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汉语诗律学]

王力《汉语诗律学》诗律补正

*

李斐

香港岭南大学中国语文教学与测试中心

摘 要: 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为汉语诗律研究一代名著,然而由于时代

条件所限,该书还存在一些讹误和疏漏。今天我们订正其错误,补充其缺漏,

并对一些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进一步 的探索,希图可以为《汉语诗律学》一书

做刊谬补缺的工作,使这部诗律学巨著更加翔实准确。

关键词: 《汉语诗律学》;刊谬;补缺;商榷

自隋唐开始 ,近体诗和古风创作繁盛,其平仄格律也渐渐为诗人所墨守。至于中晚唐之

后,平仄规则铁定,诗作很少落调出律。但是对于这些规则的研究自唐至明,九百年间,乏 人问津 。自清人王士祯(1634-1711)《律诗定体》刊行之后,对于诗律的研究才渐成气候。 在众多的诗律论著中 ,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可谓抗鼎之作。该书吸取了当时所能见到 的清人的研究成果 ,加上王力先生的自己的研究,首次全面、详细地总结了汉语诗、词、曲 的格律规则 ,对后来的研究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汉语诗律学》可以分为全本和选本两套版本体系。全本包括上海教育版和山东教育版。

《汉语诗律学》首版于 1958 年由新知识出版社 刊行。上海教育出版社于 1962 年出版新 1 版, 王力先生在此版中删去了首版的第五章 《白话诗和欧化诗》。1979 年上海教育出版社推出增订 本 ,在这一版中,王力先生恢复了新 1 版里删去的第五章 《白话诗和欧化诗》;但是和新知识 的首版不同的是 ,在这一版里,原来的附注部分由五个增加到三十二个。2002 年,上海教育 出版社以

腊罗马文 学》一起合称为

*

本文是中国国家社会科学 基金项目

理论语言学研究 第2卷第1号 2008年6月

ISSN 1882-4226 (p) 1882-1545 (e)

48

由于王力先生所处之时代条件有 限,有些文献、资料尚未完全发掘或者整理不尽完善,

故 《汉语诗律学》一书中尚有若干遗漏或讹误,本文抱着为该书刊谬补缺的宗旨,对其诗律 部分 订正错误,补充缺漏,并对一些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索。故本文分为三个部 分,一为刊谬,一为补缺,一为商榷。

1. 刊谬

1.1. 平仄误标

1.1.1 五言平起平收式的格律是

举元稹 《春六十韵》为例(王力,2002,89 页 ),其中一联是

1.1.2 近体五言子类特殊形式是把本该用

这种情形下 ,

(杨颜《田家》),头节上字分别是

如果首字不避免仄声 ,

是指若头节首字用如仄声 ,则本句第三字应该用平声,其格律为

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张九龄《望月怀远》)

忽闻歌古调 ,归思欲沾巾。(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胜朝无阙事 ,自觉谏书稀。(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2(杜甫《月夜忆舍弟》)

欲投人处宿 ,隔水问樵夫。(王维《终南山》)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孟浩然《临洞庭湖上张丞相》)

永怀愁不寐 ,松月夜窗虚。(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向来吟秀句 ,不觉以鸣鸦。(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帝乡明日到 ,犹自梦渔樵。(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这10 条例证的首字均为仄声,第三字为平声,无一例外。对比这些例证,储光曦、杨颜两例 第三字分别是

2

《汉语诗律学》原作

理论语言学研究 第2卷第1号 2008年6月

ISSN 1882-4226 (p) 1882-1545 (e)

49

《广韵》为即玉切,属于精母烛韵合口三等入声字;又子句切,将喻切,属于精母遇韵合口 三等去声字 。

式中不能算作是典型的例子 ,放于此处并不合适。

1.1.3 宋人对于唐人的特殊形式

出于蓝

王力先生在这里共举了 81 例 ,包括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在这 81 例中,有两联不

合平仄 ,它们分别是用于颔联的

1.1.4 当丙种拗救和丑类特殊形式同时并用时,五言的格律应该是

仄平

《汉》举了 11 联唐诗的例子(王力,2002,113 页),其中有 3 例不合格律:

