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官窑的历史传承与显微特征

北宋官窑的历史传承与显微特征

北宋都城汴京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最大的城市,公元961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王位,建立宋朝。在未来的二三十年里,他和弟弟赵光义指挥军队又不断征伐,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辽、金相继在北部兴起,给北宋王朝造成一定威胁,终于导致公元1227年南宋政权的建立。两宋虽然实际统治疆域有限,却创造了中国古代商业的奇迹。

北宋都城汴京在当时都已经是人口超百万的大型城市,另外乡村小镇(又名‚草市镇‛)也逐渐发展起来。在这些城镇里,商业繁荣,市肆极为发达。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东京汴梁城‚东华门外,市井最盛,……凡饮食、时新花果、鱼虾鳖蟹、鹑兔脯腊、金玉珍玩、

衣着,无非天下之奇。其品味若数十分,客要一二十味下酒,随索目下便有之。其岁时果瓜、蔬茹新上市,并茄瓠(一种葫芦,嫩时可食)之类,新出每对可直三五十千,诸阁纷争以贵价取之‛,真是一幅繁荣景象。另外,每天有成千上万头猪被赶入城市中肉市待宰,每日消耗的鱼达数千担。这时的夜市也更加兴盛,往往直到三更方散,市场交易,动辄千万。还有作为说书游艺场所的‚瓦肆‛,大者可容纳数

彩演绎传遍千家万户。北宋着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流传至今,更为了解当时汴京市肆的繁荣情况提供了有力而形象的证据。

北宋官窑创建于北宋宣政年间,是宋徽宗引入汝瓷及开封陈留东窑等窑系的制作精华在开封创建的。

北宋官窑口是我国陶瓷史上第一个由朝廷独资投建的‚国有‛窑口,官瓷也是第一个被皇帝个人垄断

的瓷器种类。

在徽宗前的北宋各代帝王当政时期,帝王们都没有徽宗那么高的艺术造诣,对民汝窑‘待诏供奉’的方式没有提出异议。徽宗登基初期也没有提出异议,但对‘供御汝瓷’的釉色器型可能已有所不满,直到1111年即位第十年的政和年,对‘汝窑为魁’的水准更不满意,徽宗遂决定京师‘自置窑烧造’。

以政和年为界,此前宫中用瓷以征民汝窑为‘待诏供御’窑的瓷器为主,此后用瓷是自置窑烧造的为主。

政和年号的起用时间是公元1111年,我们可以明确;大概在这一年,因京师已建官窑,汝窑虽还有‘待诏供御’的官窑头衔,但‘待诏’次数已大大减少,所烧瓷器基本全部用于自行出售。而‘自置窑烧造’的官窑从公元1111年起到1126年的靖康之难止,连头带尾地存在了十六年,而不是现在人们常说的二十年。

《听琴图》

北宋政府‘自置烧造’窑口因为是官府投资所建,是名符其实的官窑。而此前‘待诏供御’的汝窑都是民间投资所建。徽宗之所以成立官窑的最大可能原因是:因瓷器的器型品味和烧制成品率与成色率与窑主所雇的制瓷掌窑师傅艺术鉴赏水平有直接关系,涉及瓷品器型釉色的配方参数因人事或原料变化不同较难掌握,质量波动较大,一直处于不稳定之中,影响了向宫中进呈。

对艺术品欣赏水准很高的徽宗来说,他不能容忍以烧制日用瓷为主的民汝窑制瓷师傅忽略器型的造型意境,更不能容忍瓷器釉色与他的艺术喜好颜色相冲突。

北宋政府官员的官阶品级按制以服饰颜色划分,我们在徽宗本人所画‚听琴图‛中见到两位陪听官员所穿服装颜色可见这位帝王艺术家唯

对天蓝天青和豆红色的喜爱,民汝窑的那些制胎造形施釉师傅们那里能理解得了他们的君王有着极高艺术鉴赏品味呢!

对徽宗来说:安排‘东西窑务’的官员,把窑口设在京师附近,以便能将自已的要求及时对制胎上釉掌管窑火师傅提出,这样就能更多烧出一些使自已在各方面都满意的瓷器。为此,宫中拿出些银两,招一些高水准制瓷掌窑师傅,征购一些好胎土和釉料也不是什么难事!

