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目 录

一、专业分析 ................................................................................................................................................. 1

(一)行业背景与社会需求 ................................................................................................................. 1

(二)专业服务面向 ............................................................................................................................. 2

(三)专业培养目标 ............................................................................................................................. 2

二、职业目标与职业能力 ............................................................................................................................. 4

(一)职业与职业岗位分析 ................................................................................................................. 4

(二)能力与素质目标 ......................................................................................................................... 6

三、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 7

(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 7

(二)专业课程体系 ............................................................................................................................. 8

(三)教学组织与实施 ....................................................................................................................... 20

四、实施条件与保障机制 ........................................................................................................................... 22

(一)教学团队 ................................................................................................................................... 22

(二)实习实训条件 ........................................................................................................................... 24

(三)教学资源 ................................................................................................................................... 29

(四)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 ............................................................................................................... 30

(五)制度建设 ................................................................................................................................... 31

五、实施建议 ............................................................................................................................................... 31

(一)遵循因材施教原则 ................................................................................................................... 31

(二)突出德育目标 ........................................................................................................................... 32

(三)职业素养的培养 ....................................................................................................................... 32

(四)工学交替,突出实践性教学 ................................................................................................... 32

(五)人文素质教学服务于专业教学 ............................................................................................... 32

(六)体现隐性课程,如社团活动、科技创新等 ........................................................................... 33

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制与招生对象:

基本学习年限:三年制中职。

招收对象:初中毕业生。

一、专业分析

(一)行业背景与社会需求

自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长期受到压抑的汽车消费得到释放,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私人消费成为主流。自2006年起,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新车消费市场。中国同时还是仅次于日本和美国的世界第三大汽车制造国。2007年全年汽车产量达到888.7万辆,比2006年增长22.1%,其中轿车479.8万辆,增长24.0%。2007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5697万辆,同比增长14.3%;其中其中民用轿车保有量1958万辆,增长26.7%,私人轿车1522万辆,增长32.5%。虽然近年来中国汽车保有量增加很快,但比起发达国家,还差得很远,因此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

在国内汽车市场蓬勃发展的情况下,作为汽车消费后市场的汽车维修业从服务对象到维修作业形式等方面都已经或正在发生新的变化。目前,全国汽车维修行业有一、二类企业30多万家,从业人员近300万人。澧县县域内汽车维修业户目前已达300余户,按全国平均水平测算,澧县县域内未来三年对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需求总量在3千人以上。近几年来,由于许多职业院校纷纷开办汽车维修专业,特别是大量的中职学校都新增了汽车专业,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在社会调研中得知,目前汽车检修企业中等层次以下的维修人员的紧缺状况已趋于缓和。但是,随着高新技术产品和装置在汽车上的应用和普及,汽车产品及其维修技术高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汽车维修工作的生产对象和生产方式的变化,汽车维修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正从注重数量向注重素质、技能转变,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能在汽车维修生产过程中独当一面解决技术、质量、业务等问题的人才是

当前最为紧缺的人才。同时汽车进入家庭也使汽车用户对汽车维修人员的服务质量和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维修业技能人才不足的现象近年来日益严重,极大地制约了汽车维修行业的正常发展,严重影响了汽车维修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的提高。因此,中职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的技能性人才社会需求量大,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专业服务面向

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学生主要培养汽车维修企业所需的汽车机修工、汽车维修电工、汽车底盘维修工、钣金、烤漆工、维修企业技术管理员等中等技能型人才;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一体化企业维修业所需的汽车销售、零配件管理、保险与理赔等初、中级技能人才。

(三)专业培养目标

1、人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熟悉机械制图、机械原理、电工电子、汽车营销、保险理赔、零配件管理,掌握汽车各系统的构造、原理和检修的专业理论知识,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人文素养、稳定的职业意识,具备汽车机电维修、车身修复、技术管理、整车营销等能力,能满足面向“汽车后市场”的维修、销售和售后服务企业相应职业岗位需求的初、中级技能型人才。

2、人才培养规格

(1)专业能力要求

① 能严格执行汽车维护、保养规范,独立完成汽车的一般维护与检修。 ② 能熟练使用汽车维修工具及诊断设备,判断汽车故障、制定维修计划。 ③ 能严格执行汽车机械修理的操作规范,独立完汽车机械总成的拆装、检查、修。

