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十年总结

**四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年总结

自新课程改革工作在我校实施以来,根据上级教育部门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把培养目标、办学理念、课程实施、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点研究领域,经过多年的实践,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同感普遍增强,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有了一定的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不断改善,教与学的质量均有所提升,素质教育的实施有了一定的保障。现就我校实施新课程改革工作的简要情况总结如下

一、课程改革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完善制度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和学校中层领导为核心成员的课改工作领导小组。学校的课程改革管理工作由校长全面负责,分管副校长具体领导,教导处负责组织实施。教导处以下又设立了教研组,每个教研组又安排分管领导协同教研组长分管学科具体负责相关工作,教研组又分成若干备课小组,由备课组长负责相关工作。完善了教师培训制度、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听课评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教学帮扶制度、教研组例会制度等各项制度,规范教师教学行为。

(二)引领教师自主发展,构建新课程理念

1.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严格落实教师培训制度。在培训内容上,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重点,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学理念、改革目标及相关的政策措施等;学习和研究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具体内容和评估等要求,学习高效课堂的有关理论知识。至目前受训教师覆盖面达100%,每月一次的教学反思引导教师改变只顾埋头做事,不愿抬头思考的状况,使所有教师意识到在减轻学生负担的情况下追求高质量的教学最根本的就是有效课堂教学,明确要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做到减负增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须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的理论素养普遍提高,仅2009年至现在就有298篇论文获各级奖项。(国家级论文33篇、省级论文95篇、州级论文99篇、市级论文71篇。)

2.抓住一切机会选派教师外出学习。积极学习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长春四十五中、吉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教学模式。把他人的教学模式合理移植,使全体教师在认识上再提高,意识到有效课堂教学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每位教师必须思考的;不是一学期的活动,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是我们教师需要实实在在做的事情。

3.发挥骨干教师辐射作用,带动青年教师成长。坚持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课题实验教师研讨课等活动的同时为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搭建平台,开展青年教师竞赛课活动,建立导师制,开展师带徒活动,规定名师、骨干教师、老教师对自己指导的青年教师负有全程指导的责任,规定师徒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通过阶段培训,我校现有省级骨干教师6名,州级骨干教师22名,市级骨干教师14名,且年龄分布合理,骨干教师的成长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科研引领教研,促进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根据课程改革的进展情况和学校在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确立了研究方向。学校把初中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应用研究初中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帮扶对策做为学校首次立项的教科研课题,并以各学科教研组为主线,设立子课题,使每个子课题都有人负责研究,真正做到责任到人,目标到位。在2010年两项课题顺利结题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我校又申请立项了两项课题初中师师、师生、生生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初中问题学生转化策略研究,通过课题研究,转变了教与学的方式,促进学生和教师的进步与发展 ,学校也先后获得了省、州、市科研先进单位称号。

(四)通过校本教研,推动新课改工作

1.集体备课。以同年级同学科为同一个备课组,选聘业务能力强的同志担任备课组长,集体备课时安排一名行政人员参加。为确保每个教师均能参加相应组的活动,结合学校实际我们安排各备课组在规定的时间进行集体备课或学习,从时间上给予保证。对各组活动内容,也有明确规定,既有统一安排:集体备课、交流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沙龙等,又有自主活动:教研课评议、学生作业展评、教学论文交流、学生学习情况分析等。每周活动均要求提前一周通知教师,有备而来,确保活动务实有效,我们欣喜地看到团队建设初见成效:各教研组教师集体意识增强了;课前、课后研讨氛围更浓厚了。

2.教研组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围绕课程改革定期组织教研组主题研讨活动,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进行课堂教学实践行动研究,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探索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在有效教学研讨课活动中,教师们既借鉴别人,又锻炼自己,激活了教师课堂教学研究的热情,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同时还开展优秀教研组评比活动,调动了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3.专题研讨。学校定期开展教育教学经验交流科研沙龙等活动,对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对成功的经验及时推广,在老师中引起较大的反响,使课改工作经验成果得到了有效的推广。

(五)抓好常规,把教师的行动统一到教学改革中。

学校从常规管理抓起,把教学管理覆盖到教学的全过程,切实抓好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测试、质量分析等每一环节的管理。

1.讲求备课质量。学校重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从对备课的认识和备课的作用到备课的实施、时间的安排,备课小组长的工作职责,备课中心发言人的要求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规定了检查措施。

2.抓好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做到:(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合作学习为主线。(2)精讲精练,讲清概念、讲清联系和作用。(3)抓好 双基,力争 当堂消化。 (4)关注学困生和学差生的学习,降低教学基点。

3.精心设计作业。(1)在布置作业方面,我们要求教师精编作业,作业的布置要有针对性、层次性和选择性。(2)在作业批改方面,我们要求教师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改。(3)对各学科教师每月作业批改量要做基础要求。(4)主任室定期进行检查和不定期进行抽查学生作业,重点检查教师对学生作业错题的纠正和批语的书写质量上。

4.加强课后辅导。学校有计划的安排辅导课。在课后辅导中,我们要求教师狠抓培优补差,既要让尖子生吃得饱,又要让学困生和学差生有所提高

5.做好教学检测。(1)在单元测试方面,各学年备课小组指定一人拟出一套符合本学年学生各层次水平高质量练习题,以备下一周对学生进行辅导、练习、测试使用。(2)学校组织的考试,要降低试题难度。为满足优等生的需要,增加有高度的附加题,成绩计入个人总分。(3)不定期的组织学科质量跟踪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并及时反馈于任课教师。(4)重视对毕业班级的教育教学管理,每月进行质量检测,召开质量分析会。

