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间接空冷机组背压选择分析_陈琳

DOI:10.13789/j.cnki.wwe1964.2013.s1.163

火电厂间接空冷机组背压选择分析

陈 琳1 郭 彦2

()北京 1北京 11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总体所,00840;2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00142

合理选择设计背压能够正确指导汽轮机  摘要 空冷机组背压是空冷机组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选型,并给电厂带来效益最大化,介绍了1并进000MW火电机组表凝式间接空冷机组的冷端设计, 行了优化分析,可为合理确定1000MW机组间接空冷系统的设计背压提供依据。 

关键词 火电厂 表凝式间接空冷机组 汽轮机背压 优化设计

0 引言

水资源的日益匮乏,使得空冷机组在世界各国华北和东北缺水地区的火力发电厂以及我国西北、

并取得了良好的节水效果。本文得到了广泛应用,

对1000MW火电机组表凝式间接空冷机组在我国 煤炭储存量大但水资源相对匮乏地区的设计进行了探讨。

间接空冷机组是由表面式凝汽器与空冷塔构成,该系统与常规的湿冷系统基本相仿,不同之处是不锈钢管凝汽器代替铜管凝用空冷塔代替湿冷塔、

汽器、除盐水代替循环水,以及用密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代替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

冷端系统设计、运行的好坏,是通过汽轮机背压直接反映的,而汽轮机背压不仅是冷端系统的综合指标,也是整个空冷装置运行优劣的集中体现,更是因此汽轮机背保证机组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所在,

压的选择对火电厂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 间接空冷机组设计背压的确定原则

间接空冷机组的排汽温度等于设计气温、空有的文献冷塔的初始温差和凝汽器端温差之和,

中为方便与直接空冷系统比较,将空冷塔的初始温差ITDt和凝汽器端温差之和统称为间冷系统的初始温差,在饱和状态下,排汽温度与排汽压即机组背压)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因此要确力(

定机组背压就要逐一确定设计气温和间冷系统的初始温差。1.1 设计气温的确定

国内设计气温采用5℃加权平均气温法,即在

典型年的小时气温统计数据基础上从5℃开始直到最高值取其加权平均值为设计气温(5℃以下

。该方法是比较接近机组实际运行情按5℃计)

况的,表1是某工程的典型年逐时干球温度累积频率统计情况,采用5℃加权平均气温法计算,同时考虑适当裕度后将设计气温最终确定为13.2℃。 

表1 典型年逐时干球温度累积频率统计

1.2 初始温差的确定1.2.1 选择初始温差的原则

本文所述对间接空冷系统初始温差(Initial,的定义是汽轮机排汽TemeratureDifferenceITD) p

温度与大气环境温度的差值,ITD值反映了间冷系统的散热能力和冷却系统的规模,表凝式间冷系统包括空冷塔、表面式凝汽器、循环水泵及管道等。影响I汽轮机低压缸选TD值的因素主要有环境气温、、择(主要是末级叶片长度)冷却系统总投资、汽轮机组投资差、运行费用、燃料价格和电价等。在设计条件下,对I既要考虑技术经济的合理TD值的优化,

给水排水 Vol.39 增刊 2013

313 

性,还要考虑实际情况。

若单纯考虑降低冷却系统投资,选取较大ITD值,从而提高汽轮机背压,将使发电煤耗增加,降低电厂热效率,还可能存在机炉不匹配的问题,如选择较高背压则汽轮机末级叶片长度不宜过长;反之,若单纯考虑提高电厂热效率,取较小I降低排TD值,汽压力,将会增加冷却系统造价,增大电厂初始投资,如选择较低背压则汽轮机末级叶片长度不宜过短。因此ITD值应根据整个冷端优化计算结果和工程实际情况选取一个最佳值,对ITD进行优化以达到解决合理调配投资和运行经济性的矛盾,使综合经济效益最优。1.2.2 ITD值的优化方法

国内外ITD优化多采用年费用最小法和年发而在电力设计行业通常选用年费用最电费最小法,

小法作为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法,冷却系统的投资费用主要包括间冷塔土建费、间冷散热器、凝汽器、管道、循环水泵等设备及施工安装费,根据汽机厂回复“不同低压缸末级叶片方案投资费用差别不意见:

,大”因此本优化暂不考虑此项投资差别,优化计算中将冷却系统总投资费按国家规定的投资回收率折运行费主要由不同方案机组的净发算成年度费用;

电量效益或耗煤费与循环水泵耗功组成。1.2.3 ITD值对汽轮机设计的影响

空冷汽轮机与湿冷汽轮机设计最大的区别在低压缸部分,由于背压是汽轮机低压缸设计的重要参数,而低压缸的关键部件是末级叶片,因此合理的背压选择即间冷系统的ITD取值与汽轮机末级叶片的选择是密不可分的。为了全面比较优化汽轮机低本文对1压缸选型和间冷系统的系统配置,000 MW间冷机组采用820mm和910mm两种末级叶片进行ITD及冷端优化设计。

