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话剧史]题库

《中国当代话剧史》题库

名词解释

(共40题)

1、

戏剧界倡导“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不值得讲到否定的现象,应该只表现肯定事物。”其结果是没有揭示本质矛盾的作品问世,没有内心独白,没有讽刺作品,没有现代意识作品和反映人民真实生活状态的作品,只有表现好人好事的作品。

2、

1953年斯大林去世。

同年同月,法捷耶夫在作协理事会上指出无冲突论的荒谬性。

《真理报》发表《进一步提高苏联戏剧创作水平》的文章,提出“干预生活”的口号,要求作家积极地干预生活,深入研究现实,发现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

3、

名出爱伦堡长篇小说《解冻》,1955年发表,第一次正面描写苏联政治斗争,反思斯大林肃反问题,以冰河解冻喻意斯大林时代的结束。

4、

将反思的对象从政治问题扩大至苏联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机关中的官僚主义。代表剧作是佐林的《客人》。

5、

《真理报》发表《进一步提高苏联戏剧创作水平》的文章,提出“干预生活”的口号,要求作家积极地干预生活,深入研究现实,发现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

6、典型—本质论

7、

先进人物在作品中占主导地位。田汉指出,先进人物在我们今天生活中的显著地位与领导作用,不能不要求我们的创作服从生活发展的规律,使他们在作品中占有主导地位。

“典型—本质论”和“典型—政治论”将文学创作的典型化与哲学、政治学的抽象性、代表性混为一谈,导致图解政治、政策的作品泛滥。

8、独幕剧

话剧创作形式的一种。由一幕构成,人物较少,情节集中,生动活泼。

● 话剧创作初始阶段就有独幕剧,如胡适《终身大事》、田汉《获虎之夜》等。 ● 丁西林的独幕剧创作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代表作品《压迫》、《一只马蜂》等,

他的剧作语言机智俏皮,大都采用二元三人结构和欺骗和伪装的母题,是一种

典型的学者幽默。

9、

1957年6月11日《南京日报》刊登黎弘文章《第四种剧本——评布谷鸟又

叫了》。黎弘是刘川的笔名。代表作品是岳野《同甘共苦》、海默《洞箫横吹》、杨履方《布谷鸟又叫了》、鲁彦周《归来》、王少燕《葡萄烂了》、何求《新局长到来之前》等。

10、 小说体戏剧

老舍戏剧创作的独创,受布莱西特戏剧观念的影响,同时融入他自己对戏剧

的理解。主要特征:

1、 人物第一

“我在构思时先想到人物。” ——老舍

由人带戏,戏因人设

2、 弱化冲突,塑造性格

3、 多人多事

4、 语言技巧圆熟

人物对话处理:开口就响

雅俗结合,俗中求雅

5、 场景选择独到

例:茶馆的中国特色,五方杂处之地,矛盾冲突集中的地方。

11、 斯坦尼体系

斯坦尼体系由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总结前人演剧体系的基础上创造,其核心是“精神的艺术真实”,他主张演员要在体验的基础上完成对形象的再现,而要想在舞台上再现角色形象,就必须把角色体现得真实和深切,这种真实不是自然主义的小真实,而是“演员情感的最高的、精神的艺术真实”。他认为“对于观众的活生生的人的机体来说,没有什么比演员本身活生生的人的情感更有感染力的了。观众只要感觉到演员的敞开的心灵,窥视它,认识到他的情感的精神真实及其表露的形体真实,他们马上就会倾心于这种情感的真实,无法控制地相信在舞台上所看到的一切。”

为了让观众感觉到舞台上的场景其实就是生活中的真实的存在,同时也为了让观众感应到演员表演情感的真实,并推而广之相信舞台上演出的一切,进而自觉融入其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将舞台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假想在观众与演员之间仿佛存在着一堵墙,演员在墙内演绎真实生活的片段,而观众则在这堵透明的墙外观看墙内演员的表演。由于舞台本身是一个三面封闭,一面开放的空间,现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假想的这堵透明的墙就被认为是“第四堵墙”,它阻隔了演员与观众,使舞台表演和情感交流完成在一个自足的空间里,而观众则通过观剧并投入情感,通过分享舞台上人物的精神世界来实现与演员的沟通。在斯坦尼的体系里,他一方面要求演员体验角色,无限地接近角色,另一方面,又通过演员对角色的真实再现达到对观众的情感的

引导,这样,通过角色,演员与观众之间的沟通达成了,整个剧场成了一个沉浸在“精神的艺术真实”的世界里。

12、 叙事体戏剧

布莱希特将自己所追求的戏剧命名为叙事体戏剧,或称为史诗戏剧。他认为,从亚里士多德时代开始,“戏剧性”的涵义就是叙情的,冲突的和非常态的事物,戏剧的舞台表现追求就是用一以贯之的集中剧情将观众的感情引发出来,保持下去,产生共鸣。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了数千年(可以认为斯坦尼休系就归于此类),然而进入20世纪,人类的思维不断丰富,思辩不断深化,戏剧的创作也应突破原有编剧技法,采用自由舒展的形式反映现实生活,让观众通过戏剧的演绎对生活作出判断,作出批评,作出反思,让戏剧成为生活的史诗化反映。因此,有人将布莱希特的戏剧称为史诗戏剧和反亚里士多德戏剧。

布莱希特戏剧观对亚里士多德——斯坦尼体系戏剧的反拨从“入戏”的理解切入。

斯坦尼体系强调演员忘掉观众,投入角色,而观众的“入戏”则是将自己的情绪与剧中人的感情相混合,而他们所混合的还只是个性化的个人情感。这种混同让观众失去了对剧中的人与事的判断力,也无法表现非个人能力可能决定的伟大事件。

13、 间离效果

叙事体戏剧不但对剧本创作,演剧形式,语言风格提出了要求,而且给戏剧表演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布莱希特提出了“间离效果”理论,他反对“共鸣”的方法,认为演员不大可能与角色完全相融,也不赞成将观众与演员之间的共鸣作为演戏成功与否的标志,在他看来,演员与角色的关系应当是出乎其外,入乎其内,它们之间若即若离,更有助于演员驾驭角色,创造角色。

布莱希特曾经对斯坦尼体系进行过专门的研究,还写出了理论专著《斯坦尼斯拉夫

斯基研究》,对于角色与演员之间的关系,布莱希特认为,斯氏是告诉演员体验一切就理解一切,理解一切就原谅一切;而他则教育演员不要把自己放在他(指角色——著者注)的位置上,而是放在他的对面。“一刻也不能完全彻底地转化为角色。„„但这不是意味着如果他要塑造热情的人,自己必须冷酷,只是他自己的感情不要完全彻底地成为他的角色的感情,为的也是观众的感情不是完全彻底地成为角色的感情。观众必须有充分的主动自由。”

为了证明“间离效果”理论的合理性,布莱希特曾引导人们思考这样一个的问题:

“为什么反面主人公比正面英雄更有趣呢?”那是因为演员对角色批判的加以表现,演员的态度有意识地通过与角色相分离的动作表现出来,这比表现正面人物更容易在批判中把握,也更生动有趣。

布莱希特不但提出了“间离效果”理论,而且还为演员说明了达到间离效果的三大

途径,第三人称叙述,过去时态和兼读舞台指示与说明,另外,他还采用陌生化的方法,让戏剧对人物或事件的表现从显而易见和司空见惯中摆脱出来,制造对它们的惊愕与新奇感,从而让观众达到对原来熟知的事物或人物的再认识。

14、 历史剧

凡是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题材内容的剧目,都可以归为历史剧。

历史是一个科学的概念,还是一个非今天的东西?

