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投融资模式

借鉴重庆投融资模式 助推湖北跨越式发展

省政府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调研组

最近,随省党政代表团到重庆考察,在学习统筹城乡发展经验的同时,也就重庆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的思路、做法进行了学习了解。我们为巴渝大地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所钦佩,更被他们敢闯敢试的探索精神所折服。

一、重庆的大胆探索

从2002年开始,重庆市按一体化职能统筹合理划分配置维系国计民生领域及战略性领域的国有资产,整合各类分散资源,逐步组建了渝富、城投、地产、高发、开投、交旅、水投、水务八大政府性投资集团(“八大投”)。通过近7年的努力,基本建成了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融资平台和工商产业、企业融资平台,实现了由单一生产经营向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并重的转型,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国计民生领域职能的合理划转及资产配置,充分发挥了国有资本保障民生和成为地方政府调控工具的职能。

(一)重组国有资产焕发国企活力

上世纪90年代后期,重庆市国企遗留了270多亿元的不良债务,这些债务以每年新增20多亿元利息的速度累计叠加,形成了一个“无底洞”。2004年,重庆市政府组建了渝富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将银行的所有债权“打包”后再打折回购,重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各种债务,解开了债务“死结”。渝富公司“打包”回购不良债务近300亿元,市级工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下降近8个百分点,化医、轻纺、机电三大支柱产业的资产负债率下降20%以上。大部分国有企业从沉重的债务负担中解脱出来,完成了改制或重组,轻装上阵。改制企业在“渝富让利、略有盈利”的原则下,最大限度地回购原有债务,最终实现了按照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目的,企业整体竞争力得以提高。截至2008年底,重庆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突破7000亿元,比2002年的1700亿元增加了4倍,这在“国退民进”的大环境中格外引人注目。

根据国有经济发展战略需要,重庆市还对国资体系进行了全面清理和重组,组建了8家涉及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投资集团作为投融资平台。通过系列重组,市国资委旗下的60个企业集团已合并为30个企业集团,崛起了一批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为企业的进一步扩张奠定了基础。目前,重庆已经从这30家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中遴选了10家企业在近两年陆续整体上市。

(二)融通资金建设公共基础设施

八大投资集团就是八个投融资主体和平台,覆盖了城市建设和城市公益设施的主要领域,功能定位各有不同。如水务控股主要对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实施经营管理,特许经营主城区供排水、污水处理,而水投公司则主要对“九五”项目清资确权,加快区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八大投” 承担了重庆市70%以上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年均投入300亿元以上。

重庆城市建设投资集团(城投集团)在城市桥梁建设方面有许多成功案例。重庆能够同时

在主城区的两江上开工5座世界级大桥,在世界建桥史上影响巨大。这些桥多为汽车、轨道交通复合桥梁,均由城投集团采用BT模式、BOT模式、“市区共建模式”等多种模式融资建设。去年10月,重庆市宣布,未来5年将投资800亿元左右改造交通,以实现“畅通重庆”的目标。领衔受命的,就是“八大投”中的城市建设投资集团。目前,重庆市已经基本建成“二环八射”高速公路网,在建和已建成的有近2000公里的高速公路、20座大桥、5000公里高等级公路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三个月换一版地图”的重庆,即便本地人有时也感到陌生。

(三)“三管齐下”处置地方金融机构不良资产

五年前,重庆市拥有五家国有金融机构,金融资产400亿元,其中,坏账220亿元。重庆市并没有简单的进行破产关门,而是利用政府投资集团三管齐下进行改造:增资扩股,调整股东结构;剥离坏帐,打包处理不良资产;注入或搞活现金流,引入战略投资者。包袱沉重、发展困难、濒临倒闭边缘的地方金融机构起死回生,焕发生机。经过重组成立的渝国投在全国排名第5;重庆商业银行,在全国100多个地方商业银行中,排名12位;农商行资本金达到60亿,贷款余额700亿,总资产1000亿,不良贷款率7.6%,2008年实现利润15亿,资产回报率25%。

重庆组建的政府投资集团体现了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发挥了融资平台和改革杠杆的作用,已经成为了政府建设发展的造血器,国企改革重组的推进器,金融环境的净化器,不良资产的消化器。

