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_三国演义_中赤壁之战的素材来源_张真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YangtzeNormalUniversity

第27卷第5期Vol.27No.5

2011年9月

Sep.2011

□古代文学

论《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素材来源

(1.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真1,朱微2

教育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

830054;2.新疆师范大学

[摘要]《三国演义》是历史演义小说,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篇

章,《三国演义》在描写赤壁之战时,虽然采用了历史上赤壁之战的总体框架,而在细节描写上,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鄱阳湖之战的影响。文章试论证《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素材来源,并分析其原因。

[关键词]三国演义;赤壁之战;鄱阳湖之战;素材来源[中图分类号]I207.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652(2011)05-0053-06

《三国志·诸葛亮传》:“(孙)权大悦,

历史上的赤壁之战

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曹公败于赤壁,引军归

《三国演义》是以三国历史为题材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全书共一百二十回,其中从第四十二回至第五十二回都是描写赤壁之战的,共计九回,占全书十五分之一强。《三国演义》一书“总叙百年,赅括万,赤壁之战历时不足一月,而占有如此长的篇幅,事”

无疑是书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篇章。然而,通过比照三国历史相关史籍的记载,不难发现,小说中的赤壁之战与历史上的赤壁之战,相去甚远。集中记载汉末三国历史的史籍主要有《三国志》及裴注、《后汉书》、《华阳国志》、《资治通鉴》等。

先看《三国志》中有关赤壁之战的描述:

《三国志·武帝纪》:“公(曹操)至赤壁,与(刘)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1]

《三国志·刘璋传》:“会曹公军不利赤”[2]壁,兼以疫死。

《三国志·先主传》:“先主遣诸葛亮自结于孙权,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3]

邺。”[4]

《三国志·吴主传》:“……(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刘)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曹)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5]

《三国志·周瑜传》:“(孙)权遂遣(周)瑜及程普等与(刘)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曹)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黄)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备与瑜等复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6]归。

对汉末三国历史记载,本来最权威的应该是《三

[收稿日期]2011-06-25

[作者简介]张真(1984-),男,浙江温州人,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2009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生,主要从事明清文学研究;

朱微(1984-),女,辽宁抚顺人,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9级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生。

54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国志》,而通过阅读以上材料会发现,《三国志》中有关赤壁之战的记载,简直就是一笔糊涂账。各条材料之间,互有出入,甚至互相矛盾。

首先,关于交战胜负。各条虽都承认曹军战败,但究竟败到何种程度,却各有不同。《武帝纪》和《刘璋传》都只是用了“不利”二字来形容曹军战败。《先主传》和《吴主传》都用了“大破”,《诸葛亮传》用了“败于赤壁”,只有《周瑜传》稍为详细地记载了赤壁之战的全过程。

其次,关于交战经过。《武帝纪》、《刘璋传》、《诸葛亮传》都没有关于战事经过的记载。《先主传》、《吴主传》、《周瑜传》都写到了火烧曹军战船,不同的是《先主传》似乎是说先打败曹军,然后再烧其战船。《周瑜传》是说周瑜采纳了部将黄盖火烧曹军战船之计,才打败了曹军。而在《吴主传》中,竟然变成了曹军败后,曹操自己烧毁了自己剩余的战船(至于其烧船动机,此处暂不讨论)。

第三,关于疫情。除《诸葛亮传》外,其余各条都记载了曹军有疫情,不同的是疫情爆发的时间。《刘璋传》和《先主传》是说曹军在打仗的同时爆发疫情。《武帝纪》和《吴主传》是说曹军先败后爆发疫情。《周瑜传》是说双方交战前,曹军已有疫情。第四,关于交战次数。除《周瑜传》外,其余各条皆无明言,从字面看来,似乎都只有一次。只有《周瑜传》明确记载了双方交战两次。

再看其它相关史籍中赤壁之战的记载:

《后汉书·孝献帝纪》:“冬十月癸未,……曹操与周瑜战于赤壁,操师大败。”[7]《华阳国志·刘先主志》:“……时(孙)权军柴桑,既服先主大名,又悦(诸葛)亮奇雅,即遣周瑜、程普水军三万助先主拒曹公,大破公军于赤壁,焚其舫舟。公引军北归。”[8]