● 科学的,确实发生过的,有史料记载的事件和人物。

● 泛指的,只要是属于过去的,无论真实还是虚构。

●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新历史主义)

通过历史剧表现作者对历史的理解,一种仅存在于个人语境中的历史。

15、 《关汉卿》

田汉为纪念关汉卿诞辰700周年而创作。1958年7月发表,1961年出版单

行本。

表现主人公正直,同情人民疾苦,不怕触犯权贵,为民请命的正义感。剧作

绝大部分人物和事件均为虚构。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浓厚的抒情色彩和

话剧加唱的形式是对话剧创作民族化的大胆探索。

16、

创作初衷:翻案戏(为曹操翻案)

情节:文姬归汉

人物:曹操:襟怀坦荡、谦虚谨慎、深思熟虑

17、 《胆剑篇》

写作背景:1961年7月发表话剧,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用以鼓舞

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建设自己的国家。

情节:卧薪尝胆,复兴国家

人物:勾践,范蠡,伍子胥

18、 失事求似

● 古为今用,借古喻今的创作观念

● 虚构重要人物,服从创作需要

● 虚构重要情节或对既成史实重的部分情节予以新解。

19、 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戏剧是现代派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1886年,法国作家让·莫里亚斯在《费加罗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象征主义宣

言》的文章,在文章中,莫里亚斯将波德莱尔,马拉美,兰波等人的诗歌称为象征主义诗歌,而他的这个宣言,也被看作了象征主义诞生的标志。

象征主义作为一个流派,于19世纪80年代在法国诗坛形成,并很快扩展到

欧美的多个国家,很多的象征派诗人与剧作家交往甚密,象征主义也从诗歌领域扩展到了话剧创作中来。

俄国的麦烈什科夫斯基则指出,象征主义的三个要素,是“神秘的内容,象

征和艺术感受性的扩充。”象征主义者认为,自然界的万物之间存在着一种神秘的对应关系,而人的精神世界与世界万物之间也存在着对应的关系,所以,人类内心世界的一切,包括直觉与幻想都可以用象征,隐喻,暗示的手段加以反映。波德莱尔说,自然界的万物是一座“象征的森林”,其中的一切与人们的“内心精神层次”能够相互呼应,相互转化,相互转换,从而使某一具体的自然物质,转而成为人类的某种精神或观念的象征。

象征主义话剧的先驱是比利时剧作家梅特林克。1899年,他发表了第一部剧作

《玛兰纳公主》,即被公认为是一位象征主义剧作家,接着,他又写下了《闯入者》、

《群盲》等多部象征主义剧作,获得世界性声誉。1911年,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而他最具代表性的名篇,是发表于1908年的六幕剧《青鸟》。

20、 实验戏剧

实验戏剧源自美国

20世纪70年代进入台湾,其倡导者是姚一苇。

20世纪80年代在大陆兴起,强调艺术创新,具有反叛色彩。

实验戏剧涵盖现代、后现代各种流派的戏剧,同时叶包括了革新的现实主义戏剧。

“实验剧场是年轻人的剧场,实验剧场是一个前卫的剧场,实验剧场是艺术的

剧场,所有的舞台原则和惯例,没有一条是不可更易的,除了演员。”

——姚一苇

21、 表现主义

1904 年,瑞典剧作家斯特林堡(1849~1912)发表了三部曲《去大马士革》,被公认为是第一部表现主义话剧,1907年,他又创作了另一部表现主义代表作《鬼魂奏鸣曲》。表现主义,这种强调表现主观意象和自我感受的话剧开始逐渐兴盛起来,并于20世纪20—30年代达到全盛时期。

表现主义话剧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产物。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随着

社会的动荡,战争灾祸的临近,以及由战争而带来的幻想的破灭,个人在机械化工业社会中日显渺小,压抑和无能为力,剧作家们希望通过话剧发泄心中的义愤,缓解焦虑的心情,他们反对模仿,反对体验,主张采用极端,变形的手法来表现内心的情绪,于是,表现主义话剧舞台上充满了夸张,幻想,追求令人震惊的戏剧效果,有人给它们起了一个很贴切的名字:“叫喊的戏剧”。

和象征主义话剧一样,表现主义话剧中的人物也是强调体现人类的某些永恒的品

质、共有的特征和抽象的观念,因而人物形象也是抽象化的。表现主义剧作家大都接受帕格森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十分强调描写梦幻,直觉和人类潜意识的心理活动,因此常常采用梦境、独白、幻觉等方式,不但将人物的这类心理通过台词进行表述,而且还动用多种手段探索心理内容视象化的途径,使无形的心理通过有形的表现来得到强化,从而达到对观众心灵的震撼。

表现主义话剧在多个国家都拥有代表剧作家,其中最著名的,除瑞典的斯特林堡之

外,还有美国的奥尼尔和德国的凯撒。

22、 存在主义

在现代派戏剧中,存在主义话剧或许是与哲学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存在主义本来是西方现代哲学的一个流派,它们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从法国传遍世界,而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也正是存在主义话剧的代表家萨特和加缪。

萨特(1905-1980)是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和作家,他于40年代初接收德国哲学家

海德格尔和胡塞尔学说的影响,提出了存在主义哲学。萨特认为,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人就是首先存在着„„在世界上涌现着,然后才规定他自己”,人的存在是自由的,这里的自由是个人进行选择的自由,而选择什么,则是意志的绝对自由,选择主要是“选择自己”“选择自己就是创造世界”,人人都在选择自由,于是无数的存在之间就不可避免地发生着矛盾,世间充满了矛盾与斗争,所以,“存在是荒谬的”,“别人就是自己的地狱”,最终,社会荒谬,人生荒谬,每个人都“完全是狐独一人”,逃脱不了“忧虑,

畏惧和死亡。”

23、 荒诞派

1943年,加缪发表了他们哲学论文《西绪弗斯的神话》,西绪弗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他每天推石上山,可石头却因自身重量滚下山来,于是西绪弗斯的劳作不但没有任何意义,而且周而复始,没有尽头。加缪在论文中说:“一个能用理性方法加以解释的世界,无论有多少毛病,总归是一个亲切的世界。可是一旦宇宙中间的幻觉和光明都消失了,人感到自己是个陌生人,成为一个无法救赎的流放者,因为他被剥夺了关于失去家园的一切记忆,同时又缺乏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这种人与自己生活的分离,演员与舞台布景的分离构成了真正的荒诞之感。”

加缪的这篇论文后来成为了荒诞派话剧的宣言。

荒诞派话剧兴盛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而真正赋予它“荒诞派”之名的是英国

著名戏剧评论家马丁·艾斯林。1961年,艾斯林写了《荒诞派戏剧》一书,他将贝克特、阿达莫夫、尤内斯库、热内等作家共同的创作倾问描述为:正视失去了原来意义与目的的现实,勇敢地呈现生、死、孤独、思想的沟通等人生的难题,试图唤醒无知觉的生活,直面信仰的失落,传达“一个诗人有关人的状况的内心深处的个人直觉,他本身存在的意识,以及他个人对世界的看法。”

24、 京派话剧

总体印象:庄重大气,责任感重于创新性

代表作家:苏叔阳、李龙云、何冀平

(列出各自代表作)

25、 海派话剧

总体特色:善于接纳新观念,致力于话剧形式的创新

代表作家:沙叶新等

(列出各自代表作)

26、 关东话剧

● 深沉厚重的审美风格

地域阔大与剧作风格浑厚

● 大空间戏剧的尝试

1985年沈阳话剧团在万人体育场演出《搭错车》

● 现实主义品格

崔德志:《刘莲英》(1954年)、《报春花》(1979年)

李杰:《高粱红了》、《田野又是青纱帐》、《古塔街》

● 人性与风俗元素的渗透

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

关东土地赋予人的气魄与风骨

代表作家:杨利民等

27、 《绝对信号》

高行健《绝对信号》,新时期实验戏剧代表作品。

(剧情简介及对现代派手法的借鉴)

28、 《小井胡同》

李龙云作品,新时期现实主义戏剧代表作。

◆ 通过对市民生活的细致刻画来透视历史与时代的风云。 怀着对市井小民的崇敬,设置具有巨大情感冲击力的场面和冲突。 浓郁的地方特色与风土人情,使作品独具审美趣味。 与老舍的师承关系明确,但有自己的创造。

