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关系

如何处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关系(资料汇编)

彭泽元

纵观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读写是永恒的主题。是语文教学的归依。

我们知道,阅读与阅读教学,写作与写作教学是几个有联系但又各不相同的概念。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处理好阅读教学与语文教学的关系,是语文教学能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

一.让阅读之舟,载写作之愁。

几十年前林语堂先生就对中国的语文教学进行过猛烈抨击,说过许多好像是过激的言辞。譬如他说:“所谓学习就是喜爱。学生应该对读书发生狂喜。但是从小学到大学研究院,教师有一种天才,就是把读书的乐处挤出,使之变得干燥乏味”(《论学问与知趣》)近二十年来的所谓阅读教学,越弄越邪乎,成了阅读就是训练,阅读就是做题,把读书的乐趣,读书的美感,把启迪心智,提高感悟世界,认识世界,表述世界的能力等读书的本意全都扫荡殆尽了,因此,要使阅读拨乱反正,使阅读教学变得生机盎然,首先必须改革阅读教学的思维和理念,彻底从应试的泥潭中走出来,而回归真正的阅读世界。

1、打破强加于阅读的种种束缚,给阅读以充分的自由。

林语堂先生曾说过:“什么叫做真正的读书呢?”这个问题很简单,一句话说:“兴味到时,拿起书来就读,这才叫做真正的读书,这才是不失读书之本意”(《读书的艺术》),而现在我们给阅读强加的内容太多了。一篇文章,从内容到形式,从形而上到形而下,我们给它进行了彻头彻尾,彻里彻外的条块分割,从时代背景到段落大意,到主题思想,到写作方法,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就是这样在“语文学”的圈子里打滚,既影响了学生的知识上的量的积累,也抑制了学生在思考时的独特体验。

过去我们对课堂教学,课本教学花费的心血太多,而对语言学习的本源(母语环境和母语阅读)关注太少。人的认识一是来源于直接的生活体验,二是来源于间接的阅读经验,尤其是在信息交互日益频繁的现代社会,阅读不但成了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而且成了人们澡雪精神,提高认识的最好方法。观点的平庸往往来源于思想的平庸,思想的平庸往往来源于阅读的狭隘。现在我们要给阅读教学以充分自由,不仅是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过程的自由,更应该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环境的宽松。所以,我们应把阅读当作一门公共课程和人生课程来看。阅读课要坚持上,课处书要坚持读,古诗文要坚持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要大胆尝试。(示例(二十三):美国小学校长为鼓励学生阅读而当众吻小猪和爬着上班的故事)

2、充分尊重阅读者的个性,对文本不求强解,求统解,求全解。

现行的阅读教学思维方式总是试图吃透甚至嚼烂文本,总想不留任何疑难,总想达到一个统一的目标,总想把书中的问题统统解决,这实际上是很天真很幼稚很荒唐的做法,由于年龄和认识水平的原因,中小学生同教材之间本来就存在着一定距离,要想让中小学生把书中的问题全弄明白,不过是痴人说梦。一首李白的小诗,小学生和大学生读,怎么可能有同样的理解?况且阅读是一个很主观很富有个性色彩的活动,就是同一层次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也不会对同样的文本产生同样的感受,而我们的阅读教学,却把读书严格地控制在一个狭窄的藩篱之内,还要硬性规定在特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种种“阅读要求”,完成那些专家学者挖空心思搞出来的匪夷所思的思考题和练习题,孩子们的阅读兴趣焉能不被彻底抹杀,著名学者王富仁曾经说过:“好的书,是读过就‘懂’的,‘读’同‘解’是在读的过程或读后自然发生的现象,不存在一个‘甚解’的问题。‘好读书,不求甚解’才是一种正确的读书方式,接收方式。”(示例(二十四)名著推荐书目)

3、阅读必须回归到“读”上,练好“念”功和“诵”功。

胡适曾把读书和看书加以区别,意思是说光看还不能算是读书,中小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乃是反反复复的“念”,乃至于“诵”。吴伯箫先生曾多次指出,“现在的教学把课文都讲‘肿’了,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让学生阅读原文上。”实质上,几十年来,语文教学的最大失误,就是舍了本,逐了未。所谓“本”,就是在读书这种原来非常简单的事上,凭空附加了一整套繁琐的无以复加的所谓阅读理论,其实,教师越是花样翻新,学生真正的读书时间就越被贻误。在阅读教学这个问题上,可谓愚蠢者最聪明,聪明者最愚蠢。自古及今,所有成大学问者,都不废乃至终生不辍地以最原始的方法来读书,苏东坡夜读《阿房宫赋》以致守夜更夫都能熟背成诵,明代大学者张溥,每读一本书,都要读抄七遍,所以,他的书斋叫七录斋。好书自应琅琅读。我们的古人在阅读教学方面是有很严格的要求的。“凡读书,须字字读得响亮„„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诵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训古斋规》)。正如王富仁先生所言,读的本身就是记忆,就是感悟,就是理解,就是消化。阅读教学到今天这个地步,如果没有返璞归真的决心,没有删繁就简和矫枉过正的举措,是决不能从少慢差费的泥潭中解脱出来的。

