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病理学(自己)

1. 植物病害: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其他生物的侵染获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

2植物病害的影响:植物正常的生理代谢过程受到干扰和破坏,生理机能和组织结构出现了病理变化,内外部形态表现出不正常症状,导致植物局部获整株死亡。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 3病状:感病植物本身所表现的不正常现象。

4病症:病原物在感病植物病部的表现。

病状类型:1. 变色2. 坏死3. 腐烂4. 萎蔫5. 畸形

5变色:感病植物的色泽发生改变。类型:黄化、花叶黄化、烟草普通花叶病

6坏死:细胞和组织死亡。类型:圆斑、轮纹斑、环斑、角斑、梭形斑、蚀纹、猝倒和立枯等。 7腐烂:细胞和组织死亡,并伴随有组织消解。类型:PVY 引起的烟草叶脉坏死、大白菜软腐病

8萎蔫:由于寄主维管束组织受损或堵塞,导致水分和养分输送不畅,而使植物表现凋萎现象。 9畸形:过度生长,生长减少及变态。类型:皱缩、卷叶丛枝、矮化、蕨叶、柳叶、丛枝、烟草丛枝、卷 叶、番茄卷叶病毒病、蕨叶、番茄蕨叶病、皱 缩

病征类型:1. 霉状物2. 粉状物3. 点、粒、块状物4. 丝状物5. 脓状物

植物病害根据发生原因可划分为:1. 非侵染性病害2. 侵染性病害

10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称非侵染性病害,又称生理性病害;发生原因:由不良的物理或化学因素引起。如:缺素、环境污染、药害等;特点:不能相互传染

11侵染性病害:由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称侵染性病害。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等病原物;侵染性病害发生的三个基本条件:1)病原物:最基本的因素2)寄主植物:病害发生的本体3)适宜的环境条件;特点:能相互传染

病害形成过程:寄主与病原物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相互斗争,病原物战胜寄主而发病的过程。 病害发生的内因和外因:内因:病原物和寄主植物;外因:环境条件

病害三角:1. 感病的寄主植物2具有致病性的病原物3利于发病的环境

病害四面体:加上人为因素的响,病害三角形成病害四面体。

按病原生物种类不同可以分为:1.真菌-真菌病害,如稻瘟病2.原核生物-细菌病害,如大白菜软腐3.病毒-病毒病害,如烟草花叶病4.寄生植物-寄生植物病害,如菟丝子5.线虫-线虫病害,如大豆胞囊线虫病6.原生动物-原生动物病害,如椰子心腐病。

其他划分方法:1按照植物或作物类型有果树病害、蔬菜病害、大田作物病害、牧草病害和森林病害等2按照寄主受害部位可分为根部病害、叶部病害和果实病害等3按照病害症状表现可分为腐烂型病害、斑点或坏死型病害、花叶或变色型病害等4按传播方式和介体来分,有种传病害、土传病害、气传病害和介体传播病害。

