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

第15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

一、苏维埃根据地的教育

中国共产党通过武装斗争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开展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教育方针,其基本精神是教育为阶级斗争、革命战争和扩大、巩固、建设革命根据地服务。

1.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宣告成立。在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通过的《宣言》中,明确提出了苏维埃政权的教育方针:“工农劳苦群众,不论男子和女子,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教育上,完全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取消一切麻醉人民的封建的、宗教的和国民党的三民主义教育”。

1934年1月,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中,更具体、明确地表述了苏区教育的根本方针“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苏维埃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厉行全部的义务教育,是发展广泛的社会教育,是努力扫除文盲,是创造大批领导斗争的高级干部”。

2.干部教育

苏区的干部教育分属红军系统、党与群众团体系统、行政系统和教育系统(各级教育部门主办),而在职培训和干部学校则构成干部教育的两大形式。

(1)在职干部教育

苏区在职干部教育开展得最早,目的在于提高在职干部水平或训练某种专业人员,通过干部训练班、在职干部学校实施。1931年以前,由于根据地变动大,红军流动作战,干部教育主要通过在职教育,又以随营学校、教导队、短训班的形式进行。

1931年起干部学校出现后,干部训练班仍旧继续发挥在职干部教育的作用,但类别更丰富,实施更规范,多按系统、分层次举办。

在职干部的培训以其灵活易行的特点,在缓解苏区工作对干部的大量、急切需求和较大面积提高干部素质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2)干部学校教育

干部学校教育是在1931年后苏区政权逐步稳定的条件下,由一些干部训练班和随营学校发展而来。1933年以后一批重要的高级干部学校建立,苏区干部教育从不正规、半正规向正规化过渡,形成较完整的干部教育体系,出现了一批较有影响的干部学校。主要有培养党政高级干部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苏维埃大学、红军大学等;培养各个部门的中层干部的中央农业学校、中央列宁师范学校、高尔基戏剧学校等。此外,瑞金还有红色通讯学校、军医学校、看护学校等。各根据地也都办有一些固定的、有一定规模的党、军、政干部学校。

苏区的干部教育是苏区教育中很有特色的部分,无论是干部在职训练还是干部学校教育,均目标明确、课程精简、学制灵活、形式多样,并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论联系实际,极大地提高了干部队伍的素质,为苏区的建设和革命战争提供了组织保障。

3.成人教育

苏区的成人教育可分为军队和地方两种。军队中以连队为单位组织识字班,按程度分为甲、乙、丙组,连队文书为甲组教员,甲组学员为乙组教员,乙组学员为丙组教员,有文化的首长为总教员,利用作战间隙读书识字。地方上以自然村落为单位,以夜校、补习学校、识字班、俱乐部为组织形式,以及识字牌、剧团、板报、宣传栏等教育形式,将土地革命、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宣传同普遍的群众性识字学习文化运动结合起来,利用生产闲暇时间,开展教育活动。

4.普通教育

苏区的普通教育以小学教育为主,中学教育则多与干部教育结合。按规定,苏区实施五年制义务教育,凡8~12岁的学龄儿童,首先是工农子弟均得免费入学,红军家属、烈士子女或家庭特别困难者,还给予一定补贴。实施儿童教育的机构是小学校,名称有劳动小学、列宁小学、红色小学,1934年2月后一律改称列宁小学。列宁小学的学制实行三二分段,前三年为初级列宁小学,后两年为高级列宁小学。还分为全日制和半日制两种,半日制列宁小学专为年龄较大、需要帮助家庭生产的儿童所办,具有半工半读性质。

二、抗日民主根据地教育

1.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民主根据地,依据党的“一切为着前线,一切为着打倒日本侵略者和解放中国人民”的总方针,执行了中共中央制定的一系列教育方针政策。

(1)抗战初期毛泽东关于教育方针政策的论述

抗日战争爆发后,毛泽东就强调教育须即时应变。他的一系列关于抗战教育基本政策的论述,延续了苏区教育总方针的基本精神,而更为强调教育与民族解放战争的结合。毛泽东的论述成为抗战时期抗日民主根据地教育的指导思想,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战时期教育方针政策的依据之一。但他着重于对“抗战教育”和“国防教育”的思考,还未充分顾及中国教育改革的历史内容,并充分反映抗日民主根据地教育改革的历史特点。

(2)“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政策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正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也包括文教统一战线政策。延安和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吸引了大批知识青年、著名文化学术界人士,具体反映了在教育工作中坚持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

(3)“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的政策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始终清醒地认识到人民的革命斗争需要坚强有力的干部来率领,因此十分重视自身干部队伍的建设。1941年1月,林伯渠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的政策。“干部教育第一”的政策,是考虑到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根据地文化教育的实际状况和党的未来事业发展的准备。

(4)“实行生产劳动”的教育政策

“教育与劳动联系”曾是苏区教育的基本经验之一,是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与苏区教育实践结合的产物。抗日根据地对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

“实行生产劳动”的政策,一方面是出于坚持抗战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出于对青年教育的需要。