致此自僻远 ,又非珠玉装。5(杜甫《蕃剑》)

待月月未出 ,望江江自流。(李白《挂席江上待月有怀》)

肠断未忍扫 ,眼穿仍欲归。(李商隐《落花》)

这3联出句的第三字分别是

另外,王力先生还举了 9联宋代的例子(王力,2002,114 页),有 5 联同样不符合平仄 规律。

数里踏乱石 ,一川环碧峰。(苏瞬钦《独游辋川》)

之子固绝俗 ,少年甘寂寥。(周孚《赠萧光祖》)

素月自有约 ,绿瓜初可尝。(周紫芝《雨过》)

畎畝意不适 ,出门聊散忧。(陈与义《晚步》)

宦游何啻路九折 ,归卧恨无山万重。(陆游《桐庐县泛舟东归》)

前4 句的第三字分别是

韵 》为他合切,属于透母合韵一等开口入声字。

3

《汉》原作

《汉》原作

5

理论语言学研究 第2卷第1号 2008年6月

ISSN 1882-4226 (p) 1882-1545 (e)

50

记切 ,属于影母志韵三等开口去声字。

1.1.5 四仄句

书中的三个例证是:

于何今相逢 ,华发在我后。(王季友《滑中赠崔高士瑾》6)

仙境若在梦 ,朝云如可亲。(李颀《寄焦炼师》7)

溪口水石浅 ,冷冷明药丛。(常建《仙谷遇毛女意知是秦宫人》8)

《汉》说

中,前两句分别是五平句和四平句,但是第三句

1.1.6 古风

第四字仄

岭外飞电明 ,夜来前山雨

生事且弥漫 ,愿为持竿叟

忽然为枯木 ,微兴遂如兀

自云多方术 ,往往通神灵

旧居缑山下 ,偏识缑山云。

《汉》认为

1.1.7 在论述七言古风

强 ,汉家已是浑邪主

汉家已是浑邪王

1.1.8

6

《汉》原作

7

《汉》原题

8

《汉》原作

9

《汉》原作

10

《汉》原作

11

《汉》原作

12

《汉》原作

13

《汉》原作

理论语言学研究 第2卷第1号 2008年6月

ISSN 1882-4226 (p) 1882-1545 (e)

51

2002 ,420页)。对这种罕见的句式,《汉》一共有两句诗例,但是其中一例于格律不合。

1.1.9

所举了例子中 ,有一例于平仄不合。

1.1.10

2002 ,430页),对于这种句式《汉》只给出了唯一一个例句,它是韩愈的《石鼓歌》其中一 联

1.1.11

一种(王力,2002,432 页)。在《汉》所举的 4 条例证中 ,有一例和此句式不合。

1.2 解释不当

1.2.1 七言诗首字可以不论平仄,《汉语诗律学》对此分析甚精,但是在白居易《城上夜

宴》:

少年曾管二千兵 ,昼听笙歌夜斫营。自反丘园头尽白,每逢旗鼓眼犹明。

杭州暮醉连床卧 ,吴郡春游并马行。自愧阿连官职慢,只教兄作使君兄。

一例后 ,《汉》说

2002 ,81页)。由于七言诗的首字可以不论平仄,所以

在合不合平仄的问题。

1.2.2 甲种拗句在本句自救时,方法之一是七言第一字应平而用仄,第三字应仄而平。《汉》 举了 4条例证(王力,2002,94 页):

夕阳城上角偏愁 (李嘉佑《同皇甫冉登重玄阁》)

夜钟残月雁归声 (高适《夜别韦司士得城字》16)

14

《汉》原作

15

《汉》原作

16

《汉》原作

理论语言学研究 第2卷第1号 2008年6月

ISSN 1882-4226 (p) 1882-1545 (e)

52

更吹羌笛关山月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17)

叶心朱实看时 落(杜甫《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18)

