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湘桂战役再评析

豫湘桂战役再评析

余安平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⒇

[摘 要]豫湘桂战役是二战后期日本在中国战场发动的一次空前规模攻势。当时,盟国已夺得

战争主动权,分别在太平洋战场、印缅战场展开大反攻,威胁日本“绝对国防圈”,危及日本帝国

生存。日本不是集中力量阻止盟军的突破,而是占用几乎全部机动兵力“不合时宜”地发动豫湘

桂战役,赢得了战役却失去了战争。这样,中国反而收到“失车得帅”之效,不胜而胜。

[关键词]豫湘桂战役;再评析;不合时宜;不胜而胜

[中图分类号]K26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377(2000)04-0018-04

抗日战争胜利已近55周年。学术界研究这场全民性卫国战争者不少,而评析豫湘桂战役者却不多。长期以来,人们几乎达成一种“共识”,即认为豫湘桂战役是一次“大溃败”,甚至称该战为“豫湘桂大溃败”[1](P400)。于是研究者更多的是从不同角度去探讨豫湘桂战役失败的原因,仅就战役本身有限分析。而对该战加速日本总崩溃、加快中国(在盟国支持下)取得卫国战争最后胜利步伐的深远战略意义,却认识不够。本文认为,该战对日本来说当然是一次胜利,却是一次得不偿失的“皮洛士胜利”[2](P229),中国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日本发动空前规模的豫湘桂战役,在1944年的春天,是极不合时宜的。

从1943年起,世界大战的主动权即逐渐转移到同盟国一方,同盟国在经济、科技上的巨大优势,已转化为军事上的强大力量。1943年,英美苏三国的发电量、煤产量和钢产量,分别相当于德日两国的4.3倍、2.7倍、

2.4倍。三国生产的飞机、坦克、大炮分别相当于德日两国3.5倍、6倍、4.6倍。英美苏三国武装力量约为德日两国2倍,包括1044万美军[3](P370)。而1943年10月意大利参加对德作战,不单标志着法西斯“钢铁同盟”开始解体,更意味着德日两国的最终失败,已只是时间问题。

当时,作为法西斯首强的德国,已处境险恶。

在苏德战场,历经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两次大会战的重创,德军基本上失去战略攻击能力。苏联红军趁势在1943年下半年发动夏季攻势,收复国土100万平方公里,使德军丧失118个师,占苏德战场上德国陆军总兵力50%[3](P258),而1944年,苏联红军则开始了把德军赶出苏联国土的十次大反击。到4月17日,苏军已解放第聂伯河右岸地区,楔入德军战略防线南段450公里,进抵罗马尼亚边境[4](P284),德国在东欧的战略屏障,已处于苏军直接威胁下。

在西欧战场,美英盟军从1943年3月起,即出动战略空军大规模轰炸德国军事工业和工业中心。由于持续轰炸,德国61座城市约有360万幢房屋被毁,德国油产量减少2/3,并牵制了德国200万人和2/3空军飞机用于防空[4](P285)。这对在人力、物力上本就不及苏美的德国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与此同时,美英盟军向英伦诸岛大量集结。到1944年4月20日,“霸王”战役军事准备大体就绪[3](P413),“第二战场”的开辟箭在弦上。不可一世的纳粹德国,已处于崩溃的边缘!

英美当时奉行“先欧后亚”战略,即先集中力量击败最具威胁性的德国,再会攻日本。这样,德国就牵制了英美的主要战争力量。“一旦德国被削弱,日本将在最短期内面对全世界联盟,成为众矢之的”[5](P453)。1943年⒇[收稿日期]2000-09-05

美国有1044万军队,而同年秋太平洋战场盟军才50万军队[6](P539),才占美军总兵力1/21。而这,足以使日军失去太平洋战争的主动权,向本土节节溃退。一旦盟军主力调到太平洋战场,日本将面临灭顶之灾!况且,1943年冬的德黑兰会议上,苏联已表示:“一旦打跨德国法西斯,立即参加对日作战”