12寄生物:一种生物生活在其他活的生物上,以获得它赖以生存的主要营养物质,这种生物叫作寄生物。

13寄生性:是寄生物从寄主体内夺取养分和水分等生活物质以维持生存和繁殖的特性。 14专性寄生物:只能从活的植物细胞和组织中获得所需营养物质的寄生物。

15非专性寄生物:除能寄生活体外,还可以从死亡的植物细胞、组织中获得营养,又称兼性寄生物。

16致病性: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并引起病害的特性。

17致病力:病原物破坏寄主能力的强弱。

寄生性与致病性的关系:寄生性与致病性常呈负相关,即寄生性强的病原物致病性弱,寄生性弱的病原物致病性强

18真菌:具有真正细胞核;营养体为菌丝体;以孢子繁殖;无叶绿素,吸收异养。

19真菌营养体:典型的真菌营养, 体是分枝的丝状体,即菌丝体

20菌丝的变态:真菌为了适应不良环境条件、吸收营养或生殖的需要,菌丝体形态发生变化. 类型:假根

21菌丝的组织体:根据菌丝交织程度不同,菌丝体能形成两种组织,即疏丝组织和拟薄壁组织。 22疏丝组织:组成菌丝体的菌丝为长形细胞,且菌线或多或少相互平行排列。

23拟薄壁组织:组成菌丝体的菌丝细胞为椭圆形或近圆形,或近于多角形。

24菌丝组织体:菌核:由疏丝组织和拟薄壁组织形成的坚硬休眠体,如茯苓。作用:抵御外界不良环境;贮存丰富的养分;萌发产生菌丝或子实体。

25繁殖体:营养体生长到一定时期产生的繁殖器官。

26真菌的无性繁殖:真菌不经过两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产生新个体的繁殖方式叫无性繁殖。 27无性繁殖方式:通过断裂、裂殖、芽殖等方式产生无性孢子

28真菌无性孢子的类型:1游动孢子2孢囊孢子3分生孢子4厚垣孢子。

29游动孢子:鞭毛菌的无性孢子,具有1-2根鞭毛,可以在水中游动,通过流水传播。

30厚垣孢子:菌丝个别细胞膨大,细胞壁增厚,可抵御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休眠孢子。 31真菌的有性生殖:真菌经过两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32真菌有性生殖过程: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

33有性孢子类型:休眠孢子、(囊)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

34真菌的生活史:是指真菌孢了经过萌发、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同种孢子的整个生活过程。 35典型的真菌生活史: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两个阶段。

36真菌的分类:界、门、纲、目、科、属、种

37双名法:属名+种名

38卵菌门(Oomycota )营养体:发达的无隔菌丝体,细胞壁。主要成分纤维素。

39接合菌门(Zygomycota )无性繁殖:孢子囊和孢子囊孢子。有性生殖:接合孢子

40子囊菌门(Ascomycota )1. 子囊菌门真菌有性生殖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故称子囊菌2. 无性繁殖:分生孢子3. 有性生殖:子囊和子囊孢子1)白粉菌属(Erysiphe ): 子囊数个,附属丝菌丝状。引起烟草、瓜类、向日葵白粉病。2)核盘菌属(Sclerotinia )菌核在寄主表面或组织中形成。由菌核产生子囊盘。子囊盘杯状或盘状。子囊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烟草菌核菌 41半知菌类:狭义上认为未发现有性阶段的真菌称为半知菌。

42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1分生孢子盘生于寄主植物角质层或表皮下2分生孢子盘上有时出现褐色刚毛3分生孢子无色单胞,长椭圆形或新月形。

43真菌的入侵方法:1直接侵入:包括部分真菌,特别是专性寄生真菌,如:白粉菌2自然孔口侵入:包括绝大部分真菌,如:赤霉菌3伤口侵入:包括一些寄生性弱的真菌,如:腐霉菌

44植物病原细菌:单细胞,具细胞壁,不具有真正的细胞核,以分裂方式繁殖,多异养。植物病原细菌多为杆状。

45植物病原细菌的侵染与传播:1侵染途径2传播途径;3人为因素

46侵染途径:1)自然孔口侵入:从植物的气孔、水孔、皮孔、蜜腺等自然孔口侵入2)伤口侵入:细菌可以通过各种自然因素(风雨、雹、冻害、昆虫等) 和人为因素(耕作、施肥、嫁接、收获、运输等) 造成的伤口侵入

47传播途径:1)雨水--田间主要传播途径:夏季暴风雨过后易造成细菌性病害流行的原因:

1)夏季气温高,适合细菌大量繁殖2)造成了更多伤口,增加了细菌侵入途径3)雨水飞溅及串、漫灌增加了细菌传播途径

48人为因素:农产品调运、农事操作等

49植物病毒的形态:杆状、球状、线状、

50植物病毒的组成与结构:植物病毒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核酸在内部,外部由蛋白质包被,称为外壳。核酸和蛋白质合称为核蛋白。病毒: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分子生物。