《华阳国志·刘璋传》:“……会(曹)公军不利,兼以疫病,而刘主(刘备)寻取荆州。”[9]

《资治通鉴·汉纪》:“……进,与操遇于赤壁。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豫备走舸,系于其尾。先

以书遗操,诈云欲降。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指言盖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北军大坏,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操乃留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襄阳,引军北还。”[10]《后汉书》的说法与《三国志·武帝纪》类似,只是语气不同。《华阳国志》与《三国志·先主传》、《三国志·刘璋传》说法基本一致。《资治通鉴》说法与《三国志·周瑜传》也基本相同,多了一些细节,如指出当时刮东南风。

总之,这材料中的赤壁之战很模糊,读者若仅凭这些史籍的描述,似乎很难对赤壁之战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那么,《三国演义》中有关赤壁之战的那些精彩情节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二鄱阳湖之战与《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虽然与历史上的赤壁之战相去甚远,却与历史上发生于元末明初的鄱阳湖大战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必须承认,历史上的鄱阳湖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而且都对当时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可以说这两场大战本身就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其概况比照请看下表:

历史上的鄱阳湖之战

交战双方陈友谅军:朱元璋军兵力对比60万:20万主要战场鄱阳湖交战方式水战

交战结果朱元璋以少胜多取胜方式火攻

历史上的赤壁之战曹操军:孙刘联军20万:5万长江中游赤壁水战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火攻

影响意义奠定朱元璋一统天下的基础奠定了曹孙刘三足鼎立的基础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历史上的鄱阳湖之战完全是历史上的赤壁之战的翻版,两者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上细节上。本文第一部分已详细罗列分析了历史上的赤壁之战的有关情况,发现其中有很多模糊、矛盾之

第27卷第5期张真等:论《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素材来源□

55

处,更无法确知其具体细节。相比之下,史籍对鄱阳

、《明湖之战的记载就详细多了,《国初群雄事略》

、《元史》、《续资治通鉴》、《明通鉴》等都记录史》

了这场大战,其中《国初群雄事略》记载最为详细,《明史》次之。

鄱阳湖之战与《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关于两个稀里糊涂的人。

“我师移舟泊左蠡,友谅亦移兵出泊潴矶,相持者三日。先是,友谅数战不利,右金吾将军欲焚舟登陆,直趋湖南,谋再举;左金吾将军请决战。友谅兵

’左金吾惧及祸,遂来败,乃曰:‘右金吾之言是也。

降,右金吾亦从之。友谅兵力益衰。”[11]史籍记载了这样两个连正式姓名都没出现的左右金吾将军,但就是这两个稀里糊涂的人,由于他们稀里糊涂地投降朱元璋,导致了“友谅兵力益衰”。

同样,《三国演义》中的周瑜用反间计利用稀里糊涂的蒋干杀了曹军水军正副都督蔡瑁和张允,蔡、张二人稀里糊涂地死,导致曹操选用了不太熟悉水军事务的毛玠、于禁为水军都督,“则这两个手里,好歹送了水军性命。”(《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诸葛亮语)这两件稀里糊涂的事,却同样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大战的胜负。

而《三国演义》写周瑜用反间计诈称蔡瑁和张允降吴,也许正是受了“上(朱元璋)……遂克安庆。长驱小孤,友谅守将傅友德及丁普郎迎降”[12]的启发。

2.关于“草人”。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写诸葛亮草船借箭事。孔明对鲁肃说:“望子敬借我二十只船,每船要军士三十人,船上皆用青布为帐,各束草千余个,分布两边。”文中虽无名言“束草千余个”究竟是束成什么样子,但根据本回故事情节,可以推断是束成草人假扮东吴士兵以迷惑曹军,使曹军不敢轻易出战,而只以“乱箭设之”,孔明方能达到草船借箭的目的。

但历史上的诸葛亮并无“草船借箭”故事,东吴孙权虽有一个类似的故事,却并非有意“借箭”,更无草船,且故事发生在赤壁之战后五年①。《三国志平话》中演变为周瑜之事,时间也改在了赤壁之战中,

,亦无草船②。可鄱阳湖之但周瑜也不是有意“借箭”战里就出现了“草人”:“己丑旦,上(朱元璋)亲布

阵,与友谅战。敌兵舟舰相连,至晡,东北风起,上命以七舟载荻苇,贮火药,束草为人,饰以甲胄……”[13]。这个情节出现在鄱阳湖火攻决战之时,而《三国演义》在写黄盖火攻时并无草人,想必是已将“草人”单独送与孔明借箭矣。