变地决定了。

而此时的日本法西斯侵略集团,已处于风雨飘摇中。

在中国战场,日军处境开始恶化。1938年10月武汉会战后,日军放弃了战略进攻,表明日本在军事上已不能最终击败中国。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不再孤军作战,人们已看到胜利的曙光,中国战略由“持久消耗”转向“苦撑待变”。1943年11月中美空军混合联队(由美国陈纳德指挥,“飞虎队”并入)成立,以及美国空军来华参战后,日军逐渐丧失了中国大陆的制空权[7](P295)。美国空军还从中国大陆基地起飞,轰炸台湾以及日本本土,造成巨大威胁。当然,这也促使日军力图摧毁中国大陆空军基地。中国军队在缅北的反击,在鄂西、常德诸战中接连挫败日军进攻,展示了中国军队的强大实力。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抗日军民,则度过了1941-1942年最困难时期。到1943年底,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基本上恢复到百团大战前局面。同时,中共派出部队南下,开辟中原、湘鄂赣、苏浙皖等新区[8](P601)。1944年春天,中国战场国共双方已处于反攻前夜。

在太平洋战场,美军借瓜岛之战新胜余威,马不停蹄地对日全面反攻作战,即“封锁日本海运线,轰炸日本城市以及分两路从西南太平洋和中太平洋对日军海岛防线作`双叉冲击’”[4](P280)。美国空军1943年3月在西南太平洋拦截击毙日本名将、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大将;1944年4月,日本新任联合舰队司令古贺峰一大将在中太平洋因飞机失事丧命[8](P600-601)。主将接连毙命,对日军无疑是一种精神摧残。1943年5月,美军开始以澳大利亚为依托,展开跳蛙式跃进[4](P280)。

鉴于日益严峻的战略环境,1943年9月30日,日本御前会议提出“迅速提出确立国内决战姿势”,“在太平洋及印度洋方面绝对确保千岛群岛、小笠原群岛、内南洋(中、西部)群岛及西部新几内亚、巽他群岛、缅甸等重要地区”[7](P294),即所谓“绝对国防圈”。这样,日军在中太平洋已将加罗林群岛、马里亚纳群岛作为关键防区。尤其是马里亚纳群岛,有优良港口,有大型机场,一旦为美军控制,将使美国潜艇、重型轰炸机直接危及日本海上交通线和日本本土安全。1944年春,日本唯一正确的选择,只能是集中有限兵力,坚守马里亚纳群岛一线,而不是为次要任务而占用宝贵的机动力量![3](P377),日本的命运,已无可改

与太平洋战场盟军大反攻遥相呼应的,是美国在华空军的加强,日本在中国东海船只损失的剧增,海上交通有可能被切断[1](P400)。为此,日本从关外和国内抽调大批力量,共动员51万军队,10万匹战马,1500门大炮,15000辆汽车,794辆坦克(参战的第5航空军和海军第2派遣舰队未计在内)[9](P6),发动代号为“1号作战”的豫湘桂战役。目的是,“击败敌军,战领并确保湘桂、粤汉及京汉铁路南部沿线要冲,以摧毁敌空军之主要基地,制止敌军空袭帝国本土以及破坏海上交通等企图,同时摧毁重庆军继续抵抗的意图”[10](P26)。

从1944年4月16日夜,日军一部在开封方面渡过黄河,突破中牟附近我军阵地,到12月10日,南宁日军与由越南北上的日军一个支队在绥绿会师,震惊中外的豫湘桂战役历时8个月而结束。国民党军损失50多万军队,丢失了2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146个城市,36个机场,7个空军基地,6000多万同胞沦于日军铁蹄之下。于是,这场战役人们惯称为“大溃败”,忽视甚至否认它加速日本帝国溃败、加快中日民族解放胜利进程的伟大功勋。

毫无疑问,豫湘桂战役对日本来说是一次重大胜利,但更是一次得不偿失、虽胜犹败的“皮洛士胜利”。早在1943年9月日本决定在太平洋战场退守“绝对国防圈”时,即决定从中国战场抽出5个师团调往太平洋战场,抽出5个师团作为大本营预备队[3](P297)。而豫湘桂战役不仅使日本不能调出兵力,反而要从关外、本土抽调机动兵力投入关内战场,完全打乱了日本的战略部署。孙子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日本在“伐谋”上输给了自己,即使“攻城”有所起色,于事何补?而单就“攻城”而言,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也是极不成功的。

第一,日本“战领并确保湘桂、粤汉及京汉铁路南路要冲”的目的,并未完全实现。

日军在形式上打通了大陆交通线,但一方面久经战火,交通线并非短期内所能完全修复;而另一方面,交

通线不久即为我军阻断,日军未能有效使用该线。日军1944年5月9日占领平汉路上的驻马店,5月14日即被我军收复[6](P420-421)。日军刚于1945年1月打通粤汉路,3月我军收复柳城和江西空军基地遂川[11](P450-456),日军利用权得而复失。即使日军打通湘桂、粤汉及京汉铁路南路各线,要在拥有制空权的中美空军威胁下“确保”其畅通,显然并非易事。而要消除这种威胁,失去制空权的日军唯有地面进攻中国空军基地。而这对先天性兵力不足的日本来说,实在勉为其难。