51植物病毒的侵入途径:侵入途径:由摩擦或昆虫刺吸造成的微伤口侵入,微伤口:植物细胞没有破裂,伤口能很快愈合。

52机械传染:1植物病毒通过摩擦形成的微伤口进入植物体内。 也称为汁液摩擦传染或接触传染2田间的接触或室内的摩擦接种均可称为机械传染3田间主要为植株间接触、农事操作(整枝、打杈、摘心等)、农机具及修剪工具污染、人和动物活动等造成。

53昆虫介体传染:昆虫是最主要的传毒介体,其中70%为同翅目的蚜虫、叶蝉和飞虱,而又以蚜虫为最主要的介体。

54植物病毒的命名:植物病毒的名称目前不采用拉丁文双名法,仍以寄主英文俗名加上症状来命名。

55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缩写为TMV

56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缩写为CMV

57植物寄生线虫的形态与结构:1形态:通常为线形,部分种类雌雄异形,雄虫和幼虫线形,雌虫为柠檬形、梨形、肾形、球形等,如根结线虫、胞囊线虫。2大小:一般长约0.3~1 mm

58植物寄生线虫的生活史和生态:生活史:1)线虫由卵孵化出幼虫,幼虫发育为成虫,两性交配后产卵,完成一个生活史2)线虫的幼虫一般有4个龄期。每蜕皮一次,增加一个龄期,经过最后一次的蜕化形成成虫3)雌虫经过交配后产卵,雄虫交配后随后即死亡,卵多产于土壤中4)线虫完成一次生活史(一代)约为3-4周,与土壤的温湿度等环境条件有关; 2. 生态:1)水----线虫需要在适当的水中或土壤颗粒表面有水膜时才能正常活动和存活2)土壤----线虫在生活史中,绝大多数线虫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土壤中,土壤是线虫的最重要的生态环境。

59植物寄生线虫的致病性:1)线虫的穿刺吸食和在组织内造成的创伤,对植物有一定的影响,但线虫对植物破坏作用最大的是食道腺的分泌物2)植物线虫用口针穿刺寄主,通过食道腺分泌有毒物质破坏寄主的细胞和组织,植物被线虫为害后,表现的症状与一般病害的症状极为相似,因此把线虫作为植物病原物来研究。

60寄生性植物:由于根系或叶片褪化或缺乏足够的叶绿素而营寄生生活的植物,称为寄生性植物。由于它们大多数是高等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能开花结籽,所以又称寄生性高等植物或寄生性种子植物。

61侵染过程:病原物与寄主植物接触、侵入后,在寄主体内扩展和繁殖,然后引起病害发生的过程。

62侵染过程分三:1. 侵入期:病原物从开始侵入到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的这一段时期。1)直接侵入: 直接穿透寄主角质层和细胞壁,包括全部线虫和寄生性植物以及部分寄生性很强的真菌。2)自然孔口侵入: 从寄主表面的气孔、水孔、皮孔、柱头、蜜腺等侵入,包括多数真菌和细菌。3)伤口侵入: 包括一些寄生性弱的真菌和细菌 2. 潜育期:病原物从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到表现明显的症状为止。潜育期的长短受环境中温度的影响最大。1)局部性侵染:病原物的扩展只限于侵染点附近,寄主部分器官、组织显症。局部性侵染引起的病害称局部性病害2)系统性侵染:病原物从侵染点开始向寄主各个部位扩展,主要通过维管束和生长点的生长来扩展。系统性侵染引起的病害称系统性病害或全株性病害。 3. 发病期:从出现症状开始到生长季结束,甚至直到植物死亡为止。

62病害循环: 是指病害从前一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63病害循环涉及的三个问题:1. 病原物的初侵染和再侵染:1)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在植物的新一代植株开始生长以后引起最初的侵染称为初侵染2)受到初侵染的植物发病以后,病部产生孢子或其它繁殖体,传播后引起二次侵染称再侵染,许多植物病害在一个生长季中可能发生若干次再侵染。 2. 病原物的越冬越夏:1)病原物的越冬或越夏,与某一特定地区的寄