二、“重庆模式”的核心理念

重庆市骄人业绩的背后,是一种理念的体现,是开放的思路,是市场的办法。其资本运作的核心是整合集中政府资源、充分将存量资金资产资本化,利用国有土地杠杆撬动,向银行和市场借钱投入基础建设和老国企改造。

奥秘之一:将分散资金聚到一个“盘子”里

重庆市将政府拥有的国债、税费、土地、存量资产等优势资源作为资本来经营,收拢集中,对国有投资集团进行了“五大注入”。一是国债资金。将分散到各区县的200多亿元、几百个项目的国债资金统一上收,归口注入相应的投资集团。二是规费。将路桥费、养路费、部分城维费等作为财政专项分别归口注入投资集团。三是土地储备收益权。赋予部分投资公司土地储备职能,将土地增值部分作为对投资集团的资本金注入。四是存量资产。将已经形成的上百亿元存量资产,比如路桥、隧道、水厂等,划拨给有关投资集团。五是税收返还。通过对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投资实施施工营业税等方面的优惠,作为资本金返还给投资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八大投”的资本金从最初的100多亿元发展到800多亿元,资产总规模达到3000亿元左右,并获得了银行2500多亿元授信额度和1000多亿元实际贷款。 2001年重庆市启动了“8小时重庆”工程,计划建设连接重庆辖区内四十几个县级行政区域的高等级公路网,将所有区县到主城区的时间缩短到8小时。开工之初,采用国债资金、重庆市交委和公路沿线区县各出资1/3的模式。由于区县财政无力负担,各地工程款拖欠现象严重,商业银行不愿对区县一级非高速公路贷款。工程工期已到2/3,工程量却只有50%。2002年12月重庆市成立了高等级公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高发司),集中归口了200多亿

元国债和13.7亿元区县建设资金,获得了银行授信117亿,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奥秘之二: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储备和出让

在土地利用上,重庆创造性地构建了两个循环系统:“储地—融资—建设”循环,保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储地—整治—出让”循环,保证投资公司自身投融资能力。

2007年,渝富通过国开行贷款,75亿收购重庆钢铁集团7500亩土地。渝富收购重钢的土地现在已能卖到几百万一亩,最高的时候卖到六七百万,渝富不仅赚钱,也可以以此为抵押继续融资,而重钢则另外筹集95亿资金后,实现搬迁改造,放弃建筑用钢等低端产品,开始升级为船用、车用等钢材生产商,产量翻番,效益倍增。

交旅集团灵活地创新了“项目换土地”的公路融资模式:交通未完善前,土地价格相对较低,先用项目把土地置换过来;路桥建成后,土地就会急剧升值,再把置换过来的土地卖了。在政府赋予土地储备功能的前提下,通过“以空间换时间”,再将这部分升值的资金用于项目建设和后期还贷,这样做有效地破除了交通建设的资金瓶颈问题。

奥秘之三:敢于向条块分割体制开刀

体制不顺让重庆人多年来出行难,难于上青天。以站场设置为例,重庆开投负责全市轨道交通建设,自然拥有轻轨车站;公交集团天然拥有公交车站;站场集团则管辖各类长途汽车站。各集团公司各行其是,你建你的站,我修我的站,既浪费资源,又给百姓换乘带来了极大不便。今年4月22日,重庆市打破条块分割,将开发投资集团公司、重庆公交集团公司、重庆站场集团公司合并,组建成为重庆城市交通开发投资集团公司,形成统一的投融资平台,新的集团公司总资产达300亿元。这标志着重庆国资整合大幕正式开启。按照规划,从今年至2012年的4年时间里,重庆交通开投公司将投入455亿元,修建6条轨道线路共150余公里,届时,轨道交通每天运送的乘客量将增至100万人次。在发展轨道交通缓解现有公交车出行压力的同时,重庆交通开投公司还将通过加大城市道路建设力度、调整公交线路、布局建设现代化的无缝换乘枢纽等一系列措施,以大大提高市民出行效率。 奥秘之四:构建金融防火墙以规避风险

