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的传统农业生产

中国·海南 www.hainan.gov.cn     发布时间:2007-01-12    来源:海南省民族文化网   字体[ 大 中 小 ]   黎族地区的农业生产在1949年以前处于水平十分低下的状态,大致可分为刀耕火种的“砍山栏”与稻田二种类型。到近代,已基本以种植水稻为主,但“砍山栏“的耕作方式在黎族聚居的地区还广泛存在。1949年以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心帮助下,黎族农业生产的状况大为改观,逐步向现代化农业演变。

1.砍山栏

刀耕火种式的砍山栏是与落后生产力相伴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和耕地不足的压力逼迫,历史上曾产生两种不同的情况:第一种仍是停留在比较原始的阶段,不翻土、不施肥,种植在离居住地较远的地方,砍山成园后,用尖木棒戳地成穴,种一至三年便丢荒一、二十年,全靠天然的自然力来恢复土壤肥力;另一种是技术上已经前进了一步,在距离居住地较近的地方,砍山种一年后,便用锄头来翻土,把收获后遗留的稻杆压下作肥,然后挖坑种番薯,到翌年2~3月收薯后,利用挖薯翻起的松土,再以尖棒戳种下山栏稻,如反复种植3~4年甚至8~10年,直到稻谷的收成骤减,即行抛荒,待过10~20年后,土地重新长满草木,依靠自然力恢复肥力以后,再来砍伐耕种。黎族“合亩制”地区实行的砍山栏耕作方法,远较其他地方原始。在砍伐时,只把树木的细小枝叶砍下,留下砍不动的树干,这种削枝留干的做法,与他们使用的工具太简单有关,因为这样一把钩刀即可完成,而要将树干砍倒则需利斧、大锯,费工也多。

用手捻刀收割山栏稻

“砍山栏”的耕作过程是:正月,上山选择林木茂盛、土层深厚、潮湿,松软且表土呈灰黑色的山地,作上标记;2月,用钩刀砍下大树的树枝,任其散于地上;3~4月间,树叶干枯后,引火焚烧,继而清除未烧尽的残枝,不经翻土,在雨季来临的时候下种,播种时,男子用一根长约1.5米的尖木棒在前面戳洞,妇女随后边放谷种边平土,一个洞里一般放5~6粒谷种;以后,用锄或铲清除2~3次杂草;9~10月稻谷成熟后,逐穗割下收藏。这是“合亩制”地区的情况。

在非“合亩制”地区,对山栏地的利用,已比“合亩制”地区进了一步,主要表现在烧山之后,趁下雨时用铲把草根翻掉,并略将表土锄细,然后以尖棒戳穴下种。好的山栏地,通常是第一年将糯米、包谷和红薯三种农作物混种(所谓混种,也不是一齐同时种下,而是说在同一块地上按季节不同而先后种下不同农作物),第二年才种籼米(因其需肥较少)、或继续种包谷和红薯。第三年是否再种,则视第二年的收成情况而定,第二年收成好,则再种一年,否则抛荒。抛荒之后,有隔5~6年后再来砍种的,但一般都需抛荒10年以上。

关于黎族“刀耕火种”的情况,早在明代的文献里就已有记载,顾山介在《海槎余录》中记道:“黎俗四月晴霁时,必集众斫山木,大小相错,更需五、七日,浩洌则纵火,自上而下,大小烧尽成灰,不但根干无余,土下尺余,亦且熟透矣。徐徐锄转。种棉花,又曰见花。又种旱稻,曰山禾,禾粒大而香可食。连收三四熟,地瘦,弃置之,另择地所,用前法别治。”这里所指的锄转,主要是当时的“熟黎”地区的情况。

据考古发现,历史上种山栏的工具,主要有双肩石斧、石铲、石锄、尖木棒、木锄等。近代以后,随着铁器的流入逐渐增多,砍山栏的工具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还用长木棒,但木棒的尖端已包上了铁皮或加上了铁尖;使用铁锄、铁铲、钩刀、斧、手捻刀,镰刀等简单的农具。

到1949年前,包括“合亩制”地区在内的广大黎族地区,还普遍流行“砍山栏”这种“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由于耕作技术落后,广种薄收,产量很低,有“种一坡、收一箩”的说法。到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之前,在一些黎族地区“刀耕火种”的现象依然存在。实行改革开放后,才逐步减少,随着生产技术的普遍提高,人口的增加,荒山的减少,“刀耕火种”的方式目前已趋于消亡。

牛踩脱

2.水田耕作

水田耕作在黎族地区有大春和小春两种,小春是10月犁田耙田,11月播种,12月和次年1月插秧,4月、5月割禾;大春是4月开始犁田耙田,5月播种,6~7月插秧,10~11月割禾。

1949年以前,黎族的水田翻整主要采用赶牛群下田踩踏的办法。1949年后,稻田普遍采用牛拉犁耕,一般水田是一犁两耙。水深过膝的田则用牛踩,踩后耙一次。若泥太深,牛无法走动就只能用锄头掘松,再用木板拖平。目前,在一些地方较低的田提前到3月左右就开始犁,避免了水浸。现在,随着农业机械的普及,不少地方已使用拖拉机犁田、耙地。

育秧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浸种催芽、而后撒到秧田里育秧,待秧苗长大后,再拔出插到田里。另一种是“干播”,方法与汉族地区相同。其中“干播”法采用得较普遍,原因是过程较简单,省时间。干播时不必浸种催芽,为了防备雀鸟啄食,便在谷种撒下后盖上一层稀泥,结果秧苗根长得较深,拔秧不易。