(5)“民办公助”的政策

在群众教育(即国民教育)中,根据地十分明智而有创造性地采取了“民办公助”的政策。发动社会和民间的力量来共同办教育,后来成为根据地教育的重要经验。“民办公助”政策不仅有效地促进了根据地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是穷国家办教育的有效对策。

2.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确立

(1)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的基本观点

在《新民主主义论》里,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概念,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即民族的、科学的和大众的文化教育。毛泽东在阐述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时,既把当时的中国文化教育与旧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教育区别开来,也把它同社会主义的文化教育区别开来,由此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的基本观点。

(2)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

毛泽东强调:“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是文化的方针,也是教育的方针。

①所谓“民族的”,指新民主主义教育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尊严,带有民族特性的教育。它不一概排除外国教育,也不“全盘西化”,而是取其精华,弃

第2/6页

其糟粕。具有民族的形式和特点且与新民主主义的内容结合,即为新民主主义的教育。

②所谓“科学的”,指新民主主义教育是反对一切封建、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与实践统一。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对中国古代和近代教育既不一概否定,也不因循守旧,而是剔除其封建性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精华。

③所谓“大众的”,指新民主主义教育是为全民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的,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教育,因而又是民主的。它把革命干部和群众的教育互相区别与联系,把普及和提高互相区别与联系,是人民大众的有力武器,是革命总战线中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

3.干部教育

根据“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的方针,干部教育成为抗日民主根据地教育的重心。干部学校主要包括高级干部学校和中级干部学校。

(1)高级干部学校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抗日战争的指挥中心,培养高级干部的学校大都集中在延安,由中央直接领导的学校就有17所,学员达数万人。其中有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大学等。华北根据地有抗战建国学院、华北联合大学、冀南抗战学院、太行抗战建国学院。华中根据地有华中党校、苏中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华中建设大学。淮北苏皖根据地有淮北行政学院、江淮大学。这些学校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为抗

战培养了大批军政干部。

(2)中级干部学校

抗日根据地的中等学校不仅培养中学生,而且主要培养在职干部;不仅有正规学制的中学、师范,而且有各种短训班。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中级干部教育,因思想认识的不同而致曲折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①1940年前为开创阶段,中等学校数量不多,学制、课程多模仿抗大、陕北公学,多为短训班性质。

②1940到1942年为发展阶段,在“提高质量”的口号下,以“培养小学教员及新知识分子”为任务,强调“文化课与政治课并重”,规定学制为二至三年。

③1942年整风运动到1945年为成熟阶段。

除中央根据地外,各根据地也都相应地发展了中等教育。

4.社会教育

根据中央的精神,各抗日根据地积极开展了以成人教育为重心的群众教育,创造了冬学、民众学校(民校)、夜校、半日校、识字班(组)、读报组以及剧团、俱乐部、救亡室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育组织形式,其中尤以冬学和民校最受欢迎、最普遍、最广泛。

冬学是利用冬闲时间对农民群众进行教育的组织形式,参加冬学的学员为15~45岁、识字不满1000字的男女村民,教学时间如延长到全年,则为民校。抗战期间,冬学成为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扫除文盲、普及最初级的文化教育的有效形式。

5.普通教育

作为国民教育的组成部分,抗日根据地的普通学校教育包括高等小学和初等小学,而中等学校实际上以培养干部为主。在中共中央和各边区政府教育方针政策指导下,普通教育在抗战期间也取得显著发展。

(1)发展历程

抗日根据地的小学教育基本延续苏区的制度,学制五年,前三年为初小,后二年为高小。抗日根据地的小学教育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1944年边区文教大会后,民办公助政策得到普遍推行,由于政策的灵活性和认识到边区办教育的特点,小学教育至此得以健康发展。

(2)办学形式

第3/6页

根据地的小学都是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举办的,各边区政府大都放手让群众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可能,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办学。除陕甘宁边区有较长期的稳定区域环境外,大部分根据地处在敌占区包围之下,战斗频繁,变动较大,迫使人民群众和教育工作者创造了各种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富有战斗性的学校形式。

(3)教育内容

抗日根据地小学的教育内容十分注意适应战争的需要。边区小学的课程,初小设国语、算术、常识、美术、音乐、劳作、体育。高小增加政治、自然、历史、地理。劳作以生产劳动为主,体育以军事训练为主。在《边区小学教育实施纲要》中,社会活动、生产劳动均为正式课程。有些条件较差的根据地,初小只设国语(含国语与常识)、算术两门课。

抗日根据地的小学教育较之苏区时期发展得更为成熟,在办学思想、办学形式、教育内容等方面形成了不少经验和特点,并成为传统,影响了以后的教育。

6.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1)抗大概况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是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直接领导和关怀下创建和发展起来的一所培养抗日军政干部的学校。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中共中央决定续办红军大学,1936年西北抗日红军大学在陕北瓦窑堡成立,1937年改名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迁延安。从西北抗日红军大学到抗大,总校先后办了8期,同时还办了12所抗大分校,培养了20多万军政干部。