对两种长度末级叶片方案进行冷端系统优化过程是先对每个末级叶片方案进行系统优化,再将优最终确定冷端综合优化方案。化结果进行比较,

图1、图2分别为820mm和910mm两种末级叶片在不同背压、ITD条件下的机组热耗变化曲线。

从图1和图2可见,每个方案ITD取值越小、汽轮机设计背压越低,机组热耗越小,其减小的幅度按背压的降低而变缓,这是因为ITD

越小即背压越

314 

给水排水 Vol.39 增刊 2013

图1 

两种未级叶片方案背压与机组热耗关系曲线

图2 两种末级叶片方案ITD值与机组热耗关系曲线

低,虽然排热量仍在减少,但减少幅度已经变小,而排汽流速增低背压时低压缸排汽容积流量将增加、

导致排汽损失相应增加,排汽损失的增幅却在加高、

大,当背压降到一定数值时,汽机排热量的降低与排汽损失的增加基本相当,再降低背压汽轮机热耗将不再减少,此时增加间冷系统配置以减小ITD已无意义;反之,如I排汽量和排TD越大相应背压越高,汽焓均上升,排热量的增幅随背压的升高而增加。

因此ITD取值以及主机背压的最终确定都应与汽轮机低压缸的选型密切配合、防止ITD取值和背压偏离汽轮机低压缸合理的设计点,在实际运行汽轮机变工中导致汽轮机热耗及排热量变化较大,

况性能较差,这就是包括汽轮机低压缸、间冷系统在内的整个冷端优化的价值所在。

末级叶片长度为820mm方案的ITD值优化结果见表2。

从表2可知,820mm叶片最优的ITD值在同时考虑年总费用后确定优化方案35.5~36.5℃,

。的I背压=1TD=36.2℃、2kPa

末级叶片长度为910mm方案的ITD值优化结果见表3

表2 820mm叶片优化结果

背压ITD

/KPa/℃

冷却

倍数/倍35 

102.6 3

40 45 35 

114.4 3

40 45 35 

126.2 3

40 45 35 

137.8 3

40 45 

迎面风速

//ms2.12 2.11 2.11 2.11 2.087 2.087 2.078 2.065 2.064 2.065 2.057 2.059 

年固定

投资/万元3962  3931  4151  3886  3279  3313  3362  2995  3012  2966  3058  3306  

年运行

费用/万元2550  2622  2695  2647  2936  2989  2971  3213  3282  3245  3279  3400  

年总费用

/万元6512 6553 6846 6533 6215 6302 6333 6208 6294 6211 6337 6706 

由表4可知,820mm叶片优化方案年总费用比910mm的高30万元,910mm叶片经济性具有优势。2 1000MW间接空冷系统设计背压的确定 

()TMC汽轮机最大连续功率)工况设计背1R(压。TMCR工况设计背压根据上述冷端优化结果,确定为1对应间冷系统I0kPaTD值为32.6℃。()T汽轮机铭牌功率)工况设计背压。汽2RL(轮机T是机组在TMC达RL工况背压,R进汽量下,这既是衡量汽轮机性能到额定功率时的最高背压,

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也是冷端设计的一个重要校核工况,即根据优化确定的冷端配置方案要满足夏季TRL工况对背压的要求。

,根据优化结果主机夏季背压为2其对应6kPa的环境气温没有超过夏季2考虑机组夏季对出00h,背压应留有适当余度,取2力的要求,8kPa为宜。

年总费用

/万元6618 6319 6649 6420 6178 6445 6522 6312 6412 6590 6492 6580 

表3 910mm叶片优化结果

背压ITD

/KPa/℃

冷却

倍数/倍40 

90.5 3

45 50 40 

102.6 3

45 50 40 

114.4 3

45 50 40 

6.212 3

45 50 

迎面风速

//ms2.151 2.15 2.151 2.12 2.119 2.119 2.1 2.087 2.042 2.08 2.07 2.091 

年固定

投资/万元5025  4756  5049  4145  3947  4177  3551  3402  3273  3012  2951  2618  

年运行

费用/万元1593  1563  1600  2275  2231  2268  2971  2910  3139  3578  3541  3962  

()阻塞背压工况。阻塞背压首先是由汽轮机3

本身特点确定的,设计背压确定了末级叶片高度和排汽面积,同时也确定了阻塞背压。

间冷系统最低运行背压由防冻因素确定,即按冬季间冷塔防冻运行需要维持的最低冷却水温所对应的计算背压。空冷机组大多位于寒冷地区,根据经验确定在冬季防冻控制水温条件下的间冷系统运,在较长的低气温时段里,当有行背压为7~8kPa可靠的防冻措施和经验条件下,机组也可以在最低运行背压下运行以提高机组热效率。

