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筋和抗扭筋

一、梁的“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加密是对于抗震结构来说的。根据抗震等级的不同,加密的规定也不同。一般来说,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梁的端部和每层柱子的两端都要进行加密。梁端的加密区长度一般取1.5倍的梁高。柱子加密区长度一般区1/6每层柱子的高度。但最底层(一层)柱子的根部应取1/3的高度。对于特别情况下的柱子还应全部加密。详细的可以参看《抗震设计规范》。

简支梁两端,1.5倍梁高处,悬挑梁全段加密

03G101-1平法梁的“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梁的“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都是梁的侧面纵向钢筋,钢筋工把它们称为“腰筋”。所以,就其在梁上的位置来说,是相同的。其构造上的规定,正如03G101-1图集第62-65页中所规定的,在梁的侧面进行“等间距”的布置,对于“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来说是相同的。

“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都要用到“拉筋”,并且关于“拉筋” 的规格和间距的规定,也是相同的。即: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

设置。

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上述的“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只是给出一个计算拉筋间距的算法。例如,梁箍筋的标注为φ8@100/200(2) ,可以看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为200mm,则拉筋间距为200*2=400mm 。但是,有些人却提出“拉筋在加密区按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在非加密区按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这是错误的理解。

不过,在前面的叙述中可以明确一点,那就是“拉筋的规格和间距”是施工图纸上不给出的,需要施工人员自己来计算。

2、然而,“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更多的是它们的不同点。

(1) “构造钢筋”纯粹是按构造设置,即不必进行力学计算。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0.2.16条指出:当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bhw的0.1% ,且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 上述规范中的规定,与03G101-1图集是基本一致的。之所以说是“基本”一致,就是说还有“不一致”的地方,前一阶段在网上论坛曾有过争论。那就是关于hw的规定。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7.5.1条规定:hw——截面的腹板高度:对矩形截面,取有效高度;对T形截面,取有效高度减去翼缘高度;对工形截面,取腹板净高。

而在03G101-1图集第62-65页的图中,把hw标定为矩形截面

的全梁高度——这与“有效高度”是有点儿差距的。

按道理,当标准图集与规范发生矛盾时,应该以规范为准,因为标准图集应该是规范的具体体现。不过,这是设计上需要注意的问题。对于施工部门来说,构造钢筋的规格和根数是由设计上在结构平面图上给出的,施工部门只要照图施工就行。在03G101-1图集第62-65页中并没有给出构造钢筋的规格和根数——这是03G101-1图集不同于先前两个版本的地方。

因为构造钢筋不考虑其受力计算,所以,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的搭接长度和锚固长度可取为15d 。

(2) “抗扭钢筋”是需要设计人员进行抗扭计算才能确定其钢筋规格和根数的。

梁侧面抗扭纵向钢筋的锚固长度和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纵筋。

梁侧面抗扭纵向钢筋其搭接长度为Ll(非抗震)或LlE (抗震)。 对抗扭构件的箍筋有比较严格的要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0.2.12条指出:受扭所需的箍筋应做成封闭式,且应沿截面周边布置;当采用复合箍筋时,位于截面内部的箍筋不应计入受扭所需的箍筋面积;受扭所需箍筋的末端应做成135度弯钩,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d (d为箍筋直径)。

对于施工人员来说,一个梁的侧面纵筋是构造钢筋还是抗扭钢筋,完全由设计师来给定:“G”打头的钢筋就是构造钢筋,“N”打头的钢筋就是抗扭钢筋。

构造与 抗扭 的区别 除了上面说的,最主要 是 他们的 锚固 长度不一样。施工中 需要加以区别。

正如前面所说的,“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的锚固长度是不一样:

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的锚固长度为15d

梁侧面抗扭纵向钢筋的锚固长度同框架梁下部纵筋。——对于端支座来说,就是:伸到柱外侧纵筋的内侧,再弯15d的直钩,并且保证其直锚水平段长度≥0.4LaE;对于中间支座来说,就是锚入支座≥LaE,并且超过柱中心线5d

柱的箍筋加密范围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 柱端取截面高度(圆柱直径),柱净高的1/6和500mm三者的最大值。

2 底层柱柱根不小于柱净高的1/3;当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外尚应取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有地下室时,底层柱为一层柱) 3 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和因设置填充墙等形成的柱净高与柱截面高度之比不大于4的柱,取全高。

4 框支柱,取全高。

5 一级及二级框架的角柱,取全高。

加密箍加在梁的1/3跨内.具体要查施工图和平法

二、钢筋平法解释

问:为什么梁的箍筋要使用―大箍套小箍‖?

答:过去,在―多肢箍‖(例如4肢箍)的施工操作时,常常使用―等箍互套‖的方法,即使用两个尺寸相同的双肢箍交错相套形成一个4肢箍。

前面讲过,当梁承受扭矩时,沿梁截面的外围箍筋必须连续,只有围绕截面的大箍才能达到这个要求,此时的多肢箍要采用―大箍套小箍‖的形状。

如果梁不承受扭矩(仅受弯和受剪),可以采用两个相同箍筋交错套成四肢箍,但采用大箍套小箍能够更好地保证梁的整体性,且材料用量并不增加。

前面的话,是在2003年03G101-1图集推出不久时讲的。但是在2003年11月03G101-1图集再版时,在第62-65页增加了―注1‖写道: ―当箍筋为多肢复合箍时,应采用大箍套小箍的形式。‖

从而明确地推行―大箍套小箍的形式‖。并且,在后来出版的04G101-3 图集(筏形基础)中,也明确地提出采用大箍套小箍的形式,而且画出大箍套小箍的示意图。

问:梁的―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 1、―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都是梁的侧面纵向钢筋,钢筋工把它们称为―腰筋‖。所以,就其在梁上的位置来说,是相同的。其构造上的规定,正如03G101-1图集第62-65页中所规定的,在梁的侧面进行―等间距‖的布置,对于―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来说是相同的。 ―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都要用到―拉筋‖,并且关于―拉筋‖ 的规格和间

距的规定,也是相同的。即: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上述的―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只是给出一个计算拉筋间距的算法。例如,梁箍筋的标注为φ8@100/200(2) ,可以看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为200mm,则拉筋间距为200*2=400mm 。但是,有些人却提出―拉筋在加密区按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在非加密区按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这是错误的理解。

不过,在前面的叙述中可以明确一点,那就是―拉筋的规格和间距‖是施工图纸上不给出的,需要施工人员自己来计算。

2、然而,―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更多的是它们的不同点。

(1) ―构造钢筋‖纯粹是按构造设置,即不必进行力学计算。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0.2.16条指出:当梁的腹板高度

hw≥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bhw的0.1% ,且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 上述规范中的规定,与03G101-1图集是基本一致的。之所以说是―基本‖一致,就是说还有―不一致‖的地方,前一阶段在网上论坛曾有过争论。那就是关于hw的规定。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7.5.1条规定:hw——截面的腹板高度:对矩形截面,取有效高度;对T形截面,取有效高度减去翼缘高度;对

工形截面,取腹板净高。

而在03G101-1图集第62-65页的图中,把hw标定为矩形截面的全梁高度——这与―有效高度‖是有点儿差距的。

按道理,当标准图集与规范发生矛盾时,应该以规范为准,因为标准图集应该是规范的具体体现。不过,这是设计上需要注意的问题。对于施工部门来说,构造钢筋的规格和根数是由设计上在结构平面图上给出的,施工部门只要照图施工就行。在03G101-1图集第62-65页中并没有给出构造钢筋的规格和根数——这是03G101-1图集不同于先前两个版本的地方。

因为构造钢筋不考虑其受力计算,所以,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的搭接长度和锚固长度可取为15d 。

(2) ―抗扭钢筋‖是需要设计人员进行抗扭计算才能确定其钢筋规格和根数的。

梁侧面抗扭纵向钢筋的锚固长度和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纵筋。

梁侧面抗扭纵向钢筋其搭接长度为Ll(非抗震)或LlE (抗震)。 对抗扭构件的箍筋有比较严格的要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0.2.12条指出:受扭所需的箍筋应做成封闭式,且应沿截面周边布置;当采用复合箍筋时,位于截面内部的箍筋不应计入受扭所需的箍筋面积;受扭所需箍筋的末端应做成135度弯钩,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d (d为箍筋直径)。

对于施工人员来说,一个梁的侧面纵筋是构造钢筋还是抗扭钢筋,完

全由设计师来给定:―G‖打头的钢筋就是构造钢筋,―N‖打头的钢筋就是抗扭钢筋。

问:为什么―上部通长筋‖为梁集中标注的必注项,而―下部通长筋‖为集中标注的选注项?

