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与圣诞节的差异性研究_尊祖与敬神_罗晓黎

2010年7月第27卷第7期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HubeiUniversityofEducation

Jul.2010Vol.27

No.7

春节与圣诞节的差异性研究:尊祖与敬神

罗晓黎,肖丽珍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武汉430205)

要:春节和圣诞节分别是中国和西方社会最重要的节日,它们都具有悠久的历史,蕴含有丰富的文化意义。这两个

节日显著的差异之一就是西方人在过圣诞节时更加注重对神的敬奉;而中国人则更注重对祖先的尊奉。这种差异的形成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关键词:春节;圣诞节;尊祖;敬神中图分类号:K890

文献标识码:A

344X(2010)7-0068-03文章编号:1674-作者简介:罗晓黎(1975-),女,湖北松滋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语言学。

节日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

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圣诞节和春节分别是西方社会和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他们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并深受各自民族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春节与圣诞节

“春节”《后汉书·杨震》:“又冬无一名,最早见于

”宿雪,春节未雨,百僚焦心。它的习俗起源于殷商时。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期的祭神、祭祖活动,即“腊祭”

和正月初一。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当春节来临中国人认为再远的游子都应该回家,吃一顿团的时候,年饭,走亲访友互送祝福。圣诞节最初源于对太阳神回归的庆祝。因为冬春交接的时候,人们感受到了寒冷向温暖的转换,于是举行一定的仪式来庆祝温暖的它的庆祝时间从12月24日至次降临。在13世纪前,

年1月6日。现普遍认为圣诞节为12月25日,是耶稣基督诞生的日子。西方人以红、绿、白三色为圣诞色,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圣诞色来装饰。圣诞老人是圣诞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人物。圣诞节到来之西方人也会在平安夜与家人相伴;品尝圣诞大餐;际,

接受圣诞老人的礼物和亲人的祝福。

二、春节和圣诞节差异性对比:尊祖与敬神节日作为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因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环境的差异会表现出各自民族的特点和民俗的特色。春节和圣诞节在节日的内容、意义和庆祝形式上表现出诸多的差异。中国人过春节时更注重对祖先的尊重、对长辈的问候,而西方人在圣诞节时更注重对神的敬奉。

1.尊祖。尊祖指的是对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祖先的尊奉、祭拜和对本族长者的尊重、问候。它包括祭祖、墓祭和给在世的长辈拜年。祭祖和墓祭在中国人祖先与后人一起过年的看来是表达后辈与先人同在,祈愿。秦汉以后,中国春节例行家庭祭祖。所以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有诗家祭勿忘告乃翁。一般情况

祭祖时,有家庙或家族祠堂的到各代祖宗牌位前焚下,

香磕头;或者在家中挂祖宗画像或祖图,家人叩拜;抑

[1]

或在家中供奉祖先牌位。墓祭则是指春节期间,探望逝去不久远的亲人或祖坟。许多地方称之为“上年

。通常在除夕的晚上,坟”要在坟头为逝去的亲人烧冥币或纸钱。有时还会在坟头点上灯,为他们的亡魂照亮回家与后辈一起过年的路。而且吃团年饭之前,一家之主往往会为逝去的长辈们准备一桌饭菜,并将斟好的酒泼洒在地上,以示请他们一起回家吃团年饭。拜年亦是尊重长辈的一种习俗。中国人通常说的拜年是给本族辈分高于自己或年龄长于自己的人拜年,即送去问候与孝心。通常初一是在家拜年,即给自己的爷爷奶奶、父母和同住一个屋檐下的伯伯叔叔拜年;初二才开始走亲戚,大人们领着孩子,带上礼品,轮流到舅舅、姑姑、姨族家拜年。这样长辈获得尊重、亲情得以融洽。

2.敬神。敬神是对神的景仰与崇拜,圣诞节期间西方人特别注重对上帝的感恩和对上帝之子耶稣基督的纪念与敬奉。圣诞节有许多颂扬上帝和祭奠耶稣基督的活动和仪式。首先圣诞前夕,基督徒要到教堂去做弥撒,聆听神职人员的布道,以示对耶稣基督救赎人类的感恩。其次圣诞夜前夕(12月24日晚至25日晨)教会组织一些圣诗班(或由信徒自发地组成)挨门。意挨户地在门口或窗下唱圣诞颂歌,叫作“报佳音”

