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前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试论当前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便应运而生。这些被称为“爱里断线的风筝”的留守儿童,数量越来越多,遍及广安城区和各乡镇,以至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为“和谐广安”的构建增添了许多负面因素。本文针对广安区留守儿童的现状,深入剖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就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提出一般建议,并结合广安区人民法院自身的职能特点,抛砖引玉,献言献策,希冀为相关部门和领导提供决策参考和理论支持。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留守儿童正值生长发育、接受教育、思想启蒙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父母长时间不在他们身边而导致家庭教育严重缺少,学校教育又偏重于智育,加之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使他们在思想、行为和心理上极易发生偏差,出现的问题较同龄儿童多。从留守儿童自身存在的问题来看,主要有:

(一)学习成绩普遍处于中下水平。由于缺乏监护人的直接监管或临时监护人监护不力,致使多数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孩子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学习自觉性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常拖欠作业、成绩波动大。特别是父母双方均在外地打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隔代亲人照看,大部分重监护轻教育,甚至对留守儿童娇生惯养、放任自流,加之儿童本身自控能力较差,无法抵制现代社会中不良诱惑,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现象便时有发生。

(二)行为习惯不良。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家庭教育缺失,许多留守儿童久而久之养成了不良行为习惯。例如:好吃懒做,经常说谎,不服管教,常有迟到、早退、打架斗殴的现象;一些外出打工的父母对留在家乡的孩子产生内疚感,就从物质上满足孩子,逐渐养成了孩子摆阔的陋习;更有少数留守儿童整天沉迷于武侠小说或网络游戏,模仿成年人抽烟喝酒、拉帮结派,被社会不良青年拉拢、利用,甚至参与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活动。

(三)人格发育不健全。在从婴幼儿期到儿童期、青春期的孩子的人格形成(其中特别是社会化)过程中,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构成因素,这种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由于留守儿童与父母的关系相对疏远,加上临时监护人的溺爱等原因,造成了部分留守儿童任性、放纵、随意的性格,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自身安全的忧虑,从更深层次来看,反映了留守儿童内心的压力。另外,在缺乏父母关爱和正常家庭氛围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也较差。

(四)留守儿童犯罪和被侵害现象时有发生。很多留守儿童辍学脱离学校后,流入社会又尚未就业,游弋于家庭、社会、学校“三不管”地带。他们知识有限,缺乏阅历,是非难辨,禁不住引诱教唆,受外界不良影响很容易沦为少年犯。2007年1至9月,广安区人民法院就审理了全区留守儿童犯罪案件41件55人。而对于留守儿童合法权益遭到侵害的事件也频繁发生,如留守儿童患病得不到及时医治,发生斗殴、溺水、触电等伤亡事故,甚至也有留守女儿童遭受性侵犯的恶性犯罪案件。

二、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分析

由于广安区留守儿童存在着数量较多、涉及面较广的特点,以致产生留守儿童的成因是多方

面的,具体如下:

第一,转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变迁是产生大量留守儿童的外部动因。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扩大,家庭化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但城乡二元制结构使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原因就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入学的高昂费用问题、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无法解决升学考试问题、各地教材的选用不同使得这些群体的子女在转学后面临两地教育内容不能衔接的困境等问题,直接促使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

第二,为了改善家庭生活以致对经济收入的渴望是出现大量留守儿童的内在动因。现今,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背井离乡,到城市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即便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也往往选择前者,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缺乏经济条件的支持,他们的家庭生活、养老、看病、子女的成长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将无法得到根本改善和解决。

第三,家庭教育的缺位是导致留守儿童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原因。留守儿童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期,可塑性大,自制力差,由于缺乏监护人适当的约束和引导,长期得不到父母关爱,对一些留守儿童来说,“父母亲似乎成了一个失去血肉和情感的文字符号”。外出务工导致父母的家庭教育角色弱化,代养的特殊关系往往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走向放任自流或者娇宠溺爱两个极端,使得留守儿童容易形成内向封闭、冷漠自卑、敏感逆反等性格,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个别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殊不知,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个性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亲子关系的缺失对留守儿童人格的健全发展只会起消极作用。

第四,学校教育的无奈和教学管理方式的简单化是产生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要原因。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管理,侧重在校时段,在没有寄宿制学校的农村,学校只能管理上学这一段,一旦放学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便缺少约束和辅导。另外,由于教育理念、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限制,许多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些学校在寄宿制学生公寓前面安上铁门铁窗,学生抱怨感觉是在蹲监狱,有的甚至冒着危险,爬窗跳楼去网吧,导致安全隐患;有些学校忽视了对留守学生情感和心理健康的关注,把留守儿童看成包袱,视为“心病”,等等。

