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秦岭金成矿带

小秦岭金成矿带

一、区域构造背景

小秦岭地区大地构造上隶属于华北地台南缘华山-熊耳山隆起区,属太华地块,为华北地台与秦岭微板块的交界地带,由太华台拱和金堆城台凹2个次级单元组成,南以铁炉子-三要-黑沟-栾川断裂与北秦岭构造带毗邻,北以小秦岭山前断裂(太要-故县断裂)为界。本区地处华北克拉通南缘与秦岭造山带相接地带,中生代以前为华北克拉通的组成部分,具有典型的克拉通边缘特征;在中-新生代经历了秦岭造山带陆内造山运动后,成为秦岭造山带的北缘组成部分。由于受板块边界深断裂和秦岭褶皱带长期活动的影响,区内构造形态复杂,断裂与褶皱均较发育。

小秦岭地区大地构造上是秦岭造山带的一部分,其区域成矿背景与秦岭造山带紧密相关,小秦岭金矿田也是秦岭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造演化及成矿过程也与秦岭造山带之形成演化相伴始终。

秦岭造山带为“三块夹两缝”的构造划分,即其主要由华北板块、秦岭微板块与扬子板块组成,三者之间分别被商丹缝合带和勉略缝合带所分割。秦岭造山带东部以秦岭山前断裂为北界,与华北地块相接,西部以武山-德欠断裂构成西秦岭与祁连造山带的分界,南部以玛曲-南坪-荷叶坝-南坪-略阳-勉县-石泉-城口-房县-襄樊断裂构成南部界线,分别与松潘-甘孜造山带、扬子地块相接。根据主造山期构造特点和中新生代构造叠加特征,可进一步将现今的秦岭造山带划分三块、两带,即由华北地块、扬子地块、秦岭地块和商丹、勉略两主缝合带。其中商丹带北侧的北秦岭为华北板块的大陆边缘构造单元,与华北克拉通以方城一奕川一洛南断裂带为界,发育具有岛弧和弧后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变火山一沉积岩套和具有岛弧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花岗岩类和基性侵入岩类,是秦岭早古生代洋盆的活动大陆边缘构造带。秦岭微板块在晚古生代之前属于扬子板块的被动大陆边缘,是在伴随勉略洋盆发育过程中逐渐从扬子板块北缘解离出来的挟持在两条主缝合带之间的微板块。商丹蛇绿岩带和勉略蛇绿岩带分别代表秦岭自新元古代和泥盆纪发展起来的两个有限洋盆,三个板块沿两主缝合带依次由南向北俯冲碰撞造山,奠定了秦岭的基本构造格局。秦岭造山带自早前寒武纪以来经历了多阶段、多体制的构造演化过程,造山时间长,不同的构造演化时期具有不同的构造体制,并形成不同的构造单元。从地质历史时期来看:

1、太古代至中元古代(Ar-Ptz)可定义为前造山期。

约1850Ma 前,华北古大陆和扬子古大陆基底分别形成,形成Ar-Pt:结晶杂岩(大别群、太华群) 。约1850-1050Ma 期间,秦岭洋为多岛海,扬子板块北缘在中元古代末(约1050Ma) 的Rodinia 超大陆裂解事件中形成地体增生型大陆边缘,分别形成了火山一沉积建造(武当山群、熊耳群) 。

2、新元古代至中三叠世(Pt3-T 2) 为主造山期。

从晋宁期到印支期是秦岭板块构造活动的主要时期,板块的多次俯冲、碰撞使得中国南、北大陆联合在一起,秦岭造山带也基本定型。

新元古代,Rodinia 超大陆裂解,晋宁运动形成统一的扬子地块,北秦岭地区与华北古陆再度分离,秦岭成为华北、扬子地块间的扩张岛海区。扬子古陆北缘在该时期广泛伸展,发育新元古代和早古生代的火山-含黑色页岩沉积岩系。

加里东期,秦岭开始俯冲造山过程,华北地块向秦岭微板块俯冲,早古生代洋关闭,北秦岭地区重又拼贴到与华北板块上,中上地壳内华北地壳和北秦岭地壳形成锯齿状楔入构造。南、北大陆开始俯冲汇聚,扬子板块先后沿商丹带和勉略带向北强烈俯冲,从而形成南秦岭造山。

华力西期-印支晚期,南北秦岭沿商丹带由俯冲为主转为碰撞为主,在以SN 向挤压为主的应力背景下,秦岭洋萎缩和最终闭合,南秦岭形成以大规模滑脱构造为特征的印支褶断带,北秦岭形成大规模韧性剪切推覆构造。此后(约T 2末) 小秦岭一熊耳山构造带形成开阔褶皱和叠瓦状断裂。

印支晚期-燕山早期:早二叠-中三叠世,勉略洋北部边缘出现俯冲,与此同时商丹洋自东向西全面闭合,扬子板块、南秦岭地块及华北板块叠瓦状依次向北斜向对接碰撞,陆-陆碰撞全面开始,形成对冲式倒扇形和背冲式正扇形的断裂组合、前陆盆地及伸展塌陷构造。印支运动使得秦岭全面褶皱造山,并构成多地体拼贴的大地构造格局。