④ 能严格执行汽车电气修理的操作规范,独立完汽车电气系统及电控装置检测、诊断、修理。

⑤ 能严格执行汽车钣金、烤漆的操作规范,独立完成汽车车身修复。 ⑥ 能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对车辆损伤进行鉴定评估。

⑦ 具备汽车销售、企业技术管理的能力。

(2)方法能力要求

① 能借助技术资料、网络、视频等途径进行汽车维修、管理等信息的获取、加工与处理。

② 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③ 能根据故障车辆检修的工作流程,制定维修方案,并有效实施。

④ 能自主调整学习、工作计划,不断总结,推陈出新,以满足不断变化、提高的汽车维修企业岗位需求。

(3)社会能力要求

① 能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② 能自我定位,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工作踏实细致,责任感强。

③ 能用语言和书面文字正确、详细描述汽车维修工作规范和要求,与他人进行良好沟通和交流。

④ 能配合团队工作,和团队成员进行良好协作。

⑤ 能正确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成绩和挫折,及时总结和反思,不断提高。

3、毕业标准

(1)学分和学时

必须修满210学分,其中公共文化课程50学分,专业课程96学分,校外工学结合的实训为50学分,拓展课程14学分,拓展课程中选修课程不高于4学分。我校实行学分制,一般12—16学时为1个学分,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以1周为1学分。公共基础课程累计总学时约为一学期,专业和专业技能课程的总学时约为一学年,顶岗实习累计总学时约为一学年。

(2)职业资格要求

学生应经过劳动部门的考核取得汽车维修行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二、职业目标与职业能力

(一)职业与职业岗位分析

本专业通过教师走访和调查企业、回访毕业生及召开专家研讨会,对澧县县域内的28家汽车维修、销售及售后服务企业进行了职业岗位群调研,了解企业用人机制、人才需求和岗位技能要求。根据调研分析,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毕业生就业比较集中的岗位主要有五个:汽车机修(含底盘维修)岗位、汽车电工维修岗位、钣金(含烤漆)岗位、汽车维修业务接待岗位、汽车保险理赔岗位。经过调研,本专业各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如表1所示。

表1 职业岗位及工作任务

通过对各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全面分析,得到本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共10项,确定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当适应或达到各典型工作岗位相应的素质和能

力要求。表2所示。

表2 典型工作任务及其素质、能力要求

(二)能力与素质目标

通过对职业和岗位分析,得出本专业培养的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技能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和素质:

1、知识目标

(1)掌握必要的公共文化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课、艺术课及其他选修公共课程,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促进终身学习。

(2)掌握机械制图,机械原理,电工与工业电子学等专业基础知识。

(3)掌握汽车各机械系统构造、原理、维修;汽车电器设备构造、原理、维修;汽车电控系统的结构、原理和维修等专业理论知识。

(4)掌握企业经营管理,汽车及配件营销与售后服务的基本理论知识。

(5)掌握汽车维修工具及诊断设备的使用。

2、能力目标

(1)对汽车各系统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能力;

(2)汽车各系统维修方案制定、生产组织、检查和质量控制的能力;

(3)汽车各系统的技术状况、故障、损伤、事故的检测、鉴定、分析、评估的能力;

(4)汽车及其维修新技术的学习、应用、转训的能力;

(5)学习和应用汽车新技术的能力;查找和利用资料的能力;逻辑分析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具有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踏实肯干、开拓进取的职业道德。

(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精神。

(3)具有主动、热情、耐心的服务意识。

(4)能吃苦耐劳、不畏挫折,具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健全的意志品质。

三、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按照“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指导思想,从服务区域经济出发,以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为主线,遵循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针对市场设专业,针对岗位练技能,全面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0年以来本专业与广州凌凯汽车集团公司、广州本田汽车制造公司、湖南车桥厂、澧县中通汽车有限公司、澧县茂源维修厂等企业深度合作,构建了“专业+岗位”、课证融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第一学年,依托校内学习环境,以校内为主校外为辅,将系统的动手能力培养与系统的基础知识培养相融合,达到掌握基本职业技能,培养基本职业能力的目的。

第二阶段:第二学年,依托校外实训基地,以校外为主校内为辅,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联合授课,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真实项目实战相融合,做到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方式情境化、教学环境职场化、工作过程流程化、组织管理企业化、教学做考一体化,实现由学生到准员工的转变。