答: 1、首先讲―为什么上部通长筋为梁集中标注的必注项‖

框架梁不可能没有―上部通长筋‖。因为框架梁在设计时要考虑抗震作用,根据抗震规范要求至少配置两根直径不小于14mm的上部通长筋。(这两根上部通长筋绑扎在箍筋角部。)

由此可见,上部通长筋系为抗震而设,基本上与跨度及所受竖向荷载无关。

2、再看看―为什么下部通长筋为梁集中标注的选注项‖

然而,下部通常筋系为抵抗正弯矩而设,与竖向荷载和跨度有直接的关系。这和梁的支座负弯矩筋有点儿类似,支座负弯矩筋是为抵抗负弯矩而设的。所以,从归类来讲,下部通长筋与上部支座负弯矩筋为同一类,而与上部通长筋不属一类。因此,将下部纵筋定为―原位标注‖的必注项、―集中标注‖的有条件的选注项。

在实际工程中,各跨梁的下部纵筋的钢筋规格和根数不一定相同,当它们各跨不同的时候,就不可能存在―下部通长筋‖,例如03G101-1例子工程的KL5,就不可能有下部通长筋。只有在各跨梁的下部纵筋存在―相同部分‖时,例如03G101-1例子工程的KL1,4跨梁的下部纵筋存在―5φ25‖的相同部分,才有可能在集中标注中定义―下部通长筋 5φ25‖。

问:梁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架立筋‖?如何使用?

答:顾名思义,―架立筋‖就是把箍筋架立起来所需要的贯穿箍筋角部的纵向构造钢筋。

如果该梁的箍筋是―两肢箍‖,则两根上部通长筋已经充当架立筋,因此就不需要再另加―架立筋‖了。所以,对于―两肢箍‖的梁来说,上部纵筋的集中标注―2φ25‖这种形式就完全足够了。

但是,当该梁的箍筋是―四肢箍‖时,集中标注的上部钢筋就不能标注为―2φ25‖这种形式,必须把―架立筋‖也标注上,例如标注成―2φ25+ (2φ12)‖这种形式,圆括号里面的钢筋为架立筋。

架立筋的根数 = 箍筋的肢数 – 上部通长筋的根数

架立筋与本跨两端支座负弯矩筋的搭接长度为150mm。(见03G101-1图集第54页)

下面我们以一个―等跨‖梁为例说明―架立筋长度‖的计算:由于第一排负弯矩筋伸出支座的长度为Ln/3,意味着跨中―负筋够不着的地方‖的长度也是Ln/3,所以

架立筋的长度 = Ln/3 + 150 * 2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框架梁中―架立筋‖只是在跨中连接负筋够不着的地方,也就是说,架立筋不可能是―通长‖的。我看见过一份图纸,上面在梁的集中标注中写成:

2φ25+ (2φ12) 通长

让施工人员摸不着头脑,以为架立筋是通长的。这―通长‖二字无异于画蛇添足。

问:什么是―次梁‖?

次梁编号为―LL‖对吗?在不少设计图纸上经常出现―LL‖的梁编号标注,应该做何解释?―LL‖不是连梁吗,

一般的框架、框剪、框支结构也是经常出现连梁的,用符号‗LL‘表示;但次梁也用LL表示我觉得不太妥当。

框架结构以KZ为支座的梁为主梁,以主梁为支座的为次梁

另外追问CDF教授:(1)03G101-1 65页―L‖配筋构造到底用在哪些部位?是否分为抗震与非抗震?请给举些例子。

(2)连梁与连系梁到底有什么区别,03G101—1上有没有关于连系梁要求?

望教授给个权威的答复指导我们工作,谢谢

答:―次梁‖就是―非框架梁‖。 ―非框架梁‖与―框架梁‖的区别在于,框架梁以框架柱或剪力墙作为支座,而非框架梁以梁作为支座。

两个梁相交,哪个梁是主梁、哪个梁是次梁呢?一般来说,截面高度大的梁是主梁,截面高度小的梁是次梁。此外,从图纸中的附加吊筋或附加箍筋也能看出谁是主梁、谁是次梁,因为附加吊筋或附加箍筋都是配置在主梁上。

―非框架梁‖的编号是―L‖。例如―L1(4)‖表示―非框架梁1号,4跨,无悬挑‖。但是,目前的确有不少设计图纸上经常用―LL‖作为非框架梁编号标注。这是错误的。在―平法‖标准图集中,―LL‖用于剪力墙的―连梁‖编号标注。有的人辩解说,我这里的―LL‖是框架结构中的―连系梁‖。但是,陈青来教授说过,在03G101-1图集中,没有什么―连系梁‖,

只有―非框架梁‖,就是―L‖。——我的意见是:你既然采用03G101-1图集,你就得符合03G101-1图集的规定,首先,各种构件的编号要规范化。回答上面用户的提问:

03G101-1图集第65页―L‖配筋构造当然是用于―非框架梁‖即―次梁‖的。

对于―非框架梁‖,在设计时是不考虑抗震的。当水平地震力来了的时候,在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中,框架柱和剪力墙是首当其冲,而框架梁是耗能构件,到了非框架梁即次梁和楼板的时候,已经不考虑抗震了。——所以,在计算非框架梁和楼板钢筋的锚固长度时,使用的是La而不是LaE 。

问:既然是―分层做预算‖,如果每一层都要进行计算,就太麻烦了。如果存在―标准层‖,则只需要计算其中的某一层,再乘以标准层的层数就可以了。现在的问题是:划定―标准层‖时要注意些什么?

答:―标准层‖的划分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以―03G101-1例子工程‖为例)

1、层高不同的两个楼层,不能作为―标准层‖。

例如:本例的第一层和第二层就不能作为标准层。

2、―顶层‖不能纳入标准层。

在框架结构中,顶层的框架梁和框架柱要进行―顶梁边柱‖的特殊处理,所以―顶层‖不能纳入标准层。

3、可以根据框架柱的变截面情况决定―标准层‖的划分。

可以把属于―同一柱截面‖的楼层划入一个―标准层‖。

4、注意,框架柱变截面的―关节‖楼层不能纳入标准层。

例如:本例的第五层和第十层就不能作为标准层。

到现在为止,在03G101-1例子工程中,我们可以把第3-4层划定为―标准层1‖、把第6-9层划定为―标准层2‖、把第11-15层划定为―标准层3‖。(注意:我们现在仅仅考虑了―框架柱‖变截面这一因素。)

5、然后,再根据剪力墙的变截面情况修正―标准层‖的划分。 可以把属于―同一剪力墙截面‖的楼层划入一个―标准层‖。

6、同样要注意,剪力墙变截面的―关节‖楼层不能纳入标准层。 例如:本例的第八层就不能作为标准层。

7、在剪力墙中,还要注意墙身与暗柱的变截面情况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就不能划入同一个标准层内。)

这样一来,在不少工程实例中,能够划入标准层的楼层就寥寥无几了。于是有人会说,还不如―逐层计算‖省心。有时的确如此。不过,我们的―平法钢筋自动计算软件‖具有楼层之间的拷贝功能,把一个做好的类似楼层拷贝过去,再稍加修改就可以了。

问:在―平法‖的楼层划分中如何认识―层号‖这个概念?

答:―万丈高楼平地起‖。在工程施工中,楼房都是一层一层地向上盖起来的。

在工程预算中,为了便于施工管理和进度管理,经常是―分层‖做预算的。

在―平法‖技术中,用以―平法‖标注的平面图也是―分层‖绘制的。―平法‖的这些规定是与施工和预算的工作实际完全一致的。

但是,在―分层‖操作中,―层号‖的概念值得大家充分注意。因为,在建筑图和结构图中,对―层号‖的认识刚好差一层。(用陈青来教授的话来说,就是建筑师和结构师对―层号‖的认识刚好差一层。)我们在―建筑‖施工中,如果我们正在―抹三层的地面‖,那就是在抹我们脚下的那个地面;如果我们正在进行―三层主体结构的施工‖,那就是对―面前的柱、墙,以及头顶的梁、板‖的施工(包括支模板、绑钢筋和浇筑混凝土)。而―三层‖头顶上的楼板,正好是―四层‖脚下的地面。 在―层号‖这个问题上,我和陈青来教授进行过讨论。陈青来教授说: 搞建筑设计,建筑学专业是―龙头‖,结构师有必要在―层的‖定义上与建筑师保持一致,以使建筑师与结构师对话方便。因此,某层结构平面布置图应当与该层的建筑平面布置图相一致。在层的定义上与建筑学专业保持一致后,结构所说的某层梁,就是指承受该层平面荷载的梁(站在该层上,这些梁普遍在―脚下‖而非在―头顶之上‖)。

为将结构平面的―参照系‖确定下来,03G101-1对―结构层楼面标高‖做出了明确规定(详见第1.0.8条),并对―梁顶面标高高差‖也做出明确规定(详见第3.2.5条三款和第4.2.3条六款)。

对照陈青来教授的这些话,我们看看03G101-1图集第10页上对框架柱变截面的描述:KZ1的第一次变截面(即由750*700变为650*600)是在10.470的标高分界线上,在该页图左边的高程图上标注―6‖——应该理解为是―第6层的地面‖,即―第5层的顶板‖。 我们在―平法钢筋自动计算软件‖中,为了与施工人员的习惯保持一致,便于分层施工和分层做预算,把当前层的主体结构定义为―面前

的柱、墙,以及头顶的梁、板‖。因此,对于03G101-1图集的例子工程,就是把―第5层‖作为框架柱变截面的关键楼层,也就是说,在―第5层‖KZ1的截面是750*700,而到了―第6层‖KZ1的截面就变成650*600了。

所以,在我们的―平法钢筋自动计算软件‖中,应该按上述的这个认识来进行―楼层划分‖和填写《柱变截面表》。

问:应用―平法‖除了平面尺寸以外还要注意什么?

