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大题

1、 试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前提条件、胜利原因和历史意义。

前提条件

(一)国际条件: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前提(生产、管理和资本社会化)

(二)国内条件:

1、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矛盾必然导致革命爆发

1913年俄国国民经济人均收入低;农村封建农奴制残余严重;1914年俄国的外债达60亿卢布以上,西欧

资本家控制了俄国工业的最重要的部门

2、俄国国内外不可调和的矛盾是十月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广大人民群众与沙皇制度、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农民与地主、沙俄统治者与少数民族、沙俄与殖民地之间以及沙俄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3、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促使俄国革命爆发的导火索。战争使俄国背上了沉重的外债;也使两个帝国主义集团受到极大消耗,不可能联合起来,单独来反对俄国革命

4、俄国的历史证明,除布尔什维克党外的其他政党都不可能解决俄国问题。20世纪初俄国总理斯托雷改革--“绿色革命”失败;二月革命后的临时政府改革失败

5、布尔什维克党宣传的社会主义适应了俄国人民要求。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正确的革命策略

原因

1、俄国无产阶级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革命的战斗精神;2、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3、工人阶级与农民联盟的形成,是农民占绝大多数的俄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

4、俄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比较软弱;5、有一个有利的客观环境;

历史意义

1.它在俄国历史上是一场最深刻的革命

它完成了俄国民主革命的任务,使俄国摆脱了封建农奴制发残余的束缚,推翻了地主、资产阶级的统治,摧毁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制度,解决了俄国社会最尖锐、最突出的矛盾,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为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和进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历史条件。

2.十月革命开始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并存和竞争的新时期

这两种制度的矛盾构成了现代国际关系发展史的基本矛盾之一,给法国大革命之后的现代民族国家利益之争,添上了意识形态的色彩,进而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的进步和世界历史的发展。

3.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革命

它是帝国主义时代第一次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打破了帝国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鼓舞了欧洲乃至整个世界被压迫人民争取独立自由的斗争

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和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指导俄国革命取得胜利,俄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在空前的广度和深度上将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全世界

2、 试评析《布列斯特和约》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内容、评价)

布列斯特和约签订的意义

1、使苏俄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赢得了巩固苏维埃政权喘息时机;

2、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可贵的历史经验;

(1)无产阶级的革命道路是曲折崎岖的,因此,在政治策略上必须善于在不同历史条件下随机应变,必要时作出一定的妥协和退让,迂回前进;(2)必须善于利用帝国主义矛盾,分化瓦解各个击破;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内容包括:

1、颁布余粮收集制法令。要求农民按照国家规定的数量交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政府组织工人收粮队下乡,以确保征粮任务的完成

2、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将大、中型工业企业收归国有,对小工业则实行监督。国家设立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下设各管理总局,集中领导工业管理、产品的生产和分配等

3、 实行贸易国有化禁止一切私人贸易和地方商品流通。实行粮食和日用工业品的配给制

4、实行劳动义务制。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凡有劳动能力的人必须参加劳动

评价

1、有其必要性和积极意义。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国的财力、物力,为保卫苏维埃俄国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2、它在实践中存在许多弊端。“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超出战时需要的限度,导致不少企业减产和倒闭;造成中央与地方的不协调,官僚主义的滋长和经济效益的低下;余粮收集制在实施中的偏差,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使工农联盟濒于瓦解,国民经济面临崩溃;

3、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它是在当时恶劣环境下实施的临时性措施,而非社会主义的必要阶段,更不带有普遍意义。

3、 试分析德国十一月革命和匈牙利革命的性质、特点、失败原因和意义。分析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

命取得胜利而匈牙利苏维埃革命失败的原因。

德国十一月革命的性质:德国十一月革命是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特点

1、 规模大,形式多样;起义参与的人数多、范围广;革命形式有水兵起义、政治总罢工、工人起义、以及苏维埃

政权建立等

2、 革命的领导权操纵在右派社会民主党手中,突出表现在苏维埃完全被他们控制;

3、革命地区分散,缺乏集中领导。不少起义是自发的,如:基尔港士兵起义等

4、革命过程缺乏与农民的配合整个革命的过程无产阶级都没有意识到要争取农民的支持,没有考虑农民的切身利益,制度土地法令等

原因

1、缺乏一个强大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革命爆发时,共产党还没有成立,革命的领导权被右派社会民主党人所把持;以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为首的斯巴达克斯虽然在革命中做了许多工作,但对共产党的领导作用估计不足,因而迟迟不与独立社会民主党决裂。直到右派社会民主党和独立社会民主党夺取了胜利过时,才认识到建立政党的重要性,但为时太晚。共产党成立后,由于时间短,力量没有多大发展,而且在思想上还受机会主义的影响,未能把革命引向胜利。

2、德国工人阶级缺乏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准备

(1)对革命目标不明确;虽然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但没意识到应建立什么样的政权,认为建立共和国则达到了目的因此相信了艾伯德成立的共和国;

(2)对实现革命的手段不清楚。认为可以采取议会道路的形式实现革命结果通过选举,取消了苏维埃;

3、在革命过程中缺乏工人阶级与广大农民的联盟

教训:

1、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有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2、在打击帝国主义的同时,必须反对机会主义;

3、无产阶级只有同农民结成巩固的同盟,才能战胜反动势力,取得革命的胜利;

意义:

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议会制共和国;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给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诞生和锻炼了德国共产党,推动了欧洲革命运动,援助了苏维埃俄国,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匈牙利革命

特点:无产阶级在暴力的基础上,用和平方式夺取政权,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性质的苏维埃共和国。

失败原因

(1)客观原因--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社会民主党人的叛变

(2)主观原因--匈牙利共产党的错误。匈牙利共产党在政治上不够成熟,缺乏革命斗争经验,在领导革命斗争的实践中犯了一系列严重的错误:

A、机械地、简单地与社会民主党合并,使共产党丧失了政治上、思想上乃至组织上的独立性,实际上等于取消了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

B、在处理土地问题上的错误方针,影响了工农联盟。实行土地国有化超出了农民的觉悟程度,没有满足农民对土地的渴望,阻碍了巩固的工农联盟的建立。

C、无产阶级专政确立后,没有认真地进行肃反工作,致使在外国武装干涉军大举进攻的时候,国内各地反革命分子趁机叛乱,联手颠覆苏维埃政权。

教训: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采取严厉而坚决的手段,镇压一切反革命者的反抗。

历史意义

(1)对当时正在争取自由解放的各国劳动人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2) 有力地支援了苏俄反对外国武装干涉的斗争;(3)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4、试述共产国际的成立(时间、前提条件)。并简要评价之。

建立: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 1919年3月2日

共产国际建立的前提条件

(一)一战后,无产阶级面临着新的任务,需要建立一个与第二国际决裂的革命的国际组织。当时一些新诞生的共产党和政治团体在政治上的不成熟,组织上的不巩固,力量薄弱;各帝国主义国家联合镇压各国的革命运动,促使无产阶级必须团结;1919年初在瑞士成立的伯尔尼国际,使第二国际的僵尸复活;

(二)列宁为新国际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第二国际的破产》《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国家与革命》

(三)十月革命胜利后,战后世界革命高潮和各国共产党的诞生,为共产国际的建立提供了前提

意义

(1)它以新的姿态向全世界宣布国际无产阶级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团结;

共产国际的成立标志着第二国际机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统治最终破产。它继承和发展了第一国际的革命原则,承受了第二国际的积极成果而又清除了它的机会主义的脏东西,以崭新的姿态向全世界宣布了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加强了国际无产阶级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团结