第三阶段:第三学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学生全面参与企业工程项目实施,培养职场意识,达成就业意向,将顶岗实习与就业相融合,实现从准员工到员工的蜕变。

依托汽车维修行业,创新了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一是深化了与广州本田、广州丰田等企业的办学合作,扩大了“订单培养”规模;二是与广州凌凯汽车集团公司建立了共生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为“专业+岗位”、课证融合、工学交替的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资源保障。三是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根据企业的人才要求,依托企业提供的专业设备和实训条件,与企业大师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共同实施工学结合课程的设计,共同实施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和考核,从而有力地提高了学生胜任职业岗位的能力,实现了专业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为企业培养急需的专门人才,目前已有400余名学生直接受益。

(二)专业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设计

(1)课程体系总体设计

根据职业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质量标准,按照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的要求,分析汽车维修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能力、知识、素质要求,以培养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为目标,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同时,按照课证融合的要求,把学生取得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从业资格证书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纳入课程体系,要求学生参加劳动部门的考核取得汽车维修职业资格证书。

本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分为三大类,即公共文化课程、专业课程和拓展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正确树立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团结友善、诚实守信、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法制观念和汽车维修行业职业道德观念。同时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做到理论与实践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

①公共基础程,学习基本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通识能力、职业态度、职业兴趣、职业素养和文明习惯,让学生首先成为合格公民。公共文化课程中的德育课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心理健康。文化课包括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公共文化课程,学生应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其教学大纲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制定。

②专业课程,学习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制造与检修专业的

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学基础、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发动机电控系统与维修、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汽车钣金技术等,涵盖在专业课程内的实训课程,培养学生不同专业岗位需要的实际动手技能,实训课程包括在学校实训中心开展的综合实训和工学交替模式下的校外实习实训。

③拓展课程,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拓展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保障学生可持续发展需要。专业拓展课程包括前台接待、汽车零配件管理、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维修企业管理、顶岗实习指导等,拓展课程中有部分是选修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包括礼仪与修养、公共关系、语言艺术、硬笔书法等。

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总体课程结构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课程结构表

(2)职业能力分解与对应课程设置

本专业对各个课程模块的职业能力进行分解,并确定了对应的课程设置和实训手段。见表3。

表3 职业能力分解与对应课程设置表

(3)教学计划安排

本专业三年计划课时3420。其中公共文化课程665课时、专业课程2470课时(含第三学年校外实习实训1140课时)、拓展课程285课时。本专业教学计划表,见表4。

表4 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教学计划表

说明 (教学安排建议)

a、学分由课程学分、综合实训、校外实训学分(总计50学分)、拓展课程学分组成。毕业学分要求达到210学分。

b、《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发动机电控系统构造与维修》的实训涵盖在课程教学内,为理实一体课程。

c、综合实训专指第二学年在校内实训中心开展的工学交替综合实训。 d、拓展课程中现有选修课4门,学生可修2门,总学分3分,以理实一体、集训队、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形式开展教学。

e、表中主要列出前二年的学习时间和课程,第三年校外实训未列出课程。 (4)实践教学体系

本专业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校内的电学基础实

训、发动机机械系统拆装实训、汽车电器故障检修实训、电控排故实训、钣金涂装实训、汽车底盘实训和实训中心整车实训,还有校外的见习、实习和顶岗实习。通过单项或综合实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① 第一年基础课程及部分专业课学习年。

开设汽修专业基本功实训(包括汽修专业行为规范、汽车维修常工具使用、二级维护和安全操作技能)、机机械系统拆装实训、汽车底盘实训、汽车电器故障检修实训要求学生各单项技能达标。第二学期中下企业见习7天,走进、了解、认识企业,形成职业人和职业岗位的初级概念。

② 第二年部分专业课及校内实训与工学结合学习年。

开设发电控排故实训、汽车空调实训、钣金(涂装)实训、安全舒适系统实训、汽车故障诊断术(整车实训)五学习领域课和的实训和在实训中心开展的综合实训,要求学生各项技能达标。全学年两个学期采用工学交替模式、学校对接企业、课堂对接岗位的形式进行教学。要求第一学期在校内汽修实训中心进行综合实训不少于6周,第二学期下企业实操实训不少于6周(含寒暑假)。