重庆市在运作投资集团的实际操作中实行了风险管理的“三不政策”,建立了“三大平衡”机制,既避免了政府与银行直接发生信贷关系,又提高企业资本金规模;既降低了企业债务风险,又大幅度提升投资集团融资能力。“三不政策”是:市政府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为投资集团提供财政担保;集团之间相互不得提供担保;投资集团建立专门基金管理风险,该基金不能用于抵押或其他经营活动。“三大平衡”是:收支平衡,不搞财政赤字;动态平衡,处理好现金流入与流出;近期与远期财政债务的平衡,严格控制近期债务增长,控制资产负债率在50%左右。

三、对湖北的有益启示

我省的发展与重庆面临着相似的困难,也肩负着相同的使命,借鉴重庆的成功经验对加快湖北振兴崛起大有裨益。

(一)快步伐转变政府财政投资管理模式

在常规公共财政管理中,在经济发展、项目建设上,很多时候都靠政府财政拨款,或者政府用财政担保去融资,结果是事情办不大又办不好,另一方面财政累积的负担越来越重。

要转变财政、投资、建设三不分的传统模式,理顺财政拨款和具体项目建设的关系,建立健全科学可操作的规则。投资集团作为投融资主体和平台,所有投资都由投资集团组织,财政既不直接借贷,也不作借贷担保,财政债务得到控制。因此,把财政担保转变为以建设性投资集团作为企业向社会融资为主的制度,从根本上改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体制,最终形成“政府导向,按市场化方式投融资,然后进入社会参与”的模式。2002年重庆市一般性财政收入为126.07亿元,政府财政负债余额450亿元;2008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77.24亿元,负债余额仍仅为450亿元。重庆市在没有增加政府债务的前提下,完成了众多需要巨额投入的政府工程。

(二)大手笔搭建政府投融资平台

政府要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需要壮大政府主导投资的能力,做到四两拨千斤,并最终调动起民间投资,扩大全社会的投资规模,也就是政府手中必须有一批投融资信用很好的企业集团,代表国有资本去投资,以发挥政府放大投资的作用。目前,我省已经拥有规模较大的两家省政府出资的投资公司――“联发投”、“鄂西投”。“联发投”拥有资本金32亿元,“鄂西投”拥有资本金10.2亿元。与重庆比较完备的政府投资集团相比,我省刚刚起步的政府投资公司无论在资金规模还是运作模式上都有相当的差距。当务之急是要打破行政分割,进行跨行业、跨区域的国资整合,优化资源配置,使资产向优秀企业集中、资本向优秀企业家集中、资金向优秀项目集中,壮大规模,增强实力。只有“财大气粗”,才能提升信用空间,吸引大财团和战略投资者,并在合作中拥有话语权。

(三)多渠道运筹发展资金

在公益性较强的投资中,政府投资公司需要依靠自身实力,取得较多银行授信,利用“以地换钱”、经营权转让等办法筹集资金。在进行此类投资操作时,必须树立将政府的死资产变为市场活资产的理念,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将政府资源注入投资公司,变成政府可以操控的活钱。在有盈利预期的投资方面,可以通过政府信用的隐形担保实现杠杆化, 引入战略投资者。比如,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建设中,如果我们能将鄂西地区的旅游收益预期设计为全国知名的旅游盈利热点地区,就可以用很少的资金带动大量社会资本投入。 投融资平台需要进一步增强市场化融资能力。除了银行贷款融资以外,还要考虑怎么推动股票市场的融资、推动债券市场的融资以及更好地推动信托产业的融资。另外,要和国际国内的私募股权基金结合起来搞基础设施的融资。近期,美国亿泰证券与渝富资产管理公司签署协议,双方将组建西部第一家合资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公司——重庆亿泰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将募集一只50亿元的基金,双方约定25%的资金必须投重庆项目,毫无疑问会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资本,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地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四)严标准防范经营风险

投资公司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帮助经济社会发展,但另一方面随着公司资产规模的扩张,即使在正常负债率的范围内,也会产生大量的债务,操作不好将给政府带来巨大的损失。我省正在逐步成长为区域金融中心,如果我省大力发展政府投资公司,所要面对的风险将会越来越大。在借鉴重庆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未雨绸缪,尽力探索符合我省实际情况、更加安全的风险防范机制。

(五)高起点培养引进资本运作人才

人才是具有决定性的生产要素。资本运作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必须选好队伍,配好班子,让那些懂经营、善管理、会运作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情。建议选人用人的视野再开阔一些、方法再创新一些,完全可以借鉴中央国资委选用央企高管人员的做法,面向全球全国招聘我省投融资集团高管人员。一批专业的人才和一个专业的团队,将会带来一场观念的革命、一种模式的创新。