29、 历史与艺术并重论

吴晗“历史与艺术并重”论,以尊重历史的真实性作为创作和评论的原则,要求剧中的一切必须“有据可查”。

30、 艺术重于历史论

李希凡“艺术重于历史”论,认为历史剧首先是戏剧作品。可以以一般戏剧作品的艺术真实作为创作和评论的原则,人和事都不必有历史材料为依据,一切都可以虚构,更接近于历史故事剧的概念。

31、 第四堵墙

斯坦尼体系和布莱希特体系是话剧艺术的两大演剧体系。前者秉承现实主义创作传统,让舞台成为生活的实录,它让演员想象在他们与观众之间存在着一堵墙,这是除构成舞台的三面墙之外的“第四堵墙”,它对于演员来说是不透明的,对观众来说却是透明的。观众看戏,仿佛是透过这一堵墙观看他人的生活场景;布莱希特则对“第四堵墙”的确立表示了否定,他认为,戏剧是交流的艺术,戏剧必须突破第四堵墙,实现演员与观众的交流,给观众以思考,请观众做判断。

而事实上,在斯坦尼体系和布莱希特体系之外,还存在着表演艺术的第三极——梅兰芳体系,虽然这一体系不属于话剧艺术的范畴,但它对斯坦尼和布莱希特体系都产生过积极影响。在梅兰芳体系中,由于京剧舞台表现的写意特征,它的欣赏本身是观众调动想象,参与还原的过程,因此,在演员与观众之间,第四堵墙从不存在。

32、 写实戏剧观

斯坦尼体系:存在“第四堵墙”,舞台表演是生活场景的实录。

33、 写意戏剧观

梅兰芳体系:何来“第四堵墙”?舞台表现是通过写意的方式,调动观众的想象共同完成。

34、 戏剧中的三对关系

● 演员与观众

● 角色与演员

● 角色与观众

35、 戏剧七要素

● 发出信息者(演员)

● 接受信息者(观众)

● 两者的接触 共享的一个空间(剧场) 信息本身(话题) 交往规则 信息形式

36、 复调戏剧

多声部的,更有表现力的叙述方式,使剧场更具有吸引力。

一个剧作拥有两个以上的主线,采用重叠的方式来处理两个主题。

37、 《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

形式独特的作品,采用英雄鬼魂对生者进行访问的形式展开剧情。体现了

剧作借鉴西方艺术,同时又有独创性和思辨色彩。

鬼魂:在西方是愿望,在中国是意念,在本剧是现实。

38、 人性人道主义文学

从人性与人道的角度对既往的问题进行反思,是在前两者之上的深化。代

表剧作是别尔戈内茨的《忠诚》和罗佐夫的《雁南飞》。

39、 梅兰芳体系

梅兰芳体系来源于中国古典戏曲艺术。中国古典戏曲强调以写意的方法来进行舞台表现,写意是一种从实事、实境、实物和实在的言语动作中解脱出来的,客观状态无法包容的情态意境,它既不同于斯坦尼体系制造的舞台幻觉,也不同于布莱希特体系的舞台叙事,它以虚拟的动作,简单的布景,结合观众的想象来营造出一个情境空间,不仅可以有限度地让观众进入局部幻觉,而且充分调动了观众的思维来参与舞台创作。

40、 军旅戏剧

反映革命战争年代军旅生活和革命军队光辉历程的戏剧作品。

建国初期,军旅题材创作多见,优秀作品迭出。例:陈其通《万水千山》、胡可《战斗里成长》等。新时期之初,没有好的剧作推出,将已往的优秀剧目拿出重演,其中有不少军旅题材剧作,例:沈西蒙《霓虹灯下的哨兵》。

简答题

(共50题)

1、简论当代话剧的分期。

2、当代话剧史分为哪三个时期,各有哪些优秀剧作。

3、简论当代话剧各时期的特色。

三个时期。

1949——1957,配合政治运动的戏剧,

双百方针推动下的第四种剧本创作。

《茶馆》等剧作的辉煌。

1958——1976,为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服务的戏剧

1977—— 新时期戏剧多元发展阶段

京派戏剧,海派戏剧、关东戏剧

实验戏剧、先锋戏剧

新写实戏剧,现实主义戏剧的回归。

4、简论社会问题剧对建国初话剧创作的影响。

5、社会问题剧对中国话剧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五四时期引入社会问题剧,在陈独秀等人的大力推崇下,在洪深、欧阳予倩等人的积极实践下逐渐成为中国现代戏剧潮流。

6、简论普罗戏剧对建国初话剧创作的影响。

7、普罗戏剧对中国话剧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崛起于1928年,1930年左联戏剧家联盟成立使之达到高潮。

普罗文艺标榜无产阶级的和民众的文艺。普罗戏剧强调建立民众自身的阶级的戏剧,并对除了现实主义戏剧之外的所有“小资产阶级流派”展开严厉的批判。批判的对象包括浪漫主义戏剧和纯艺术派的戏剧(即欲建立写实和写意相融合的民族新戏剧)的批判。

批判的后果:

一是确定了斯坦尼体系在我国话剧界的主导地位。

(有关斯坦尼体系理论介绍参考“戏剧表导演理论课程”内容。)

二是对话剧多元化发展格局的形成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斯坦尼体系表导演理论与普罗戏剧的狭义现实主义倡导相吻合,因此受到推崇。但独尊斯坦尼体系,使得别的流派,如浪漫、写意、超现实等都受到打压,由此,我国20年代话剧初始时期的活跃局面渐归沉寂。

9、斯坦尼体系对中国话剧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斯坦尼体系是作为诸多话剧表演与导演理论中的一种进入中国的。建国前,不少剧作家和导演,如焦菊隐,都是该体系的热情介绍者。

建国后斯坦尼体系成为唯一的艺术范本是不符合话剧艺术创作发展需要的。 强推手段包括:

● 50年代初,大量译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论著,包括《演员的自我修养》、

《演员创造角色》以及斯坦尼全集等。

● 请数以百计的苏联戏剧专家来华讲学,言传身教。

● 在上戏和中戏举办由苏联专家指导的,主要学习斯坦尼体系的培训班和

进修班,在全国范围内选派戏剧骨干力量参加学习,并通过他们将斯坦

尼体系的影响辐射全国。

● 通过献演的方式加深对斯坦尼体系的理解,并使学习体系形成热潮。 负面效应是:

● 对中国民族演剧体系的建立是一次打击,它使得中国话剧在模仿中失去

了“民族性和固有的传统”。

● 使中国话剧从此陷入独尊一家,封闭狭隘的一元发展状态,并延续长达

数十年。

10、 11、 简述建国初话剧创作中人物塑造的发展过程。 建国初对话剧人物塑造的认识经历了哪些阶段,各有何特点?

第二次文代会,周恩来提出创作的重点在歌颂,要写好英雄人物、先进人物和理想人物。

周扬指出歌颂工农兵是最重要,最中心的任务。

描写时代英雄的作品一窝蜂出现,以独幕剧创作最甚。

先进人物在作品中占主导地位。田汉指出,先进人物在我们今天生活中的显著地位与领导作用,不能不要求我们的创作服从生活发展的规律,使他们在作品中占有主导地位。

“典型—本质论”和“典型—政治论”将文学创作的典型化与哲学、政治学的抽象性、代表性混为一谈,导致图解政治、政策的作品泛滥。

1953年之后,随着苏联对斯大林时期文艺创作问题的反思,一些揭示社会生活阴暗面的作品被译介到中国来,如西蒙诺夫《这里的日常生活》、爱伦堡《拖拉机站长与总农艺师》等。