(2)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有了领导中心,推动了各国共产党的诞生和成长,促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共产国际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共产国际的任务:团结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推翻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确立世界范围的无产阶级专政,建立世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彻底消灭阶级,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共产国际推动了各国共产党的诞生和成长,促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3) 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开始付诸实现;

5、一战后主要战胜国(美、英、法、意、日)对战后世界的考虑。评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内容、

实质、内在矛盾以及对一次大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评述国联

主要战胜国对战后世界的考虑

共识:

第一、分赃:惩罚战败国,使战胜国获得最大的利益;

第二、反苏:惩罚战败国时手下留情,使战败国,尤其使德国成为日后反苏反共的屏障;

第三、有限承认战败国的民族自决权,重建一批民族国家。第四、建立国际组织,维护战后政治秩序;

美国:利用美国的经济优势来打击老牌帝国主义的传统势力范围和贸易壁垒,夺取世界市场,取消英、法、日、意等在大战初期签订的分赃密约,并通过国际联盟操纵国际事务。

英国:维护殖民帝国和海上霸主地位,确保在战争中抢占的殖民地和其他利益,消灭具有威胁性的德国海军。在欧洲,准备继续玩弄“均势”政策。共同对付苏俄。

法国:确立并巩固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力图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一劳永逸地消除来自德国的主要威胁。 意大利:企图在南欧和地中海地区进行扩张,建立地中海的霸权

日本:一心力保大战期间掠夺的赃物,并妄图独霸中国,称霸亚太地区。 评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内容:协约国与德国签订的《凡尔赛条约》、与奥地利签订的《圣日尔曼条约》、与保加利亚签订的《纳伊条约》、与匈牙利签订的《特里亚农条约》、与土耳其签订《色佛尔条约》和《洛桑条约》一起构成严格互为联系的条约体系,建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称“凡尔赛体系”

实质:是欧洲主宰西方世界的国际关系。

评价: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在欧洲、在亚洲分别确立了一战后的帝国主义新的国际秩序。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弊端与内在矛盾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完全是建立在帝国主义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政治压迫与经济剥夺之上,是不公正、不对等的,为日后德国法西斯的崛起埋下了祸根。《凡尔赛条约》在战败国中产生了深远的心理影响。德国虽然被迫接受了和约,但从未承认过自己的失败,并对其充满仇恨。德国不断蔓延的极端民族主义和持续高涨的复仇主义,形成了纳粹党发展的土壤,并成为30年代希特勒得以上台执政的重要原因之一

(2)凡尔赛体系的领土安排,它在引发新的民族矛盾的同时,却实际加强了德国的地缘政治的潜在战略优势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完全排斥了苏俄社会主义国家,在凡尔赛体系中,则集中体现了反苏反共的内容,其营造

下的国际秩序是不完整的。帝国主义列强从一开始就把凡尔赛体系变成了反苏反共的工具。不仅影响了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的及时建立,还对二战的进程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4)美国退出欧洲政治并拒绝参加国际联盟。美国的孤立主义,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未能及时建立的重要原因之一。

(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实际加强了日本在远东的潜在军事战略优势。英美在战舰基地方面对日本的让步潜伏着相当大的危险

(6)中国、美国、英国和日本之间的关系问题

中国:该体系对中国问题的处理极不公正,促使中国人民决心为恢复民族独立和尊严,国家领土和主权而斗争 日本:扩张野心虽然遭到中国的坚决抵制和美英的联合遏制而不得不暂时收敛,但它独霸中国和东亚的既定国策不会改变,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武装对抗早晚必会发生

美国:作为华盛顿体系的主要规划者和潜在保证者,必然要努力保持以“门户开放”为代表的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新均势,为此它不会承认日本的侵略事实,美日矛盾终归不可调和。 评述国联

是世界上第一个政治性的国际组织,反映出20世纪的世界已发展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其宗旨反映了世界人民向往和平稳定的愿望;但它缺少必要的制止侵略的力量(会议形成的“全体一致”原则或称“普遍一致”原则、“普遍否决权”原则)它实际上为英法操纵,成为维护战后帝国主义国际新秩序的工具。

6、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

经济繁荣的原因

第一、一战造成了美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形势。而20年代美国国内政局的稳定和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的局面也为美国经济繁荣提供了较好的环境。

第二、柯立芝共和党政府奉行的政策,刺激了资本主义生产的不断扩大。

第三、技术革命刺激了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第四、管理革命的推动。

第四、新老工业的合并,增强了实力,推动了进步。

第五、战后商业界广泛采用的赊销方法和广告,扩大了国内消费,刺激了生产的发展。

第六、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社会化的要求,缓和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矛盾与隐忧

1、农业长期处于不景气状态;1929年农民的人均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数的1/3左右;

2、传统的工业不景气:采煤、造船、纺织、制革等

3、20年代的繁荣是建立在狭窄的基础上的,财富分化严重:国民收入的1/3为5%的人所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

4、国际经济中的潜在因素加深了国内经济问题的严重程度。欧洲国家的贫困与欠债问题;美国的出口多于进口,黄金量不断流入美国,限制了欧洲国家的购买力,美国海外市场日益缩小

7.日本20世纪20年代政党政治及其特点。

1918年寺内正一内阁下台,政友会总裁原敬出任首相,组成了第一届政党内阁。1924年—1932年被称作“政党内阁时期”。出现的原因:大战期间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从本质上讲,政党内阁是垄断资产阶级直接控制政权的方式,如两大政党政友会和宪政会,就分别属于三井和三菱财阀系统。

评价:

(1)是在资产阶级民主改革方面走了一大步,政党内阁的出现反映了日本统治集团内部力量对比的重大变化。是对明治体制的重大突破,对军阀和法西斯势力的增长是一重要障碍。

(2)政党内阁的改革措施丝毫没有触及农村半封建的经济关系和社会结构。而且,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资产阶级不可能对由天皇、贵族、军阀、官僚构成的专制主义整个体制进行根本改革,却往往与军阀贵族妥协,使这些最保守、最反动的势力能够等待时机卷土重来

8、试述意大利法西斯主义势力的兴起及其法西斯极权统治的确立和强化过程

法西斯党的建立及其夺权斗争

1.1914年墨索里尼参加了意大利第一个法西斯组织“国际行动法西斯”;1915年更名为“革命干涉行动法西斯”,墨索里尼很快成为其中的核心人物。一战开始后,该组织名存实亡。

2.1919年3月,墨索里尼在米兰建立了“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起初为代表意大利中小资产阶级利益的团体。

3.1920年起,墨索里尼改变法西斯运动方向,开始投靠统治阶级,法西斯运动转向反动。

4.1921年更名为“国家法西斯党”,以古罗马的“棒束”为党徽,选举墨索里尼为党的领袖,并开始谋求夺取全国政权。

5.1922年,进行夺权准备,全党皆兵,通过恐怖活动,夺取地方政权。

6.1922年10月“向罗马进军”:3万名法西斯行动队员向罗马进军,现政府辞职,国王授权墨索里尼组阁,10月31日墨索里尼组成第一届法西斯政府。

确立和强化

1.建立法西斯一党专政:改组内阁,将政府中的非法西斯大臣全部排除在外。

2.颁布一系列法令,为独裁统治提供法律依据。

3.推行法西斯主义职团制,要求全体雇员参加,以此控制了整个国家和全体民众。

4.与教皇签订协议,相互承认,利用天主教在国内外的影响巩固极权统治。

1925年1月实行法西斯一党专政后,墨索里尼采取以来系措施,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法西斯专制统治。到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前,墨索里尼集党权、政权和财政经济大权于一身,成为意大利的最高主宰者,法西斯独裁统治已经全面确立和巩固。