答:应用―平法‖,顾名思义,主要的当然是平面尺寸,但是―垂直尺寸‖也是很重要的。

在―垂直尺寸‖中,首先是―层高‖。一些垂直的构件,例如框架柱、剪力墙等,都与层高有密切关系。―建筑层高‖的定义是从本层的地面到上一层的地面的高度。―结构层高‖的定义是本层现浇楼板上表面到上一层的现浇楼板上表面的高度,如果各楼层的地面做法是一样的话,则各楼层的―结构层高‖与―建筑层高‖是一致的。

现在需要注意的是某些特殊的―层高‖要加以特别的关注。当存在地下室的时候,―一层‖的层高就是地下室顶板到一层顶板的高度,―地下室‖的层高就是筏板上表面到地下室顶板的高度。

但是,如果不存在下室的时候,计算―一层‖的层高就不是如此简单的事情了。建筑图纸所标注的―一层‖层高就是―从±0.000到一层顶板的高度‖,但此时此刻,我们要计算―一层‖层高,就不能采用这个高度,否则,我们在计算―一层‖的柱纵筋长度和基础梁上的柱插筋长度时就会出错。正确的算法是:没有地下室时的―一层‖层高,是―从筏板上表

面到一层顶板的高度‖。——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平法钢筋自动计算软件》的《使用说明书》第4.28.2节中已作详细分析,并且画出了附图。读者可以在本网站的―下载专区‖的―帮助下载‖栏目,下载这本《使用说明书》。

此外,―垂直尺寸‖还表现在一些―标高‖的标注上,例如,剪力墙洞口的中心标高标注为―-1.80‖,就是说该洞口的中心标高比顶板标高(即顶板上表面)―低了1.80米‖。

还有,梁集中标注时的―梁顶相对标高高差‖,就是梁顶面的标高与现浇楼板顶面标高的高差。如果标注的―梁顶相对标高高差‖为

―-0.100‖,则表示梁顶比板顶―低0.100米‖;如果此项标注缺省,则表示―梁顶与板顶一平‖。

问:―平法‖的特点是什么?

答: 什么是―平法‖?03G101-1标准图集的第一句话就说: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简称―平法‖ 。由此可见,―平法‖的特点就是两点:一是―平面‖,二是―整体‖。这个问题看看03G101系列图集的例子工程就明白了:那就是在一个―结构平面图‖上,同时进行梁柱墙板各种构件钢筋数据的标注。——这些,也就是我们开发―平法钢筋自动计算软件‖的基本出发点。

关于这个问题,多年来存在着两个误区。

一个误区是把单个构件抽出来,单独进行钢筋标注和钢筋计算。例如:把一根框架柱抽出来,单独进行钢筋标注;把一道框架梁抽出来,单独进行钢筋标注;把一面剪力墙抽出来,单独进行钢筋标注。这种

做法的最大错误,在于割裂了整个结构的整体性。从结构力学上看,整个建筑结构是一个整体。从03G101-1标准图集来看,其中一个精彩的部分就是―边柱顶梁‖的节点构造。所以,―肢解‖结构,把各种构件单独进行钢筋标注和计算,这是当今不少―钢筋软件‖操作不方便、计算不准确的主要原因。

这种错误做法是有其历史根源的,十多年前广泛使用过的―梁表‖、―柱表‖方法,就是这样做的,可是当时―平法‖还没有诞生啊。如今,―平法‖已经推广应用八九年了,为什么还不―与时俱进‖呢?

另一个误区是大搞其―三维‖操作。作为建筑图纸,尤其是结构图纸,主要是―平面图‖,因为在平面图上标注的尺寸最准确,也最直观,这也是建筑工人所习惯使用的方法。前面说过,―平法‖就是结构平面图上的整体表示方法。所以,五颜六色的―三维‖界面,除了产生一些广告效应以外,在平法钢筋的工程实际中很难有所作为。

问:平法图集与其他标准图集有什么不同?

答: 以往我们接触的大量标准图集,都是―构件类‖标准图集,例如:预制平板图集、薄腹梁图集、梯形屋架图集、大型屋面板图集,图集对每一个―图号‖(即一个具体的构件),除了明示其工程做法以外,还都给出了明确的工程量(混凝土体积、各种钢筋的用量和预埋铁件的用量等)。

然而,平法图集不是―构件类‖标准图集,它不是讲某一类构件,它讲的是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简称―平法‖ 。

―平法‖的实质,是把结构设计师的创造性劳动与重复性劳动区分开

来。一方面,把结构设计中的重复性部分,做成标准化的节点构造;另一方面,把结构设计中的创造性部分,使用标准化的设计表示法——―平法‖来进行设计,从而达到简化设计的目的。这就是―平法‖技术出现的初衷。

所以,看每一本―平法‖图集,有一半的篇幅是讲―平法‖的技术规则,另一半的篇幅是讲标准的节点构造。

使用―平法‖设计,结构设计工作大大简单了,图纸也大大减少了,设计的速度加快了,改革的目的达到了。但是,给施工和预算带来了麻烦。以前的图纸有构件的大样图和钢筋表,照表下料、按图绑扎就可以完成施工任务。钢筋表还给出了钢筋重量的汇总数值,做工程预算是很方便的。但现在整个构件的大样图要按照标准图集给出的节点构造去进行想象,钢筋表更是要自己努力去把每根钢筋的形状和尺寸逐一计算出来。

如何解决这样的一个矛盾呢?我们研制了一个―平法钢筋自动计算软件‖,用户只需要在―结构平面图‖上按平法进行标注,就能够自动计算出《工程钢筋表》来。但是,光靠这个软件还是不够的。我们的软件既然叫做―平法钢筋自动计算软件‖,就要求操作者要熟悉―平法‖的基本技术,这样操作起来会得心应手、如虎添翼。更重要的是,搞结构设计的人们更要精通―平法‖技术,这样他们设计出来的图纸才能真正符合―平法‖的要求。——这些,就是我们举办这个―平法实用技术讲座‖的目的。

问:就从03G101-1图集的封面说起吧。

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概念是什么?

答: 准确的―概念定义‖还是查教科书吧。下面只说说个人的认识。 框架结构就是由框架柱和框架梁组成的空间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有人称为框剪结构,就是在框架结构中设置一些剪力墙,以加强结构抵抗水平地震力的作用。(本图集第31页所提供的例子工程,就是一个―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工程)

剪力墙结构,有人称为纯剪结构,就是整个建筑物都采用剪力墙结构,包括墙身、墙柱(暗柱和端柱)、墙梁(连梁、暗梁、边框梁)。 框支剪力墙结构是指下面为框架结构,上部为剪力墙结构,在中间的―结构转换层‖中采用了框支柱和框支梁。(详见图集第67页) 问:1、剪力墙水平钢筋是光圆的,其锚固头是做成135度弯钩还是90度弯钩?

2、梁的上、下二排钢筋在支座锚固构造同一排一样吗?

3、剪力墙楼面暗梁是不是只在剪力墙的墙身下布置,两端锚入墙的构造柱中?在我们图纸的暗梁布置简图上将所有有构造柱位置的也画出来了,在构造柱中要布置吗?暗梁的锚固长度是多少?

4、梁以墙为端支座,在墙中锚固长度是多少?下面钢筋弯钩可以朝下吗?

答:1、光圆钢筋(一级钢筋)一般在两个端头都要弯180度的弯钩。

2、―梁的上、下二排钢筋在支座锚固构造同一排一样吗?‖——请再

明确一下所提的问题―同一排一样‖是什么意思?

3、剪力墙结构中,在墙肢端部的边缘构件是―暗柱‖而不是―构造柱‖。剪力墙暗梁的上下纵筋是伸到剪力墙墙肢的尽端,而不是仅仅―锚入暗梁一个锚固长度‖。在剪力墙结构中,楼板底下的暗梁的地位和作用,如同砖混结构的圈梁一样。

4、―梁以墙为端支座,在墙中的锚固长度‖应该和普通支座同样的要求。两下部纵筋的弯钩可以朝下。

问:屋面框架梁如果平行遇剪力墙,剪力墙很长(好几米)。剪力墙作为边支座时。要不要伸到对边再弯锚呢

答:框架梁如果平行伸入剪力墙,——按陈青来教授的说法,就变成剪力墙的―边框梁‖了,―边框梁‖在剪力墙墙肢上应当通到尽头,——当然―边框梁‖的纵筋也应该通到剪力墙墙肢的尽头。

问:我现在做个污水处理厂的工地我想问一下外墙的水平筋是放在竖筋的外面还是里面啊

我们以前做的是放在外面的可这次公司叫我们放在里面

请各位大哥给我点意见啊

我是一个钢筋的小班长请尽快回复

以上是原文。我还想补上一句,地下室的挡土墙的水平筋放在哪儿呢,有什么依据吗?