③ 第三年顶岗实习。

主要是了解汽车维修行业单位的基本情况和中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工作流程,包括企业的岗位设置和岗位职责,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单位内部的管理制度和生产流程,学习和参与企业的汽车发动机机械维修、汽车电气、电控维修、汽车底盘维修、钣金(涂装)、汽车营销和管理等工作,能熟练使用企业的设备和设施,培养安全生产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在校强化学习培训一个月以后到企业顶岗实习,班主任和专业老师全程参与。 2、专业主干课程

本专业的主干课程有六门:《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发动机电控系统构造与维修》、《安全舒适系统构造与维修》、《汽车故障诊断技术》(含整车实训)。

(1)主干专业课程描述

本专业对六门主干课程规定了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见表5。

表5 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①《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②《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的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③《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的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⑥《汽车故障诊断技术》(含整车实训)的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2)主干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本专业对六门核心课程制定出了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内容包括课程性质与

任务、课程教学总体目标(分知识教学目标、职业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教学条件(教师任职条件、实践教学条件)、教学原则方法与手段、考核评价、教学建议。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见附件。 (三)教学组织与实施

1、教学内容

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对接工作岗位,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的思想,按照“直接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全面锻炼学生职业能力”的原则选择教学内容。

依据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层层推进,序化课程内容。根据岗位的实际变化情况,适时调整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标准等纳入课程,增强课程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先进性”。如《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以车辆电器系统故障为载体选择课程内容:根据学习认知过程及专业面向岗位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将本课程教学内容优化重构为“发动机电器系统故障检修”、“车身电器系统故障检修”、“辅助电器系统故障检修”、“电气系统综合故障诊断”四个教学项目,如图2所示。采取“项目载体、任务驱动”的教学内容实施教学。

图2 《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内容

项目一

发动机电气系统故障检修

项目二

车身电器系统故障检修

项目三

辅助电器系统故障检修 项目四

电气系统综合故障诊断

按照课程教育目标服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内容符合岗位工作标准,课程教学方法满足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手段服务于课程教学方法,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原则,将课程内容分成不同的知识及能力模块,各模块按其内容对专业培养目标的支撑,分成认识、理解、操作、拓展等不同层次,应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加强实践教学,突出专业技能的项目训练,体现单项操作与综合实操相结合、理实一体教学不断线的特点。推广行动导向的教育教学模式,调整教学内容,在课程开发与教学实施上强调任务(岗位)导向,以工作任务为主线确定课程结构,以职业岗位最新标准和要求确定课程内容。

2、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专业技术课程均由获高级技术证及以上证书的教师担任。专业课程基本上采用现场示范教学、电化教学、讨论式教学、项目驱动式教学、任务式教学等方法,并能根据教学内容来灵活设计专业综合实训项目。

如《发动机电控系统构造与维修》课程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组织教学,其步骤是:下达任务书(提出问题或项目背景) 分析任务(分析问题)制定实施方案(制定解决问题方案)任务实施(合作实践)任务完成(客户反馈)项目展示、点评与总结。

下达任务书:即提出问题或项目背景。每个项目都有预期的目标和要求,项目任务由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下发,同时强调本项目任务要求、进度要求。

分析任务:即分析问题。学生分析任务,查找资料,整理相关知识,交流信息,相互讨论,得出完成项目的思路、途径。

制定实施方案:根据每个项目任务要求及前面的分析,初步确定实施方案并提出预期技术难点,以求企业技术人员或教师解答;初步方案经企业技术人员或教师检查后再进行修改或优化,形成最终实施方案。

任务实施:即合作实践。项目实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选定项目经理。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组织与协调,按照行业规范与技术标准进行任务实施。每位组员轮流担任项目团队中的各个岗位,这样既能让学生有机会扮演不同身份担任不同

工作,又能真实体现实际工作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协作精神。

任务自查:即项目完成情况、客户反馈。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安排一个反馈环节,检测实践完成目标与最初目标是否一致。每个项目小组成员介绍项目进展情况和问题解决情况,同时由教师或除项目负责人以外的同学扮演客户,从客户的角度提出各种问题。学生发现项目实施的问题并及时做出修改。这种反馈同时培养了学生为客户服务的意识,锻炼了学生工作的耐性、细致和考虑问题的多样性。