常言道“云在青天水在瓶”。课程改革虽然是个全新的事物,但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亲身去实践,一定会感受到其中的无限趣味至上境界。

读写结合 以读促写

读和写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我们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从书本中获得知识。写作是一种复杂的文字工作、精神劳动,更需要从书本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营养。奥斯洛夫斯基在谈到他创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说过,他如果没有系统地学习文学知识,是不可能写出那样的作品的。他还别提到在开始动手创作之前,用了八个月的时间,专心致志地读了《战争与和平》等世界名著。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用最概括的语言表达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看,读与写密不可分,读可促写,读是写的前提。读可以为写提供参考模式,读可以给写以更多的启发。能读然后才是会写;善读并好读之人,才能迅速提高写作水平。笔者认为能否正确认识并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是能否有效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方面。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人们常将“写作”与“创作”视为同义语。写作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过程。它属于学习语言的范畴。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我针对学生特点,主要指导帮助学生解决两个问题,即“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要从观察、体验、分析、研究生活和广泛阅读着手,做到“胸中有积蓄”。解决“怎样写”的问题,就要掌握写作的一些基本要求(审题和立意、选材和谋篇、语言和表达、修改和写作) 和文体的点。

阅读教学培养阅读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获得写作上的滋养,所以阅读所得是写作资源的另一个重要不源。阅读有两个功能,一是为读的能力而读,一是为写的能力而读。实现第二个功能,阅读与写作就结合了起来。但是,目前有不少语文教师把两者的结合误解为写作特色、技巧的抽筋剥皮式的归纳,思想情感、人文精神和写作方法技巧成为互不依附的两张皮,这样的结合使“为写的能力而读”步入误区。那么,如何使两者真正结合起来?

课内得法长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古人对读促进写的经验总结。语文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读熟课文,读配套的自读课本,读大纲要求的名著诗文,读报刊上的时文美文。通过多读,获得思想的提升、情感的熏陶、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学习作家思考生活和表达生活的角度方式和技巧。

语文教学,只有走进教材,才能让学生学到别人的语用经验;只有走出教材,才能让学生内化别人的语经验。 以往语文教学存在两大弊端:一是死扣课文,孤立分析;二是抛开课文,架空分析。前者将教材肢解,后者作空洞说教,都没能把学生领进教材。课文实为作者在特定生活情境中语用的结晶,凝聚着作者的文思和情结,涵盖着语文知识和技能,作者的语用经验沉淀其中。语文教学

若能将课文“还原”到原本的生活情境里,让学生置身于语用状态中,通过解读课文里的语言文字,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深入作者思维的宿地,与作者一道神游、辩论,探究作者的思想方法,作者的语用经验也就被学生接受了。因此我们要求的语文教学应该是沿着“披文(解读课文)—入情(品味感情)—入神(领会文思)”的轨迹,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走进教材,渐入佳境,探究作者的语用经验。然后让学生带着作者的语用经验,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运用,反向从教材中走出来,把作者的语用经验化成自己的经验。这种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语文教学,不再孤立的作字、词、句、篇的分析,而是以能力训练为主线。每节课根据课文特点,着重训练一个能力点,配套讲授相关知识点,以此带动全篇,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习惯;把学生的生活体验、生活经历引入语文教学之中,让技能、习惯、兴趣的种子在学生那里着床、萌发、生长。

课外里积累长肉。一谈到读,许多人往往只注重课内阅读,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课外阅读却相当重要。我们不讲许多名人回顾自己青少年时的收获,大多得益于课外的阅读,光从写作界的例子来看也是举不胜举。古往今来,书浩如烟海,岂止“万卷”,何限文、史、哲经,从何读起呢? 要从阅读中学习写作,笔者认为首先要多读文学名著。文学名著是经过历史考验的作品,是写作的范本,不仅要读而且要反复地读;不仅要理解它,而且对有些名篇,精彩的段落应该能够背诵。我们知道,毛泽东、鲁迅都是能背诵大量的名篇佳句的。苏联著名作家西蒙诺夫曾经说过,他可以一大段一大段地背诵《静静的顿河》。可见,熟读、精读以至背诵对学习写作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多读名著外,还应该鼓励学生多读同时代人的作品,别是学生习作。如果说,读经典著作能提高写作能力的话,那么,多读当代人的作品以及学生习作,可以启发文思,提高写作的兴趣和勇气。因为他们所思考的,所表现的往往正是“同龄人”所思考,所要表现的问题和事件,读了往往会带给学生更多的启示。

读写结合练能。指导学生把读和写结合起来。课内阅读,要善于捕捉课文中读写结合点,设计口头和书面作文的训练,例如为课文补写结尾。课外阅读,要养成读了就动笔的好习惯,从摘录精彩语句开始,到写作品介绍、故事梗概、人物分析、读书心得、读书札记等。长期坚持这样做必有好处。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做法有四:即“读一说一写一评”。(一) 适当介绍一些课外名著给学生,引导学生去读,要求读后作些摘录。(二) 让学生读后再组织学生说说某些作品中精彩感人的情节或片断。(三) 让学生把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写出来,如写读后感,读书笔记之类。(四) 在课堂,教师摘其优劣简评之,或让学生自己评议讨论。