收稿日期:2010-05-27

思是再现当年天使向伯利恒郊外的牧羊人报告耶稣降

。生的喜讯。圣诞节时唱的赞美诗称为“圣诞颂歌”圣诞颂歌很多,曲谱多取自著名音乐家的名作。其内

容多是与耶稣基督在圣经里的故事相关。如《普世欢(JoytotheWorld!)、《天使歌唱在高天》腾,救主下降》

(AngelsWeHaveHeardonHigh)、《远远在马槽里》(AwayintheManger)等。另外圣诞节的特色装点也能表现出对耶稣基督的纪念。如圣诞树,它通常都被挂满琳琅满目的装饰品,但每棵树的顶端必定有个特大的星星,象征三博士跟随该星而找到耶稣,而且也只有一家之主可以把这棵希望之星挂上。

三、尊祖与敬神习俗形成的原因

中国的春节有祭奠自己的祖先并走访长辈的习俗;而西方的圣诞节则注重宣扬神的伟大。这些习俗的形成是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形成的。它与人们生活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等有很大的关系。

1.节日的意义。每个节日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都会被赋予一定的意义。圣诞节的设立与上帝之子耶稣基督有关。圣诞节(Christmas)是“基督弥撒Christ’sMass”的缩字。现普遍认为它是为祭奠耶稣基督诞生而设立的。虽然在《圣经》中没有明确记载耶酥的出生日期,但在公元354年,罗马教会则规定12月25日为耶酥诞生日,并举行庆祝活动加以纪念。据说选择这一天,是为了与世俗的祭祀太阳和农神节日相一致,意在表示耶酥的降生就是太阳的再生。所以在圣诞节期间,必然有为神举行的一系列仪式和活动。而春节的设立并非是为了祭奠某个神。在民间,

“过年”,春节又称它的原始意义是农耕丰收后的喜庆,“年”活动即禾熟之意。立春作为春节,主要的风俗活

[2]

动是鞭打春牛,意在劝耕、勤耕、适时而耕。到今天,春节已成为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传统佳节。节日期间的活动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它节日意义主要为农业生产丰收后的集体庆典。春节期间,中国人会邀请神、祖先一起来欢庆,共迎春暖花开的季节来临。

2.对神的感知。“神”这一概念在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意识里都是存在的,尤其是在科技不太发达的社。“神”在中国和西方社会都是具有超凡能力,会阶段

并能一定程度上操纵人类的形象。春节和圣诞节都起源于古人对神灵的祭礼,而且两个节日的形成中都伴“神”有与有关的故事。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神在中国人和西方人的生活中获得的地位和认知有了一定的差异。与中国人相比,西方人更相信神的力量。从两个地区的先民在创造神话故事时对人类诞生的解释可以略见一斑。众所周知,西方文化起源于希腊神话文化和希伯来宗教文化。无论在希腊神话里还是在希伯来宗教的圣经里,人类都是由纯粹的神创造的。希腊神

话故事里的人类是由泰坦神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和他的弟弟埃庇米罗修斯(Epimetheus)创造的;圣经里的人类则是由上帝耶和华缔造的。根据中国的神话故事,人类是由女娲创造的,而女娲原本是人,后因她为人类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被尊奉为神。所以,事实上西方人认为是神创造了人,而中国人则倾向于认为祖

[3]

先创造了自己。所以在他们各自最重要的节日的意义和表现形式上,也有一定的体现。西方人在圣诞节期间会赞美神的伟大,感恩于他们的缔造者;而中国人则更多地感恩于自己的祖先,把他们当作神一样的感恩。

这种差异的形成与中国和西方社会发展初期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关。中华民族发源于黄土高原,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必须与大自然斗争才能生存。于是中华民族锻炼成为了一个务实的民族。他们的生活少有太大的起落,收获更多的靠的是自己的耕耘、成果靠的是自己的汗水。所以他们倾向于相信自己的所见,相信但实实在在存在的人。虽然中国神话里也少不了神,神大多来源于人类本身,除了前面提到的女娲,还有为君治天下而成神的黄帝,因隐居而成仙的张果老,得神符而通神的妈祖,因绘画而成神的吴道子、因忠义被尊为神的关羽等皆是被中国人当作神而拜祭的人。所以在节日习俗中中国人表现出对实实在在存在过的祖先

