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小学语文小作文开发与实践的研究

校本课程——小学语文小作文开发与实践的研究 研 究 报 告 潢川县第五小学:彭伟 2014年10月

小学语文小作文开发与实践的研究

一、校本课程的界定

长期以来,我校学生的作文教学的效果不佳,尤其是相对于教材规定的八篇大作文之外的小作文,还未受到应有的关注。许多教师对如何上好小作文课深感困惑,他们对当前学生小作文的定位把握不准,要求偏高,脱离学生的实际。不知道小作文到底写些什么, 依据什么确定小作文内容。导致小作文教学没有目的,学生练得层次也不一样,也没有真正达到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作用,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提高的缓慢。学生“奉命作文”、“应试作文”的现象仍然没有改变,还是出现千篇一律,千人一腔;不真实,说假话;不具体,说空话;缺真情,说套话的现象。为了满足基层老师教学的要求,提高儿童个性发展的需求,让儿童增加体验、尝试创新、自主参与作文过程,实现“作文是为了表达的需要”这一根本宗旨,我们提出了本课程实验研究。

本课程于2012年9月实施,计划完成时间是2014年10月。通过本课程的研究,探索小学语文小作文教学的策略,规范作文练笔的内容极其管理模式,使练笔真正为作文服务,让学生在作文指导中激活亲身体验;让学生在多种激励中满足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经历开放过程,全身心地投入体验轻松愉悦的完成作文,真正使学生的作文水平有所提高。

二、校本课程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本课程的研究旨在通过对提高小学1-6年级学生作文的多种有效途径和方法的研究,通过校本作文适度开发,使其具有实际的使用价值,逐步构建一套与教材紧密结合,适合农村小学拓展性小练笔训练的体系,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教材,并逐步完善教师指导,使校本作文的研究得以推广。通过本课程的研究促进教师在作文教学观念上的更新,树立整合的大作文观。重新定位作文教学中的教师角色。教师通过实际的课堂教学,使作文指导水平和学生的作文创作兴趣和创作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逐步形成课堂教学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本课程从两方面内容进行研究:

1、小作文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包括包括随文拓展练笔、口语交际的后续练笔进行开发研究。

2、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包括随文拓展练笔指导策略的研究和校本课程后续练笔指导策略的研究。

本课程研究重点通过校本作文适度开发,使其具有实际的使用价值,逐步构建了一套与教材紧密结合,适合小学拓展性小练笔训练的体系,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教材,并逐步完善了教师指导,使校本作文的研究得以推广。通过实际的课堂教学,使教师的作文指导水平和学生的作文创作兴趣和创作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逐步了形成小作文课堂教学体

系。

三、具体步骤与措施

具体步骤:

1、准备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1月)

成立课程组,查找资料、文献索引,运用调查法、文献法及行动比较法进行研究,制定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2012年11月——2014年3月)

1)校本教材的开发

2)校本作文实施策略的研究

3、总结阶段(2014年4月——2014年10月)

根据研究内容,综合研究材料,写出研究报告。

具体措施:

(一)调查问卷及实验前测的研究

语文新课标阶段目标中对学生作文兴趣方面有如下要求:

第一学段(1~2年级)写话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第二学段(3~4年级) 作文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3.愿意将自己的作文读给人听,与他人

分享作文的快乐。

第三学段(5~6年级)作文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作文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作文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针对新课标的要求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我们精心设计了问卷调查并进行了实验前测,问卷调查表如下:

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实验前测表明,学生怕写作文,对作文不感兴趣,教师不爱上作文课。多数学生认为,作文是写给老师看的,是交给老师改的,是“为教师而作”,所以写作文时感到无内容可写,或者无从下笔,或三言两语,或东拼西抄,应付了事。平时也没有养成积累、写作的良好习惯。为了达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目的,实验过程中,我们针对当前作文教学现状做了详尽分析,运用新课程理念,边研究边探索。我们认为,学生惧怕作文的原因有许多,其中既有教学目标制定的原因、教材编定的原因、教学方式方法的原因,也有对作文评价方面的原因。经调查与疏理,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1)新课程的教材编定远远高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作文内容宽广得让学生无法把握。比如:让三年级的孩子进行环