主生长的季节性有关2)病原物越冬和越夏的场所(田间病株、种子、苗木和无性繁殖材料、土 壤、病残体、肥料),一般也就是初次侵染的来源。 3. 病原物的传播:1)越冬或越夏后的病原物,必须传播到可以侵染的植物上才能发生初次侵染,在植株之间传播则能进一步引起再次侵染2)病原物的传播方式:气流传播、雨水传播、生物介体传播、土壤传播和肥料传播、人为因素传播

64植物病害的防治:我国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提出的植保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从农业生态体系出发,将病害控制在经济受害的水平以下,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65植物病害综合治理:协调应用多种植物病害防治方法,包括植物检疫、农业防治、抗病品种利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

66植物检疫:植物检疫又称为法规防治,其目的是利用立法和行政措施防止或延缓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 植物检疫对象的确定:1)人为传播2)局部地区发生3)高危害性。

67农业防治:利用农田管理的基本措施,与常规栽培管理结合进行防治植物病害。 1实用无病繁殖材料:生产和使用无病种子、苗木、种薯以及其它繁殖材料,可以有效地降低初侵染源数量;建立无病留种子田,培育无病壮苗。 2改变种植方式:利用轮作、间作、套种、土地休闲和少耕免耕等措施防治植物病害。 3改变耕作制度:旱田改水田,单季改双季;常构成生态环境的改变,使病原物难以适应或难以完成病害循环 4保持田园卫生:清除病株残体;拔除田间病株;铲除杂草、消灭转主寄主。 5改进栽培技术、加强栽培管理:调整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加强水肥管理,合理施肥和灌水;合理调节温湿度光照等生长因素。

68植物抗病品种的利用: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植物病害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可以避免或减轻因使用农药而造成的残毒和环境污染问题。

69选育抗病品种的方法:引种;系统选育;杂交育种;辐射育种;基因工程育种

70生物防治:指利用有益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各种措施,有益微生物亦称拮抗微生物或生防菌。 生物防治的机制。

71生物防治机制:1抗菌作用:有益微生物产生抗菌物质,抑制或杀死病原菌。

2溶菌作用:某种生物所产生的酶引起病原真菌和细菌组织破坏,溶解的现象。

3竞争作用:有益微生物与病原物对植物表面侵染点、营养物质、氧气及水分的的竞争。 4重寄生作用:重寄生是指病原物被其它微生物寄生的现象。

5捕食作用:在耕作土壤中已发现了百余种捕食线虫的真菌,其菌丝特化为不同形式的捕虫结构。

6交互保护作用:指接种病原菌的弱毒株系诱发植物的抗病性,从而抵抗病原物强毒株系的侵染。

72物理防治:主要利用热力、冷冻、干燥、电磁波、超声波、核辐射、激光等手段抑制、钝化或杀死病原物,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1热处理法:(1)干热处理:主要用于处理种子,对种传病毒、细菌和真菌都有防治效果(2)热水处理:热水处理种子和无性繁殖材料,通称“温汤浸种”,可杀死在种子表面和种子内部潜伏的病原物(3)热蒸汽处理:热蒸汽一般用于温室和苗床的土壤处理。通常用80-95℃蒸汽处理土壤30-60分钟,可杀死绝大部分病原菌。