秧田整理是靠牛将田泥踩成稀糊后,用手拨抹成平畦,田畦宽约1.5米。插秧的方法与汉区相同,秧苗过长时,也要剪去秧尾,使之插后易于返青。黎族地区的水田排灌主要靠开沟和用竹筒引水灌田两种方法。开沟引水,多数是在水源与田相平或高于田面的情况下采用。用竹筒引水的方法应用较少,多半是隔溪或沟的田,需水流架空而过才用。灌田一般是一年一次,即田踩好或犁耙好后,就灌入1~2寸深的水,接着插秧。直到收割前,为了便于收割,才将水全部排走。

1949年以前,黎族地区除了一部分沙土田因瘦瘠施放一些草木灰和少量牛粪外,其余绝大部分的田不施肥。群众一般没有堆肥和积肥的习惯,肥料只有用日常烧火所积的草木灰和犁耙田时积聚的少量牛粪(因牛关在栏里养的时间很短,犁耙田之后即赶上山野放牧,隔数天才去看一次),1949年以后,在人民政府的宣传教育下,才开始挖坑积肥,把飞机草这种分布颇丰的野生植物和谷壳堆存于坑内,待其腐烂后与牛粪混合作为基肥施用。当时,没有追肥的习惯。现在,除懂得施用农家肥外,普遍使用化肥,也知道追肥的方法。

在黎族地区种植的水稻品种,过去主要有:籼米3种,糯米3种,分红、白两种颜色。

在生产方面还有一些禁忌,在黎族地区每逢“龙”、“虫”、“兔”日则不犁田耙田;遇有丧事,则同祖公三代内的亲属七天不下田、不劳动。

为了防备鸟兽对庄稼的侵害,黎族农民在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办法。防鸟一般有两种办法:一种是用竹筒做成梆子,另以竹笋壳系一根短棍于梆子上方,使短棍恰好与筒接触,然后以一根长木或竹插于稻田中央,风吹竹壳摇动,则连动短棍不断敲打梆子,梆子随之发出“呵、呵”的声音;另一种是拿枪守护,见大鸟来则用枪打,小鸟来则大声驱赶,令其飞走。防备野兽,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日夜去看守,这种看守兼有打猎的性质;另一种就是设陷阱、下套子,将野兽捕杀。

3.生产工具和农作物种类

1949年前,黎族人民生产条件十分恶劣,反映在生产工具上亦如此,铁制工具品种很少,数量也很匮乏,种类“残缺不全”。不仅没有铁犁,甚至连做木耙的最必需的简单工具?和凿也没有。所用木耙,只是用钩刀把木条修好后,拿尖刀或烧红的铁(多数是用残了的钩刀)戳穿成洞,镶进把柄和耙齿,便用来耙田。因制作这种木耙费工很大,因此,有的地方则用竹耙代替。竹耙是用砍成1.3米长左右的竹子,剖为两半,利用其原长在节上的枝修整后作耙齿(枝留5~6寸长),然后将2根1米多长的木棍,用藤条捆绑在剖开的竹上,成为筏状,即成耙。使用时,在木耙或竹耙上压几块石头,用牛拉着在田里来回拖曳。耕牛是黎族人民重要的生产工具,黎族地区的耕牛以水牛为主,黄牛较少,时至今日依然如此。

在黎族地区使用的主要农业生产工具1949年前后有:犁、耙、锄头、钩刀、镰刀、铲、锹、铁爪、斧头、尖刀,铁制工具基本从汉族地区输入,木制的工具仍大量使用,除木犁、木耙外,木铲、木锹在一些地方也很通行。

黎族种植稻谷的历史悠久,在唐朝徐坚的《初学记》里就说:“《广志》曰:‘南方地气暑热,一岁田三熟,冬种春熟,春种夏熟,秋种冬熟’”。到清朝时,文献谈到黎族地区稻米生长情况时就说:“依山涧为田,所获较外间数倍,其米粒大色白,味颇香美。”

除了种植稻谷以外,黎族人民还种植杂粮。主要有红薯、玉米、花生、木薯、豆类等。

4.农田水利

黎族人民很早就开始重视水利工程,向汉族学习挖渠开沟的技术。与其它生产技术一样,黎族的农田水利技术也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并且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

早在明代的历史文献里就有关于黎族地区农田水利方面的记载:“以竹筒装成天车,不用人力,日夜自动车水灌田”。当时,明朝一些较正直负责的官员,也积极地在任所之地推广教授先进的生产技能,包括农田水利方面的技能,如明英宗正统三年(1438)任昌化知县的陈谳“教民筑堤蓄水,因以灌田,自是无亢旱之旧患,民甚赖焉”。但是,在1949年前由于政治经济社会诸多原因的制约,黎族地区的农田水利技术发展极其缓慢,直到民国时期的水利设施仍十分落后,对此,《琼中县志》是这样描写的:“民国期间,县境内农民常以火烧石头,凿渠引水,用木条、树枝、杂草、石头、 泥土等建造临时性水陂。1949年全县建有水陂48宗,灌溉农田867公顷 。”“清至民国期间,民间多用牛罗叶柄制作戽斗汲水,用竹制水车提水灌溉,l952年后改用木制龙骨水车提水,”“民国期间,境内有山塘4口,灌溉面积4.67公顷”,“民国期间,本县没有水库”。1949年以后,黎族地区广大农民群众在人民政府领导下,多次掀起兴修水利高潮。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黎族地区水利设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引水到蓄水,从灌溉到防洪、排涝、防潮、发电、供水综合治理,综合利用,逐步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责任编辑:杨斌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