答:1、剪力墙墙身的水平分布筋放在墙身垂直分布筋的外面(这是抗剪的需要)。——看看03G101-1图集第48页就知道了。

2、地下室挡土墙不是―剪力墙‖。地下室挡土墙的水平分布筋放在墙

身垂直分布筋的外面也可以,为了施工方便,把地下室挡土墙的水平筋放在墙身垂直分布筋的里面也可以。

3、但是,剪力墙墙身的水平分布筋不能放在墙身垂直分布筋的里面。 问:请问什么是简支梁,哪里用得多啊

答:1、―简支梁‖是用于砖混结构的单跨钢筋混凝土梁,直接搁置在砖墙上的。简支梁的支座负弯矩为零。

在砖混结构工程中,砖墙上一般都设计有圈梁,所以,圈梁上的简支梁会存在负弯矩,但设计时仍按―简支梁‖计算,负弯矩钢筋按构造配筋(不小于下部纵筋的1/4 )。

2、砖混结构中,如果是两跨以上的钢筋混凝土梁,就是―连续梁‖了。 问:今天看到一本书上,关于条基的问题材,上面说―根据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一般构造规定。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底板在T形及十字形交接处,底板横向钢筋仅沿一个主要方向通长布置,另一方向的横向受力钢筋可布置到主要受力方向底板宽度1/4处,在拐角处底板横向受力钢筋应沿两个方向布置,

请问,这个规定取自哪里?不知达飞老师是否知道?

另外,它只说的横向受力钢筋的位置,并没有就竖向分布筋的位置及做法,那么竖向分布钢筋是怎以做的呢

答: 1、―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底板在T形及十字形交接处,底板横向钢筋仅沿一个主要方向通长布置,另一方向的横向受力钢筋可布置到主要受力方向底板宽度1/4处,在拐角处底板横向受力钢筋应沿两

个方向布置(见图6-6)‖——上述这段话见于《简明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6.3.2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一节。 (该书由机械出版社出版 国振喜编)

2、―(条形基础)翼板 分布钢筋的直径为8-10mm,间距不大于300mm‖——上述这段话见于《简明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6.8.2 ―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一节。

在本节还有,―当条形基础底板在L拐角处,其底板横向受力钢筋应沿两个轴向通长放置, 分布钢筋在主要受力轴向通长放置,而另一轴向的分布钢筋可在交接边缘处断开‖。

问:剪力墙顶部与框架梁相交,如果直锚满足抗震锚固长度,有必要弯吗,还是不考虑KL的存在呢

答:1、按你所说的那个―KL‖应该是剪力墙的―边框梁‖。因为陈青来教授说过,框架梁伸入剪力墙区域就变成边框梁。

2、―边框梁‖和―暗梁‖一样,都是剪力墙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都不是剪力墙墙身的支座,所以不存在剪力墙竖向分布筋―锚入‖边框梁的问题。

3、从03G101-1图集第51页左下图可以看出,当为楼层边框梁时,剪力墙的竖向分布筋连续通过边框梁伸到上一层;当为顶层边框梁时,剪力墙的竖向分布筋拐弯通过边框梁伸到现浇楼板中达到一个锚固长度(实现竖向分布筋与楼板的连接)——后者可参看图集第48页顶部的图。

问:基础梁的构造腰筋的搭接是多长?

在所03G101-1中的框架梁里是15D,而在基础图集里只说了锚固是这么多,而没有指出,是否也是按15D做呢

答:如果在基础图集里没有说明―基础梁的构造腰筋的搭接长度‖的话,可以按框架梁的构造腰筋搭接长度(可取为15d)。 问:暗柱的保护层是按照柱还是按照墙做?箍筋量相差不少,

答:剪力墙的暗柱,其保护层当然是按照墙来做:对于―暗柱纵筋‖来说,其保护层需要减去墙水平分布筋的保护层、再减去水平分布筋(或暗柱箍筋)的直径。

三、陈青来教授平法钢筋06G101-6释疑汇总

平法改变了传统的那种将构件从结构平面布置图中索引出来,再逐个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方法,是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设计方法的重大改革。平法已在全国全面普及并向纵深发展。平法追求的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平法会不断地否定自身并进一步完善。随着平法的不断推陈出新,也要求我们在对平法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和应用新的理论和技术。

今年的6月-9月,广联达公司在全国陆续开展了21场陈青来平法讲座,希望通过此类讲座能够提升广大造价人员对平法的应用能力,在讲座最后的答疑环节,很多造价人员围绕新图集06G101-6和03G系列图集提出了自己多年来对平法的疑问,本期我们特选择了答疑环节的部分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应用平法。

本期专家支持:冯俊国 2000年毕业后从事施工工作,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2003年进入广联达公司后,担先后担任过公司的钢筋、图形软件高级应用讲师及服务经理,精通平法,曾多次担任大型平法讲座的讲师。目前为广联达总公司钢筋产品经理。

06G101-6问题

1、06-6P45第三条如ex尺寸大,较大者方向钢筋设置在下,请问到底是哪个方向?

答:图集中注解第5条已经明确规定了水平为X方向,垂直为Y方向,而且图示也已经非常清晰了,ex指的是x方向的柱外缘到基础外缘的长度,ey,指的是y方向的柱外缘到基础外缘的长度,二者要判断大小,哪个值大,哪个方向的钢筋就放置在下。

2、06-6基础梁端无外伸构造与04G101-3P29不同,为什么? 答:06G101-6和04G101-3所涉及的基础类型不同,它们的受力情况是不一样的,同时在新的图集中也考虑了一些新的处理方式,像柱的插筋构造也是有区别的。

3、06101-6P53柱宽基础梁时,加腋筋竖筋如¢8@200在封闭范围内全部布置吗?还是仅图上示意根数?

答:在加腋的这个位置,布置的是钢筋网片,如果只是图上的3根,那要200的间距干嘛!只是在计算的时候La长度范围是不用布置的,图示主要表达的是这个意思。这一段距离是锚固了。而且伸入相邻的基础梁,想布置钢筋也比较费事了,梁里面多的是钢筋。 4、06G101-6P61桩顶纵筋在承台内的锚固应伸至承台顶?

答:图集中注解第3条已经说明这个问题了,只要伸入承台内的长度满足Lae和35d的要求就可以了,这个和柱的钢筋要到顶是不一样的。桩和承台都是基础构件,承台是为了扩大受力截面,更好的承载上部构件,如果桩足够大的话,就没有必要设置承台了。

5、06G101-6 P51页,内容是否与04G101-3的内容相同?还有其他的内容,是否也相同?

答:这个是不同的,看图的时候要仔细,非贯通纵筋在-3中取值除了L0/3以外,还有一个a值来控制的,在-6中没有这个控制条件了。其它的内容有相同也有不同的地方,仔细阅读即可。

6、06G101-6中是否是取消04G101-3中对a=1.2la+hb+0.5hc的规定?

答:06G101-6中的基础梁在取值的时候是没有这个控制条件,但是,这不代表取消03G101-3中的相关规定,这本图集包含的内容是独基、条基和桩承台,这些和筏板基础是不同的,两本图集可以对照进行学习,但是,不能否定对方的内容。

7、根据06G101-6中的规定:独基底板钢筋起步≦S/2≦75,是并且关系?是否可按计算般的方法起步50计算?

答:二者之间是并且的关系,都要满足的,计算的时候是要按照图集的要求进行计算的,但是,如果计算的双方协商好了,也可以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计算。施工的时候是要按照图集的规定进行布置的。 8、06G101-6中,为何当双杯口的中间杯壁宽度t5﹤400mm时,设A12@200构造筋,t5≧400mm时不设?

答:从图示来看,在小于400mm以后,不管是双杯口还是双高杯口的独立基础,都要设置这样的构造钢筋,主要是当小于400mm以后,这部分砼特别是双杯口的基础,就比较脆弱了,一旦上柱有受力变化,有可能会产生开裂等现象,需要布置构造钢筋。

9、06G101-6第45页双柱独立基础底板,顶面配筋是否放置支撑筋呢?

答:平法中只规定受力钢筋和构造要求的钢筋的布置情况,本题所涉及的钢筋应该属于施工工艺钢筋,平法也没有规定基础主梁的钢筋如何绑扎,现场不是也得撑起来吗!筏板基础的上部钢筋不也得用马凳支撑吗!这些应该体现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而不是在平法中。 10、06G101-6第54页梁高加腋处箍筋与梁的箍筋不用重复布置吧? 答:这个是不重复布置的,这个和框架梁加腋是一样的,直接是取代的关系,布置这个就不需要布置其它的箍筋了。

11、06G101-6第23页―底部一平‖的配筋如何解释?

答:这个在平法图集中已经解释了。通俗的说就是两个基础梁相交的时候,梁的底标高是相同的,这时候梁的下部钢筋就会打架,要考虑钢筋谁通过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是底部的非贯通纵筋,同时是配筋值不同的时候。

12、06G101-6第68页中地下框架梁DKL纵筋构造图中上排非贯通第二排仍按ln/4计算吗?

答:地下框架梁的受力情况和楼层的框架梁类似,但是,二者也有区别。图示来看地下框架梁中不需布置第二排的非贯通筋,如果设计

布置了,需要咨询设计。

13、请解释06G101-6中P11图2.3.2-13中钢筋标注含义

答:这个的解释直接看图集中图示上面的说明即可!图集已经说的很明确了。

14、06G101-6中58页中(转角梁板端部无纵向延伸)大样中我个人认为转角梁外侧无需分布板主筋,只须放分布筋即可。

答:本题所指的转角梁的外侧是指什么位置,如果是转角无外伸的构造,在转角的位置受力钢筋布置成网状,分布筋按照注解的第2条进行布置就可以了。

15、04G101-3基础梁端部无外伸处要求上下钢筋对接连通布置,而06G101-6基础梁端部无外伸处上下钢筋可不对接,弯曲12d锚固即可,实用时能否把筏板基础梁梁端无外伸构造套用06G101-6做法? 答:不可以,按照现在的情况,只有在设计明确或以后的图集改版中提出才可以,否则,现阶段还是按照各自的构造进行。

17、06G101-6第64-65页的桩钢筋为什么不伸至承台梁顶部? 答:这个桩钢筋伸入的构造按照61页的构造来考虑就可以了。 其他问题(一)

1、03G101-1 第62页中,梁侧面纵向构造筋的构造要求是:当hw≥450时,设置纵向构造钢筋,且钢筋间距a≤200。请问,如hw =450时,单侧设置多少道纵向构造筋?是1道还是2道?