国内通过第一次话剧观摩大会对戏剧创作的得失进行了总结,掀起了反无冲突论的热潮。

干预生活的第四种剧本出现。

反右斗争开始,一切回到原点。

12、 13、 简论建国初独幕剧创作概况。 简述建国初独幕剧创作兴盛的原因。

1、 独幕剧是宣传各种运动方针政策的轻武器,它生产周期短,花钱少,见效快,观众乐于接收,符合当时社会需求。

2、 当时戏剧界大力提倡独幕剧创作。

从1953年起,《剧本》三度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独幕剧征稿评奖活动。

1956年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37个获奖剧目,独幕剧占三分之一。

3、 广大作者有感而发,独幕剧形式较其他形式更容易掌握。

许多优秀剧目就是来自作者的真情实感,来自生活点滴。例:《妇女代表》、《百年大计》、《刘莲英》、《新局长到来之前》等。

14、 简述建国初独幕剧创作的成就。

1、 极大地丰富了建国初我国的话剧舞台,反应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现实。

2、 表现形式丰富且日趋成熟,为当代戏剧发展提供了宝贵借鉴。

3、 独幕剧创作入门易,精深难,它的创作实践对整个戏剧创作队伍的锻炼有所裨益。

15、 简述建国初独幕剧创作的弊端。

1、 其短平快特性使之成为描写运动,表现政策的首选方式,导致独幕剧创作一窝蜂,

图解政治和相互雷同现象十分严重。

2、 人物概念化,类型化现象非常突出。

16、 简论赵羽翔独幕剧创作。

生平:1928年生,辽宁开源人,满族

1948年参加工作,1950年任文化馆长。

代表作:《两个心眼》、《不管事的主人》

剧作特色:

● 大处着眼,小处着墨。

● 注重心理分析和性格刻画。

17、 简论王少燕独幕剧创作。

突出成就:独幕讽刺喜剧

代表作:《葡萄烂了》、《春光明媚》

剧作特色:

● 表现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 夸张和变形的讽刺喜剧特色。

18、 简述建国初多幕剧创作概况。

多幕剧创作一片繁荣,主要内容包括:

1、 真实地反映新旧社会的对比,反映人民当家作主的喜悦。

2、 双百方针后一批优秀作品问世,对前阶段公式化、概念化创作倾向有所纠正。

3、 军旅题材创作多见,优秀作品迭出。

例:陈其通《万水千山》、胡可《战斗里成长》等。

19、 简析第四种剧本创作概况。

时段:1956年——1957年

背景:1956年,国内形式从强调阶级斗争转移到大规模经济建设上来。

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指出“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科学上不同的派别可以自由争论。”“艺术和科学上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学术

界的自由争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

法去解决。”

名称由来:1957年6月11日《南京日报》刊登黎弘文章《第四种剧本——评布谷

鸟又叫了》。黎弘是刘川的笔名。

作品涵盖:岳野《同甘共苦》、海默《洞箫横吹》、杨履方《布谷鸟又叫了》、

鲁彦周《归来》、王少燕《葡萄烂了》、何求《新局长到来之前》等。

后来命运:反右斗争开始后个个受到批判和围剿。1957年,反右扩大化中,《布》、

《同》被定为毒草。1959年,第二次对修正主义文艺思潮的批判,《洞》

遭批判。1980年以后平反。

20、 简析《布谷鸟又叫了》。

作者:杨履方 1925年生,四川壁山人。

发表时间:1957年1月

改编情况:歌剧、戏曲、电影

创作背景:新《婚姻法》颁布后大批反映婚姻自主的作品之一。

其他剧作包括:评剧《刘巧儿》、沪剧《罗汉钱》、话剧《赵小兰》等。

剧作主题:正面、真实地反映当代青年的婚姻生活,从人物的思想深处开掘旧式封建

婚姻观念对当代人的影响。

剧中人物:王必好(男) 男权社会下男性的占有欲,自私,偏狭,多疑。 童亚男(女) 追求男女独立、平等的人格。

21、 简析《同甘共苦》。

作者:岳野 1926年生,山东郓城人。

发表时间:1956年

剧中人物:孟莳荆 省委农村工作部长

刘芳纹 农村妇女干部

华云 护士

剧作类型:道德伦理剧

同类剧作:鲁彦周《归来》

艺术成就:

● 冲破公式化、概念化束缚,从生活的原生形态出发提炼故事和冲突。

● 在戏剧创作领域进行人性与人道的成功探索,展现人的丰富性和复杂

性。

● 在典型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体现出作者对文学剧本人物创造的新的简洁

与实践。

22、 简析《洞箫横吹》。

作者:海默 1923年生,山东黄县人。

发表情况:改编自其中篇小说《洞箫横吹曲》

1957年在全国上演,1958年拍成同名电影。

剧作主题:批判官僚主义,揭露社会阴暗面。

表现了作者的社会良心与责任。

剧中人物:安振邦 表面上的领导,实际上的野心家。

23、 简述建国后老舍创作转向戏剧的原因。

1、 对剧作的理解加深

1946年应美国国务院邀请,和曹禺一起到美国讲学,结交戏剧界的朋友(包括流亡在美国的布莱希特),观摩戏剧演出。

1949年10月,响应人民政府电召回国。

2、 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对新社会真诚地“歌功颂德”。

3、 熟悉的陌生感:熟悉的北京城,陌生的人民的精神面貌。

4、 老舍自身语言特色:口语化,生动性。

24、 简论《茶馆》人物塑造原则及其运用。

● 主要人物自壮到老,贯穿全剧。 次要人物父子相承,剧本内在情绪统一,由整体感。 每个角色说他自己的事。 无关紧要的人物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25、 简论《茶馆》的构思特点。

● “埋葬三个时代”的主题

三个时代:戊戌变法——皇上

军阀混战——军阀

抗战国统区——国民党

● 大茶馆,小社会,一幕一个时代,选择大乱之后的时期,体现重大变动劫后余

生的沧桑感。

● 减少时空限制,使舞台生活化,有利于充分战时社会生活的多种形态和各类人

物的心理状态。

26、 简论《茶馆》的语言特色。

● 语言凝练,京味十足。

● 语言中蕴涵了巨大的社会容量。

● 语言的幽默与个性化。

27、 简述建国后部分反映现实题材话剧创作失败的原因。

现实主义题材创作大部分为失败之作,包括:老舍《春华秋实》、《红大院》,田汉《十三陵水库畅想曲》,刘川《烈火红心》等。

失败原因:一是剧作家在躁动的心态下无法正确把握时代脉搏。

二是剧作家业已形成的创作风格短期内难以适应新的创作要求。

28、 29、 简述十七年历史剧创作概况。 十七年历史剧创作分几类,各有何代表作?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中国话剧舞台上涌现出大量的历史剧作品,数量

之多,质量之优,影响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

代表剧作:郭沫若《蔡文姬》、田汉《关汉卿》、《文成公主》、老舍《神拳》、

曹禺《胆剑篇》

类别:

● 对历史人物的重新评价。《蔡文姬》

● 发掘历史精神以鼓舞今人。《胆剑篇》

● 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警示后人。《甲午海战》

● 歌颂历史人物事迹,体现优秀品格。《关汉卿》

30、 31、 简要比较十七年历史剧创作中的两种历史观。 比较十七年历史剧创作中两种历史观的异同。

◆ 以郭沫若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史剧观。认为历史剧和其他剧作一样,追求情

节完整,人物鲜明,对于史实可以改造和取舍,甚至必要虚构,即所谓发

展历史精神。

◆ 以陈白尘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剧作观。将追求历史真实、艺术真实和现实倾

向性的统一作为历史剧创作的最高美学原则。

32、 简论十七年历史剧创作兴盛的原因。

无奈的选择:既不愿浮夸不实,又不能批评与揭露,于是,选择借古鉴今,坚持现

实主义创作道路,在左的逆流重迂回前进。

大力的提倡:国庆十周年献礼节目,明确提出要写历史剧,周扬代表中宣部要求剧

作家编写历史剧,毛泽东对历史剧表示出极大兴趣,“海瑞戏”风行

一时,吴晗应邀作新编历史剧(京剧)《海瑞罢官》,先受好评,后被

批判。

33、 简析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指导思想。

● 古为今用,借古喻今的创作观念

● 虚构重要人物,服从创作需要

● 虚构重要情节或对既成史实重的部分情节予以新解。

34、 简述新时期现实主义话剧再度兴起的过程。

1、 话剧复兴第一部作品《枫叶红了的时候》,其后作品以控诉“四人帮”,怀念革命领袖,

表达人民心中对十年浩劫的愤怒。

例:苏叔阳《丹心谱》 宗福先《于无声处》

程士荣《西安事变》 邵冲飞《报童》

2、 十一届三中以后,思想解放运动为文学艺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现实主义的深化

