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阳关雪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渭城曲》

那一天,渭城的早晨格外清新,细细的春雨沾湿尘埃,青青的柳树绿丝拂动。一杯酒,与君饮,阳关别故友,再相逢,不知时,愿汝常安好。

我们都记得这首诗,余秋雨就是追着它风雪探阳关。出了县城,是沙漠,只看见白茫茫的一,天是整的,地是整的,某一瞬间,觉得自己看穿了苍穹厚土,然而天地之大,谁都只是其中渺小的一点。

雪停了,是天意吗?天意让我们看到真实的阳关,不经遮掩的阳关。远远望去,地面上凹凸着连绵的模糊的弧度,那是坟,很多年前的坟——很多年前,这里战火硝烟,鲜血混着泪水滴落在边远的国土,那些死去了的战士,仇恨地瞪视着敌人,最后一眼回眸,要留给故乡的方向。风吹过,战士的冲冠怒吼还在耳畔,胡笳和羌笛的音色浑然天成。然后呢?没有然后了,史书哗啦啦一翻,什么都过去了。

我仿佛听到了不甘的灵魂在低泣或咆哮,一直到阳关。地势挺高,能看到一片不小的土地——也只是土地而已,沙土和苇草是全部的背景,残破的烽火台孤独地站在那里,偶尔看到几颗碎石,被风吹得撞在一起,砰的一声闷响。

残破、败落,没有安逸和宁静,可王维就是那么写了,以一个诗人的眼和心描绘出春雨青柳的干净透亮。没有悲叹,没有眼泪,只是祝福和极目远眺。这是唐人的风范,唐代的文化。然而是什么让这一切都变了?无数人走过阳关,从“劝君更尽一杯酒”到了小心谨慎地迈进皇室朝堂。也有文人感慨着叹惋着,语毕,又回身高呼“皇恩浩荡”,削减了脑袋冲进金碧辉煌的宫殿。所以余秋雨摇着头叹气:“西出阳关的文人还是有的,只是大多成了谪官逐臣。”

你听见了吗?文化在哭泣。在战火和名利中,它被重重的铅锤砸在身上,轰隆一声倒塌,只剩下废墟一片。余秋雨看见“阳关的风雪,竟愈见凄迷”,凄迷的恐怕不仅仅是风雪,还有挣扎着的中华文化。它曾经多么辉煌耀眼,它曾经是中华民族精神世界里最璀璨的明珠,最重要的阳光,却熄灭在战火和名利的深渊,剩下一丝丝火苗,不甘地怒吼。

问问自己,文化是什么?文化在哪里?不要把它遗忘。我们可能走不脱尘世纠葛,但总要更文化留一片净土。文化熄灭在没有硝烟的战场,而我们,要让它重新燃烧。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