3、三叠纪晚期至第四纪( T3-Q ):属于后造山期。

印支运动以后,扬子板块、华北板块以及夹于其间的秦岭造山带沿勉略和商丹2条俯冲带完成拼贴焊合,从而形成新的统一的中国大陆,并且转入板内构造作用时期。陆壳大规模拆离、俯冲、缩短和增厚,挤压变形-隆升崛起达到高潮,特别在小秦岭地区发育大面积花岗岩及碱性岩脉;而中-西秦岭,由于扬子板块沿勉略带的陆内俯冲,在南秦岭上古生代沉积岩区侵入大量俯冲-碰撞型花岗岩。至白垩纪,岩石圈地幔遭受软流圈上升形成蘑菇云构造,岩石圈活化,严重影响构造演化过程,红色盆地内磨拉石建造出现,标志着区域热异常消失,碰撞造山过程结束。在碰撞造山后的陆内演化阶段,伸展体制导致在小秦岭地区形成变质核杂岩。

区域地层:小秦岭地区地层出露较为简单,主要为太古代一古元古代的一套中深变质的花岗一绿岩岩系,总厚度大于3000米,统称太华群。可划分为上下两套岩石单位:下部岩石以变质基性表壳岩和变质花岗岩为主,称为下基底; 上部岩石为一套副变质岩,称为上基底。太华群绿岩(变质表壳岩系) 和花岗质片麻岩系(变质侵入岩系) 两类岩石单元由原岩经历了角闪岩相一麻粒岩相区域变质以及局部混合岩化作用而形成。其中绿岩自下而上为基性喷发表壳岩、观音堂组变粒岩、浅粒岩和焕池峪组大理岩组成,原岩为一套中一基性火山一沉积建造,下部为双峰式基性火山熔岩、中部为滨海一浅海相碎屑一含炭泥质的碎屑沉积岩,夹有基性火山喷发岩、上部为浅海相碳酸盐岩; 而花岗质片麻岩系由杨碧峪组灰色片麻岩和四范沟组花岗片麻岩组成,原岩为一套与火山熔岩(绿岩原岩) 时代相近的英云闪长岩一花岗闪长岩一奥长花岗岩岩系。

1、下基底岩石单位基性喷发表壳岩(Ar3B ):零星分布于西木峪、南闯、王家峪与小寺沟等地,大多以包体形式分布于变质花岗岩中。岩性以斜长角闪岩和斜长角闪片麻岩为主,是早期基性火山喷发岩经变质作用形成。

杨碧峪灰色片麻岩(Ar3yn ):主要分布于枪马峪一杨碧峪一樊家岔一带及观音峪、温河峪等地。以杨碧峪一带最为典型,故因此命名。主要岩性为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片麻状斜长花岗岩、片麻状花岗闪长岩、黑云更长片麻岩。呈灰色一深灰色,具鳞片粒状变晶结构、变余花岗结构,条带状构造、片麻状构造。普遍含斜长角闪岩包体。本类岩石Na 20>K20,属钠质岩系,与典型TTG 型花岗质岩石基本一致,是斜长花岗岩(英云闪长岩) 一花岗闪长岩(TTG岩系) 的变质产物。

四范沟片麻状花岗岩(Ar3sf):主要分布于四范沟、大湖、荆山峪等地,在四范沟一带发育较好,原岩特征保存较清晰。主要岩性为片麻状黑云二长花岗岩、片麻状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片麻状黑云花岗闪长岩及片麻状似斑状二长岩。具中粗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变余花岗结构,片麻状构造。其原岩为一套以二长花岗岩为代表的岩石组合,岩石中含斜长角闪岩及灰色片麻岩包体。

2、上基底岩石单位

根据岩性组合、原岩建造、沉积特征等将上基底自下而上划分为观音堂组和焕池峪组。

观音堂组(Ar3g ):主要分布于主山脊南北两侧,呈东西向展布,构成七树坪向斜及庙沟向斜核部,在北部枣乡峪口一山神庙一带呈大面积出露。厚度大于1857米。岩性主要为石英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含石墨石榴黑云长石片麻岩、硅线黑云(二云) 长石片麻岩、硅线石榴片麻岩及变粒岩、浅粒岩等,其次为斜长角闪岩。原岩为一套滨海一浅海相碎屑一含炭泥质的沉积建造,夹有基性火山喷发岩。

焕池峪岩组(Ar3h ):分布于矿带北部五里村一焕池峪一太阳沟岭一带。主要岩性为灰白色大理透辉石大理岩、白云石大理岩夹蛇纹石岩及阳起石岩,厚度大于795米。大理岩多具蜓石化、岩化、绿帘石化等。研究区内该组未见顶,主要分布区段受断裂控制,与观音堂组主要呈断层接触。据原岩恢复,焕池峪组为一套灰岩及白云质灰岩,属浅海相碳酸盐沉积。

此外,在区域上,南部出露有元古界熊耳群浅变质的中基性一中酸性火山岩系以及中-新元古界官道口群碎屑岩一海滨相碳酸盐岩建造,东部和北部有上白坚系一下第三系、上第三系分布,北部则主要为新生界的第四系。其中 太华群为赋矿岩层,区内的金矿床都产于其中。

中元古界熊耳群(Pt2x 1):熊耳群为一套中基性火山岩,主要分布于小秦岭金矿田的东南部长桥一带,由多斑安山岩和含斑辉石安山岩组成,厚度大于1000米,呈角度不整合超覆于太华群之上。

中元古界官道口群(Pt2g )分布于西南角,主要由石英岩、大理岩及硅质条带大理岩组成,厚度大于500米。在区域上与熊耳群为整合接触,在西南角呈角度不整合超履于太华群之上。