9、、道威斯计划和《洛迦诺公约》的内容和影响。

1924年4月9日,道威斯委员会提出了关于解决德国赔款问题的报告,即“道威斯计划”:对德国赔款的总数和支付年限未加确定,但规定计划生效后的第一年,德国交付10亿金马克;向德国提供外国贷款;规定德国赔款的主要来源是关税、税入和企业利润。

影响:

A、减轻了德国的赔款义务,使德国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到1929年德国重新成为欧洲首屈一指的经济大国,它为德国在政治上重新走进西方大国行列和进一步摆脱凡尔赛条约的束缚打下了基础

B、法国争霸欧洲的计划遭到沉重打击;C、英国的均势政策取得了一定成功;

D、美国则在经济上迅速向欧洲渗透(美国贷款、德国赔款、英法还债)。

1925年10月,英法德意比捷波七国代表在瑞士小城洛迦诺举行会议,讨论欧洲安全问题。会议签订的最后议定书和几个条约,总称《洛迦诺公约》:英法德意比条约,相互维护《凡尔赛和约》所规定的德法和德比之间的边界现状;德国分别同比法波捷签订仲裁条约,相约外交上不能解决的争端,应提交仲裁法庭裁决;法国同波捷分别签订防备德国进攻的相互保障条约。

影响

第一、暂时解决了安全问题。改善了协约国尤其是法国与德国的关系,使欧洲的国际关系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正由于此,“洛迦诺精神”一词一时成为和解与安全的代名词。

第二、提高了德国政治地位。德国以平等身份与其他国家谈判;不久又正式加入国联,并成为行政院常任理事国。 第三、《洛迦诺公约》并不是“战争年代与和平年代的真正分界线”。随着法国在欧洲地位的削弱和德国实力的增强,欧洲均势终将被打破

10、试述“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原因内及其评价。

原 因:

1、直接的原因: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1921年春,苏俄发生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工农联盟有破裂的危险,同时喀琅斯塔德水兵叛

2、从深层次上说,战时共产主义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在实践中遭到失败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还是苏俄政府为寻求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而进行的一次尝试。他们认为,无产阶级一旦掌握政权,就能直接过渡到按社会主义原则来组织国家的生产和分配。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是资本主义的东西,社会主义对其应该予以排斥和消灭,用有计划有组织的产品分配来代替商品贸易。 实践证明,这种尝试是失败的 评价:

1、该政策的实施使俄国经济很快恢复到战前的水平,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奠定了基础,并巩固了工农联盟;

2、是列宁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成功尝试;

3、是在社会主义阶段发展经济的过渡性政策,不可能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战略;

11、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施、特点及其评价。苏联农业全集体化运动的实施、特点、评价。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问题给我们留下的深刻教训和启迪。斯大林体制的特点及其评价。 社会主义工业化实施(1925-1942年)

1、三个五年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3),其基本任务是:新建一千五百个企业,有农业国变成工业国,排挤城乡资本主义成份。

第二个五年计划(1933--到1937年),其基本任务:兴建四千五百个新企业,完成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消灭城乡资本主义残余的任务。

第三个五年计划(1938—1942年),其基本任务是: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方面。赶上并超过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发展国防建设,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2、斯达汉诺夫运动 对激励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发挥了重大作用。

特点:1、高速度发展工业。2、优先发展重工业

3、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内部积累1)国营企业的利润;2)农业税;3)增产节约;4)压低人们的消费等;

4、工业化进程中越来越排斥非社会主义的成份

5、把阶级斗争作为实行工业化的一种手段,在工业化进程中把肃反运动结合到工业化

6、工业化进程中实行中央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

评价:

1)使苏联从一个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工业国。经过两个五年计划的努力,苏联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立起了强大的工业基础,全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

2)为社会主义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全苏的工业生产水平由1913年的世界第五位和欧洲第四位变为世界第二位和欧洲第一位。

3)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一五”计划后期,苏联建立了1500个大型企业,如: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第聂伯河水电站;另外还建立了许多在沙俄时代没有的工业部门,如:机械制造、拖拉机、飞机、发动机等制造工业。

4)完成了对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二五期间,斯大林提出“技术决定一切”、“干部决定一切”,

5)培养和造就了一批现代化的科技人才。国家和工厂兴办了许多高等和中等的技术学校。

6)为胜利地进行反法西斯战争作了准备。坦克、汽车、装甲、飞机、大炮、轻重机枪、自动步枪;

7)俄国工业化的实现为世界各国人民树立榜样

农业全集体化运动过程: 1927年—1933年

(1)第一阶段 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准备

(2)第二阶段 农业集体化的高潮和基本完成

(3)第三阶段 农业集体化的巩固和完成

特点(1)发展非常迅速(2)运动是和消灭富农政策紧密相连(3)运动是违背自愿原则的

评价

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苏联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广阔道路,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全盘集体化运动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和错误。它违背了列宁提出的改造农民的自愿和逐步原则;政府忽视农民的物质利益,限制城乡间的商品货币关系。造成工农关系、城乡关系问题重重,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农牧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问题给我们留下的深刻教训和启迪

1)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要坚决反对形而上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要坚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不断推向新高度、新境界。

2)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解决在本国的现实条件下如何建设的问题。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具体情况相结合的原则,从本国实际出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途径、新方法,创造出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

3)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反对僵化和自我封闭。要在坚持改革中使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发展,在坚持开中,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和合作,吸纳人类先进的文明成果。斯大林将他所创造的社会主义模式视为唯一科学的模式,不准异议,不容改革。这样,就使20-30年代创造的那套制度成为自我封闭的僵化模式,丧失了自我改善的机制和活力,并使其弊端不断严重,这就是值得记取的历史教训。

斯大林模式最主要的特征是政治上高度集权,经济上高度集中,文化上的高度的舆论一致:

(1)政治方面:

第一,限制以致取消党内民主;第二,强化苏共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的绝对控制,以苏共中央取代中央政府职能;第三,总书记个人专权政治模式的建立

(2)经济方面:

第一,管理方式上的中央绝对的集中统一管理。第二,中央对地方、上级对下级严格的指令性计划

(3)文化方面:

全党全社会的舆论都高度统一于党中央,统一于斯大林。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被高度政治化。一方面,要求他们无条件地、直接地为无产阶级政治以及当前政策服务;另方面,对任何不利于甚至不积极歌颂支持布尔什维克政治的事物,采用行政手段特别是“学术批评”和“组织处理”的办法对其进行干预打击

评价:

(1)肯定方面:

二战前形成的以集中、集权为特点的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充分适应苏联战时和战后以对抗为主要特征的国内外环境,是符合世情和国情的,其形成有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在建立和巩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及反法西斯卫国战争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并为战后恢复经济起过巨大作用。

(2)严重缺陷:没有解决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问题

这种体制违背了党政分工原则和联邦制原则,过分强调行政命令和计划经济,根本忽视商品价值规律,严重超越苏联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使领袖与党员、党的机构与普通公民、中央与地方、企业与个人的关系长期处于极度不正常的状态。

12、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原因和特点。

特点

1、 十月革命和一次大战的影响

大战客观上促进了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唤起了各民族的觉醒,使革命条件日趋成熟。一战期间,交战双方忙于厮杀,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经济控制、减少了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增加了战略物资的需求,使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资本主义乘隙发展,这是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经济基础

2、具有前所未有的广泛性

遍及亚非拉三大洲的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在各国民族解放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甚至封建王公贵族、宗教人士联合成革命统一战线,不少国家发展成为有组织的全民族的斗争

3、空前的斗争持续性。从1918-1939年从未间断

4、斗争的多样性

在领导权上:中国、朝鲜、越南的民族解放运动由工人阶级政党领导。亚非拉大多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由民族资产阶级领导。非洲不少国家的民族运动是由小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领导;还有一些国家由爱国王公、酋长领导。