这4联诗句中,前两联均是对句,原句是

《同皇甫冉登重玄阁》),

论,符合本句自救类型。然而细究诗例,可以发现杜甫联对句的第五字

2. 补缺

2.1 讲到首句用韵时,《汉》说

只举李颀 、杜甫、刘长卿、王维各一首),中晚唐渐多

秋野日疏芜,寒江动碧虚。系舟蛮井络,卜宅楚村墟。

枣熟从人打 ,葵荒欲自锄。盘餐老夫食,分减及溪鱼。

该诗韵脚字为

在《全唐诗》中,杜甫只有这一首诗是首句借用邻韵。然而新版的《杜甫全集》卷十八

之附录部分收录了四首杜甫他集互见的诗文 ,其中有《军中醉饮寄沈八刘叟》(杜甫,1996, 283页 )一首同样也在首句借了邻韵,

酒渴爱江清 ,馀酣漱晚汀。软莎欹坐稳,冷石醉眠醒。

野膳随行帐 ,华音发从伶。数杯君不见,都已遣沈冥。

全诗韵脚字是

韵字 ,按照王力先生的称法,这首诗的押韵方式应该是

2.2 五言古风五仄句

王力先生举了 1联诗例,

《汉》原作

18

《汉》原作

《汉》原作

20

《汉》原作

理论语言学研究 第2卷第1号 2008年6月

ISSN 1882-4226 (p) 1882-1545 (e)

53

子。对于五仄句,此节共列举了 8 联诗例 ,除了王昌龄句以外,还漏掉了一句

3. 商榷

王力先生把古风通韵分成3 种形式 (王力,2002,346-360 页)。第一是偶然出韵,就是 说在全诗的韵脚中只有一个字出韵 ,这种出韵可以看作是偶然现象,此处不赘。第二是主从 通韵,既就是说以甲韵为主,参杂着少数的乙韵字。例如储光曦《采莲词》:

浅渚荇花繁,深潭菱叶疏

。独往方自得,耻邀淇上姝。

广江无术阡 ,大泽绝方隅。浪中海童语,流下鲛人居

春雁时隐舟 ,新萍复满湖。采采乘日暮,不思贤与愚。

这首诗的韵脚字是

储光曦 《歌舒大夫颂德》,庚主青从,18:4。刘长卿《夕次檐石湖梦洛阳亲故》21,遇主御从, 5:3。杜甫《赠李白》,皓主巧从,4:2。杜甫《渼陂西南台》,梗主迥从,10:2。杜甫《发 同谷县 》,陌主锡从,8:2。张籍《沈千运旧居》,东主冬从,9:2。姚合《拾得古砚》22,陌

主职从 ,6:4。杜甫《忆昔二首》(其二)23,质主屑从,8:3。

第三种是等立通韵 ,既是说通押的两韵字数大致相等。例如储光曦《田家杂兴》(其二): 众人耻贫贱 ,相与尚膏腴。我情既浩荡,所乐在畋渔

山泽时晦暝,归家暂闲居

。满园植葵藿,绕屋树桑榆。

禽雀知我闲,翔集依我庐

。所愿在优游,州县莫相呼。

日与南山老,兀然倾一壶。

这首诗是

字的比例是3:4。除了这首《田家杂兴》以外,还有 10 首诗例 。储光曦《田家杂兴》(其一),语

虞同用 ,语韵字和虞韵字的比例是 5 :2。韦应物《拟古诗十二首》(其四)24,皓有同用,3:5。

萧颖士 《留别二三子得韵字》25,震问同用,2:2。王维《戏赠张五弟諲三首》(其一)26,阮铣同

用,3:6。储光曦《秋次霸亭寄申大》,阮铣同用,4:7。王维《奉和圣制送不蒙都护兼鸿胪卿归

21

《汉》原作

22

《汉》原作

23

《汉》原作《忆昔二首》(录一),今依《汉语诗律学》体例改之。

24

《汉》原作

25

《汉》原作

26

《汉》原作

理论语言学研究 第2卷第1号 2008年6月

ISSN 1882-4226 (p) 1882-1545 (e)