白垩系南朝组(K2n ):上部灰红色砾岩,褐红色泥质砂岩,浅灰白色微晶白云岩。中部紫红色粘土岩与厚层状浅灰白色微晶白云岩,下部紫红色粘土岩,浅灰色含粉砂微细晶灰岩及少量浅灰色砂砾岩。

老第三系项城组(E1-2X ):灰黄灰白色含泥质粉砂质隐晶灰岩、泥灰岩、紫色粘土岩、砂岩、砂砾岩及炭质泥岩,泥灰岩。以发育含煤岩系(煤层、煤线及炭质层) 为特征。

新第三系(N):主要为钙质泥岩、砂岩、泥灰岩夹砾岩透镜体,厚度大于30米。

第四系(Q):主要为粘土和亚粘土,内沟谷中分布有松散堆积物,总体厚度大于5米。

区域岩浆岩:小秦岭地区火山一岩浆活动频繁,具多类型、多成因、多期活动特点,从太古代至中生代皆有表现,岩浆岩分布广泛。面积较大的有元古代花岗岩和中生代燕山期花岗岩,以燕山期花岗岩浆活动最为强烈,此外,还有数量众多的基性岩脉发育。

1、阜平期

阜平期岩浆活动表现为基性一中酸性火山喷发及TTG 岩系和花岗岩侵入; 早期形成拉斑玄武岩,已变质为斜长角闪岩。后有奥长花岗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即TTG 岩系) 及花岗岩侵入,已变质为变花岗质片麻岩类,构成杨碧峪及四范沟岩石组合的主体。

2、五台期

主要形成桂家峪角闪二长花岗岩(Pt1 Gηγ) 和广泛分布的混合花岗伟晶岩(γρ21) 。桂家峪岩体位于王家哨至香炉沟一带,沿小河断裂侵入于观音堂组、四范沟组和杨碧峪组中呈岩株状产出,接触面外倾,倾角50-700。根据岩体边部粒度细、包体含量少,中部粒度粗、暗色包体多,将该岩体划分为两个相带。边缘相以中一细粒的黑云花岗岩和黑云角闪花岗岩为主,宽约200-300m ,具块状和片麻状构造,含少量包体; 中心相以中粒、中一粗粒黑云角闪花岗岩为主,具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暗色包体含量较多。混合花岗伟晶岩广泛分布,岩石呈灰白一浅肉红色,伟晶结构、交代净边及交代残留结构,块状构造。形态复杂,多呈似脉状、树枝状、团块状、透镜状及不规则状,不具分带性。长轴方向多与NWW 和NE 向断裂相一致,明显受两组断裂的控制,局部受南北向控制。多数为黑云母花岗伟晶岩,少数为含磁铁矿或褐帘石伟晶岩.

3、晋宁期

主要为中元古代小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Pt2X ηγ )和石母峪角闪二长花岗岩。小河花岗岩体分布于小河区域性韧性剪切带南侧,呈东西向带状展布,区内出露长度约25km ,宽约3 -6km。东、西部与太华群呈侵入接触,西南部与官道口群高山河组石英砂岩呈沉积接触。可划分为中心相和边缘相:边缘相主要为细粒黑云二长花岗岩,分布面积较小,具块状构造、片麻状构造,含较多捕虏体; 中心相以中一细粒黑云二长花岗岩为主,分布面积广,为小河岩体主体,具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4、加里东一印支期

加里东期表现为辉长辉绿岩脉(βμ3):印支期表现为黑云二长花岗岩(ηγ3 ) 侵入。辉长辉绿岩脉(βμ3) 分布广泛,产出规模较花岗岩小,多呈岩墙状、脉状产出,侵位于太华群中,长数百米至数千米,其延伸方向多数为EW 向或NNE 向。黑云二长花岗岩(ηγ3 ):在东闯矿区中部出露较大,走向240-2700,倾向南南东,倾角40-600。出露长度大于3000米,宽10-150米,被辉绿岩脉切穿,同位素年龄197百万年,属印支期的产物。岩石呈灰白色,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更长石35%,钾微斜长石25%,石英30%,次为黑云母。

此外局部还有闪长岩脉(δ3) 侵入。

5、燕山期

区内的中生代燕山期花岗岩体主要以巨大岩基形式出露于太华群变质结晶基底内,自西向东依次为华山岩体、文峪岩体以及娘娘山岩体,与太华群呈侵入接触,其成因类型属壳慢质重熔型花岗岩,主要由太华群及其下部岩石重熔产生的岩浆形成。其次形成广泛分布的花岗伟晶岩和少量的煌斑岩类。

(1)华山花岗岩体 (JHηγ):位于小秦岭西部,是组成华山的主体岩石,呈长轴状岩基产出,东西长21km ,南北宽6.6km 。大体可见三个相带: 内部相主要为中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及角闪花岗岩,块状构造,似斑状结构,含斜长石40%,钾长石29%,石英26%,少量黑云母、白云母和角闪石等。边缘相为中细粒闪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块状构造,中、细粒半自形粒状结构,含斜长石41%,钾长石27%,石英28%,少量黑云母、白云母和角闪石等。顶部混杂相带为二长花岗岩,并含有大量捕虏体,微具定向构造。含斜长石33%,钾长石27%,石英34%,少量黑云母、白云母和角闪石等。岩体中钾化、白云母化较为常见。在三个相带中,由内部相一边缘相一顶部混杂相,副矿物榍石、磷灰石、锆石、石榴石含量逐渐增高,萤石、黄铁矿含量逐渐降低。

