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塘栖镇和谐发展的几点体会

  塘栖是一个千年古镇,也是一个现代化的经济强镇。近几年,我们塘栖镇之所以能和谐发展,主要是抓了这样几条:一是实事求是明思路;二是以人为本抓队伍;三是统筹兼顾重协调。      塘栖是全国千强镇、省综合实力百强乡镇、省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国家枇杷原产地域保护之乡。近年来,塘栖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级机关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紧紧围绕区委提出的“再造工程”和“三大跨越”目标,克难攻坚,负重奋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2004年、2005年乡镇综合考评中,连续两年位列全区第一,2005年全镇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杭州市工业综合考评排名由第12位跃居第4位,省百强乡镇排名由第89位上升到第46位。在全镇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各项社会事业同步推进,实现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几年来塘栖镇的工作实践,我认为,在新的形势下,做好乡镇工作,需要正确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事求是明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地方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在于根据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提出科学的发展思路,组织制定出当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规划。2003年我镇党委政府面对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认真研究,深入分析,提出了“繁荣运河水乡文化,复兴塘栖千年古镇”的总体目标,经过几年的发展实践,不断完善规划,准确定位,逐步确立了“建设以水乡古镇文化为背景,以现代工业为支柱,以特色农业为基础,以商贸、人居、休闲、旅游为亮点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组团中心城镇”的总体发展思路。2006年塘栖镇第十二次党代会又提出了“全面推进水乡古镇向塘栖组团中心的历史跨越”的奋斗方向。在此基础上,每年制定详细的工作目标责任书,将每一项工作细化到各个工作岗位,从而使古镇保护、工业冲百亿、枇杷原产地保护、镇村基础设施建设、文化的保护和挖掘、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工作都能得以有条不紊地开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4年来的实践证明,塘栖的发展思路是符合塘栖实际的,也是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的要求的,因而得到了全镇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二、以人为本抓队伍。正确的发展思路确定后,干部的精神状态、工作态度和办事效率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关键。我们高度重视并积极实施人才战略,通过合理的用人机制促使现有人力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选好人、用好人,就要以人为本,知人善任。始终坚持科学的选人用人观,抓住行政机关机构改革、机关班子调整、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一般干部双向交流,以及村、社区干部换届选举的有利契机,对机关、村和社区干部进行大幅调整,使班子成员分工、机关中层和村、社区干部结构更趋合理。2005―2006年通过公开招考新录用社区干部18名,选派8名村、社区中青年干部到镇机关部门和社区挂职锻炼。通过引入竞争机制,人力资源实现了优化配置,既整合了力量,又激发了干劲,从班子成员到村、社区干部的整个团队都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齐心干事的良好氛围,为圆满实现各项工作目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通过经常性组织开展理论学习和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升干部的思想觉悟和政治修养,全面加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全力构筑拒腐防变的牢固防线。   三、统筹兼顾重协调。一是正确处理开创新业与理清旧账的关系。任何地方的发展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特征。塘栖是一个古镇,在明清时期曾经非常辉煌,在今天的发展中,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无法回避,如果对这些“旧账”视而不见,不妥善处理,将严重影响今后开展工作的群众基础。为此,我们积极探索古镇保护的途径和办法,编制完成《塘栖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有效协调古镇保护与新城建设的关系,统一了全镇上下的思想,为开创新业凝聚了人心力量;妥善解决不断上访的180多名老镇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旧城改造中拆迁户安置问题,关停长期影响安定的东风农药厂,为开创新业营造了和谐氛围;逐步调整城区道路规划,拆除建在人口密集区的垃圾中转站,修补危校危桥危房,在旧城区全面改造路灯和卫生设施,理清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旧账,为开创新业优化了硬件环境。更重要的是,这些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旧账”理清后,有效提升了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为我镇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二是正确处理夯实基础与创新争优的关系。实现创新争优目标,必须以日常工作的自觉有序运转为基础。