第二,日本“摧毁敌空军主要基地,制止敌军空袭帝国本土以及破坏海上交通线等企图”的目的远未实现。美国战略空军正是以成都为基地,远程轰炸日本本土。从1944年6月16日到1945年1月6日,美军B-29轰炸机从成都基地起飞,对日本本土进行了10次轰炸[6](P422),丝毫不受日军“1号作战”影响。

日军早在1942年即无力进攻四川[3](P295),又在1943年底失去中国战场制空权,要消除美国在华空军对其本土及东海的威胁,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于是,空中的打击,成为日本永远的无奈。

第三,日本“摧毁重庆军继续抵抗的意图”,永不可能实现!

日军战略进攻阶段尚不能摧毁孤军奋战的中国军队继续抵抗的意图,到胜利在望时,中国军队又岂能放弃抵抗呢?英印军在英帕尔的胜利,中美军在缅北的反击,美军在太平洋的反攻,中美英开罗会议的召开,表明日本的最终失败已为时不远。日本困兽犹斗的反扑,又怎能让坚持抗战已7年之久的中国军队失去“继续抵抗的意图”呢?日本甚至在1943年秋到1944年春,试探同中国单独媾和[3](P389),表明它已是强弩之末!

在豫湘桂战役中,中国有上百个师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可受严重打击的一般都是蒋介石的非嫡系部队。河南战场,汤恩伯集团并未认真抵抗,后来千里赴援贵州并阻止日军进攻,已表明汤恩伯集团主力尚存。胡宗南派出第34集团军阻击日军于灵宝,也表明了蒋介石嫡系有强大的战斗力。

而湖南战场,我军主力大部开赴印缅战场[8](P716),广西战场我军多为桂系、粤系部队,战斗力本就不强。这样,日本机动兵团基本上是与中国杂牌军作战,轻易地从河南直扑广西,而蒋介石嫡系部队投入作战的并不多。第10军守衡阳达47天之久,但该军就是蒋介石的嫡系力量[8](P670)!

  这时,中国军队已打通中印公路和缜缅公路。“从缜缅公路送来大量美式武器,装备了12个美械军”(包括“五大主力”),“4个半美械军”。一方面由于豫湘桂战役损失的主要是杂牌军,另一方面有美国援助,在抗战胜利前夕,“中国军队战斗力却加强了”[8](P780)。

[12](P105)日军形式辉煌的“1号作战”,原来是击败国民党杂牌军的“辉煌”。“1号作战”三大目标仅第一条大致实现,余下“更隔蓬山一万重”。该战结束后,日军“第一线的师团只相当于一个联队的战斗力”

煌”的后面,更多的却是“灾难”。,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反而得到提高。况且,中国不但有美国的大量援助,更有远远丰富于日本的人力资源!于是,日本“辉

日本在盟军逼向“绝对国防圈”时,当务之急应该是而且必须是,集中有限机动兵力阻止盟军的进攻,保障帝国生存。自帝汶岛到荷属几内亚,经菲律宾群岛到帛硫、马里亚纳群岛和小笠原群岛,直到日本本土,在长达4000英里的防务线上,日本只配备了17个师团。就是最重要的菲律宾,日本在莱特湾大战前夕,也只有18万陆军[13](P289)。日军置主要威胁于不顾,“胜仗”的代价却是总崩溃的加速!

第一,太平洋美军利用日本兵力空虚,迅速突破“绝对国防圈”歼灭日本海军主力,危及日本本土安全。1944年夏初,“美国海军比日本舰队强大五倍”[14](P264)。凭借强大的海空优势,盟军开始对日本“绝对国防圈”的纵深区域发动全面反攻。西南太平洋盟军在麦克阿瑟将军的指挥下,1944年5月从西侧绕过日军主要基地拉包尔,7月进抵新几内亚最西端,打开了通往菲律宾的通路。中太平洋美军在尼米兹统率下用越岛进攻战术,绕过许多孤立的日军岛屿阵地,先后攻击了吉尔伯特群岛、马绍尔群岛、马里亚纳群岛的主要岛屿,迅速摧毁了日本的“绝对国防圈”。到1944年9月15日,美军两支进攻部队合攻摩罗录和帛硫群岛,“双叉”合拢[4](P280)。