(2)文峪花岗岩体(JWηγ) 位于小秦岭地区中部太要断裂带南侧文峪一泉家峪一向阳沟一带,侵位于太古代花岗一绿岩带中,呈椭圆形岩基,近东西向展布,长14.3km ,宽7km 。岩体与围岩的接触界线清楚,接触面产状一般为500-600向外倾斜夕沿接触带,岩体发育冷凝边。岩石呈灰白色、浅灰色,块状构造,似斑状结构、少斑结构、细中粒一粗中粒花岗结构,主要矿物为斜长石(30-40%)、钾长石(25-35%)、石英(25-30%),黑云母(3-5%),副矿物有磁铁矿、榍石、磷灰石、锆石、石榴石等。文峪岩体的锆石U-Pb 年龄为138.4±2.5Ma ,是深部太华群发生重熔和岩浆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花岗质岩浆多期多阶段脉动或涌动上侵就位形成以多单元组合形式产出的复式深成岩体,可分为三个相带:中心相为中粗粒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分布在岩体的中南部,出露面积不大。过渡相为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和中粒含斑黑云母花岗岩,是岩体的主体,与中心相带、边缘相带呈过渡关系。边缘相不规则,为中细粒花岗岩,宽数十米到千余米。岩体东侧顶部可见有少量的围岩残留。

(3)娘娘山岩体(JNηγ) 位于小秦岭东端,呈梨形侵位于太华群中,接触面多处呈内倾,倾角300-500。长轴NNW 向延伸,长约7.5km ,短轴NEE 向,宽5.5km ,面积约30km 2。岩体中夹有较多的捕虏体,期后脉岩也较发育,除花岗岩脉外,还有石英脉。岩体可以划分为两个相带:内部相分布在岩体的东北部,以中粒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为主,具斑状、似斑状结构,出露面积很小,含少量斑晶。边缘相:为娘娘山岩体的主体,呈灰白色,以中粒黑云花岗岩为主,由内向外,岩石粒度略有减小,向外渐变过渡为中、细粒花岗岩,但界线不清,呈现渐变过渡特点,边缘部分可见同化混染带,岩体中有较多的捕掳体。娘娘山岩体的锆石U-Pb 年龄为141.7±2.5Ma ,同样是深部太华群发生重熔和岩浆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

燕山期还有辉绿岩脉(βμ3) 、正长斑岩脉(ξπ51) 、花岗斑岩脉(γπ53) 的侵入。 辉绿岩脉(βμ3):多以岩墙、岩脉、小岩株或岩枝的形式产出,产状普遍较陡,倾角介于700-850。之间,岩脉宽度为数十厘米至数米之间,少数可达1 0m以上,从数十米至数千米不等,多数侵位于太华群变质岩中,少数产于燕山期花岗岩体中,与围岩界限清楚。岩石类型有为辉绿岩、辉绿纷岩、辉长辉绿岩和

辉长辉绿扮岩等,岩脉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深灰色,暗色矿物含量高,块状构造,辉绿结构、煌斑结构等,岩石中矿物普遍发生了强烈热液蚀变作用,多数已绿泥石化、钠黝帘石化等,原生矿物难辨认,根据岩脉走向,大致可分为近东西向、近南北向、北东向和北西向四组。可见且穿辉长辉绿岩脉,年龄约148-182Ma(东闯金矿二期勘探报告) ,时代约为燕山早期.

正长斑岩脉(ξπ51):见于东闯、文峪一带,数量较少,彼此平行或侧羽状排列,走向270-2930,倾向南南西,倾角30-780,长度60-400米,宽0.6-3.0米,切穿了辉绿岩脉。岩石为浅肉红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由钠长石和正长石组成,共占10-20%,基质由条纹状钾长石及细粒石英组成; 切穿了混合花岗伟晶岩,生成时代属燕山晚期。

区域构造演化:小秦岭金成矿带的构造演化概括为以下6个阶段。

1、褶皱变质。

新太古代一古元古代,在原始陆核基础上发育了一套火山抗积建造,此后,发生了大规模的钾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和基性岩的侵入活动,在2400-2000Ma 之间,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区域变质和褶皱作用,形成了广泛发育的S 1轴面面理此后的一次区域褶皱作用在S 1面理基础上形成了宽缓的背形、向形褶皱1700Ma 前后,桂家峪、陈石母峪二长花岗岩的侵入,标志着该期褶皱变质作用的结束。

2、韧性剪切变形阶段

中元古代,初步稳定硬化的地壳在高温条件下构造形式转变为韧性剪切散变形集中在一些较狭窄的地带内。此期问,沿剪切带深部的基性岩浆上侵并受到剪切改造。由于地壳温度较高,在剪切活动期问和结束后,在应力松弛部位花岗质片麻岩发生部分熔融,沿强变形带形成了小规模分布的斜长伟晶岩。

此后在熊耳期,豫陕交界地区发生大规模的岩浆喷发活动,小秦岭地区深部基底变质岩系发生部分熔融,形成了广泛分布的混合花岗伟晶岩熊耳期末,随区域岩浆喷发的减弱,地壳不断冷却、抬升,在10-15km 的深度上发育了糜棱岩型韧性剪切散其方位和运动方式继承了早期韧性剪切带的特点但其规模却大大减小。