形式和内容方面:在近代时期,以自发起义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为主要形式和内容。一次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在较多国家发展成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而在一些国家则表现为资产阶级群众运动,工人罢工、农民抗捐抗税、学生罢课和士兵起义。有不少国家发展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13、凯末尔革命的性质、意义和局限性。凯末尔主义及其评述。

性质:

它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鲜明的反帝性质这次革命最突出的特点。在反对帝国主义的同时,革命还有力地冲击了素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推行了资产阶级改革。它在土耳其历史上和同时代民族解放运动是历史上具有突出的历史地位和进步意义。

历史意义

⑴凯末尔革命显示了土耳其人民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土耳其的阴谋,迫使协约国签订洛桑条约,正式承

认土耳其的主权和独立,为发展民族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创造了前提条件。

⑵凯末尔革命沉重打击了素丹封建专制制度,宣告600多年的封建神权制的奥斯曼帝国灭亡,并进行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

⑶凯末尔革命开创了土耳其历史的新时期,奠定了土耳其国家发展的基础,创立了较为完善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思想体系——凯末尔主义。土耳其革命的胜利,成立了共和国,土耳其的历史进入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国与复兴时期。

⑷凯末尔革命是亚洲现代史上资产阶级革命取得的第一胜利,不仅推动了土耳其社会的发展,也对亚非拉反帝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局限性

由于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革命没有触动大土地所有制,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远未完成。资产阶级曾发动工农群众参加反帝斗争,但惧怕工农运动,对共产党进行无情镇压。对外关系上,逐步改变了对苏友好态度,在经济上没有彻底摆脱对帝国主义的依赖性。尽管如此,凯末尔革命仍具有进步性和革命性。 凯末尔主义

在1919—1931年的革命和改革过程中,凯末尔综合了民族民主运动的实践和理论,创立了凯末尔主义。1931年土耳其人民共和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通过的新党纲中,凯末尔主义被概括为六项原则,后来还写进1937年宪法,从而成为土耳其民族国家的主要政治意识形态

共和主义:反对君主专制主义,坚持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体原则。

民族主义:保卫土耳其的领土完整、民族独立和国际上应有的地位的原则。

平民主义:体现公民主权,即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公民和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国家主义:以国营经济为基础、同时鼓励私人工商业和坚持经济独立自主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原则。 世俗主义:反对伊斯兰封建神权势力干预国家政权、法律、教育和社会生活的原则。

改革主义:反对满足现状、盲目保守和听天由命的思想,坚持不懈进行社会经济改革。

评价:

首先,它表现了凯末尔主义的反对帝国主义、坚持民族独立、建立和巩固一体化的土耳其民族国家的思想。

其次,它表现了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神权主义、坚持共和制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突出特点。六项原则中,共和主义、平民主义和世俗主义,都属于民主主义的内容。

最后,它坚持发展民族经济、世俗化和现代化改革,洋溢着改变国家落后面貌的进取精神。

14、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发生的背景和简要经过、失败原因。 试评甘地和甘地主义。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背景:

1、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印度民众与英国统治者的矛盾。一战中,英国从印度征调了约150万士兵,价值2亿英镑的粮食和物资,以及1亿英镑军费

2、一战后英国背弃改革自治允诺,加强殖民统治。《罗拉特法》规定:英印总督有各种统治特权;警察可任意逮捕官方所怀疑的分子,不经公开审讯可长期监禁

3、阿姆利则惨案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直接原因之一

经过

1、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20-1922年)

1920年12月,国大党在年会上通过了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规定运动采取渐进方式,分为三步:

(一)放弃英国授予的爵位、封号、名誉职位(二)罢课、离职、抵制法院和司法机关,并辅以“家家户户恢复手工纺织”和不买英国布(三)逐步走上抗税阶段。1921年不合作运动进入高潮。

2、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甘地向英国政府提出11条要求,全部遭拒绝。以反对食盐专卖为突破口。领导食盐长征,发生起义。尼赫鲁与甘地被捕。签订《德里协定》,国大党停止运动,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结束

失败原因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但以“非暴力”限制人民的革命运动,束缚了人民的手脚,没能使印度获得独立,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酌动摇性和妥协性,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全面否定和全面肯定都是不妥当的。

评价甘地:

注重实际,根据当时的形势和印度的传统,提出了一整套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理论、纲领和策略,形成了非暴力不

合作的斗争策略。始终高举民族大旗,发动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唤起了人民大众的民族觉悟;他是国大党团结的核心人物,曾根据实际情况把国大党改组成为一个有中央和地方各级组织,并有城乡人民参加的群众性政党,为印度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组织保证;他提倡自制食盐,反对食盐专卖,主张以手工纺织来抵制洋布,要求减轻田赋;他加强教派团结,反对歧视贱民,提倡男女平等等;在反英斗争中善于把印度各阶级、不同种姓和宗教信仰的人们吸引到民族主义的旗帜下,使反英斗争由上层分子的小圈子扩大到人民群众之中。因此,他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反映了印度人民要求民族独立的愿望,促进了印度人民的团结,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为1947年印度独立奠定了基础。他一生坎坷,曾被捕入狱15次,先后坐牢6年半,他先后绝食21次,有时竟至生命垂危。坚持非暴力不合作,直到1940-1941年,还要求英国当局允许建立印度国民政府,甚至提出“英国滚住印度”的口号。他被尊称为“圣雄”和国父。

评价甘地主义:

(1)甘地主义具有进步性和革命性

甘地主义是印度资产阶级的思想旗帜,是印度资产阶级发动群众的思想武器。因其鲜明的反帝爱国立场和一定的社会平等思想吸引了印度人民,具有进步性和革命性。甘地为印度的民族独立运动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一生的奋斗唤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意识,把印度国大党变成了一个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现代资产阶级政党。

(2)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由于这种思想片面强调非暴力,加之在反帝斗争中不适当地让步、妥协,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是一种不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解放纲领。甘地主义还反映了印度小农社会的落后性,甘地仇视机器生产,把机器看作“蛇窟”里面有数以百计的毒蛇。

15.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原因及其影响。并简要谈谈这段历史之于当今中国

的意义

特点:

1)危机持续的时间特别长,生产下降的幅度特别大

持续了四年多时间; 危机期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37%;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水平大约后退到1908-09年的水平

2)企业大批破产、失业人数剧增,危机对生产力的破坏严重

企业的破产和生产的停顿使失业人数猛增,资本主义世界全失业人数高达3000万人以上。在危机期间,一方面是劳动人民挨饿受冻,另一方面则是存货山积,物价猛跌,资本家为了维持垄断价格和高额利润,不惜大量销毁物质财富,破坏生产设备。产品和生产力被大量毁坏与千百万失业者的饥寒交迫形成鲜明对比,它大大激化了阶级矛盾。

3)资本主义国际贸易额缩减得特别厉害,并造成一系列严重后果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退回到1919年的水平以下,它使帝国主义争夺中外市场的斗争大大加剧,导致了激烈的关税战和贸易战,各国一方面加强对外倾销本国商品,另一方面,一再提高进口税率,建立新的关税壁垒,用以限制或者禁止外国商品的进口,维护本国垄断资本的利益。

4)农业危机的尖锐化与工业危机相互交织,使这次经济危机变得更加严重,也是危机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之一。 农产品过剩加剧,价格惨跌,农民大量破产。农业危机使农民减少了对工业品的需求,工业品更趋“过剩”;工业危机则使农产品市场缩小,加速了农产品价格的跌落,两种危机的互相影响,促进了危机的深化。

