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泉州洛阳桥:穿越千年的沧桑岁月

当夕阳和暮霭,渐渐的迷蒙了路人双眼

匆匆的霞光,洒下了灿烂的颜色

古桥和村庄,老榕和远处天边的楼群

成了一幅涂抹了过去和现在的油画

石墩石像石塔,站成千年不变的姿势

微微的晚风,

目送着蜿蜒而去的洛阳江水

静默、无声

冬天的黄昏,和想象已久的洛阳桥相见。

天边的晚霞毫不吝啬的赐给了我最美的瞬间,让我惊喜,流连忘返。

洛阳桥原名万安桥,北宋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桥工程。从皇祐五年(公允1053年)至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据史料记载,初建时桥长三百六十丈,

宽一丈五尺,武士造像分立两旁。

为方便行洪排水,古石桥的桥墩都设计成船头形状。古人的这种智慧,我之前在灌口的苎溪桥就有见过。

蔡襄撰写的《万安桥记》碑刻,现在保存在桥头的蔡忠惠公祠里,是难得的书法珍品,也是古泉州、洛阳桥的宝贵人文历史见证。

几尊武士石像,被村民们焚香供奉。

石像线条简洁,神态安详。

我暗暗感叹,不知道当地的百姓几代人用了什么样的方法,能让这几尊石像历经千年沧桑,保存到现在。

桥下有包着头巾的老妇人在清理垃圾。

水位下降后桥墩露出了斑斑驳驳的海蛎壳。

全长742米的洛阳桥,这样的船形桥墩,有44座。

  

黄昏里,一位村姑倚靠着古石塔,望着远方出神。

江边有渔夫手拉着小船的缆绳。

在灿烂的霞光里,古石塔上的偈文若隐若现。

  

月光菩萨,双眸低阖,轮廓圆满,温暖的守护着。

转头间,渔夫划着小船接上了村姑。

静美的画面。

  

晚归的村民,这是他们日复一日的回家的路。

河汊里,还有两艘小船并拢,聊家常聊的忘记回家。

桥的另一端,古塔的塔顶已然不见踪影。

昭惠庙的碑刻,记述着先人的故事。

万安桥碑刻。

根据记载,洛阳桥的石塔有7座之数,但是借着夜色四望,我也就看到这几座。

古桥连接着泉州洛江区万安与惠安县洛阳的两端,所见的妇女大都是包着头巾的惠安女形象。

  

远远的高楼正在逐渐的包围着古桥周围的村庄。

走过去,再走回来,一步一步丈量着古桥的岁月,

  

走回桥头,有几位老人三三两两的坐在栏杆上,这应该是他们每天聚会聊天的时间和地方。

老桥、古塔、老人,晚霞里的一道风景。

  

站立在霞光里,作最后的驻留,静静的记住这美好的黄昏。

【洛阳桥】在泉州东北洛阳江上,宋皇佑五年(1053年)兴建,嘉佑四年(1059年)建成。历时六年。建成时桥长八百三十四米,宽七米,原有桥墩四十六座,全部用巨大石块砌成.

建桥九百余年以来,先后修复十七次。大修有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飓风、桥坏。邵守赵思诚修复;明宣德间(公允1426-1435年)桥址下沉,潮至,桥梁俱没。知府冯桢命郡人李俊育(即李五)增正淳,增高三尺;万历三十二年(公元

1597年),地大震,桥梁倒塌,基址低陷,知府姜志礼修复;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秋,桥崩,知县工之琦修复;民国二十年(公元1932年)蔡廷锴军长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公路桥,桥面增高2米。抗日战争时期受到严重破坏;1993年3月—1996年10月,国家拨出600多万元专款,实施洛阳桥保护修复工程。现桥长742.29米、宽4.5米、高7.3米,有44座船形桥墩、645个扶栏、104只石狮、l座石亭、7座石塔。

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岩石刻;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遗址;桥南有蔡襄祠,著名的蔡襄《万安桥记》宋碑,即立于祠内,被誉为书法、记文、雕刻“三绝”。(资料来自网络综合)

分享到: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