2 汰除法:泥水、盐水浸种,汰除不好的种子。

3干燥法:谷物、豆类和坚果类充分干燥后,可以避免真菌、细菌的侵染。

4冷冻法:果实、蔬菜低温储藏可以防止病原菌的感染。冷冻本身虽不能杀死病原物,但可抑制病原物的生长和侵染。

5核辐射法:核辐射在—定剂量范围内有灭菌和食品保鲜作用。60钴-γ射线辐照多用于处理贮藏期农产品和食品。

6微波法:微波加热适于对少量种子、粮食、食品等进行快速杀菌处理。

7 地膜覆盖法:塑料薄膜己用于蔬菜病虫害防治。例如:蚜虫忌避银灰色和白色膜,用银灰反光膜或白色尼龙纱覆盖苗床,可驱避蚜虫,减轻病毒病害。

73化学防治:是使用农药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

优点:农药具有高效、速效、使用方便、经济效益高等。

缺点:对植物产生药害,引起人畜中毒,杀伤有益微生物,导致病原物产生抗药性。农药的高残留还可造成环境污染。

74农药种类:1)根据作用对象分为:杀菌剂、杀虫剂、杀线虫剂、杀螨剂、除草剂和农用抗菌素等 2)根据作用对象范围分为:专化性杀菌剂,如:甲霜灵、粉锈宁;广普性杀菌剂,如:多菌灵、百菌清 3)根据农药作用机制分为:保护性杀菌剂:在病原菌侵入前施用,可阻止病原菌侵入寄主植物;如:波尔多液治疗性杀菌剂:杀菌剂能进入植物组织内部,抑制或杀死已经侵入的病原菌。如:甲霜灵

75 施药方法:1)喷雾法 利用喷雾器械将药液雾化后均匀喷在植物表面,多为乳油、可湿性粉剂 2)喷粉法 利用喷粉器械喷撤粉剂 3)种子处理 常用拌种法、浸种法、闷种法和种衣剂 4)土壤处理 在播种前将药剂施于土壤中,主要防治植物根病 5)熏蒸法 用熏蒸剂的有毒气体在密闭或半密闭设施中,杀灭害虫或病原物的方法。主要用于土壤处理和仓库处理 6)烟雾法 施药时用物理加热法或化学加热法引燃烟雾剂,常用于密闭的温室和塑料大棚。

76农药使用原则:1)实行集中连片统防统治2)对症用药 3)不得随意增加农药的施用频率、用量和提高浓度4)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制定防治适期5)施药部位准确、施药方法正确6)根据药剂残效期和气候条件确定喷药次数7)施用新农药应谨慎8)交替施用不同类型的药剂9)合理混配不同类型药剂10)安全使用农药

77烟草波尔多液的配置和实用: (一)防病机理:

1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生石灰和水配制而成的一种保护性杀菌剂。

2波尔多液在植物表面形成一层药膜,病菌孢子遇药后不能萌发或萌发后芽管和菌丝不能生长而死亡,从而阻止病原物的侵入.

3波尔多液对已侵入植物体内部的病原物不起作用。

(二)防治烟草病害种类:对烟草多数真菌性病害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如可防治苗期的炭疽病、立枯病、猝倒病等,大田期的蛙眼病、赤星病、破烂叶斑病等,对角斑病等细菌性病害也有一定的防效。

(三) 配制方法:

等量式 生石灰∶硫酸铜∶水= 1:1:100-200

半量式 生石灰∶硫酸铜∶水= 0.5:1:100-200

倍量式 生石灰∶硫酸铜∶水= 2:1:100-200

烟叶生产上一般使用等量式波尔多液,使用比例和浓度一般为:

生石灰∶硫酸铜∶水=1∶1∶100-200

(四)施用方法:

1)施用时期:波尔多液属保护型杀菌剂,应发病前施用,间隔10天喷一次,烟叶采前10-15天禁用。

2)合理混用:属碱性农药,不宜和酸性农药混合使用。不与松脂合剂、石硫合剂、矿物油乳剂、敌敌畏、代森锌、退菌特、福美双等混合施用;与有机磷农药混用时应慎重,可随混随用;喷过石硫合剂要经过7-10天才能喷波尔多液,喷过波液要经过20-30天才能喷石硫合剂。

3)施用天气:应选择晴朗、无露水的时候喷药。

4)注意喷洒均匀,不能重复喷施,避免局部浓度过大而产生药害,多余药液宁可倒掉。

5)烟苗不同生育期用药浓度:幼苗期喷施浓度要低些(水180倍),大田烟株施用,浓度可提高

(水120倍)。

6)施用植物类型: 对波尔多液特别敏感的桃、杏、李等核果类果树,在生长期不能施用;对石灰敏感而对铜忍耐性强的葡萄,可选用半量式;对铜敏感而对石灰忍耐性强的苹果、枣等,可选用倍量式;对石灰和铜都不敏感的梨树,选用等量式。

