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论文1

对我国现行实行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的分析

内容摘要:对于像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采取恰如其分的宏观经济政策对于国民收入产生的乘数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在这继往开来的一年里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进一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关键词:宏观经济政策 中国 发展

正文:从1976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改革开放,中国开始与世界接轨,结束了之前的混乱,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后又有1992年的党的十四大正式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有了明确的目标。经济朝着有中国特色的方面发展,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非常骄傲和喜悦,不过其中也存在了诸多问题。伴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程度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多的生僻而专业的经济词汇涌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中国关注经济的人群再一次猛增。

中国经济用两只脚走路,不能一短一长的,不然会失去重心,难保不会摔个大跟头。2009年是经济危机爆发的一周年,国内最热十大财经新闻搬上银屏:

1.中国经济率先复苏,“保八”已成定局。2.十大产业振兴出台,多项措施力促消费。3.楼市股市火爆,各地接连出现新地王。4.财政货币政策双宽松,信贷“井喷”后回落。5.新医改方案出台,基本药物目录公布。6.资本市场IPO重启,创业板市场顺利开闸。7.发展区域经济,十大经济开发区先后获批。8.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启动。9.大宗商品价格一涨再涨,成品油价一调再调。10.我国确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年均增长11.2%,财政收入从3.16万亿元增加到8.31万亿元。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前沿科技实现重大突破。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全面进步。城镇新增就业5771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450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9.7%和8.9%;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新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去年对外贸易总额达到2.97万亿美元,开放型经济水平快速提升。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47.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公共财政收入10.37万亿元,增长24.8%;粮食产量57121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8.4%和11.4%。我们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经济增长的因素(以2009年

为例):

一,投资方面 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 846亿元, 比上年增长30·1%,增速比上年加快4·6个百分点。投资历来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拉动力。而在应对危机过程中,中国推出4万亿的投资计划,投资所带动的社会资本则更大。从2009年前三季度数据看,在三架马车中投资贡献最大, 2009年 GDP增长8·7%,其中投资贡献了7·3个百分点, 贡献率高达94·8%。[1] 进一步分析会发现,在投资构成中还是以国有或者政府投资为主导。从投资增速看, 2009 年,非国有投资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落后 4·8个百分点,比国企投资落后16·6个百分点。从投资构成看, 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 非国有部门比重为68%,比上年下降2·6个百分点。

二,消费方面 200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 1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9%,实际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2]目前,消费保持较快增长有赖于刺激消费政策、财政转移支付以及政府消费等因素,这些都和政府有关。而在正常情况下,消费的可持续增长只能跟收入的可持续增长相关。尽管随着中国经济的复苏,居民的收入增长能够持续,但收入的可持续性增长难以支撑当前这么高的消费水平(2009年全年社会零售商品消费实际增长16·9%,高出过去平均增速4到5个百分点)。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基本与GDP增速持平,明显低于财政收入增速。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拉大。居民收入增长较为缓慢,依然是制约消费增长的最大瓶颈。[过去30年甚至60年里,我们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生产上,政府的偏好也主要是生产和积累而不是消费和分配,从而整个生产结构、分配结构、财税结构、金融结构等都是为促进生产和积累服务的,这种局面不可能在三五年内调整过来。这意味着未来即便收入有所增长,也不可能在短期出现根本性的变化。所以,当前消费增长率比过去平均高一大截的状况是难以持续的。从这个角度,如果消费还要增长,那么对于消费的相关支持政策还不能马上“退出”,当然更重要的是如何提高居民的收入。同时还要注意到我国的国情以及民众的消费理念不同于西方国家,不可按照西方国家的消费比例来衡量中国的消费增长空间,特别是70年后作为目前的主体,面临着较大的经济压力,难以承受西方70%以上的消费比例。