答:如果梁的净高正好等于450mm的时候,布置一道,那就是有两个空,450/2=225,按照图集要求已经大于200了,要布置两道,

其实在这种情况下用不了两道,但是,在规范中有了这样的规定,所以我们一般见到的都是或者不布置,或者要布就布置两道。另外,如果是设计人员则需要考虑这个问题。如果是预算和施工人员,按图处理就可以了。

2、框架梁或梁截面较大时,拉筋的构造应如何设置?(当设计者无规定时)

答:如果布置侧面构造钢筋或抗扭钢筋的时候,梁需要布置拉筋,拉筋的规定在平法图集中已经非常明确了,直接看03G101-1 P62注解第4条。

3、桩头已镶入承台处,桩顶的承台钢筋是否需考虑保护层?

答:从平法的图示来看,桩的钢筋是从桩顶位置布置的,桩伸入承台50,100这个应该已经满足保护层的要求了。不用从承台顶在考虑保护层了,否则太厚了。

4、抗震框架梁的底筋能搭接吗?在哪个位置搭接?

答:抗震框架梁的底筋是可以搭接的,只要不在梁下部跨中位置就可以了。

5、箍筋两个弯钩的总长度应该是多少倍d?

答:箍筋两个弯勾如果是135度,抗震的情况下是11.9d,不抗震的时候是6.9d。

6、当暗柱过长时,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是否应当伸至暗柱端或考虑与暗柱箍筋搭接?

答:不管暗柱有多长,暗柱都属于墙的加强,它是墙的一部分,不

是墙的支座,所以应该伸至暗柱的端部,不可以搭接。

7、砖混结构中,构造柱与圈梁,哪个是支座?

答:在砖混结构中,二者都属于整个建筑物的构造加强构件,柱肯定是梁的支座,但是,在实际作用的时候,砖混结构中主要的承重构件是墙不是构造柱,所以,这种关系不像框架结构那么明显。

8、非框架梁L的底筋锚固长度是12d还是按03G101-1第33页第3点:在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不得少于250mm?

答:这个直接取12d就可以了,L的下部钢筋支座处属于受压区域,和框架梁不同,250mm指的是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

9、板负筋的分布筋与另一方向的负筋搭接长度是多少?

答:分布筋的功能是使主筋绑扎成网,浇捣混凝土时主筋位置不发生偏离。另一功能是提高主筋的连接长度。具体的取值范围,平法中没有明确,一般取150mm即可。

10、梁上部钢筋中(2B20)标识的钢筋在遇到有悬挑梁时,如何处理?是将支座钢筋延伸还是布置(2B20)钢筋.(悬挑梁上部未配置有钢筋)

答: 悬挑梁上部未配置有钢筋有可能是漏写了,或者没有按照平法的要求来布置,这种情况一定要咨询设计人员。

11、满堂基础中地基梁与承台两者之间交接处钢筋如何配置?

答:基本上要看承台的钢筋是不是双层钢筋。而且基础梁不一定要贯穿承台,高抗力等级要贯穿承台,这个具体的要咨询设计了。

12、非接头搭接,施工时如何保证钢筋不松动.振捣砼时,如何保证两根

钢筋间隔是一定的?

答:应该是非接触搭接,虽然,两根钢筋不直接绑扎在一起了,但是,钢筋可以和其它的钢筋绑扎的,固定应该不成问题。

13、基础梁上部钢筋与下部钢筋倒置输入与图示不符。

答:简单的来判断,基础梁的受力和框架梁的受力正好是相反的,另外,基础梁在平法集中标注中是下部钢筋在前,上部钢筋在后,这个和框架梁也是相反的,应该和图示是相同的。

14、梁的侧面纵筋在集中标注行已标注,而原位标注再标注时,是否重复计算?

答:不会重复计算.但是会按照原位标注内容进行计算.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规定,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15、判断梁两侧是否有附加箍筋,是否可以依据谁是支座来判断?谁是支座,就可以在另一根梁的梁侧加附加箍筋?若两根梁交叉时,谁也不是谁的支座,是不是两侧都不加?

答:附加箍筋主要是用在非框架梁遇框架梁的时候,在框架梁上有可能设置,这个是设计给定的。如果谁也不是谁的支座,这个更需要设计明确了。

16、转换层的框支梁有2.4m高,梁端头钢筋的锚固是否还是要伸到梁底再加一个锚固长度?

答:这个问题直接咨询设计即可,如果设计没有给定,按照平法图集是要这样处理的。

17、简支梁(单跨)底筋锚固长度是MAX{12D,支座中心线},还是应取

250(受拉钢筋任何情况下不少于250mm).

答:简支梁跨中受拉,到支座部分不受拉.到支座部位弯距为零.单跨简支梁跨中受拉到支座是受压.所以与受拉钢筋任何情况下不少于250mm无关.

18、03G101-1图集中:梁下部钢筋都在支座处断开。当跨度短时,是否可以不断开。

答:下部钢筋的通长做法都是在支座处断开,这个地方如果不考虑施工的麻烦程度,不断开是没有问题的,完全可以连通。

19、筏板框架柱插筋是否只要锚固长度?还是插至筏板底面?

答:按照平法图集必须要插到基础底,至少四根角筋要插至底面,其余的可以只算一个锚固长度.这个在06G101-6中有体现,但是,实际计算的时候要按照平法要求来进行。

20、基础梁为无抗震构件,反之筏板是否是非抗震构件?

答:筏板也属于非抗震构件。

21、满堂基础底板设双向钢筋,基础梁梁位处与梁平行的底板筋是否还需布置?

答:不设置。因为筏形基础的底板跟筏形基础梁的关系,底板是节点关联.只有跟梁垂直的钢筋穿过或者锚固筏形基础。

22、梁的锚固长度是按梁的砼标号还是按柱的砼标号?

答:梁是节点关联,按柱的砼标号.

23、框架梁端支座处锚固长度,弯锚时是按 1、伸至柱外边+15d。

2、一个锚固长度。3、≥0.4Lae+15d.?

答:支座满足直锚,就按锚固长度。如果不满足直锚按照平法的要求需要按1来计算。

24、拖墙梁的定义?配筋是否同框支梁做法?

答:如果拖的是混凝土墙,这个梁就是框支梁。如果拖的是砌体结构,这个梁是墙梁,不叫框支梁。墙梁的话需要判断是什么梁,然后才能决定具体的配筋。

25、框架梁钢筋伸入短肢剪力墙是一个锚固长度还是伸至墙边下弯15d?

答:如果框架梁是以墙为支座,这时候也要满足构造要求的,一般情况下墙的厚度很少能够满足一个Lae的,这时候要求墙的厚度不能小于0.4Lae,满足这个条件弯折15d就可以了,钢筋在弯折以后超过15d以后的部分其实已经不再起作用了。但是,现实中可能采用弯折,总长要等于Lae这样的配置。其实,这样的设计情况,具体的锚固构造是需要设计明确的。

(二)

1、 抗震kz边柱、角柱从纵向钢筋构造(03G101-1第37页)中,当梁上部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1.2%时,梁上部纵筋深入柱;WKL构造中,主外侧纵筋配筋率大于1.2%时,柱筋伸入梁;如同时满足上述条件,是否梁、柱钢筋交叉伸入对方构件。

答:这两个需要先判断采用哪一个节点,决定好采用的节点以后,才判断配筋率的。所以,不会有交叉的现象,如果设计说明除外。

2、由于梁的断面宽度限制,如梁宽250mm,200mm,梁钢筋锚固

小于0.4lae,在钢筋直径不能改变的情况下,梁的弯钩长度仍然是15d。这个问题现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比较普遍。

答:这个就需要设计来解决了,另外是什么梁的锚固小于0.4Lae。

3、KL设计为4肢箍且大箍套小箍,请问小箍宽度怎样确定,是不是1/3梁宽?

答:如果是4肢箍一般情况是箍了4根主筋,要在1/3宽的基础上扣保护层,再加一个钢筋的直径,这个应该清楚的。不是1/3梁宽。如果箍的不是4根主筋,那需要计算有几个空了。然后才能确定小箍的长度。

4、 在转换层(梁转换)的设计中,当两胯梁的断面尺寸不一致时,变截面的位置,按边支座或是中间支座。如果按边支座梁的上、下钢筋均存在互相交叉,砼不能完全包裹钢筋,如何处理?

答:这是梁跨变截面,如果是框架梁有其变截面的构造,但是,转换梁的变截面需要设计来明确。平法没有明确说明。

5、 柱锚梁有两种情况:①柱的钢筋锚入梁内65%为1.5lae ②柱的钢筋锚入梁板内全部为1.5lae。两种情况分别用于哪种情况(图中所示均为现浇梁板)?