项目展示、点评与总结:项目完成后,以项目团队的形式进行项目展示,介绍项目的分工、设计思路、关键技术和项目结果,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其他项目小组对正在该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提问和点评。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表达、展示自我的能力。

以上6个环节构成了项目驱动式教学的关键步骤,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项目本身的难易程度,进行适当的重复或简化。

3、评价模式

评价方面实行过程评价和定期评价相结合。

(1)理论课程采用平时作业成绩(个人书面作业、平时实训项目作业、出勤及纪律)占 30%,理论考试占,70%的纸笔形式进行考核,考试主要题型包括填空、选择、判断、简答、论述题。全方位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考核。

(2)实训课程采用了平时成绩(平时实训作业、项目任务考核、出勤及纪律)占30%,实训操作考核占70%,以实操任务完成情况方式进行考核,全方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评价和考核。

四、实施条件与保障机制 (一)教学团队

1、教学团队配备的总体要求

以中餐烹饪专业在校学生450人规模为基数,按有关财经类中职学校师生比1:12,专兼教师比2:1。本专业教师团队人数应为37~39人,其中专职专业

课教师不得少于19人。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通过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行业资格认证、聘用企业行业技术专家等方式,制定教学团队建设规划并付诸实施。鼓励专任教师下企业“充电”,将专任教师下企业实践学习纳入专任教师培养计划。从企业聘请技术专家和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强化职业教育特色。

2、专职教师数量与要求

要求专业教师具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及汽车维修行业职业资格证书。专任实训教师都有在汽车维修企业实践的工作经验,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具备汽车维修修技师以上的资格证书。教师应用技术开发、推广能力强,能把汽车维修、服务、管理等理念应用于教学中,教研、科研成果丰富。

本专业专职教师不得少于19名,应有2-3名以上省级或市级专业带头人,有4-6名以上校级专业骨干教师。专业课教师每两年到汽车维修企业实践两个月。专任专业教师具备“双师”资格的比例要达到91%以上;专任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专业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并获得相就的培训证书,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

专业教师应具有汽车维修操作技能,能独立承担2-3门专业课程教学,具备熟练开发职业课程的能力,能主持和参与中职教材编写、教学标准制定、课件、案例、实训实习项目、教学指导、习题题库、学习评价等教学资源的建设,具有指导学生参加各级汽修技能大赛的能力。

3、企业兼职教师聘任与要求

热心职业教育事业,责任心强,善于沟通;高级技工或技师以上水平,有3年以上企业一线工作经历,具有汽车维修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具备实践教学能力。能承担生产性实训项目设计开发、实训指导书编写的工作。

(二)实习实训条件

1、校内实训场所

我校拥有汽车模拟4S店1个、汽车整车实训室1个、钣金实训室1个、烤漆实训室1个、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电器构造与维修、发动机电控系统构造与维修、汽车空调、汽车底盘、自动变速器、安全舒适系统理实一体化教室共7个、汽车电学基础实训室1个。校内有480个实训工位,实践教学条件完全满足专业教学要求,有能够满足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的理实一体化教室,有能够满足专业综合实训的实训室。校内实验实训室的设施设备技术含量高,设备价值达标率80%以上,设备完好率100%。实验实训项目达标率与开出率100%。各实训室的设备按各课程的要求进行了配置,具体如表6所示:

表6 专业实习条件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训室设备配置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变速器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训室设备配置

《电控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训室设备配置

《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训室设备配置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含整车实训课程实训室设备配置

2、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是中职学校实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内实训基地的延伸和补充,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平台。根据教学需求,采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推荐、教师主动联系、走访毕业生就业单位、企业招聘会、技术服务等方式建立适当数量的专业校外实训基地。通过毕业顶岗实习情况的反馈,对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适当调整。学校长年与湖南车桥厂、中联重科、澧县中通汽车有限公司、澧县茂源汽修厂、澧县畅安汽修厂、上海大众常德4S店、广州凌凯汽车集团公司、广州本田汽车制造公司等用人单位签订了校外实习基地合作协议,建立了符合课程教学要求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上述企业建立了深层次的合作机制,定期地派专业老师进行顶岗实习和指导学生实训,在实训内容、考核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有效合作。 (三)教学资源