文学是人学

例:陈白尘《大风歌》 丁一三《陈毅出山》

崔德志《报春花》

3、 1980年以后,进一步拓展现实主义题材。

例:宗福先《血,总是热的》水运宪《为幸福,干杯!》

李杰《高粱红了》 王景愚《可口可笑》

4、 1980以后,揭批“四人帮”,歌颂老领袖,反映社会问题的剧作逐渐沉寂,人们开始

从慷慨激昂中冷却下来,思考社会问题产生的深刻历史根源。

例:传统现实主义的复归《小井胡同》、《红白喜事》

《左邻右舍》、《榆树屯风情》

5、 在接受西方新现实主义戏剧观念之后的新的创造。

西方现实主义大师:奥尼尔、迪伦马特、布莱希特、梅耶荷德。

例:《狗儿爷涅磐》、《洒满月光的荒原》、《寻找山泉》、

《古塔街》、《黑色的石头》。

6、 90年代,话剧更强调对人的发掘,对人的生存境遇与生存意义的发掘,呈现多元发展

格局。

● 现实主义创作的回潮

例:沈虹光《同船过渡》、过士行“闲人三部曲”。

● 小剧场话剧兴起,为先锋戏剧的实践提供了机遇

● 音乐剧开始受到重视

35、 简述新时期关于戏剧观念的论争。

问题内容 陈恭敏 谭霈生

情感与理智 发生从情感到理智 此说不成立

的变化 戏剧从来情感与理智并重

情节与情绪 以情绪变化为线索 情节本身就包括了事件过程

可淡化情节 和心理过程

规则与不规则 新剧本在突破旧规则 戏剧规则本无所谓新旧

创造新规则 不可轻言转化,更不可扬新弃旧 综合与杂交 当代戏剧已经开始与 戏剧本身就是综合的艺术,杂交 其他姊妹艺术杂交 与综合不是同一意义上的解释

36、 37、 简论苏叔阳的创作。 简析话剧《丹心谱》。

生平:1938年生 河北保定人

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

代表剧作:《丹心谱》(1978年)

《左邻右舍》(1980年)

剧作特色:史诗化倾向(指《丹心谱》),讴歌真理,针砭时弊。

在拨乱反正时期打破话剧创作的僵局,具有使心事器话剧创作跃上新台

阶的里程碑意义。

38、 简论李龙云的创作。

生平:1948年生,北京人

1966年高中毕业,1968年北大荒务农,开始业余创作

1978年入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同年创作话剧《有这样一个小院》。

1980年被南京大学破格录取为戏剧研究生,在陈白尘指导下创作《小井胡同》 1981年获硕士学位,分配至北京人艺任编剧。

1987年发表《撒满月光的荒原》

创作分期:两个阶段,三次飞跃

两个阶段:1987年为界 城南帽时期/北大荒时期(指剧作内容) 三次飞跃:小院——小井——荒原

特点:

◆ 通过对市民生活的细致刻画来透视历史与时代的风云。

◆ 怀着对市井小民的崇敬,设置具有巨大情感冲击力的场面和冲突。

◆ 浓郁的地方特色与风土人情,使作品独具审美趣味。

◆ 与老舍的师承关系明确,但有自己的创造。

39、 简论何冀平的创作。

40、 简析话剧《天下第一楼》。

生平: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分配至北京人艺任编剧

1988年发表《天下第一楼》

代表剧作:《天下第一楼》

警示寓言剧(萧乾语) 创业与守业/敛财与做人

人物:卢孟实 常贵

特色:走《茶馆》的路,以饮食文化为表现内容。

力争达到与老舍作品神似。

41、 简论沙叶新的创作。

42、 简析话剧《陈毅市长》。

生平:1939年生,回族,江苏南京人

1961年毕业于华东师大中文系,保送读上戏研究生班。

毕业后分配至上海人艺当编剧,1985年出任上海人艺院长。

代表剧作:《陈毅市长》

特色:剧作的时代性与现实性。

喜剧的形式,幽默色彩,完成主人公从伟人到凡人的转变。

喜剧的外壳,悲剧的意识,表现作家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

43、 简论关东戏剧的总体特征。

● 深沉厚重的审美风格

地域阔大与剧作风格浑厚

● 大空间戏剧的尝试

1985年沈阳话剧团在万人体育场演出《搭错车》

● 现实主义品格

崔德志:《刘莲英》(1954年)、《报春花》(1979年)

李杰:《高粱红了》、《田野又是青纱帐》、《古塔街》

● 人性与风俗元素的渗透

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

关东土地赋予人的气魄与风骨

44、 简论杨利民的创作。

45、 简析话剧《地质师》。

生平:1947年生,黑龙江哈尔滨市人

1964年到大庆参加油田开发,后调大庆文工团

1974年入中戏编剧专修班,1987年入中戏研究生

1990年回大庆工作,大庆文联主席,黑龙江作协副主席。

代表剧作:《黑色的石头》

《地质师》

特点:重视生命的过程,个体的价值。

46、 简论高行健的戏剧观。

● 交流的戏剧

戏剧的长处在于交流。

与影视相比,戏剧不能在写实上与之抗衡,它的长处在于与观众直接的交流,在于剧场性(交流的氛围)。

● 动作的戏剧

戏剧不是语言的艺术,而是动作的艺术,是唱念做打,是给观众多项选择和多

种愉悦。

动作是戏剧有别于文学的第一特征。

● 完全的戏剧

戏剧是全方位的艺术,除唱念做打,还可以将魔术、杂耍、民间说唱、面具、傩舞等融入其中。

● 复调的戏剧

多声部的,更有表现力的叙述方式,使剧场更具有吸引力。

一个剧作拥有两个以上的主线,采用重叠的方式来处理两个主题。

● 叙述的戏剧

打破传统的封闭结构,时间和地域跨度巨大。

受布莱希特叙事体戏剧观念的影响。

● 象征的戏剧

强调场景的象征意味。

47、 高行健《车站》与贝克特《等待戈多》比较。

学习象征主义戏剧技巧的创造,两者有相近之处,如车站的象征意义,等待

的意义(具体比较两部剧作)。

48、 简论刘树纲的创作。

生平:1940年生。1962年毕业于中戏表演系,1965年转为编剧。1980年根据美国小

说改编话剧《灵与肉》引起关注,1985年发表剧作《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1988年担任中央实验话剧院院长。

代表剧作:《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形式独特的作品,采用英雄鬼魂对生者进行访

问的形式展开剧情。体现了剧作借鉴西方艺术,同时又有独创性和思辨色彩。 鬼魂:在西方是愿望,在中国是意念,在本剧是现实。

49、 简析话剧《狗儿爷涅磐》的意义。

吸纳表现主义和意识流手法,表现人物的幻觉,心理活动。

深刻的农民意识反思作品。

50、 简析话剧《桑树坪纪事》。

新时期现实主义剧作的代表。实验戏剧表现手法之集大成者。

表现方法:西方现代派戏剧表现特色,唱段、民歌小调、歌舞等。

时段:1968年——1969年

人物:李金斗,许彩芳,陈青女等。

论述题

(共20题)

1、

描述:以现实主义为主,受苏联文艺影响,国内左倾思想影响。

表现:

1、 引入苏联战后文艺观,颂扬文艺一统天下。

2、 引入苏联话剧多种(包括古典的和现代的),对我国的话剧创作思维模式产生重大影响。

苏洛夫《曙光照耀莫斯科》连续上演2150场。

情节:

老战友,新冲突

谢列平:热情支持新事物的党员,支书

卡碧特丽那:思想保守,居功自傲的厂长

模式:

保守——革新

中国模拟作:《在新事物面前》、《考验》等。

延伸发展:公式化、概念化

模式概括:

● 戏剧舞台上以工农兵为主。

工人剧本:先进——保守

农民剧本:入社——不入

部队剧本:敌军——我军

(刘川概括)

● 从主题出发找材料

从概念出发创造典型人物

从思想性出发解说政策

从宣教目的出发等同于教科书

(丁玲概括)

3、 影响过程

第二次文代会,周恩来提出创作的重点在歌颂,要写好英雄人物、先进人物和

理想人物。

周扬指出歌颂工农兵是最重要,最中心的任务。

描写时代英雄的作品一窝蜂出现,以独幕剧创作最甚。

先进人物在作品中占主导地位。田汉指出,先进人物在我们今天生活中的显著

地位与领导作用,不能不要求我们的创作服从生活发展的规律,使他们在作品中占有主导地位。

“典型—本质论”和“典型—政治论”将文学创作的典型化与哲学、政治学的

抽象性、代表性混为一谈,导致图解政治、政策的作品泛滥。

1953年之后,随着苏联对斯大林时期文艺创作问题的反思,一些揭示社会生活

阴暗面的作品被译介到中国来,如西蒙诺夫《这里的日常生活》、爱伦堡《拖拉机站长与总农艺师》等。

国内通过第一次话剧观摩大会对戏剧创作的得失进行了总结,掀起了反无冲突

论的热潮。

干预生活的第四种剧本出现。

反右斗争开始,一切回到原点。

4、 斯坦尼体系成为中国话剧界学习的唯一范本

斯坦尼体系是作为诸多话剧表演与导演理论中的一种进入中国的。建国前,不

少剧作家和导演,如焦菊隐,都是该体系的热情介绍者。

建国后斯坦尼体系成为唯一的艺术范本是不符合话剧艺术创作发展需要的。

强推手段包括:

● 50年代初,大量译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论著,包括《演员的自我修养》、

《演员创造角色》以及斯坦尼全集等。

● 请数以百计的苏联戏剧专家来华讲学,言传身教。

● 在上戏和中戏举办由苏联专家指导的,主要学习斯坦尼体系的培训班和

进修班,在全国范围内选派戏剧骨干力量参加学习,并通过他们将斯坦

尼体系的影响辐射全国。

● 通过献演的方式加深对斯坦尼体系的理解,并使学习体系形成热潮。

负面效应是:

● 对中国民族演剧体系的建立是一次打击,它使得中国话剧在模仿中失去

了“民族性和固有的传统”。

● 使中国话剧从此陷入独尊一家,封闭狭隘的一元发展状态,并延续长达

数十年。

2、论建国初曾对我国话剧创作产生影响的苏联文学思潮。

起始: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文艺界自由而宽松。战争结束后,在斯大林高压政策之下,

一切发生了改变。苏共关于文艺界的第一个决定《关于〈星〉和〈列宁格勒〉

两杂志的决议》,主要针对两杂志刊登自由主义作家和诗人的作品。 阿赫玛托娃:贵族后裔,诗人古米廖夫的遗孀,极端唯美派诗歌派别——阿克

美派成员。代表诗集《黄昏集》、《玫瑰园》等。因其诗歌常抒发

个人情感而没有着重写战争与爱国主义,被指责为“散漫和自由

主义倾向的代表”。 左琴柯:革命者出身,曾参加红军与白匪作战,复员后开始创作。幽默故事集

《蓝肚皮先生纳扎尔. 伊里奇的故事》,1943年发表中篇小说《日出之

前》,因作品流露出的悲观情绪受到《布尔什维克》杂志的严厉指责,

1946年发表在《星》上的《猴子历险记》被称为是有影射意义的作品。

过程:

● 1946年8月14日,苏共中央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对上述二人的作品进行了

连历的批驳。

阿氏:与我们人民去观的空洞无意识诗歌的典型代表。

左氏:早就专门写作空虚的,无内容的,庸俗的东西,专门宣扬腐朽的无意识

和缺乏政治的言论,想使我们的青年走入歧途并毒化他们的意识。

● 受此影响,文艺界搓背式大批判运动自上而下展开。

● 苏共作出《关于剧场上演剧目及其改进办法的决议》,规定剧场必须上演

苏联作家现代主题的剧目为主,剧作家必须以“宣传政策”为己任。

结果:苏联战时形成的“自由的爱国主义团结和欢娱”时代宣告结束,一个无冲突

论时代开始。文艺界到处充满了理想主义、个人崇拜、粉饰现实和歌功颂德

的作品。戏剧界倡导“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不值得讲到否定的现象,应该只

表现肯定事物。”其结果是没有揭示本质矛盾的作品问世,没有内心独白,

没有讽刺作品,没有现代意识作品和反映人民真实生活状态的作品,只有表

现好人好事的作品。

“你可以在公墓里找到苏联剧院,在苏联剧院里找到公墓。”

代表作:《曙光照耀莫斯科》。

反拨:1953年斯大林去世。同年同月,法捷耶夫在作协理事会上指出无冲突论的

荒谬性。《真理报》发表《进一步提高苏联戏剧创作水平》的文章,提出“干

预生活”的口号,要求作家积极地干预生活,深入研究现实,发现生活中的

矛盾和冲突。

由此,苏联文学出现三种形态:

解冻文学:名出爱伦堡长篇小说《解冻》,1955年发表,第一次正面描写苏

联政治斗争,反思斯大林肃反问题,以冰河解冻喻意斯大林时代的

结束。

反官僚主义文学:将反思的对象从政治问题扩大至苏联社会生活的各个方

面,特别是机关中的官僚主义。代表剧作是佐林的《客人》。

人性人道主义文学:从人性与人道的角度对既往的问题进行反思,是在前两

者之上的深化。代表剧作是别尔戈内茨的《忠诚》和罗佐夫的《雁

南飞》。

3、论斯坦尼体系对中国话剧的影响。

斯坦尼体系是作为诸多话剧表演与导演理论中的一种进入中国的。建国前,不

少剧作家和导演,如焦菊隐,都是该体系的热情介绍者。

建国后斯坦尼体系成为唯一的艺术范本是不符合话剧艺术创作发展需要的。

强推手段包括:

● 50年代初,大量译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论著,包括《演员的自我修养》、

《演员创造角色》以及斯坦尼全集等。

● 请数以百计的苏联戏剧专家来华讲学,言传身教。

● 在上戏和中戏举办由苏联专家指导的,主要学习斯坦尼体系的培训班和

进修班,在全国范围内选派戏剧骨干力量参加学习,并通过他们将斯坦

尼体系的影响辐射全国。

● 通过献演的方式加深对斯坦尼体系的理解,并使学习体系形成热潮。

负面效应是:

● 对中国民族演剧体系的建立是一次打击,它使得中国话剧在模仿中失去

了“民族性和固有的传统”。

● 使中国话剧从此陷入独尊一家,封闭狭隘的一元发展状态,并延续长达

数十年。

4、论建国初独幕剧创作。

时段:1952年——1957年

溯源:

● 话剧创作初始阶段就有独幕剧,如胡适《终身大事》、田汉《获虎之夜》等。 ● 丁西林的独幕剧创作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代表作品《压迫》、《一只马蜂》等,

他的剧作语言机智俏皮,大都采用二元三人结构和欺骗和伪装的母题,是一种

典型的学者幽默。

兴盛原因:

⏹ 独幕剧是宣传各种运动方针政策的轻武器,它生产周期短,花钱少,见效快,观众

乐于接收,符合当时社会需求。

⏹ 当时戏剧界大力提倡独幕剧创作。从1953年起,《剧本》三度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独

幕剧征稿评奖活动。1956年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37个获奖剧目,独幕剧占三分

之一。

⏹ 广大作者有感而发,独幕剧形式较其他形式更容易掌握。许多优秀剧目就是来自作

者的真情实感,来自生活点滴。例:《妇女代表》、《百年大计》、《刘莲英》、《新局

长到来之前》等。

成就:

● 极大地丰富了建国初我国的话剧舞台,反应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现实。

● 表现形式丰富且日趋成熟,为当代戏剧发展提供了宝贵借鉴。

● 独幕剧创作入门易,精深难,它的创作实践对整个戏剧创作队伍的锻炼有所裨益。 弊端:

● 其短平快特性使之成为描写运动,表现政策的首选方式,导致独幕剧创作一窝蜂,

图解政治和相互雷同现象十分严重。

● 人物概念化,类型化现象非常突出。

5、论第四种剧本的兴衰。

时段:1956年——1957年

背景:1956年,国内形式从强调阶级斗争转移到大规模经济建设上来。毛泽东提出双

百方针,指出“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派别可以

自由争论。”“艺术和科学上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学术界的自由争论去解决,通

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

名称由来:1957年6月11日《南京日报》刊登黎弘文章《第四种剧本——评布谷鸟又叫

了》。黎弘是刘川的笔名。

作品涵盖:岳野《同甘共苦》、海默《洞箫横吹》、杨履方《布谷鸟又叫了》、

鲁彦周《归来》、王少燕《葡萄烂了》、何求《新局长到来之前》等。

理论主张:

1、 尖锐批评当时剧本创作中的公式化、概念化问题,肯定第四种剧本的有益尝试。

2、 否定当时剧作人物塑造上的按人物阶级出身和政治地位确定人物思想的做法,肯定第

四种剧本在人物塑造上的突破。

3、 否定当时剧本创作中忠实于政治概念而不忠实于生活的作法,对粉饰、歪曲生活,偏

离现实主义的作法表示出严重的质疑和否定,强调有趣的情节来源于有趣的性格,而表现风格上的独特性实际上来源于关心现实生活的独特性。

结局:反右斗争开始后个个受到批判和围剿。1957年,反右扩大化中,《布》、《同》被

定为毒草。1959年,第二次对修正主义文艺思潮的批判,《洞》遭批判。1980

年以后平反。

6、

● 戏剧观是戏剧家对戏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总体看法,包括戏剧家的哲学、美学思

想,对戏剧社会功能的认识,对艺术方法、原则等多项内容的确认。

● 戏剧观论争的几个问题

问题内容 陈恭敏 谭霈生

情感与理智 发生从情感到理智 此说不成立

的变化 戏剧从来情感与理智并重 情节与情绪 以情绪变化为线索 情节本身就包括了事件过程

可淡化情节 和心理过程 规则与不规则 新剧本在突破旧规则 戏剧规则本无所谓新旧

创造新规则 不可轻言转化,更不可扬新弃旧 综合与杂交 当代戏剧已经开始与 戏剧本身就是综合的艺术,杂交 其他姊妹艺术杂交 与综合不是同一意义上的解释

● 戏剧的七个基本要素:发出信息者(演员)、接受信息者(观众)、两者的接触、共

享的一个空间(剧场)、信息本身(话题)、交往规则、信息形式。

● 戏剧中的三对关系:演员与观众、角色与演员、角色与观众。

● 写实与写意戏剧观:斯坦尼体系:存在“第四堵墙”、布莱希特体系:推倒“第四堵

墙”、梅兰芳体系:何来“第四堵墙”

7、论老舍小说体戏剧的特征。

1、人物第一

“我在构思时先想到人物。” ——老舍

由人带戏,戏因人设

2、弱化冲突,塑造性格

3、多人多事

4、语言技巧圆熟

人物对话处理:开口就响

雅俗结合,俗中求雅

5、场景选择独到

例:茶馆的中国特色,五方杂处之地,矛盾冲突集中的地方。

8、论《茶馆》。

1、地位

中国话剧史上的扛鼎之作。

1957年初上舞台,1979年再度公演。

1980年出访欧洲,被称为“远东戏剧的奇迹”。

2、 艺术构思

● “埋葬三个时代”的主题

三个时代:戊戌变法——皇上

军阀混战——军阀

抗战国统区——国民党

● 大茶馆,小社会,一幕一个时代,选择大乱之后的时期,体现重大变动劫后余

生的沧桑感。

● 减少时空限制,使舞台生活化,有利于充分战时社会生活的多种形态和各类人

物的心理状态。

3、 人物塑造

● 主要人物自壮到老,贯穿全剧。

● 次要人物父子相承,剧本内在情绪统一,由整体感。

● 每个角色说他自己的事。

● 无关紧要的人物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4、 艺术特色

● 讽刺与歌颂相结合。

歌颂被压迫者,同情没落小人物,预示光明未来。

● 悲剧与喜剧相结合。

悲剧性的内容,喜剧化的表达

在笑声中埋葬三个时代。

● 粗线勾勒与细线描绘相结合。

数来宝串戏,解决时间跨度大的难题。

5、 语言特色

● 语言凝练,京味十足。

● 语言中蕴涵了巨大的社会容量。

● 语言的幽默与个性化。

9、论十七年历史剧创作。

1、概况: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中国话剧舞台上涌现出大量的历史剧作品,数量

之多,质量之优,影响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

代表剧作:郭沫若《蔡文姬》,田汉《关汉卿》、《文成公主》,老舍《神拳》,曹禺

《胆剑篇》

剧作类别:

● 对历史人物的重新评价。《蔡文姬》

● 发掘历史精神以鼓舞今人。《胆剑篇》

● 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警示后人。《甲午海战》

● 歌颂历史人物事迹,体现优秀品格。《关汉卿》

2、历史剧创作的两种理论

⏹ 吴晗“历史与艺术并重”论

⏹ 李希凡“艺术重于历史”论

这场争论以姚文元对吴晗《海瑞罢官》的批判而告终。

3、剧作家的两种史剧观

◆ 以郭沫若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史剧观。认为历史剧和其他剧作一样,追求情

节完整,人物鲜明,对于史实可以改造和取舍,甚至必要虚构,即所谓发

展历史精神。

◆ 以陈白尘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剧作观。将追求历史真实、艺术真实和现实倾

向性的统一作为历史剧创作的最高美学原则。

4、形成历史剧创作热潮的原因

无奈的选择:既不愿浮夸不实,又不能批评与揭露,于是,选择借古鉴今,坚持现

实主义创作道路,在左的逆流重迂回前进。

大力的提倡:国庆十周年献礼节目,明确提出要写历史剧,周扬代表中宣部要求剧

作家编写历史剧,毛泽东对历史剧表示出极大兴趣,“海瑞戏”风行

一时,吴晗应邀作新编历史剧(京剧)《海瑞罢官》,先受好评,后被

批判。

10、 论虚构历史人物的可能性与合理性。

历史剧之所以与历史有关,有以历史事件为依据和历史上确有其人两种情况。

前者以历史事件改编,在程度上可能比较忠于历史;后者有其人可不一定有其

事,因此虚构的成分很大。

历史人物的虚构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一方面,剧作家把历史人物作自己的主人公,为突出某类性格进行必要的创造、

发挥是可以理解的。

另一方面,什么是历史人物的原貌,这本身就是一个很难确定的问题。历史人

物的性格是多方面,重要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更是如此。对其性格的评价,褒贬,本身就有很多不可确定性的因素在里面。

例:刘备 三顾茅庐,礼贤下士 —— 出尔反尔,无耻小人

曹操 文武全才,贤明君主 —— 乱世奸雄,残忍多疑

诸葛亮 足智多谋 —— 多智而近妖(鲁迅语)

11、 论田汉的历史剧创作。

生平:1898年——1968年 湖南长沙人,中国话剧运动的奠基人和戏曲改革的先

驱者。1912年开始创作,建国前写成74部话剧、歌剧、戏曲作品,其中较

著名的是《获虎之夜》、《名优之死》等。建国后创作戏剧作品10部,其中

最著名的是《关汉卿》。

剧作评析:为纪念关汉卿诞辰700周年而创作。1958年7月发表,1961年出版单

行本。表现主人公正直,同情人民疾苦,不怕触犯权贵,为民请命的正

义感。剧作绝大部分人物和事件均为虚构。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

浓厚的抒情色彩和话剧加唱的形式是对话剧创作民族化的大胆探索。

12、 论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

生平:1892年——1978年 四川乐山人。

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作家和历史学家。

剧作:《蔡文姬》

创作初衷:翻案戏(为曹操翻案)

