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任务型作文题的认识

关于任务型作文题的认识:

作文试题考查明确增加了任务驱动的导向。如全国卷作文题拓展了材料的功能,在材料一如既往地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同时,还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发挥材料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如全国一卷要求考生给“女儿举报”事件相关方写信来入情入理地谈问题、讲道理,全国二卷要求考生在深入思考“当代风采人物”推选标准的基础上优中选优,都会引导考生就一个具体明确的要求来写作,从而更有效地规避套作和宿构,实现写作能力在应用层面的考查。

2014作文,有的学生就抓住“独木桥”,展开作文,这就偏离了题意。为了避免这种随意和偏离,就有意识地在多角度材料中,提出指令性任务,让学生能够围绕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择最好地角度来写作,不至于偏题。全国一卷和二卷作文题通过增加“写信”“权衡与选择”等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和对象感,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浙江作文题对‘人品与文品’、全国汉语文作文题‘阅读意义的反思’等试题都给写作提出了逻辑阐释的要求。这类思考强度较大的作文题,需要考生调动课内外积累的背景知识,清晰且有条理地组织思想和语言,才有可能使写作走向深入。”专家认为,从这些试题可以看出,目前高考作文对思维能力的考查比以往有了更高的期待。通行的材料作文测试形式尤其是事件类和事理类两大题型,经多年实践已基本成熟。材料作文题给考生提供充分的作答空间、多元的立意角度的同时,出现了一些必须面对的问题。比如过多的角度,学生容易选择一个自己有所准备的角度进行套作,从而失去了让考生在题目中丰富材料选择、辨析的作用。因此,有专家戏称,材料作文也走到尽头了。为了解决材料作文宿构和套作的问题,今年部分作文题在设计过程中,承继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多元等传统优势的同时,又在避免套作、宿构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如全国新课标甲卷和乙卷作文都在材料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如全国新课标甲卷要求考生给“女儿举报”事件相关方写信来入情入理地谈问题、讲道理,全国新课标乙卷要求考生在深入思考“当代风采人物”推选标准的基础上优中选优。这些做法从不同角度拓展了材料作文的测试功能,使材料型作文的考查功能不断完善。

从能力划分角度看,作文题型可分为阐释型作文和任务驱动型作文。阐释型作文是指考生根据给定的相对固定的主题范围,确定写作的中心,尽可能地调动已掌握的知识资源和背景材料,丰富、完善和填充,并对业已确定的主题进行论证,形成“材料—— 阐释—— 话题”的闭合体系,利于体现考生在破题、立意、写作中展现出的一致性。标题作文和话题作文都是阐释型作文的代表。这类试题由于设计和作答具有封闭性特点,一旦命制不当,则会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学生的思考。后来出现的材料型作文则突破了束缚和限制,但不确定的角度也为套作和宿构提供了空间。在材料型作文中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则较好地解决了材料型作文的泛角度与阐释型作文收缩性之间的矛盾,这类作文在英美等国的作文考试中比较常见。试题往往是给学生创作出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近年在承继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自然、多元等传统优势的同时,又在避免套作、宿构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通过增加如今年作文中“写信”“ 权衡与选择”等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从2015 年全国卷的任务驱动作文题的设计看,在不影响考生多角度写作的情况下,突出了写作任务的指向,很好地实现了防套功能。

任务型写作的要求和命题方向

任务型写作是2015年高考语文作文新出现的题型。任务型写作旨在着重考查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要求学生读懂材料,在读懂的基础上按照任务指令作文,所以审题时的阅读能力和领悟能力要求较高。

与以往传统作文不同的是,任务型写作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写作目的、要求,更加明确、单一。

至于命题方向,将“一点四面”渗透于作文之中,是试题立意的方向。“如全国二卷作文材料中的三个候选人,与科技创新、迈向制造业强国、提高全民文化素养、建设美丽中国等当代人的梦想相呼应,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国一卷作文‘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引导学生树立并践行正确的法制观念;上海作文题以‘坚硬和柔软’为内容,引导考生对‘和谐自我’进行思考,符合考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高考语文突出体现高考内容改革方向,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能力四个方面的考查,通过形成“一点四面”实现高考语文的育人导向。学生熟悉的话题、生活中学生经常遇到的社会现象、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以及文化社会现象。精选材料内容,从熟悉的题材或社会热点问题切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领考生关注社会生活,思考个人成长方向,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任务型写作的解题思路