切忌生搬硬套。读写结合要注意克服机械地搬用读写结合,不问这种结合在这篇课文里是否合适。我们承认,学生比小到大学习写作,常常离不开模仿,仿主题的确立,仿材料的安排,仿语言的表达,仿手法的运用,等等。但是不问学生有无此类生活,不问学生有无此类感情,不问这篇课文仿写的难度,草率地要求学生模仿,就有可能导致学生说假话、说成人话,甚至胡编乱造,空话套话泛滥。不是吗?有教师要学生读《荔枝蜜》写一篇以小生灵为叙事对象的文章,结果结尾全是夜里做了一个梦,有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青蛙,有梦见自己变成了蚯蚓,有梦见自己变成了小蝴蝶等。请问,这样写出的文章有几分真实,有力分真感情?离开了“真”何来善与美?一个从小不说真话的人,长大了岂不成了伪君子、假面人?这种读写结合培养出来的人将是畸形人。所以,读写结合是好方法,但要用好、用得恰当,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一概来个读后就写。毕竟写作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也非写家,不可能诸体一过招,立马就能写。

刘国正先生“中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开题会上的讲话:“特别是中小学,还要在发展个性的同时搞好语文学习,字要认认真真地写,文章要认真诵读、背读、背诵。这两个方面不是矛盾的,而是相结合的。一个是“从生活中来”,一个是“说老实话”,还要加一条:通畅自如地运用语言。个性便在其中了。

我们只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并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 把课内阅读、课外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 通过一定的模仿, 充分利用范文, 指导学生从范文中得到启示, 去构思自己的文章, 进行写作。这样循序渐进, 步步深入, 反复训练, 就能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写作。

二、开生活之源,激写作之趣。

作文教学思想要开放

1、给学生一些机遇,让他们体验生活——作文取材从理念本源趋向生活本源。 2、给学生一双慧眼,让他们观察生活——作文思维从封闭规束趋向多元创新。 3、给学生一双巧手,让他们描绘生活——作文语言从俗语套话趋向丰富多采。 4、给学生一片天空,让他们享受生活——作文评价从保守狭隘趋向民主开放。

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已习惯用“公共思维”和“群性话语”来限制学生丰富多彩的思维方式和言语自由,其作文教学的观念和实践均堕入了极端的畸形化。思想缺席,个性湮没,思维固化,语言枯涩,技法雷同,已成为中小学生作文的通病,从这类作文中,你看不到生命活力的张扬,看不到蕴藉风流的大气,看不到裹挟人心的激情,看不到桀骜独特的个性,看不到叩问现实的笔力。有感于此,语文学界已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理论争鸣和实践探索,了解这些变化,对于把握未来作文教学的方向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1、给学生一些机遇,让他们体验生活——作文取材从理念本源趋向生活本源。传统作文教学片面强调立意,即预先设定一些可以通过语言表达的、作为习作者所必须恪守的基本理念,机械地要求学生放弃作文自由和自主,而形成的以轻浅平俗为主要特征的庸俗化作文主题。作文教学的具体实践,包括学生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和教师的审阅批改、组织评讲都不过是这些理念的衍生物,这是作文教学本源上的一种可怕颠侄。近年来,语文教学界不断发出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源的热切呼声,出现了以真实生活为始点的崭新的写作尝试。《语文学习》杂志组织的“走向生活”作文竞赛。这种回归生活的作文趋势,促进了作文教学的两大转折。一是引导写作题材的真实化,二是引导作文情思的真诚化。所谓“真实”,就是以自我的心灵之眼觑得生活的原生态,不但看到生活的“向阳面”,而且也注意到生活的“阴暗面”,不但面对生活的表象,而且能洞穿生活的本质。所谓“真诚”,就是反对先入为主地给学生外加一种“标准”的情态取向和价值尺度,并以此来“衡量”和“匡正”生活,从而导致虚假的作文和虚假的做人。学生作文中的“真实”和“真诚”品质,实际上标示着沉甸甸的生命质感的存在,映现了一个活泼的“我”的灵魂,反之,缺乏这种品质,一味地宣扬作文要积极、崇高、健康,他们就不会为自己的感悟而欢呼和感伤,他们的作文就不能成为具有更高美学品味的生命存在形式。

根据以上观察,可以尽可能减少一些纯理性化的命题式作文,而多采用①活动式作文,②研究式作文,③随笔式作方。

2、给学生一双慧眼,让他们观察生活——作文思维从封闭规束趋向多元创新。写作中呼唤创新思维,呼唤个体生命以自己的思维触角对世界予以深度介入,其实就是呼唤魂兮归文,这就需要教师高度自觉地培植学生独立的人生立场和自主的人格体系,力克立身处世上的盲目从众,需要教师无保留地发展学生独特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并由此出发,使之勇于怀疑既成定论,敢于否定既有定律。如果没有对学生精神品格和文化心理的重构,作文的创新就会失去逻辑起点,教师只有创设民主化,建设性的思维场,宽松和谐的思辩氛围,才能催生出具有一定深度的创见。学生才能从习焉不察的生活素材中挖掘出深刻意蕴,从周而复始的自然景观中窥探到生命价值,从貌似平凡的社会现象中体验出人类精神。所谓“彰显个性潜能”,就是要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机会,不用唯一标准衡量学生的作品,善待学生的创见。惟此才能够真正培养学生接爱新事物的敏感性,内心世界丰富的想象性,勇于怀疑的挑战性,敢为人先的自主性。

