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茶经]之再说蒸茶甑 箅 杈 下

隨著甑帶這一名稱的浮出水面,我才發現它確實在歷史上已經存在了很久,存在最多的居然是在中國南北朝以來的藥書中,甑帶被當做一味藥材使用,因為歷代相傳的藥方基本是尊重古人的名稱,不敢輕易改變,怕開錯藥,人命關天,所以甑帶一名千百年來一直存在於藥方中,宋唐慎微編撰《證類本草》,是一集宋以前大成的藥書,我們現在就引用其中記載的甑帶藥用:“甑帶灰,主腹脹痛、脫肛。煑汁服,主胃反、小便失禁不通、及淋中惡屍疰、金瘡刃不出。今按別本注云:江南以蒲為甑帶,取久用者燒灰入藥,味辛溫、無毒。甑帶久被蒸氣,故能散氣通氣,以灰封金瘡上血,止痛、出刃。唐本先附臣禹鍚等謹按:蜀本云取用久敗爛者也。”

此中內容有些從《唐本草》摘出,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引用的基本上引用《證類本草》,這裏取得的資料是,甑帶可以用蒲草,而且是一直和蒸汽發生關係。

明周王朱橚撰《普濟方》中,還看到“敗蒲舊麻甑帶” 記載,可見古代麻和蒲草都可以做甑帶使用。

除了藥書,現在看到最早的資料是西晉陸機的《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

“檴,今椰榆也。其葉如榆,其皮堅韌,剝之長數尺,可為絙索,又可為甑帶,其材可為杯器。”

檴樹或以為就是樺木,或以為是臭椿,皮可以加工成繩索,又可以做甑帶。檴樹的木材可以製作杯子,也很有意思,如果不是鏇成杯子形,就是以棬木的方式製成杯子,估計都是要髹漆的。

這一則資料後來被注解《詩經》以及注釋檴木的書籍廣泛引用。

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也提到甑帶,這段資料被明代徐光啟的《農政全書》引用:“《齊民要術》蒸乾蕪菁根法曰:作湯淨洗蕪菁根,漉著一斛甕子中,以葦荻塞甕裏以蔽口,著釜上,繫甑帶,以乾牛糞然火,竟夜烝之,麄細約熟,謹謹著牙,真類鹿尾。烝而賣者,則收米十石也。”

這段資料雖然不是用於甑而是甕,因為是要加熱蒸幹蕪菁根,因此不能讓蒸汽上來,但甑帶用法是一樣的,特別提到是將甕放在釜上後要“繫甑帶”,再結合《王氏農書》中說的“瓾帶周纏”,我們可以初步斷定甑帶式纏繞在甑上的,至此,可以說其用途基本呼之欲出,其用法是繞在甑上,甑是用來蒸食物的,甑帶會為蒸汽所蒸,所以藥書取的就是甑帶長期為蒸汽所蒸而形成的藥用。但即使到此時,甑帶的具體使用法,似乎還是差臨門這一腳。所幸還有一條對唐代來說雖已經是很晚的資料,晚到清代,但恰是民俗資料,而且出自陸羽寫《茶經》時居住的江浙一帶,這就用上了以俗就雅、以方補正的方法,將陸羽留下的迷案全部解決。

清蔡雲《吳歈百詠》中有這麼一句:

“選火避雷忙作醬,甑腰熟可備晨餐。”自注:“煮菽為豉,以麵封釜,熟而食之,名曰甑腰。”

吳歈就是吳地的民歌,吳基本上是指蘇南浙北地區,蔡雲的百詠,也都是圍繞著吳地的民俗,這首詩寫的是吳地百姓蒸豆做醬的事。中國人做豆豉、豆醬的歷史估計有個兩千年以上,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也有大篇幅記載當時的蒸豆豉、做豆醬的方法,因為製作時間都是在清明前,所以有“選火避雷”之說。古法蒸豆豉,通常都得蒸十幾個小時,注意這種情況下釜甑縫隙的密封得當、不讓洩露蒸汽就很重要了,否則就得費時費柴了。

詩中最重要的是出現瞭解開所有問題的關鍵詞“甑腰”,而且作者蔡雲的自注簡直就是雪中送炭,可以說是一把關鍵的鑰匙,此門一開,則路路通了。

首先,我們知道有“甑腰”這個名稱,同時我們知道蔡雲詩中的甑腰是用麵(當然是和好的面而不是麵粉,或問有沒可能是麵條,也有!只要能封嚴就行。)封釜,在蒸豆豉時,已經有甑在釜中,此時的以麵封釜。一定是封住釜和甑的結合部,以防止長時間的蒸的過程中蒸汽洩露。這個封在釜甑之間的東西就是甑腰。詩中的甑腰使用面做的,所以熟了是可當早餐吃的。

那麼除了面可以做甑腰,還有什麼能做?答案很簡單。我們前面系列考證的那些檴樹皮、蒲草、麻、縻繒等都是幹這事用的,所以甑帶也就是甑腰,如帶纏腰,顯然是纏在、甚至可以說是塞在近甑釜之間。

這時我們應該對陸羽說的“匪腰而泥”恍然大悟了!

