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历史 必修二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姓名:顾强强

学号:110214109

班级:2011历史学2班

【课标要求】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变繁荣的原因

【教材地位】

本课位于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第14课,前两个单元分别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社会生活与经济的发展相随,前两个单元讲述我国近代化经济发展的基本历程,而本单元则着重讲述社会生活的变迁,而本节则向学生讲述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使学生了解近代化过程中中国社会的发展。

1840年鸦片战争到现在,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与习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课从两个方面描述了这一变化。第一目“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描述了我国近代大城市人们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及其在衣食住与风俗习惯方面的变化。第二目“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则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乡人们物质生活和风俗习惯的变化状况,特别强调了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表现和一些新风尚的涌现。

【教材作用】

1、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人民近现代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是文明、进步的表现;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国情,认识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树立崇尚科学,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真正实现新生活新

风尚,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2、通过学习本节课使学生了解社会生活的变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使学生明白社会生活的变迁历程,给学生创设一种历史场景增强学生的历史感

3、通过学习本节课使学生意识到历史就存在于我们周围,社会生活的历史是人民大众创造的历史

【问题框架】本节课围绕着“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展开,着重讲述了近代社会变迁的历程和基本史实,及社会生活变迁的特征、变迁的原因、变迁的这一史实对我们的启示

【教材加工与拓展】

教材加工:将本节课分为几个饮食、服饰、住宅、社会风俗、生活经济状况五个子母,分别介绍各自发展的轨迹,通过学生课堂上的回答和老师的讲述,使学生能够认真的学习本节课,理清本节课的脉络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教材拓展:提供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并设置情景,以便发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

【重点、难点及确立的依据与现实意义】

重点: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难点: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及与近代社会变动之间的联系。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