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大纲

四川省拟任县处级党政领导职务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

考试大纲

说 明

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切实提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建立县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的若干意见》(中组发

[2000]16号)精神,按照省委办公厅《关于推行拟任县处级党政领导职务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制度的通知》(川委厅[2005]1号)要求,结合四川省情和我省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实际,针对党政领导干部基本政治素质要求,制定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是全省拟任县处级党政领导职务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

本考试大纲由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组织修订。

第一条 考试范围和目的

考试范围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共党史、经济、法律、管理、科学技术、民族宗教、四川省情与四川发展战略、国情世情与时事知识等内容。

考试的目的是测试应试者对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这些理论、知识、方法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条 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方式

1、通过全省党校系统远程考试网络,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完成。

2、闭卷考试。

二、考卷分数

满分为100分。

三、考试时间

120分钟。

四、试题难易比例

试题难易比例为:容易题约为30%,中等难度题约为50%,难题约为20%。

五、试题内容比例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约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5%,中共党史4%,经济约10%,法律约10%,管理约10%,科学技术约4%,民族宗教约4%,四川省情与四川发展战略约10%、国情世情与时事知识约8%。

六、试题题型

(一)理论基础部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

(二)理论运用部分:四选一类能力测试案例题、六选三类能力测试案例题。

第三条 考试内容

一、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一) 哲学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和发展

哲学及哲学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

2. 物质和意识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3. 唯物辩证法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

法的基本规律

4. 认识和实践

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认识的辩证过程 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真理与价值

5.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

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社会意识的构成 社会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

6. 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社会形态的划分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

7. 个人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二) 政治经济学

1.商品与货币

商品 货币 价值规律

2.资本与剩余价值

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的本质 资本的划分与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

本主义工资的形式和本质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3. 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4. 资本的循环、周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

资本循环 资本周转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资本主义的社会再生

产和经济危机

5.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借贷资本和利息 资

本主义地租

(三) 科学社会主义

1.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共产主义社会是分阶段发展的 无产阶级肩

负的历史使命 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设想 关于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方式 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2.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与实践 列宁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构想 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性和发展阶段问题

(四)毛泽东思想

1.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和科学体系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

的科学内涵 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

2. 新民主主义革命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中国革命的性质和步骤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

线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3. 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

4. 武装斗争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人民战争 人民军队建设

5. 统一战线

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中的资产阶级 党对统一战线的领

导权 统一战线的基本方针政策

6.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

7. 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党是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 党的建设的总目标 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

加强党的建设 党的思想建设 党的组织建设 党的作风建设

8.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统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一)邓小平理论

1.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2.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推进理论、体制、科技和各方面的创新

3.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本质 坚持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从国情出发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5.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经济发展战略

“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7. 社会主义的对外开放与外交战略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坚持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战略

8.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政治体制改革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9.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和任务

10. “一国两制”与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一国两制”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产物 “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1.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地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2.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地

推进理论创新和其它各方面的创新

3.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发展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 发展包括促进人的全面发

展 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4.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 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5.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努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必须正确处理对外开放的两个重要的关系

6.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改善人民生活,积极

扩大就业

7.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尊重和保障人权

8.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大力发展教育,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9.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防和军队建设

新形势下我军必须解决的两个历史性课题 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总要求 国防和军队的信息化建设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10.关于坚持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及其地位和作用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任

务和工作重点

11.关于推进祖国完全统一

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积极推进祖国统一进程 坚持“一国两制”,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12.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和国际战略

国际局势和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维

护世界多样性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3.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和执政党建设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取决于我们党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的纲领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

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 党的干部队伍建设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党的作风建设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

(三)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1、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以及新的阶段性特征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 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

3、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执政以来的主要经验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4、党的先进性建设

党的历史的基本结论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宝贵经验 先进性建设是党的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 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特点和成效 先进性教育必须抓好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的这个基础工程

紧紧围绕党的历史使命和中心任务,进一步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

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 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 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 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和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的性质和目的 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 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

7、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

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建设生态文明

8、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 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9、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10、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11、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12、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 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推进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军事组织、军事管理创新 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本要求

13、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 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

14、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当今世界格局和形势发展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

15、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 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 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 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 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 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三、中共党史

1.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民主革命纲领和策略方针的制定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初步探索 “八七”会议与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结束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创立 反“围剿”斗争的胜利与挫折 遵义会议的伟大意义 瓦窑堡会议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制定 延安整风 中共七大和抗战的胜利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和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3.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

建国初期党的任务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

4.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八大”前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失误 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左”倾错误的严重发展 “文化大革命”及其经验教训

5.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工作重点的转移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党的十二大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出 党的十三大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与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建立 邓小平南巡谈话、党的十四大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党的十五大与跨世纪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六大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辉煌成就与党的十七大的召开

四、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 市场经济的主要特点及运行机制和规则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的主要缺陷 市场机制 供求规律 价格机制 竞争规律 市场规则与秩序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

市场主体的类型、作用和特征 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特征 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总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商品市场 劳动力市场 金融市场 其他市场 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 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和政策 改善宏观调控、转变政府职能 完善财税体制、深化金融改革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

(二)国际经济

1.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在当代的发展 国际贸易的方式 国际贸易政策

世界贸易组织

2.国际金融

国际收支与外汇市场 汇价及其决定 外汇储备及其规模 国际融资方式及其特点 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组织