任务型写作分为两部分,阅读材料审题和任务写作部分。

要注意:

(一)阅读材料并要读懂材料。我们只有在掌握材料的范围、含意后才能进行写作,所以第一步阅读非常重要;

(二)任务型写作要求考生去发表议论的主题,往往就是材料要揭示的某种主题。所以,考生可以从命题者给出的论题里找到中心词,关键语句,防止离题。

(三)往往这样的命题材料不止一个,所以要仔细分析材料间的异同,为写作做好准备。

(四)任务型写作既然是先“读”后“写”,是读后有感而发,那么,“读的内容”和“感的内容”要有机地联系起来,开头要引述材料,后面要针对材料,联系写作任务而写作。

(五)就材料的范围而言、就写作任务而言是就事论事;就材料含意、行文中说理论证而言是就事论理。说理就是思辨,就要比较辨析,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六)写作任务是什么?一定分析透彻,否则累死也无功。

任务型写作的应对策略

1.在阅读中培养感悟能力。任务型写作要对材料进行分析理解,要求考生要理解材料,把握材料的主旨。因此,考生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要有意识地去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或中心思想。提高认识能力。

2.扩大阅读面,积累素材。除了课程内的阅读,考生在平时要多阅读,尤其是要多读报,要多关注一些时事话题,如环保、教育、娱乐、科技等。而且,一般读了以后多少会有些感悟,那么一旦在写作中真的碰到这类题材,由这个材料引发议论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在备考时,考生也可以把平时所做的阅读理解作为很好的素材库并积累一些相关话题。

3.培养理性思维。考生在上课时要积极参加各类话题的讨论、辩论等,在课间休息、茶余饭后、睡前闲聊等时间也要多与身边的人交流思想,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同时也要留意他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这样,评论就能做到有理有据,写作起来水到渠成。

4.进行大运动量的写作练习。俗话说,熟能生巧。只有经过不断的练习,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写作习惯,流畅的表达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特别要多写时评。

5.勤练书写,保证卷面整洁。考生一定要养成书写整洁的习惯,给人以美好的第一印象。

近三年全国课标卷I、卷II语文试题研究

一、试题类型与试卷结构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题类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选择题32分。

试卷结构:

1.试卷分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阅读题分必考题和选考题.必

考题。要求考生全部作答,选考题考生只能从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中选择一类作答。必考题125分左右,约占全卷总分值的83%;选考题25分左右,约占全卷总分值的17%。

2.全卷20题左右,结构如下: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①现代文阅读考一般论述类文章,选取1则阅读材料。3题左右,约10分。②古代诗文阅读7题左右,35分左右。分别为:文言文阅读1则,4题左右;诗歌阅读1则,2题左右;名句名篇默写,1题。

乙选考题:以下两类阅读题,考生只能选答其中一类。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材料1则,4题左右约25分;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材料1则,4题左右约25分。

第Ⅱ卷表达题:语言文字运用4题左右约20分;写作1题60分。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特点

表1:2013—2015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选材

选材特点:论述类文本以抽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阐述观点、说明道理、分析事实、辩驳旧说、介绍新见等为主要内容,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以社会科学类文章为主,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等,注重人文科学知识的传播,凸显其文化含量、人文价值、教化作用;篇幅在1000字左右。

设题:考点与设题方式与四川卷相同。

三、文言文阅读试题特点

表2:2013—2015文言文阅读试题选材

选材特点:经史子集四部中以史部为主,史部中以二十四史为主,二十四史中以人物传记为主;篇幅以600字左右为主,超过700字偶尔出现。

设题:

设题特点:第6、7题三年相同,第6题为文意理解,第7题为句子翻译;变化在第4、5题,内容有实词理解,断句,文化常识,表现传主品格的句子。

特别注意:文言虚词、文言句式不是不考,而是在断句、翻译句子中体现。

四、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特点

表3:2013—2015古代诗歌鉴赏试题选材

选材特点:以唐宋诗词为主,诗选律诗、绝句,熟悉的作者与不熟悉的作者均有。

设题:四川卷与课标卷在考点与设题方式上一致。

特别注意2015课标卷Ⅰ:“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此题设题特点表现在与教材链接,既考查考生对教材理解的程度,又考查对教材要求背诵的篇目记忆熟练的程度,还考查比较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一举多得。

