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贵州省瓮安县红灯堡小学 邓颖 [1**********]

近几年,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而且呈上升趋势,呈低龄化、团伙化、危害程度严重化趋势,形式比较严峻。因此,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是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必然要求,更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举措。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成了一个全新的课题,我认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内容,找到渗透法制教育的切入点。

在教学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长城》一文时,课前我让学生在网络中搜索了解人们对长城的评价,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长城的录像,欣赏了长城的壮美景观,引导学生明白: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奇迹,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物,教学到这里便进入关键的渗透时期,于是,我对内容进行了拓展——说说自己的家乡有哪些有名的文物古迹?保护得怎么样?要求学生把对“保护文物,从我做起”这句话的理解说给大家听,我再相机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从而完成法制教育的渗透任务。

又如,在教学《索溪峪的“野”》一文时,我根据课文内容第四自然段的文字介绍,利用多媒体配上野生动物的画面介绍了猴子等野生动物,激发了学生对野生动物及其优美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从而引出问题:面对这些充满野性、活泼可爱的野生动物,我们应该怎样去保护它们呢?学生讨论之后,我引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

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让学生明白保护动物、保护环境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找到渗透法制教育的时机。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人间天堂般美丽的小村庄在一场大雨中消失得无影无踪的痛心的故事。教学中,我创设情境:假如你此时遇到这个被冲毁的小村庄的村民,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假如你就是这个被冲毁的小村庄的村民,此时面对一无所有的“村庄”,你会说些什么?

通过学生互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说、劝的过程中内化课文蕴含的深刻道理,让“人类不爱大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意识深深地扎根在学生的心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也无形中渗透成功了。

三、在学生的写作中进行法制教育。

习作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层次,它既是个体对生活现象的深切感受,也是个体对生活实践的独特体验。在习作教学中引入法制事件,诱发学生思考、分析、比较、反思、议论、总结,不仅可以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而且还可以规范学生的法制行为。

在习作中,可利用法律条文的语言特点,引领学生品味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方法,体会准确使用词语的重要性。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章第29条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

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和第五章第35条规定“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求学生揣摩其中“应当”、“不得”、“鼓励”这几个词在条文中的含义和用法,从而认识到说明文用词准确、严密的要求,并揣摩在写作说明文时锤炼词语的技巧和方法。

在对学生的教育中,不仅要向他们传授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法制观念,语文课堂教学在学生的学习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将在学生心中从小就种下了社会主义法制文明的种子,从而为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培养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合格公民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必须整合以往的教学思维,积极想办法,充分、合理、科学地挖掘语文课程中的法制教育资源,找寻适合渗透法制教育的契机,以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语文教学服务中,只有这样才能算是完成了教书和育人的双重使命。

附件一:

贵州省教育科学院、贵州省教育学会

2012年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教学(活动)设计征集评选登记表 学科类别:小学语文

说明:

一、学科类别分别为:1、中学语文;2、中学数学;3、中学英语;4、中学物理;5、中学化学;6、中学生物;7、中学政治;8、中学历史;9、中学地理;10、小学语文;11、小学数学;12、小学思品;13、小学英语;14、小学科学;15、中小学音乐;16、中小学体育与健康;17、中小学美术;18、中小学信息技术;19、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20、学前教育;21、综合(凡不是纯学科性的论文都归在这一类。如: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如提高学生的心里素质等)。

二、论文题目不要太长。教学设计或教学案例直接点明是什么课的设计或案例,如:《祝福》教学设计、《分数的除法》教学案例(不要把某某版本第几册第几课作为题目的组成部分)。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