3.国际投资

国际资本流动的形式和特点 跨国公司与国际投资 我国利用外资的意义、原则和方式

4.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性 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形式 亚太经济合作

组织 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三)经济学常识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EA ) 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民生产总值(GNP ) 国民生产净值(NNP ) 国民收入(NI )

货币供应量 流动性过剩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衍生金融工具 银行准备金 关税 配额 恩格尔定律与恩格尔系数 基尼系数 财产性收入 个人收入与个人可支配收入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股票 债券 基金 权证 股票指数

五、法律

1.宪法

宪法及其地位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根本制度 我国的政党制度 爱国统一战线和政治协商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家的结构形式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制度 我国的经济制度 我国的文化制度 我国的选举制度 宪法监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国务院 中央军事委员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县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 公民及其在法律上的地位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公民的基本义务 国家赔偿法及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 行政赔偿的范围、程序和义务机关 刑事赔偿的范围、程序和义务机关

2.行政法

行政法及其特点 行政法律关系 行政组织法 行政合法性原则 行政合理性原则 行政行为及其特征、种类、效力和成立要件 行政立法 行政许可 行政征收 行政强制 行政处罚 行政给付 行政合同 行政指导 行政程序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 行政责任 行政监督与监督行政

3.民法

民法的调整范围和基本原则 物权 债权 知识产权

继承权 人身权 合同的概念及法律特征 民事责任及其责任方式

六、管理

(一)行政管理

1.行政管理的地位和特征

行政管理在国家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行政管理的主要特征

2.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的概念及特征 政府的基本职能 政府职能配置的原则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转变

3.行政组织

行政组织的基本理论 行政组织设置的基本原则 行政组织部门划分的主要方法 行政组织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 行政组织与非政府公共部门的关系 构建高效的行政组织

4.中国公务员管理

公务员和公务员制度的概念 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中国公务员管理的主要内容

5.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的涵义与功能 政策制定的体制、程序与方法 政策执行的手段与方法

6、公共安全与政府的危机管理

公共安全的含义及其特征 公共危机的含义、类型及其特征

公共危机管理及主要环节 我国公共安全与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加强我国公共安全与危机管理的对策

7、行政监督

行政监督的含义及类型 行政监督体系 行政监督的原则与方法 加强行政监督的对策

(二)领导科学

1.领导的本质

领导活动的基本要素 领导活动的基本矛盾和规律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2.领导者和领导班子

领导者的素质与作风 领导者的权力与权威 领导班子建设

4.领导职能

领导决策 领导用人 领导激励 领导沟通与协调

5.领导方法与领导艺术

领导方法 领导艺术

七、科学技术

(一)科学常识和科学前沿问题

1.科学常识

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 分子运动论 电磁理论 相对论 量子力学 太阳系 地球系统 燃烧理论 元素周期律与化学键理论 新陈代谢 生物进化 细胞、蛋白质、核酸、基因

2.科学前沿问题

物质的微观结构 宇宙起源 生命起源 人类基因组计划 人的智能 人工智能 复杂性问题

(二)高新技术及其产业

通信技术 电子计算机技术 网络技术 信息产业 生物技术 新材料技术 新能源技术 激光技术 空间技术与海洋技术 农业科学技术 纳米技术 环境科学技术 环境保护产业 中国21世纪议程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目标

八、民族宗教

(一)民族

1.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的产生 民族形成的四个基本特征 民族的形成 民族与氏族、部落、种族的区别 民族与国家 民族与阶级、阶层 民族消亡、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

2.民族问题的由来和发展

民族问题的含义 民族问题的产生 民族问题的特点 列宁关于民族问题两个历史趋向的观点

3.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

4.处理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原则 民族团结原则 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时期 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经验

5.中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政策 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政策 繁荣少数民族文化政策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政策 保障少数民族权益政策 民族语言文字政策 民族风俗习惯政策

6.民族区域自治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政治形式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政治优势 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基本内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自治权问题 处理好保障民族区域自治权利同维护国家统一的关系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措施

(二)宗教

1.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宗教 宗教的产生、发展和存在的根源 社会主义社会宗教仍将长期存在 宗教与国家 宗教的消亡

2.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

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状况的根本变化 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社会作用 宗教的“五性”特点 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 处理宗教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的根本途径

3.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新时期宗教工作的基本任务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正确认识和调动宗教中的积极因素 “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4.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 坚持宗教与政治、教育分离的原则 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的原则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 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开展宗教方面的对外友好交往 共产党员不能信奉宗教

5.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的必要性 宗教活动场所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

九、四川省情与四川发展战略

(一)四川省情

四川概况 四川省自然和经济地理 四川区域经济 四川省少数民族分布情况

(二) 四川发展战略

省第九次党代会特别是省九届四次全会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十、国情世情与时事知识

(一)国情

国土与资源 人口与国民素质 民族与宗教 生态环境状况 社会经济结构 综合国力

(二)世情

世界地理概况 世界人口分布 世界自然资源分布 世界经济发展概况

(三)时事知识

一年来国内国际时事知识

一、考试题量和分值

理论基础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35道小题,每题1分,共35分。

(二)多项选择题:20道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三)判断题:48道小题,每题0.5分,共24分。

理论运用部分

(四)四选一类能力测试案例题:3道小题,共12分。

(五)六选三类能力测试案例题:3道小题,共9分。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