3.关于诈降。

《三国演义》中黄盖苦肉计诈降促成了最后火攻计的成功,有趣的是,黄盖诈降能够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曹操派来江东诈降的蔡中、蔡和兄弟,只是蔡氏兄弟诈降被周瑜一眼识破,而且利用他们成为曹操相信黄盖诈降的证据。总之,诈降成了东吴在整个大战中获得最后胜利的关键,曹军因此几乎全军覆没。

同样,鄱阳湖之战中,朱元璋也曾用诈降计使陈友谅“全军覆没”:“上(朱元璋)以康茂才与友谅旧,俾致书速其来。茂才家有老阍,尝事友谅,令赍

’曰:‘见守书往,友谅得书甚喜,问:‘康公安在?

江东桥。’问:‘桥何如?’曰:‘木桥也。’乃遣还,曰:‘归语康公,吾即至,至则呼老康为号。’……连呼老康不应,……友谅军披靡不能支……杀溺死者无算,俘其卒二万人,其将张志雄、梁铉、喻国兴、刘世衍等皆降。获巨舰名‘混江龙’、‘塞断江’、‘撞

、‘江海鳌’者,百余艘及战舸数百。友谅乘别倒山’舸脱走。”[14]

《三国演义》中曹操最后“见势急,方欲跳上岸,忽张辽驾一小脚船,扶操下得船时,那只大船,已自

”(《三国着了。张辽与十数人保护曹操,飞奔岸口。

演义》第四十九回)这岂不就是“友谅乘别舸脱走”?

按:整个鄱阳湖之战中还有一次诈降:“洪都被围既久,内外阻绝,(朱文正,朱元璋侄)乃遣千户张子明告急于建康,还至湖口,为友谅兵所获,伪许友谅诱降,至城下,大呼:‘令固守’。友谅怒,杀”[15]之。

4.关于战船相连。

《三国志·周瑜传》只在最后黄盖献火攻计时说到:“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资治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通鉴》

二书虽载其事,然突出的是“首尾相接”。而《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写庞统翘首连环计时说“大江之中,

①《三国志·吴主传》裴注引《魏略》记载孙权在濡须拒曹操时:“(孙)权乘大船来观军,(曹)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②《三国志平话》卷中:“却说曹操知得周瑜为帅,无五七日,曹公问言:‘江南岸上千只战船,上有麾盖,必是周瑜。’被曹操引十双战船,引蒯越、蔡瑁,江心打话。南有周瑜,北有曹操,两家打话毕,周瑜船回,蒯越、蔡瑁后赶。周瑜却回。周瑜一只大船、十只小船出,每只船一千军,射住曹军。蒯越、蔡瑁令人数千放箭相射。却说周瑜用帐幕船只,曹操一发箭,令扮棹人回船,却射右边。移时,箭满于船。周瑜回,约

‘丞相,谢箭!’曹公听的大怒,传令:‘明日再战。依周瑜船只,却索将箭来。’”得数百万只箭。周瑜喜道:

56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潮生潮落,风浪不息。北兵不惯乘舟,受此颠簸,便生疾病。若以大船小船各皆配搭,或三十为一排,或五十为一排,首尾用铁环连锁,上铺阔板,休言人可渡,马亦可走矣,乘此而行,任他风浪潮水上下,复

”言中虽也有“首尾”二字,但从曹军是因何惧哉?

“不惯乘舟,受此颠簸,便生疾病”,显然庞统所献连环计乃是将战船左右横排相连,已达到不颠簸的目的。且从第四十七回战舰连成之后,曹操命“水军中央黄旗毛玠、于禁,前军红旗张合,后军皂旗吕虔,左军青旗文聘,右军白旗吕通”可以得到验证。