(2)抗大的教育方针

1938年3月5日,毛泽东为抗大第三期同学会成立题词道:“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加上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便一定能够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解放的新中国。”这称为抗大的教育方针。其内涵如下:

①所谓“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人民战争的形式,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

②所谓“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是指生活上的艰苦朴素,工作中的刻苦勤奋,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

③所谓“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是指掌握和运用游击战的方法,与侵略者展开人民战争的持久战。

(3)抗大的政治思想教育

抗大始终非常重视对学员进行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政治思想教育,并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政治思想教育:首先是学习理论,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其次是学习中共党内斗争的文件,提高党性意识;其三是开展群众性的自我教育;其四是严格的组织纪律要求。

(4)抗大的学风

“抗大”教学的主要原则是:“理论与实践联系”、“少而精”、“理论与实际并重”、“军事与政治并重”,其中“理论与实践联系”是最重要的传统。

(5)抗大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方面,采取教师讲授和学员自学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学员自学讨论时间多于教师讲授的时间。

①启发式。具体方法是:其一,由近及远;其二,从具体到抽象;其三,注意互相联系;其四,突出重点。

②研究式。“抗大”提倡研究式教学,“集体研究讨论”、“按教育计划学习”、个人自学和思考研究是主要方式,教员只是从旁指导。 ③实验式。“抗大”的课程较少在课堂上讲,多在实地操作,多设置实况演习,以养成

第4/6页

学员长于分析判断、善于随机应变的能力。

④“活”的考试。先由教员拟定考题,指定参考书目,学员自行准备后

小组讨论,吸收、补充他人见解,结合本人观点材料完成答卷,学员互换阅卷。另外,也组织学员到战斗和工作第一线接受实践检验。

三、解放区新民主主义教育建设

1.解放战争时期的教育政策

1945年9月至1949年9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事业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完成繁重的解放战争任务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方针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扩大教育界的统一战线

将绝大部分知识分子归入“劳动人民”范畴,纳入统一战线。

(2)实施教育工作重心的转移

文化教育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由战时向平时过渡,开始教育的“新型正规化”尝试。

2.中小学教育的正规化

1946年春,陕甘宁边区召开中等教育会议,讨论研究了学校正规化的问题,山东解放区也召开全省第二次教育会议,讨论了该问题。但不久,由于国民党的进攻,教育的正规化变得举步维艰。到了1948年,随着华北和东北大部分地区和许多大中型城市获得解放,解放全中国的态势已经形成,教育的正规化又重新提上日程。

1948年,东北行政委员会第三次教育会议、华北中等教育会议、山东解放区第三次全省教育会议相继召开,都讨论了教育正规化问题。东北教育会议对东北解放区的学制做出了明确规定:小学六年,四二分段;中学六年,三三分段,高中可视地方情形实行分科制,师范四年,简易师

范两年。并要求加重文化课的比重,还对学校管理、教学方法、教师待遇等做出了相应规定。华北、山东解放区的教育会议也做出了精神大致一致的规定。解放战争期间从教育纠偏起,经各解放地区着手教育正规化的工作,普通中小学有很大发展。

3.高等教育的整顿与建设

解放区高等教育的整顿和建设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的:

(1)办抗大式训练班;

(2)解放区原有的大学进一步正规化;

(3)创办新大学。

四、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

1.教育为政治服务

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做到了与革命任务的紧密结合,以满足当时政治和革命任务的需要为目的,表现在以下方面:

(1)从教育对象而言,特别注意在特定环境下的轻重缓急,保证当时最迫切的需要;

(2)在教育内容上,以革命战争所需要的内容为主,和正常情况下要求以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为主不同;

(3)在教育形式上也是灵活多样,基本上以非制度化的教育为主。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主要体现在:

(1)教育内容紧密联系当时、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实际,进行劳动习惯和观点、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2)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时间安排注意适应生产需要;

(3)要求学生参加实际生产劳动。

第5/6页

3.依靠群众办学

一方面由于根据地的经济基础薄弱,民主政府的物力、人力有限;另一方面由于翻身的群众受教育的愿望强烈,因此根据地主要依靠群众的力量办学,以满足群众的受教育要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成人群众教育由群众自己办,民主政府只是给予指导,以保证教育方针政策的落实;

(2)普通教育依靠群众的力量,普通小学由群众自己办或采取民办公助的方式,乡村出场地、设施和部分经费,政府资助一定的经费等;

(3)办学尽量考虑群众工作的实际需要。依靠群众还包括尊重群众的办学建议,根据群众的意愿办学等。

总之,革命根据地教育是一种新型的革命教育,它的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性质,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的目的,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新型教育体制,多种形式的办学途径,注重联系实际、讲究实效的学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是别具一格的。在当时严酷的斗争环境下,革命根据地教育的政策、理论、措施、方法已经被历史证明是卓有成效的,因此,它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当代和平建设的环境下,我们当然不宜盲目照搬老区教育的模式,但它的大量的宝贵经验,仍然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汲取。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