保方面的调查进行写作。让四年级的孩子写世界遗产导游词。说句实在的,世界遗产,我们老师也没走过几处,让我们写也不会写。写动物的作文学生相对感兴趣多了,但是,课文中阅读的范文却是丰子恺的《鹅》、老舍的《猫》,那是什么,那是散文中的精品啊,都是长期观察积累而成的,而我们的学生缺乏的就是生活的积累和体验。

(2)教师不能正确理解课标精神,任意拔高要求、急于求成。导写过程单调、乏味。小作文要求等同与大作文。作文教学是一种机械的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而非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劳动,教学过程缺乏足够的魅力,不足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因而,作文毫无乐趣可言。

(3)作文点评机械化、条文化,缺乏赏识性的评价。学生挖空心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拼成了一篇文章,一到老师的手里,就被标点不对,错别字多,用词不准确,语句不通顺等等毛病弄得遍体鳞伤。教师未用赏识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作文的闪光点和点滴进步,学生的自尊心严重受挫。同时,教师的评语机械化、条文化,无非是:内容具体、条理清楚、中心明确或内容空洞、语句不通,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4)学生小作文缺乏自我展示的平台。人都有一种潜在的需要就是要展示自我,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赏识。这一需要往往被老师所忽略,学生不能拥有一个与别人交流的平

台与空间,他们的心灵被封存,难以与人交流。因而,也难

以体验作文成功的喜悦。

(二)小作文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的研究

《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规定:“能具体明确、文从

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

的表达方式写作。”

以前由于我们对作文教学缺乏整体规划和思考,造成教

师在作文训练中阶段性目标不明显,有着“信马由缰”的倾

向,以至于一二年级就要求作文、用高年级作文的要求来指

导低中年级作文等现象,没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和把握各阶段

的作文教学特点和训练重点,这些超阶段的作文练习无疑是

拔苗助长,加重了学生的作文负担,造成了学生对作文的恐

慌。学生的实际水平达不到这个高度,所以只能“抄袭”范

文、套用范文,作文中也就出现了大量的假话、空话,甚至

“编造惊天大案,制造美的谎言”。为此,我们校从2011年

开始,进行小作文教材的编写,这次编写主要以片段练习为

主,与阅读教学整合,力求把小作文的难度降下来。

1、随文拓展练笔的策略

随文拓展作文即以课文内容作为写作的材料,把语言形

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主题以及学生实际、风土人情有机地

结合起来。其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且紧随阅

读教学。我们主要从两方面入手,进行训练:

(1)深掘课文内容

①描写插图。如我们在学完二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我

选我》一课之后是这样深掘课文内容的:

②缩写长文。如我们在学完六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藏

戏》一课之后是这样设计练笔内容的:

③填补空白。如我们在学完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乡

下人家》一课之后是这样设计练笔内容的:

④续写课文。如我们在学完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凡

卡》一课之后是这样设计练笔内容的:

当然,不是说每一篇课文都可以拓展,我们要寻找贴近

离我们学生生活的,合理选择我们学生力所能及的东西进行

训练。

(2)巩固写作方法

学生作文基础差,依附课文的仿写、改写等能逐步引领

学生走进作文之门,我们通过以下四种训练,来真正提高学

生的作文水平。

①仿写训练。例如:《荷花》一课有这样的语句:“小

鱼游过来,告诉我昨天做的好梦;蜻蜒飞过来,告诉我清晨

飞行的快乐„„”教师是这样设计的:请学生仿照句式练

习:(谁怎样)过来,告诉我(什么);“( )过来,告诉

我( )„„”我们设计这样的练习题可以拓展学生思路,激发学生想像,同时可引导学生说话写话,迁移运用。再如:写特写镜头。读了《丰碑》中对军需处长的描写。教师是这

样设计的:请学生想像自己就是那位对着军需处长的将军,

当他转身时,看到他身后的云中、山中的战士们会是怎样的

神态,怎样的步履„„学生的理解深度不同,描写就不同;