《宋徽宗赵佶文会图》

官窑在京师附近建起了,烧制什么呢?参照青铜器的多种造型,以汝瓷为基础,扩大器型种类,将几种釉色增加到多种色彩,以徽宗对绘画特殊爱好再加上翰林画院有众多丹青高手,

他是一定要在部分陈设

类瓷器上增加山水植物或人物题词刻花绘画填彩图案,怎么能证明此事呢?

其(一)徽宗本人的《文绘图》和佚名《宋人夜宴图》及《梧荫清暇图》中部分瓷器上有纹饰图案。尤其《梧荫清暇图》右下角的‘贯耳瓶’上纹饰。

其(二)曹昭在《格古要论》曾具体说过:‚官窑器……色好者与汝窑相类‛。

其(三)王世懋对他所看到的这时期官窑烧制瓷器也有所品评,他在《窥天外乘》中说:‚宋时以汝州为第一,而京师自置窑次之。‛ 其(四)《中国古陶瓷图典》‚汴京官窑‛条目‚从传世品来看,此窑是继汝窑之后为宫廷制御用瓷器的窑口,器物形制与烧制工艺与汝窑有共同之处‛。

其(五)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还能在市面偶能见到带有宋代特有花石及芭蕉叶纹饰的刻花填彩或彩绘宋官瓷。

北宋

官窑粉青花觚

高17.8cm 口15cm 深16.2cm 足5.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宋官窑特展

这些官窑烧制瓷因其与汝窑瓷的共同要素大于差异要素,所以现在一些专家和收藏类书目上将其统称为汝瓷,从而混淆二者的差别,混淆二者的结果,使汝瓷的存世数量被混同为官窑瓷的存世量,因而使汝

瓷存世量受到了官窑在世时间短(十六年)的误解。

从后人对宋官窑瓷的评价看,大部分人认为其质量虽好但不如汝窑质量最佳时的瓷器好,严格来说;它们应被称为官窑汝瓷。1989年,台北故宫博物院编辑的《宋官窑特展》图录将其称为宋官窑青瓷中而未定其为汝瓷。至今台北故宫有清宫旧藏的汴京官窑青瓷25件(南宋官窑青瓷110件)。

靖康之变 北宋灭亡

12世纪最初的25年,是宋徽宗统治的年代。宋徽宗是历史上有名的风流天子和昏君。丝毫没有治国之本的野心,只知道贪图享乐。王安石的变法虽然说没有在根本上解决在制度上的问题,但是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宋朝皇帝毫无进取心,也没有高明的国家治理策略和国家发展战略,只求自保,能坐稳朝庭。国家逐渐失去凝聚力,民心、士气逐渐低落。在国防上,朝廷自始至终没有明确的军事战略作指导。连年战争失利,耗费大量钱财,岁岁进贡,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社会矛盾激化,导致农民起义不断爆发,也大大损耗国家实力。他以蔡京为宰

相,同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杨戬、朱勔、李彦、高俅等人结

成反动的统治集团,使北宋的政治进入最黑暗、最腐朽的时期。宣和元年(1119年)和宣和二年,先后爆发了宋江、方腊领导的两次大的农民起义。宋徽宗虽然镇压和瓦解了这两次农民起义,度过农民革命带来的一场统治危机,但是东北地区女真族的兴起,却使北宋王朝面临覆灭的命运。

北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 四月, 金兵掳走徽、钦二帝及宗室、宫人四百余人北返, 北宋至此灭亡. 史称‚靖康之耻‛. 同年五月, 原任河北兵马大元帅的赵宋皇族康王赵构, 在金军退走之后, 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南) 即位, 仍沿用大宋国号, 史称南宋, 年号建炎, 是为宋高宗

《南宋街景》

北宋官瓷的传承

官窑自1107年在京师开封设置,至‚靖康之难‛后开封沦陷,窑口存世的烧造时间不过十余年,其光耀中天的岁月随着北宋的灭亡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宋高宗是宋徽宗的儿子,对北宋王朝祭祀所用的礼器可谓了然于心。1143年,宋高宗将久藏于心的礼器复古之事提到议事日程,决定袭宋徽宗遗制,斥国资自置窑烧造礼器,他于1144年下诏专门成立礼器局,诏令修内司修建官窑开始南宋制瓷大业,寻访通晓礼器规矩及制作技艺的大师巨匠主持南宋王朝礼器的制作以及官窑的烧制业务。1146年,修内司官窑不负宋高宗所望,完美地传承了北宋官瓷的制作工艺和造型艺术,烧制出合乎政和‚新成礼器‛的作品,其形制、尺寸均再现了宋徽宗政和‚新成礼器‛的风采。