目前国内外尚无1000MW机组间冷系统业 绩,由于机组容量、设计气温等的差异,会导致优化但相似条件项目的方案的ITD值和背压不尽相同,本文特将主要结论参数与国内ITD相差不会太大,部分已建或在建的600MW项目间冷系统ITD值等数据进行了对比,见表5。

表5 不同电厂间冷系统设计参数比较

项目机组容量/MW 机组型式冷却方式设计气温/℃设计背压/kPa /℃设计ITD夏季气温/℃夏季背压/kPa 

本文结果1000  超临界表凝间冷13 10 32.630.5 26 

A电厂2X660 超临界表凝间冷13.9 11 约33.731.4 28 

B电厂2X660 超临界表凝间冷15.7 12 约33.732.5 30 

C电厂2X660超临界表凝间冷11.810约3428.826

表4 820mm与910mm优化方案主要数据汇总

末级叶片

长度/mm820 910 

优化方案

/℃ITD36.2 32.6 

背压/kPa12 10 

年总费用/万元

6208 6178 

对910mm叶片最优的ITD值在  从表3可知,

优化方案中I背压=32.5~33.5℃,TD=32.6℃、。10kPa

根据上述优化结果,两种末级叶片长度的优化方案汇总如表4所示。

给水排水 Vol.39 增刊 2013

315 

芬顿氧化—混凝处理煤化工废水生化出水试验研究

李志远 韩洪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90

—混凝沉淀法处理煤化工废水二沉池出水,考察了C提出了适entonOD去除效果,  摘要 采用F

2+

//宜的氧化反应条件。H2O投加量分别为2反应时间为0.H为e40mL和180mL,5h,pgg2和F

/最佳p色度、挥发3。混凝阶段PAM最佳投加量为2.5~3mL,H为7~8。试验结果表明,COD、g酚、氨氮去除率分别为7出水C色度可达《污水综合排放标1.74%、89.87%、79.55%和8.16%,OD、

()一级标准。准》GB8978—1996 

关键词 芬顿氧化 混凝 煤化工废水煤化工主要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及化学品的过程。根据煤加工过程的不同,煤化工废水分为焦化废水、气化

1]

。废水和液化废水[

2]

。难降解的有机化合物的工业废水[

煤化工废水经生化处理后,废水中的大部分有机污染物以及氨氮、氰化物等被去除,但是出水中还存在少量难降解污染物,这些污染物的存在会导致生化出水的色度和COD不能达到国家排放因此需要进行深度标准以及废水回用的要求,处理。

目前,煤化工废水深度处理常用的方法有化学氧化法、电解法、吸附法和混凝法等。

煤化工行业耗水量巨大,并且废水的成分极其所含有机污染物包括酚类、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复杂,

及含氮、氧、硫的杂环化合物等,是一种典型的含有

)。中-荷研发计划项目(zhmhfs2011010g

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

3 结论

参考文献

()11000MW间接空冷机组的主机背压根据 设计气温由环境气象条件决设计气温和ITD确定,定,ITD应通过优化确定。

()在本文前述的气象条件下,21000MW 间接空冷机组经过优化确定的主机背压为TM-

,CR工况设计背压:10kPaITD=32.6℃;TRL;工况设计背压:阻塞背压工况:7~28kPa

。8kPa()推荐方案与近年国内其他间冷电厂比3较,目前国内600MW左右的机组间冷系统设计工况的I主要原因是多TD一般在33~34℃,数项目均为2采用国外设010年前开始建设,备,间冷系统投资偏高,导致优化ITD值偏高,随着间冷设备实现国产化后,投资已有较大回落,故本文优化的I从横向比较看也TD值偏低,是合理。

316 

给水排水 Vol.39 增刊 2013

,():关于空冷机组背压选择问题.电力建设,1 高增宝.2002234418~关于空冷电厂汽轮机运行特性的讨论.现代电力,2 张鸿坚.2003,

():20211~14

/LT5339—2006火力发电厂水工设计规范3 D 

唐燕萍,陈建萍.直接空冷系统与表凝式和混合式空冷系统4 朱军,

():的比较,电力勘察设计,2009,633~35,49

唐燕萍.空冷系统计算工况的选择.热力透平,5 陈祖茂,2006,35

():4263~268

关于空冷机组容量、参数选择的若干意见.热力透平,6 陈祖茂.

():2006,354263~268

发电厂空冷技术.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27 丁尔谋.

100840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17号中  §通讯处:

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电话:18610506975:E-mailtalin@163.comg收稿日期:2012-12-17修回日期:2013-01-1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