78烟草真菌病害:烟草黑胫病; 烟草苗期病害; 烟草叶部病害; 烟草根茎部病害; 烟叶贮运期病害

79烟草黑胫病 症状 :1 “黑胫”,茎基部黑色坏死,髓部笋节状或碟片状;2 “穿大褂”, 即萎蔫,叶片自下而上凋萎并变黄;3 “黑膏药”,下部叶片出现水渍状暗绿色病斑;4 “腰漏”,茎中部出现黑褐色坏死; 病原:烟草疫霉烟草变种

80烟草黑胫病 病害循环:1. 越冬:主要以菌丝和厚垣孢子在病株残体或土壤、肥料中越冬,厚垣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3-5年 2. 初侵染与再侵染:初侵染:土壤中的厚垣孢子萌发从根部或茎基部伤口侵入;再侵染:病部产生游动孢子经传播后引起再侵染 3. 传播:雨水为主 81烟草黑胫病 发病因素:1环境条件:气候条件:高温高湿利于病害流行;土壤性质:土壤粘重、碱性较大病重;栽培方法与耕作制度; 2烟株的抗病性:抗病品种发病轻;品种生育阶段的抗病性;病原物的致病性;

82烟草黑胫病 防治:总防治原则:选用抗病品种为主,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G28、G140、G80; 2农业防治:轮作:烟草“四年两头栽”; 改进栽培技术;清洁田园; 3化学防治:甲霜灵(25%可湿性粉剂);烯酰吗啉(50%可湿性粉剂);敌可松(95%可湿性粉剂);乙磷铝(40%可湿性粉剂)

83烟草苗期病害 症状:1炭疽:十字期危害最重,病斑圆形,稍凹陷,周围红褐色,中央灰白色,成株期叶脉、叶柄、幼茎受害,病斑深褐色,梭形、凹陷; 2猝倒:3片真叶前危害最重,幼苗茎基部出现水渍状病斑,深绿色,似开水烫过,后期病苗成片倒伏,湿度大时,病苗被白色蛛网状菌丝覆盖; 3立枯:3片真叶前危害最重,茎基部缢缩,病苗直立干枯死亡,重病株茎基部可见形状不规则褐色菌核;4灰霉:发生于川、贵部分地区。

84烟草苗期病害 病原:1炭疽:半知菌类炭疽菌属胶孢炭疽菌;2猝倒:卵菌门腐霉属;3立枯:半知菌类丝核菌属立枯丝核菌

84烟草苗期病害 病害循环:1. 越冬:炭疽: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残体落入土壤;猝倒:厚垣孢子在土壤中越冬;立枯:菌核在土壤中越冬 2. 初侵染与再侵染:炭疽:初:分生孢子萌发侵入;再: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引起再侵染 猝倒:初:厚垣孢子萌发侵入;再:病部产生孢子囊释放出游动孢子引起再侵染 立枯:初:菌核萌发侵入;再:菌丝蔓延引起再侵染 3传播: 炭疽:气流传播为主 猝倒:雨水和灌溉水 立枯:风雨、流水

85烟草苗期病害 发病因素:1. 温度:中温发病2. 湿度:高湿流行3. 苗床管理不善4. 老苗床育苗 5. 地势低洼,排水不良

85烟草苗期病害 防治:烟草苗期病害种类多,往往混合发生,因此防治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种子处理和及时喷药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1. 选用无病种和种子消毒2. 苗床地选择及苗床卫生3. 苗床土消毒4. 加强苗床管理5. 药剂防治

86烟草叶部病害 症状:烟草赤星病:病斑多角圆形,直径1~2 cm ;具明显的同心轮纹;外围有淡黄色晕圈。 病原:交链孢,属半知菌类。

87烟草叶部病害 病害循环:1. 越冬: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 2. 初侵染与再侵染:初侵染:菌丝体、分生孢子、芽管、底叶;再侵染:病部 分生孢子 再侵染 3. 传播:气流传播为主