语言积累不同,表达效果也不同。并在练习中相互交流,共

同提高。

②强化重点。如我们在学完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桂

林山水》一课之后是这样设计训练内容的:

③转变叙法。如我们在学完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鲸》

一课之后是这样设计训练内容的:

④改变体裁。如我们在学完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金

色的鱼钩》一课之后是这样设计训练内容的:

2、口语交际后续练笔的策略

人教版教材,将口语交际与作文教学的紧密结合,既符

合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又有利于使学生的口语

语言和书面语言同步、和谐发展。

鉴于此,我们将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实践的基础上

进行后续练笔教学。由单一的言语交际训练向作文训练过

渡,把课堂上精彩的瞬间定格在学生的作文中。

①写己所好:将课堂上自己喜欢口语交际的内容以自

己喜欢的方式、体裁更清楚明白地写下来。

②评己所闻:对课堂上老师的观点、同学的发言,一

定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可以以书面形式进行评论,理解不

同,看法不同,写下来会更显明白深刻。

(三)教师指导的策略研究

1、随文拓展作文指导策略

随文拓展作文训练旨在以读带写,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为了让我们的教师更好地利用好随文拓展这一课程资源,我

们深入教师的课堂,进行分析、调整和指导。我们的研究从

以下方面着手:

(1)目标设计

语文课文是根据每一单元的训练目标而设置,阅读课不

光要落实好本单元重点,解决好每一课的难点,还要在相应

的课文中有机地渗透拓展作文。所以,在备课时,我们的教

案就应该体现这一教学目标,并落实到课堂中。我们对教师

的教案进行抽查,以掌握教师对这一目标的落实情况。

(2)过程设计研

建立了作文训练目标后,我们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进

行有效的分析和指导。看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把握了本次

作文的主题,尽可能地抓住课堂的生成点,将作文练笔融入

到课堂教学中来。

(3)课堂教学

要掌握教师对作文目标的达成程度,我们就必须进入教

师的课堂,进行跟踪研究。我们的研究主要从这些方面加以

剖析:

①教师是否引领学生进行自主感触,交流所思、所做、所闻、所想。

②教师是否调动了学生写的情感,充分把握好了写的契

机。

③教师是否尽可能地多铺设写的思路,丰富写的内容。 ④学生是否说真话、抒真情、写真文。

2、口语交际后续练笔指导策略的研究

(1)教学设计

我们在原来的教案中,只是为口语交际的训练而设计教

案。现在我们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增加了作文训练。所以,我们必须对原来的教案进行调整,把交际活动与作文训练有

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样,我们也要进行不定期地检查教师的

教案,及时反馈指导和调控意见。

(2)课堂教学

我们采用了随文拓展作文指导课堂研究策略,并在此基础

上就教师是否兼顾了交际和作文这两个不同纬度的能力作

深入分析研究。

(3)作文评价

为了更好地进行比较,改进教师的作文评价方法,指导

教师的评价,我们通过检查学生的作文具体从作文的篇数、

是否有眉批、总批、等级这几个方面来了解教师是怎么评议

的。

(4)校本教材评价

①课堂分析会

校本作文课程到底适不适合学生的实际,我们要在任课

老师课堂实践并写出反思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会诊,看看

适不适合学生,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有何困难,

重新审视教材,对教材的可行性提出意见或建议,课程组成

员做好材料的积累和总结。

②教师座谈会

我们每学期召开一次以上的教师座谈会,征集教师们对教

材的意见、建议,为教材的调整积累材料。

(四)小作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1、口语交际的教学模式

着眼于“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

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提高学生写话能力”这一教

学目标,我对口语交际教学设计了“激起兴趣——创设情境

——双向互动——评价激励——写话成文”的教学模式。

设计这个模式,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读、写能力

并行,变为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有效的整合;也可以更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它可以为我们