五、名篇名句默写试题特点

既有直接填句,更有依据情境默写,以后者为主;涉及诗、词、文、赋,初中、高中;注意《离骚》《逍遥游》,教材未要求背诵,“考试大纲”要求必背。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特点

表4:2013—2015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选材

选材特点——文体以小说为主;篇幅在1500字左右,直接选用原作或对原作删改,或从长篇作品中抽取片段;国籍含中外作家;时代:以当代为主。

设题特点:围绕考试说明中“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设题;第(1)小题考查对小说局部的细读,选项含完全正确、大部分正确、小部分正确、完全错误四种;作品的艺术表现必考;人物形象的特点必考。

特别注意2015课标卷Ⅱ:“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气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二人精神困境的根源实则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同。(8分)”此题与课标卷Ⅰ故事鉴赏第8小题类似。

七、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特点

表5:2013—2015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选材

选材特点:传主以现当代著名人物,如科学家、实业家、军事将领等为主;篇幅在1600字左右,含链接材料。

设题特点:围绕考试说明中“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设题。

八、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特点

表6:2013—2015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常考考点

多年未专门考查考点:字音、字形、标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修辞方法。

九、作文试题特点

表7:2013—2015作文试题材料及涉及主题

作文材料:社会生活、社会现象类居多,具有一定的情境性;2015四川卷作文题对接课标卷。

作文立意:比四川卷立意角度更多,鼓励发散思维。

文体选择:依据考试说明中“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要求,考查多种文体写作。

十、全国课标卷的整体特点

1.能力立意。试题考查的能力包括:

识记能力:名句名篇默写

理解能力:现代文词句;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子

分析综合能力:论述类文本中“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文学类文本中“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实用类文本中“对传记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筛选文中相关信息能力”等。

鉴赏评价能力:文学类文本中“欣赏作品形象和作品艺术魅力的能力”;古代诗歌鉴赏中“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等。

表达应用能力:词语运用能力,辨析病句的能力,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能力,作文能力。

探究能力:文学类文本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意蕴的能力”,实用类文本中“探讨传记中与传主有关的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

2.贴近实际

实用类文本贴近人生:回归人本,体现了时代要求和时代精神,体现出了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关怀。如“波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你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语言运用贴近生活: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生活气息浓厚。如2015第15题“辣,我们都不陌生„„”。

作文材料贴近社会:如2015作文试题材料。

3.与时俱进

彰显时代特色:既说明命题者对时代热点问题的准确把握,也体现了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的命题思想。如2014课标卷Ⅱ《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2015课标卷Ⅱ《宋代信用的特点和影响》。

倡导核心价值观:选取社会生活中体现核心价值理念的人物事迹和文学作品作为试题材料,从积极、正面的角度设计合适的考查点,引导考生正确理解试题背后呈现出的积极价值取向。

重视探究能力考查。

十一、复习备考建议

1.宏观上,从语言、思维、文化、审美四个维度入手,夯实语文基本功。

2.研读考纲,把握考点。现代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6个;古代诗文阅读考点9个;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8个;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点8个;语言文字运用考点9个;作文考点1个。

3.研究考题,关注命题的发展趋势

温如敏教授观点:未来的语文高考试卷命题,总的改革方向,是往能力和基础回归;命题将更加注重考查能力;命题所依赖的材料范围将大大拓展——除了文学,还有哲学、历史、科技、社会、经济、时政等;更加注重逻辑思辨能力的考查——阅读题中“非连续性文本”肯定会成为“新宠” ;有意识考查读书的情况;作文题往理性靠拢——强化思辨,摒弃宿构、套作、模式化与文艺腔;文言文命题注意与现代生活的关联,多文化意味。