宋高宗依照北宋官瓷的制瓷制度和工艺烧制官瓷,是对宋徽宗所设官窑的直接继承。国势渐趋稳定后,南宋王朝对瓷器的需求量增大,修内司一座窑口已不能满足需要。宋高宗又依制在郊坛下别立新窑,大量烧制以北宋官窑为蓝本的南宋官瓷,使得两宋官窑法脉相续的实践和发展模式终告完成,成为中国陶瓷史上一座光彩夺目的里程碑。

北宋官瓷的显微特征

(图一)釉面黑色斑点(GCQS-1599)(图二)釉面褐色斑点(GCQS-1586)

(图三)釉面金属光泽斑点(GCQS-1597) (图四)釉面黄色斑点(GCQS-1598) 明曹昭在 格古要论 中说到:‚官窑器,宋修内司烧者,土脉细润,色青带粉红,浓淡不一,有蟹爪纹,紫口铁足,色好者与汝窑相类。‛这些描述对宋代官窑瓷器的外观特征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宋代官窑及明清仿官青瓷釉主要呈现为青色,浓淡不一。釉面普遍有纹片,纹理大小 疏密不一。釉面质感似玉,大多数器物口沿釉薄,露出一定的胎色,呈现‚紫口‛现象。刮釉露胎部分圈足,由于胎体中氧化铁的含量高而在烧成后呈现铁褐色,即‚铁足‛现象。

a.

釉面斑点:宋代官窑青瓷釉面经常可见直径几百微米到二千

微米大小的斑点,这些斑点有黑色黄色等不同颜色,其中有些斑点有明亮的金属光泽。明清仿官瓷器釉面上也有各色斑点,但相比宋代官 窑而言要少一些。斑点可能是因为釉料的不均匀 研磨不够细致而使釉中的铁在釉面富集析出,或是烧成时某些物质落到釉表面而形成的。 图一至图四 显示了宋代官窑青瓷不同样品釉面斑点的显微图片。

(图五)釉面变色气泡(GCQS-1599) (图六)釉面棕眼(GCQS-1606)

(图七)釉面棕眼(GCQM-1631)

(图八)釉面棕眼(GCQQ-1645)

b. 釉面变色的气泡和棕眼:在大部分宋代官窑及明清仿官瓷器釉面上能观察到变色的气泡和大小不一深浅不同的棕眼。

图五中黑色的气泡是因为气泡破孔及后期的污染所造成。

图六至图八 为不同样品釉面上棕眼的显微结构图。

(图九)同一区域多处缩釉(GCQS-1614) (图十)圆形缩釉(GCQS-1600)

(图十一)椭圆形缩釉(GCQS-1595

(图十二)长条形缩釉(GCQS-1607)

c 、缩釉:大多数宋代官窑与明清仿官瓷器釉面都有局部无釉的现象,即缩釉现象。缩釉的形状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面积或大或小,也有形状为长条形,一般多出现在器物底与壁交界处。(图九至图十二)为宋代官窑及明清仿官瓷器缩釉现象的显微图片。

宋代烧制的官窑产品、明清仿制的官窑瓷器以及康乾时期收集的

官窑瓷器主要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两院内。

北宋官瓷造型古朴庄重,釉质如脂如玉,所裂纹片灵动飘逸,形

如龟背,色如鳝血,釉面莹莹冰片极富美感,且器口微微泛紫,底足褐红如铁。作品观之神韵内蕴、质朴无华,不独无什么精美雕饰和装饰,也更无什么艳彩涂绘,

其完全凭藉自身釉色和幻放的纹片之美抵

达其冰清玉洁、神韵天成的美学境界。

清乾隆帝为北宋官瓷所赋诗句 李唐越器久称无,赵宋官窑珍以孤。色自粉青泯火气,纹犹鳝血裂冰肤 摩挲真是朴之朴,咏叹仍非觚不觚。合赠何人合长吉,簪花得句负奚奴。 ——乾隆壬寅新正 御题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