(调研组成员:严官金 王润涛 李树)

重庆投融资模式的科学实践

王永树

重庆交旅集团成立6年来,快速推动重庆高等级公路建设发展,能够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其动力源于哪里?源于资金。资金源于哪里?源于创新的投融资模式和机制。 运行机制: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财政扶持、自求平衡

市政府组建国有投资性集团的目的是打造政府可调控的投融资平台,通过市场手段实现“用未来的钱办现在的事,用市场的钱办公共的事”。

政府主导,根据市政府的要求,交旅集团负责全市重点高等级公路投资建设和旅游投资开发、经营管理。

市场运作,交旅集团在实施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按照市政府确定的原则,与相应的区县政府达成投资协议,与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与施工单位签订建设合同,严格按照市场化进行运作。

财政扶持,由于高等级公路建设,属于公共性强、投资大、回报低的公益项目,在一定时期内,政府从规费、土地出让金、税收返还等方面进行注入,作为特殊时期还本付息的来源,增强金融机构的融资信誉。

自求平衡,投资集团在市场运行过程中,自身的经营收入和财政扶持的收入,要能够满足投资所付出的本息,实现自我平衡。

管理法宝:坚持“三大平衡”,确保集团健康运行

坚持“三大平衡”的经营原则,才能做到“借得到、用得好、还得了”,确保投资集团健康运行。

一是净资产与负债的平衡。作为投资集团,若资产负债率太低,就没有充分利用好信用资源;若资产负债率太高,就会出现崩盘的危险。必须随着资本的逐步增加相应扩大债务规模。只有保持净资产与负债的平衡,才能实现“借得到”。交旅集团通过“集中信誉、统贷

统还”的模式运行,有利于资金的快速集聚,有效减轻区县财政压力,降低了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

二是集团现金流的平衡。要建立健全财务预警机制,定期编制集团还款曲线图以及对等预测偿还曲线图,建好现金“蓄水池”。要成立结算中心,最大限度的发挥资金效益,降低财务运行成本。在资金投向上,向投资回报率高的项目倾斜,向社会需求度高、服务公众多的项目倾斜;在资金管理上,利用国有企业的人才优势和管理制度,提高使用效率,节省投资。

三是资金投入与来源要平衡。交旅集团既要超前完成高等级公路建设任务,又必须要有相应的资金注入或者通过特定的赢利模式回收投资,否则就可能出现巨大的融资困难或信用危机。所以,坚持在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土地资源的有效运作,实现投入与来源的平衡。只有投入与来源平衡了,才能完成政府下达的建设任务,只有投入与产出平衡了,才能实现“还得了”,确保投资集团持续经营。

投资取向:以服务发展为第一要务,不以盈利为目的,投资公共性基础设施建设

公共性基础设施项目,理应是政府财政投入,但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财政不能全部支撑公共性基础设施投资,国有投资集团就必须担当重任,发挥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交旅集团6年来,高等级公路的公共性建设投入达230亿元。

国有投资集团的价值不在于直接创造经济效益,而是体现在城市建设、社会发展等社会效益,以及所带来的未来的潜在的经济效益。交旅集团的投资经营活动,既要保证自身的平衡,实现持续发展,又不以盈利为目的,“有进有退”。当前经济效益不好、社会急需发展文化、旅游的公益项目,要体现政府意志大胆进,创社会效益;同时对其他社会资本想介入的项目,交旅集团大步退,转让获得的资金用于发展其它公共性基础设施。

廉政监督:源头控制,三权分离

在项目建设上,主管部门有项目审批权、市国资委有资产监督权、投资集团有建设权。这种各司其职、相互监督的管理机制,有效的降低了廉政风险。如高等级公路建设,项目的立项、可研审批权在市发改委,设计审批和质量监督权在市交委,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权在市国资委,招标建设过程管理在交旅集团,通过审批、监督、实施的管理分离,从源头上加强了廉政监督。