可以這麼說,通常的甑帶都是使用麻、草、布帛等,可以反復使用,所以用到壞的甑帶因為薰蒸日久,反而成就了一味中藥。有的地方也用麵來封釜,替代甑帶,很有可能甑腰就是吳地一帶的叫法,這和陸羽長期居住在這一代有關,用的就是當地的俗稱。所以“匪腰而泥”,說的就是不用通常纏繞的甑帶的做法,自然也不是用麵,而採用泥封。估計整個採茶季節,要蒸的茶也很多,當天采,當天蒸,天天采,就得天天蒸,所以乾脆採取一種相對固定的方法把甑給封在釜上。這樣,《茶經》中這段話最後的“釜涸,注於甑中”一句,也就迎刃而解了。因為甑是被封泥固定在釜上了,無法挪開,所以水燒幹時,只能通過甑中往釜里加水。

到此,我一直懷疑應該是“匪腰而泥”的注解“不帶而泥之”,為何會寫在“釜涸,注於甑中”之後,也自然清楚了。這個夾注解釋的就是為何釜中的水燒幹了,要從甑中加水,而不是把甑搬開,直接往釜中加水的原因,因為用泥封代替了甑帶,甑移動不了。夾注者知道腰是甑腰,通常叫甑帶,所以以帶說腰,只是彼此都把甑字給省略了,他們之間像是打開天窗說亮話,誰都明白,可讓後人萬古如長夜了,真是白天不知夜的!

《齊民要術》蒸乾蕪菁根法的“著釜上,繫甑帶”,就毋須解釋了。

籃以箅之,就是以籃為之箅,之,代指甑。

以篾系之,也是以篾為甑之系。系就是甑兩側的提手,方便提起或搬動。如果是陶制的,就成鋬手,如上圖新石器時代的甑。如果製成環狀的器耳,通常就稱系。而《茶經》中說的要來蒸茶的甑,容積小不了,這個時代的甑這麼大的甑應該都是木制的,而且以那種口大底小的甑的可能性最大,因為陸羽說以籃為箅,其實就是把茶裝在籃中整個放到甑中,這種情況下,必須保證籃不會掉到釜中,最好的方式就是使用口大底小的甑。木甑也有做成鋬手的,也有使用竹篾穿在甑上的做法,這在上面的插圖中都能看到。《茶經》的甑就是穿竹篾為系的做法。

既然是以籃為箅,那麼開始蒸茶是把籃放進甑中,蒸好後把籃從甑中拎出,就是很簡單的事情了。

可以說,這一段文字的難題已經完美解決。

又叉>以榖木枝三椏者製之,散所蒸牙筍並葉,畏流其膏。

榖木通俗的名稱是楮樹,桑科。其皮造紙稱楮紙,古時又用以織布。選其枝三杈者製成此具,用以翻撥茶葉,以使熱汽散出,避免茶葉之汁流失。此唐代制茶和宋代制茶之重大區別,唐人畏茶流膏,宋人畏茶流膏不盡。

此句首之“又”,不知所指,所云“製之”者,前當有某器以此製之,其作用為翻茶散熱,以此推之,“又”字當為“叉”字之誤,後面所謂三椏者,正是枝杈形。

元代王禎《王氏農書》中杈圖,用於叉起成束之稻梗。蒸茶翻攪所用之杈當與此相似,只是大小不同。

至於為何指定用榖木,不解!但無關宏旨。

王禎《王氏農書》關於杈,解說如下:

“杈,箝禾具也。揉木為之,通長五尺,上作三股,長可二尺,上一股微短,皆形如彎角,以箝取禾槫也。又有以木為榦,以鐡為首,二其股者,利如戈戟,唯用叉取禾束,謂之鐡禾杈。

《集韻》云:杈杷,農器也。

詩云:竪若戈戟森,用與戈戟異。彼能禦外侮,此則供稼事。願言等鋤耰,非因為戰備。今遇太平時,叉也即農器。”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