我们从狠抓日常工作着手,强化制度长效管理,实行目标任务流程化管理,狠抓工作措施到位,以扎实的基础推动创新争优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在创新争优中,各项基础工作又得到了进一步夯实。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我们大胆尝试,在全国首创了“自荐海选”的方式,圆满完成杭州市首个团委换届直选,成立杭州市首个乡镇总工会,推动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在此基础上,顺利实行杭州市农村党员远程教育试点工作,推动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工作的进一步完善。三是正确处理党委政府和有关各部门、有关方面之间的关系。塘栖镇是老塘栖区的中心,各部门的派出机构相对较多,七所八站基本齐全,加上交叉管辖的塘南办事处,每个部门都有与线上管辖相对应的权利和义务。为正确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镇党委政府本着 “一个前提”(有利于塘栖发展)和“四个相互原则”(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与各部门和谐相处,共同为塘栖的发展出谋划策。比如古运河的封航,少不了交通航管部门的出力;创国家卫生城镇,更需要城管、卫生、工商、公安等部门的配合;招商引资,离不开税务、国土、电力等部门的协助;建设“平安塘栖”,也需要公安、法庭等部门的积极合作,而这些部门在塘栖开展工作,也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帮助。还有,如钱江经济开发区在塘南9个村的开发建设问题,镇党委政府始终顾全大局,求同存异,尽力协助开发区的工作。可以说,正是这种相互之间真诚的合作和支持,为塘栖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四是正确处理制度管理和人文关怀之间的关系。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既需要严明的制度与纪律,也需要人性化管理。我镇十分注重健全制度和长效管理,每年年初修订各项管理制度,内容包括党委议事规则、政务和村务公开制度、群众来信来访制度、机关干部驻村(社区)联系工作制度、财政财务制度等,不断推进议事决策的民主化、办事程序的规范化和干净干事的高效化。在强化制度管理的同时,十分注重对干部工作和生活上的关心爱护,努力提高广大干部对党委政府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归属感。比如在机关食堂推出自助早餐,看似一件小事,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既有效避免了个别同志上班不准时和上班时间吃早点的问题,也有利于干部的身体健康和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针对车改后因车辆增多出现停车难的问题,专门新建了停车场,方便车辆停靠;定期组织机关干部、村(社区)干部和离退休老干部健康体检;每年组织离退休老干部举办一些文体活动,向他们通报塘栖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为他们征订各类报刊杂志,做好节日走访、特殊慰问等工作,使离退休干部的待遇真正落到实处。   四、见微知著显成效。在当前大的发展方向基本确定的前提下,深入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孜孜以求的创业热情,往往是事业成败的关键。为此,我们牢固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观念,十分注重从小处发现、大处着眼、实处着手。一是充分尊重细节,于细微处见真诚。在城市化、工业化推进过程中,如何统一群众思想,引导群众积极支持项目推进,是党委政府工作的薄弱环节和难点问题。一些使群众受益的项目,往往会因为低估其复杂性,而迟迟难以推进。比如拆迁农户进多层公寓问题,对于节约土地资源、优化城镇发展空间、推进农民市民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全区不少地方在努力,但能成功实施的却不多。我镇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对绿荫大道拆迁农户进行多层公寓安置过程中,对村民的利益和需求、当地的风俗习惯、村干部的思想动态进行了充分的调查了解,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发现拆迁农户不愿意进多层公寓的原因,主要是生活习惯问题,以及个别农户因人口少,感觉进多层公寓会“吃亏”。对此,我们充分尊重群众的要求,建造会馆,方便村民办红白喜事的需要,允许个别农户在规划许可的地方建造传统农居等措施,通过注重细节、因地制宜等人性化做法,使群众感觉到政府是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因而多层公寓安置方案赢得了绝大多数村民的支持。二是重视关注细节,于细微处见功夫。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关注细节,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如我们在了解到美国企业对品牌的重视和本镇民营企业科特汽配对美国同行造成的竞争压力后,经过不下几十次的交流、沟通,以原先预估的10多倍的并购价促成了民外合璧、强强联合,成为余杭区年度最大的外资项目。三是善于剖析细节,于细微处求创新。对细节的深入把握和剖析,是催生创新灵感的源泉。对于事务细节的关注,往往会促成一个新思路的萌发,一个新成果的诞生。如在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工程中,我们发现组织农民大规模集中学习,与农民学以致用、指导生产的现实需求存在一些脱节之处。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开展实地调查,分析产业结构,选择专业内容,安排固定场所,聘请专职教师,并在全省首创了农民夜校,大大增强了农民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以说,塘栖近几年取得的成绩,与我们勤抓细节、狠抓落实是分不开的。今后我们将以善始善终、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不断强化“见微知著、积微成著”的理念,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创新观念、发挥优势、干出水平、干出业绩,为加快实现从水乡古镇向塘栖组团中心的历史跨越而不懈努力。      (作者系中共杭州市余杭区委常委、塘栖镇党委书记)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