5)经济危机不仅限于生产和商业范围,也扩展到货币信贷系统。

货币信用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信贷制度濒于崩溃,大批银行倒闭。各国货币纷纷贬值,资本主义货币体系一片混乱,并逐渐形成了若干区域性的货币区,彼此对抗,大大加剧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货币战和贸易战。

6)1929-1932年的经济危机过去之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没有再次出现高涨,而是陷入了特种萧条,即没有导致工业重新高涨的经济萧条

原因

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矛盾的恶性发展,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这一最基本的矛盾,当然也与一战后的国际经济政治局势密切相关。

1.战后科技的发展和垄断资本程度的提高,使社会生产与消费之间、各生产部门之间的种种矛盾和不平衡状态加深。 这突出表现在:贫富差距加大,当时世界经济产生的有效需求不足,不能够维系长期的经济扩张。

2.战后国际政治经济的混乱与不平衡的局面

一是纷乱的国际政治,特别是欧洲政治;二是战后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发展的极端不平衡。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各国的债权国,雄踞世界金融霸主的地位,世界经济严重依赖美国。所以一旦美国爆发经济危机,迅速引发连

锁反应。

3.伴随着20年代繁荣出现的地产和股票的投机狂热,增加了市场的不稳定性。这种空前猖獗的金融投机活动为货币和信贷的崩溃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4.促使大危机严重恶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西方各国政府面对危机采取了转嫁危机,以邻为壑的损人自保的经济政策。1930年6月,胡佛总统签署了美国国会通过的《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把整个关税的平均税率由33%提高到40%。各国也纷纷效尤。

后果

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结束了20年代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局面,使资本主义各国国内和国际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1.促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的社会、政治与经济调整

危机严重地冲击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在经济领域,大危机迫使资本主义各国逐渐放弃了以往单纯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指导经济的自由放任主义,各国政府逐渐加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力度。在政治领域,在危机的打击下,各国当权者纷纷寻找出路。在社会领域,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反对资本主义的示威游行、罢工运动和农民运动,甚至暴动此起彼伏。

2.严重冲击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恶化了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

第一,危机使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起来。第二,危机导致各国政局动荡,推动了法西斯运动的发展。原有的法西斯组织迅速壮大,新的法西斯组织纷纷产生。其中,德、日法西斯组织和势力发展最快,先后控制了国家政权,并最终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三,危机打破了战后建立起来的赔款制度和债务关系。第四, 危机恶化了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第五,大萧条使得各国为裁减军备所作的种种尝试逐渐停止,转而让位于各种大规模地重整军备的计划。

这段历史之于当今中国的意义

1.为当今中国发展市场经济,尤其是处理金融危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与参照。金融动荡或经济危机的背后一向是世界权力的更换:一个不成熟债权国的增长与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结合在一起,带来储蓄和投资的失衡。试图管理失衡所导致的货币波动,使货币政策脱轨,并制造了资产市场泡沫,进而导致了崩盘和金融危机。1929年的经济危机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大国,它所拥有的不仅仅是权力与荣耀,也要求必定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与牺牲。当年,随着英国金融实力的不断下降,美国不愿承担其在全球金融中的霸主角色,在危机初期,采取短视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结果导致了一场世界性的灾难。

2.作为国家的决策者,必须妥善处理好贫富分化问题

3.经济的发展,仅仅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支配是不够的。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需要国家这只“看得见的手”的干预

16.试析日本法西斯化的过程、特点和原因。

过程 历史渊源 明治维新以后,在伊藤博文的主持下,日本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君主立宪体制,即近代天皇制。日本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打败了中国,在日俄战争中打败了地处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的沙皇俄国,侵占了朝鲜、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控制了中国辽东半岛,日本成为帝国主义国家。

理论创立

北一辉是日本法西斯的理论创立者,炮制了一本《日本改造法案大纲》,提出了一套日本法西斯化的设想。 建立团体

1919年,北一辉、大川周明等成立了法西斯团体犹存社。此后,各种法西斯团体纷纷出现,或组织暗杀、或阴谋政变,搅得日本社会动荡不安、鸡犬不宁。20

世纪30年代初期,借助世界法西斯主义的发展,以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为契机,日本以军部为代表的极端民族主义分子空前活跃,促使日本快速地迈开了法西斯化的步伐。

确立法西斯专政

统制派利用“二·二六”事件全面控制陆军,强化了军部的政治发言权,用合法手段推进日本的法西斯化改造。 二二六事件是日本法西斯化的开始。1936年3月成立以法西斯分子前外相广田宏毅为首的新内阁。广田内阁的建立,标志日本军人法西斯专政的初步确立。

基本建立起了一套法西斯主义体制,对外方面,近卫内阁提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口号。

主要特点

(1)建立的过程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

意大利在1922年10月建立的;德国在1933年1月建立的;日本是在1930--1936年间逐步完成的;

(2)日本法西斯专政是在发动侵华战争过程中同时实现的

与德国、意大利不同,它的法西斯专政不是在向外发动侵略之前建立起来的,而是在发动侵华战争过程(九一八事件)中同时实现的。

(3)日本法西斯化是通过统治阶级中不同政治集团之间的斗争、政变、妥协实现的

与德国、意大利不同,日本不是依靠一个法西斯政党而是依靠军国主义势力,就是说主要是以军部为核心的极端军国主义集体特别是少壮派军人推进国家“自上而下”法西斯化。

(4)以天皇制意识形态作为重要思想武器,具有浓厚的封建复古、空想的思想特征。

充当法西斯主义权力核心力量的军部及其与官僚和其它权势集团的结合,从内部自上而下地推进近代天皇制向法西斯体制的演变。先外后内——首先发动侵略战争,上下结合——下层激进法西斯运动的压力,以及借助天皇制意识形态,都是为了推动、加速、保证自上而下的法西斯化。

原因

(1)缺乏资产阶级议会民主传统;

日本有浓厚的封建传统和军国主义传统;明治维新虽然确定了君主立宪制,但议会民主只是君主制的装饰品。明治维新之后,日本长期没有政党内阁,都是封建军阀、官僚当政。

(2)国内没有遇到民主力量强有力的反抗

在日本,民主力量本来就小,不具有西方中产阶级民主国家那样的利用合法斗争的可能性。

17. 德国法西斯上台的原因、经过。

原因

1、历史根源:德国缺乏民主传统

德国没有经过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进入资本主义是通过王朝战争自上而下实行统一的;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残余浓厚,军国主义传统没有被肃清,一有机会就顽强第表现出来。

2、是资本主义制度经济政治危机的产物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由于德国金融力量薄弱,在凡尔赛体系中被剥夺了全部殖民地,经济上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十分严重,因而对世界经济危机状况反映特别敏感。在危机的打击下,中下层民众对魏玛政府极端不满,强烈要求改变现状,希望建立一个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新政府;统治阶级也希望改变现状,对外打破凡尔赛体系的束缚,为德国获取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

3、纳粹党的宣传、欺骗和恫吓

宣传:纳粹党利用凡尔赛条约压迫下德国的处境进行煽动性的宣传,把一切灾难都归结于这个条约,提出废除凡尔赛条约。提出“民族复仇主义”、“种族优越论”等来煽动,大大扩大了纳粹党的影响。

欺骗:纳粹党打着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旗号大做文章,用蛊惑性的言词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并向工人、小资产阶级分子、农民和青年许下种种诺言,如:提高工人的工资、劳动条件;帮助农民反对地主,取消地租,废除债务,没收土地分给农民等。

恫吓:组织一支冲锋队和党卫军到处捣乱,恫吓群众;

4、德国垄断资本家的支持

纳粹党极力讨好垄断资产阶级,加速扩军备战,实施对外扩张,垄断资本家不仅在经济上资助纳粹党(宣传经费),还于1932年底联名写请愿书给兴登堡总统,要求任命希特勒担任总理。