而鄱阳湖之战中陈友谅将战船相连是史书浓墨重彩所书的,“友谅……乃大治楼船数百艘,皆高数丈,饰以丹漆,每船三重,置走马棚,上下人语声不相闻,舻箱皆裹以铁。……友谅集巨舰,连锁为阵……太祖舟虽小,然轻驶,友谅军俱艨艟巨舰,不利进退,以是败。”[16]《国初群雄事略卷之四汉陈友谅》也有“敌兵(指陈友谅)舟舰相连”、“敌连大舰拒战”等记载。文中并无“首尾相连”,从“友谅集巨舰,连锁为阵”来看,应是左右横排相连,这样比首尾相连更为“不利进退”。文中还提到了“置走马棚”,岂不正是因为庞统所说“休言人可渡,马亦可走矣”。

5.关于交战次数。据史书记载,只有《三国志·周瑜传》明确记载了双方交战两次。而《三国演义》中,整个赤壁之战,双方共交兵三次,分别是第四十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曹操赋诗锁战船北军用武》、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决战之前有两次小战,且都以曹军失败告终。

同样,鄱阳湖之战决战前也有两次小战,也都以陈友谅失败告终。第一次,陈友谅因中康茂才诈降之计,遭朱元璋伏击,陈友谅的战将、兵力、战舰损失惨重,“友谅昼夜不得息,遂收余兵弃太平遁去。俞元帅取安庆。”[17]第二次,朱元璋采用刘基偷袭江州之计,“大破友谅,获其舟百余艘。友谅穷蹙,夜半挈妻子弃城走武昌。癸卯,我师入江州,获马二千余匹,粮数十万。”[18]

6.关于决战场面。

鄱阳湖之战决战时,“己丑旦,上(朱元璋)亲布阵,与友谅战。敌兵舟舰相连,至晡,东北风起,上命以七舟载荻苇,贮火药,束草为人,饰以甲胄,命敢死士操之,乘风纵火,须臾抵敌舟,水寨舟数百艘悉被燔,

”[19]烟焰张天,湖水尽赤……。

《三国志·周瑜传》和《资治通鉴》虽也有决战场面的描写,引文已见上文,但仔细比较,与鄱阳湖之

战还是有很大不同。最大不同在于鄱阳湖之战是敢死队乘风纵火,直“抵敌舟”;而《三国志》和《资治通鉴》都说黄盖诈降船并不曾冲进曹军,而是隔远放火,借风力烧曹军舰船。

《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写“黄盖已自准备火船二十只,船头密布大钉,船内装载芦苇干柴,灌以鱼油,上铺硫黄、焰硝引火之物,各用青布油单遮盖。船头上插青龙牙旗,船尾各系走舸。……是时东风大作,波浪汹涌。……黄盖用刀一招,前船一齐发火。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涨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曹操回观岸上营寨,几处烟火。黄盖跳在小船上,背后数人驾舟,冒烟突火,来寻曹操。”黄盖不仅纵火烧船,而是直接冲进曹军,“来寻曹操”。7.关于“鄱阳湖”。

《三国演义》的作者似乎生怕读者不能领会他笔下的赤壁之战与鄱阳湖之战的关系,还特地四次提到了与赤壁之战完全无关的“鄱阳湖”或“鄱阳”。“周瑜日于鄱阳湖教练水军,以备攻战。”(《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

“权大喜,即遣使往鄱阳请周瑜议事。原来周瑜在鄱阳湖训练水师,闻曹操大军至汉上,便星夜回柴桑郡议军机事。”(《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黄盖降书中言:“今有鄱阳湖新运到粮。”(《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

而据《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史书记载,周瑜其时乃在巴丘(今江西峡江县),并不在鄱阳湖操练水军。三

鄱阳湖之战对《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描写产

生影响的可能性

历史上的赤壁之战或许给了千年之后的鄱阳湖之战某些历史教训和启发,而历史上的鄱阳湖大战又无疑给《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描写提供鲜活的战争实例。

第一,《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为元末明初人,参与元末农民起义斗争,且与张士诚有一定的联系。

无名氏《录鬼簿续编》:“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

第27卷第5期张真等:论《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素材来源□

57

忘年交,遭时多故,各天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20]

明高儒《百川书志》卷六史部野史:“《三国志通俗演义》二百四卷。晋平阳侯陈寿史传,明罗本贯中编次。”[21]

清周亮工《因树屋书影》卷一:“《水浒传》相传为洪武初越人罗贯中作,又传为元人施耐庵作……。”[22]

明王圻《稗史汇编》卷一百三文史门杂书类:“宗秀罗贯中,国初葛可久,皆有志图王者;乃遇真主,而葛寄神医工,罗传神稗史。”[23]