三,外需方面 2009年,贸易顺差1 960·7亿美元,同比下降34·2%,对GDP的贡献为负。尽管从短期看, 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复苏, 2007外需对GDP贡献达到20%的水平。如果说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将会进入一个“新常态”(即全球经济再平衡;经济增速变缓),那么,中国的外需也要进入一个新常态:即外需仍然不可少,但外需对增长的贡献会有所下降,并且这个外需是没有过度激励的 “正常的”外需。很多发达经济体在崛起过程中, 外需和国际市场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国际经验

以及当前国际分工和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看,中国未来增长仍需维持适度规模的顺差。但同时也应看到:首先,世界经济复苏还很微弱,这就意味着未来外需增长缓慢;其次,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大量顺差的获得与支持出口的政策(如出口退税政策,汇率政策等)以及针对FDI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形成对出口的“补贴”有关(甚至很大比例的企业出厂价低于成本,赚取的仅仅为退税部分)。这些支持性政策是一种过度激励或扭曲, 导致外需增长“不计成本”,从转变增长动力的角度,是需要逐步取消的。如果未来的外需增长恢复到没有过度激励的正常增长,那么,外需对经济增长贡献度一定会有所下降。综合以上,未来的增长中投资仍将处于重要地位,它对于GDP的贡献应保持相对稳定或者稳中有降,消费的贡献将有所上升,而外需的贡献肯定会下降。考虑到外需下降较快,而消费上升相对缓慢,所以,只有接受经济增长率的适度放缓,否则由于消费的上升不能抵补外需下降,只能靠投资上升,那么经济结构将进一步恶化。因此,只有稍微降低一点经济增速,才可以把投资控制在略低的水平,各类经济增长点的增长才可趋于平衡。

综合2009年的情况,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进一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首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8000亿元,赤字率下降到1.5%左右,其中中央财政赤字5500亿元,代发地方债2500亿元。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突出重点,更加注重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大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方面的投入。更加注重加强薄弱环节,加大对“三农”、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和节能环保、水利、地质找矿等的支持。更加注重勤俭节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深化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然后,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总量适度、审慎灵活的要求,兼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好货币信贷供求,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广义货币预期增长14%。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强对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需求的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继续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最后是为了满足:(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三)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五)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七)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八)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九)努力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这些目标和措施有着高瞻远瞩性,不仅有利于经济更快发展,而且有

利于经济更好发展。

对于中国现阶段经济整体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我国总需求结构中内需和外需失衡,内需中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失衡。2012年政府的工作目标中主要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刚好是对症下药的。财政政策包括政府支出和税收两大项,其中政府支出又包含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目前,我国所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 选项: 1、增发长期国债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3、调整收入分配,促进消费 4、调整利息率 5、增加货币供应量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有利于抑制过热的投资,因为投资是税收的减函数,税收高了,投资就会少,另一方面,从国民收入的角度来看,投资少了,消费就上去了。所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进一步扩大内需,加大结构调整和推进科技进步力度,并将当前的扩大内需政策与长期的经济发展目标联系起来,把防范通货紧缩与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建设结合起来,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我国现行的宏观经济政策是依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制定的,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利于当前我国的经济平稳、持续和快速运行。从思维到思维只是一步,但从思维到行动却有万步之遥。经济发展中的诸多怪圈、乱象依然存在,要真的做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参考文献:

[1]. 流血,《从思维到行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

[2]. 王学武,《经济中的乱象》,广东经济出版社,2011.8

[3]. 江珊,《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新华出版社,2009.1 [4]. 中国证监会,《统计数据显示:前四月筹资额同比减半》,全景网络证券时报,2002.5

[5].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宏观经济分析与监管改革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12

[6]. 网易财经中心,《这些年,中国经济》,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11

[7]. 国家信息中心,《国民经济存在四个下降 专家建议再次降息增发国债》,《深圳商报》,2002.5

[8].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人民网,2002.4

[9]. 贾康,《怎样看待税收的增长和减税的主张》,《财政部科研所研究报告》第17期,2002.3

[10]. 周雪飞,《谨防我国金融体系出现“融资功能衰竭”风险》,《财政部科研所研究报告》第8期,2002.1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