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说到项羽,大家一定都会记得他“力拔山兮气盖世”,也都会想起楚汉战争中他的英勇和最后的悲壮。李清照曾经写诗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笔力千钧的诗讴歌了项羽的英雄形象。但是,项羽究竟为何不肯过江东?人们猜测纷纷,却没有一致的看法。

羞愧自杀说

在《史记》中,司马迁认为在项羽之所以自杀而不肯过江东,是“羞见江东父老”,这也是目前影响力最大的说法。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记载说,项羽被刘邦军队追赶,逃到乌江边。乌江亭长停船在岸边对项羽说:“江东虽小.....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项羽回答:“天之亡我,我何渡为......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之后项羽与刘邦的军队做了最后的一拼,后自刎而死。司马迁以激昂悲凉的笔调记述了穷途末路中的项羽仍不失其壮士本色的光辉形象。这样一种英雄气概多少年来一直被后人歌颂,每每提到项羽的死,人们总会唏嘘不已。

疑心有诈说

但是,还有一种说法出自《屏山全集》,他认为项羽说出那一番话是疑心亭长有诈。当时刘邦正悬赏千金封万户侯要项羽的姓名,而项羽身处那样的困境之时,亭长说出那么一番好听的话,项羽难免怀疑亭长在骗自己。

书中还说,项羽之所以逃到垓下,是希望自己能够逃脱,但是收到农夫的诓骗而陷入大泽,因而知道“人心不与己”,他怎么敢再贸然听信亭长的话?所以项羽才不再寄希望于逃脱并东山再起,而选择了与刘邦死战到最后。

成人之美说

还有一种说法比较独特,这种说法觉得“敌生我死,成人之美”。这种观点认为项羽一直信奉“非他即我”的斗争哲学。当他胜利的时候,他要把敌人彻底消灭,而受到阻碍时,他就甘愿把自己毁灭。乌江自刎,是这种品行的最后一次爆发,是一种既不委屈自己,又能成全别人的选择。因此,导致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是项羽独特的个性和心理因素,是他个性发展的必然结果。

反驳观点

有人在反驳了以上所有观点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首先就对较大影响的认为项羽“羞见江东父老”的说法提出质疑。项羽在自杀之前曾遭遇过很多次失败,有好几次也是几乎到了将尽兵绝的地步,如果谈及是因为自己葬送了八千江东子弟而无言面见江东父老,那么他之前几次的失败为什么没有自杀?

相反的是,从前的那些失败虽然也让项羽陷入了极端的窘迫和失败之中,但是他从来没有动摇过东山再起的想法。而他被刘邦大军追赶时,由陈下到垓下,又向南逃至阴陵,至东城,最后来到乌江边,这一系列的逃跑路线,正说明了他打算退守江东。可是为什么终于到了乌江,并有人愿意帮助他过河时,他反而生出羞愧之心和刘邦军决一死战?兵败之后直接自刎就好了,为什么还要逃这么远?

很明显,这个举动和项羽一直以来的撤军计划不符,是不合情理、很不合逻辑的。所以有人认为,《史记》毕竟是由局外人编写,难免会生出主观的感情,司马迁为了让史书的情节更加完善,所以自己补充了这个结局,加入了自己的感情,但是后人却把它当作史实,并传之于世。

此外,还有一种分析,认为项羽是楚国人,而楚人素有兵败自杀的传统。如春秋时期打了败仗的出过将军子玉就在兵败后自杀,楚国大夫屈原也是投江而死。项羽当时已经弹尽粮绝,兵败至此,再无东山再起的可能,这对于项羽来说是不能接受的,所以才会选择自杀的这样一种方式。

项羽究竟是不能过江东,还是不肯过江东,至今也没有定论。然而,这些历史真相上的纷争并不能影响项羽在世人心中的壮士形象,他代表了中华民族英雄气概的一种民族精神被人们广泛的传颂着。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