制度保障:政府注入要素资源,投资集团变为经济优势,实现惊险一跳

政府通过国债、规费、土地、存量资产、税费返还等五大注入,投资集团按照市场化运作,取得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变为公共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实现了资本运作的惊险一跳。6年来,在高等级公路项目上,市政府向交旅集团注入资本金30多亿元,交旅集团自身向银行融资近200亿元,同时还发行了企业债券27亿元,切实解决了建设资金。 交旅集团6年的发展主要有三方面的启示

启示之一:推动交旅集团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背后的“第三财政”模式。

交旅集团快速做大前面的拉力和背后的推力到底是什么?市政府利用社会一般人察觉不到的体外公共财政方法来运作投资集团资金,从而加速基础性公共设施建设,这是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的一个重大发现;其实,就本质来说,政府的决策并没有恶意,只不过是在现行财政体制管理外创新了一种政府可控的运作管理方法而已。当然,政府决策只能更好,永远无法最好。由于重庆直辖,基础设施落后,内陆开放环境差,重庆的八大投资集团就是在这种“不得不发展”的压力下迅速成长起来的。政府资源+市场运作,为交旅集团的发展提供了最为直接的经济信用优势,起因于“第三财政”的运作。

我们把预算资金称为“第一财政”,把预算外资金称为“第二财政”。那么这种财政制度外资金则就可以称为“第三财政”了。这种资金的收支管理是在市政府的直接掌控下、市国资委的监督之中,由各投资集团管理,用于政府公共财政支出项目的重要补充。但是,在我国现行的财政收支格局中,它既不能被划入预算内收支,也不被划入预算外收支的管理范围。由于第三财政模式运行,加快了重庆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交旅集团6年完成了比过去建国60年还多的高等级公路建设任务。

启示之二:检验政府投资集团的科学发展标准———树立经济发展的动态财政管理观。 投资集团的资金既不是财政直接举债,又没有财政的直接担保,而是通过政府要素资源及财政杠杆的支持,增强融资功能,筹集应由“第一财政”当期支付而支付不了的公共财政支出,加速区域性公共设施建设,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使政府要素资源增值变现后获得动态平衡。交旅集团现在用于公共设施建设支出的负债已达200多亿元,相当于重庆市财政年支出的五分之一,本质上是解决了应重庆市财政预算承担的公共财政支出,缓解了财政当期压力。这实际上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要素资源跨期优化配置,把预期的“第三财政”收益在当期支付,从而实现动态财政科学管理。事实上这就是“第三财政”收支平衡的基本内涵。既然如此,有财政的概念,对投资集团有政府财政的补贴、贴息、税费返还等各种支持也是理所当然的。同时,由于是体外财政,当然,就不能用现行财政制度、会计准则来作尺度进行审计评判。而只能用科学发展的标准来检验。

启示之三:对投资集团的考核评价标准———现金流量平衡。

投资集团发挥的是公共财政职能作用,它不以盈利为目标,以完成政府目标为己任。因此,不能用利润、增值指标体系来考核评价投资集团的业绩;只能用类似财政收支指标平衡来考核。所以,现金流入流出量平衡,就是投资集团当期的收支平衡,才能确保投资集团持续经营。把现金流量平衡作为考核评价投资集团的重要指标是科学的,同时兼顾重点工作任务进行考核,也是必要的

重庆水利投融资模式成为全国样本

2007年、2008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水利投资额排名中,重庆市都名列前茅。这对一个地处西部地区的年轻的直辖市来说实属不易。其

重要原因,是重庆市进行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打破以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由政府单一投入的格局,多渠道向社会融资,为水利建设超常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2003年11月,重庆在全国率先成立水利建设投融资企业——重庆市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5年来,重庆水投集团累计完成投资近100亿元,占重庆水利总投资的1/3;5年来,如果按以往的速度和规模,重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前了20年,为重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有专家这样评论重庆水利投融资平台的创立:此举不仅是重庆水利建设破冰之旅亮出的一张王牌,也是中国水利建设投融资改革的一种全新尝试。

坚冰

坐拥“三江”却饱受缺水之苦,其根本原因是长期的资金匮乏导致的水利基础设施薄弱。融资难犹如坚冰制约了水利发展。打破坚冰,水利人急需新思路、新举措

周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六塘乡农民,在他的记忆中,每年乡亲们都为水发愁,每逢插秧时就眼巴巴地盼望老天爷能多下点雨。那时候父辈们总是说,如果有个水库该多好!