关注近年来的新题型:古代诗歌鉴赏的比较赏析,名篇名句默写的情境式默写,成语运用的近义成语辨析,诗歌鉴赏、文学作品阅读与教材的链接,多种文体写作。

4.选好例子,举一反三

用好教材例子:语文教材是非常重要的作文素材宝库,每篇课文都可以成为相关的作文素材。《苏武传》素材运用示例:①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②相信自己和听取别人意见;③心灵的选择;④自尊与他尊;⑤道德与名节;⑥信念;⑦选择;⑧坚持。

选好训练卷子:多用全国课标卷,少用省市卷;多用高考原卷,少用地市模拟卷;多用成绵卷,少用其它地市卷。

以表达方式为体,以任务情境为用

——兼谈任务型实用写作的介入

浙江省富阳中学 季 丰

(发表于《语文学习》2013年第6期)

2013年第一期《语文学习》上刊出了余党绪老师《以公民姿态,就公共事务,做理性表达——基于“公民表达素养”培育的写作教学》一文,令人振奋。该文就写作姿态、写作对象及写作要求开启了新的视域,无疑是对当下的中学写作教学一次有力的反拨。文中提及要“以公民身份写作,首先要关注自己的生活空间与生活方式,关注现实的社会生活,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时代的脉动中发现表达的灵感与素材,在社会的矛盾中抒写真我的感受与思考”,而“‘就公共事务’发言,基本的教学思路应该是引导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就现实的社会事务,表达具体的态度与意见。”为高中写作究竟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这是一次宣言。而且并非孤军奋战。它代表着近年来众多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对当下写作教学及应试作文指导“小美文化”倾向的一种忧思,亦代表着在“作文的思辨性”“智性散文写作”“议论文写作”等诸多倡议基础上的集体性转身。

但我更愿意看到的是,这样的转身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应该是在写作教学思想的博弈中不断使中学写作教学的发展变得更为稳健与清晰。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当然,写作教学的问题本亦是语文教学中的“百年之痒”。根源在于中学写作教学内容缺少一个清晰的格局,常因时代环境、文教制度、流派思想的变迁而游移不定。既要使写作教学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与时俱进,又要保持写作教学的基本传统元素,这是考验我们教学智识与定力的一个关键。

首先要从对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大文体的检讨开始。

毋庸讳言,这几乎是我们大部分人对写作教学进行思考与探究的起点,甚至误解为一种常识。但我们都忽略了一点,这三大文体是“教学文体”而非“事实文体”。所谓“教学文体”,“是相对于事实文体的一个概念,是为了教学的需要,将最基本的几种表达方式抽取出来,作为训练的基本文体”。(叶黎明《写作教学内容新论》P8)这里包含着一个良好的初衷,那就是这三大基本功一旦练成,学生日后行走写

用写作正基于这样一个目的,尝试设定有针对性的具体任务情境来引导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锻炼学生的真实写作能力。

而具体的任务情境最为现实的体现就在于实用类文本。在《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写作实用类文本,如提要、自荐书、考察报告、读书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会议纪要、访谈录等”,这里要说明的是,从新课标的以上举例来看,课标关于实用类文本的选择与人们印象中的应用文写作是有区别的,着重倾向在报告、纪要等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说,学生要具备对自己的行动、团队的活动及他人的行为有观察与组织叙述的能力,而不是像过去的应用文写作一样,成为一些公文或日常文体的格式的写作训练。

实用类文本的类型除了上面在“美国马塞诸塞洲母语课程常用写作形式”中有所显示之外,在《澳大利亚课程标准》中,相当于我们高中阶段的水平5与水平6的写作要求中也有如下阐述:

水平5:“学生运用记叙文、事务性文本、报告、程序说明、解释性和劝导性文本,围绕有挑战性的观点和信息写出翔实而富有表现力的文本。……如怎样写要点一览表,怎样作会议纪要,怎样写会议日程,怎样运用互联网或光盘等等。”

水平6:“在个人、小组或示范性的写作活动中,学生建构正式信函、脚本、长篇故事、诗歌、对话、抒情诗、建议,录相或多媒体、报告、评论、意见、概要等多种文本。”