情节:文姬归汉

人物:曹操:襟怀坦荡、谦虚谨慎、深思熟虑

历史剧创作原则:失事求似

● 古为今用,借古喻今的创作观念

● 虚构重要人物,服从创作需要

● 虚构重要情节或对既成史实重的部分情节予以新解。

13、 论曹禺的历史剧创作。

生平:原名万家宝,我国著名剧作家

剧作:《胆剑篇》

写作背景:1961年7月发表话剧,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用以鼓舞人民自

力更生,奋发图强,建设自己的国家。

情节:卧薪尝胆,复兴国家

人物:勾践,范蠡,伍子胥

14、

总体印象:庄重大气,责任感重于创新性

代表作家:

苏叔阳

生平:1938年生 河北保定人。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

代表剧作:《丹心谱》(1978年)、《左邻右舍》(1980年)

剧作特色:史诗化倾向(指《丹心谱》),讴歌真理,针砭时弊。在拨乱反正

时期打破话剧创作的僵局,具有使心事器话剧创作跃上新台阶的

里程碑意义。

李龙云

生平:1948年生,北京人,1966年高中毕业,1968年北大荒务农,开始业

余创作,1978年入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同年创作话剧《有这样一个小院》。

1980年被南京大学破格录取为戏剧研究生,在陈白尘指导下创作《小井

胡同》,1981年获硕士学位,分配至北京人艺任编剧。1987年发表《撒

满月光的荒原》

创作分期:两个阶段,三次飞跃。两个阶段:1987年为界,城南帽时期/北

大荒时期(指剧作内容)。三次飞跃:小院——小井——荒原

特点:

◆ 通过对市民生活的细致刻画来透视历史与时代的风云。

◆ 怀着对市井小民的崇敬,设置具有巨大情感冲击力的场面和冲突。

◆ 浓郁的地方特色与风土人情,使作品独具审美趣味。

◆ 与老舍的师承关系明确,但有自己的创造。

何冀平

生平: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分配至北京人艺任编剧

1988年发表《天下第一楼》

代表剧作:《天下第一楼》。警示寓言剧(萧乾语——创业与守业/敛财与做人

人物:卢孟实 常贵

特色:走《茶馆》的路,以饮食文化为表现内容。力争达到与老

舍作品神似。

15、 论海派戏剧。

总体特色:善于接纳新观念,致力于话剧形式的创新

代表作家:沙叶新

生平:1939年生,回族,江苏南京人,1961年毕业于华东师大中文系,

保送读上戏研究生班。毕业后分配至上海人艺当编剧,1985年出

任上海人艺院长。

代表剧作:《陈毅市长》

特色:剧作的时代性与现实性。

喜剧的形式,幽默色彩,完成主人公从伟人到凡人的转变。

喜剧的外壳,悲剧的意识,表现作家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

16、 论关东戏剧。

总体特征:

● 深沉厚重的审美风格

地域阔大与剧作风格浑厚

● 大空间戏剧的尝试

1985年沈阳话剧团在万人体育场演出《搭错车》

● 现实主义品格

崔德志:《刘莲英》(1954年)、《报春花》(1979年)

李杰:《高粱红了》、《田野又是青纱帐》、《古塔街》

● 人性与风俗元素的渗透

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

关东土地赋予人的气魄与风骨

代表作家:杨利民

生平:1947年生,黑龙江哈尔滨市人,1964年到大庆参加油田开发,

后调大庆文工团,1974年入中戏编剧专修班,1987年入中戏研

究生,1990年回大庆工作,大庆文联主席,黑龙江作协副主席。

代表剧作:《黑色的石头》、《地质师》

特点:重视生命的过程,个体的价值。

17、 论现实主义戏剧在新时期的勃兴。

● 新时期之初,没有好的剧作推出,只是将已往的优秀剧目拿出重演,例:沈西

蒙《霓虹灯下的哨兵》。

● 话剧复兴第一部作品《枫叶红了的时候》,其后作品以控诉“四人帮”,怀念革

命领袖,表达人民心中对十年浩劫的愤怒。

例:苏叔阳《丹心谱》 宗福先《于无声处》

● 程士荣《西安事变》 邵冲飞《报童》 十一届三中以后,思想解放运动为文学艺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现实主义的深化,文学是人学。 例:陈白尘《大风歌》 丁一三《陈毅出山》 崔德志《报春花》 1980年以后,进一步拓展现实主义题材。 例:宗福先《血,总是热的》水运宪《为幸福,干杯!》 李杰《高粱红了》 王景愚《可口可笑》 1980以后,揭批“四人帮”,歌颂老领袖,反映社会问题的剧作逐渐沉寂,人们开始从慷慨激昂中冷却下来,思考社会问题产生的深刻历史根源。 例:传统现实主义的复归《小井胡同》、《红白喜事》、 《左邻右舍》、《榆树屯风情》 在接受西方新现实主义戏剧观念之后的新的创造。 西方现实主义大师:奥尼尔、迪伦马特、布莱希特、梅耶荷德。 例:《狗儿爷涅磐》、《洒满月光的荒原》、《寻找山泉》、 《古塔街》、《黑色的石头》。 90年代,话剧更强调对人的发掘,对人的生存境遇与生存意义的发掘,呈现

多元发展格局。现实主义创作的回潮。例:沈虹光《同船过渡》、过士行“闲人三部曲”。

小剧场话剧兴起,为先锋戏剧的实践提供了机遇

音乐剧开始受到重视

18、

1、 源起

实验戏剧源自美国

20世纪70年代进入台湾,其倡导者是姚一苇。

20世纪80年代在大陆兴起,强调艺术创新,具有反叛色彩。

实验戏剧涵盖现代、后现代各种流派的戏剧,同时叶包括了革新的现实主义戏剧。

“实验剧场是年轻人的剧场,实验剧场是一个前卫的剧场,实验剧场是艺术的剧场,所有的舞台原则和惯例,没有一条是不可更易的,除了演员。”

——姚一苇

这里,所谓现代派,包括象征主义,未来派,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荒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意识流,黑色幽默等。

(关于象征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戏剧介绍参见“西方戏剧”课程内容。)

2、 实验戏剧在大陆的发展经过

代表剧作:(以发表时间为序)

谢民《我为什么死了》

马中骏《屋外有热流》——被认为是实验戏剧的开山之作

高行健《绝对信号》

沙叶新《陈毅市长》

孙惠柱《挂在墙上的老B 》

王培公《WM 》

19、 论高行健的戏剧观。

● 交流的戏剧

戏剧的长处在于交流。

与影视相比,戏剧不能在写实上与之抗衡,它的长处在于与观众直接的交流,在于剧场性(交流的氛围)。

● 动作的戏剧

戏剧不是语言的艺术,而是动作的艺术,是唱念做打,是给观众多项选择和多种愉悦。

动作是戏剧有别于文学的第一特征。

● 完全的戏剧

戏剧是全方位的艺术,除唱念做打,还可以将魔术、杂耍、民间说唱、面具、傩舞等融入其中。

● 复调的戏剧

多声部的,更有表现力的叙述方式,使剧场更具有吸引力。

一个剧作拥有两个以上的主线,采用重叠的方式来处理两个主题。

● 叙述的戏剧

打破传统的封闭结构,时间和地域跨度巨大。

受布莱希特叙事体戏剧观念的影响。

● 象征的戏剧

强调场景的象征意味。

20、 论西方现代派戏剧译介对中国实验戏剧的影响。

1978年,朱虹《荒诞派戏剧述评》,引起世人对西方现代派文艺的关注。

1980年,王蒙等人在《文艺报》进行《文学表现手法》笔谈,其中有人提出“打破传统,吸收西方现代派文学手法”。

1981年,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出版,介绍西方现代派小说表现方式和技巧,引起文学界极大的兴趣。

1980年——1983年,对朦胧诗的讨论。

2001年12月4日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