尤其是马里亚纳群岛的夺取,使盟军渗透到日本防卫圈内部,切断了加罗林群岛、新几内亚日军同日本本土的联系,破坏了日本联系本土与南洋占领区的海上交通线,日本名将南云忠一因此而自杀。该群岛的夺取,使美国战略空军获得对日本本土进行大轰炸的空军基地。后来美军向日本投掷原子弹的B—29轰炸机,就是

从马里亚纳群岛中的提尼安岛起飞。这使日本企图通过“1号作战”抑制美军空袭日本本土的计划,终为画饼。

日本军政当局将马里亚纳群岛视为日本本土的防波堤。该岛的丧失,意味着美国反攻的潮水将直接冲向日本本土。为此,马里亚纳群岛的失陷,导致了日本军事、政治危机,7月20日,东条内阁倒台,代之以小矶一米内联合内阁[3](P443-444)。东条英机终于因自己的可笑决策,尝到了可怕的苦果!

1944年7月27日,日本大本营将“绝对国防圈”压缩到千岛群岛、日本本土、台湾和菲律宾一线,以防美军在这些地区随时登陆[3](P444)。美军于10月发动菲律宾战役,在莱特湾海战中击败日本残余的海军主力,“自明治建军以来,精心建设的日本大海军,至此完全支离破碎”[15](P434),日本联合舰队失去远洋作战能力,美国海军可以几乎不受抵抗地直逼日本列岛。此外,美军控制菲律宾,可以切断日本从荷印、缅甸等占领地获取石油、橡胶、锡等主要战略物资的重要交通线,困死日本。同时,也可以把海上攻势和亚洲大陆的反攻结合起来。日本终于要为东条英机的“英明”与“机智”付出代价了。

第二,利用关内日军主力参加豫湘桂战役,敌后抗日根据地得到空前发展,严重威胁日军后方。

1944年,敌后战场我军作战共2万余次,毙伤日军22万余人,歼灭伪军6万余人,争取伪军反正近3万人,收复国土8万多平方公里,解放人口1200余万。到年底,敌后根据地人口达9150万,部队发展到78万人,民兵发展到170万人[1](P399)。解放区的局部反攻,把日军压缩到大中城市周围和主要交通线上及沿海重要地区,为转入全国规模的反攻创造了条件。

当时,在华北、华中坚持抗战的,主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比国民党军队更注意发动群众,因而有更强的生存能力和扩展能力。一旦日军减轻对解放区的压力,共产党军队即迅速发展壮大,对日本后方构成严重威胁。后来大反攻中,共产党军的强大战斗力和辉煌战果,也说明了这一点。

第三,日军不顾兵力不足、战线太长的弱点,“劳师以袭远”,进一步暴露了固有弱点,加速了自身灭亡。日本军队质量上的优势,只有在狭小的战场上才能得到有效发挥。日军占领区越大,补给线越长,兵力越分散,质量上的优势就越难得到有效发挥。何况中美空军拥有制空权,豫湘桂战役中蒋介石嫡系主力几乎未受损失(反而因装备美式化而战斗力剧增),这使日军在中国战场的生存更加困难。为确保本土及周边地区安全,日军被迫从华中、华南实施战略收缩。随着日军回撤,我军尾随追击,揭开了大反攻序幕。

在豫湘桂战役中,日军未能在湖南乘机夺取湘西芷江机场,后来中美空军以芷江为基地空袭日本本土。为解除威胁,日军1945年春发动湘西战役,却被从缅北调回的蒋介石嫡系部队击败,既表明“1号作战”的失策,也意味者日军覆灭的开始。

第四,日军大量抽走关东军精锐师团,使这支战略总预备队失去价值,迅速被苏联红军歼灭。

为发动豫湘桂战役,日军抽走了东北的精锐第27师团及大量补充部队,使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战备受到严重削弱,不仅无力牵制西伯利亚苏联红军,而且在稍后苏蒙联军攻入中国东北时,几乎不能组织有效抵抗,从而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覆亡。如关东军到苏联参战时仅剩下24个师团,11个旅团,160辆坦克,150架飞机(不包括500架教练机),战斗力仅是以前的1/3[16](P170)。而苏联则出动174.1万人,3万门火炮和迫击炮,525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5170余架飞机[3](P463)。一场不成比例的会战,葬送的不单是关东军,更是日本负隅顽抗的决心!