1400 Ma前后,深部岩浆上隆作用加强首先在前两期韧性剪切带的基础上,发育了一系列近EW 向的区域断裂,随后花岗质岩浆沿断裂上侵,在地壳的较浅部定位该期岩浆活动可能发生在熊耳期末,部分岩浆喷出地表,构成了中酸性、偏碱性的喷发旋回。本次岩浆活动结束后,豫西地区进入了构造演化的相对平静时欺小秦岭地区的抬升、剥蚀作用使侵位不深的花岗岩出露地表,在新的沉积旋回开始后,被高山河组沉积建造所超覆。

3稳定升降

白新元古代到古生代,小秦岭地区沉积记录缺失,此期问亦未发生重要的构造岩浆活动。推测该区和其南侧的崤山地区一样,接受了早古生代的稳定沉机加里东运动在崤山一小秦岭一带导致地台的沉积盖层(熊耳群、高山河群等) 普遍发生褶皱,但一般形成较宽缓的褶皱,变质作用微弧这和该阶段秦岭洋封

闭“碰撞不造山”的特征是一致的。因而加里东期在地台的基底内可能形成少量的纵张断裂,文峪一杨碧峪一带二长花岗岩墙充填的近EW 向断裂可能就是该阶段形成的。

4韧脆性断裂转化

中生代,印支期末到早燕山期,随着地台南缘秦岭海槽的完全封闭,造山作用增强。据研究,该阶段在豫西地区发生了大规模的陆内俯冲,构造岩浆作用由弱到强,最后导致大规模的地壳融炼小秦岭地区处于陆内俯冲带的仰冲盘,同时受到挤压和抬升两种地质作用的影响,正是这两种地质作用的此消彼长、交替强弱变化控制了中生代该区的构造岩浆演化。

在该期构造活动的初始阶段,深部岩浆活动较弱,区域褶皱背形轴部附近的先存断裂在隆起的背景下张开,成为岩浆侵入的有利场所,由此在老鸦岔背形的轴部形成了一条长达16 km以上的二长花岗岩墙(床) 这次岩浆活动对金的初步富集可能产生一定影响。

侏罗纪,来白地台边缘的俯冲挤压作用增强,在区域SSW-NNE 近水平挤压构造应力场作用下,上地壳内发育了剖面共轭的韧性剪切带系统由于该阶段深部拆离和发生熔融,地热梯度相对较高,因而韧脆性断裂系的发育深度不会很深,估计不超过10km 剪切带中发育较早的形成了规模较大的、较连续的糜棱岩带,而发育较晚的则形成一些很薄的、不连续的糜棱岩散然后,在地壳抬升、温度降低和区域应力持续作用的背景下,沿规模较大的韧脆性剪切带部位发育成贯通的脆性断裂,由于这种脆性断裂受先存的韧性变形带控制,断裂面的波状起伏特性显著,因而对断裂的进一步逆冲剪切运动产生限制,故这类断裂两盘问的相对剪切位移量一般不大当该组断裂的剪切位移不足以平衡区域构造应力场造成的变形时,就在这些断裂附近的较小韧性剪切带部位产生一系列近于平行的剪裂面,由此形成了以少数规模较大的断裂为中心,断裂成群成带发育的特点此后,由于深部岩浆房上隆作用增加,改变了原有的应力场格局,中问应力轴e 2由近水平转为近直立在此应力条件下,发育了平面共辘剪切断裂系统,断裂以脆性剪裂为主,韧性变形十分微弱。由于来白地台边界的挤压构造应力方向不是一成不变的,因而形成了NW 、NNW 、NNE 等方向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平移断裂系统该阶段持续时问很短,随着岩浆上隆的进一步加强和地台边界挤压作用的暂时减弱,小秦岭地区的断裂系统进入一个“隆张” 阶段深部岩浆分异形成的基性岩浆乘虚而入,侵入不同方向的断裂中,但由于陡倾的断裂,尤其是平面剪切形成的断裂易于张开且切割较深,因而成为基性岩浆侵入的主要场所。事实上,该阶段这些断裂中部分仍发生了剪切活动,在未完全冷却的基性岩墙中发育了构造片理化带。野外可见部分辉绿岩脉中发育大量的气孔构造,也指示岩浆侵入较浅该阶段断裂和基性岩浆的活动沟通了深部和浅部的联系,导致深源流体上升,进而影响上地壳的重熔和成矿流体的形成

5断裂活动

该阶段是小秦岭地区应力场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也是小秦岭金成矿带的

主要成矿期。中一晚侏罗世,来白地台边缘的挤压和深部的岩浆上隆交替作用,此消彼长,最终小秦岭地区从挤压构造体制逐渐转变为仲展构造体制。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发生了大规模的岩浆侵入活动,华山、文峪、娘娘山等花岗岩体侵位在豫西地区,该期花岗岩侵入活动规模很大,是上地壳范围内岩石重熔的结果。因此,小秦岭地区深部岩浆房波及的范围应该是全区性的,而不仅限于出露的儿个岩体范围。根据岩体与正长斑岩脉辉绿岩脉产出的空问关系,推测目前岩体剥蚀面的深度不超过4-5km ,如果以文峪花岗岩的Rb-Sr 等时线年龄代表其侵入时问,以39Ar/40Ar 和K -Ar年龄代表其冷却到3000C 时的时问,则其时差可达60Ma 左右,这也反映了深部岩浆房规模较大,岩体冷却缓慢。