我们可以设想,在写作训练的时候,以实用型文本来创设任务情境,会让我们的中学写作教学更为丰富而鲜活,我们的教学追求才能有更广阔的天地。

任务型实用写作能为写作训练创设情境任务,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明确写作目的与方向;并以实用类文本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写作能力。这样一个努力能让学生从应试写作的单一训练中解脱出来,开拓视野、激发兴趣,让写作与生活紧密相连。

以下是我编写的《任务型实用写作校本教程》中的一次训练设计,并以此呼应余党绪老师“公民写作”理念:

给校长的建议

这是世界书局中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印行的《模范公民》“公民训练小册”全八册中

的第八册(相当于小学四年级下)的部分目录。

1.我看见新事物,要常常留心研究

2.我不盲从,不随声附和

3.我没有得到允许,不动别人的东西

4.我不轻易向人家借东西

5.我遇见车马及一切危险,要敏捷的避免

6.我看见同学有危险的举动,立即劝止他

7.人家有事问我,我要恳切地回答他

8.我说话要轻而和气

9.我对人要和颜悦色

10.我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叫别人去做

你看完之后,有何感受?结合你和你的同学们的公民意识与行为,你有何思考?和一组同

学一起选择一个你们认为应该改变的富阳中学里的公民形象问题或情况。然后写一份给校长的

建议,解释为什么这种情况需要关注,以及你们认为这种情况需要改正的原因。

要求:

1.写下那些学校里一些应该改变的状况的细节,以引起关注。

2.使用有力的语言让你的论证更加有效。用坚定的肯定语气来表现你希望校长接受的观点,

用坚定的否定语气表现你反对的观点。

任务型实用写作介入的意义与途径

众所周知,实用写作在高中写作教学中几近于无。这种缺席容易导致写作教学仍旧在理论类文本与文学类文本之间来回奔移,或者衍生出被冠以“夹叙夹议”的杂交文体。只有让实用写作强势介入高中写作教学,方能撑起写作教学的三分天下的格局。而也只有如此,一线教师对三类文本的特征与教学目标才会有一个清明的认知,学生对学习写作才会有更明确的方向,也正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写作文类要求。

再者,任务型实用写作以其鲜明的读者意识、真实的写作任务情境和丰富的实用文类三大特征将会为写作测试的破“宿构”难题提供绝佳的良方。特别是丰富的实用文类,它将为我们的写作测试命题提供广阔的可选择的空间,同时也使那些为应试作文而生产的诸多作文模式无用武之地。

比如这样一道作文题:

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向阅卷老师推荐一首你最喜欢的曲或歌,努力使阅卷老师看完你的文章之后迫不及待地想去听。

要求:(1)标题就是你喜欢的曲或歌的名称;(2)观点鲜明,思路清晰,理由充分,合情合理;

(3)你可有选择地调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手段,从而使你的推荐更打动人心。

在这道题中,有明确的读者“阅卷老师”,其写作任务是推荐歌曲,从实用文类角度来说属劝说、建议类文本。主体的语篇构造要求有清晰的思路与充分的理由,同时亦可调动多种表达方式服务于说理动情目的,对学生写作能力可以进行多方面的考查。

当然,任务型实用写作的介入一方面丰富了写作教学内容与写作测试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也需要写作测试的引领。这是实用写作强势介入高中写作教学的最佳途径。

而事实上,任务型实用写作在高考测试中并非完全没有体现。

1965年“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1985年“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一封信”、1989年“给好朋友回信”,以及1987年的“简讯”,都是有着明确任务情境的实用文写作。即便后来任务型实用写作没有成为显性的写作测试内容,但在各省的高考题中的“语言文字应用”考查区块还是能见其身影。比如2011年湖南卷的新闻短评、2011年湖北卷的颁奖词、2011年四川卷的感谢信、2009广东卷的致谢词、2008年福

建卷的晚会开场白等等。特别是2010年浙江卷的“零碳馆”海报,把“海报”这一实用性、生活性很强的应用文体移植到高考语言文字应用考查当中,让人耳目一新。

如果把这类语言文字应用题转移到写作测试中,以任务型实用写作的方式放大其写作容量与要求,或以大小作文的形式分别实现写作能力的分类测试,从而使新课标的新三大文体写作及相关能力要求能得到充分的检测,也许会使现在陷入困境的写作测试与写作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