6.重视质量分析。学校对每次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都要做到认真分析。(1)任课教师的试卷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班的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各个分数段的学生数统计。另一方面是考查类型、失分率原因和考试反思的书写。(2)在任课教师分析的基础上,各年级备课小组长再做出学年总的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各个分数段的人数统计和学年总体考试反思书写。(3)根据年级平均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和各分数段人数统计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分析各个班级在学年中所处的学习位置,分析掌握各位学科教师的教学情况。(4)在此基础上,按学年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知识块、能力层和学生各层次的综合分析以及学习环节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分析。(5)根据分析提出学校教

学质量的改进措施,做好教学质量提升工作。

7.强化教学检查评估

(1)学校重视对课堂教学的管理与检查,领导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听课、评课。听课采取指定性听课和随机听课,个案听课和跟踪听课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的了解教师教学真实情况。

(2)学校不定期开展学生问卷调查,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一线教师的教学建议和要求,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矫正。

(3)根据教师量化考核细则及时通报教案检查、作业批改、测试批改等检查结果。随时检查教师的业务学习笔记、教学反思、同上一节课、教学研究活动,教研组活动等学习材料,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4)做好各班级三年内成绩系列跟踪统计工作。实行看起点、比进步的发展式评价方式。学科教师的起点成绩按初一新生入学考试成绩为基准,对每位专任教师所任班级的教学成绩进行评价分析,并做出三年的成绩跟踪波动分析图,重点关注学科教师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状况。

2、 取得的成果

1.教师与课程改革一起成长。自新课程实施开始,广大实验教师对课程改革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们态度积极,思变求变,认真学习,努力实践。新课程理念正在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从众多的观摩课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对课程理念由不甚理解到逐渐理解到付诸实践再到加深理解的过程;看出教师对课改的认识,不再停留在教学改革这一既窄又浅的层面上,而是从心里认识到这是一次革命性的变化;看出教师在教学中力求准确定位,由教学的主宰转为合作学习中的首席,用改进自己的教来促进学生的学等等,这说明课改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正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2.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堂教学和活动开展中提升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明显提高,学生的个性特长有了较大的发展空间,训练了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思维品质。

3.形成了浓厚的教研氛围。(1)通过集体备课、教研组活动沟通交流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学生的学习反馈情况。在不断的教学和反思中逐渐完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达到高效课堂。(2)每次考试后,老师都自觉组织起来进行试卷的反馈工作,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在讲评中的重点问题,从而提高测试及讲评的有效性。

4.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测试反馈的有效课堂模式基本确立。

自主探究:主要任务是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学案、预习案或预习笔记等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自主预习探究,初步把握教材文本以及新课的重点难点,为进一步达成学习目标奠定基础,并为课堂教学中的合作交流做准备。

合作交流:以自主学习成果为载体,在小组合作互助交流中使学生由被动听变为主动学。从而培养学生包括制定计划、课前预习、解决疑难、小组研讨、全班交流、系统小结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其科学的学习方法,激发了学习动机,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学习积极性增强,探究意识强烈,耐挫能力提高,合作意识、互助氛围形成,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测试反馈:教学中有个规律:反馈及时,效率就会逐步提高。我们正是抓住了随堂检测,及时反馈这一小小的细节,提升我校的课堂教学效率。要求我校教师每节课必须留有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课后的教学小测,或当堂反馈、或成为新课教学的复习引新。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测试的有效性设计来落实双基,加强学生对学习的理解和巩固,并及时反馈,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提升教师达标意识和调控课堂教学的能力,达到了短

时高效的教学效果。同时间接地促使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认真思考哪些该讲那些不该讲,要怎么讲最省时省力。这就使得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了精讲多练,真正做到还课堂给学生的课改理念。

3、 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1.教师的整体素质不能适应新课改发展的需要。由于受教师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学历结构不合理,职业教思想不稳定等主客观因素影响,在新课改过程中要部分教师观念转变不彻底,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储备不足、教学方式单一,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依然存在。为此要进一步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举行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帮助教师将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重视校本教研制度的完善,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的开发流于形式。由于受教师素质及考试评价制度的影响,教师、学生、家长、社会还没有跳出分数评价的怪圈,校本、地方课程的开发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发挥应用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对课程文化、课程开发等课程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将新课程实施与教学常规落实有机融合,切实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水平。加强教师素质的培训,避免课程开发的负效应。

3.课堂教学及班级管理评价方式有待提高。恰当的教学及管理评价方式会在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不习习惯。这几年的课程改革也把此项工作做为重点来研究实施,但没有形成一个完美的适合我校校情的评价方式,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重点落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管理方式,并推出典型班级进行观摩推广,以此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由厌学到乐学,由苦学到会学,改变学习行为,激发学习兴趣、养成学习习惯。

教育是动态的,变化的,它不能一成不变,需要教师去思考、耕耘。新课程的改革虽然已进行十年了,我们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只是开始,我们只有继续不断地努力,才能在教育改革的路上踩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课改之路。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