5、德国工人运动处于严重的分裂状态。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右翼拒绝与德共合作,没能结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经过

一、德国经济危机和希特勒的上台

(一)经济危机对德国的打击

德国统治阶级对魏玛政府的无能也日益不满,希望对外打破凡尔赛体系的束缚,为德国获取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对内平息民众的不满情绪,消除革命因素。于是,他们捧出了纳粹党和希特勒。

(二)纳粹运动的崛起

经济危机后,迎合不满现状的社会各阶层的心理,进行蛊惑宣传。争取农民、工人、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拉拢武

装力量国防军。

(三)魏玛共和国危机和希特勒上台

1932年纳粹成为国会第一大党,1933年1月兴登堡被迫授命希特勒组阁。 二、纳粹德国的独裁恐怖统治和战争准备

1、纳粹独裁体制的建立。希特勒上台时纳粹在内阁中仅有三名成员,希特勒开始进一步建立起纳粹党一党专政和个人独裁统治。(1)1933年2月27日深夜,纳粹党一手制造了耸人听闻的国会纵火案。诬陷共产党所为,以此对共产党横加镇压。(2)1933年3月23日,纳粹党又强令议会通过《授权法》,国会名存实亡,中产阶级议会民主制被取消。(3)推行一体化政策(4)纳粹政府又实行党禁,禁止纳粹党以外的其他各政党的存在。(5)实行军队一体化,拉拢国防军。

2.种族主义理论和“排犹”暴行

3.对社会生活严密控制的极权恐怖统治

警察特务的恐怖统治是纳粹德国政治体制的一大特点。与此同时,纳粹党对德国的文化、教育、宗教以致社会生活一切方面严密控制,使每个德国人从摇篮到坟墓都要接受纳粹主义的精神灌输,以实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种信仰”的要求。

4.国民经济的军事化。大力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一些大资本家进入了经济领导机构,国民经济迅速转上军事化轨道。

5.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德国退出国际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2)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3)斯特莱沙会议和英德海军协定(4)出兵莱因非军事区

18.简述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并对“新政”作出评价。

历史背景 ①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加剧了美国的社会动荡。②全国上下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采取有效的措施。③1933年罗斯福大选就任总统,宣布实行新政。

新政主要内容来看,可以用“三R”来概括,即救济、复兴和改革。

第一、整顿金融。用资金支持大银行,淘汰失去偿付能力的小银行,公布存款保险法,对5000美圆以下的存款提供安全保证,以恢复银行信誉。停止黄金出口,禁止黄金流通,稳定金融。宣布美元贬值,增强美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第二、扩大需求。积极进行失业救济和举办公共工程,以扩大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需求。

第三、调节工业生产。颁布“全国产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以避免因盲目竞争导致生产过剩;另一方面,规定工人有权同资本家进行集体谈判。

第四、调整农业生产。先后颁布两个“农业经济调整法”,缩减农业生产规模,消除农产品过剩,保证农产品价格。同时,颁布“农业信贷法”,保证小农户能得到救济款。

第五、试图抑制富豪。在救济贫民的同时,试图通过征收累进所得税来抑制富豪,但未能奏效。

历史地位

罗斯福“新政”作为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受次实验,无论是短期和长期的影响都是相当深刻的。 首先,“新政”缓和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美国社会生产力的恢复。 其次,“新政”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同时,也注意改善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它还打击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和极端主义组织,起到了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的作用。 再次,由于政府通过国会新的立法对美国社会经济生活实行前所未有的干预,从而大大扩大了联邦政府和总统的权力。二次大战后的历届总统均继承了这笔“遗产”。

最后,它的实践推动了凯恩斯关于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的系统化和完整化。民主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大规模试验取得成功和凯恩斯理论的完善,为二次大战以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和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起飞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但是,新政的中心目标是把资本主义制度从危机中拯救出来,它代表的是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是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政策。这种政策对资本主义的弊病的急发性有一定的缓冲作用,罗斯福新政不可能根除资本主义社会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痼疾。

19、综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际关系的基本特点。

随着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世界战略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各种力量经过大分化和大改组,20年代以战胜国帝国主义为世界人民的主要敌人的局面已不复存在,国际格局出现了三种力量和三种发展前途 三种力量:

(1)法西斯国家。它们对内实行独裁高压统治,对外侵略扩张,积极谋划新的世界战争。它们的铁蹄踏到哪里。就把战火带到哪里。它们成为了世界人民的主要敌人,它们同世界人民之间的矛盾是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

(2)世界革命人民,包括社会主义苏联,面临或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资本主义大国内部的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力量。他们是反对法西斯的主力军。

(3)英、法、美等西方民主国家

它们对内继续维持民主政府,对外希望维持国际和平局面,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潜在同盟国。但它们是世界强国,有能力制止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又是世界人民重点争取的对象。但是,它们面临法西斯国家的攻势,总是希望牺牲别人的利益,特别是苏联的利益来单方面维护自己的利益,因此不惜对法西斯国家妥协退让,甚至搞祸水东引,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有可能成为法西斯国家的帮凶。 三种前途:

(1)以苏联为代表的世界人民同英法美西方民主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制止法西斯势力的蔓延。这是对世界人民最为有利的结局。自从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之后,尤其是1935年至1938年秋慕尼黑会议召开之前这一段时间,苏联一直在努力争取实现这种可能性。

(2)法西斯势力与西方民主国家暂时达成妥协,法西斯国家在西方民主国家的纵容下不断蚕食中小国家,并在最终向英法开战之前首先进攻苏联。在苏联看来,慕尼黑会议召开前后,这种可能性已部分成为现实。

(3)苏联孤立自保,让法西斯国家首先向西方民主国家开战

这不是一种理想的选择,因为在这种结局里,得利最多的是法西斯国家,而且在他们打败西方国家后,祸水会更为凶猛地向苏联涌去。只有在第一种可能性不能实现,而第二种可能性却迫在眉睫时,作为退而求其次,才能作出这种选择。在1939年极为严峻的国际形势和扑朔迷离的外交斗争中,苏联同德国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实际上实现了这种可能性。

20、英国对法西斯国家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和30年代美国保持中立的原因、实质与影响。慕尼黑协

定的主要内容、影响

英国对法西斯国家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1)英国是老牌的殖民主义国家,希望国际局势的稳定以守住它的世界霸主地位

作为老牌的殖民主义国家拥有全世界殖民地的绝大部分,成了最大的国际既得利益者。虽然经过一战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冲击,实力日益衰退。一个外强中干的世界霸主,要守住他的霸权,自然希望国际局势稳定,因为局势发生动荡,对他来说,无所得而有所失。而30年代国际局势的不安宁,日、德、意蠢蠢欲动,一次次地挑战现存的国际秩序,因此英国总希望适度满足侵略者的要求,求得一时的太平。

(2)英国国内有强大的和平主义思潮

英国有着众多的殖民地,靠从殖民地榨取来的超额利润民众的物质享受比战败国殖民地充裕得多,他们害怕战争带来的灾难,以为对法西斯国家采取强硬态度,很可能导致它们发生战争。这种和平主义思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府的政策。

(3)英国统治阶级仇视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

它们希望利用法西斯组织的反共特性,来阻止德国这一中欧大国发生无产阶级革命,同样也希望纳粹德国能适度扩军,在中欧地区充当国际警察,镇压中欧地区可能爆发的革命运动。

(4)英国政府在30年代的保守的财政政策,导致军费严重不足

30年代英国仍坚持保守的财政政策,不敢应用赤字财政来刺激经济,因而导致军费严重不足,在和平主义思潮影响下,民众反对通过增加个人税收来筹措军费。军事实力不足,推动了英国政府主要依赖外交上的绥靖政策来平息各种事件。