3、给学生一双巧手,让他们描述生活——作文语言从俗语套话趋向丰富多彩。思想感情的匮乏必然导致语言的苍白,生命内涵的单薄势必导致信息输出的贫弱,我们再也不能任凭“假、大、空”的官样化、庸俗化的语言在学生作文中泛滥。尽管我们要关注作文语言的基本规范和要求,诸如贯

通语脉句序的顺畅,吻合语境要求的得体、拟物摹形的准确、炼词缀句的简明、整体风貌的朴素等。但是超越这些基础性,共性化要求的,则是上品位,出境界,成风格的个性化语言。所谓个性化语言,实际上就是从作文主体的血管深处奔涌出来的生命情思,只有这样的语言才能粘着人所别具的气息、韵味和血性。才是有呼吸、有脉博的活生生的语言,归根结蒂,作文语言的个性化取决于品格的个性化,思想的个性化,情绪的个性化。

4、给学生一片天空,让他们享受生活——作文评价从保守狭隘趋向民主开放。由于长期因袭的作文教学观念的束缚,导致教师在学生作文评价上,往往采用一统化的应式作文标准去“规范”学生活泼舒展、风格迥异的“放胆文”,使之谨小慎微地就范于套路和模式而不收越雷池一步。至于教师撰写的评语,常常缺乏深、准、新、实而流于浅、旧、空、尤其是缺乏“觅优”(作文闪光点)的自觉意识和鼓励创新的强大内驱力。新中国50年来的作文教学在形式上以全命题和半命题居多,在内容上以关注时政和时事居多,在体裁上以记叙文和议论文居多,这固然有利于教学和评价的统一,但也使教师指导作文的自由度被降低,学生信笔涂鸦的自主空间被压缩了,要迅速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作文评估观念和评估方法。

一是尊重写作个性,鼓励多元表达。实际上,学生在写作体载、题材、语言、内容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倾向和好恶,正是他个性精神、品格、气质、学问的必然选择,教师只有积极引导,扶持,培育的义务,而没有压制,曲解,扼杀的权利(示例(二十一):见《语文学习》2002年第4期《说“过犹不及”》一文)(如处方式、语录式、仿写式、复古式)。

二是增加评估梯度,丰富评估层次。2000年高考作文使用的新评分标准,包括“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前者涵盖了作文的基本要求,即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体美观等所有中学生都应达到的共性要求,后者蕴含了对学生作文的发展性期待,除了上述的语言丰富多彩,表达生动形象外,更兼思维深刻,匠心独到,创意迭出等。两者之和囊括了作文之灵魂,血肉、骨架、肤色等诸多方面。这样一种评价标准,虽然在具体操作中增加了难度,也对教师的语文素质构成了严峻考验,但却能解放学生的心灵和语言。

三是改进评议方法,提高评估水平。随着自主,合作,探究等先进学习方式逐渐被人们所认同和接纳,作文评议方法也在由教师全批全改的单一形式向全面批改、相互批改、共同批改、延时批改,协商批改等多种形式转变。教师评语也正由浅显、呆板、平庸、空泛的统一模式向深刻、温馨、新奇、实在的个性化方向转变。总之,作文评价的实质就是要遵循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示例(二十二):见部分富有代表性的教师评语)

作文教学方法要改革。

一、 在作文命题上:减少命题作文,指导自由练笔,以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吕叔湘先生在谈到“作文教学的问题”时,以质疑形式表达了他的观点:“现在的一般过程是

(一)教师命题,(二)学生作文,(三)教师批改。是不是还可以在这中间插进一些别的活动呢?”答案是肯定的:“现在的教法既然吃力而不讨好,就该打破框框,另外想想办法——包括改进命题作文的办法。”(吕叔湘:《关于语文教学问题》)

叶圣陶先生也一直认为:“命题作文只是个不得已的办法,不是合乎理想的办法。”他曾经设想:“能不能从小学高年级起,就使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呢?或者不写日记,能不能养成写笔记的习惯呢?凡是干的、玩的、想的,觉得有意思就记。”叶老还继续谈到:“这样的习惯假如能够养成,命题作文的办法似乎就可以废止,教师只要随时抽看学生的日记本或笔记本,给他们一些必要的指点就可以了。”(叶圣陶:《大力研究语文教学 尽快改进语文教学》)

命题作文,只是作文的命题方式之一,而绝对不是唯—;近年来,在改进命题作文的办法上,已有不少新的尝试与倡导;但是,整体上力度不够,有些新方式又产生了新偏差;叶老倡导的“减少命题作文,指导自由练笔,以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以致逐步地“以日记,以笔记取代命题作文”,未尝不可一试。