展现一个活跃的,开放而新颖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2、小作文校本课程《积累与练笔》的教学模式。

在编写小作文校本课程《积累与练笔》的过程中,我们

不断探索其教学方法:

①、注重语言的理解和表达的训练。进行“小作文”理

解是关键,表达是难点,学生练笔的过程由“理解——口述

——练习——反馈”四步构成。

②、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

点,各阶段的训练各有侧重,但也注意了内容之间的连贯和

年级之间的衔接。

③、“练笔”与单元作文结合起来,形成统一的作文训练

序列。进行“练笔”时,一般紧扣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设

计相应的练习点,为提高本单元的作文水平作铺垫。把本单

元的作文先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分解式片断训练,然后再在作

文教学中进行综合性训练。把两种训练互相渗透,融为一体。

④、构建小作文校本课程《积累与练笔》的教学模式。 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落实小作文训练旨在以读带写,以读促写,以写悟读,读写结合。经过我们不断地研究,我们总结了小作文校本课程《积累与练笔》的教学模式: 第一步:预习检查,感知文本内容。

(1)课前预读,做好铺垫。

(2)创设话题,引入新课。

(3)预习检查,扫清障碍。

(4)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二步:读悟结合,总结写法。

(1)研读课文,质疑问难。

(2)抓住关键,品读欣赏。

(3)总结方法,注重积累。

第三步:读写训练,完成小作文《积累与练笔》。

四、效果与成果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年的“小学语文小作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研究”课程的研究,我们利用多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每个阶段目标,促进了学校语文教学的改革,也使学生的作文水平、语文教师的素质普遍得到提高。

1、实验促进了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

课程实验研究,培养和锻炼了一批研究型教师。实验教师的教学工作辛苦而充实,大家一起探索,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教学能力得以历炼,科研素质不断提高。许多教师在作文课程研究氛围的影响下,自觉地参与其中,听作文研讨课,并进行评课、议课,撰写听后反思,极大地鼓舞了我们的工作热情,也使实验工作在我校小学得到深入、扎实地开展。

2、实验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1)、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作文水平大面积提高。 首先,由于小作文易于驾驭,即使较差的学生也能写得有模有样,使学生容易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写作兴趣。其次,小作文拓宽了学生写作知识和写作技能的获得的途径。学生除了从作文教学中获得写作知识,还可以从阅读教学中获得;不仅从教师那获得,还从与同学的交流中获得,作文水平明显提高。在参加县级征文比赛中,多名同学获奖。由于学生读写能力迅速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也大幅度上升。

(2)、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好的小作文可以给学生的思维打开无限的空间,让他们的思维品质得以全面发展,从而培养了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而且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有德育的内涵,小作文可以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教育,学会做人,学会生活。陶

冶了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3)、改革了作文的评价体系,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珍视学生作文中的“亮点”,从赏识的角度出发,鼓励学生写适合自己年龄特征的童言童语、童真童趣。从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综合考察学生作文的质量和作文的水平,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事物、听说读写、口语交际、作文等多种能力。

五、课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学生阅读量偏少,知识面较窄,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往往停留于表面,无法深入,小作文总是只有模式而无意境。

2、部分教师在运用小作文校本课程时往往与大作文一样,都在作文课上完成,这样要花更多的时间,影响了教学进度。

3、小作文校本课程的评价设计过于单一,缺少学生评价、小组评价等。

“教学无止境,科研无尽期。”虽然我们在“小学语文小作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研究”课程研究中作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小学语文小作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探索与改革之路才刚刚起步,对我们来说是任重而道远。今后我们还要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加快研究的脚步,继续深入探索,大胆创新,引导学生亲近自然,走向社会,体

验多彩的生活,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