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精神

周恩来精神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精神和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的完美统一,是共产党人理想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国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具有永恒的价值。1、积极进取精神。周恩来的一生是追求真理、崇尚理想、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不断进取的一生。首先,是追求真理,崇尚理想。周恩来少小求真之心极盛,目睹患难之中国,年仅13岁的他就庄重地确立了“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坚定信念。为了追求真理,虽几经反复,但毫不气馁。从爱国到倾向革命到信仰共产主义并为之奋斗,体现了他追求真理、崇尚理想的执着精神。一旦信念确立,便坚信不疑,矢志不渝,把整个身心放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以人民的疾苦为忧,以世界的前途为念,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其次,是永不满足,不断前进。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这一崇高理想,周恩来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阶段都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全国解放以后,作为一国的总理,他经常告诫自己“偶一不注意,便有落后的危险,还得再鼓干劲。前进再前进啊!”为了民富国强,他呕心沥血,反复探求,躺在病床上还在筹划祖国的统一与四化大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2、刻苦好学精神。周恩来一生酷爱学习,且善于学习,学以致用,不断丰富自己,改造自己,进而改造社会。首先,是好学。周恩来自幼酷爱读书。投身革命后虽肩负重任,但一刻也不放松学习,无论是革命战备的戎马岁月,还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繁忙时期,他都千方百计挤时间读书。 其次,是善学。周恩来读书学习不仅善思好问,善推求比较,还善于向社会学习。周恩来世界观的确立,乃至革命建设中诸多重大思想的形成,除了得益于他博览群书、涉猎各种知识外,还得益于他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的求知方法。第三,是学以致用。周恩来 “面壁十年图破壁”的诗句,集中地表现了他对学习与运用、知与行、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的深刻理解和一生践履。年轻的周恩来即深刻地认识到,求学并非是为了个人名利,而是为了中华之崛起、腾飞。学以致用,成为周恩来一生的思维“定势”,不仅为他提供了学习的方法,而且为他提供了孜孜以求的动力,激励着他活到老、学到老。3、甘当公仆精神。周恩来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视自己为人民的公仆,视为人民服务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毕生的追求。首先,视人民为国家的主人,自己为人民的公仆。把人民群众置于国家主人之地位,是他乐于做人民公仆的思想基础。他始终以人民公仆的形象出现在人民面前,虔诚地向群众学习,真诚地为群众服务,这也是他永远赢得人民爱戴的重要原因。其次,是视为人民服务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他强调,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的,视为人民服务为自己的义务,把“为人民服务”的徽章佩戴在胸前,时刻警示着自己。人民遇到疾苦,常使他陷入痛苦的自责之中。他的一生就是忘我地、不知疲倦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是为人民服务的典范、楷模。 4、团结协作精神。周恩来襟怀博大,立志划一个最大的圈子,广交朋友,善于协作,力争团结大多数人一起奋斗。首先,是胸怀广阔。周恩来早在五四运动时期,就在斗争实践中体会到革命必须团结各阶层广大群众。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之后,更坚信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的真理。实践中,从西安到重庆,从万隆到莫斯科,之所以能游刃有余,把能够争取的、能够和我们合作的人士都团结起来,就在于他胸怀广阔。其次,是广交朋友。周恩来少小即“善交游”,“挚于友谊,凡朋友公益事,无不尽力”。确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后,更自觉地把他与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全方位多层次地交朋友。从国内的各党派到各阶层到国际上各国家各政党各阶层,无不尽力交接,进而扩大党的影响,扩大同盟者的队伍。第三,是善于协调矛盾。他是世人称颂的善于统一矛盾的人。无论是在内政,还是在外交上,他总是着力去分析矛盾着的力量之间的共同利益,进而争取矛盾各方权衡利弊,求同存异,或扬同抑异,或存异待同。他多次调节党内矛盾,挽救党和国家于危局,维护党和国家的团结统一,使党的事业立于不败之地。5、求真务实精神。周恩来一生是求真务实的一生,他趋重实际,躬行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对事业极端负责。首先,是趋重实际。周恩来从学生时代即逐步培养起趋重实际、言行一致、实事求是的优良品质,一切从实际出发。其次,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周恩来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与发挥,更重视对其运用。他坚信理论同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否则就是空话,于事无补。他号召青年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使理论适合实际去把知识用活。他自己的一生即坚持以此作为座右铭,堪称“活用”理论的典范。第三,是谨慎稳重。周恩来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历程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要把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可能性结合起来,既反保守,又反急躁冒进,强调干劲要大,步子要稳。他一生是谨慎稳重、兢兢业业、求真务实的一生,是中国共产党内名副其实的实干家。6、勇于创新精神 。周恩来慎思明辩,反对迷信盲从,敢于独立思考,崇尚科学,敢于创新。首先,是反对迷信盲从,敢于独立思考。他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更加坚定地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其次,是善于从错误中发现和创造。周恩来不仅勇于作自我批评,而且善于作自我批评,即批评的时候“要注意和整理,要有发现和创造”。他在作自我批评时,并不满足揭露、认识、改正自己的错误,而是在检查错误事实、剖析犯错误的原因和探求改正错误的措施等环节中,力求发现有价值的东西,进而有所创造。第三,是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敢于创新。周恩来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敢于创新,不断作出理论概括,对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作出较多的建树。7、严于自律精神 。周恩来严于律己,勇于自我改造、自我批评、自我约束、自我调控、自觉地过好“五关”。首先,是坚持自我改造。周恩来认为共产党人为了改造客观世界,首先要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他形象地说,“要把思想改造看成像空气一样,非有不可”。他的一生正是自我反省、自我总结、发扬长处、纠正短处、不断完善自己的一生。其次,是勇于自我批评。周恩来认为思想改造的方法,除了学习、实践,重要的是进行自我批评。他认为世上本没有完人,人总会有缺点,难免会犯错误,要完善自己只有不断地改正错误。8、无私奉献精神 。周恩来的一生,是坦荡无私,淡泊名利,一心为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首先,是一心为公,淡泊名利。其次,是顾全大局,相忍为党。周恩来认为“领导者在必要时应忘记他所受的侮辱”。在中国革命的复杂环境中,处在党内斗争漩涡之中的他,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他总是忍辱负重。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面对党内斗争中对自己的各种误解,甚至是恶意中伤,他报以忍受和缄默,竭力维系党的团结统一。第三,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恩来曾说过“人民的世纪到了,所以应该像牛一样努力奋斗,团结一致,为人民服务而死。”“为人民服务而死”,这是他毕生的追求,也是对他一生最好评价。为了民族的解放,他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临危不惧,处险从容。为了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幸福,几十年如一日,日理万机,三更未眠五更起,紧张、不知疲倦在工作。他投身革命的大半个世纪里,倾心血于人民,尽赤胆于祖国,唯独没有自己。他真正地成为世人钦羡的“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