答:选用B节点也就是第2种构造的时候,对现浇板有要求的,第一种情况就是现浇板不符合第二种原则的时候采用的,现在这种形式比较少见。同时,如果只有梁没有现浇板的情况下,而且,梁的截面尺寸小于柱的截面尺寸的时候,采用第一种。一般都是采用第二种构

造的。

6、如果设计要求梁的锚固不仅要满足≥0.4lae+15d,而且要满足lae。设计要求这么施工,现场施工时是否要按设计要求施工?

答:设计不光可以这样要求,设计还可以直接要求不采用平法的构造,设计永远是大于图集的,施工肯定要按照设计的来进行,但是,在施工的时候可以和设计的进行交流,有助于提高。

7、平法中,梁钢筋在支座内锚固长度是按图集中标注的15d+0.4lae,还是必须根据砼强度按锚固长度计算?在网上两种说法均有,布置以何为准?

答:理论来讲0.4Lae+15d就可以了,而且,这个也经过试验证明了,但是,就平法图集现在也要求要伸到梁对边,柱纵筋内侧。在锚固不能满足直锚的时候,要伸到对边弯折15d。弯锚和直锚不需要在进行大小的判断。

8、短肢剪力墙结构中,框架梁钢筋如何计算锚固长度?在网上请教时,有网友按连梁计,不知是否正确?

答:框架梁只会以框架柱为支座,这样的做法本身就是有问题的,设计这样做,具体的构造需要咨询设计,现在通行的做法做一个直锚,这个会在以后的图集中具体说明。

9、在施工中,遇到以下情况:梁支座(负弯筋)标注为:2*7B28/4B25,请问这是新的标注吗?好像在03G101中未发现此标注法,如何解读?

答:这不是新的标注形式,直接咨询设计院。

10、平法中,梁上部筋的搭接分为25%,50%,100% 之分,请问其接头百分比是按上部筋总数,还是梁截面上所有钢筋计?

答:按照上部通长钢筋的根数来判断,不能按照钢筋的总根数判断。支座负筋一般不需要搭接,你算进去没有用,只会破坏结构的稳固性。

11、框架梁柱节点位置,设计要求柱拉筋在节点位置同加密箍筋设置,而在实际施工中,因为此节点钢筋过多过密,施工人员就把此处柱节点中拉筋取消了,请问这种做法对结构有影响吗?

答:如果设计说明了,这样做是有问题的。设计需要考虑钢筋对施工过程的影响,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需要具体咨询设计院,擅自取消肯定不可取。

12、请问短肢剪力墙结构中,暗柱的保护层按柱取还是按墙取厚度? 答:暗柱的保护层应该是按照柱的比较合适,墙的保护层是指墙外侧钢筋的保护层,墙的钢筋需要在暗柱纵筋的外侧通过的,如果按照墙的保护层还需要扣减钢筋直径的。计算下来这个值是差不多的。

13、暗梁的主筋的长度应怎样确定?暗梁的箍筋应怎么配?

答:暗梁的主筋通长是随墙布置的,和墙的水平钢筋相同,箍筋正常布置就可以了,只是遇到暗柱的时候,箍筋不需要布置。

14、剪力墙水平筋是应置于暗柱主筋内侧还是外侧,图集中无明确说明。

答:暗柱的纵筋和墙的纵筋是在一个位置的,墙的水平在外侧,遇到暗柱的时候就到内侧,那柱不就突出墙面了吗?如果柱不突出的话,墙的钢筋不得弯吗?这是不允许的。所以,水平筋就根据在墙的位置

进行判断就可以了。

15、梁一端与墙、柱相连,梁一端与梁相连时,与梁相连,是否可按次梁进行施工,箍筋不加密,下部钢筋锚固长度取12d?

答:这个需要判断是什么梁,如果是非框架梁可以按照这个要求进行计算。

16、机械锚固与机械连接的区别?

答:机械锚固在03G101-1 P35页有明确的说明,其形式也已经表示的非常清楚,一个是锚固,一个是钢筋之间相互连接,二者完全不是一回事。机械连接像我们常说的直螺纹,锥螺纹等连接形式称为机械连接。

17、 当它大于0.4lae时进行弯锚,但当支座不能满足≥0.4lae时那该怎么办?

答:一般需要进行钢筋代换,换直径较小的钢筋。

18、附加箍筋是说每侧加上几个,但是它的加密区为2倍次梁宽度+2倍主梁与次梁的落差,这样的几个普通说法是怎样的?

答:首先更正一下,这个地方不叫加密区,这就是次梁加筋的布置区域,这个区域是由设计人员进行考虑的,所以,落实到图纸中我们看到的就是每侧加几根箍筋。

19、附加箍筋是在有吊筋的情况下才能加,但是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是固定吊筋吗?

答:这个概念是完全错误的,附加箍筋和吊筋的作用是相同的,实际中二者取其一即可,并不一定非要同时布置,吊筋根本不需要用附加

箍筋固定,可固定的地方多了。附加箍筋和吊筋主要是为了防止主梁受到次梁的集中应力破坏,产生裂缝。

20、剪力墙及柱插筋是四角进行弯折还是没变中部筋都必须弯折? 答:按照平法04G101-3来讲是都要弯折的,但是,按照新的图集柱可以角部弯折,其它钢筋不弯折,墙不存在角部,新的提法中墙的竖向筋是隔几根弯折一根,仔细阅读图集即可。另外要注意图集的适用范围。

21、易扰动的地方乘以系数1.1,易扰动的地方指什么地方? 答:这个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工艺来判断。

22、在03G101-1第47页中,转角墙外侧水平筋连续通过,我认为实际施工时不好处理,请问,剪力墙外侧水平筋到底该怎么处理?可以在转角处相互锚15d吗,与内侧一样?我认为这样更妥。

答:这个问题在以后的改版中考虑处理,弯15d的想法非常好,没有问题。但是,弯勾需要在暗柱纵筋的内侧,这样就没有问题了。

四、平法问题汇总

一、请 教CDF以前我好象看到过剪力墙水平筋可以在转角搭接,现在G101上面好象看不到了是否仍然可以全部搭接在角上。 还有个问题框架梁的下部钢筋在中柱是按搭接算还是按锚固算。 答: 1、也许在00G101-1以前的图集说过可以在"转角"处搭接,但现在03G101-1图集(第47页)已经明确:剪力墙外侧水平分布筋必须绕过转角暗柱,到另一侧的墙身上进行搭接。而且,陈青来教授也明确地说过,03G101-1图集发行以后,00G101-1图集就作废了,

所以不应以00G101-1图集的旧做法来施工。

2、抗震框架梁的下部纵筋在中间支座还是应该以"锚固"为主。因为,抗震框架梁下部纵筋的连接是一个难题,在于"连接点"很难确定:不能在支座内连接,也不能在跨内连接。所以,抗震框架梁的下部纵筋还是以"在每跨支座处锚固"为好。

当然,在满足定尺长度的前提下,相邻两跨的下部纵筋可以作贯通处理。

对于非抗震框架梁的下部纵筋,可以在跨内靠近支座的1/3跨度范围内连接,所以做成"通长筋"是可行的。

二、03G101-1(2004版)第66页(2)详图,L梁中间支座锚长12d为水平段与垂直段之和。

而65页端支座锚长又为水平段>=0.4La与垂直段15d之和,是否中间支座与端支座锚

长需弯折时取值不同?

答:1、03G101-1(2003.11版)第66页(2)详图也是:L梁中间支座锚长12d为水平段与垂直段之和。

但03G101-1(2003.03版)第66页(2)详图为:"水平段>=0.4La加垂直段15d"(在再版时修改了)

2、但是,注意第65页"L配筋构造"的端支座下部钢筋的锚固长度仍为"12d"(一直没改变)。

如果你是说"圆括号"里面的数据,请注意,那是"用于弧形非框架梁"的。

3、至于上部钢筋,不论是端支座、还是中间支座弯折时,都是"水平段>=0.4La加垂直段15d"。

三、1、若水平段大于等于0.4LaE或0.4La与垂直段小于15d之和已够一端锚长,此时垂直段是否还需15d?

2、若水平段大于等于0.4LaE或0.4La与垂直段15d之和小于一端锚长。此时垂直段15d是否需加至一端够锚长?