(5)英国“大陆均势政策”指导下的“扶德抑法”政策在起作用

二三十年代英国奉行“大陆均势政策”,在欧洲实行“扶德抑法”策略,如“1933年在世界裁军会议上提出”麦克唐纳计划“,同意德国扩军而要求法国裁军;英国政府对法国外长巴尔都的对德强硬态度反映比较冷淡。 30年代美国保持中立的原因 首先,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造成了美国人的普遍恐惧感。美国统治集团首先着眼于解决自身问题,尽快实现经济的复兴,稳定民心,对美洲以外的事务普遍不感兴趣。美国人认为,美国地理条件优越——两洋天险,得天独厚,

经济实力强大,任何外来的危险都不会威胁美国的安全。 其次,罗斯福外交政策深受孤立主义势力和孤立主义思潮的影响。孤立主义在美国各地都有强大的势力,尤其是在中西部、西北部地区更为强大,芝加哥更是孤立主义的中心。这些人中不少是罗斯福内政的支持者,如有死硬孤立之称的海勒姆·约翰逊、“孤立主义之狮”的威廉·波拉等。在1937年以前,罗斯福总统对他们持妥协态度。这种情况更加强了孤立主义的政治地位,使美国政治外交难以摆脱孤立主义的影响。

第三,中立政策可以给美国带来诸多现实利益。对美国来说,国际局势的不断恶化,既包含着极大的危险,也隐藏着难得的机遇。一方面,法西斯势力猖獗,对美国的经济构成极大的挑战,对美国的自身安全具有潜在的威胁。另一方面,法西斯国家,尤其是德国的侵略扩张,其矛头首先指向英法等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这就为美国势力的乘虚而入提供了某种可乘之机,法西斯势力、英法两国、苏联三股力量互相牵制,而美国就可以在经济、政治上左右逢源,捞取好处。

实质:一方面保护美国的既得利益,另一方面美国可以以独特方式影响着欧亚事件的进程,使美国既可以自由行动,又能坐山观虎斗和坐收渔利

后果: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切身利益,最后把美国拖入战争的深渊。中立政策支持和帮助了侵略者,打击和出卖了被侵略者。它不仅无助于美国避免战争,而且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切身利益,最后把美国拖入战争的深渊

慕尼黑协定内容

苏台德区以及捷南部与奥地利接壤的地区割让给德国,捷方应于10月1日至10日从上述领土撤退完毕;上述地区的任何设施都不得损害,无偿交给德国。该协定的附件规定:英法将保证捷克斯洛伐克新国界不受无端侵略 协定不仅使捷克丧失了1.1万平方英里的土地,而且丧失了大半的工业潜力和全部最重要的国防设施。法国在东欧的反德阵线的拱心石不复存在,希特勒以战争边缘手段获得了又一次不流血的胜利。

后果:严重恶化了国际局势,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首先它为德国侵占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创造了条件。苏台德区是捷克国内交通和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割让行动打乱了捷克整个铁路、公路交通、电话和通讯系统,使其丧失了大量工业原料;它还是捷克的防御屏障地势易攻能守。 其次,增强了德国的实力和希特勒的胆量。苏台德区拥有发达的工业生产能力和欧洲第二大军火工厂,以及数十个装备精良的陆军师,一旦被德国控制,就大大增强德国的实力,并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威胁波兰、罗马尼亚和其它东南欧国家。另外,希特勒通过一系列交涉,看透了英法领导人害怕战争的心理。因此,慕尼黑会议后,希特勒就开始考虑控制东南欧各国,并为入侵西欧作准备。 再次,严重破坏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

《慕尼黑协定》将苏联排斥在外,使苏联多年倡导的集体安全政策落空,加深了苏联同英法之间的猜疑和分歧,给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并对此后苏联外交基本方针的转变起了重要作用。此外,欧洲小国看到捷克斯洛伐克的悲惨结局,增强了同英法两国的离心倾向

21、《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主要内容和评价

主要内容是:

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它国家彼此间进行任何武力行动,任何侵略行为或任何攻击;如果缔约国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为的对象,缔约另一方将不给予该第三国任何支持;双方都不加入直接或间接旨在反对另一方的任何国家集团;双方承诺以和平方式解决两国间的一切争端;条约有效期为10年。

评价

使苏联避免了首先遭到德军的攻击,赢得了备战时间;但也使德国解除了两线作战的后顾之忧,得以按既定计划发动对波兰的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爆发;根据秘密议定书,苏联同纳粹德国划分了势力范围,宰割弱小国家,这玷污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是尤其错误和可耻的。

22、试析二战的原因、性质、胜利原因及历史地位。谈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启示。分析二战时

期苏军在苏德战争初期失利的原因。分析二战初期法国迅速败降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世界各种矛盾发展的结果,是帝国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

1、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重新分割世界的斗争的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帝国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它们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德国在英美垄断资本的扶持下很快恢复元气,到1937年工业产量超过了英法。日本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有利时机,加紧对亚洲的扩张和掠夺,其工业发展速度超过了英国。帝国主义国家这种此起彼落,你消我长的不平衡发展,使帝国主

义的矛盾日益尖锐。德意日强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并疯狂地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不可避免。

2、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激化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1929年至1933年和1937年的两次世界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为了摆脱危机,各帝国主义国家开展了激烈的经济战,并把发动侵略战争作为挽救资本主义制度的出路。美英法仰仗自己的政治霸权和金融势力组织经济集团,以巩固自己的霸主地位。丧失了全部殖民地的德国和因为分赃太少、没有足够殖民地的日本和意大利,则野心勃勃,决心用武力争夺势力范围,成为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

3、绥靖政策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法西斯国家在三十年代发动的一系列局部战争逐步扩大起来的。面对法西斯国家的步步紧逼,英法美等西方国家节节退让,推行一条损人利己的绥靖政策,结果使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活动一再得逞,使它们的扩张野心恶性膨胀,进而发动了世界大战。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

1.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进行的战争是反对法西斯侵略和统治,捍卫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的正义性战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是战胜德、意、日法西斯的重要保证。

大战爆发前,甚至在战争初期,由于种种原因,广泛的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终未形成。反法西斯民主力量的分散,致使轴心国集团连连得手。随后,被侵略国家克服彼此的矛盾和分歧,走上了大联合的道路,形成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正是1942年1月正式形成的广泛的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使二战的形势迅速发生变化,并在一年后完成了战争的根本转折,最后经过全面的战略进攻,终于在1945年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3.反法西斯国家拥有远比法西斯侵略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这是取得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

在现代战争中,经济力量和经济组织力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战争对经济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轴心国的侵略野心同它们所具有的物质经济基础是不相称的:人力不足,4∶1;资源匮乏;生产能力远远低于反法西斯同盟,仅美、苏、英三国1942年的主要生产能力就是德、日、意三国的2—3倍。1942年底—1943年底发生的根本转折,不仅是在战场上取得的,而且也是在经济战线上取得的;

4.轴心国集团内部缺乏紧密合作和战略协同,而反法西斯国家则实现了战时的全面合作和战略协同,是取胜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一次反法西斯战争

(1)从其起因来分析:主要是由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妄图奴役世界人民而挑起的战争