被誉为“皇军之花”的日本关东军作为战略总预备队,却零碎抽调参加关内作战,不能发挥集团优势,因而也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和原定的价值。“将帅无能,累死三军”,东条的“无能”,“累死”的却是一个“帝国”!日军在华中、华南一系列军事成就,削弱了国民党军(主要是杂牌军)对中东部地区有效控制。在盟军打击下,日本迅速投降,出乎国民党预料之外。共产党军队因1944年局部反攻和1945年春季攻势,控制了华北、华中大片战略要地,极大地扭转了南昌起义以来的不利局面。

而该战则使蒋介石政府处境险恶,不得不更多地依赖美国的支持。甚至罗斯福派赫尔利为驻华大使,其使命包括“防止国民政府的崩溃”[1](P406)。这使美国更多地介入中国内部事务,对华侵略空前加剧,也使蒋介石集团失去抗战中取得的“民族领袖”地位,滑向中华民族利益对立面。于是,国民党的最终崩溃,也只是时间问题。豫湘桂战役,不仅葬送了一个帝国,而且催生了一个共和国。

(下转第52页)

陌生时,社会距离较大,往往都遵循“一致准则”,称

赞对方,以示礼貌,利于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被称赞

人为了相同的目的,也以礼待人,与对方保持一致,

因此接受称赞现象最为普遍。当双方的关系越密切,

社会距离越小时,说话的礼貌程度就越低,所以,人

们对亲朋好友的称赞一般采取弱化称赞、转移称赞

甚至否定称赞等应答方式。

3.4 话题

称赞人与被称赞人所谈的话题也是影响应答的

重要因素。当称赞人没有被称赞人所具有的被称赞

对象,如所有物、特征、成就时,被称赞人最恰当的回

应是接受称赞并致以感谢,一般不再将称赞回赠给

对方。“当称赞低于实际情况时(且双方社会地位相

当,关系密切)人们要使称赞降级,对其加以限定或

完全拒绝。只有称赞符合实况时,人们才倾向于接

受”。

3.5 年龄

年龄影响应答语,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儿童身上。

儿童多属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模式,对于称赞他

们不仅乐于接受,而且觉得不满足,会把称赞升级。

总之,人们在对称赞作答时,不仅受到社会文化

因素的影响,还要考虑到称赞人的社会地位、与自己

的关系、所谈话题等因素。

综上所述,称赞语作为一种纯交际性的用语,使

用得当可以提高言语交际效果。使用不当则可能适

得其反。所以,在跨语言文化交际中,我们不仅要知

道如何称赞对方,也要知道称赞的应答方式,了解现31实生活中人们的言语规律,掌握说话规则和策略,以便增强我们的交际能力。[注释]①112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23、162、164. ②许国璋.许国璋论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200. ③⑤Pomerantz.Complimentresponses[M].NewYork:AcademicPress,1978. ④⑧邹为诚.论英语称赞语的交际模式[J].外国语,1990,(1). ⑥K.Herbert.Sex-basedDifferencesinComplimentBehavior[J].InLanguageinSociety,1990. ⑦⑨10Leech.PrincilesofPragmatics[M].London:3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Longman,1983. 1研究出版社,1995:88.[参考文献][1]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2] 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3] 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4] 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5] 许国璋.许国璋论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6] 邹为诚.论英语称赞语的交际模式[J].外国语,1990,(1).[7] Leech,G.Princilesof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8] Pomerantz,A,Complimentresponses:NotesintheCooperationofMultipleConstraints'inJ.Schenkenibced,1978:StudiesintheOrganizationofConversationalInteractionNewYork:AcademicPress,1978.[9] Herbert,R.K.Sex-basedDifferencesinComplinentBehavior.

InLanguageinSociety,1990.

(上接第21页)

[参考文献]

[1]王桧林.中国现代史[M].上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3]胡德坤,罗志刚.第二次世界大战史钢[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

[4]高明振,等.现代世界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苏联国防部军事史研究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1939-1945)[M].第6卷,上海:上海译林出版社,1982.

[6]刘庭华.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系年要录统计荟萃[C].北京:海军出版社,1988.

[7]何理.抗日战争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8]姜克夫.民国军事史略稿[M].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91.

[9]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1号作战之二:湖南会战上[A].北京:中华书局,1984.

[10]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1号作战之一:河南会战上[A].北京:中华书局,1982.

[11]袁旭,等.第二次中日战争纪事[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

[12]中华民国资料丛稿——昭和二十(1945)年的中国派遣军[A],第1卷第1分册.北京:中华书局,1982.

[13]王振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日战场[M].北京: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

[14][美]阿瑟.林克.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M],中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15]日本帝国主义侵华资料长编[A],下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16][日]林三郎.关东军与苏联远征军[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79.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