本着开放性、自主性、创新性的原则,整合专业优质教学资源,引进和开发行业资源,建设一个有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科学规范、使用方便快捷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

专业教学资源库应围绕网络课程、素材库、教师公共备课资源库、实践教学资源库、教学支持环境、双证制资源库等模块进行资源库的建设。通过开发和引

进,建设课程的网络教学课程和素材库,设计或购置系列教学软件。通过建立专业特色资源库及配套的专业门户网站,丰富、扩展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资源内容,增加资源的深度和广度。

专业教学资源库应包括专业标准库、专业网络课程库、专业多媒体课件库、专业试题库、试卷库、专业图片库、特色资源库、学生作品库、信息文献库、图片库、视频库、各类文件库等内容。通过教学资源库,学生能实现主动式、协作式、自主型学习。资源库能完成包括课程、实训、师资、案例等教学资源的分类管理、集中存储、高效访问、动态评价与统计;能实现对系统安全管理、动态扩展。

(四)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

1、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建设。

以“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为指导思想,建立科学的人才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以教务科和教学督导科为核心、企业行业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加强人才质量信息的收集与反馈,建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及时纠正培养过程中的偏差,实现对专业教学质量的全过程、全方位管理,确保专业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突出重点,建设教学质量过程管理体系。

对期中期末考试考核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改革传统的单一的卷面考核方式,形成符合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的全面的专业考核体系和评价机制;课内实训成绩以平时成绩(如操作行为规范、平时作业、出勤情况)的方式计入期末总评成绩。对实践性较强的部分课程,则采取以实践性考核方式为主的考核方式,即期末每门课程随课程结束进行考查考核,评定成绩,着重实际动手、创新和操作规范。

3、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对学生综合多元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深入各实习企业进行实习过程监控,对实习教学过程实施总体考核与评价,

并对各类问题进行处理。

4、校企合作,加强顶岗实习管理。

实施校企合作方式,构建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确立订单式培养目标,合作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加强对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平台,为学生的发展奠基。

(五)制度建设

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方面,制定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职业岗位标准,制定核心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实训大纲和考核标准,建立校内各实训室相关管理制度,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本,不断健全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强化教学过程监控,重视教学评价,提高教学质量。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制定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管理制度,制定教学团队和“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教师教学能力考核办法。

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运行机制方面,制定专业建设管理办法和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建立有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规划和指导专业建设与改革等各项教学制度建设,与企业共同建立校外顶岗实习管理制度,顶岗实习教学计划,完善顶岗实习的工作流程。

五、实施建议

(一)遵循因材施教原则

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最佳的发展;针对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请有关学科的教师或校外专家进行特殊的指导和培养,让他们参加一些有关的课外小组和校外活动、有关的竞赛;试行按能力分组教学;开设一些选修课以照顾学生的兴趣与爱好。

(二)突出德育目标

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陶冶道德信念,锻炼道德意志,培养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在实施中改变原有以灌输为主的教育方式,教学目标在实施过程中突出:

1、德育的实践性、活动性。

2、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

3、学生的情感性、体验性。

(三)职业素养的培养

通过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职业素养学习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遵纪守法、团队协作、爱岗敬业的职业态度,具备熟练的汽车维修行业岗位技能,能胜任汽车维修及相关联岗位的工作需要。

(四)工学交替,突出实践性教学

我校把汽车维护保养、汽车美容融入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综合实训,筹建校内实训中心,为学生提供参加实际生产的场地。学生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和所练技能开展真实生产,“边学边做,边反思边提升”。学生们亲临现场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拓宽了知识面,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同时也加速了学校职业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

(五)人文素质教学服务于专业教学

人文素质教学要服务于专业教学,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应该贯穿于专业教育教学全过程。如语文课侧重于普通话训练、应用文写作、沟通技巧等训练;数学课提升到数据统计和成本核算层次;英语课突出汽车专业英语;德育课开设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形成以专业课程为核心的教学体系。

(六)体现隐性课程,如社团活动、科技创新等

积极组建多方位、多层次的社团(如汽车基本技能集训队、空调维修集训队、电控排故集训队、汽车二级维护集训队等),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定期举行技能比赛,以赛促教;诚邀行业知名人士来校传经送宝,技能演示与指导。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