为难,即刻付款。 拿上钱,朱自清马上去把那本《韦伯斯特大字典》抱了回来。不料那件费了父亲许多心力的大氅,却终于没有赎回来。

第九单元 《背影》

创作背景

1917年,作者的祖母去世,父亲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的差事也交卸了。办完丧事,父子同到南京,父亲送作者上火车北去,那年作者20岁。在那特定的场合下,做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爱护,使儿子极为感动,这印象经久不忘,并且几年之后,想起那背影,父亲的影子出现“在晶莹的泪光中”,使人不能忘怀。1925年,作者有感于世事,便写了此文。 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问题与思考:

文章的写作手法主要是?

我还想到了以下问题:

实践与探究

写作特点

这篇散文的特点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发父子深情。“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

这篇作品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不同于一般作品去描写人物肖像,着力于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而是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

在写法上,有:①民族化 ②简洁 ③朴实感人④文白夹杂的特点。

最主要特点是白描,作者写父亲的背影,描写那买桔子时过铁道的场面,完全用白描的手法。

佳片有约

欣赏影片《背影》,共1个课时。

收获与总结

这节课,我的最大收获 。 拓展与创新

从朱自清的生平我们知道,他写《背影》时,是因祖母逝世,回扬州奔丧。但列位要知道,朱自清的祖母是让他儿子(朱父)气死的!朱父时任徐州榷运局长。在徐州纳了几房妾。此事被当年从宝应带回淮阴的淮阴籍潘姓姨太得知,她赶到徐州大闹一场,终至上司怪罪下来,撤了朱父的差。为打发徐州的姨太太,父亲花了许多钱,以至亏空五百元。让家里变卖首饰,才算补上窟窿。祖母气得不堪承受此变故而辞世。(姜建、吴为公《朱自清年谱》)

第十单元 沈从文

沈从文简介

沈从文,苗族,湖南凤凰人。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1925年发表第一篇小说《福生》,1926年出版第一个创作文集《鸭子》。沈从文20年代起蜚声文坛,与诗人徐志摩、散文家周作人、杂文家鲁迅齐名。代表作《边城》、《长河》、《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

问题与思考:

1、沈从文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2、沈从文的创作风格是什么样的?

我还想到了以下问题:

实践与探究

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习作选集代序》) 。

创作风格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突出,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 沈从文纪录片视频

收获与总结

这节课,我的最大收获 。 拓展与创新

第十一单元 沈从文与《边城》

小说分类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

《边城》简介

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凉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问题与思考:

读沈从文的《边城》有何感想?

我还想到了以下问题:

实践与探究

汪曾祺:“《边城》的语言是沈从文盛年的语言,最好的语言。既不似初期那样的放笔横扫,不加节制;也不似后期那样过事雕琢,流于晦涩。这时期的语言,每一句都“鼓立”饱满,充满水分,酸甜合度,像一篮新摘的烟台玛瑙樱桃。”

沈从文小说独具地方特色。他的题材、人物、自然景色、风土人情、语言,无不涂上“湘西”的标记。题材是湘西社会日常生活中摄取的;人物是湘西农村的“愚夫俗子”,一批土生土生的“乡下人”;景色更是湘

西山山水水迷人的美景。沈从文更是描绘风土人情的高手,他画出一幅幅风俗长卷,婚嫁、习俗、服饰、神话、传说、信仰、礼节„„无所不有,无所不奇,使他成为现代中国的“风俗画家”。他特别善于揭示这些一代一代流传的古风习俗人情世态所包含的人情美和人性美,令人神往,令人惊叹。加上沈从文运用泥味土香十足的方言土语,这更使他的小说充满浓郁的湘西地方特色。(王嘉良、李标晶《中国现代文学史新编》)

佳片有约

电影《边城》2课时

佳作推荐

课下同学们去读《石子船》,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收获与总结

拓展与创新

沈从文和巴金在青岛住一起,巴金写了《火》,沈从文写了《边城》,巴金一天能写七千字,沈从文一周能写三千字。 1935年沈从文写给巴金的信:“我以为你太为两件事扰乱到心灵:一件是太偏爱读法国革命史,一件是你太容易受身边一点现象耗费感情了。前者增加你的迷信,后者增加你的痛苦。”

第十二单元 杨绛

杨绛简介

杨绛(1911年7月17至今)是钱钟书的夫人。1911年7月17日,杨绛祖籍无锡的杨绛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成为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语文研究生,与钱钟书相知相爱结成夫妇。是中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

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杨绛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成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

问题与思考:

说一说你眼中的杨绛?

我还想到了以下问题:

实践与探究

写于1984年的《老王》被选为初(高) 中教材。沉定简洁是杨绛作品语言特色,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

人物名言 一个人有所不足,就要自欺欺人。一句谎言说过三次就自己也信以为真的。

灵性良心人人都有。经常凭灵性良心来克制自己,就是修养。

丑人照镜子,总看不到自己多么丑,只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美。 佳片有约

《杨绛:坐在人生的边上》纪录片

收获与总结

拓展与创新

在吉隆坡的书店里曾把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读完了,那时就觉得沈从文的文笔很细腻,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作者。读完《散文》更觉如此。

南北风景》是沈从文的游记散文,但从文比风格可以看出沈从文从年轻到晚年思想逐渐成熟的过程,也可以从他的文章中看出他所经历的时代背景的变化。

《湘行散记》则讲述着一些稗官野史,道听途说的谈资,在我看来都是些带传奇色彩的故事,也许是他自己杜撰,也可能是他闲聊听来,我却一直怀疑那些故事和传奇人物的真实性,但谁说得了呢?那样的时代,那样的地方,出些带传奇色彩的人物也不足为奇,何必在乎真假呢?而我印象最深的是《湘行书简》。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