88烟草叶部病害 发病因素:1烟草的生育期:幼苗期抗病性强,很少发病; 2环境条件:气候条件:感病期内中温流行(25-30℃);感病期降雨量决定病情轻重;丘陵山区烟田病重;栽培条件:晚烟、夏烟病重;密植田块病重;土壤粘重病重;氮肥施用过多过迟病重; 89烟草叶部病害 防治:总防治原则: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1. 选用抗病品种:G28、

G80、NC95等 2. 农业防治:发展春烟,培育壮苗;适时采烤,及时摘除脚叶;合理密植 ;合理施肥,重施基肥 3化学防治

90烟草根茎部病害 症状:1根黑腐:苗期常见,根部变黑、腐烂,易拔起,病苗不死,常整株变黄、矮化;2. 白绢:多发生于采收期烟株茎基部,茎基及周围土壤覆盖绢丝状白色菌丝,并形成菜籽状小菌核 ;3. 低头黑:烟株茎或叶柄、叶脉上发生凹陷条状病斑,顶芽侧弯,病株“偏枯”;4. 菌核:病株茎秆外部产生旺盛的白色絮状菌丝,后期病茎内外部出现黑色鼠粪状菌核;5. 枯萎:烟株近成熟时显症,全株叶片变黄,萎蔫枯死,维管束变褐色。

91烟草根茎部病害 病原:1. 根黑腐:根串株霉,半知菌类;2. 白绢:齐整小核菌,半知菌类;

3. 低头黑:炭疽菌属,半知菌类;4. 菌核:核盘菌属,子囊菌门;5. 枯萎:尖孢镰刀菌,半知菌类

92烟草根茎部病害 病害循环:1越冬:主要以菌丝和厚垣孢子以及菌丝体在病,株残体或土壤、肥料中越冬。 白绢、 菌核:菌核;根黑腐、枯萎:厚垣孢子;低头黑:菌丝体 2初侵染与再侵染:初侵染:土壤中的菌核或厚垣孢子萌发从根部或茎基部侵入 ;再侵染:病部产生分生孢子经传播后引起再侵染。白绢、根黑腐、枯萎:菌核、厚垣孢子 菌丝 茎基或根部;菌核: 菌核 子囊盘 子囊孢子 茎、叶 ;低头黑:菌丝体 分生孢子 芽管 茎、叶 3传播:初侵染传播为土壤、农家肥;再侵染传播为气流、雨水。白绢、菌核、枯萎:积年流行病 ;根黑腐、低头黑:单年流行病

93烟草根茎部病害 发病因素:1气候条件:高湿利于病害流行;2土壤性质:土壤粘重、排水不良田块病:3栽培条件

94烟草根茎部病害 防治:总防治原则: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1选用抗病品种:对单年流行病(根黑腐、低头黑)的防治意义更:2农业防治:轮作:与禾本科作物轮作,轮作时间一般为3年以上;清洁田园:清除病残体,拔除田间病株;避免伤根:中耕除草应尽量减少伤根,防治地下害虫和线虫;调节土壤pH 值;3化学防治:病害始发期或移栽是喷淋茎基。菌核、白绢、枯萎:菌核净、退菌特、福美双等;根黑腐、低头黑:苯来特、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

95烟草贮存病害 症状:1. 颜色:把烟、片烟、商品烟2. 气味:霉味、糖酸气、腥臭气3. 吸味:刺喉、苦涩

96烟草贮存病害 病原:青霉适宜繁殖的温度为20℃左右,绿青霉在0-4℃时也能生长,4到6月间烟草商品霉变多属青霉菌的破坏。相对湿度要求比曲霉菌高,为80%以上;曲霉:最适宜发育的温度为30-35℃,7-9月间的烟草商品霉变基本上是曲霉危害的结果。相对湿度为70%;根霉;木霉;毛霉