二长花岗岩侵入后,来白地台边缘的挤压作用再度增强,剖面X 断裂系发生再度逆冲活动,大量含硅质、矿质的热水溶液在其中活动,在断裂的局部扩容部位沉淀,形成小秦岭地区广泛分布的第I 矿化阶段乳白色石英脉。少数NNW 、NNE 向断裂也发生再活动,在辉绿岩的边部片理化带局部形成薄的白色石英脉。

二长花岗岩侵入后,岩浆分异产生的少量碱性岩浆也沿一些断裂侵入,形成正长斑岩脉大约在早白垩世,小秦岭地区已完全处于仲展构造体制。随花岗岩及其外围形成的热水循环体系的冷却,金成矿作用作用达到高潮。在基底隆起的背景下,主要容矿断裂系统先后发生张剪性、张性活动,含矿热液在其中活动,沉淀成矿物底值得指出的是,在成矿过程中,小秦岭地区一直是不断隆升的,尽管成矿物质的沉淀需要一定的温度、压力等条件,但不断隆升使先形成的矿化体升高,而在其下方继续成矿物质的沉淀作用,从而使矿化分布在一个较大的高差范围内。此时,现今文峪一杨碧峪一带剥蚀面已抬升至地表3-4km 以内。文峪、东闯等金矿区成矿期的正长斑岩脉和矿体在同一空间产出,标志着其成矿深度较浅,推测不超过于4km 。这与胡志宏等提出的成矿深度( 2 ~3.74 km) 相一致已,而与架世伟、何知礼等关于小秦岭金矿为中深成、深成矿床的结论是不同的。

6抬升剥蚀

晚白垩世,煌斑岩的侵入代表该区仲展构造活动增强,成矿作用结束在东桐峪、杨碧峪等矿区,见煌斑岩脉切过含金石英脉有资料显示煌斑岩与石英碳酸盐脉相互穿切,其K -Ar法年龄为76Ma 。

因此,成矿作用结束的时问为晚白垩世此时,豫西地区NE 向盆岭构造开始发育,盆地边界断裂活动由剪张逐渐转为以引张为主在剪张活动阶段,小秦岭地区NEE 向断裂发生平移运动,切错了部分矿体,一些规模较大的NWW 向容矿断裂此时也发生张剪性活魂晚白垩世之后,小秦岭地区抬升速度加快,矿体逐渐剥露出地表。

区域矿产:小秦岭地区,矿产丰富,主要有金、蛭石、磷灰石、石墨、铁、水晶等,尤其是金,是我国第二大黄金产地。小秦岭地区已发现了近1200余条含金矿脉,密集出现且密集区围绕娘娘山岩体、文峪岩体、华山岩体以近等距状的弧形条带状分布。探明大、中、小型金矿床共计50多个,黄金储量超过800吨。区内主要发育石英脉型金矿床,其次有少量蚀变岩型金矿产出,含金石英脉数量众多,规模大小不一,主要赋存于区内近东西向的次级断裂中,受褶皱和断裂构造控制明显,具丛聚性、密集成带、近于平行排列等间距分布的特征,具体可分为西矿带、南矿带、中矿带、北矿带四个矿带,分别沿老鸦岔主背斜、七树坪向斜和五里村背斜分布各矿床和矿脉,其中以南矿带矿脉发育最好,矿床最多,储量最大。

西矿带:主要分布在陕西境内的渔峪和篙岔峪。矿带呈北东向,宽约3-4km ,长约9km 。以渔峪原渔关金矿的Q505, Q515及篙岔峪的Q401矿脉等为代表。受撞峪一篙岔峪北东向构造控制。南矿带:西起陕西大月坪,东到河南灵宝的木厂峪,受老鸦岔一娘娘山复背斜轴及叠加其上的多期次韧脆性剪切带控制。矿带呈近东西向一北西西向,宽约3-6km ,长约27km 。该带集中了小秦岭地区90%以上的大、中型矿床,如东闯金铅矿床、文峪金矿、杨碧峪金矿、四范沟金矿,中型的老鸦岔、枪马峪、金铜岔,小型的樊家岔和苍珠峪等金矿。

中矿带:位于南、北两个矿带之间,矿带呈东西向展布,受西阴一雷家坡向

斜及焕池峪剪切带控制,矿床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已查明具有中型规模的金矿

床两处(出岔一乱石、金渠) ,该矿带的矿脉具有小而富的特点。

北矿带:位于河南省境内小秦岭北侧,太要断裂南侧,受五里村-安家瑶背斜及叠加其上的剪切带构造控制,部分位于陕西东桐峪沟口。呈东西向展布,已查明大型金矿床一处(大湖金钼矿),中型金矿床一处(竹峪),还有小型的东桐峪沟口、焕池峪等金矿或矿脉等。

二、矿化的基本特征与成因

1、“矿源层”和矿源岩

小秦岭金成矿带内,可能的“矿源层”有太华群片麻岩、燕山期花岗岩和一些基性岩脉(辉绿岩、辉长岩、云煌岩) 等,其中太华群的金背景值为0.98X10-9,燕山期花岗岩体的金背景值为0.71 X 10-9”,均低于地壳克拉克值(3.5X10-9) ,可能均不属于金的矿源层; 而基性岩脉虽然平均背景值为5.84X 10-9,明显高于地壳克拉克值,但它们多为地幔楔分密物,是与成矿岩浆有关的同深源体,也不是矿源层。从同位素和稀土元素示踪等多方面的研究表明,小秦岭金成矿带的成矿流体及金源可能主要来自于上地幔或大洋板片的熔融; 成矿介质水为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水。