清顾苓《塔影园集》卷四跋水浒图:“罗贯中客霸府张士诚,所作《水浒传》题曰《忠义水浒》。……至正失驭,甚于赵宋,士诚跳梁,剧于宋江,《水浒》之作,以为士诚讽谏也。”[24]

清徐渭仁《徐鈵所绘水浒一百单八将图题跋》:“施耐庵感时政陵夷,作《水浒传》七十回。罗贯中客伪

”[25]吴,欲讽(张)士诚,继成一百二十回。

因此,罗贯中曾经作为张士诚的幕僚,即使没有亲自参加鄱阳湖之战,至少是听说过的;况且陈友谅曾约张士诚夹击朱元璋,此事必然是张氏集团中人人尽知的,像罗贯中这样的“有志图王者”,面对鄱阳湖之战这样的重大时事,一定是十分关注事态发展,并要尽可能地了解和掌握此大战的整个过程和细节,以便从中学习经验和吸取教训,因此,罗贯中甚至极有可能掌握了鄱阳湖之战的所有信息。

第二,罗贯中老师是施耐庵,而施耐庵与刘基有交往,而刘基又是鄱阳湖之战的直接参与者之一。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四十一庄岳委谈下:“然元人武林施某所编《水浒传》,……其门人罗本亦效之为《三国志演义》……。”[26]明王道生《施耐庵墓志》:“公讳子安,字耐庵。元末赐进士出身……先生之著作,有《志馀》、《三国志演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江湖豪客传》(即《水浒》)。每成一稿,必与门人校对,以正亥鱼,其得力于罗贯中者为尤多。……”。这篇墓志的作者王道生自称自己虽然由于年代关系不曾亲见施耐庵,但却“得识其门人罗贯中于闽,同寓逆旅,夜间灺烛畅谈先生轶事,有可歌可泣者,不禁相与慨然。”还称自己是施耐庵的同乡,住得很近,“与余墙一间”,“去岁,其后人述元先生移柩南去,与余流连四日”[27],他不仅认识施耐庵的后人,似乎还颇有交情。基于这些关系,如果没有直接的材料证明此墓志乃是伪作的话,那么,王道生所述颇为可信。

又,清朝乾隆年间苏州人顾公燮,字丹午,号澹园,是吴郡诸生,他写的《丹午笔记》“施耐庵”条云:“施耐庵与刘青田相契。明太祖收罗人才,刘归荐耐庵,命访之。适耐庵作《水浒传》甫竣,刘阅之,遂不言荐。报太祖曰:‘此人心思才力已耗尽于一部

’”[28]小说矣,用之何益!

清末由日本人在上海出版的《推背图索隐序》中也有类似的记载:“朱元璋偕刘伯温访求可助军国大计之人,及见施耐庵,谈叙间,施出《水浒》一书,刘阅毕,即偕太祖而去,曰:‘非其人也’。后访得徐达,聘至军中,因成一统。”

1933年上海中西书局印行《古本水浒》,有梅寄鹤所写的序,其中提到清光绪年间江荫香,别号伯绥氏《梦花馆笔谈》中的内容:“耐庵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相,一切技术无不精……超脱潇洒如神仙。自言青田刘伯

,“洪武初,隐于温长地为政而拙于军旅,中驷材耳”

江阴,设馆授徒,从学者甚众”,“与刘青田为同门师兄弟。青田先生尝仕胡元,耐庵以为耻,致书诮之,友谊遂绝。”由此可见,《推背图索隐序》言施耐庵与刘基有

,《梦花馆笔一面之缘,《丹午笔记》言二人“相契”

谈》则径言二人为“同门师兄弟”,而罗贯中又是施耐庵的门人,或许罗贯中本人也认识刘基,或许不认识,

但可以通过施耐庵转述,使他掌握了大量的战争信息。第三,《三国演义》对赤壁之战的细节描写主要不是依据元代风行的平话、杂剧和说唱故事。

元代(或元明之际)三国故事繁荣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元代出现了书坊刊刻的现存可见的大部头文学作品《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和《至治新刊全相平话三国志》,内容基本相同。前者一般认为刊刻于至元三十一年(1294),后者刊于元至治年间(1321-1323),而从“新刊”字样来看,二书似乎还有祖本,即其首次刊刻或早于上述两个时间。此二书当是当时说话人的底本。《三国志平话》中赤壁之战与《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在细节方面差异很大:交战双方称号,曹操自称“汉上将军兼马步都元帅正授领省大魏王”而非“汉相”,而书中称孙权为“讨虏将军”而非吴侯;无杀蔡瑁、张允事;无曹军大船相连;无交战三次;无决战场面描写;全书无“鄱阳湖”出现。