96烟草商品霉变:烟草商品霉变的实质就是霉菌将烟草作为寄主而从中摄取营养物质进行繁殖的过程。霉菌摄取烟草的营养物质,分解烟草的成分,破坏商品的组织结构,并排泄出青绿色和黑色素并散发出霉腐臭气,使烟草商品霉坏变质,失去使用价值。

97烟草贮存病害 发病因素:1. 病原菌:烟叶及空气中存在大量霉菌孢子2. 烟叶:烟叶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矿物质、水分3环境条件:湿度、温度、烟叶含水量、氧气

98烟草霉变防治:烟草商品霉变防救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由于霉变生长发育环境条件适宜则旺盛;不适则生存;恶劣则死亡,因此,储保中努力排除适宜条件,控制不适宜条件和创造恶劣条件,预防霉变。一旦商品发生霉变,要根据其霉变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把损失压缩到最低限度。1改善仓库条件2严格入库检查 3进行合理堆码4加强商品在库检查5控制仓库温湿度 6烟叶密封缺氧储存7防霉剂的应用8霉烟救治

99烟草细菌性病害 症状:1烟草青枯病:病茎表面产生纵向黑色长条斑,烟株呈现侧枯;髓部变褐腐烂呈蜂窝状; 斜切病茎,可见维管束变褐色;挤压切口,可见淡黄色菌脓。 2烟草野火病:发病初在叶上形成圆形褪绿斑,中央出现褐:色坏死区,病斑周围有明显的黄色晕圈;暴雨后发病迅速,有如野火燎原,因此称野火病。云贵亦有“火烧病”、“红火病”之称。此时,病

斑周围晕圈不明显;天气潮湿或有水滴存在时,病部溢出菌脓。3烟草角斑病:叶片上产生多角形黑褐色病斑,周围无黄色晕圈,是区别于野火病的主要特点。

100烟草细菌性病害 病害循环:1越冬:主要以病菌随病株残体进入土壤或直接落入土壤,种子也可带菌,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一到多年 2. 初侵染与再侵染:初侵染:病土、病种、病残体中的越冬病菌通过根部伤口侵入;再侵染:病部产生菌脓经传播后引起再侵染 3. 传播:雨水、灌溉水、农事操作等

101烟草细菌性病害 防治:总防治原则:选用抗病品种与农业防治相结合,辅以化学防治。1. 选用抗病品种2. 农业防治:轮作:与禾本科作物、棉花等实行3-5年轮作;早播早栽,争取在高温雨季前采收完大部分烟叶;高垄栽烟,及时排灌;减少伤根,早培土;移栽时防治地下害虫和线虫;及时拔除病株,病穴撒石灰;农事操作应晴天进行。 3化学防治:威百亩或溴甲烷苗床土消毒。

102烟草病毒病 症状:花叶;脉明;矮化;闪电斑;线叶;叶脉坏死

103烟草病毒病 病害循环:1. 越冬:TMV :随病残体落入土壤或混入种子;CMV :在桥梁寄主上寄生——越冬蔬菜、蔬菜留种株、多年生杂草。2. 初侵染: TMV :病土、病种、病肥中的病毒从根部伤口;CMV :越冬蚜虫获毒后传毒3. 再侵染: TMV :田间病株的自然摩擦,农事操作传毒;CMV :蚜虫传毒4. 传播:TMV: 汁液摩擦传染;CMV :蚜虫传染 104烟草病毒病 防治:1. 卫生防治:苗床适度通风,降低烟苗生长速度,减少剪叶次数;温室苗床、旧苗盘和工具消毒;剪叶工具消毒;清洁田园、清除病残体; 2物理防治:防虫网隔

离;黄板诱杀;银膜驱避; 3. 生态调控:减少初侵染虫源;调整种植结构;调整烤烟移栽期 4化学防治:移栽前喷药保护;实行集中连片统防统治;根据有翅蚜发生规律制定防治适期;轮换用药;选择热力烟雾机、常温烟雾机等新器械; 5. 筛选有效的抗病毒制剂 6. 筛选抗病毒烟草品种 7. 交叉保护 8. 转基因抗病毒基因工程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