另外,初步研究,与金矿有关的花岗岩一般是具有地壳重熔S 型花岗岩特点,多为岩基,侵位时代较含钼I 型花岗岩晚,集中在燕山晚期(165--65Ma)。

2、特定层位和构造控制

含金石英脉一般赋存在太华群深变质的片麻岩岩系中,岩石普遍发生混合岩化。含金石英脉一般集中产在老鸦岔-金罗斑复式背斜的轴部和北翼,受北西与北东向两组脆性、脆韧性断裂复合而成的“斜方网络状”构造的控制,金矿体一般产在主褶皱轴附近的两组断裂构造交汇处。

3矿化结构和矿物共生组合

矿体主要赋存在太古界太华群片麻岩系内的断裂构造带中。矿化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次为构造蚀变岩型。一般含金石英脉呈不规则脉状、透镜状、串珠状、囊状及饼状,多层厚度数十厘米至十余米的单脉,少量呈复脉和网脉产出。矿体一般小于脉体。有时矿体与脉体等大,脉体就是矿体。也有少数矿体大于脉体,此时矿体包括脉体和脉侧含矿蚀变构造岩。在垂直方向上石英脉型金矿分布于脆-韧性断裂带的上部,矿化以充填方式为主; 蚀变构造岩型金矿位于脆-韧性断裂带的下部,矿化为交代方式。矿石矿物组合包括金-黄铁矿(少)-石英、金-黄铁矿-石英、金-方铅矿-黄铁矿-石英、金-蚀变构造岩等多种类型。矿石中的金属矿物常见有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磁黄铁矿等,有时见有白钨矿、磁铁矿。贵金属矿物以自然金为主,尚有金银互化物和金碲互化物。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含量可达70-95%或更多,其次有方解石、铁方解石、铁白云石、菱铁矿等。黄铁矿是主要载金矿物,尤其是呈条带状、细脉状产出的细粒烟灰色半自形-他形黄铁矿含金特富。

4、围岩蚀变

主要有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等。

5、时间演化

华北南缘在早、中泥盆世-早侏罗世(D1-2 -J1) 末,由于俯冲加快或倾角变缓等原因处于安第斯陆缘演化阶段,小秦岭地区这时则处于后弧岩浆带一个挤压环境下,有与斑岩有关的钼(金) 矿产出。大约到J 2-3:时,随着秦岭古洋盆不断向北俯冲消减,使华北与扬子两大陆块最终碰撞、缝合。但这时,俯冲作用在华北南缘还没有停止,而是转入到陆内俯冲。在陆内俯冲阶段,当“冷的”秦岭洋板片俯冲伸入到小秦岭后弧之下时,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后弧岩浆热液成矿系统;

随着“冷洋板片”的下沉、断离和不断熔融,在不同的构造演化阶段中,岩浆热液成矿系统有不同的矿床形成:

(1) T3-J 2:俯冲-后弧挤压期(220-165Ma):属华北南缘俯冲带的延续,随着俯冲的加快和加深,俯冲大洋板片伸入到小秦岭之下,形成双重壳幔结构。这段时间特别是在220-200Ma 间,由于快速俯冲以及温压条件不断加大等因素,使大洋板片发生部分熔融,产生埃达克质含Mo 岩浆热液,在挤压应力场中向上侵位,从而有与斑岩有关的钼(金) 矿产出,为钼的第一成矿期; 以黄龙铺碳酸岩脉型钼(铅) 矿床,大湖石英脉型金钼矿为代表; 但在200--165Ma 间,可能由于伸入到小秦岭之下的“冷的”大洋板片下降到了100km 的地幔深处,转变为不易熔融的榴辉岩相,所以,岩浆活动和矿化均相对较弱,这段时间持续了35Ma 。

(2) J 3-K l 陆内俯冲-后弧伸展期(165 -106Ma):在小秦岭之下,随着“冷的”大洋板片断离并继续下沉,当断离板片到100-150km 的地幔深处时,一方面榴辉岩也开始熔融,另一方面,在沉降的断离大洋板片上方,由于减压而造成软流圈物质上涌,从而导致后弧转为伸展期,在强烈的壳一慢相互作用下,使下地壳物质也发生部分熔融,形成了富含Mo 元素的花岗质岩浆,当岩浆沿构造薄弱带上升到地壳浅部,岩浆冷凝分异出的成矿流体充填和交代围岩,伴有大量后弧深成岩(I型花岗岩、燕山早期) 侵入和大量斑岩型钼矿的形成,为钼的主成矿期; 伸展期的表现有两次,第一次伸展大致发生在165 -125Ma,主要造成沿老鸦岔-金罗斑复式背斜周缘拆离断层的发育; 第二次伸展大致发生在125 -106Ma,导致了以退化变质糜棱岩带与正断层组成的变质杂岩内部伸展构造的出现(张进江,1998 2003)及山间断陷盆地的发育。另外,在伸展期(165-106Ma),随着软流圈物质的不断上涌,地壳物质也发生部分熔融,形成S 型花岗岩的侵位,己伴有有少量的石英脉型金矿产出。