二、在作文批改上:无须精批细改,提倡重点讲评,培养学生反思能力,自改能力。

谈起批改作文,叶圣陶先生曾直言不讳:“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尤其是对所谓的“精批细改”,叶老几乎是予以全盘否定:“首先得算算,四五十本作文本全都‘精批细改’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教师办得到吗?即使办得到,把作文本发还学生就完事了吗?假如学生不完全理解你的用意,岂不就是白费?那就还得给四五十个学生说明为什么这么改,这又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教师办得到吗?即使办得到,可是学生听了教师这一回的说明,知道了该这样写不该那样写,未必就能转化为作文的实践能力,因而下一回作文又那样写了。那岂不是照旧要给他‘精批细改’,再来个循环?”显然,叶老是不赞成这种“徒劳无功”的循环的,他认为:应该“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在生活和工作中,谁都经常有作文的需要。作文难得‘一次成功’,往往要改几次才算数。作了文又能自己改,不用请别人改,这就经常处于主动地位,岂不是好?”

与叶圣陶先生观点相类似,吕叔湘先生也曾这样认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最头疼的问题。家长、校长乃至社会舆论,都要求教师‘精批细改’,教师也努力‘精批细改’,可是作文本子多,时间不够,尽管天天开夜车,仍然是不够‘精’,不够‘细’。在学生方面,作文本发下来之后,认真琢磨批改的道理的毕竟是少数,多数是只看看总批和分数,批改的地方越多越懒得看,这样,教师的辛勤劳动也就收不到应有的效果了。”怎么办呢?吕老也谈到了“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这一问题,他说:“批改当然是教师的任务,但是有时候也可以选一篇印发给全班,试试集体评改。”另外,对于教师的批改,除了错别字是学生一看就知道以外,别的就不一定都是一看就明白为什么要改,为什么要这样改?对此,吕老建议:“最好是能够在班上当面讲讲。当然,一班学生常在五十上下,不可能个个都讲,只能挑选几篇作典型。好在学生作文的毛病很多是共同的,讲一两篇也就能使全班得益。这样做,当然得在那几篇上多花点工夫,不过其余各篇就可以比较从简,总算起来还可能少用些时间。”

对于要不要“精批细改”这个有争论的问题,张志公先生不止一次地发表过他的意见,主要是:“‘精’‘细’云云,不是从数量上说的,而是从质量上说的。——解决问题,对学生确有帮助的批改就是‘精批细改’,不在于教师在学生作文本上写的字数多少。„„为批而批,硬‘做’文章,于教师是件苦事,批出来的必然不痛不痒,于学生毫无益处。这种事情,何必去作?”与叶老、吕老一样,张老也非常重视“应当养成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并明确指出:“两种作文特别适宜于发还自改,然后再交。一种是写得潦草马虎,不太用心的作文:卷面很乱,有许多不当有的错别字,不当有的病句和不合事理的话。这种作文不能接受,可以批一下,用符号指出那些不应有的错误,发还自改。一种是写得好的作文:文字清通,没有什么错误,并且有一定的意境,只是发挥得不畅,或者还有某些缺点。这种作文可以用批语建议一些改进的办法,发还自改,这样倒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大的启发,受到更多的锻炼,因而提高进步得更快。”在集体评改与重点讲评上,张老也发表了与吕老相接近的意见:“把学生写得好的和写得不好的一两篇作文拿到堂上作示范批改,能对全班学生有启发作用,间或用一用这个办法,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精批细改,既难以办到,又未必有效——试问:为什么“徒劳无功,但是大家还在干,还要继

续干下去,不是很值得想一想吗?”(叶圣陶语)有重点的进行作文讲评,并且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渐渐知道应该怎样写,不该怎样写,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应在这方面下更多的功夫才好;尤其是:要让学生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并且不断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这是一种可让学生“一辈子受用不尽的本领”,作教师的,应当尽力而为之。

三、在作文训练上:需要增加篇数,坚持多写多练,“凡遇有写作的机会,决不放过”。

一般说来,任何能力的锻炼总是越频越好,作文训练,当然也不例外。然而,如同叶圣陶先生所言:“虽然任何能力的锻炼总是越频越好,而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因而中小学的作文每学期不过五六次,有些学校有大作文和小作文,加起来也不过十次光景。就学生作文能力的锻炼说,实在太少了;就教师改作文的辛劳说,实在太重了。尽管费心费力,总收不到实效,于是来了‘徒劳无功’的共同感慨。”对此,叶老主张:教师,可以少改;学生,必须多作——“为养成写作的习惯,非多作不可;同时为适应生产的需要,也非多作不可。作日记,作读书笔记,作记叙生活经验的文章,作抒发内部情思的文章,凡遇有需要写作的机会,决不放过,这也是应该而且必须做的。”(叶圣陶:《略谈学习国文》)“一句老话,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是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下水,练习游泳的本领。”