不仅农业灌溉缺水,工业及城市发展也由于缺水受到制约。渝西的双桥区、大足县、荣昌县,因为缺水,在20世纪90年代丧失了不少引资机遇;中梁山以西的西彭、大学城片区被历届重庆市委、市政府都认定是除重庆主

城之外的最适合开发的地区,但也是因为缺水,使得这一区域发展缓慢;万盛区重庆钢球厂等5家大型企业外迁也是因为用水问题。

重庆降雨丰沛,并且守着长江、嘉陵江、乌江三条大江,却饱受缺水之苦,主要是因为水利基础设施薄弱,调蓄工程缺乏导致水资源利用水平低。尽管重庆成为直辖市以来,水利发展与改革取得长足进步,但由于历史原因,全市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

一份来自重庆市农业局的资料显示:重庆市农村人口人均旱涝保收面积仅0.18亩,远低于全国0.5亩的水平。人均蓄引提水能力、人均旱涝保收面积均为西部倒数第一。与全国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相比差距更大。作为重庆的“水官”,重庆市水利局局长朱宪生谈到重庆当时缺水状况时,心情十分沉重。

重庆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与其他地区相比,水利基础设施对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更加突出。成为直辖市以后,一个严峻现实摆在市委、市政府面前:城市迅速扩张,经济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推进,每一项发展都必须以水为基本条件,不解决水的问题,也就意味着重庆市不得不放慢发展的脚步。而且更为紧迫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农业灌溉修建的水库早已老化甚至破败,病险水库时时威胁着群众的生命安全;新中国成立近60年,许多地方农民喝不上干净的水,地方病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身体健康。水利,是重庆市委、市政府必须首先解决的重大课题。

为弥补历史欠账,重庆市先后启动了“九五”水利工程建设和“泽渝”一期、二期等20座水库的建设。但是,由于缺乏资金,这些项目有的一直停留在前期工作阶段,根本就没钱开建;有的靠着国家的资金启动了前期建设,但由于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就成了“半拉子工程”。南岸区迎龙湖水库工程是2004年开工的“泽渝”工程的一期项目,工程是以农业灌溉、城市供水为主,兼顾农村饮水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公益性项目。可是开工4个月后,工程突然停了。原来迎龙湖水利工程的建设资金源自南岸区政府与市水利局注资的200万元,并以此向银行申请了2000万元的贷款,可是在项目运作4个月后就出现了资金缺口,无力解决用工和征地等多方面的问题,项目就此搁浅。据统计,在重庆水投集团成立之前,“泽渝”一期工程的15座水库没有一座完工,重庆市也没有一座大型水库。

重庆市各级政府为水利建设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据了解,有不少区县为了修建水利工程,曾多次向国家相关部门申请,但很多都是历经几届班子都未能成功。一位已经退休多年的某县副县长说:“以区县为平台组成的业主公司,根本没有融资的空间,一般就是项目刚刚论证就不得不停摆,下一届又从头开始。”

进入新世纪,重庆市的发展步伐迈得更快,用水缺口也越来越大。“从现有水利工程供水量看,预计到2010年,重庆市缺水将达30亿立方米左右,2005年到2010年估计因缺水影响GDP700亿—1000亿元。重庆市水利建设已严重滞后于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在重庆水投集团成立之前,重庆市水利发展分析报告得出的结论。这份报告分析认为,重庆市水利建设投资渠

道单一,配套资金不到位,融资渠道不畅等导致水利投入严重不足,成为制约重庆水利建设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融资难犹如巨大的坚冰,重重地压在水利人身上。解决水利投资不足的问题,也成为重庆市委、市政府加快水利发展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破冰

通过体制改革,搭建投融资平台,用财政未来的钱办今天的事,为水利建设提供了长久的、可靠的资金来源,从而为重庆市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重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最重要的原因是缺钱。为了突破资金严重短缺的瓶颈,重庆市委、市政府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大胆进行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

2003年11月28日,重庆市组建成立了重庆市水利投资有限公司〔后更名为重庆市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按照建立“以水养水、以电补水、以经营性收入反哺公益性职能”良性运行机制的思路,搭建市级水利建设投融资平台,并授权重庆市水利局作为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真正开始了重庆水利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破冰之旅。”重庆水投集团董事长吴家宏如是说。