其二,元代(或元明之际)出现了大量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杂剧,内容上与平话相互影响,交相辉映。“元代三国故事杂剧可达六十一种(含元明间阙名的作

58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品),占了现所知元杂剧作品总数的近十分之一”[29]。其中,有21种剧本尚存者;有7种存有残文者,有33种仅存剧目[30]。然而直接描写与赤壁之战有关的剧目仅有王仲文《七星坛诸葛祭风》、无名氏《诸葛亮赤壁鏖兵》、无名氏《诸葛亮火烧战船》等三种,而此三种都只仅存剧目,仅从剧目看,似乎赤壁之战全是诸葛亮的功劳,与《三国演义》的描写差别很大。

其三,元代三国故事说唱的发达。1967年在上海嘉定出土的《新编全相说唱足本花关索传》前后续别四集,就是元人说唱三国故事的创作成果。然此书叙述关羽之子关索的一生经历,与赤壁之战基本无关。元代诗人杨维桢在《送朱女士桂英演史序》中还写到了当时出现的讲说三国故事的女专家朱桂英:“朱氏名桂英,家在钱塘,世为衣冠旧族,善记稗官小说,演史于三国五季。”可惜我们已不知道这位朱女士究竟讲说了哪些三国故事,关于赤壁之战,她又是如何讲说的。

由上可知,元明之际,虽然三国故事风行,然而有关赤壁之战,却与《三国演义》的描写大不相同。

另外,作为鄱阳湖之战的发动者陈友谅并非一介武夫,他“少读书,略通文义。……尝为县小吏,非其好也”(《明史·陈友谅》),“比长,膂力过人,优于武艺。尝为县吏,不乐”(《国初群雄事略引平汉录》),是一位文武双全、且胸怀大志的影响人物。他有一定的文化程度,还胸怀大志,如何不关心天下大事?如何不崇拜古来英雄?如何不知风行于元明之际的三国故事?假如《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细节为当时人人尽知之事,陈友谅如何会不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因此,小说中赤壁之战的细节描写还是受了鄱阳湖之战的影响。

是在写一场名为“赤壁之战”实为“鄱阳湖之战”的大战也不为过。本文就从细节上来考察鄱阳湖之战对小说中赤壁之战描写的影响。所谓细节,包括历史上的赤壁之战所无,纯为受鄱阳湖之战启发;或历史上的赤壁之战语焉不详,而鄱阳湖之战中有相似的但更为详细的记载。

[参考文献]

[1]陈寿.三国志(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2.31.[2][3][4]陈寿.三国志(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2.868、878、915.

中华书局,[5][6]陈寿.三国志(第五册)[M].北京:

1982.1118、1262-1263.[7]范晔.后汉书(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5.385.[8][9]常璩.华阳国志[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2008.342、337.

[10]司马光.资治通鉴(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9.769.[11][12][13][14][15][17][18][19]钱谦益.国初群雄事略卷之四汉陈友谅[A].太祖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2.102、92、100-101、88-89、99-100、89、92、100-101.[16]张廷玉等.明史·陈友谅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3688.

[20][21][22][23][24][25][26][27]朱一玄,刘毓忱.三国演义资料汇编[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201、202、208、204、211、211、206、204.

[28]陈大康.明代小说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624.

[29][30]关四平.三国演义源流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2003.181、182-184.育出版社,

[31]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5.[32]宋濂.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5.[33]毕沅.续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7.[34]夏燮.明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09.[35]钟兆华.全相平话五种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90.

[责任编辑:何

来]

综上所述,可以推测《三国演义》在描写赤壁之

战时,虽然采用了历史上赤壁之战的总体框架,即交战双方、胜负等无法改变的因素,而在细节描写上,很大程度都受到了鄱阳湖之战的影响,说《三国演义》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