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之所想

如何在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之所想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族和睦相处、团结互助、共同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但是,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始终没有放弃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分裂和分裂统一”的图谋,特别是近年来他们把“民族分裂和分裂统一”的目标对准民族地区的青少年,这就需要在民族地区学校工作的教职工要认清国内外的发展形势,做好全体师生的思想政治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工作。 在提出了创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号召,抓紧“公民道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活动之际,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学生的法制观,从小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勤奋学习科学知识,维护民族团结,继承传统文化,发展现代文化,尊敬父母、长辈和知识分子的美德是十分重要的。

以下就个人教育实践谈一谈在民族学校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观点和方法:

一、作为民族地区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学习和掌握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指导纲要及主要内容

1.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牢固树立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自觉意识。

2.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与任务:把学生从思想到行为自觉统一到党和国家的民族教育要求上来,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了解、继承和发扬,增强各族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及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并具备正确对待分析和处理民族问题的素质,促进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共同进步和发展;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3.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

(1)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特征,普及民族知识,树立民族团结意识。

(2)掌握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了解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3)进一步认识党和国家所实行的民族政策的优越性,增强在思想和行动上坚持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素养和能力。

二、学校思想品德课作为培养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团结教育的主渠道,要充分发挥它的引领和主导作用。

1.思想品德课上要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根据不同的年级和年龄阶段有重点、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讲授和教育。小学阶段重点学习我国民族的种类、分布区域、人口数量等基础知识以及语言、文字、生活习俗等民族知识,了解各民族之间应当平等相待、和谐相处、共同进步和发展原则。知道党和国家制定的民族政策和法规为各民族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能运用这些政策法规解

决实际问题,从而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坚定的中华民族终将实现伟大复兴的信念。

2.思想品德课上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一定要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要注重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情感。再结合近年来本地水电交通的发展,通过历史和现今的变化对照与比较,用身边的实事让学生能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使他们牢记“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的道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宗教观和民族观。

三、在民族地区学校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要善于组织和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

1.学校要定期聘请为民族团结事业做出贡献的宗教人士和先进模范来校搞民族团结教育讲座。

2.每学期开展学说普通话、母语的演讲比赛;让各族师生在校学唱“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等爱国歌曲,并积极组织民族歌舞的文艺表演活动。

3.组织各族师生参加当地各具特色的民族节日,学习各民族的习俗与禁忌,使各民族师生更好的团结互助,创建文明和谐的校园。

4.有效利用校广播站、板报和校刊等校园媒体宣传民族政策、民族知识、民族英雄等内容,创造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

5.经常在师生中开展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读书征文和观看反映民族团结影视等活动。定期组织并开展“民族团结手拉手”活动,以“民族

团结”为主题的双语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画画比赛及文艺演出,民族服饰展览会,手抄报比赛等活动。

6.利用寒暑假组织师生深入基层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向广大民族群众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法规,进一步增强广大农牧民的民族团结意识,创建文明和谐社会。

7.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并对学生进行反对迷信,不宣传舆论,不看非法网络信息和暴力恐怖音视频等的思品和法制教育。 总之,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能培养各民族师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能较好地提高师生的政治觉悟,自觉地维护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因此,在我国中小学教育必须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常抓不懈,让全国的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牢固的民族团结意识,为祖国的安定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