1979年12月25日,在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吕叔湘先生指出:“……这两年的高考语文题,不是一般的命题作文,都是什么改写,缩写,还有许多别的填空、改错等等。因此,听说中学里面都是搞单项练习,搞得很热闹,作文好像是第二位了。这个问题还是值得研究的。”对于“这个问题”,吕老是非常重视的,他认为:“作文训练,需要增加篇数,坚持多写多练。”当然,任何事情,也都有一个度,“多写多练”也是这样。针对有人所主张的“一日一文”,吕老也明确表示了不同意见:“那么这个„多‟多到什么程度?这也是值得研究的。有人主张„一日一文‟,就是每天写一篇,这值得考虑。每天在作文上花这么多时间,他还有别的功课呢,别的老师是不是会有意见?”(吕叔湘:《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

张志公先生也是赞成“多写多练”的,他曾说过:“凡工具,必须操作熟练,运用自如,才能发挥效力。”在谈论传统语文教学的得失时,张老明确肯定了:“掌握语文工具要靠积蓄丰富的语言材料,要靠纯熟的驾驭这些材料,„„于是,‘多读多写’就成了传统语文教学经验中很重要的一条。”就今天而言,“要把这些从书面上吸取来的语言材料作到能够运用自如,仍旧要在书面上下工夫——多写多作。”(张志公:《传统语文教学的得失》)

就作文训练的篇数而言,确实需要增加——可以两周一篇“大作文”:教师予以批改,但无须精批细改;同时一周一篇“小作文”:教师只作检查,不进行具体批阅。似此,每学期大小作文将近30篇,如果再能够写一写日记或者作一作笔记什么的,一学期下来,则数量更为可观,由“量变”到“质变”,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应当不是虚话。

四、在作文途径上:抓好书面作文,辅以口头作文,使“说”与“写”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在《语文教学要同现代化建设接轨》一文中,张志公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很明确,就是要学生学习和使用语言文字,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而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则“全部以书面训练(读,写)为内容,完全忽视口头语言的训练。”比如,一般情况下,只要一提起作文,人们想到的便是“写作文”。张老认为:这是不全面的。其实,作文,除了以“写”为主,还可辅之以“说”(即口头作文)。

不错的,“语文教学应该以文字为重点。„„可是如果把以文字为重点理解为只要有文字的教学,不必有语言的教学,那就又大错而特错了。”在《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一文中,吕叔湘先生这样告诫我们。吕老还特别指出:“以作文教学为例,多做口头作文的练习就很有好处。”

有哪些好处呢?吕老娓娓而谈:“口头作文,口头评改,费时间少而收效广,不光是本人得益,全班都得益。能够把一件事情说得有头有尾,次序分明,写下来就可能是一篇很好的记叙文;能够把一个道理说得有条不紊,透彻有力,写下来就可能是一篇很好的论说文。所差的只是有些字该怎么写也许不知道,这是可以在书面作业里练习的。„„”

叶圣陶先生等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共同认为:撇开语言教文字,这是一种半身不遂的语文教学。因此,他们要求:学校里的语文教学应该语言和文字并举,以语言为门径,以文字为重点,达到语言和文字都提高的目的。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一文中,叶老建议:“要考查学生对于生字生语的认识程度怎样,可以看他的笔记,也可以听他的口头回答。”推而广之,要考查学生文章写作的水平怎样,可以看他的书面作文,也可以试试听他的口头作文。

口头作文,时而有人倡导,但是一直未成气候;好像觉得:书面作文难,口头作文更难!在重点抓好书面作文的基础上,辅以口头作文,应成一种趋势;“说”“写”结合,相辅相成,作文之道。

作文教学源头要回归生活。学生不喜欢作文,是因为写作文枯燥无味,无话可说,无情可抒,无感可发。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就要为学生架起生活——写作的桥梁。教师若能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热爱生活、感悟生活,学生写作才会成为有米之炊,有源之水。

学生每天来往于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生活看似单调,其实主要老师引导学生去观察、感悟,拨开那片浮云,生活原来还是五光十色,丰富多采。

思想的缺席:对中学作文教学的反思(王雷 教育在线)中学作文教学的最大问题是过分注重形式而忽略了思想。通常情况下,我们只是要求学生把文章写得像一篇文章就可以了。所谓像一篇文章,主要是指形式,如起承转合的行文格式、通顺规范而不乏生动老练的语言、必要的表现方法和手段乃至书写的工整和卷面的整洁等等;尽管也有立意的要求,但不是学生从社会生活实际中分析思考出来的自己的见解,而是命题者事先寓于题目或材料中的结论且大多流于空洞,比如助人为乐啦,全面地看问题啦,追求坚韧的品格啦,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啦等等,这些观点放之四海而皆准,根本无法证伪,当然也就不需要思考,只要举一些现成的例子,然后说一堆大话、空话、套话就够了。

为什么不引导学生去关注和思考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精彩纷呈”的 “事件”?像企业改制、下岗分流、环境保护、西部开发、素质教育、农民负担、腐败现象、升学就业、青少年犯罪、庸俗文化的泛滥、社会风气的恶化、贫富悬殊的加剧、精神家园的丧失、党风、行风、民风、贫困、失业、失学、民生、民心乃至国际政治的风云变幻等等等等,所有这些我们天天看到、听到和感受到的活生生的现实为什么不能进入学生的视野,进入语文教学的课堂,进入学生的作文乃至高考的考场?