答:不论哪种情况,"垂直段"一概是15d。

只是在直锚水平段≥LaE,且超过柱中心线5d时,可以不做直钩。

四、桩承台基础基础梁支座负筋是设在梁上部还是底部

答:1、桩承台之间的梁是基础拉梁,而不是筏形基础那样的基础主梁和基础次梁。

2、筏形基础的基础主梁是主要受力的,其"负弯矩筋"(对应于框架梁的负弯矩筋)在梁的下面。

3、桩承台是主要受力的,而拉梁是次要的。我听设计院的一些老工程师说,拉梁是不计算受力的,按构造配筋。

五、在101图籍中的框架梁的上部两根通长的角筋,是不是要在每跨的L/3处都要搭接(在图集上看好象是这样的),还是按钢筋的定尺长度计算搭街个数呢?我是搞预算的,这个问题捆扰我好久了, 答:1、上部通长筋如果设计成与"支座负筋"直径一致的话,则不需在每跨支座附近的"Ln/3处"进行连接,只是受到"定尺长度"的限制,在"跨中Ln/3的范围内"进行一次连接即可。

2、如果上部通长筋的直径小于"支座负筋"直径,则上部通长筋就按

第54页图示,在每跨两端"Ln/3处"与支座负筋进行连接。

六、在梁的下部钢筋中,比如说每跨跨度较长,比如说是大于八米的跨度,那么在这里是按搭接计算,那么是否可以每跨都可以算上一个搭接长度呢,

答: 1、抗震框架梁的下部纵筋的连接是一个难题,在于"连接点"很难确定:不能在支座内连接,也不能在跨内连接。所以,抗震框架梁的下部纵筋还是以"在每跨支座处锚固"为好。

2、或者是"在满足定尺长度的前提下,相邻两跨的下部纵筋作贯通处理"。(抗震框架梁的下部纵筋)

3、对于非抗震框架梁的下部纵筋,可以在跨内靠近支座的1/3跨度范围内连接,所以做成"通长筋"是可行的。

七、在相邻的两块板中配置双层双向钢筋,一 块是以南北向为短筋,另一块以东西向为短筋。那么我该是先铺一向再铺另一向呢还是是都先铺短筋,假如都先铺短的话那么上层钢筋存在着有三层是否允许,如果一向铺好再铺另一向那么存在着有长筋为主筋的问题。请教陈教授我该怎么做

答:CDF 1、你说的是"楼板"钢筋吧。楼板下部主筋一般是"短方向的钢筋放在下面"。楼板下部主筋一般放到梁(墙)轴线中心线。与梁(墙)平行的钢筋在梁(墙)外侧50mm开始布置。因此,一般不会发生"重叠三层"的情形。

2、至于楼板的上部钢筋网,可以整层楼板统一决定布筋方向,以防止楼板角部等位置出现三层以上的钢筋重叠现象。

gong7566从理论上来讲,主筋上的布筋从墙、梁的边缘50mm处开始放置。但是好多监理要求自主筋弯钩出开始放,美名其曰:固定钢筋位置。

八、郭夫城刚才在建筑论坛里看到了对后浇带的讨论,可是没有统一的答案,特向陈达飞教授请教?先谢谢了

答:CDF1、"后浇带"--顾名思义,就是在一个楼层的现浇楼板施工过程中,"后浇"的一条板带。

2、"后浇板带"起着变形缝的作用。以前,一个长度较大的楼层,中间需要留一道或两道"伸缩缝"。现在,用"后浇板带"代替了。

郭夫城可是后浇板带后,还是成为一个整体啊,不是没有变形缝了吗?

CDF新旧混凝土之间,总有一条"施工缝"的。

wdhdgs我想问问楼板是不是一般考虑收缩,不用考虑受热膨胀? CDF 1、"后浇带"连板带梁都断开了。不但起到"伸缩缝"的作用,而且起到"沉降缝"的作用。

2、"后浇带"解决的温度变形中,主要解决收缩的变形。尤其是在混凝土初凝期,收缩变形较大,比起混凝土凝固以后受温度影响所引起的热胀冷缩变形大得多。

gong75661.以前,高跨和低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施工,高低跨同时起时,在高低跨之间某一间的跨中留置800mm宽的后浇带。在主体完毕后,用比原砼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砼补浇。目的:解决沉降产生的裂缝。

2.CDF同志讲的代替伸缩缝的说法,我觉得是不是不妥,听说补浇时还要加UEA膨胀剂,房屋使用中是否还有伸缩之作用?

gong7566我觉得他的解释较为妥帖:

后浇带是钢筋砼结构中临时断开的一个条带,一般宽度0.8米,钢筋连通不断,仅砼先不浇筑。待一定时间以后再浇筑,最后结构成为一个整体。根据作用不同,一般有以下两种类型:

一。协调砼收缩变形的后浇带:钢筋砼结构超过一定长度时(好像是地上40米,地下70米,具体查有关规范),砼在新浇筑的早期(2个月内),因收缩产生的变形较大,对刚性节点结构产生较大的附加应力,可能引起砼结构出现裂缝甚至破坏,因此,需要用后浇带将砼结构的施工长度缩小,使每一小块砼结构充分收缩稳定以后,再连成整体。这种后浇带的封填时间是一至两个月后。

二.协调不均匀沉降的后浇带:在高层建筑中,主楼和群楼的沉降量是不同的,一种办法是设置永久沉降变形缝来解决。但某些建筑可能不希望有缝,而且主楼、群楼在施工期间的沉降完成后,以后的残余沉降量和沉降差都很小,则可以考虑在主楼、群楼之间设置施工后浇带,这种后浇带的封填时间是主楼结顶以后。

九、请问非框架梁即次梁在支座的直锚长度是多少?

答:端支座的时候面筋大于0.4La+弯头15d, 底筋12d(15d),中间支座的时候罗纹钢12d光圆钢15d

十、.屋面防水等级有2级3级等等,请问数字越大,防水能力是否越强?

答:屋面防水等级,Ⅰ级最高(25年以上),然后是,Ⅱ级(15年以上),Ⅲ级(10年以上)。Ⅳ级是临时防水(5年以上) 十一、1.什么是框支柱,什么是框支梁?

2.什么是单肢箍,是否就是拉筋 ?

3.什么是框支剪力墙结构?

答: 1、框架梁是与框架柱共同构成框架结构的。而框支梁和框支柱构成一个(下面的)框架结构和(上面的)剪力墙结构之间的"结构转换层"。

注意:陈教授说过,03G101-1图集第67页所给出的"KZZ、KZL配筋构造",只能适用于低位的(即一、二层)的框支梁和框支柱,对于高位的框支梁和框支柱,应该由设计师给出具体配筋构造。

3、我前一段时间回答过几个"概念"问题:

"问":能够具体说明一下,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概念定义。

"答":准确的"概念"还是查教科书吧。个人的一点认识: 框架结构就是由框架柱和框架梁组成的空间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就是在框架结构中设置一些剪力墙,以加强结构抵抗水平地震力的作用。

纯剪力墙结构就是整个建筑物都采用剪力墙结构,包括墙身、墙柱(暗柱和端柱)、墙梁(连梁、暗梁、边框梁)。

框支剪力墙结构可能是指下面为框架结构,上部为剪力墙结构,在中间以框支柱和框支梁作为结构转换层。

2、"拉筋"要求拉住两个方向上的钢筋。例如:剪力墙墙身上的拉筋要同时钩住水平分布筋和垂直分布筋,梁侧面的拉筋要同时钩住箍筋和侧面构造钢筋。这一点与"单肢箍"不同,单肢箍只拉住纵筋。例如,梁的单肢箍只钩住梁的上下纵筋。

在钢筋形状上:单肢箍也与拉筋不完全相同。单肢箍要作成直形,但拉筋即可作成直形,也可作成S形,哪一种施工方便就做哪一种。 十二、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的拉筋是否也拉住箍筋(图集上好像是没有拉住)?

答:要同时钩住箍筋。不仅柱,而且剪力墙边缘构件都应这样做。 十三、框架梁右侧悬挑,梁的集中标注为2φ20通长筋,右侧悬挑梁上部标注为6φ20 4/2,柱断面为600*600,请问

(1)2φ20是否从框架梁一直通到悬挑梁端部?还是在柱子中分别锚固?

(2)第二排2φ20是锚入柱子还是按框架梁跨度的1/4加上柱宽? 答:1、请看03G101-1图集第66页"各类梁的悬挑端"节点构造。悬挑端的上部纵筋如果和框架梁上部纵筋直径相同,本着"能通则通"的原则,应该贯通过去。

2、悬挑端的第二排钢筋伸出长度是"悬挑端"挑出长度的0.75倍。

3、不过,注意:第66页只画出"中间楼层"的情况,没有画出"顶层"的节点构造。

当为"顶层的悬挑端"时,应该参考第37页"边柱顶梁"的节点构造:例如,顶层框架梁的上部纵筋拐入边柱1.7LaE,则悬挑端的上

部钢筋必须采用在边柱锚固的做法。

十四、多谢陈教授,我还不太明白的是:悬挑梁上部第二排纵筋在根部的长度(外挑长度从图集上可以看出是悬挑长度*0.75),是锚入柱内一个锚固长度,还是往左伸入框架梁净跨度的1/4,相当于框架梁的右支座第二排负筋

答:1、上次所说的"第二排钢筋伸出长度是悬挑端挑出长度的0.75倍",已经说得很清楚,是从边柱外侧算起往外伸出的长度。

2、至于"悬挑端"上部钢筋在边柱(支座)的锚固,是伸至柱对边(柱纵筋内侧),再检验直锚水平段长度是否≥0.4LaE 。(如果采用"悬挑端上部钢筋在边柱锚固"方案的话)

3、但是,如果采用"悬挑端上部纵筋果和框架梁上部纵筋贯通"的方案,则悬挑端上部第二排纵筋"伸入框架梁净跨度的1/4"。其实,这和(相邻跨)"框架梁上部第二排纵筋伸出柱支座Ln1/4"是一回事,只不过把这段支座负筋和悬挑端上部纵筋连接起来罢了。 十五、柱顶钢筋与KL钢筋的搭接到底是怎样搭接的?

1、柱外侧钢筋弯折段放在梁筋上面且紧贴还是要有25mm的净距? 答: 1、应该有25mm的净距。

2、不过,有个问题我想问问陈青来教授:03G101-1图集第37页的节点构造图中,"柱外侧钢筋弯折段放在梁筋上面"通过,那么,梁的端支座负筋就降低了高度(25mm+柱外侧钢筋直径),这就造成支座附近梁的有效高度的降低,对结构会不会产生不利影响?