(3) K2-K 3 (106-65Ma)幔源上涌-后弧塌陷期(燕山晚期):随着软流圈物质不断上涌,伸展作用也不断加大,后弧区出现了伸展塌陷,诱发地壳熔融,引起大规模的S 型花岗岩的侵位,局部还有同源碱钙性-碱性火山岩喷溢,伴有大量含金石英脉沿老鸦岔-金罗斑复式背斜轴部及南翼成群产出,为金的主成矿期。

三、区域内典型矿床

1、文峪大型金矿床

矿体主要赋存在太古界太华群片麻岩系内的断裂构造带中。矿化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次为构造蚀变岩型。一般含金石英脉呈不规则脉状、透镜状、串珠状、囊状及饼状,多层厚度数十厘米至十余米的单脉,少量呈复脉和网脉产出。矿体一般小于脉体。有时矿体与脉体等大,脉体就是矿体。也有少数矿体大于脉体,此时矿体包括脉体和脉侧含矿蚀变构造岩。

矿石矿物组合:包括金-黄铁矿(少)-石英、金-黄铁矿-石英、金-方铅矿-黄铁矿-石英、金-蚀变构造岩等多种类型。矿石中的金属矿物常见有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磁黄铁矿等,有时见有白钨矿、磁铁矿。贵金属矿物以自然金为主,尚有金银互化物和金碲互化物。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含量可达70-95%或更多,其次有方解石、铁方解石、铁白云石、菱铁矿等。黄铁矿是主要载金矿物,尤其是呈条带状、细脉状产出的细粒烟灰色半自形-他形黄铁矿含金特富。

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结构有自形晶、半自形晶、他形粒状结构,交代结构,乳滴状结构,筛孔-骸晶结构,以及揉皱、压碎和格状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有侵染状、条带状、块状、晶洞状、蜂窝状等构造。

围岩蚀变:主要有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

矿床(体) 空间分布:矿体主要分布在断裂构造带内。沿水平方向矿体围绕花岗岩体分布。在垂直方向上石英脉型金矿分布于脆-韧性断裂带的上部,矿化以充填方式为主; 蚀变构造岩型金矿位于脆-韧性断裂带的下部,矿化为交代方式。

成矿时代:李华芹对含石英脉型Rb- Sr法获161.5Ma 。

2、大湖金钼矿床

大湖金钼矿床为一受断裂控制的热液石英脉型金钼矿。其产于老鸦岔-金罗斑复式背斜的北翼,与文峪金矿床同处一构造区,二者赋矿地层均为太古界太华群片麻岩; 但相比较,大湖金钼矿床是在小秦岭金矿集区内唯一具有钼矿化的大型金钼共生矿床,且其形成时代为印支期(辉钼矿,Re-Os , 218±51Ma) ,明显早于钼矿集区(160-110 Ma),也早于金矿集区的主成矿期(128-65Ma)。大湖金钼矿床根据其矿石的物质组成、矿物组合、矿石结构和构造特点,可划分出四个成矿阶段,从早到晚依次为石英-钾长石-辉钼矿阶段(I),石英-辉钼矿-自然金阶段(II),石英-铜铅硫化物-自然金阶段(III),碳酸盐阶段(IV)。I 阶段有少量的钼矿化,且阶段是最主要的金、钼矿化阶段,III 阶段也是主要的金矿化阶段,但强度弱于且阶段,没有钼矿化。

围岩蚀变主要有钾长石化、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等,一般近矿脉为钾长石化带,远矿脉为绢云母化带。

根据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数据推测矿床成矿温度198-440o C 。

成矿压力1055-3463 bars,成矿深度9-12km 。钼在I 、II 阶段沉淀,沉淀温度270-4400C ,金在II , III阶段沉淀,沉淀温度198-3090C 。成矿流体为低盐度的富CO 2流体,在成矿时发生了强烈的流体不混溶。温度的降低是钼沉淀的主导因素; 硫化物的大量沉淀及大量挥发份逸失和温度的降低则共同导致了金的沉淀。矿床石英包裹体的δD 值-117—-54‰, δ180值为3.1-6.5‰,属岩浆水。倪智勇(2008)认为大湖金钼矿床的成矿流体为以地幔流体为主的壳幔混合流体,金属钼源于地壳。

四、区域找矿评价标志

(1)太要断裂与小河断裂之间的变质岩系中;

(2)沿老鸦岔-金罗斑复式背斜轴部及南翼;

(3)燕山期晚期S 型花岗岩基2-7Km 的外接触带内;

(4)脆-韧性断裂构造及断裂构造的复合与交汇部位;

(5)强烈发育的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

(6)石英脉、碳酸盐脉;

(7) Au异常;

(8)线性、环形影像。

参考文献

[1]蒋少涌, 戴宝章, 姜耀辉, 赵海香, 侯明兰.2009. 胶东和小秦岭:两类不同构造环境中的造山型金矿省[J].岩石学报.25(11):2727-2738.

[2]白万成, 卿敏.2012. 小秦岭金矿田构造演化与金矿成矿作用[J].黄金地质.6

(2): 1-8.

[3]卢欣祥, 李明立, 王卫, 于在平等.2008. 秦岭造山带的印支运动及印支期成矿作用[J].矿床地质.27(6)762-773.

[4王瑞廷, 袁海朝, 孟德明, 王磊, 马文平.2014. 小秦岭地区金钼多金属矿成矿特征与找矿预测[J].36(1)19-31.

[5]谭满堂, 小秦岭地区金矿构造控矿规律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3.

[6]杨宗让, 秦岭造山带大型矿集区成矿系统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2.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