2003年,重庆水投集团成立时,划拨了价值16.39亿元的水库、电站等水利设施作为资产,依靠这些资产进行资本运作,在公司成立的第一年即2004年,完成水利基础设施投资5.16亿元。

2005年是公司资金运作的起步以及项目运作最为重要的一年,集团公司采取“政府主导、开行支持、平台运作”融资合作新模式,完成投资6亿元。“泽渝”工程15座中型水库全面开工建设。

此后,重庆水投集团的融资能力大大增强,2006年度完成水利基础设施投入19亿元,2007年度完成30.21亿元,2008年度完成33.2亿元。5年累计投入近100亿元。那么,集团公司是如何破解资金难题的呢?

2004年12月1日,重庆市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水投集团发展问题。就在这次会议上,重庆市委、市政府赋予了水投集团几项优惠政策:增加市级财政资金投入。其中一项是从2004年起将市政府关于西部供水骨干项目工程每年安排资金5000万元的政策延长到2012年,并每年递增15%;另一项是从2005年起到2012年,每年从基金收入中安排3000万元以上投入。这两笔作为市政府对水投集团的资本金增量和水投集团这两项工程的还款来源,加起来增加了10多亿元的资本金投入。赋予水投集团土地储备职能。在项目所在区县(自治县)规划范围内可以开发的土地中,水投集团可以开展土地储备,待开发时再按照我国相关土地政策严格履行报批手续,其土地储备收益全额返还水投集团,用于弥补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不足。鉴于水投集团投资建设项目的公益性强,按照支持高等级公路建设的办法给予水投集团政策优惠:水投集团及其全资、控股子公司投资建设、经营的项目,其建安营

业税及附加费,均作为市级预算收入,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缴入后,全额安排给水投集团,作为项目资本金来源和工程建设贷款的还款来源。

这些优惠政策成为重庆水投集团最重要的融资砝码。

企业刚成立时,银行顾虑其还款能力,不愿意给水投集团贷款。而现在,银行却主动上门。主要原因是重庆市财政用未来的水利投入作质押,信用可靠。而且,近年来,重庆市对水利的投入大大增加,仅这一项,就使银行的贷款风险大为降低。

在鱼栏嘴水利工程建设上,土地储备政策发挥了融资的关键作用。修建綦江县鱼栏嘴水利工程需要资金2亿元以上,按照原来的投资方式,30%的投资来源于中央国债资金,30%来源于市财政,另外40%则靠綦江县筹集。而綦江县财力捉襟见肘,根本无力足额配套。重庆水投集团成立后,綦江县政府拿出可开发的土地给重庆水投集团进行土地储备,并拿出1万千瓦装机电站的资产委托重庆水投集团经营,重庆水投集团则负责完成工程建设。用土地政策和电站资产进行融资,重庆市水投集团顺利地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

5年来,重庆水投集团先后争取到国家开发银行贷款130亿元,其他银行贷款48.4亿元。今年2月,重庆水投集团已成功发行7年期15亿元企业债券,年内还将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等方式筹集资金15亿元以上。

水利基础设施是社会公益性工程,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对重庆这样一个经济还欠发达的西部地区来说,财政显然难以承受。重庆市搭建了水投集团

这样一个平台,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的水利投融资格局,为水利建设提供了一个长久的、可靠的资金来源。

有专家认为,重庆市水投集团之所以有强大的融资能力,是基于水利建设属于公共财政投入范畴这样一个背景,无论是政府未来的水利投入,还是土地储备收益、税收政策,都是政府的钱。政府在水利建设中依然扮演着主角。而通过构建融资平台,企业进行资本运作,用未来的财政资金办今天的事,解决了资金难题,大大加速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重庆市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勇于改革,找到了一条符合重庆实际的、解决水利公益性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切实可行路子。

融冰

突破资金瓶颈,重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前了20年,办成了多年来政府想为群众办而未能办成的事,一批民生水利基础设施的建成,为重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以及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支撑和保障。

“有了重庆水投集团这个融资平台,‘九五’、‘泽渝’一期工程落下的账,都在这个时期逐步还上了!5年来,重庆水利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时期,重庆水投集团在重庆水利建设的大提速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促使重庆水利建设提前了20年。”朱宪生这样评价重庆水投集团成立后带来的巨大变化。