十六、KL在端支座的锚固:首先伸到柱外侧纵筋内侧,不够再向下

(上)弯15d.

请问弯折段是离柱筋25mm还是紧贴柱筋内侧?

答:可以按"紧贴柱纵筋内侧"来计算直锚水平段的长度。因为,柱纵筋的间距较大,梁纵筋是从柱纵筋之间插空走过的。

十七、陈教授你上次讲梁筋是25的支座宽度太小这是设计院已经定死了。我有两种做法该选择那种比较好 1 : 25的锚固为75公分伸进支座15公分再向下弯60公分。 2 : 伸进支座15公分再向下弯15d。 还有你讲弯钩至少为10d那在L梁中呢:假如梁的底筋为20的支座是20公分,要满足[12d]是不是伸进去15公分再向上弯10公分,还是弯10d或15d

答:1、你说的那个"梁"是剪力墙的连梁吧?连梁以暗柱为支座,一般暗柱有一定的翼缘长度,足以满足连梁纵筋的锚固要求。但是,如果一道梁垂直与剪力墙相交,以250mm的剪力墙墙厚作为梁的支座,那锚固长度就成问题了。

以前在这个论坛上,也看见过有人向陈青来教授提出过这个问题,未见具体的解决方案。最好请陈青来教授提出一个解决办法。

2、你应该去问问设计院,既然他设计了这个图纸,当施工中出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设计师应该提出解决方案。

3、我所说的"弯钩至少10d"是从钢筋加工过程考虑的,如果你要弯5d甚至更小长度的直钩,在加工时无法实现。

当标准图集规定某处需要"弯15d直钩"时,就老老实实弯15d直钩。不过,直钩长度超过15d的部分不起作用。所以,当直锚水平

段长度不足0.4LaE时,企图通过增加直钩长度来满足端支座的锚固要求是不行的。

十八、次你回答我的问题答案是"板钢筋离梁或墙50MM开始布置",我想追问的是,这里的板钢筋可以确定包括板主筋,但包括"板主筋之分布筋"和"板负筋"吗?

答: 1、板的"下部受力钢筋"和"负筋(扣筋)"都是板的"主筋"。

2、至于板(负筋或扣筋)的分布筋,不按"离梁或墙50mm开始布置",而是按分布筋自身的间距匀开布置。

十九、我在一个软件里看到,板厚120,板保护层厚度为15,在计算中软件自动计算板支座钢筋的直角弯钩为105,我理解应为

150-15-15=90,请问哪个计算对啊,请陈教授给出权威性的答案,并请教板支座筋直角弯钩的求解方法?

答: 1、我过去当钢筋工的时候,扣筋的"腿长"是按"楼板厚度减一倍保护层"计算的。当时,本地设计院的钢筋表也是这样给出的。

2、去年在本论坛上,我和陈青来教授讨论过这个问题,他说:"扣筋(腿)究竟应有多长,目前尚无硬性规定"。

3、我们过去"扣筋腿长 = 楼板厚度减一倍保护层"是从"静态"来考虑问题的。当时我和陈青来教授这样讨论:

"这样可以保证钢筋网不塌陷,扣筋的腿直接站在模板上,反正保护层是保护一个面或一条线,不保护一个点的,在实际效果上,扣筋腿的端点也没有露筋。(就算你减了两倍的保护层,也难免扣筋腿的端部接触模板)"

4、陈青来教授回答"没有露筋"时,是这样分析的:

"由于构成混凝土的砂石有"楔状"推升作用,所以支在模板上的扣筋浇砼时会有一定浮起。"

5、关于扣筋的绑扎定位,可以采用加"马凳筋"的做法。陈青来教授在那次讨论中也说:

"对于厚板,有拉筋或'马凳'支撑。"

6、现在,我们的"平法钢筋自动计算软件"默认扣筋腿长是"楼板厚度减两倍保护层",用户可以修改软件的算法(改为"减一倍保护层")。至于扣筋下的马凳筋,用户也可以选择"加马凳筋"或"不加马凳筋"。 二十、我接触到的设计图纸在板主筋设计时往往不会标注主筋在支座的锚固长度,请问陈教授:板受力主筋在支座的锚固长度 是多少?如果是单向板,那受力主筋之分布筋在支座处的锚固又是多少呢?斯盼陈教授的指导。

答:1、按照设计规范,板下部主筋在支座的锚固长度≥5d , 一般施工时把板下部主筋伸到支座(梁)中心线。

2、单向板下部主筋的分布筋的做法也同下部主筋。(一级钢筋时也要弯180度弯钩的)

3、现在施工中基本上没有"单向板"。因为规范规定,长宽比在2:1之内的板应做成双向板,长宽比在3:1之内的板宜做成双向板。 二十一、03G101-1第46页的图中列举了许多箍筋的形式,我想问的是如果是:"5*4"这些不相等数字相乘形式的箍筋,我们应该称它为"五肢箍"还是叫"六肢箍",

答:1、"5*4"是指柱的箍筋;"六肢箍"是指梁的箍筋。

2、梁的箍筋是"单向的"(上下向)。柱的箍筋是"双向的"。"5*4"种写法,"*"号前面的是"b边上的箍筋肢数","*"号后面的是"h边上的箍筋肢数"。

二十二、1 请教陈教授在墙转角处有暗梁相交这个锚固是从暗柱边算起还是从另一个暗梁算起。 2 梁的锚固如果直锚还差10公分弯钩可以只弯10公分吗?如果有一个连梁支座是20公分梁钢筋是25的那弯钩该弯多少?可以弯15d吗

答:1、首先要明确,"暗梁"不是一个"锚固"的问题,即暗梁不以暗柱为支座,也不以另一个暗梁为支座。

暗梁、暗柱和墙身是一个整体,共同构成一个剪力墙的墙肢。因此,暗梁主筋的长度也就是墙肢的长度。具体施工时可以伸到暗柱外侧纵筋的内侧,再弯15d直钩。

2、"梁"如果要弯一个10公分的直钩是很难操作的事。一般弯直钩最小为10d 。

3、25梁纵筋的连梁的支座为20公分,支座宽度太小了。

二十三、1.03G101-1第24页的第五条:当梁腹板高度……,请问梁腹板要扣除板厚吗?具体的梁腹板是如何定义的?

答:1、03G101-1图集第24页第五条结合第62页的图来看就清楚了,具体规定见规范。它这里的"腹板"和梁的"侧模"高度相同。 二十四、杨晨:请教陈教授关于剪力墙竖向钢筋根数计算的问题? (2003-12-26 17:23:52)

陈教授,您好!

我是一名施工单位的技术员,在进行钢筋决算时,遇到一个问题:剪力墙竖向钢筋根数计算时,我套用箍筋根数计算原理,从暗柱主筋侧边过来5cm开始计算,但甲方不同意,认为应该从暗柱主筋过来一个10cm(剪力墙竖向钢筋间距)开始计算。

请教您,应该从哪开始算起?有没有什么理论依据或规范规定? 1=3=4=5 回复: (2003-12-26 19:59:55)

预算解释有规定,你说的对。

wrc2002 回复: (2003-12-26 21:52:37)

距暗柱主筋1/2竖向分布筋间距

liulun723206 回复: (2003-12-26 22:19:16)

我认为你们都不对!

首先暗柱里面也有墙体竖向钢筋。

然后应该按:从暗柱主筋的边减去竖向钢筋的间距开始算!

一句话就是你实际是怎么施工的就应该怎么算!!!对不对,这样甲方也没有办法呀!!!!

CDF 回复: (2003-12-30 18:41:15)

1、暗柱里面有暗柱的竖向钢筋,因此没有必要布置墙身竖向分布筋。

2、剪力墙墙身第一根竖向分布筋在距暗柱边沿1/2竖向分布筋间距的地方布置。

Qlchen 回复: (2003-12-30 22:00:36)

CDF先生讲的对。

二十五、请问:

第54页粗横线下标明

例: 2肢箍时,上部跨中三分之一为架立筋,两根12,跨两端三分之一为负筋,两根20,此时的搭接长度是L1E还是150? 答:上面所举出的"例子"有点问题:

1、"第54页"是讲"抗震框架梁"的,根据抗震规范,必须有两根上部通长筋(直径为14以上)。

2、而"例子"为"2肢箍",所以根本不需要布置"架立筋"。(已经有有两根上部通长筋)

二十六、框架梁的锚固在柱内,要达到Lae+15d,且伸到对面,这两者是不是要取大值呀?

答:1、首先要"伸至柱外边(柱纵筋内侧)",然后才判断是否"≥0.4LaE"。

2、当"伸至柱外边(柱纵筋内侧)",并且满足"≥LaE"和"≥0.5hc+5d"时,则不必弯15d直钩。

二十七、你的意思是外侧的水平筋要伸到对面的柱里面,那么假如这个Z字柱中间竖向部分很长还需要伸到对面吗?假如这个Z字柱一面没有剪里墙一面的水平筋还需要伸到对面弯15d吗?假如是一个转角柱一面有剪力墙一面没有那这个水平筋该伸到什么位置? 答:1、剪力墙水平分布筋遇到"转角墙柱"时的做法在03G101-1图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