54

安西应制 》27,泰队同用,4:2。王昌龄《宿灞上寄侍御玙弟》,泰队同用,12:18。孟浩然《越中

逢天台太乙子 》,泰卦同用,5:5。杜甫《鹿头山》,月曷同用,7:5。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月屑同用,3:3。

从比例上看,主从通韵和等立通韵分布并不严格,例如储光曦《采莲词》、杜甫《赠李白》、 王维 《奉和圣制送不蒙都护兼鸿胪卿归安西应制》两韵比例都是 2:4,可是前两首诗属于主 从通韵 ,而王维的诗却是等立通韵。主从通韵中的姚合《拾得古砚》(4:6),在比例上大于 等立通韵的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三首》(3:6),更符合等立通韵的标准。

在等立通韵中 ,储光曦《田家杂兴》(其一)(2:5),在比例上小于属于主从通韵的刘长 卿《夕次檐石湖梦洛阳亲故》(3:5),更应该看作是主从通韵。

可见由于标准没有具体确立 ,造成了分析归纳时的混乱。依照我们的观点,凡比例小于

或等于 50%的,应该算作主从通韵,反之则是等立通韵。依照这个观点以上所引的诗中,属 于主从通韵的是 :储光曦《采莲词》、储光曦《观范阳递俘》、杜甫《草堂》、王昌龄《缑氏尉 沈兴宗置酒南溪留赠 》、储光曦《歌舒大夫颂德》、杜甫《赠李白》、杜甫《渼陂西南台》、杜 甫《发同谷县》、张籍《沈千运旧居》、杜甫《忆昔二首》(其二)、储光曦《田家杂兴》(其

一)、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三首》(其一)、王维《奉和圣制送不蒙都护兼鸿胪卿归安西应制》。属于 等立通韵的是:刘长卿《夕次檐石湖梦洛阳亲故》、姚合《拾得古砚》、储光曦《田家杂兴》(其

二 )、韦应物《拟古诗十二首》(其四)、萧颖士《留别二三子得韵字》、储光曦《秋次霸亭寄 申大》、王昌龄《宿灞上寄侍御玙弟》、孟浩然《越中逢天台太乙子》、杜甫《鹿头山》、孟浩 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上文从刊谬 、补缺和商榷三个方面对《汉语诗律学》一书进行补正,文中所指出的遗漏、 讹误等除特别指出版本外 ,均出现在所有版本中。相比较于《汉语诗律学》一书对于诗律的 研究成就 ,这些遗漏、讹误只能算是小小瑕疵,毕竟瑕不掩玉,并不妨碍王力先生的《汉语 诗律学》成为一代煌煌巨著。

参考文献

王力 2002 《汉语诗律学》(增订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1958 《汉语诗律学》,上海:新知识出版社。

—— 1962 《汉语诗律学》(新1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1979 《汉语诗律学》(增订第1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1989 《汉语诗律学》,《王力文集》第14卷、15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1979 《诗词格律概要》,北京:北京出版社。

—— 2002 《诗词格律十讲》,北京:商务印书馆。

—— 2000 《诗词格律》(新1版),北京:中华书局。

27

《汉》原作

理论语言学研究 第2卷第1号 2008年6月

ISSN 1882-4226 (p) 1882-1545 (e)

55

—— 2003 《王力近体诗格律学》,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 2004 《古体诗律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清)彭定求等编纂,陈尚君等增修 1999 《全唐诗》(增订重印本),北京:中华书局。 余乃永校注 2000 《新校互注宋本广韵》,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清)王夫之等 1999 《清诗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郭绍虞选编 1983 《清诗话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简介:李斐,博士,香港岭南大学中国语文教学与测试中心语言导师。

联系方式:香港屯门 岭南大学 中国语文教学与测试中心

Complement on Rhythm Part of Chinese Poesy Rhythm by Mr. Wangli

LI Fei

Abstract: Mr. WANG Li's Chinese Poesy Rhythm is a great works in that area. But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 of times, it has some errors and oversights. This paper corrects the errors, makes up the oversights, and explores some disputing questions, and hopes to make the Chinese Poesy Rhythm more perfect.

Keywords: Chinese Poesy Rhythm , instance of poem, error correction, oversight making up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