就中学作文教学来说,我们的目的不是培养文学家,事实上,文学家不是你能培养出来的,这个社会也不需要那么多文学家;而主要是培养“思想家”,也就是培养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造的习惯、意识和精神,这种观察和思考当然主要是指向人生和社会、历史和现实、文化和精神等领域,这才是中学作文教学能够而且应该做的事情,因为思想不仅是人的权利,而且是人的本质。没有思考的生活是动物式的 生存,不会思考的人只能丧失独立人格和自主意识,从而沦为感性和知性的奴隶。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写作与生活的关系,第一步是帮助他们观察生活,拥有生活,积累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和参与者,但仅此还很不够;第二步是指导他们感悟生活,亲身体验生活的真谛,发现生活中的美。要指导学生不但用眼观察生活,抓住人物的特点或事的的特征;而且用身心体验生活,善于发现平常小事所隐含的意义;更进一步用头脑思考生活,采用联想和想象,从而想出点意思来,悟出点道理来,品出点情趣来。这第二步工作做好了,才算是真正处理好了写作与生活的关系。

写作与生活的结合,要走活动化的道路,也就是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不仅仅是观察生活,更是生活的亲身参与者,是生活的主人。可以是学校组织的中心教育活动、德育活动、

主题班会,让学生做有心人,记录和积累生活中的人和事,活动之后用日记的形式写下来。也可以是为写作组织的语文活动,例如采访先进人物后写人物通讯,参观展览馆或企业后写参观记,搜集风土人情资料后写风物民俗介绍,游览风景名胜之后写游记散文,阅读某部作品之后写文学评论,等等。写作与活动结合起来,要注意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感觉到写作不是一件苦事,学生拥有了写作素村,产生一吐为快的冲动,写作的兴趣和欲望就会被激发出来,写作水平的提高就指日可待了。

三、授读写之术,握读写之器

模仿学习练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认为主要还应向范文学习,向范文借鉴,从阅读中学习写作。这是古今中外初学写作者的不二法门。因为优秀的范文, 不但具体地告诉我们应怎样写,而且有引起我们联想,开拓我们思路的作用。

从对课内的美文华章的仿写开始。关于读书同写作的关系,前辈作家们都是极力提倡边读边写的。写作自然不能不读书,但是只读不练同样无法提高写作水平,掌握创作规律。那么应该怎样练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对课内的美华章的仿写开始。初学书法的人少不了临摹贴,初学写作的人也少不了模仿。模仿是初学写作者必不可少的步骤。模仿是能够使学生尽快掌握写作技能的一条捷径。自从小学开始学习写作以来,作文教学就是意识地进行模仿训练,从仿辞到仿句,仿段到仿篇。文学史上李白的“三拟《文选》”就是古人模仿写作的例子。就拿八股文来说也是历史上模仿写作的典型,它虽批评,但我们不可否定它对明清古文写作的繁荣有过重大的影响。模仿,不断地模仿,由模仿简单的到模仿复杂的,学生一但掌握了某种模式并且能突破它并在此基础熟能生巧,那么就学会了写作。

如何进行模仿呢?在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三:

(一) 仿辞、仿形。先是模仿简单的,如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作一段写景练习;仿“捕”片断去写捕野兔,捕山鸡等。再结合课内的阅读仿写一件事、一个人、一次活动等。

(二) 仿神、仿意。模仿,切忌亦步亦趋,跳不出范文、片断的框框。为此我们在教学中不光进行简单的仿辞、仿形训练,更重要的更多的要学生仿其神、仿其意,从仿某章节的措辞或语言风格, 过渡到模仿全篇的构思立意;从仿范文的选材方式、结构形式,过渡到全文的表现手法。如初一年级的同学, 读了《这就是我》后,就可以模仿其构思:先写自己的形体和个性,然后介绍自己的个性点, 最后归纳自己的个性点,但“百人百姓, 千人千面”, 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点, 就世界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即使生兄弟姐妹, 也是同中有异, 或相貌, 或性格, 或爱好, 总是有差异。我们的许多同学,尽管年龄相仿, 但各人的相貌、性格、爱好是千差万别的。单以性格方面来讲, 有的内向, 有的外向, 有的热情泼辣, 有的谨小慎微。即使是内向型的人其表现也不尽相同。所以要把自己的情况介绍出来, 就要抓住自身的点, 用具体的事例表现出来, 只有这样才是仿其神、仿其意, 文章才会有个性, 有新意。