第五,社会监管不力是产生留守儿童问题的外在诱因。社会对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够,对一些娱乐场所(尤其是网吧)不能有效管理,导致很大一部分留守儿童沉迷于其中。特别是广安区位于广安市的中心,素有“金广安”之雅称,城区各街道的娱乐场所比比皆是,尤其以网吧居多,在面对各级执法部门检查时,网吧尚能做到实名登记,禁止未成年人入内,而在绝大多数的平时,网吧张贴的“未成年人不得入内”的标语却完全成了一种“花瓶”。这使得很多留守儿童把握不住自己,难以辨别和抵制社会诱惑,沉迷于网吧等不良场所而不能自拔。

三、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对策

众所周知,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少年儿童社会化的三大机制,而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正暴露了这三大机制的缺失。因此,帮助留守儿童消除心灵上的荒漠,还原他们一片绿洲,是我

们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然而,关爱留守儿童不是一个活动或一个措施就能彻底解决,关键在于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以求肃本清源。

(一)在政策体制上,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改革户籍制度的核心并不在于完全取消户籍管理制度,而是要逐步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从而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政府应制订和实施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同时,逐步实现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给予农民工及其子弟以切实的市民待遇。可利用城市中小学生源减少的机遇,运用现有教育资源,适当鼓励、帮助民工将其子弟带到城市上学和生活,充分发挥家庭的难以取代的教育功能。

(二)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父母监护的缺失是目前影响留守儿童生存、保护、发展的最大负面因素,因此,国家在法律上应进一步强化父母作为法定监护人的责任,完善委托监护制度,明确法定监护人和委托监护人的权利与义务,确立对监护人进行监督的法律制度;建立国家监护制度,即对于监护人死亡或事实上无人监护的留守儿童,由国家担任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能;完善农村学校学生的非刑事性人身伤害的追责制度,进一步明确学校责任的范围、教师的责任与义务。

(三)在教育体系上,要重点加强中小学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

首先,加大对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力度和完善举措。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尽量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有效地提供成长环境的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让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减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断层与真空。

其次,学校要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积极开展有益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各类活动,教师要充当好留守儿童的“爸爸”、“妈妈”,多一份关怀,多一份呵护。具体建议如下:1.对留守学生建立专门档案。要管好在校留守儿童,就要对他们的基本情况有透彻的了解,单靠学籍卡和义务教育卡两卡的档案远远不够,因此,为了准确地掌握留守学生的真实情况,应积极建立留守学生档案;2.定期召开留守学生代养人座谈会。针对隔代抚养留守学生的祖辈知识贫乏,对孩子过于溺爱而疏于教育的特点,定期召开代养人座谈会,让教师与留守学生的代养人进行面对面交谈,共同探讨科学监护孩子的方法,提高代养人教育孩子的水平;3.关注留守学生的心理教育。学校应将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工作,把对留守学生的亲情教育、人格教育渗透到教育中。每个课任教师、班干部可与留守学生“结对子”,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心,培养自尊、民主、自强的健康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状态;4.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制定班主任定期家访制度,特别是利用假期或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交流,使学校内外对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效应;5.为留守学生的转学提供方便。为留守学生转学开设绿色通道,对愿意随家长外出就学或需回原籍就读的学生提供转学方便,做到随到随办,确保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引导等。

(四)区级各部门要整体联动,形成合力。教育部门应将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工作纳入素质教育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整体规划,切实保障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和教育平等权;民政部门应及时将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成员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畴;文体部门应对学校周边的游戏机厅、网吧等进行时常清理,严格确保未成年人不得入内,清除给留守

儿童造成精神污染的环境;公安部门今年扩招的几十余名警察,可实施警力下沉,在没有设立派出所的乡镇和留守儿童寄宿学校建立警务室,真正形成“上边有人问、中间人有抓、下边有人管”的农村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司法部门可组织法制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师生演讲等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以《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重点的法制教育系列活动,增强他们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意识;团委要加大留守儿童爱心基金的募集力度,积极招募和培训志愿者,在各社区建好“留守儿童之家”,等等。

(五)区上应适时召开留守儿童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促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在农村特别是留守儿童较多地区的建设和普及,组织编写适合农村家长和儿童特点的家庭教育辅导材料。另外,在寄宿制学校可探索建立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调查制度,与失足留守儿童父母建立“监管保证书”和“成长新生书”制度,在街道社区设立“留守儿童爱心矫正劳动教育基地”等等。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