水利建设的提速,有力推动了重庆城乡统筹发展、新农村建设、生态与环境保护、水务一体化等各项涉及民生的事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重庆“三江”水也真正成了滋润民心的幸福水、欢乐水。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六塘乡农民周华和乡亲们,在2005年喝上了重庆水投集团筹资新建的龙池坝水库的水。这里再也不缺水了。不仅如此,当地的村民依靠水库,浇灌农田,搞起了种植、养殖等产业,走上了富裕之路。

重庆水投集团渝盛水资源开发公司总经理石云建负责建设的万盛区青山湖水库一期工程于2007年7月完工。该工程是为了解决万盛区采煤沉陷区群众的生活用水,2005年由重庆水投集团和万盛区政府共同筹资8300万元投资兴建的,可以解决13.5万人的生活饮水和2.29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石云建坦言:“解决采空区群众的饮水问题,得到了上至国务院和重庆市,下至万盛区的重视,但是如果没有重庆水投集团的融资平台,估计这项工程很有可能到‘十一五’末期都无法实现,现在整整提前了5年。”

铜罐驿长江提水工程是重庆水投集团和沙坪坝区、九龙坡区、璧山县共同投资建设的。在总投资4.35亿元中,作为重庆市小城镇基础设施改造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世界银行贷款2.75亿元,国内配套资金1.6亿元。实际到位的配套资金都是由重庆水投公司融资的。如今铜罐驿长江提水工程,已成功实现了向重庆大学城和附近乡镇送水,使大学城及附近约100万居民彻底告别“喝水难”,为这一地区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陷入搁浅状态的迎龙湖水库工程也被重庆水投集团“激活”。2004年年底,该项目由重庆水投集团全面接管。之后,公司迅速与南岸区政府协调,通过在茶园新城区储备土地,其收益作为建设资本金。紧接着与南岸区政府签订《南岸区水务一体化合作框架协议》,组建迎龙湖公司,并在2005年至2007年,分3次注入3.6亿元资金。依托重庆水投集团搭建的融资平台,迎龙湖水库工程在中央财政没有投入一分钱的情况下基本完工。迎龙湖公司负责人说:“如果不是重庆水投集团及时搭建起水利建设投融资平台,迎龙湖水利工程不可能在短短3年内到位3.6亿元的项目资金。”

突破资金瓶颈,一大批民生水利工程得以实施。从2007年开始,重庆水投集团融资的5亿元,用于全市1500多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不仅使这些水库下游的群众在汛期也能睡个安稳觉,而且农业灌溉也有了保障。

据统计,重庆水投集团成立以来,推动了鲤鱼塘大型水库、“泽渝工程”等项目的建设;全面推进开工巫溪中梁、酉阳金家坝等中小水电工程,以及堤防建设、城市水源、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工程等。开工建设的重点水利工程49个,概算总投资126.43亿元。

在承担公益性建设项目的同时,重庆水投集团自身也不断发展壮大。5年来,资产总额从最初的16.39亿元,增长到现在的206亿元。其中重要的一着棋便是整合资产,放大效应,加速发展。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后又反哺公益性项目建设,不断增加水利投入。

朱宪生认为,重庆水投集团成立以来,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了投融资平台作用,极大地满足了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资金需求,使全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提速,工程提前发挥效益。通过重点项目的带动,很好地促进了病险水库、饮水安全等惠及民生的水利项目。加快推进了水务一体化改革,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的经济发展。通过艰苦奋斗,水投集团资产规模迅速扩张,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建立,投融资平台初具规模,企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2008年3月11日,水利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率先签署共建统筹城乡水利发展与改革试验区合作备忘录。2009年1月26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要求,“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按照解决工程性缺水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并重的原则,提高城乡水利设施建设能力和水资源利用水平与保障能力”。《意见》还着重强调,“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优化政府投资结构,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改革促进融资,融资助推发展。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无疑将推动重庆经济社会发展驶入新的快车道,这对重庆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重庆水投集团也将在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人们相信,肩负重任的重庆水投集团像一艘水电航母,风正帆悬,劈浪前行,驶向前程更为广阔的远方。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