(三) 模仿中创新。在阅读中学习写作,还要于把别人的好东西经过消化,变成自己的,并在作文中加以运用。我们提倡在阅读中学习写作,可从仿写开始,不是主张“生搬硬套”。有的同学片面地理解“模仿”,认为模仿就是照葫芦画瓢,所以,他不是认真学习写作, 而是只求背几段范文, 拼凑成文。这是我们坚决反对的。这样的“模仿”只有坏处, 没有好处, 它会束缚自己的创造性。模仿要在读懂值得模仿的他作,认清其超越自己的佳处, 在领会其精神和风格上的基础上有选择地“拿来”这才是我们所提倡的模仿。比如,欧阳修学韩愈的文章而所作的文章全不象韩愈,这是他在唐宋八大家中所以能独树一帜的原因, 他学韩愈的诗,而所作的诗象韩愈, 这又是他在宋诗中之所以不能独成一家的原因。所以我们要“不取取,虽师勿师”,不完全仿效他人,又学习他人的长处,虽以他人为,, 又不受他人的局限。

从名家范文的选材立意方法上切入。写作是以我笔写我、写我的生活、我的空间、我的感受、

我的断想,但为何学生一听作文,就吓得唏嘘不已, 叫苦不叠呢? 许多学生怕“写”, 首先的拦路虎就是不知写什么。学生天天在生活, 身在生活的宝山中, 却不识宝, 正是缺乏画家的“别具只眼”。那么, 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火眼金睛”呢? 这可以通过对范文的阅读, 从中在选材立意方面得到启发, 支构思自己的文章。如果我们要写四时风光一类的文章, 就可以借鉴朱自清的《春》。作家写春, 没有落入古今中外大量颂春文章的俗套, 没有停留在春景的表面描摹和颂赞, 而是以“春”喻人, 把“春”当一个活泼充满生气并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姑娘来写, 从而写出“春”的精神。为此, 笔者启发学生对于写景咏类文章, 必须赋予相应的“意”, 写景咏是第一层面的, 深层的“精神”, 第二层面才是能使文章生辉的重要方面。因此, 对于写景咏一类的选材, 我们必须从哪些使自己有感悟, 容易联想的事物入手。写山不仅要情满于山, 还要深得山川之风骨, 写出山之精神。唯有这样的文章, 才能象样的好文章。

如果指导学生写《秋》, 我们也就可以指导学生学习《春》这篇文章的立意和选材等方法。秋天是黄金似的季节, 收获的季节, 是充满喜悦的季节, 联系到人事, 人们经过劳动并取得收获的时候, 不也是表现出胜利的喜悦吗? 《春》的精神是抽象的, 要形象的写出它, 就要通过具体的 “物”:春山、春水、春阳、春风、春雨、春天的花草树木、春天人们的活动。这就是古人说的:“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花树写之”。这里最重要的是要抓住各类景物的点。我们指导学生写“秋”也可以这样, 秋天有秋山、秋水、秋阳、秋天的花草树木、秋天的人们的活动, 只要抓住秋天这些景物的点, 就可以写出“秋的精神”。

再如学习的《我的老师》, 我们就可以指导学生写《我最敬爱的人》、《我忘不了的人》这类题目。

四、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养成

情感、兴趣、习惯、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在学科知识和技能学习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已经被实践所证明。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和规律来看,写作教学尤其需要这些因素发挥作用。写作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不高有很多原因,其中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平时没有良好的写作习惯和不能坚持多练笔等三条都属于非智力因素范围。写作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于大面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具有很现实的意义,应该成为改革写作教学的关键措施。

培养学生喜欢写作的兴趣,要做到三句话: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让学生不受任何限制地自由表达;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喜悦。只要学生真实地叙写了人和事,倾诉了真情实感,即使语言还很稚嫩,甚至有不少毛病,结构上也不够合理顺畅,这样的作文还是应该肯定。第一次作文写得不符合要求,经过帮助,学生自己修改好了,二次作文完全可以打好的成绩。每一次成功,一次又一次成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会在心理上不断地增添自信心和进取心,学生对作文的感情就会与日俱增。帮助学生消除对作文的恐惧感和畏难情绪,使他们感觉到写作文不是一件难事、苦事,而是像学骑自行车那样容易、听偶像唱歌那样开心,那么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就大有希望了。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最终职责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习惯。对于做人来说,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优良素质品格的外显特征,非常重要。对于写作来说,良好的写作习惯本身就是写作素养的重要方面,是写好作文的必备基础。良好的写作习惯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勤于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坚持写日记、写读书笔记等多练笔的习惯,列提纲、打腹稿、一气呵成的习惯,反复修改、精益求精的习惯,工整写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习惯,合理分段使结构清晰的习惯,等等。良好的写作习惯不会自然而然地养成,一要靠严格要求,起始年级尤其要重视养成教育;二要长期坚持;三要经常督促。良好的写作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内化为学习品质和写作素养,写作教学应该追求这个境界。

从非智力因素培养的角度来看,多读多写需要毅力。有了这种毅力,也就形成了习惯。叶圣陶先生说: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了习惯才行。“每天读一点,每天写一点,长期坚持,熟能生巧。”写作能力是在不断实践中提高的。多读--在读中汲取精神营养,提升精神境界,增加知识的内存,学习优秀的表达技巧;多写--在反复历练中体味揣摩写作要领,使写作技巧熟练,各种文章常写常通。写日记是多写的最好形式,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说:“要打好基

础, 第一步就要学会‘记’。每天记一件事。”开始也许是记流水账,是一些片断或点滴,但坚持下去,必有收获。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