(2)从参战国的动机来看

整个世界都被卷入了战争,但在二战的所有参战国中,德意日法西斯国家是战争的唯一策划者和发动者。它们的侵略矛头指向世界上其余一切国家,包括法英美等帝国主义,目的是为摆脱危机,扩张领土。而其他国家并无意识要发动一场新的大规模国际冲突、战争,如英美法虽然从本性来说仍然有掠夺的本质,但此时已是资本主义世界的暴发户,他们最主要的任务是保住既得利益,无意发动战争;苏联更加无意:因为苏联刚刚立足,十分需要长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医治战争留下的创伤,建设发达的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苏联的力量还十分有限,还没有强大到足以令人生畏的地步,不敢贸然行动。中国等广大殖民地的国家长期受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贫困落后,经济畸形发展,不可能发动战争,反而成为德意日等国梦未以求的“粮食来源”基地。从欧洲不结盟的中小资本主义国家来看,这些国家却军事力量软弱,不希望战争的灾难降临到自己的头上,时刻都为大国可能发生而提心吊胆,为避免介入大国的冲突,它们或拒绝参加军事同盟,或拒绝在军事上给与大国以方便,希望保持中立,然而对德意日来说,他们是侵略道路上的障碍,想以“中立”的地位而不受侵略是办不到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它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但是在这场关系人类命运和前途的搏斗中,人民最终赢得了战争,使人类文明得到拯救,世界和平得以恢复。

1.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在占世界1/4的土地上和2/3的人口中获得了胜利,在欧亚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特别是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极大地发展了十月革命的成果;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为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兴起和发展开辟了道路,促进了战后第三世界的崛起。据统计,二战前夕,殖民地和附属国的总人口为14.5亿、总面积为7800万平方公里,但到1959年,人口降到1.6亿,面积缩至2550万平方公里。亚洲一系列国家相继独立,加快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3.二战的胜利粉碎性地摧折了已经成为国际现象的法西斯思潮、运动和政权,战后在法西斯国家废墟上开展的非法西斯化和非军国主义化运动,以及这些国家各阶层民众对法西斯专政教训的总结,使这些具有浓厚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思潮的国家不同程度地走上了和平民主发展的道路;

4.二战极大地削弱了国际帝国主义的力量,横行一时的德、意、日法西斯国家被彻底打败,曾为世界一等强国的英、法受到严重削弱,近代以来欧洲列强主宰全球的国际旧秩序被打破。

5.二战极大推动了科学技术和军事思想(军事战略和战争观)的发展。

6.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二战是一场席卷全球大部分国家的现代化战争,它不仅要求动员大量的人力为战争服务,而且要求最大限度地动员生产力和资源,战争对经济的依赖程度越大,对经济生活各方面的影响也越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启示

二战为世界人民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这些经验教训对于今后世界各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1.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防止法西斯主义的死灰复燃是消除大战隐患的关键。

2.反对绥靖政策,制止大国争霸的局部侵略战争,是消除大战隐患的重要举措,世界和平不可分。

3.建立最广泛的国际和平统一战线,把战争势力最大限度地孤立起来,是制止或推迟大战爆发和赢得胜利的决定性条件。

4.雄厚的综合国力是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重要基础。没有现代化工业,就没有现代化国防,没有现代化的国防,也就不能适应现代化的战争。经济实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5.实行全民动员,开展全民战争,是赢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6.根据未来战争的特点,加强军事科学研究和武装力量建设,是夺取反侵略战争胜利的重要环节。

7.先进的技术与武器系统、创新的军事学说和科学的体制编制,是军事革命密切相关的三大要素,不可或缺。 法国迅速败降的原因:

法国号称欧洲陆军强国,之所以会在短短6周内被德国打败,原因是多方面的。

(1)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推行“扶德抑法”政策削弱了法国的相对地位。法国政府推行软弱外交,特别是面对希特勒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无所反映后,战略地位遭到了严重损害逐渐丧失了对德政策的独立性,追随英国推行绥靖政策,姑息养奸,进一步削弱了自己的地位,并瓦解了自己的欧洲同盟体系。

(2)法国统治阶级害怕人民革命,在面临德国的直接军事威胁时,仍然视国内革命力量为仇敌,不肯动员人民抗击侵略者。在二战爆发初期,法共曾正确地提出过“保卫祖国”的口号,但统治阶级非但不理睬,反而抓住一切机会进行镇压。

(3)法国社会长期受和平主义思潮的侵蚀,民众普遍追求和平,害怕打仗,欧洲战争爆发后,全国上下还存在侥幸心里,希望战火不要蔓延到法国。而当战火临头时,全国又充斥着失败主义情绪,民众和士兵普遍畏战,政府则从德军占领色当后就认定败局已定,无心再战。这种和平主义和失败主义思潮,在心理上损害了法国的抵抗能力。

(4)在军事上,法军领导无视20-30年代科学技术发展给作战带来的新变化,战前不重视军事装备和军事技术的更新,欧战爆发后,又不注意总结德军的战略战术的发展,对“闪电战”、高速度大纵深的突击、集中使用装甲力量、陆空军协同作战等新的军事手段熟视无睹,仍然固守一次大战的陈旧经验,迷恋阵地防御,满足于把坦克用作步兵的支援武器。更有甚者,在缴获附有作战地图的德军“黄色方案后,也不采取相应措施。在作战过程中,指挥失当,未能利用敌人的破绽及时变更军事计划。

(5)法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压力下,从1939年9月中旬被迫改变路线,摒弃了 “保卫祖国”的正确口号,不支持政府所从事的反法西斯战争,甚至提出要 “使本国政府在战争中失败” ,引起党员和人民的思想混乱,也损害了法国的抵抗能力。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失利的原因:

(1)敌强我弱的客观形势

德国进攻苏联时,已经控制了整个欧洲资本主义心脏地带,而现代战争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工业发展水平的较量。其军队规模庞大,由于没有西线的牵制,可以把550万重兵放在东线。德军经过两年的战争,取得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已是一架正在运转的军事机器。这些条件是苏联所不具备的。苏军总兵力才500万,由于面临日本的威胁,西线兵力只有270万,在遭到突然袭击时才仓促应战。

(2)斯大林等领导人对德国进攻苏联的时间和主攻方向估计失误

由于对希特勒的战略意图估计错误,确信德国会首先西进打败英国,然后再返身进攻苏联,时间上不会早于1842年。基于这一判断,当苏军在西部新领土上修筑防御工事和机场与1941年春播工作争夺劳动力时,便首先保证春播工作。同时由于害怕过快从事战争准备会刺激德国,引火烧身,所以在战备工作中放不开手脚。对来自英美方面关于德国即将侵苏的情报也掉以轻心,对德军的主攻方向,斯大林认为应该发生在乌克兰地区,因此将苏军的防御重点部署在乌克兰地区,以致莫斯科正面受到德军快速切割。

(3)斯大林等对德军的进攻能力估计不足

由于不适当地高估苏联的力量和德国内部爆发革命的可能性,低估德军“闪电战”战术的作用,因此苏军不重视战略防御,没有在西部边境作战略防御部署,也未在国家腹地建立纵深,梯次配置的战略防御体系,而是脱离实际地偏重于发动进攻,把战斗行动推到敌人的领土上去。苏德战争爆发后,尽管苏军很快处于被动状态,前线部队也大多失去联系,但苏军统帅部还是不顾一切命令部队向敌人发动反攻,争取打到敌国去,以致前线部队盲目突击,遭到敌人精锐部队的重创。

(4)苏联在战前的肃反运动中犯了严重扩大化的错误,苏军高级指挥人员遭到严重损失。为了填补空缺,加上快速扩军的需要,将未经军事学院培养的低级军官大量而快速地提拔到高级指挥岗位,致使指挥素质下降,影响了苏军的战斗力。

(5)《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苏联在对外宣传中强调二战的性质属于帝国主义战争,要求英法等国人民不支持政府从事抗德斗争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法国的作战能力。法国的快速败降使德国可以无所顾忌地结集重兵与苏德战场。另外,苏联为履行条约义务,向德国提供了不少战争物资,客观上起到了为虎添翼的作用。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