西方文明起源于欧洲、亚洲、非的祭奠与崇拜。相反,

特别是地中海中部的爱琴海洲所围绕的地中海地区,

诸岛和希腊半岛。希腊文明鼎盛时期人们是信奉多神的,他们认为神可以安排和操纵人类的生与死、光荣与平凡。所以他们修建神庙、举行各种仪式来敬奉神。现存的气势恢弘的宙斯神庙址、雄伟壮观的赫拉神庙遗址、挺拔庄严的雅典娜帕台农神庙遗址等都是古希腊人泛神信仰的证明。比之中华民族,西方各民族的生活条件相对比较优越。航海经商顺利,则会获得较多的财富;反之,则可能会有意外的灾难、事故。这些

、“天灾不可控的因素加深了他们对“神意不可违抗”是神对人的惩罚”的想法。也因此在西方社会最重

——圣诞节中,要的节日—对神的敬奉必不可少。3.宗教信仰。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

的产物,也是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作渗透到了社会文化生活为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形式,

的方方面面,也影响到了节日的庆祝方式。西方社会宗教信仰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当古希腊被随后强大的罗马帝国征服后,希腊的多神信仰受到影响。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后期成为古罗马帝国的国教,后逐渐成为能够统一和控制人们思想的意识形态。当基督教在西方世界广为传播时,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来提升其在社会的地位及对人们意识的影响。于是曾经属于异教徒自己的节日则被赋予了基督教的含义,原本欢迎太阳神,迎接温暖的圣诞节被赋予了另外的意义,它

·69·

[3]

被定为了耶稣基督的生日。耶稣基督随着基督教的推广与传播逐渐成为西方人类心灵的寄托。在基督教看来,彼岸世界才是人类的天堂、幸福的归宿。人在尘世的存在是有限的和罪性的,人靠自救和自我解脱是不可能的,人只能把得救的希望寄托于彼岸的上帝,参与

[4]

倾听来自天国的福音。所以基督教徒在圣诞节时选择到教堂做弥撒,倾听牧师的布道、净化他们的灵魂。

中国人几乎没有自己的宗教,而且大部分中国人不信奉任何宗教。自汉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后,儒家思想便一直在中国封建。“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对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

也影响到大部分民众对神不恭。也因神持怀疑态度,

此春节和圣诞节对神的祭拜有了差异。

4.人际关系。祖先是人类自己的前辈,中国人和西方人都尊敬和爱戴自己的祖先。但总体而言西方的人际关系是神本位的,中国的人际关系是人本位的。西方人认为上帝高高在上,祖先与人自身都是神的子民。他们眼里的尊长意识没有中国人强烈。去世的亲人在他们眼里是去见上帝了。而中国人的祖先崇拜是受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及儒家思想的影响而形成的习俗。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孝悌为基础,强调尊卑有序、上下有等的人际关系。所以,千百年来庆祝的春节也会宣扬这样的人际关系,以维持社会秩序。也传承。春节时中国因此春节中尊祖的习俗得以发展、

给长辈拜年的习俗事实上强化了宗族观人祭拜祖先、

念,让人们明白自己是家族的一员。通过对祖先的祭

拜来缅怀祖宗之德,并鼓励自己继承先人之志,祈盼幸

福人生。通过给长辈拜年、问安、甚至磕头来强化人与

人之间的尊卑和依靠关系,明白宗亲礼仪往来,安排人生秩序,担负社会责任。所以春节时对祖先尊崇的礼仪必不可少,而西方的圣诞节对祖先的祭奠则显得淡漠些。

四、结语

春节和圣诞节分别是中国和西方最具代表性的综合性质的节日,它们都是集喜庆礼仪、祭礼习俗、节日服饰、饮食习俗、游艺竞技等活动的综合性大节。这两个节日的显著的差异之一是中国人过春节时更注重对祖先的尊崇、对长辈的孝顺;而西方的圣诞节则有专门为神歌功颂德的活动形式。这一差异的形成与中国人和西方人对神和祖先的认识有关,而这些认识差异则受不同地区人们生活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社会形态、思想意识等的影响。参考文献:

[1]Z].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22.冯骥才.春节[[2]Z].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高天星.中国节日民族文化[2008:4.

[3].江苏社会科陈辽.人与神:中西文化的悖反与相通[J]2003,(4).学,

[4].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戴孝军.人间与天国[J]2008,(5).版),

[5]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19.李英儒.春节文化[

[5]

责任编辑:郑诗锋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